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百度文库:
浅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断遇到新的挑战。同时,人类在自然的“报复”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与自然关系所面临的问题不同,人与自然和谐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和谐与否,如何实现和谐,取决于人类当时的认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马克思说过:“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①。下面就针对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做以下分析。
关键词:环境污染 和谐发展 自然规律
当年阿姆斯特朗在登陆月球时,回头望了望地球,他说他不知地球原来这么的美丽动人。地球已有四十六亿年的历史,而人类短短的只出现了几千年,却几乎摧毁了她的美貌。地球,是美的,但在人类文明日渐蓬勃发展的同时,她渐渐凋零了。人与自然太微妙了,曾经不知道大自然的强大,当我看过**《正负2度C》的时候,我惊呆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竟然是这么的不堪一击,例如,人口的增长,使耕地面积扩大,这会导致大面积森林和草原遭到砍伐和焚毁,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日益简单和脆弱②。我们人类又能阻止得了这一切的发生吗?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保护、预防、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地球,改善大自然,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的演化一直是自然过程。在人产生并且从自然中相对独立出来之后,人类活动开始干预自然,自然过程中加入了人为因素,并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还是自主的实体;既受控于自然,也在改造着自然。
11自然对人的影响
自然及其演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首先,自然界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创造了人,也改造了人。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人类的出现,都是自然发展、演化的结果。此外,自然环境还影响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国家统一、语言分界、建筑、绘画等。最后,自然的变化一般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数百万年、数千万年甚至上亿年才能显现出来,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的演变是一个慢变量。
“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人离不开自然界”③,就现今人类社会而言,自然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自然固有其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人类只有不断地认识自然,提高自己的生产力水平,才可能在更大的时空尺度上接受自然的挑战。 12人对自然的影响
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中,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人受制于自然,同时又给自然以影响。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也基本上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自然施加积极的建设性影响,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并创造新的更适合人类生活的人工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另一方面是对自然产生消极的破坏性影响,使原有的“自然平衡”失调。例如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资源匮乏等生态破坏,以及由于大量废弃物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 2、中国当前人与自然存在问题
21生态道德教育还没有真正纳入道德教育体系
中国生态教育起步晚,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将环境教育纳入小学和初中教育之中。而在教育理论界,是在近十年才提出对环境讲道德的问题。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但是,环境教育大都停留生态知识和技术的传授,理论多实践少,极其缺乏对生态道德的情感唤醒。于是,常常出现教育与实际脱节,学、做两层皮的现象,爱护保护环境的实际效果差。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没有明确思想政治课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关系,没有深入探讨生态道德在现有道德体系中的地位,也可以说是生态道德教育还没有真正纳入道德教育体系。
22受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局限
人们还没有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而展开,虽然,中央在2001年就颁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但是,人们对社会公德的认识还只是局限于人与人、人与社会领域,而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没有深刻认识。许多人还停留在“人必胜天”、“自然属于人类”等以人类为中心的错误理论的幻像中。 23人们还没有正确认识自然科学规律
当今的生态环境危机使人类意识到还没有正确认识自然科学规律,还需要重新思考一些问题:如人天关系需要重新认识,科技的作用需要重新界定,社会发展规律需要重新探究,对人的本质、如何生活等哲学问题更需要进一步研究。人类自身有认识误区,还没有正确认识自然科学规律,还不能盲目迷信科学技术。 24有关生态文明有关道德建设的保障措施不得力
由于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存在模糊认识,在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法律管理等中还缺乏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内容,有关生态文明的具体制度落后于一些行为,加之管理、执行过程中又往往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或是惩处不及时等现象,致使对生态文明道德建设的保障措施不得力。 3、人与自然怎样实现和谐发展
3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实践已充分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典型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不负责任的愚蠢行为,教训极其惨痛,代价极其昂贵。在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在再走过去的老路,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搞好胜生态经济建设,努力实现生态文明。 32全民动员,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其一,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其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三,加强生态法制教育。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社会法制的保障。 33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谋发展
建立生态文明,就必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改变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消费之路;就必须在
