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温晴,它的美主要通过对济南冬天的山和水的描绘体现出来。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去了西南地区,因此来到被誉为“泉城”的山东省会济南后,感受非常强烈。标题“济南的冬天”,简洁阐明了地点、节令。老舍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
原文选段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一、教材分析
1、 课文解读及教学目标的设定。
《济南的冬天》出自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之手,是一篇景美、情美、语言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济南的冬天温情这一主线,选取了紧扣着山和水,铺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表达了作者的济南冬天的由衷赞美。本文的语言清新自然、朴实亲切,其中的比喻拟人,形神兼备,充分彰显了老舍先生语言大师的风范。
《济南的冬天》编排在七上第三单元的第2课。“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并作适当的摘录”是这一单元的总的教学目的。结合单元设计意图和本文的特点,我把本科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赞美之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2、学情分析及教材的重点、难点的确定。
七年级新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加之在前一课学了朱自清先生的《春》,对于写景类散文的阅读已初步掌握了一些方法,对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也有所了解,但对精美语言的品味分析的方法和能力上还稚嫩欠缺。对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的运用掌握有难度。
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本文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突出重点的策略是反复朗读,侧重赏析第3段和第5段。教学难点则是学习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我准备用读写说的综合教学方法来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出美的句子中,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进一步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体现的情感。最后,用写来升华。
二、教学方法及手段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学情,以习惯养成法、情景创设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替换比较法等进行教学。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既扩大教学容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三、学法指导
激之以趣,导之以情,授之以法,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课本与生活里走个来回。”
1听读感悟法2圈点批注法3画面再现法4鉴赏品味法5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我以审美为突破口,把整个教学的主体部分设计为三大板块,即课文品读三部曲: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把多种形式的朗读贯穿在每一环节中。
五、课前准备
师:音乐班得瑞《初雪》。春夏秋冬四季优美。
师生:1.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2.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气候特征。
(指导学生查阅作家作品及文本背景资料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从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获得思想与感情的共鸣。)
六、教学流程
一 情境导入
我先以几幅画带学生走进祖国的大好河山,春景图、夏景图、秋景图、冬景图,每个季节选一幅画,让学生看画说诗句。说完了一年的春、夏、秋,总会让人想起“大雪纷飞”、“寒冬凛冽”的冬。借此引入冬天,然而在冰雪皑皑的北国之冬中,有一个地方的景色却与众不同:它的气候温晴,它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这个地方就是济南。由此导出课题。
二 初读课文,发现美。
1、先让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对学生的朗读给与适当的指导,纠正字音,把握朗读的感情基调。
2、老师感情朗读课文,让学生安静的闭上眼睛听,把听到的文字内容转换成画面。让学生犹如欣赏一幅淡淡的唐代山水画,又好像自己在景中游览。
3、水到渠成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整体感知:济南的冬天的总特点是什么?作者围绕这一特点主要选取了哪两个方面的景物来写?描绘了哪几幅图画?请用简洁的文字给图命名。(板书:温晴;小山摇篮图、雪后初晴图、空灵水晶图)
4、你最喜欢哪个画面,请你大声的读一读。
三 品读课文,欣赏美。
1、评析式品味欣赏。
首先,抽取两生朗读读课文第三节和第五节,其他学生圈点自己喜欢的写景词语或者句子,并作批注。
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接下来,由各小组中心发言人向全体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交流成果。教师反馈,及时点拨引导。这些流程很容易让学生抓住文本中重要的词句主动品析,如:顶、镶、卧等词语,又如“穿上带水纹的花衣”、“好像日本看护妇”等句子,都是为解决重难点埋下伏笔,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用替换比较法赏析 例举示范
最后,我会顺势提出问题:这些景物描写扣住了温情这一总特点吗?
2、体验情感美:
设疑激思:为什么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这样美?
