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第八章四字成语

红岩第八章四字成语,第1张

1 红岩第七章四字词语

霏霏春雨 淅淅沥沥 不可告人 知己知彼 斩钉截铁 事不宜迟 惊喜交集 缓兵之计 踽踽独行 固执己见 天昏地转…… 红岩第七章原文:(部分) 霏霏春雨,下个不停。

才八点多钟,书店里的顾客已渐渐散尽。掩上店门以后,陈松林到书架旁边,清理着被顾客翻乱了的图书。

过了一会儿,店门轻轻地开了。一个穿着半湿的蓝布长袍的中年人,夹着个棕色的皮包,走了进来。

开门的响声和淅淅沥沥的檐水声混杂着,没有惊动陈松林。 中年人身材高大,前额开朗宽阔,从容地拂去蒙在额上的雨珠,打量了一下书店的陈设,刚强有力的嘴角微微动了动。

“小陈,你好!”他伸出被雨水淋湿的手,抓住小陈的肩头。 “啊,老许!”猛回头,陈松林惊喜地叫了一声,像见到了多日不见,而又时刻想念的亲人一样,紧抓着许云峰水湿的手。

离开工厂以后,他还是初次见到老许。 老许关上了店门。

转过身来,和蔼的目光,直望着陈松林: “怎么样,作店员习惯了吧?” “习惯啦。”陈松林爽快地回答。

近来他的情绪很好,工作十分努力。现在看见老许,更觉得分外高兴。

他愉快地望着老许明亮的目光,问道:“老许,厂里情况怎么样?”“我早知道你要问这个问题。”老许不急于多说,微笑着告诉陈松林:“今晚上雨大,我不回去了。

好久没见面,谈个痛快吧!”然后,他的目光慢慢从小陈身上移开,转向店里的陈设,像要留下一点特殊的印象。“我来看看书店,还有个目的——想使用这处联络站了。”

陈松林一听,圆圆的脸上,立刻出现了最满意的笑容。这备用的联络站,终于要使用了,他当然高兴。

从此以后,他又可以经常和老许见面了。此外,他还猜想得到,使用新的联络站,就是说,工作又有了新的发展。

老许的目光,慢慢移向一排崭新的漂亮书架,那上面尚未摆上图书。他目光一闪,似乎有点感到意外。

“你们的书店要扩大?” “当然啦!”陈松林点点头,愉快地介绍着:“这些新家具,都是定做的,还没有到齐。隔壁的门面,也顶下来了。”

“唔——”许云峰含意不明地应了一声。 “扩大书店的事,你没听说过?”陈松林颇感诧异地问了。

许云峰没有回答。他的目光继续逡巡着,走到书架边,看了看那一排排书脊上的书名。

陈松林站在一旁,关切地说道:“老许,你浑身都湿啦,到楼上换换衣服吧。” “你的宿舍在楼上?” 陈松林点头。

“先别忙清理图书,我们上去谈谈。” 楼口的电灯亮了。

他们刚上完楼梯,老许忽然又问道:“那里堆的什么?” “纸。”陈松林说:“准备办刊物用的。”

“办刊物?” “是呀,文艺刊物。”陈松林认真地回答着,突然反问道:“这些事情,你不是都知道了吗?” “谁说的?” “老甫说上级很支持呀!”陈松林正要说下去,可是他发现老许并未细听,径自跨进了他的寝室。

陈松林忙去搬凳子,老许已经坐到床边去了。他发现老许不像刚来时那么愉快,正在观察这间小小的楼房。

陈松林拿过水瓶,给老许倒了一杯开水,回头又打开箱子,取出一件干净的衣服来,想让老许换上。 “慢一点。”

老许摆手挡着小陈递过来的衣服,问道:“你这里住几个人?怎么有两套盥洗用具?” “我们新来了个店员。”陈松林连忙说:“他表哥刚才来找他出去了。”

“增加了店员?”老许的声音,充满了怀疑与不满,停顿了几秒钟,又略微缓和下来,问道:“这店员是谁?”“郑克昌,一个失业青年。” “失业青年?”老许反问一句,又住口了。

