游石笼记文言文翻译

游石笼记文言文翻译,第1张

从龙安出发,自山坡向东进入龙安山,踩着浮云上山,走完十里,迎面有很多石头环绕着,耸立着。石崖的顶部有两条瀑布淙淙地流下,脚下有一条涧水,五六丈宽,涧水在石头中间流淌,旁边没有茅草芦苇之类的杂草。涧水中没有泥沙,水很清澈,凉凉的,可以喝,鱼在水中上下游动,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扩展资料

 在涧水中间的石头,有的像是张口咆哮的洞穴,有的像人挖出来的石臼,有的像仰卧的石槽,有的像被人丢弃的盂钵,有模有样地,很是光洁,不是人工雕琢所能比得上的。往前走数十步,就到了我说的“石笼山”。石笼山的形状像巨大的槽,槽壁圆形,很陡,槽底有五丈宽,整条涧水都汇聚在这槽里,巨槽围着它,随即就又从槽沿流出去成为涧水。

 前面说到的像洞穴、石槽、盂钵等石头,错杂地分布在涧流中,上面也没有苔藓泥沙等脏污之物。从巨槽稍稍向前,涧水下面是一块平坦的巨石,长有数十尺,大石中有直直的小沟,宽足足有八寸多。而整条涧水,又全部流到这块巨石的下面,水声隆隆,像打雷一样。探出头去察看巨石的下面,又深又阔,看不到底,而涧水在巨石上缓缓流动,让人怜爱。熙宁九年,我在龙安时,与一些书生寻找泉流,从而找到了这个地方,于是高兴得忘了回去。

水中没有泥沙,水很清澈,凉凉的,可以喝

原文

游石笼记 [宋] 王向

原文龙安自陂下东入其山,蹑浮云而上之,极十里,有群石环会突立。石顶有双瀑淙下,有石涧广六七寻,傍无荒茅萑苇之秽。而其水无泥沙,皆清冷可啜,游鱼沉泳,历历可见。而水间之石,或哮然如岩,或剜然如臼,或偃然如槽,或落然如盂,端正莹彻,类非镌凿之能及。凡若此行数十步,即至其所谓石笼者。笼之状类巨槽,而圜围斗壁,下阔五丈,会一涧之水而环之,已即复泄而为涧。前之岩者、槽者、盂者,又纷罗错列,亦无苔藓泥沙之秽焉。由此少进,而涧下之石乃坦然成盘,纵数十尺,盘之中直发小圳,广才盈咫。而一涧之水,又悉流于盘之下,其声珑珑若雷。窥其底,广深不可穷,而水涓涓可爱。熙宁九年,余在龙安时,与诸生寻泉流而得其处,于是乐而忘归焉。

翻译从龙安出发,自山坡向东进入龙安山,踩着浮云上山,走完十里,迎面有很多石头环绕着,耸立着。石崖的顶部有两条瀑布淙淙地流下,脚下有一条涧水,五六丈宽,涧水在石头中间流淌,旁边没有茅草芦苇之类的杂草。涧水中没有泥沙,水很清澈,凉凉的,可以喝,鱼在水中上下游动,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在涧水中间的石头,有的像是张口咆哮的洞穴,有的像人挖出来的石臼,有的像仰卧的石槽,有的像被人丢弃的盂钵,有模有样地,很是光洁,不是人工雕琢所能比得上的。往前走数十步,就到了我说的“石笼”。石笼的形状像巨大的槽,槽壁圆形,很陡,槽底有五丈宽,整条涧水都汇聚在这槽里,巨槽围着它,随即就又从槽沿流出去成为涧水。前面说到的像洞穴、石槽、盂钵等石头,错杂地分布在涧流中,上面也没有苔藓泥沙等脏污之物。从巨槽稍稍向前,涧水下面是一块平坦的巨石,长有数十尺,大石中有直直的小沟,宽足足有八寸多。而整条涧水,又全部流到这块巨石的下面,水声隆隆,像打雷一样。探出头去察看巨石的下面,又深又阔,看不到底,而涧水在巨石上缓缓流动,让人怜爱。熙宁九年,我在龙安时,与一些书生寻找泉流,从而找到了这个地方,于是乐而忘返。

