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关于人和相处的问题都不应该有一个标准的定论和相处模式,尤其是针对情侣。
大家在谈恋爱的过程中总是喜欢问什么才是对的,我们这样正常吗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而实际上针对不同的性格就有不同的相处模式,在情侣的交往间,没有对错,只有舒不舒服。
什么是对的模式?舒服的就是。
我身边有很多类似的经典案例,简单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脾气火爆类的情侣,两个人在一起总是吵架,但每次吵架都能解决他们之间的一些问题,不仅没有毁掉感情,反而在争吵中感情更浓。时间久了两个人也不吵了,现在整天都过得甜甜蜜蜜,每天都像是在过情人节。
另一个交流不多,但不是两个人都是不爱交流的人。其中有一方是天生内向,没什么话想说,另一方呢长期迁就,但她本身并不是这样的人,所以久而久之积压了很多情绪上的问题,最后她实在忍不住,两个人一闹就走到了分手,而且很难挽回。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恋爱中最忌讳压抑情绪,如果你们之间的不联系是一方妥协的结果,那么你们之间肯定出现了你还没有发现的问题,或者说你们两个根本就不合适。但如果你们即便不联系两个人也都毫无怨言,只是正常的相处而已,那完全不用考虑别人怎么说,只要是舒服的就是对的。
人的性格各异,导致行为模式也天差地别,没有什么是标准答案。与其追究情侣间的交流是不是足够多,不如去探索你们之间是否还有爱存在。
只要爱存在,所有的问题都是能够解决的。
但是在感情的维持过程中,除了相信爱的存在,经营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之前接到一个网友求助。
晓生老师您好,我和男朋友在一起半年了,我们两个其他都挺好,但是两个人三观不合,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吵架,但是性格又特别像,都属于那种不爱低头的,我是女的,他不太会安慰我,很多次想分手都是我提出的,但是我舍不得,然后他也没有明确说,但是话语里还是舍不得不想分手的语气,每次吵架他都跟我杠,一时冲动就说一些很伤人的话,但是事后又会给我道歉,我感觉他太自大但是他不知道改,这样的感情能维持多久
事实上,三观一般而言是指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属于两个人是否能长久走下去的基础要素。
一般来说,如果是三观不合,那么两个人在一起的机率都是很小的。而两个人已经在一起了,并且在争吵过后两个人都会对分手产生舍不得的感情,这就说明两个人之间的问题并没有上升到三观不合的地步,最多只是看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再加上很多人都是不爱低头的性格,久而久之就会给人一种三观不合无法沟通的错觉。实际上只要你们沟通得当,类似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对于你来讲,要学会避开沟通过程中的雷区很重要,以下几点尤其!
1、认为他人在否认,攻击自己
2、认为自己遇到的问题是极大的,情况是极糟糕的
3、在内心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告诉自己必须去做什么
4、把错全都归到他人身上而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而想要做到有效沟通则是一个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且漫长的纠正过程。
1、在沟通时摆出客观事实,而非主观结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就事论事,只看事件过程和结果而不要用自己的主观臆断给事情添油加醋的加一些情感上的结论。
2、在沟通时要讲出自己内心的感受,首先找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并且知道自己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讲出自己的问题后要引导对方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引导对方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4、最后双方都最好给出具体明确的诉求,达成一致的意见。
你们两个人在依然有感情的基础上,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有效沟通来解决。当你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让情绪占领主导地位,解决问题才是你们的任务,争吵并不是,如果能够把握好以上四点,并且能够把他落实到实处,相信这样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很多情侣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会陷入一种“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当中,因为最初的爱情新鲜感过去了,两个人对彼此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似乎每天除了分享日常就没有其他的话题可聊。久而久之就会陷入一种过于平淡的感觉之中,从而导致两个人的感情变得平淡,最终走向结束。
感情是需要不断通过沟通交流来增进的,对于小情侣们而言,聊些什么话题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呢?
1列举3个你和对方共同拥有的特质
两个人在彼此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去列举3个共同特质并不是一件难事。而列举并不是为了让你们发现对方身上的共同点,而是强调你们之间的联系。爱情本就是一种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情愫,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变淡的,而去强调你们之间的共性,也是重新催化爱情的方式。
2记忆中比较糟糕的事
我们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会下意识的避免提起自己糟糕的回忆,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自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但人之所以会变得亲密,更多的原因还是彼此坦诚的了解对方一些比较不为人知的“秘密”。只有在坦诚之中,才能更好的了解对方内心世界中的敏感和不安,通过这种方式,也能更好的为对方提供TA所需要的爱。
3告诉对方,你现在喜欢TA什么地方
表达爱是我们很多人缺少的能力,大家常常会因为羞于表达自己的爱而让对方产生不安或是误会。给彼此一个开诚布公的时间,去肯定对方身上的闪光点,不仅能够促进两个人的感情,更能通过这样的肯定发扬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人都是在不断的鼓励和肯定中成长起来的,学会肯定,才是对两个人都更好的事。
虽然爱情本身是感性的事,但依旧需要理性的经营。学会接受一段关系趋于平淡,不要给所有的感情加入过多的预设,这才是明白爱情真谛的开端。
友情爱情亲情三者的关系
情感是人类的精神上的一种需求,人有七情六欲,情感和欲望又是有区别的,那为何我们会产生情感,而这些情感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呢?人生在世,离不开三种关系,亲情、友情和爱情。我是这样看这三种关系的:
1亲情
亲情是与生俱来与血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关系,是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亲情是血浓于水,人们无法选择与拒绝的一种关系。