这书店,是用来作联络站的,根本不能让外人接近。甫志高不是说书店的一切,完全是照规定的方案办的吗?为什么到这里一看,什么都不合规定呢?为什么要扩大书店?为什么书店里摆着许多惹人注目的进步书籍?为什么要办甚么刊物?为什么要招收新的店员?这些事,全是不应该搞的,而甫志高一点也没有汇报过。

要不是亲自来检查一下,这联络站一使用,定会发生问题。许云峰心里,不仅对甫志高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而且敏锐地感到一种危险,多年的经验使他不能不对一切不正常的现象,引起应有的警觉。

“小陈,这店员是谁介绍的?你把情况仔细谈谈。”陈松林一看老许严肃深思的面容,心里也有些不安了。

他已渐渐发觉,甫志高指示他干的一切,老许似乎全不知道。因此,他把自己知道的事,从头到尾,全都告诉了老许。

老许默默地听着,一点也没有打断他的讲述。 “郑克昌……邮局……读书会……”许云峰听完后,沉思了片刻,接着问道:“他说的读书会由谁负责?” “听说,原来是个姓丘的,这人后来离开了。”

“现在是谁负责?” “李克明,还有个张永……” 陈松林说的这些名字,许云峰都不知道。他思索了一下,决定尽快去查明邮局读书会有没有这些人,并且查一查究竟有没有这个自称为郑克昌的人。

因为他觉得,住进一个来历不明的人,比买家具,扩大书店等等还要危险和严重。 陈松林看见许云峰认真思索的神情,连忙又把郑克昌的日常表现,和自己对他的印象告诉许云峰。

许云峰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陈松林讲完了,默默地望着许云峰深思的脸。

老许的神色十分严峻,额头上一条条的皱纹,在眉心里凝聚拢来。“这个人还爱写诗?把他的诗。

2 红岩第一章中的四字词语并造句

1 死谷国家公园与红岩峡谷

2 红岩魂广场照明设计

3 全镇以红岩做为城市的特色。

4 二天到四天含拉斯维加斯,另外也可包含红岩峡谷。

5 李红岩达飞鹏金亚

6 试论红岩精神的实质

7 红岩峡谷拉斯维加斯四日

8 红岩峡谷拉斯维加斯三日

9 红岩峡谷拉斯维加斯四日逍遥游旧金山出发

10 红岩煤矿岩溶水对暴雨响应特征研究

3 《红岩》第七章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霏霏春雨 淅淅沥沥 不可告人 知己知彼 斩钉截铁 事不宜迟 惊喜交集 缓兵之计 踽踽独行 固执己见 天昏地转 霏霏春雨 拼音fēi fēi chūn yǔ 释义 指连绵的雨不断。

造句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5633933润了柳枝吐出的新芽,霏霏春雨,像是隐匿在铅色云层后面的仙女。 淅淅沥沥 拼音xī xī lì lì 释义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

造句今天,早晨起来就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 不可告人 拼音bù kě gào rén 释义不能告诉别人。

指见不得人。 造句在大会上他把过去所做的不可告人之事都交代了。

知己知彼 拼音zhī jǐ zhī b 释义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造句候选人中谁能做到知己知彼,谁就抢占了赢得竞选的先机。 斩钉截铁 拼音zhǎn dīng jié tiě 释义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造句他斩钉截铁地说,“我经历了一个很棒的赛季和一个美好的夏天。 事不宜迟 拼音shì bù yí chí 释义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不宜拖延。

造句事不宜迟,请你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的意思,不要绕弯子。 惊喜交集 拼音jīng xǐ jiāo jí 释义交集:一起袭来。

两种事物同时出现或同时加在一个人身上,又惊又喜。 造句她从台中来京探亲,母女相见,惊喜交集,涕泪纵横,感人不已! 缓兵之计 拼音huǎn bīng zhī jì 释义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

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造句设置贸易壁垒不过是缓兵之计,根本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踽踽独行 拼音jǔ jǔ dú xíng 释义踽踽:孤零的样子。孤零零地独自走着。

形容非常孤独。 造句他成了一个踽踽独行,形单影只,自言自语,孤苦伶仃的畸形人。

长空里,一只孤雁。 固执已见 拼音gù zhí jǐ jiàn 释义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造句冯贵堂听父亲不赞成他的主张,他想到:“人,一上了年纪,就爱固执己见,偏重保守了!” 天转地转 拼音 tiān zhuàn dì zhuàn 释义 天地转动。比喻重大的变化。