引导学生找出流露作者赞美之情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3、学生朗读展示,配上背景音乐《雪绒花》,将文字转换成声情并茂,读出形象,读出意蕴,读出情趣,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到蕴含在语言文字中丰富的情感美。(板书:赞美)
四 积累反馈,创造美。
1、 写作。如果你喜欢写作,请把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下来,注意借鉴本文的写法: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2 、绘画。如果你喜欢画画,就画出你大脑中的济南冬景。
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完成。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创造性地反馈。)
赏析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本文值得玩味的地方是很多的,在此略述以下几点:
文章布局谋篇层次井然。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第2段开始,“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在分写山水之前,先给人以济南的总体感,用拟人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作者紧扣住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第5段写冬天的水色。作者极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一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比喻突出的例子,如把济南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无一不小巧秀丽,用来比喻济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处的。拟人的句子更多,个性化更明显,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把山坡上斑驳的色彩,说成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秀美动人;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说“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些都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又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大致有这样几种写法:一是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后边还有“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结尾一句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二是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三是虚实结合,展开想像,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如:“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遣词造句非常精妙。还有关联词的运用也是很妥帖的。如:“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况且”,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者补充、追加新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有所增益或补充。这里“况且……还”连词和副词配合,起关联作用,恰当地组合了要说的意思。
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本文值得玩味的地方是很多的,在此略述以下几点:
文章布局谋篇层次井然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第2段开始,“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在分写山水之前,先给人以济南的总体感,用拟人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作者紧扣住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第5段写冬天的水色作者极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一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比喻突出的例子,如把济南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无一不小巧秀丽,用来比喻济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处的拟人的句子更多,个性化更明显,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把山坡上斑驳的色彩,说成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秀美动人;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说“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些都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又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大致有这样几种写法:一是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后边还有“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结尾一句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二是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三是虚实结合,展开想像,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如:“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遣词造句非常精妙还有关联词的运用也是很妥帖的如:“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况且”,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者补充、追加新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有所增益或补充这里“况且……还”连词和副词配合,起关联作用,恰当地组合了要说的意思
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睡着”“唤醒”都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用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而这样写的目的,更是为了写“绿”,写“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
在小组或班上向大家说说你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再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你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字数不限
本文可作重点赏析的地方较多,如观察角度的选择与变化:描写景物,由于观察景物的立足点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描写角度有的是处在观察对象的下面,从下面仰看上方如课文第5段“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向上看吧……”有的处在观察对象的上方,从上面俯瞰下来,如课文第2段有的是对描写的对象,一部分一部分详细观察,然后层层铺写,或突出某一部分加以描写,如课文第3、5段;还有随作者立足点的变化,描写所见的景象,这就是平常所说的“移步换景”又如语言的运用、色彩的调配、结构的安排、比喻和拟人的写法、情景交融的特点,都可作为重点来赏析当然在赏析过程中不是要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重点,集中赏析几个重点语段,以收见微知著、窥一斑而见全豹之效赏析时,一定要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把注意力放在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这些上面
一、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由于他的勤奋创作,解放后写了20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四、《济南的冬天》的绘画美(摘录,徐汉华)
生动的语言可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读者的头脑中产生具有光、色、态的具体形象,这就是语言的启示性《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正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这种语言的启示性,在读者头脑中唤起对光、色、态的丰富联想和想像,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
老舍先生是如何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济南的冬天》具有绘画艺术的特色呢
第一,运用色调的对比烘托形象