全社会培养环境伦理和道德,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制度,形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
小结 当前,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总趋势正从冲突走向和谐,环境保护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我们对此应报以谨慎的乐观态度,相信人类自身的智慧。在未来社会里,我们应选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持续发展。人生天地间,和谐相处是终极目的。在未来社会里,人类应该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因为人也只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终究不是“人定胜天”的。人类可以充分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努力按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但永远不能征服自然。
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而人又是自然界的有机身体,因此,人与自然界具有辩证的同一性在人与自然界相互联系中,自然界居于优先地位,人则居于创造性主体的地位这一辩证关系及各自地位,启示我们必须重构主客体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也就是说:应当同自然界的万物保持和谐亲近的关系,而不是对抗的关系。人与自然界之间不能是征服与被征服、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应当建立和谐统一的价值关系。“敬畏”既有尊敬之义,又有畏惧之义,是人类在自然界面前表现出来的一种神圣的情感。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一切,包括人的生命。但是,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不能无限制地、过分地、失去理性地进行掠夺。人类如果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整体,就要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自然界的万物,同情和尊重自然界的生命。自然界的动物与家养的动物虽然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但它们都是我们的朋友,都应当受到尊重和爱护,决不能任意虐待、丢弃和杀戮。与野生动物保持一定的界线,正是为了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保护人类自己——维持人与自然的有机和谐与生态平衡。自然界不仅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是有“内在价值”的,人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类应当重新理解人在自然界的地位与作用,尽到人类的职责。人的最大特点是有理性,有良知,应该知道什么是爱,也应该知道如何去爱。
自然资源作为自然物具有自身的特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必须使其价值得到合理补偿。自然资源价值补偿形式主要包括价格补偿、地租补偿、税收补偿和收费补偿。受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和传统资源价值理论的影响,我国自然资源价值补偿不足,具体表现为补偿水平偏低、补偿构成不完整、补偿机制不完善。自然资源价值补偿不足不仅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是造成自然资源严重浪费、导致自然资源利用率偏低、引起资源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为此本文从价格机制、税费制度和产权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自然资源价值补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自然资源 价值补偿价格机制 税费制度
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当今社会约有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价值能否得到合理补偿是其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长期以来,我国盛行自然资源没有价值的观点,自然资源价值补偿严重不足,是造成自然资源低效配置的深层次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自然资源的供求矛盾,阻碍了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提高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避免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自然资源难以为继现象,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自然资源价值得到合理补偿。
一、自然资源及其基本特征
随着工业化发展和人口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和掠夺性开发,正在严重地威胁着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研究自然资源价值补偿问题,必须正确认识自然资源及其基本特征。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
关于自然资源的概念,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较早给自然资源下定义的是地理学家金梅曼(Zimmermann),他在《世界资源与产业》一书中认为,无论是整个环境还是其某个部分,只要它们能或被认为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就是自然资源。1970年联合国出版的有关文献指出:人在自然环境中发现的各种成分,只要能以任何方式为人类提供福利的都属于自然资源。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辞海》一书把自然资源解释为“一般指天然存在的并有利用价值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气候、水利、生物、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①]《大英百科全书》则把自然资源定义为: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及生成这些成分的环境和功能。著名资源经济学家阿兰·兰德尔认为,自然资源是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1987年发布的《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的解释,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并在一定的时间、地点、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下,能被人类利用、产生经济价值或生态价值以提高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通常是指那些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自然物质与自然条件,以及这些物质和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它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生产经营布局场所。对自然资源的概念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自然资源是来自于自然界的天然生成物。矿产、原始森林、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都是天然生成物。正是由于自然资源的天然性,使之与人工合成产品、人力资源等有着本质区别。多数自然资源是经过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形成的,如石油的形成需要数万年或更长的时间。