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 中所用的比喻排比对偶的作用

齐桓晋文之事 中所用的比喻排比对偶的作用,第1张

《齐桓晋文之事》中比喻的作用: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比喻句子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齐桓晋文之事》中排比的作用:排比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排比句如:1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2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

《齐桓晋文之事》中对偶的作用: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对偶句如: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与译文(来自网络)

----孟子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17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翻译: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中没有称道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失传了。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道德,才可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呢?”  

(孟子)说:“安抚老百姓而称王天下,便没有什么人能抵御他了。”  

(齐宣王)说:“象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老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根据什么知道我可以做到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大王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而走向受刑的地方。”(那人问)道:“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哪能废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了。老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吝啬。我确实知道您是出于一种不忍的同情心。”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是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毫无罪过而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换它。”  (孟子)说:“你不要对百姓说您吝啬而感到奇怪。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其中的意思呢?您如果不忍看它无罪而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吝惜钱财而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孟子)说:“没有关系,您这样做正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所以君子把厨房建得远远的。”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有豁然开郎的作用啊!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稍,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  

(齐宣王)说:"不相信。"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受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  

(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长辈按摩一下肢体,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对长辈按摩肢体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使天下安定,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  

“还是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各种色彩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人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供给,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象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齐宣王说:"象(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  

(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九分之一(的力量)去使九分之八(的力量)降服,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象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齐宣王说:“我昏乱糊涂,不能做到这一步。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志愿。明白地教导我,我虽然不明事理,请(让我)试着这么做做看。”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的,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然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还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狗、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如果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谈话的中心论点是: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他提出的措施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具体的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做到以上这些就可以达到王道了。

  战国时期的游说家,往往凭借其高超的游说技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游说列国,可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有人形容游说之士“星流电耀”,形容游说之徒“风扬电激”,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纵横捭阖、波澜云诡、辩丽激荡的游说风采而言。荀悦说:“饰辨辞,设诈谋,驰逐於天下,以要时势者,谓之游说。”(《前汉纪・孝武皇帝纪一卷第十》)尽管在战国这样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言“利”已成为时代的主旨,“设诈”成为策士惯用的手段,然而各国依然活动着一批靠“情”打动游说对象的游说家。在《战国策》的497篇记载战国策士游说的篇章中,“情”在游说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对“情”因素的不同运用,亦使其游说产生奇异的效果。

一、独抒己见,用“个人感受”打动人

战国时期的游说家有着超凡的睿智,亦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这恐怕与战国时期举贤任能、唯才是举的社会风气有很大关系。这一时期的游说家们,虽大多出身贫困,地位低下,却依然巧舌如簧地捍卫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他们肆扬蹈厉,独抒己见,即使君王也不得不对他们“以礼相待”。如《战国策》中齐宣王见颜�曰:“�前!”�亦曰“王前!”当王忿然质问“王者贵乎?士贵乎?”时,颜�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这样大胆而又富有个性的游说家即使在政治清明时期亦十分罕见。那些敢于抒发个人内心感受的说辞,往往可以取得打动君王的效果,以《战国策・魏四》中的《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为例:

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

龙阳君恰到好处、把握时机的说辞让魏王接受其意见的同时,还明显体会到“情”的重量。龙阳君以鱼为喻,将个人之“情”诉诸其中;以之前所得鱼被弃,表达自己内心对无法长久“趋王”的担心,配以“潸然泪下”,使得君王备受感动,自甘自愿接受谏意,发出“有敢言美人者族”的政令。

然而,并非所有表露个人感受的说辞,都能起到打动君王,成功游说的目的。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使游说产生不了了之的结果。比如《战国策・赵一》中的《苏秦为赵王使于秦》:

苏秦为赵王使于秦,反,三日不得见。谓赵王曰“……今臣使于秦,而三日不见,无有谓臣为铁钻乎?”

虽然此篇没有明确揭示赵王的态度,但苏秦的话,明确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以铁钻自比的追问,更是鲜明地体现了战国游说家要求得到尊重,独抒己见的要求。这种对主观个人感受的抒发正体现了战国时期士阶层人格意识的觉醒。

人类学家莫斯说:“因为自古以来经纶天下的乃是人和人群,是社会,是深埋在我们的精神、血肉和骨髓中的人的情感。”可见对个人情感的重视,是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体现,亦是人的客观需要,更是人类共同的特质。在战国时期,人格意识的觉醒和勃发,对个性解放的渴求,更使得先秦士阶层为国为君出策出力的同时,展露出自己的个性和情感。然而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处于封建社会,特别是战国这段历史变革期,这种对“个人感受”的情感抒发,往往无法取得完全成功的效果,人格独立也只能成为一种理想。