老舍先生以“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引发读者的想像,让读者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朔风怒号、天寒地栗的萧条画面,用这幅画面中的“寒”色衬托济南冬天的“暖”色;又以“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调动读者的想像,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伦敦灰雾惨淡的阴郁图画,用这幅画面中的“暗”色衬托济南冬天的“明”色这还不够,作者还让我们看了一幅热带地区毒辣辣的烈日高照的可怕画面,再用这幅画的“热”色衬托济南冬天的“温”色正是用了色调和对照,用了绘画艺术的“以色赋形”的烘托方法,作者将济南冬天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画面勾勒了出来
第二,从纷繁景物中,略去次要的部分,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加以突出的表现
这是山水画法描绘济南的大地,老舍先生所用的正是“以大观小”的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取景方法作者展开想像的翅膀飞上济南的云天俯瞰大地,然后对济南大地作了简笔的写意描绘画城,不画它的东西南北,“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注:此句中的山是济南城中的山)一些琐碎的细部都被略去了,画的只是冬天济南城秀美的睡态,留下充分的余地让读者去联想、想像,进行艺术的再创造画山,不画它的上下左右,“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一起笔就抓住了景物的主要特征,紧接着就引导读者展开艺术的联想和想像:“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借这种联想、想像,使画面活灵飞动起来画人,不画人的男女老少,不但如国画一样略去耳鼻眉目,连形体也完全略去,而只画了济南冬天人物情态的最主要的特征:“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和城与山,浑然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
第三,精心设计景物和构图,层层展现景物形象
绘画是“空间艺术”,须将空间并列的景物按照美的原则加以巧妙的布置这种绘画的技巧,老舍也用到他的散文中去了如果说第二段画的浑然一体的济南大地是一幅写意画,那么第三段画的美态纷呈的济南雪景则更接近于工笔画
作者依山写景,通过写美的小山各个细部的雪光、雪色、雪态,画出了小山的秀美在艺术结构上取了两层布置先进行工笔的分笔描绘,从山上、山尖、山坡一直到山腰,一步步地细看,一笔笔地轻描:它是白的,“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它是银的,“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它是彩色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是它的色,“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是它的态,在色和态的描绘里写出了静中的动;它更有世上最动人的容色,艳艳夕阳的斜照下,它像少女一样“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在傍晚雪光的渲染中画出了形中的情真是一笔一景,一景一态这一段分笔描绘,从方法看是用工笔,从意境看依然着力于写意中国绘画讲究“气韵生动”,分笔描画的雪景,不是呆板的,而是生动的一连串的动词,将读者带入联想、想像的意境,读者所感受到的不仅是雪的光、色、态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韵,雪的内在的美作者所创造的,正是“气韵生动”这一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
正是为了让这种画境更完美,第四段作了雪景的第二层描绘在分笔勾写后总绘雪景,将古老的城,城内,城外,山坡,村庄,整个大地放入雪景之中结句直接点明:“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第四,突出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以唤起读者类似的体验,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济南称泉城,水是有名的;济南的水来自大地的深处,浩浩荡荡,一年四季奔涌不息,这样美的形象如何画出作者舍弃了济南冬水的种种表象,借自己的印象和感受去概括水的鲜明形象,在鲜明的形象中深入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先是着力渲染了济南冬水的“绿”,一连串五个“绿”字,作者描写的是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托出的却是水的绿读着这些绿萍、绿藻、绿柳,我们会自然联想到滋养出它们的水,感受到蕴蓄在济南冬水里的绿的精神、绿的生命接着着力渲染了济南冬水的“活”水流的一切细节乃至具体形态都淡化了、消失了,留在笔端的,只有水的那股蓬勃的生机:“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自然中的水是不可能流到天上去的,这已是感情化的水,艺术化的水,是老舍先生以画家的眼睛观察景物所得到的独特的印象在平面的绘画艺术中,为了表现出水的特有的态、特有的势,流水就完全可以流向空中,流到天上去,这不是出色的绘画艺术又是什么结尾处,作者又在水色、水光、水影之中,用了全篇最鲜亮明丽的色彩给泉城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倩影:“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最后要说的是,无论从立意看还是从构图、笔势看,本篇都是一幅完整的图画阳光、山川、人物、白雪、绿水,各物各景所表现的都是“暖”这一个字绘天绘地,绘出了这幅山水图的大布局;写雪写水,写的是这幅图的特定细部,而且由天上的暖阳画到暖阳照耀下的暖城暖山,就山而描出山上的雪,由雪而引出雪中的水,笔势顺畅,一气呵成;老舍真是一位丹青高手。
一、作者简介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
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②温晴:温暖晴朗
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⑤秀气:清秀。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
⑦贮蓄:存放,储藏
三、中心思想
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四、文本分析
1、文章标题是“济南的冬天,文末一句是“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何“济南”与“冬天”位置互换?
答:因为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标题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后者则突出在冬天这个特定季节里,济南特有的韵致,这是在具体描绘了冬天里济南山水的绚丽后所做的总结,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末一句的作用)
2、修辞运用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运用拟人,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2)①“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宰写村庄,写雪,赋子其生命和情感,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
“况且”一词不可去掉,“况且”表示进一步申述,追加新的理由,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4)①“这一圈小山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本体:一圈小山(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喻体:小摇篮
②“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本体:顶雪的矮松
喻体:日本看护妇
3、思考
济南的冬天与冬天的济南什么不同
冬天的济南“落在济南”这个地方,重在景象;济南的冬天",落在冬天这个时令,重在感觉(精神)。文章取题为济南的冬天",表明传者是从感觉(精神)的角度去写的,而不是从景物的角度去写的。
五、有关“冬”的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丹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济南的冬天》美在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
《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小说家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最初发表于1931年4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去了西南地区,因此来到被誉为“泉城”的山东省会济南后,感受非常强烈。标题“济南的冬天”,简洁阐明了地点、节令。
《济南的冬天》适当点题,意义深远
画之所以有题跋,原因之一是题跋可以使画本身蕴含的意义更为显豁。应该说,题跋是一幅画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虽然它并不是所画的景物的本身。同样,对所写的景物,作者出面直接点题,也是容许的,这些点明题旨的话,不是可有可无的。
该文点题得法,寥寥数语,便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比如说,文章在描写了小山雪景之后,突然掉转笔锋,作者以评论者的身份,说起点题话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这话,既可以说是在所描绘的画面之外,又可以说是在所描绘的画面之中,因为它是画面所本有而又有点不甚明了的。一经点出,济南下点小雪(不能是大雪)的妙处,也就跃然纸上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