也形容眩晕时的感觉或闹得极凶。 造句 他想起来活动活动,可是没想到,刚一抬头眼就发黑,天转地转,直想吐。

不是,老许头只是一个平凡的老兵。

老许头本名许涌关,是自锦州开始就跟随徐骁的老卒,是锦州十八老字营之一鱼鼓营末等骑卒,西楚一战被流矢射瞎一只眼睛,连箭带眼珠拔出,死战不退,是最终幸存的16人之一。

春秋国战后退伍在家又被烟火熏瞎另1只眼。在闹市区被富家子弟骑马踩成瘸子。巧遇徐凤年解救。在不知情下与凤年保持了多年友谊。

后在徐骁身前安详逝去。

与徐凤年:

他遇见徐凤年的时候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只以为是一个寻常的公子哥,不过他日后的日子倒是舒坦了不少,能吃上肉,偶尔还能喝上酒,而且徐凤年还答应他死的时候帮他抬棺。

徐凤年不在的时候,他就经常回忆起当初的往事,西垒壁一战,王妃一袭白衣亲自敲响战鼓,西楚不破鼓声不绝,当时的场面让许涌关怀念不已,他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见到北凉王徐骁一眼。

直到那一天,徐骁来到了他的家中,许涌关和他谈起此事时,他说道:“徐骁也不过是一个驼背老卒,有什么可看的。”

刹那间,许涌关的脑海中一片空白,能在北凉这样说徐骁的除了徐骁自己,还能有谁?

在那一刻,他如同癫狂,用尽了三十年转战六国的豪气,用光了十年苟延残喘的精神,死死压抑着自己的哭腔,磕头道:“锦州十八老字营之一,鱼鼓营末等骑卒许涌关参加徐将军!”

 《雪中悍刀行》虽然已经完结了,但是里面有许多感人的情节值得品味。对于《雪中悍刀行》中那些比较催人泪下的情节,笔者做了以下简要总结,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情节,徐骁和瞎子老许的对话,徐骁一直对瞎子老许很照顾。当瞎子老许说想见大将军徐骁的时候,徐骁就直接叫着自己的名字说,“徐骁也不过就是一个北凉老卒”,这让瞎子老许一下子就知道了眼前之人就是北凉王徐骁,因为在北凉军中也只有徐骁敢直呼自己的名字,当北凉老卒许涌关拜见徐将军的时候,真的是催人泪下。

  第二个情节,洪洗象以自己的兵解来换徐脂虎的飞升。洪洗象在武当山一直待了二十多年,可因为师父的叮嘱,还有玄武当兴的重任,洪洗象一直都不肯下山。但是当他下山的时候,徐脂虎已然将要走到生命尽头。于是洪洗象用自己再为天地正道三百年来换徐脂虎的飞升,这等为爱人的牺牲确实催人泪下。

  第三个情节,关于轩辕敬城。当轩辕敬城战死之后,他的夫人发现了轩辕敬城留给她的那句话,“人生当苦无妨,良人当归即好”,这让人不由得想到轩辕敬城二十多年来的苦,虽然自己的夫人不能够理解自己,但是轩辕敬城一直在等待夫人的回心转意,虽然自己的夫人犯了很多的错,但是轩辕敬城却一直没有怪罪自己的夫人。读到这里,想到轩辕敬城的苦,确实也是催人泪下。

  第四个情节,木剑温华折剑出江湖。本来在黄三甲的帮助下,木剑温华能够登上陆地剑仙之位,更能够和心爱的李白狮在一起。但是前提是必须要杀掉徐凤年,面对如此巨大的利益,但温华没有背叛自己的兄弟,黄三甲教给了温华两剑,温华自断一臂一腿,又折断木剑,从此江湖再无木剑温不胜。木剑温华的兄弟情谊确实催人泪下。

  以上是笔者看到的《雪中悍刀行》中最为催人泪下的四个情节,小说中催人泪下的情节确实很多,笔者也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