二、士为知己,以“忠情”感染人

战国士人虽然“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却有着极强的“士为知己者死”的献身精神。当游说家在其游说过程中将这种“知己”之情加入其中的时候,其真性情往往能够促进游说的成功。《庄子・渔父》中有这样的话:“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如《战国策・赵一》中《晋毕阳孙豫让》篇,典型人物豫让,因受知伯的知遇之恩,于是发出“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的豪言壮语。本着为知伯复仇的心理去刺杀赵襄子,虽遭种种阻拦,但依然以“士为知己”的忠情,完成自己的目标。如文中,豫让笑而应之曰:

“是为先知报后知,为故君贼新君,大乱君臣之义者无此矣。凡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非从易也。且夫委质而事人,而求弑之,是怀二心以事君也。吾所谓难,亦将以愧天下后世人臣怀二心者。”

“臣闻明主不掩人之义,忠臣不爱死以成名。”

不怀有二心去对待重用自己的人,以自己的生命实现对君“忠”的理想,豫让不仅以语言更用行动成功地游说友人和赵襄子。让人不得不嗟叹其“忠”的可贵。中国自古便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而君主的“知遇”之恩,已经足够让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为之出生入死了。

这在《燕太子丹质于秦》等记载刺客的篇章中亦有生动的反映。如另一典型聂政,《战国策・韩二》中《韩傀相韩》篇,以一句“政将为知己者用”用生命报答了严仲子的知遇之恩。虽然严格而言,严仲子以行动证明自己对聂政的重视,不能算是一种典型游说,但其中体现的以“知己”之情游说的技巧,却从侧面揭示了战国游说重“情”的一面。当然以知己之情为出发点的游说,其游说对象亦须为有情有义之人,这样才能成功达到既定目标。

以知己之情达到目的,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一种对“忠情”的强调。而直接以“忠情”游说,往往会收到特殊的效果。如《战国策・秦三》的《秦攻邯郸》篇中范睢以“忠情”游说,就起到挽狂澜于既倒的作用。面对秦王欲诛的困境,范睢不失时机地表露忠情,从而使整个游说情深意重,免罪自然也水到渠成。

范睢曰:“臣,东鄙之贱人也,开罪于楚、魏,遁逃来奔。臣无诸侯之援,亲习之故,王举臣于羁旅之中,使职事,天下皆闻臣之身与王之举也。……臣愿请药赐死,而恩以相葬臣,王必不失臣之罪,而无过举之名。”王曰:“有之。”遂弗杀而善遇之。

文中范睢一句“臣愿请药赐死,而恩以相葬臣,王必不失臣之罪,而无过举之名”,用自己的生命来维护君王的名誉,让秦王体会到“忠”情的分量。结果自然是“遂弗杀而善遇之”,不仅免于被杀,反而能够得到重用。再如《战国策・楚一》中的《魏氏恶昭奚恤于楚王》,昭子以担心君臣受人离间为由,表达对自己获罪的预测,以“忠”情言事,劝楚王不被谗言左右,既维护君臣关系,也使自己免于一难。

不过,以“忠”情游说,亦需结合各方面因素,并非都能取得成功效果。有时候一腔忠情,依然达不到“运亡为存”的目的。如《战国策・秦五》中的《文信侯出走》,由于听信谗言,武安君被赵王赐死。面对来数说自己的韩仓,武安君情深意切表明了自己的忠情,却得不到赦免。武安君因患佝偻病,无法自杀,而把剑插在屋柱上,以颈就刃,以感谢“赐死”之恩。即使这样的忠,依然难逃一劫。杨岚的《人类情感论》中说,“个体情感生活中也始终创制着个体的情感理想,每一自觉个体在其一生的生活历程中都会不断地期翼和建造理想的亲情、友情、爱情等,也在不断发现和培养自己的乡情、族情、爱国热情……”个体对情感的追求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忠情”的追寻和实践更是个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国策》中对“忠情”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战国策士创造“臣忠君信”这样一种情感理想境界的渴望,而把“忠情”运用到游说中正是实现这种理想的绝佳方式。

三、天伦之乐,用“亲情”感动人

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除了以“忠情”游说,战国策士以“家”为出发点,以“亲情”为由的游说亦有着奇异的效果。如《战国策・赵四》中的《秦攻魏取宁邑》:

谅毅曰:“赵豹、平原君,亲寡君之母弟也,犹大王之有叶阳、泾阳君也。大王以孝治闻于天下……臣闻之:‘有覆巢毁卵而凤皇不翔,刳胎焚夭而骐麟不至。’今使臣受大王之令以还报,敝邑之君,畏惧不敢不行,无乃伤叶阳君、泾阳君之心乎?”……秦王乃喜,受其弊而厚遇之。

此例中,谅毅以兄弟之情为由,使秦王感受同样的心情,引起其心理上的共鸣,从而达到扭转乾坤、成功游说的目的和效果。用“叶阳、泾阳君”唤起秦王内心对兄弟之情的重视,这样的游说不得不让人称奇。鲍彪这样评价:“谅毅可谓有专对之材矣。……是举也,不辱君命,不失秦之心,于触龙同传可也。”这样高度评价了谅毅的游说,认为其既不辱君命,也不失去秦君,靠的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游说技巧。