亲情是受到伤害后恨得牙痒,一边咬牙切齿一边去帮对方收拾残局,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
《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母女间的亲情,彼此无论怎么看不惯,平时怎么吵吵闹闹,关键时刻还是要为亲人挺身而出。
2友情
友情是基于三观一致的基础上,在长期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建立起来的相互喜欢,相互看得惯,能玩到一起的关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
人生中大部分快乐的时光是与友情连在一起的,是人生中珍贵的记忆。
友情是支撑一个人在社会上混下去的一种情份,是随着条件变化而变化的一种关系。。
《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与唐晶,从小玩到大的闺蜜,他们之间有许多快乐的时光,为了友情可以两肋插刀,也可能会因为条件转换而分道扬飙。
3爱情
爱情,是两个男女之间通过相互吸引、相互倾慕建立起来的一种以占有为目的的关系,具有很强的排他性。
爱情是人生中最美好与甜蜜的一种关系。
爱情又是可遇不可求且是易逝的,爱情来的时候呼风唤雨毫无招架之势,爱情走的时候片甲不留,只有一声叹息。
罗子君与陈俊生有过爱情,有小三后分开了。
陈俊生与凌玲,有过爱情,结婚后分开了。
贺涵与唐晶有过爱情,贺涵遇到罗子君后,贺涵与唐晶的爱情消失了。
爱情进入婚姻后,长期的朝夕相处中爱情可以转变为亲情,只有转变为亲情的爱情才是持久的,爱情转变为亲情后才能相互扶持走过漫漫人生路。
恻隐之心、怜悯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内心有美好的事物存在,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是人内在的品质,既然人内心天生有这么多美好的品质,那人性就是善良的;为此孟子还举个例子,假若有个小孩快要掉到井里了,那作为旁人的我们肯定会去拉一把,这就是恻隐之心,因为人人心中都有爱,人人心中都存在着善,这样的解释不无道理,可是如果了解人的情感需求以后或许你就不会这么觉得了。
本文我们不探究人性善恶的问题,而是讨论一下这些所谓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从何而来,这是自然的本能还是后天的社会生活给我们养成和灌输的?
人类生存的需求与情感
生存和繁衍是人类的两大基本需求,先说生存需求,我们要生存必须要有一个圈子,在这个圈子里互帮互助,互相扶持,从而通过团队的存在,获取一个安全的生存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付出自己的劳动,给别人提供相应的帮助和回馈,这种情况在什么时候最明显呢?
比如你去荒郊野外旅行或探险,如果是你一个人独自去,这时候你心里就会存在一种忐忑的状态,如果你和好几个朋友一起出去,那你内心至少会安稳一点;假若几个人在荒漠里经历长时间的独处,等你们遇见另外一队探险的人员,你就会觉得很亲切,肯定会上前去和对方打招呼,相互之间攀谈交流,对方若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你们也会在保证自己的前提下不遗余力帮助对方,这就是一种归同感,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是人形成社会的粘合剂。
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情感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我们在社会中会有亲情、友情、爱情等,在这些情感的支配下我们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体的人在社会中有亲人、有朋友、有爱人,那是因为个体的人需要这些人的存在,在你的生活中需要建立这样的情感关系,如果没有建立这种关系,那我们就会渴望拥有,拥有亲情、拥有爱情、拥有友情;冥冥中会有一股力量在驱使着你,让你想要拥有这一切,这种渴望就如同我们在饥饿、困顿、危险时需对食物、睡眠、安全的需求一样,是一种原始的本能。
人的社会属性是支配人渴望情感的原动力
人的社会属性就是人在自己构建的社会中的种种属性,若人不构建社会,那就不具备社会属性,人为什么构建社会,是因为一个人在自然界中无法生存的,不要说其他高端享受,可能连最基本的温饱都很难解决,于是人构建了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体现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有了社会人便有了社会属性,而让人建立社会的驱动力却是人们要生存的愿望,要更好地生存下去,那必须抱团,构建社会,因此人的社会属性最基本的内涵就是人共生的一种需求。
要共生,就要构建社会;要构建社会,就要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和纽带;人与人之间要有各种关系,那就需要某种东西去推动,如若没有动力,又有谁去追求这些情感;这就如同有了电压,才有形成电流的条件,没有电压,就不会形成电流。因此在人的本能中就存在着这种让人构建社会的驱动力,这就是我们社会属性构建的原动力。
于是在这种源动力的驱使下,人们需要亲情、友情、爱情,也正是有了这些情感,人与人之间便有了各种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总和就是社会;当然伦理学研究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律的科学。当我们构建了社会以后,就需要制定各种社会的制度,也就有了道德的存在,在道德力量的约束下,社会网络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却又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因此这些情感的需求来自一种原始的召唤,是人生存的本能需求。
爱情的综合属性
有人把爱情和性分不清楚,的确爱情源自性的吸引,可爱情不等于性,因为爱情还夹杂着情感的因素,性源自人自然属性的需求,而爱情既包含情感,又包含性,是一种综合体,所以爱情是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交汇点,最终在爱情的支配下人类生存并繁衍着。
"谁爱我我爱谁"的情感观是一种比较浅薄的爱情观,它通常指的是只看重自我感受的互动,忽视了真正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这种情感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社会物质化、功利化、个人化的趋势。人们更多地强调自我感受,将更多的关注点转向了个人的情感需求和生活质量上。但是,这种情感观忽略了谁比自己更重要的人,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了自我的享乐上,从而损害了彼此之间的情感和信任。
尽管这种情感观容易激发别人的关注和热情,但过分依赖爱情和感觉并不健康,只能是短暂的快乐和激情,而不是持久和稳定的幸福。在情感关系中,更重要的是始终保持互相尊重,相互理解、支持和信任。只有这种情感基础,才能在未来的夫妻生活中长久幸福。
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情感观,不要追求那些肤浅的感官体验,而是要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情感,同时更多地关注他人,建立稳定、可持续的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幸福和满足,而不仅仅是短暂的快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