当然,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使其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人类劳动,因而自然资源又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2、自然资源具有对人类有用的特性或功能。自然资源天然地具备向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料以及生产、生活场所的属性或功能,能够给人类带来福利、舒适或价值,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任何自然物质和能量,只有在其能够被人类用来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时,才能被称为自然资源。也就是说,天然生成物要成为自然资源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对人类有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二是人类能够对它进行开发利用。对人类没有用或人类无法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天然生成物,不能作为生产要素。
3、自然资源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变化的。一种物质或能量是不是自然资源,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时间和经济技术发展而发生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使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规模、种类和数量不断得到拓展。如在19世纪之前人类还未掌握开发利用石油的技术,石油只是一种普通物质,如今它成了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正越来越成为人类瞩目和竞相开发的自然资源。
(二)自然资源的特征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重要条件。作为人类可以开发利用、天然形成的物质与能量即自然物,自然资源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联系的整体性。自然资源是构成环境的要素,各种自然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互相联系也不是机械的,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及相互转化,共存共荣或有兴有衰,从而共同构成完整的自然综合体即自然资源系统。“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就是人们对自然资源整体性的认识。人类对任何一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会给其周围的其它自然资源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进而导致整个自然资源系统的变化。
2、数量的稀缺性。自然资源储量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稀缺是其基本属性。其稀缺性主要表现在:某些自然资源就其总量来说虽是巨大的,但人类可以利用的部分是有限的,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条件下,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范围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其开发利用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就会产生一系列生态灾难。如对石油等非生态资源而言,随着人类消耗量的增加,资源储量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耗尽;对森林等生态资源而言,如果人类的利用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也会导致枯竭。
3、功能的多样性。自然资源通常有多种用途即功能多样性,它不仅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条件和劳动对象即人类物质文明的基础,同时也是人类生态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如森林既可以提供木材等产品,还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多种生态功能。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自然资源的用途已由完全的经济价值逐渐拓展到伦理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等方面。以河流水资源为例,先是出现灌溉、运输功能,接着出现养殖、发电功能,如今其调节气候的环境功能和供人观景的休憩功能正在上升。
4、分布的区域性。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有的地区富集,有的地区贫乏,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性。如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极为明显,耕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的90%以上主要分布在东部,而能源、矿产和天然草原相对集中于西部;长江以北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量的639%,但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172%,长江以南耕地面积仅占全国耕地总量的361%,但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28%;长江以北煤炭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0%,而长江以南则严重缺煤。
5、用途的不可替代性。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使人类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如远洋运输的发展使自然资源贫乏地区能够建立起大型资源产业基地,长距离输变电技术带来了能源产业布局的根本性变革,部分自然资源产品可由人工合成品代替,但几乎所有替代品的原材料仍来自于自然资源或其衍生物,在本质上仍然是自然资源。有资料显示:人类目前使用的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源都来自于自然资源。同时,有些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水平下是完全不能由人工产品替代的。
(三)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包含着许多形态和性质不同的物质与能量。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依据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类。
1、按自然资源形态或使用价值划分。可将其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物种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和能源资源等。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具有滋生万物的能力,是基础性自然资源。水是所有生物和人类的生命之源,淡水资源与土地、气候、森林、海洋和草原资源互相影响,互为依托。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部分陆上野生物种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依托,对气候具有重要影响。草原是部分陆上野生物种资源的依托,具有保护、净化环境的功能。海洋是部分矿产资源、能源、物种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依托,也是决定气候的重要因素。矿产一直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依托的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殊性。生物物种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其多样性是生态系统赖以平衡的重要因素。气候资源是指大气圈中的光能、风能、热量、气候、降水等可以为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的资源。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类,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一种特殊资源。能源是指提供可用能量的资源,其种类十分繁杂,与其他资源交叉,如土地资源中有地热能源,森林和草原资源中有生物能源,水资源中有水能,海洋资源中有潮汐能源,气候资源中有太阳能和风能等。