独孤仲平 演员 陈浩民

将近四十的年纪,有着还算倜傥潇洒的外貌和落拓不羁的气度,人前总是一付玩世不恭、戏谑荒唐,只有深入接触,才能够隐约发现他努力掩藏的另一个自我——超强地观察、归纳以及逻辑推断能力,洞烛世事、通透人心。平常以给案发现场画图的兼职画师身份出现,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乃是金吾卫右街使庾瓒重金聘请的探案顾问,其实也就是那个大草包背后真正的神探

《长安三怪探》独孤仲平韦若昭陈浩民秋瓷炫最后在一起了吗

方驼子本想打算让老许帮忙下注,因老许是金吾卫的官差,方驼子让小胡子送老许回家。老许在回家路上与小胡子谈起方驼子,猜到自己可能下注无望,小胡子忽然掏出匕首袭击老许,老许当了多年的官差,早就察觉到小胡子与方驼子不对劲,因此一路上提升警惕,小胡子未能一击既中杀害老许,只是伤了老许的手臂,老许从身上掏出一把粉撒到小胡子身上,撒腿就跑。小胡子被粉末入眼无法眼开眼睛,气急败坏大声嚎叫,老许有惊无险逃离开小胡子的魔爪。

老许逃过一劫返回金吾卫,向众人谈起自己惊心动魄的经历,众人在其带领下前往方驼子现身之处,整幢楼房空屋一人,方驼子早已闻风而逃。桌椅板凳以及各种物器基本已经全部被人搬走。有官差在屋中发现死亡多时的小胡子,众人以为小胡子系他杀,独孤仲平一眼识出小胡子是自杀。小胡子的胸前插着一把匕首,独孤仲平想起当年师傅自杀过程,师傅也是像小胡子一样,将匕首插入胸脯,独孤仲平猜到是千面佛逼死了小胡子。

翌日,韩捕头带领官差前往老许曾经下注赌博的地点,管事的已经逃之夭夭,许多赌客站在屋外议论纷纷,屋内一片狼藉,桌椅板凳东倒西歪。夜幕降临,独孤仲平出门查案,韦若昭好奇心起,悄悄一路跟随。两人在一幢宅院外面发现一个长得酷似庾瓒的男子,独孤仲平帮助韦若昭爬到树上,往院子里面观瞧。韦若昭站在树上,发现院子里面的人一律穿着官服, 经过短暂推敲,韦若昭猜到假官差们想扮成真正的官差,从而达到迷惑赌客们的目的,让赌客们误以为赌馆受到了官方的支持。独孤仲平与韦若昭返回住处,感概万分谈起当年的经历。原来他与方驼子同是骗子,两人听命于一个叫千面佛的人指挥。

千面佛行踪神秘,神龙见首不见尾,从不亲自出面参与行骗,每次负责布下骗局,然后由独孤仲平一行人去实施。独孤仲平生得英俊不凡,负责为团伙引诱有钱家的千金**落入圈套中,当年他与胡**相爱,是最后一次骗人,胡**虽然是受害者,但没有完全向韦若昭透露实情,还隐瞒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环节。

芳心荡漾齐磊,烂漫爱情轻喜剧《芳心荡漾》中的人物,由李嘉灏扮演,本剧讲的是三个年龄段不一样、性格不同主人公,在叛变、出轨、圈套眼前, 英勇迎战,勤奋寻爱。

用真挚和坚持不懈达到了生活中的短板,遇见更好的自己故事。离婚单身不再信任平稳联系的设计师张帆、正面临着情感七年之痒的王牌保险营销潘晓晨和从没经历了谈恋爱的小宠物微信公众号时尚博主罗潇潇。

三个年龄段不一样、性格不同主人公置身人生困境,他们怀疑过、迟疑过、挣脱过,最后决定面对日常生活、英勇迎战。

在叛变、出轨、圈套眼前,他们用真挚和坚持不懈达到了生活中的短板,即将迎来人生中的巅峰时刻,遇到了最好的自己。

四十岁但依然容光焕发的张帆是一名优异的智能民宿室内设计师,在她异国之旅时和年轻帅气的林森喝醉酒偶遇。

次日,张帆收到属下李甜电话,获知新项目品质管理会先,张帆匆匆忙忙归国,没送林森留下什么联系电话。

品质管理大会上,一向吹毛求疵的品质管理组长林震竟让张帆的“风吹雨打樵舍”新项目轻轻松松根据,张帆惊讶万分,灵敏的她迅速发觉林震与自己的属下李甜十分不太对。

张帆的好闺蜜、三十岁的潘晓晨是一名商业保险销售精英,此时,她正一边然后顾客电话一边将家里安排得“乐趣”十足,等候男朋友一起欢度谈恋爱七周年。

但夜不归宿的男友不但没有打动还躲到卫生间痴迷游戏,过后张永一口一个“真的对不起”让潘晓晨满怀的怒气和委屈宛如打入了面糊,烦闷万分。闺蜜团中年龄小的罗潇潇刚二十出头。