原文夫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者,可谓至矣。虽然,惜其不出于通都大邑之郊,而藏乎穷山绝壑之下,而不为好游而附势者之所知也。使当唐时,为柳宗元、李愿等见之,则其为名也,岂特石潭、盘谷之比哉

翻译这个石笼是上天创造大地掩藏用来赐予人类的,用心良苦可以说是到了极点了。虽然上天和大地是这样用心良苦,可惜它不在大城市附近,而是藏在穷山绝谷之下,因此不被爱好旅游的,喜欢凑热闹的人知道。假使在唐朝时,被柳宗元、李愿等见到了,就会给它起个名字,这样,这个石笼哪是只能与小石潭、盘谷相比的呢?

注释

(1)石笼:江西黎川西南龙安山中涧水流经的一块槽形大石,石笼是本文作者给它取的名字。

(2)龙安:宋时龙安驿,在今江西黎州县西南,往东多山,地近赣闽交界处。陂(bēi):斜坡。

(3)寻:古代八尺为一寻,倍“寻”为“常”。

(4)萑(huán)苇:类似芦苇的植物。秽(huì):秽:田中多杂草,荒芜。下文之“秽”,意为脏污。

(5)槽:一种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较大的盛东西的器具。

(6)落然:荒废貌。

(7)端正:正直不邪。

(8)莹彻:光洁。彻,形容光洁的程度。

(9)凡若此行数十步:此句朗读时的节奏应为:凡若此/行数十步。故句意无法解读,疑有错漏。

(10)圜(huán):围绕。斗:通“陡”。

(11)坦然成盘:盘:通“磐”。大石。

(12)直发小圳(zhèn):巨石上显出直的小沟。“发”,表现,显露。“圳”,本指田间小沟,这里指石盘上有沟状凹痕。

(13)盈:满。咫(zhǐ):古时八寸为咫。

(14)涓涓(juān):水缓流的样子。

(15)柳宗元:唐代文学家,贬官永州时,发现许多风景幽美的地方,作“永州八记”。李愿:唐代人,被罢官后隐居太行山南的盘谷,韩愈有《送李愿归盘谷序》。

(16)“岂特”句: “特”,只。“比”,并列,相近。

作者与题解

王向,字梦锡,南城(今江西南城)人。幼喜读书,屡试而不得志。熙宁九年,曾巩知洪州(今江西南昌),向吕南公访问“后来俊秀”,吕南公即举其友人王向。次年,曾巩回南丰扫墓,又得王向所献文,乃对人称之,有“以望若人”之语。不久,曾巩移知福州,王向依旧潦倒困顿。后病饿而死。(见吕南公《灌园集·王梦锡文集序》)卒年仅三十二岁,其时约在元丰六年(1083)。有文集五卷,未见流传。

《游石笼记》写于熙宁九年(1076),选自明代人编选的《天下名山记钞》。石笼“藏乎穷山绝壑之下”,位于涧水环绕之中,原是一块略具槽形的大石,于世默默无闻。而王向偶到其处,游赏、命名,作以记传。这篇游记与柳宗元“永州八记”同属一类。文中一再描写石笼所在地,水清石洁,自然天成,又叹惜其埋没,显然是寄托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与牢骚。《游石笼记》固然不及柳宗元的山水记精美、含蓄,但也可以从中看到柳记对后世的影响。顺便指出,这类游记在发掘和描状景物、寄情于物方面多有特色,而对知人论世来说,也不无帮助。