谅毅用兄弟之情打动秦王,而以父子、母子之间的亲情打动游说对象,更是将“亲情”的魅力充分运用到游说中去,最大限度发挥“亲情”的作用。比如《战国策・赵四》中的经典篇章《赵太后新用事》,其中触龙的游说亦是堪称经典: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触龙用父母对子女的亲情打动赵太后,指出父母应该为子女作长远打算,“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这样的反问,使得赵太后接受谏说,同意长安君去齐国当人质,既解了国家之围,亦使得自己成为出类拔萃的游说名家。苏洵曰:“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此理而谕之也。”苏洵把触龙这一游说归于理谕,殊不知其中如果不运用到“亲情”,是无法实现立即为长安君约车百辆这一效果的。亲情,作为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情感生活和理想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亲情伦理的人伦传统。而以此为由的游说,自然能使君主感同身受,成功游说亦在情理之中。

四、不同“情”,迥异效果

如前文所析,对不同“情”因素的运用,往往有着迥异的效果。同是言个人的主观感受,苏秦的不了了之和龙阳君的成功就截然不同;同是言忠情,范睢的不杀反而厚遇与武安君的赐死显然亦是天壤之别。而相比较,以知己之“忠”和“亲情”为由的游说则几乎全部成功。据统计可知涉及“知己之忠”与“亲情”的篇章几乎均成功,而以“个人感受”和“忠”为由的篇章成功率却不高。后者约40%的成功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时代和社会的因素造成的。刘向在《战国策叙录》中言:“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时而为资,据时而为画,故其谋扶危而持倾,为一切之权。”君德的浅薄,亦让“忠”言大义变得形同虚设。《论语・八佾》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样忠且信的政治、伦理理想,早已被战国之际礼崩乐坏的现实破坏得淋漓尽致。对忠、信的遵循和背离,展现了战国时代矛盾的一面,而由此引发的游说效果自然多了些许不确定的因素,成功与失败并存亦不足为奇。

尽管忠、信理想在战国无法得到完全实现,然而我们还是在《战国策》中发现了“情”的独特地位。人类学家韦伯认为,礼教和孝道限制了中国官员的功利理性主义精神。尽管这是一种批判的态度,然而反之亦可见中国有着极其深的传统观念,对孝的重视即是重视“亲情”的体现;对礼教的遵循,亦让“义”成为许多策士的处世准则,“士为知己者死”的游说自然能够获得成功。上表中言“知己之忠”与“亲情”的篇章屡获成功即是明证。游说家们对“情”的选择性运用,也是需要智慧的,只有“因时而为资”,确立好“情”的地位,准确运用“情”的感染力才能成功。莫斯亦说:“只有让人们确信他们为别人也为自己所付出的忠诚劳动,将一生得到忠诚的报偿,才有可能让他们好好工作。交换的生产者感到――他们所交换的不仅仅是产品或劳动时间,他们同时还给出了自我的某些成分,他们给出了他们的时间和生命。”确信“得到忠诚的报偿”,让策士们献出了时间和生命,这种用生命回报的“知己之情”怎能不让游说取得成功的效果?

另外,对“情”的运用亦需遵循合适的情感迁移规律,用“情”游说所达到的效果包含了心理和行为等多个层面。梁启超说:“人类莫不有同类意识,然此‘意识圈’以吾身为中心点,随其环距之近远以为强弱浓淡。故爱类观念,必先发生于其所最亲习,吾家族则爱之,非吾家族则不爱;同国之人则不忍,异国人则忍焉。由所爱以‘及其所不爱’,由所不忍以‘达于其所忍’,是谓同类意识之扩大。”以“亲情”为由的游说,尤其体现了对人类同类意识的利用,鲜明体现了情感的迁移过程。对“情”的把握,让《战国策》的游说跨越心理、行为等层面,取得的迥异的效果,而“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亦让我们体会到了战国游说家“转危为安,运亡为存”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向集录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杨柳桥撰庄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杨岚人类情感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5]苏洵著,邱少华点校苏洵集[M]北京:中国书店,2000

[6]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王璇,江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古老文明,大多数都以文字的方式记载史册。但是有一些民间生活的经验总结,却一直以民间流传的俗语、或者谚语的形式存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至今仍然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每一个人认真学习和探索。

很多俗语,都是通过字面解释其中深刻含义,这种俗语和解释比较浅显易懂,而且深受老百姓的喜欢。俗语具有一定的文化层次,又展现出一定的民风民俗。直接通过简单的语句,展现出人性的真善美,虽然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和风吹雨打,仍然是人们心中永恒的道理。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就是借助古人流传下来的故事,直接展现出人性特点。不懂历史的人眼中并不知道其中的深刻含义,其实这句简单的俗语说出了人的真本性,简单的一句话也表现出了人性丑恶的一面。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说的是历史人物之间情感的兜兜转转,也通过这句话,表现出一个男人的真本性。钟无艳和夏迎春都是齐宣王身边的女人,其中钟无艳是齐宣王的王后,而夏迎春则是齐宣王最爱的美人。