是一个智商超群的理工女,男朋友齐磊是格美宠物食品公司的老总,比罗潇潇年老许多。罗潇潇在齐磊陪伴下来宠物医院找张永拿检测报告做研究,正好亲眼看到一起因吃格美犬粮造成宠物死亡事件。

约会时,罗潇潇发觉齐磊衣服上残留着神似口红的印痕,而且手机上接到表白短信,罗潇潇心存困惑。

家乡的“老许”瓜

夏天,各种瓜类集中上市的季节,特别是生吃类的瓜(冬瓜、南瓜、丝瓜等不能生吃,属于熟食类的瓜),格外地多。外地的就不说了,就说咱家乡的什么白瓜、甜宝、香瓜、黄瓜、“烧”瓜(可能也叫做“骚”瓜吧,家乡俗语,不知是哪一个字)等等,多得不得了。所有这些品种的瓜中,最让我不能忘怀的是一种俗名叫“老许”瓜的瓜,也可能叫“老鼠”瓜,问过好多农业专家,他们也不知道它的学名是什么。

这个瓜为什么叫这么个名字?家乡的老人说,这种瓜最早是由一户许姓人家一百多年前种出来的,就以姓名瓜,叫“老许”瓜;又有的老人说,这种瓜长在田里的样子,像一只老鼠卧在那里,故以形名瓜,叫“老鼠”瓜。就我个人来说,我更喜欢“老许”瓜这个名字,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它“接地气”。

“老许”瓜在我们那里种植的范围,很小,仅襄河南岸的两个乡镇有种植,其他地方,基本没有。为什么会是这种情况,一直找不出知道具体原因。反正这么多年了,除偶尔在其他乡镇见到有零星种植外,主要的产地,就是那两个乡镇。

“老许”瓜种植的不多,名气却不小。记忆中有三件事,一直忘不掉。一件事是小时候到襄河北岸外婆家走亲戚,我们一到,外婆家隔壁左右的小孩子们就都围上来,说要到河南岸去吃“老许”瓜。

第二件事是农村刚开始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我爸拖了一板车的“老许”瓜,带着我,走了30多里路,到县城去卖,用卖一车“老许”瓜的钱,买回了150斤的大米。那个时候农村粮食金贵得很,大多数人家经常吃不饱肚子,150斤大米,在当时抵得上一个三口之家小半年的口粮了。

第三件事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每到7、8、9月份,县里有几位领导,下乡来办完公事回去时,顺便就到“老许”瓜田里,自己亲自动手摘上一二十斤瓜带回去一家人吃。过十天半个月的,吃完了,就再下乡摘。这样一个季节下来,约要摘个四五次的。

“老许”瓜,个头不很大,一般一条瓜(因瓜是长条形,所以对“老许”瓜我们不称之为一个瓜,而称之为一条瓜)重约1斤左右,现在改进种植方式后,可以长到2斤,但个头大了,味道就差了。瓜是长圆柱形的,皮以青绿色为主,偶有白色的,是变种。变种的白色的瓜,更甜。小时候吃瓜,我们专拣白色的吃。瓜肉也是青绿色的(白色的瓜是白色的),瓜瓤一概是黄金色,煞是好看。

喜欢一种食品,总是有原因的。我喜欢“老许”瓜,除了它是我家乡的特产外,主要还是这种瓜的三个特点:皮薄、水多、味甜。谈起这几个特点,我们国家很有名的白兰瓜、哈密瓜等,我觉得它们都赶不上“老许”瓜。我这么说,你可能说我是典型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那我就来分别说说这三点吧。