=========

望采纳^_^

游石笼记;龙安自陂下东入其山[2],蹑浮云而上之[3],极十里[4],有群石环会突立[5]。石顶有双瀑淙下[6],有石涧广六七寻,傍无荒茅萑苇之秽[7]。而其水无泥沙,皆清冷可啜[8],游鱼沉泳,历历可见。而水间之石,或哮然如岩[9],或剜然如臼,或偃然如槽,或落然如盂,端正莹彻[10],类非镌凿之能及[11]。凡若此行数十步[12],即至其所谓石笼者。笼之状类巨槽,而圜围斗壁[13],下阔五丈,会一涧之水而环之,已即复泄而为涧[14]。前之岩者、槽者、盂者,又纷罗错列[15],亦无苔藓泥沙之秽焉。由此少进[16],而涧下之石乃坦然成盘[17],纵数十尺[18],盘之中直发小圳[19],广才盈咫[20]。而一涧之水,又悉流于盘之下[21],其声珑珑若雷[22]。窥其底[23],广深不可穷,而水涓涓可爱[24]。熙宁九年[25],余在龙安时,与诸生寻泉流而得其处,于是乐而忘归焉。夫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者[26],可谓至矣[27]。虽然[28],惜其不出于通都大邑之郊[29],而藏乎穷山绝壑之下[30],而不为好游而附势者之所知也[31]。使当唐时,为柳宗元、李愿等见之[32],则其为名也,岂特石潭、盘谷之比哉[33]

问题一:清冷是什么意思 清冷 [qīng lě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清爽而微寒;清凉寒冷

2冷落;冷清、凄凉

详细释义

清凉寒冷。

指人的风神俊秀或心地清洁。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凉爽 清凉

反义词

温暖 热闹 闷热

百科释义

清冷,指清爽而微寒;清凉寒冷。见《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问题二:个性清冷什么意思 不喜与人交往

问题三:清冷寒彻什么意思 溢于言表,“清冷”含有干净之意。“寒彻”即透骨的冷。

问题四:冷清是什么意思? 冷清

读音:lěng qīng

释义:形容居住空间的冷落清静(由于人员稀少的原因)。

反义词:热闹、热烈

近义词:清静、冷落、冷淡

出处:《红楼梦》第九回:”难道怕我上学去,撂的你们冷清了不成。“

问题五:月色孤寂,凉夜清冷是什么意思 看到月亮孤零零的悬在空中,感到它特别孤独寂寞。夜深了,让人感到清凉寒冷。

理解:不是月色孤寂,而是人自己感到孤寂;不是凉夜清冷,而是人内心的悲凉寒冷。这就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问题六:冷清什么意思 1、形容居住空间的冷落清静

2、商店里顾客少,生意不好

3、家里客人来往少

问题七:岁月清冷,淡淡暖心是什么意思 暖心励志语录 1、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错误的坚持 ,和轻易的放弃。好像越来越没有什么事,可以伤心到立刻落泪,再也找不出,释放伤感 的出口。生活,就该学会保护自己,爱护自己!委屈的时候告诉自己不要难过,世事就是如此。谁也会这样,被人误解是常有的,为人指责是常见的。 2、总有一个人,是我们无法斑驳的时光,回眸便觉温暖,时光越久越能看清:那份存在,对自己,有着怎样别样的意义!行在路上,邂逅的不仅仅是尘世风景,更是触动人心的辛酸人事;漫步人生 ,经历的不仅仅是悲欢离合,更是命运的森罗万象。生是见识,不是活着。 3、人的一生,选择与命运相连,放弃与生活相关。选择了走开,体会了无奈,选择了离开,感受了明白。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如愿以偿,但是任何事情都值得尝试。 4、某些记忆总会因遗失而不完整,而此刻人生因拥有而美好。人生不能靠心情活着,而要靠心态去生活 。很多事,你越是想去弄个明白,反而越是困惑,心中一旦有了执念。就像线团,只会越扯越乱。子欲避之,反促遇之。凡事顺其自然就好。既来之,则安之,这才是生存之道。 5、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的就是一颗心,幸福,从没捷径,也没有完美无瑕,只有经营,只靠真心。人这一生与其有哲学去解释,还不如用生活去实践。人生之路只要用心走过,生命中就会留有清晰的痕迹,而正直的足迹以深刻为美。 6、岁月总喜欢把时光渲染出一副美好的样子。明明已经过去了足够的远,却还是想着,那些,大概就是这世上最美好的一切。那时我们一起笑过,那时我们一起闹过。那时的我们疯疯癫癫,那时的我们爱笑爱闹。 7、其实人生至繁,便是人生至简。曾经如水中月,镜中花,看似美好,却永远握不在手中。不是所有伤口、都能靠时间来愈合。岁月的轮廓折叠起来,就会沉甸甸地坠在心底,似是不为人知的秘密,都暗自消解了过往。我们都在不断重复的时光里,度过青春的绚烂与苍白。 8、无论怎样的花朵,总会藏有芬芳,无论是什么季节,都会有阳光,我把自己隐藏在秋色里,赏遍落叶上的月光,心也不会荒凉,夏有盛放,秋有萧瑟,季节的每一次辗转,都有不同的含义,又何必在意,哪一朵花儿,能代表春天,哪一片叶子,即将在秋天凋零,缠绕的藤蔓,浮动着暗香,希望就在转角。 9、有梦想 ,就要坚持I卫它。很多人和你说不可能,只是因为他们自己办不到。好的坏的我们都收下吧,然后一声不响,继续生活。人前逞强,是为学会遗忘;人后惆怅,是因为学不会伪装。其实,我们都只是孤单的孩子,渴望有人疼,渴望有人爱,渴望身边的人永远不对自己说拜拜。