在战争的时候,齐宣王就会找钟无艳,因为钟无艳能争善战、勇猛无比,而且极有才华,但是钟无艳却是一个极其丑陋的才女,很多男人都无法面对如此丑陋的容貌,所以只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去找钟无艳出谋划策。平时休闲娱乐之时自然会找能歌善舞的美人儿,看起来更加赏心悦目。

一、有事钟无艳

钟无艳是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钟无艳原名钟离春,因为其外貌丑陋,并无半点艳丽可言,所以后人就叫她钟无艳。相传钟无艳相貌丑陋,额头向前突出、两只眼睛深深的凹陷下去,而且钟无艳驼背、四肢粗壮肚子肥大,似乎将所有的丑陋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所以导致钟无艳40岁还没有嫁人。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长期征战,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好的君王和将士,顷刻之间就会被其他的国家所吞并。齐宣王出场朝政之时,整日沉迷于酒色、不思进取,最后导致钟无艳所在的无盐邑,常年受到战争的侵害,无奈之下钟无艳只能去找齐宣王探讨国家大事。

相传钟无艳第一次见到齐宣王,由于面貌丑陋甚至把齐宣王吓了一大跳。钟无艳根据当时政治的腐败情况和强大的敌军实力,讲述了齐国正处在危难之间,如果齐宣王继续沉迷于酒色歌舞,不久的将来就会国破家亡。

齐宣王听了钟无艳的话之后深受鼓舞,并且决定采纳钟无艳的所有建议。为了让大臣们相信他治理朝政的决心,立钟无艳齐国的王后。从此钟无艳为了齐国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她率军南征北战,收复了不少城池。但是钟无艳的丑陋外表让男人无法接受,从此在民间也流传了一句“有事钟无艳”的民间俗语。

二、无事夏迎春

夏迎春是齐宣王的一个宠妃,她不但长得漂亮而且能歌善舞。齐宣王不问正事的时候,经常喜欢看夏迎春跳舞。夏迎春通过自己美艳的外表,整日陪在齐宣王身边享受着荣华富贵。然而据历史记载夏迎春却是一个虚拟人物,即使没有了夏迎春,齐宣王身边同样美女如云。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意思就是说平时自己不知道努力,遇到事情经常靠别人,事情处理好了之后就会过河拆桥,就像齐宣王一样,在战争的时候找钟无艳商量退敌策略,没有战争的时候就会找美女来寻欢作乐,早就把钟无艳抛到脑后。

结 语

在日常生活中,“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这样的人比较多,大多数人都是在有事情求助于别人的时候,总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等到自己的问题解决了之后就六亲不认,这样的人最不值得交往,遇到如此人品的人应该敬而远之。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虽然只是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语,但是却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大道理。一个人想要继续发展,想要得到朋友和亲人的敬重,就一定不能够忘恩负义,否则最后吃亏的只能是自己。平时牢记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俗语,理解其深刻含义,也可以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少走弯路,使我们的人生更加顺畅。

  1、课文内容

  课文篇幅较长,表面上散漫无纪,实际上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最后,才展开孟子的仁政蓝图,令齐宣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2.化解:要看清文章的三个波折。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了。

  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 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

  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后快於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课文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理解上的乐点。

  3、典范的语言。

  化解:一篇好的文章,决不能只有思想,而没有血肉,更不能缺少必要的修饰。语言的运用就特别强调修饰的功夫。为了把自己的思想准确、恰当、得体地传达出来,课文使用了较多的语言手段,使思想、情感的表达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些手段是比喻、排比等辞格的运用和适当的神态描写。

  比喻这种修辞格,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将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

  用“力足以举百钧 ,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

  “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习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使用了比喻,数量达159处之多。汉赵歧《孟子题词》说:“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可谓说到了点子上。

  排比的运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形成文章参差错落之美,又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在内容上既对文章进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强感情,使文章气势盛壮这种方法运用得好,则能使文彩裴然,行而远矣。。

  如“然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而自感惭 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

  “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诉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下之欲诉其君者”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 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 丽远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文章中还善于作适当的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这是古代散文中,尤其是诸子散文中难得的好的文学笔法。如孟子引导齐宣王说出“大欲”时,齐宣王“笑而不言”,这一笔写出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 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孟子》中的另一个成语“王顾 左右而言他”也是这样,逼真而传神。

  这都是我们在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时要特别注意吸收的地方。

  4、孟子“仁政”思想

  化解:孟子认为人都有不忍之心,仁义礼智皆由此而来,每个人都应该扩充自己的不忍之心,“苟不充之无以事父母”,扩而充之则“足以保四海”, 而扩充的办法就是养浩然之气。认为“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在这里,孟子特别强调了人的修养与“义”与“道”的密切关系,换句话说,孟子是特别重视人的内在修养的。正是由他的这种内在修养,决定了他的学说的核心内容——“仁政”,这里的关键是一个“仁”字。这个“仁”是发展孔子思想而来的,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同情广大劳动人民。所以,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认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每个国君都可以为圣王,所以,他抨击暴政,宣扬仁政。

  5、邹与楚战,在文章中是比喻还是类比?