2、按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状况划分。可将其分为陆地资源、海洋资源和空间资源。陆地资源是指分布在地球陆地上的资源,主要包括淡水资源、森林资源、陆地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和土地资源等。海洋资源是指分布在海洋领域的资源,主要包括海洋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海水资源等。空间资源是指分布在陆地和海洋之外的资源,主要包括阳光资源、空气资源、风力资源、气候资源等。
3、按自然资源的消耗后果情况划分。可将其分为非枯竭自然资源和可枯竭自然资源。非枯竭自然资源供给稳定、数量丰富,几乎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一般不因开发利用而枯竭。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大气和气候等。可枯竭自然资源是在地球演化过程的不同时期形成的数量有限资源,其中有的将会枯竭,如化石燃料;有的则在不合理开发利用时才会枯竭,如能适当利用就可不断更新,例如生物资源。
4、按自然资源是否可以再生划分。可以将其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又称可更新资源,是指在被消耗以后可以通过人类劳动或依靠自然力(自然循环或生物的生长、繁殖)作用而得到再生的资源,主要包括可以自我更新和自我繁殖的物种资源、森林资源等。如物种资源具有生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只要不破坏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生命链,其物种和生命可以再生;森林资源具有自净或恢复能力,只要按其规律开发利用是可以实现永续利用的。不可再生资源又称非更新资源,是指经过若干地质年代形成、被消耗以后不可能经过人类的努力或在人类可以预期的时限内经自然力作用而再生的资源,主要包括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和石化能源等。
5、按自然资源的空间流通形式划分。可将其分为可移动的自然资源、制成品可移动的自然资源和不可移动的自然资源。可移动的自然资源,如径流。人类可以开掘运河、渠道,把径流引到需要的地方。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其前提就是径流的可移动性。制成品可移动的自然资源,如矿石、木材等。这类资源可以加工成不同程度的半成品和成品输向资源短缺的地区。不可移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不可移动自然资源具有固定的空间,土地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固定在土地上的房屋、道路、桥梁、港口等资产也具有不可移动性。
二、自然资源价值补偿的含义
补偿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是对生产过程的消耗、损失进行物质形态的补充或价值形态的补足,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有偿使用。所谓价值补偿是指对商品生产消耗的物化劳动价值和活劳动价值,通过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以弥补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获得剩余价值。自然资源价值补偿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所产生的自然资源耗费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进行恢复、弥补或替换的价值表现。对自然资源价值补偿的含义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一)自然资源价值补偿包括其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补偿
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价值观认为自然资源是构成环境的要素,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种整体性决定了自然资源价值的补偿不仅包括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有形耗费(经济价值),还应包括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受到影响的生态功能恢复和重建费用(生态价值)。
1、自然资源经济价值补偿。自然资源是天然之物,在一定限度内可以自然地更新、再生、恢复和增殖,我们称之为自然再生产。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强化,自然再生产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必须付出劳动,使之具有社会再生产的性质。就自然资源而言,当其不追加物化劳动、不能被人们直接以商品形式加以利用时,其存在价值只是一种潜在价值。只有当人类通过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逐步认识到其用途,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形成了发现、开采、加工和利用的技能、知识与技术,并能为人类带来经济利益时,自然资源的存在价值才会显示出来。因而自然资源价值即为在其自然再生产能力之上,人类为维护、恢复、增殖自然再生产所付出的必要劳动时间。自然资源的这部分价值被称为“经济价值”,包括自然资源的存在价值,即未经人类劳动参与,以天然方式存在时表现出的价值,它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有用性和稀有性;自然资源的劳动价值,即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劳动投入所产生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此相适应,自然资源经济价值补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资源存在价值的补偿。以矿产资源为例,其存在价值在资源耗竭的同时也随之耗竭,并转化为采矿企业现实的收益。这样,一方面是矿产资源存在价值的耗减,另一方面是采矿收益的增加。后者由前者转化而得,前者的耗减必然需要后者的收益加以补偿。二是自然资源劳动价值的补偿。在矿产开发以前,为准备开发劳动对象所投入的勘探耗费和保护耗费,具有预付资金的性质,需要通过补偿的方式加以回收。因此,自然资源作为商品应遵循商品经济法则,使其经济价值在再生产过程中得到合理补偿。
2、自然资源生态价值补偿。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可起到改善自然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会起破坏自然环境的作用。现代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某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后果。这就是说,每一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和破坏生态环境。提出自然资源生态价值体现了人类对此问题的正确认识。自然资源生态价值即自然要素对生态系统的功能性价值,包括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劳动耗费等。自然资源生态价值补偿就要使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通过自然资源价格使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费用得到相应的弥补。以煤炭资源开采为例(见图1),其勘查、开发等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地、水、大气、生态环境等造成一定的破坏和污染,比如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开采中“三废”排放及所产生的污染、地下采空及露天堆放诱发的各类地质灾害,会对周围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乃至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从而产生外部环境成本。当煤炭企业根据私人边际成本曲线PMC安排生产时,产量为Q,市场均衡点为E。企业仅承担私人成本OQE,附近地区居民则承担了外部环境成本OAE。社会成本OAQ,是私人成本加外部环境成本,社会净收益仅是面积PE0减去面积E1AE。如果企业按照社会边际成本SMC曲线安排生产,那么产量是Q1,市场均衡点在E1,社会净收益和私人净收益都是PE1O。按照社会成本安排生产的社会净收益大于按照私人成本安排生产时的社会净收益。因此,当外部环境成本发生时,必须将其内部化,即由行为人承担外部不经济性所造成的后果,对外部环境成本进行补偿。