问题八:而其水无泥沙,皆清冷可啜是什么意思 水中没有泥沙,水很清澈,凉凉的,可以喝

原文

游石笼记 [宋] 王向

原文龙安自陂下东入其山,蹑浮云而上之,极十里,有群石环会突立。石顶有双瀑淙下,有石涧广六七寻,傍无荒茅萑苇之秽。而其水无泥沙,皆清冷可啜,游鱼沉泳,历历可见。而水间之石,或哮然如岩,或剜然如臼,或偃然如槽,或落然如盂,端正莹彻,类非镌凿之能及。凡若此行数十步,即至其所谓石笼者。笼之状类巨槽,而圜围斗壁,下阔五丈,会一涧之水而环之,已即复泄而为涧。前之岩者、槽者、盂者,又纷罗错列,亦无苔藓泥沙之秽焉。由此少进,而涧下之石乃坦然成盘,纵数十尺,盘之中直发小圳,广才盈咫。而一涧之水,又悉流于盘之下,其声珑珑若雷。窥其底,广深不可穷,而水涓涓可爱。熙宁九年,余在龙安时,与诸生寻泉流而得其处,于是乐而忘归焉。

翻译从龙安出发,自山坡向东进入龙安山,踩着浮云上山,走完十里,迎面有很多石头环绕着,耸立着。石崖的顶部有两条瀑布淙淙地流下,脚下有一条涧水,五六丈宽,涧水在石头中间流淌,旁边没有茅草芦苇之类的杂草。涧水中没有泥沙,水很清澈,凉凉的,可以喝,鱼在水中上下游动,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在涧水中间的石头,有的像是张口咆哮的洞穴,有的像人挖出来的石臼,有的像仰卧的石槽,有的像被人丢弃的盂钵,有模有样地,很是光洁,不是人工雕琢所能比得上的。往前走数十步,就到了我说的“石笼”。石笼的形状像巨大的槽,槽壁圆形,很陡,槽底有五丈宽,整条涧水都汇聚在这槽里,巨槽围着它,随即就又从槽沿流出去成为涧水。前面说到的像洞穴、石槽、盂钵等石头,错杂地分布在涧流中,上面也没有苔藓泥沙等脏污之物。从巨槽稍稍向前,涧水下面是一块平坦的巨石,长有数十尺,大石中有直直的小沟,宽足足有八寸多。而整条涧水,又全部流到这块巨石的下面,水声隆隆,像打雷一样。探出头去察看巨石的下面,又深又阔,看不到底,而涧水在巨石上缓缓流动,让人怜爱。熙宁九年,我在龙安时,与一些书生寻找泉流,从而找到了这个地方,于是乐而忘返。