  化解:这是课文理解上的一个难点。

  比喻,首先必须在不同种类的事物之间存在,其次,必须具有相似点。邹与楚战是战争,齐与诸侯战,还是战争,事物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存在种类 上的不同,明显不是比喻。类比,即把相同、相似或者在某一点上义理相通的事物并在一起,使其相互参照,来阐明一种事理,或表现一种情景。类比,因也有两物相喻的意思,所以有的修辞学家称之为扩喻。但类比不是比喻。比喻一般使用喻词,喻体不能脱离本体独立存在,喻体同本体的关系是依属关系;类比不使用比喻词比体可以离开本体单独存在,两者的关系为平列关系。典型例子有鲁迅《文学和出汗》中的句子:“抢得天下的便是王,抢不到天下的便是贼”与“只要流传的便是好文学,只要消灭的便是坏文学。”这两者之间的强盗逻辑上的互通,就是类比。再如毛泽东《论持久战》中为了说明战争中必须有进有退,他连用“吃饭”与“拉屎”、“睡觉”与“起床”两件事物进行类比,生动地阐明了进与退的一体性,具有很强的启示力量。

  邹与楚战不能取胜,与齐以一服八不能取胜,道理上是一致的,都是力量悬殊,取类作比,目的是阐明事理,让齐宣王从这对类似相通的事物的联想中,明白霸天下的可怕的危害。

  6、孟子的经济思想的反映

  化解:孟子的经济思想在课文中的反映,就是“制民之产”。与讲求霸道的学说比起来,孟子的“仁政”学说,如果没有经济作为基础,必将缺乏底气,所以,孟子非常详尽地解说了自己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民之产”的经济思想。这一部分内容在阅读时容易忽视,因为课文较长,老师讲到这里也不作过多的强调,这就造成我们对孟子思想理解上的极大的欠缺。在理解孟子的经济思想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分析一下,为什么孟子的这么优秀的思想却始终不能被各国君主采用并推广实行。可以说,这首先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各国互相攻伐,强者称霸,列国分立开始趋向统一,这种现实由不得君主们去讲究理想的治国方法,他们倾心于武力争霸实在是身不由己,而孟子的那一套学说自然就因其不合时宜而不被采纳。所以,孟子的经济思想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理想的蓝图终究只是理想而已。

  相关知识补充

  1、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的时代意义

  社会的进步,常常需要从古代吸收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孟子对于社会出路的探索,应该说在今天还有它的积极成分。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当时政治上诸侯纷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阶级“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广大劳动人民对联“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思想界百家蜂起,“处士横议”。孟子从儒家的“仁政”思想出发,一方面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一方面又要扫清阻碍推行这种主张的各种“邪说”。首先,孟子这种求真的追求精神就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

  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 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

  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4、“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历史到底在什么时候青睐于“王道”,至今都不得而知。孟子是继承了孔子的学思想发展而成为一整套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的。《史记》也曾记载“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的事实。

  5、字词积累

  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前一个是“称道、称赞”意,作谓语。后一个是“方法”意,作宾语。

  王无以,则王乎?/则可以王矣?/保民而王/是心足以王矣/(故王)之不王,非……之类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都用作动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行王道统一天下”的意思。课文中其他的活用列举如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危士臣/朝秦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王语暴以好乐//今王鼓乐於此//举疾首蹙□而相告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活用情况分别如下:“老”、“幼”两词(第一个)和“远”字、“寒”字、“危”字都是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刑”“树”“衣”“语”“鼓”“疾”“朝”字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其中还有些使动用法;有时数如“一”字也可活用作动词。

  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若无罪而就死地也/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以若所为,求若所欲/若是其甚与?/虽与这俱学,弗若之矣////

  五个“若”字用法各不相同,分别相当于“像”、“好象”、“如果”、“你”、“比得上”等意思。

  是是心足以王矣/无伤,是乃仁术也/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吾何快於是!/王岂为是哉?/其若是,孰能御之/不能进於是矣/及陷於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其如是,孰能御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是以后世无传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是”的用法其实就两种:一为指示代词“这”的意思;一为现代表示肯定和判断的“是”字,但在使用中,因为句中词的次序等原因,理解上可能一时不好接受,但只要按语法关系稍作分析,便容易搞懂。