在人类的情感与认知自然的漫长融合中,人们对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于是,便赋予了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和人类情感奔流的动听故事。人们以物喻人,把物给予人类最美的情感体验。我们感谢大自然的神奇伟大,也感谢一代又一传唱故事的人们。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爱是一种道德和精神追求。爱情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体验,更是一种道德和精神追求。爱情可以让我们体验到美好和完美,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高尚和美好。同时,爱情也可以让我们体验到痛苦和挫折,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类情感的本质和意义。
二、心理学角度
四、哲学角度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爱是一种基本的本能。人类的生存和繁衍需要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的支持。爱情是人类的自然选择,也是人类进化的必然结果。在生物学意义上,爱情是为了保护后代、维护族群稳定而存在的。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爱是一种道德和精神追求。爱情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体验,更是一种道德和精神追求。爱情可以让我们体验到美好和完美,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高尚和美好。同时,爱情也可以让我们体验到痛苦和挫折,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类情感的本质和意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爱是一种情感需要。人类是社交动物,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寻求归属感和安全感。爱情可以满足我们的情感需求,让我们感受到被爱、被理解和被接受的感觉。同时,爱情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我实现和成长的机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完整和有价值。
例如孟子与梁惠王论政时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木材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木材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撼也。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继承孔子“钓而不网,弋不射宿”(不用渔网横断河水来捕鱼,也不射已经归巢的飞禽)的做法,提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的主张,它的超前性和它的现代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孟子》中有孟子这样一段论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46]孟子说这段话的原意是为了说人的“仁义”“善良”之心,但无意间却也揭示了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47],过度砍伐是森林消亡的重要原因;“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48],过度放牧则是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开始;最终呢,“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49],后世的人们望着光秃秃的山丘,便以为牛山从来也不曾有过高大的树木,这就是山的的本性吗?人性虽然本来善良,但如果不加以滋养,而是放任良心失去,那就会像用斧头天天去砍伐树木一样,即便是再茂盛的森林也会被砍成光秃秃的。人类的精神家园是需要后天加以滋养的,否则就会丧失;同样,人类的自然家园也是需要后天保护的,否则就会受到造物主的惩罚。人类如果连自己的精神家园都守不住,又怎么能守住赖以生存的自然家园呢?当世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就是对未来人类不负责任的表现。
2、孟子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那么怎么才能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呢?孟子分析并提出了保护环境、应时而为的根本方法:“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50]这段话前半段主要描述了应用的措施,“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51],尤其是后两项,有明显的环保措施的性质;后半段则说明了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以成“王道之始”。这就是孟子的“仁政”了。他的分析无疑是正确的,只有强调环境保护,强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使社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进而使得国家、社会得以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进而达到可以“养生丧死无憾”[52]的目的。
由于生态环境残破,祸殃及人,为了人类的永续生存,于是孟子开始反省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希望透过一连串环境保护的措施,减低自然环境所受到的创伤,并保持其中的各项资源,以便于人类能“持续利用”它们。
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人类要实现在良好、适宜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就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营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气氛,以得到大自然最大的恩赐。二千多年前的哲人尚且懂得这个道理,我们现代人应该比古人懂得更深刻、更透彻、更久远。可事实又是怎样的呢?近几年,发生在我国的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沙漠化等自然界对人类的伤害;全世界每一秒就有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面积的热带雨林,因人类的砍伐而消逝;野生动物也因栖息地受破坏与猎捕危机而纷纷绝种(或濒临绝种)。这些似乎都能说明点什么。古书字里行间所弥漫的历久弥新的智慧观照失去了它曾有的熠熠光辉。
庄子的上面两位都说了,故不重复,两人都有这种思想。
这个问题看是有点儿绕人,但是仔细琢磨好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因为人的情绪是随着环境条件的状况而产生变化的,它是一种随机的状态,他的外在因素占非常大的成分在内。而情感却是人的本性和长期培养所形成的一种意识的内在因素所表现出来的必然结果。,他受外界的变化影响不是能立即消除的 ,这是一种社会属性的产物,他是私心和利益的维护时的极端表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