问题九:带下清冷是什么意思 妇科病,去问专业医生吧

问题十:目光清冷是什么意思 目光呆滞。

1、翻译:从龙安出发,自山坡向东进入龙安山,踩着浮云上山,走完十里,迎面有很多石头环绕着,耸立着。石崖的顶部有两条瀑布淙淙地流下,脚下有一条涧水,五六丈宽,涧水在石头中间流淌,旁边没有茅草芦苇之类的杂草。涧水中没有泥沙,水很清澈,凉凉的,可以喝,鱼在水中上下游动,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在涧水中间的石头,有的像是张口咆哮的洞穴,有的像人挖出来的石臼,有的像仰卧的石槽,有的像被人丢弃的盂钵,有模有样地,很是光洁,不是人工雕琢所能比得上的。往前走数十步,就到了我说的“石笼山”。石笼山的形状像巨大的槽,槽壁圆形,很陡,槽底有五丈宽,整条涧水都汇聚在这槽里,巨槽围着它,随即就又从槽沿流出去成为涧水。前面说到的像洞穴、石槽、盂钵等石头,错杂地分布在涧流中,上面也没有苔藓泥沙等脏污之物。从巨槽稍稍向前,涧水下面是一块平坦的巨石,长有数十尺,大石中有直直的小沟,宽足足有八寸多。而整条涧水,又全部流到这块巨石的下面,水声隆隆,像打雷一样。探出头去察看巨石的下面,又深又阔,看不到底,而涧水在巨石上缓缓流动,让人怜爱。熙宁九年,我在龙安时,与一些书生寻找泉流,从而找到了这个地方,于是乐而忘返。这座石笼山是上天创造大地掩藏用来赐予人类的,用心良苦可以说是到了极点了。虽然上天和大地是这样用心良苦,可惜它不在大城市附近,而是藏在穷山绝谷之下,因此不被爱好旅游的,喜欢凑热闹的人知道。假使在唐朝时,被柳宗元、李愿等见到了,就会给它起个名字,这样,这个石笼山哪是只能与小石潭、盘谷相比的呢?

2、《游石笼记》原文:龙安自陂下东入其山,蹑浮云而上之,极十里,有群石环会突立。石顶有双瀑淙下,有石涧广六七寻,傍无荒茅萑苇之秽。而其水无泥沙,皆清冷可啜,游鱼沉泳,历历可见。而水间之石,或哮然如岩,或剜然如臼,或偃然如槽,或落然如盂,端正莹彻,类非镌凿之能及。凡若此行数十步,即至其所谓石笼者。笼之状类巨槽,而圜围斗壁,下阔五丈,会一涧之水而环之,已即复泄而为涧。前之岩者、槽者、盂者,又纷罗错列,亦无苔藓泥沙之秽焉。由此少进,而涧下之石乃坦然成盘,纵数十尺,盘之中直发小圳,广才盈咫。而一涧之水,又悉流于盘之下,其声珑珑若雷。窥其底,广深不可穷,而水涓涓可爱。熙宁九年,余在龙安时,与诸生寻泉流而得其处,于是乐而忘归焉。夫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者,可谓至矣。虽然,惜其不出于通都大邑之郊,而藏乎穷山绝壑之下,而不为好游而附势者之所知也。使当唐时,为柳宗元、李愿等见之,则其为名也,岂特石潭、盘谷之比哉

从龙安出发,自山坡向东进入龙安山,踩着浮云上山,走完十里,迎面有很多石头环绕着,耸立着。石崖的顶部有两条瀑布淙淙地流下,脚下有一条涧水,五六丈宽,涧水在石头中间流淌,旁边没有茅草芦苇之类的杂草。涧水中没有泥沙,水很清澈,凉凉的,可以喝,鱼在水中上下游动,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在涧水中间的石头,有的像是张口咆哮的洞穴,有的像人挖出来的石臼,有的像仰卧的石槽,有的像被人丢弃的盂钵,有模有样地,很是光洁,不是人工雕琢所能比得上的。往前走数十步,就到了我说的“石笼山”。石笼山的形状像巨大的槽,槽壁圆形,很陡,槽底有五丈宽,整条涧水都汇聚在这槽里,巨槽围着它,随即就又从槽沿流出去成为涧水。前面说到的像洞穴、石槽、盂钵等石头,错杂地分布在涧流中,上面也没有苔藓泥沙等脏污之物。从巨槽稍稍向前,涧水下面是一块平坦的巨石,长有数十尺,大石中有直直的小沟,宽足足有八寸多。而整条涧水,又全部流到这块巨石的下面,水声隆隆,像打雷一样。探出头去察看巨石的下面,又深又阔,看不到底,而涧水在巨石上缓缓流动,让人怜爱。熙宁九年,我在龙安时,与一些书生寻找泉流,从而找到了这个地方,于是乐而忘返。