  然然,诚有百姓者也/然则一羽之不举/物皆然,心为甚/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则苗浡然兴之矣////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七个句子中,独立的“然”字,一般用作谓语,其意思应该是“对”或者“这样”等意思;作形容词词尾的,其意定为“……的样子”;与其他虚词 连用的,一般用作连词,其意为“那么”。

  通假字: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皆欲赴□於王。/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盖亦反其本矣/刑於寡妻/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将以衅钟/ 无以,则王乎?/及陷於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无或乎王之不智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找出这些通假字比较容易,查查注释即可。

  6、重要语段:仁政理想蓝图的描绘和几个比喻段和几个排比段,可以熟读成诵。

  7、课外阅读:本单元只读《孟子》即可,最好是手上有一本,完成对该书博大精深思想体系的大致了解。古人不是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吗?当然,如果找到有关《孟子》的欣赏、解析文字读一读,那就更好。

  8、课后练习解析

  一、此题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要求背诵的一段课文,集中反映了孟子的政治主张。熟读成诵,有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是理清文章的思路,具体说说孟子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齐宣王“保民而王”的,意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参考答案详见“重点难点化解”中的 “ 2、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

  二、设计此题,意在使学生加深对“《孟子》长于比喻”的理解 。参考答案详见 “重点难点化解”中的 “3、典范的语言”和“5、邹与楚战”。

  三、1、御:抵御。2、易:换。爱:吝惜。3、乃:是。4、第一个“见”:看见。第二个“见”:被。5、及:推及、推广。6、缘:攀登、爬。

  四、设计此题,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具体句子中不同义项的辨析,掌握文言常用词语“爱”“明”“道”的含义。爱:1、吝惜。2、爱护。3、喜爱、喜欢。明:1、明亮的。2、视力。3、清楚、明白。4、贤明的。道:1、称道、称赞。2、说、讲。3、道义、道理。4、路、道路。

  五、此题设计是为了训练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翻译的能力。

  标点: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往)楚游者,比(及、到)及反(同“返”)也,则冻馁(饥饿)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狱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译文:孟子对齐宣王说:“您的臣子中,有个把妻子儿女托给朋友照看而自己到楚国游历的人,等到他回来时,他的妻子儿女却受冻挨饿,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和他断绝交情。”孟子又问:“监狱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罢免他。”孟子又问:“国爱没有治理好,那又该怎么办呢?”齐宣王看着左右扯别的问题。

  ● 五、学练效果检测

  A层级检测题

  一、知识积累

  1、为下列加点的词注音

  胡龁() 无以,则王()乎 彼恶()知之 褊()小 予忖度()之 便嬖()不足使令于前 莅()中国 商贾()皆藏于市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殆()有甚焉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A、吾不忍其觳觫

  B、仰不足以事父母

  C、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D、及陷於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都是通假字,请写出其本字,并解释它在句中的意思。

  A、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B、盖亦反其本矣C、刑於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於家邦D、将以衅钟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并试加解释

  A、朝秦楚,莅中国, 而抚四夷

  B、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C、然后从而刑之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5、揣摩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指出其各属于什么句式

  A、莫之能御。B、何以异?C、树之以桑。D、臣未之闻也。

  6、《齐桓晋文之事》节选自《-----------------》。它的主要内容是写----------劝说------放弃-----------,采纳“------------”的主张发政施仁的经过。生动准确地阐明了儒家的“仁政”主张,鲜明地表现了《孟子》因势利导,善于---------的写作特点。

  7、下面列出了孟子因势利导,说服齐宣王采纳“保民而王”的主张的过程。请根据课文,梳理文章思路,体会《孟子》的论辩特色,填写其他的空白。

  第一步引导:引导宣王抛开霸道而谈王道。内容要点:“无以,则王乎?”“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引导方法:抓住宣王想统治天下的心理

  第二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自己有“保民而王”的条件。内容要点:“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是乃仁术也。”引导方法:举出以羊易牛的事例。

  第三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不忍之心”为什么合于“保民而王”的条件。内容要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於掌。”“推恩足以保四海。”引导方法:-------------A--------------------。

  第四步引导:为宣王进一步说明没有施行“保民而王”并非不能而是“不为”。内容要点:“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独何与?”“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引导方法:-----------------------B------------------。

  第五步引导:指出宣王的大欲,并明言“以若所为”则“大欲”不能实现。内容要点:“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后快於心与?”“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 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引导方法:----------------------C------------------------------。

  第六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行霸道必败,行王道必胜的道理,要他采用“保民而王”的主张。内容要点:-----------------------------D--------------------------------------。引导方法:举邹楚之战说明行霸道必败(以小敌大,以寡敌众,以弱敌强是自取其败);再举“天下归心之状”说明行“王道”必胜。

  第七步引导 :阐述“保民而王”的具体措施。内容要点:-------------------E----------------------------------------------。

  B层级检测题

  1、《孟子》善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善于洞察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结合课文,简要概括孟子是怎么洞察齐宣王的心理因势利导,让他采纳自 己“保民而王”的主张的。