先说“皮薄”。薄到什么程度?用一枚一角的硬币,轻轻去刮“老许”瓜的皮,不需你用力,皮就刮下来了,剩下来的都是肉和瓤,都可以吃,不像有些瓜,皮一削,瓜就只剩下一半了。

再说“水多”。那个瓜啊,你拿在手上吃的时候,不只是满嘴瓜肉、汁水,就是拿在手上还没有吃的部分,也在不停地往下滴水。那哪里是在滴水哟,简直是往下在流水。

最后一点:“味甜”。这个方面,不好多描述,就拿我们这里经常做的一个实验来说吧。将番茄洗净切好,加入白糖拌匀吃下,然后再去吃“老许”瓜,谁甜?“老许”瓜!许多外地人不相信,不相信?现场实验,让他自己去品评。

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好吃的瓜,却无名无姓的,走不出家乡?考虑来考虑去的,觉得问题就出在它的三个特点中的“皮薄、水多”上。皮薄,碰不得,一碰就伤,一碰就烂,伤了烂了,瓜就没得个看相,不好卖了,也很不利于长途运输,只适合用板车拖着,慢悠悠地边走边卖。水多,就容易变质、腐烂,“老许”瓜腐烂了,不是从外面烂起,是从里面烂起,外面的皮肉好好的,里面的瓜瓤已经腐败了,我们这里的土话叫“涮坛子”。“老许”瓜还有一个“鬼”特点,就是不能整瓜放到冰箱冰柜里贮存,要是放进去一冰,整个瓜就软了,不好吃了。这样非常不利于长时间贮存保鲜、长距离贩运。

有这几个不利因素,“老许”瓜的规模化种植,自然搞不起来,没有规模,自然也走不远,走不出本地。

这几年,回老家少了,吃“老许”瓜的机会也少了,偶尔在街上遇到拖着板车卖“老许”瓜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买一二十条回家,放到家里阴凉的地方,慢慢吃。典型的“这一餐吃了,不知道下一餐在哪里”,所以有得买的,就尽可能多买一点咯。

(写完这篇文章后,我上网查了一下,网上还真有叫老许瓜、老鼠瓜的,但它们与我家乡的“老许”瓜,风牛马不相及。老许瓜,又叫“八月炸”,是一种长在树上的果子。老鼠瓜,是一种像苦瓜一样挂在瓜藤上的瓜,实际上它就是苦瓜家族中的一员)

������|�ܞУd

有时候,因为一件事关注一个歌手。有时候,因为一个节目关注一个歌手。有时候,因为一个容貌关注一个歌手。更多的时候,因为好听的歌或迷人的声音关注一个歌手。

而听许巍就很有可能是从嗓音开始喜欢他的。怎么形容这样一种音色呢?沙哑中带满磁性,清新中饱含忧郁,青涩中又渗透着稳重。

不知何时,也不知哪首歌曲,突然,这样一种质感的声音就穿透耳膜,直击内心,紧紧的揪住心灵不放,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或许三年,或许十年,有时感觉已经淡忘,可每当不经意间又听见这个熟悉的声音的时候,总会感叹:久违了,老许。

闲话少叙,还是一起听听那一首首难忘的歌曲吧。

《蓝莲花》

这是许巍《时光ˑ漫步》专辑中的一首歌曲。《时光ˑ漫步》是许巍第三张专辑,也应该是个性与商业结合得最好的一张专辑。比起前几张的名不见经传,这张唱片可谓是唱遍大江南北,而蓝莲花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摇滚歌曲,一扫内地摇滚沉闷撕裂的情感,转向清新又明朗,听之,心情舒畅,让人耳目一新。那一声长长的呐喊“蓝莲花”,畅快地一扫心中的压抑。当时,有人说许巍变了,可谁说摇滚只代表压抑和彷徨,失落和苦闷。完全不懂摇滚那种自由与随意的本意。

《故乡》

木吉他前奏轻云流水,吟唱伴随主音吉他呼啸,如同沉闷旷野中的呐喊。有相遇,有别离,有爱,有坚守,有坚持,有委屈,在每个孤独的夜里,这份伤感摄入灵魂。所有的故事因爱恨离别而美丽,爱也是情感中最扣人心弦的表达,陪伴我们度过一个个青春年少的夜里。有爱,有你,有许巍。