这座石笼山是上天创造大地掩藏用来赐予人类的,用心良苦可以说是到了极点了。虽然上天和大地是这样用心良苦,可惜它不在大城市附近,而是藏在穷山绝谷之下,因此不被爱好旅游的,喜欢凑热闹的人知道。假使在唐朝时,被柳宗元、李愿等见到了,就会给它起个名字,这样,这个石笼山哪是只能与小石潭、盘谷相比的呢?

《游石笼记》原文:

龙安自陂下东入其山,蹑浮云而上之,极十里,有群石环会突立。石顶有双瀑淙下,有石涧广六七寻,傍无荒茅萑苇之秽。而其水无泥沙,皆清冷可啜,游鱼沉泳,历历可见。而水间之石,或哮然如岩,或剜然如臼,或偃然如槽,或落然如盂,端正莹彻,类非镌凿之能及。凡若此行数十步,即至其所谓石笼者。笼之状类巨槽,而圜围斗壁,下阔五丈,会一涧之水而环之,已即复泄而为涧。前之岩者、槽者、盂者,又纷罗错列,亦无苔藓泥沙之秽焉。由此少进,而涧下之石乃坦然成盘,纵数十尺,盘之中直发小圳,广才盈咫。而一涧之水,又悉流于盘之下,其声珑珑若雷。窥其底,广深不可穷,而水涓涓可爱。熙宁九年,余在龙安时,与诸生寻泉流而得其处,于是乐而忘归焉。

夫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者,可谓至矣。虽然,惜其不出于通都大邑之郊,而藏乎穷山绝壑之下,而不为好游而附势者之所知也。使当唐时,为柳宗元、李愿等见之,则其为名也,岂特石潭、盘谷之比哉

注释

(1)石笼:江西黎川西南龙安山中涧水流经的一块槽形大石,石笼是本文作者给它取的名字。

(2)龙安:宋时龙安驿,在今江西黎州县西南,往东多山,地近赣闽交界处。陂(bēi):斜坡。

(3)寻:古代八尺为一寻,倍”寻“为”常“。 

(4)萑(huán)苇:类似芦苇的植物。秽(huì):秽:田中多杂草,荒芜。下文之”秽“,意为脏污。

(5)槽:一种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较大的盛东西的器具。

(6)落然:荒废貌。 

(7)端正:正直不邪。 

(8)莹彻:光洁。彻,形容光洁的程度。

(9)凡若此行数十步:此句朗读时的节奏应为:凡若此/行数十步。故句意无法解读,疑有错漏。

(10)圜(huán):围绕。斗:通”陡“。

(11)坦然成盘:盘:通”磐“。大石。

(12)直发小圳(zhèn):巨石上显出直的小沟。”发“,表现,显露。”圳“,本指田间小沟,这里指石盘上有沟状凹痕。

(13)盈:满。咫(zhǐ):古时八寸为咫。

(14)涓涓(juān):水缓流的样子。

(15)柳宗元:唐代文学家,贬官永州时,发现许多风景幽美的地方,作“永州八记”。李愿:唐代人,被罢官后隐居太行山南的盘谷,韩愈有《送李愿归盘谷序》。

(16)“岂特”句: “特”,只。“比”,并列,相近。

解释:

涧水中没有泥沙,水很清澈,凉凉的,可以喝,鱼在水中上下游动,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出处与作者:

《游石笼记》北宋—王向

作者简介:

王向(生卒年不详),字子直,号公默先生,侯官(今福建闽侯)人,王回弟。

原文:

龙安自陂下东入其山,蹑浮云而上之,极十里,有群石环会突立。石顶有双瀑淙下,有石涧广六七寻,傍无荒茅萑苇之秽。而其水无泥沙,皆清冷可啜,游鱼沉泳,历历可见。而水间之石,或哮然如岩,或剜然如臼,或偃然如槽,或落然如盂,端正莹彻,类非镌凿之能及。凡若此行数十步,即至其所谓石笼者。笼之状类巨槽,而圜围斗壁,下阔五丈,会一涧之水而环之,已即复泄而为涧。前之岩者、槽者、盂者,又纷罗错列,亦无苔藓泥沙之秽焉。由此少进,而涧下之石乃坦然成盘,纵数十尺,盘之中直发小圳,广才盈咫。而一涧之水,又悉流于盘之下,其声珑珑若雷。窥其底,广深不可穷,而水涓涓可爱。熙宁九年,余在龙安时,与诸生寻泉流而得其处,于是乐而忘归焉。夫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者,可谓至矣。虽然,惜其不出于通都大邑之郊,而藏乎穷山绝壑之下,而不为好游而附势者之所知也。使当唐时,为柳宗元、李愿等见之,则其为名也,岂特石潭、盘谷之比哉

原文解释:

龙安自陂下东入其山,蹑浮云而上之,极十里,有群石环会突立。石顶有双瀑淙下,有石涧广六七寻,傍无荒茅萑苇之秽。而其水无泥沙,皆清冷可啜,游鱼沉泳,历历可见。而水间之石,或哮然如岩,或剜然如臼,或偃然如槽,或落然如盂,端正莹彻,类非镌凿之能及。凡若此行数十步,即至其所谓石笼者。笼之状类巨槽,而圜围斗壁,下阔五丈,会一涧之水而环之,已即复泄而为涧。前之岩者、槽者、盂者,又纷罗错列,亦无苔藓泥沙之秽焉。由此少进,而涧下之石乃坦然成盘,纵数十尺,盘之中直发小圳,广才盈咫。而一涧之水,又悉流于盘之下,其声珑珑若雷。窥其底,广深不可穷,而水涓涓可爱。熙宁九年,余在龙安时,与诸生寻泉流而得其处,于是乐而忘归焉。

从龙安出发,自山坡向东进入龙安山,踩着浮云上山,走完十里,迎面有很多石头环绕着,耸立着。石崖的顶部有两条瀑布淙淙地流下,脚下有一条涧水,五六丈宽,涧水在石头中间流淌,旁边没有茅草芦苇之类的杂草。涧水中没有泥沙,水很清澈,凉凉的,可以喝,鱼在水中上下游动,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在涧水中间的石头,有的像是张口咆哮的洞穴,有的像人挖出来的石臼,有的像仰卧的石槽,有的像被人丢弃的盂钵,有模有样地,很是光洁,不是人工雕琢所能比得上的。往前走数十步,就到了我说的“石笼”。石笼的形状像巨大的槽,槽壁圆形,很陡,槽底有五丈宽,整条涧水都汇聚在这槽里,巨槽围着它,随即就又从槽沿流出去成为涧水。前面说到的像洞穴、石槽、盂钵等石头,错杂地分布在涧流中,上面也没有苔藓泥沙等脏污之物。从巨槽稍稍向前,涧水下面是一块平坦的巨石,长有数十尺,大石中有直直的小沟,宽足足有八寸多。而整条涧水,又全部流到这块巨石的下面,水声隆隆,像打雷一样。探出头去察看巨石的下面,又深又阔,看不到底,而涧水在巨石上缓缓流动,让人怜爱。熙宁九年,我在龙安时,与一些书生寻找泉流,从而找到了这个地方,于是乐而忘返。

夫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者,可谓至矣。虽然,惜其不出于通都大邑之郊,而藏乎穷山绝壑之下,而不为好游而附势者之所知也。使当唐时,为柳宗元、李愿等见之,则其为名也,岂特石潭、盘谷之比哉

这个石笼是上天创造大地掩藏用来赐予人类的,用心良苦可以说是到了极点了。虽然上天和大地是这样用心良苦,可惜它不在大城市附近,而是藏在穷山绝谷之下,因此不被爱好旅游的,喜欢凑热闹的人知道。假使在唐朝时,被柳宗元、李愿等见到了,就会给它起个名字,这样,这个石笼哪是只能与小石潭、盘谷相比的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249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