  2、《孟子》的语言言近旨远,生动诙谐,常常迸射出哲理的火花。其中不少被后人以最简单的短语形式总结成人们喜闻乐见的成语,流传至今。请指出下面的语段分别被概括为什么成语。

  A、“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概括成语为:-----------------。

  B、“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概括成语为:---------------------。

  3、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完成练习题。

  [甲]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 移其粟於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乙]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 凶:收成不好

  B、填然鼓之 鼓:战鼓

  C、谨庠序之教 庠序:古代的学校

  D、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教导

  (2)与“直不百步耳”的“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B、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3)与“寡人之於国也”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A、兵器接在手,士兵们就丢下武器跑了。

  B、兵器刚接触,士兵们就丢下盔甲拖着兵器逃跑了。

  C、兵器刚接触,士兵们就丢下武器随着部队逃跑了。

  D、兵器已经握在手,士兵们就丢下武器跑了。

  2/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A、头发花白的人,不用在路上背东西了。

  B、头发花白的人,不必用头在路上顶东西了。

  C、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肩扛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D、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背着或头顶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5)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喻,说明什么道理?

  4、作文:以“批评要讲究艺术”为题,采用比喻或寓言故事等方法写一篇300字文章。

  附:检测题答案

  A层级检测题:

  1、h w ng w bi n c n du b l g h n sh n d i

  2、A、恐惧发抖的样子B、赡养、奉养C、憎恨、痛恨D、等到;通“网”,活用为动词,:张开网罗捕捉,引申为“陷害”

  3、A、途--道路B、盍--何不(为什么不),返--回到C、型--作出榜样D、

  臖--杀生取血涂物,用以祭祀

  4、A、使动用法:使秦楚来朝见B、名词活用为动词:以王道统一天下C、名词活用为动词:施以刑罚D、名词活用为动词:穿

  5、A、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B、介词的代词宾语前置C、介词结构后置D、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6、《孟子•梁惠王上》、孟子、齐宣王、霸道、“保民而王”、论辩

  7、A、引《诗经》“刑於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於家邦”说明“推恩”与“保民”的关系。B、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为喻,说明民之未保,“非不能”,实“不为”。C、以“缘木求鱼”为喻D、“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 以一服八,何以异於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 商贾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皆欲赴诉於王。其若是,孰能御之!”E、“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B层

  1、第一,把自己的“保民而王”的主张与齐宣王“王天下”的心理结合起来,使他对“保民”的主张产生兴趣;第二,以宣王本身的事为例,由大及小、由近及远地言及为政的大事,使之对“保民而王”产生信心;第三,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使齐宣王辨明是非利害,知所取舍。

  2、明察秋毫/缘木求鱼

  3、B、A、C、BD、答——说明移民种粟皆非为国治本之策,只有施行仁政才是为国治本之策。

 高中语文课文《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文章中非常有影响的名篇,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3、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4、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二课时(两节连上)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朗读全文二至三遍。 正音。

 二、 熟读下列重点段,并参考注释,弄通这几段话的大意。 见中学语文网中网对译。

 ①“齐宣王问曰”至“可”。

 ②“无伤也”至“君子远庖厨也”。

 ③“挟太山以超北海”至“王请度之”。

 ④“五亩之宅”至“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 思考以下问题(答案见“课文鉴赏说明”)。

 1、孟子在本文中的基本政治主张是什么

 明确:

 孟子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保民而王”。在这次谈话中,孟子集中阐述了他的仁政和经济思想,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他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说起,鼓励齐宣王发扬“仁术”,推恩百姓,以德服天下。在孟子看来,仁者无敌,得民心者得天下,“保民”是王道的基础。

 2、孟子的论辩思路是怎样的试根据文章的结构层次来说明。

 明确:

 本文是一篇谈话记录,齐宣王提问,孟子回答,问与答紧密相连,不容易看出层次。这里根据内容,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这对于崇尚王道的孟子来说,无异于劈头一瓢冷水。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这里,孟子不是空泛的论述,而是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齐宣王不能实行王道,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一心要实行“霸道”。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不直说霸道,却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笑而不言”四字,写出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形成文章的顿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旋即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宣王不禁惊言:有这么严重吗孟子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四 作业。

 背诵要求背诵的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思考下列问题:

 1、复习旧课: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在文章中有三个波折。请你具体说说这三个波折的内容。

 明确: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了。

 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

 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後快於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课文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理解上的乐点。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孟子见齐宣王

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会见孟子,齐宣王问贤德的人住在这样的别墅里,也会感受到在这里游玩的快乐吗?

孟子见齐宣王

孟子说当然会,人们得不到这样的快乐就会去怪罪他们的国君,但是这样做是不对的,;然而君主要是不和人民一同享乐也是不对的。君王以人民的快乐为快乐,以人民的忧愁为忧愁。

从前齐景公曾经问晏子,我想到转附、朝舞两地游玩,我要怎么做才能像古代帝王的巡游那样呢!