《执着》

这首让田震名声大噪的歌曲,当年大街小巷都惊叹于田震的高亢与浑厚。只是在某天的收音机中,听到一个男生和着一把吉他,轻轻的唱着这首歌,却感到一种酸酸的另一种味道。暗想,这小伙子,唱得不错。而不知道,这就是作者许巍,也是自己第一次听到许巍。很久以后,这一次即将到站的长途火车车厢中,突然播放出这样一首歌曲,听到许巍沙哑而磁性的声音,莫名的一阵心酸。

《那一年》

那一年,你正年轻。那一年,你像热血青年、热流浪歌手一样,买了把破吉他。和弦、节奏,每天破锣一样的嚎叫,吵得室友们抗议不断。没学会弹琴,却爱上了耍酷,没谈过恋爱,却总酸酸的了不得。一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做派。怎么办呢?哪一年,你正年轻。

《完美生活》

一首标准流行歌曲行进的模式,吉他闷音技巧的使用,加上朗朗上口的旋律,别有一番小清新。尤其是许许多多唱歌的爱好者,在当年的各大综艺节目中,抱着一把吉他的陶醉的演绎,有那么点儿意思。

《两天》

许巍早期典型的摇滚风格歌曲,需要慢慢的倾听,细细的品味,慢慢的感受,在早期名气还不够大的时候,其实有许多歌曲值得一听:《水妖》《在别处》《青鸟2》都是佳作。不过好多已经很难再听到了。可以说许巍早期偏摇滚的歌曲是感情重于旋律,后期的偏民谣的歌曲就是旋律重于感情。

《晴朗》

翻唱专辑《在路上》是主要收录了许巍写给别人的歌,姜昕、王菲、老狼唱过的不温不火的歌。如今,老许唱来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摇滚的许巍和民谣的老狼,差点就分不清谁是谁了。等多年后老狼在《我是歌手》中唱了《晴朗》后,这其中美妙的回忆再渐渐的被人挖掘。

《曾经的你》

民谣式样的摇滚,总能打动人心。因为他撇去了摇滚式张扬的愤怒与狂躁,又融合着其中自由的旋律,既消减了所谓民谣中缺乏波澜的平淡,又继承了民谣歌曲词曲质朴的优美。虽然《曾经的你》在2006年没火,但在2015年《夏洛特烦恼》的怀旧中,真正火了一把。

《旅行》

许巍又一首偏民谣的写意歌曲,歌词写得如一副风景画一样美丽。令人记忆深刻的是,间奏中的童声伴唱,纯洁得令人窒息。而在许久以后,赵雷的《成都》中,我们再一次领略了这种纯洁的感动。

《晨星》

许巍为纯果乐创作的主题曲,我想这应该是许巍的一个分水岭吧。以前的所有专辑都标签着“Rock/摇滚”,从这首哥开始变为“Pop/流行”。许巍变了吗?我想从《时光ˑ漫步》就有此问了,就已经开始变化了。其实,世间万物何尝不在变化之中,谁也无法抗拒。不变的,只有这份纯真的青春与感动。

《难忘的一天》

在罗大佑的一个访谈节目中,还未成名的许巍抱着吉他弹唱《光阴的故事》,以此向偶像致敬,而后又被无视一般的匆匆下台。多年以后,这个被忽视的年轻人开了自己的演唱会,出了自己的专辑的时候,他在想什么,我们不太能够知道。但每每听到这首歌的时候,不知为何,我总想到那个匆匆登台又匆匆下去的年轻人。时光任然,少年不再。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写民谣的遇上了唱摇滚的,北京味的遇上了西安味了,而他们之间又有多少故事。而我们却都忽略了高晓松和许巍他们其实都是同龄人,同样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物质大丰富,也对物质匮乏时代的拼搏进取记忆犹新,也肯定都曾对现实和理想彷徨失措过。而今,青春不再,那曾经的梦想呢?

《无人知晓》

没人知道我们是否已经忘了许巍,但总有些人对他念念不忘,所以才有了《无人知晓》《以后见》。是在怀念那些幽怨失落的青春岁月?还是忘不了这沙哑中透着几许磁性的声音?还是在感慨不知如何成为今天的自己?

久违了,老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379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