晏子说,问得好,天子到各诸侯国家就是巡狩,如果春季巡视的时候要做的是观察耕种情况,补给粮食不够吃的人;秋天里巡视要对歉收的进行补助。

夏朝有谚语说,君王不外出游历诸侯怎么有时间休息,百姓怎么得到赏赐。但是春秋之后可不是这样了,君王一出游必定兴师动众,索取粮食。这样饥饿的人越加不能填饱肚子,劳累的人也得不到更多的休息。

所以大家才对君王出游产生了恐惧,大家怨声载道,就有人开始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这样方式的出游时违背天意的。

从上游到下游的玩叫流,从下游到上游的玩叫连,打猎不知道疲惫叫荒,饮酒成性没有节制叫亡。古代的君王既不会有想要流连享乐的想法,也不会让荒亡的行为发生个不停。

那如今大王您怎么选择就要看您自己的决定了。齐景公听了就让出游的部队驻扎在郊外不打扰百姓的生活,大开仓库救济贫苦百姓。

孟子谓齐宣王曰

孟子对齐宣王说:“主公,您的一位臣子,把自己的妻子和子女托付给自己的朋友,然后他觉得信得过才这么做的,于是他安安心心旅游去了。但是等到他回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朋友并没有像他交代的那样做。

孟子谓齐宣王曰

不仅没有给它的家人好的地方住,连吃饱饭这种基本的生活保障他的友人都没有提供,主公你说要是你遇到这种情况,您会怎么做?”

齐宣王说:“要是我早就和这种朋友绝交了,我这么信任你,你却反过来背叛我。”

孟子继续说:“如果身为司法官员,但却不能管理好他自己的下属,这时候该怎么办?”

齐宣王说:“我会毫不留情的罢免他,身为官员你的职责就需要你必须带好部下。“

孟子最后说:“那主公要是在治理天下的时候,不能做到一心为民,那么对这样的人该怎么处理。”

齐宣王听出孟子的意思是在暗指自己在处理朝中大事的时候有懈怠,心里也有点不好意思,于是环顾了四周的大臣,开始说其他事情。

孟子层层推进,从生活中的事,推到中层干部,再推到治理国家的帝王,循循善诱,我们不得不佩服孟子的勇气,敢在一国之君面前说如此言论。

而齐宣王的举动也让人们忍俊不禁,孟子推行仁政,自然想让君王能推行自己的思想,齐宣王态度很犹豫,孟子借这个机会点醒齐宣王,齐宣王也机智的躲过了尴尬。

齐宣王纳谏

齐宣王算不上一位明君,但是在他执政时期,齐国得到快速发展,这和他善于承认错误,知错能改,虚心纳谏的表现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对后世百家争鸣的文化大盛世局面奠定基础的稷下学宫的建立,让思想家纷纷传播自己的学说,对社会发展也起到进步作用。

齐宣王剧照

齐宣王率先到秦国招募贤士,得到了有贤德的人后,齐宣王逐渐开始发展国内的一些文化事业,齐宣王喜欢到处游说的士人,他认为这是君王统治时不可或缺的力量,这位重视文化,虚心纳谏的帝王,不惜耗费巨额资金召集天下的文人。

齐宣王欢迎文人墨客到自己开办的稷下学宫来,其中儒学大师孟轲的到来对齐宣王文化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各派学说的代表纷纷著书立说,开战学术研究,创造了中国史上灿烂的“先秦文化”。

前面提到齐宣王治国的时候常常犯错误,但是他虚心认错,再加上手下还是有善于纳谏的臣子,孟子曾经借生活中的小故事,提醒齐宣王要好好管管自己的君王作风,说是大王身边的臣子让自己的朋友帮忙照看妻儿,自己出远门回来后发现朋友没有做到,让齐宣王判断,再上升到中级干部,最后到君王。齐宣王嘴上不说,心里接受孟子的纳谏。

齐宣王想要知道为什么自己的狩猎场不比周王的大,但是百姓却不满意,孟子告诉他要与民同乐,和民分享,这样才是造福百姓的表现。

在齐宣王到社山打猎的时候闾丘想齐宣王建议招纳贤士,完善法律;打开国库,救济百姓;颁布法令,尊老爱幼。齐宣王听了很是感慨还想要让闾丘作自己的宰相。

香居谏齐宣王

齐宣王在造大宫殿,大的足以覆盖数百亩地,改好后的宫殿可以容纳下三百多间屋子,在当甚至是历史上都是比较罕见的大工程。

齐宣王画像

也只有齐国这样的大国才有实力完成这宏大的工作量,凭借齐国的大国地位和雄厚的国力,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就这样持续了三年。

三年来,负责建造的百姓是几乎没有歇息,负责监管的官员也寸步不离,因为这可是齐宣王下令修筑的啊,但是由于工程量过去强大,三年过去了,还没有建造完成,当时齐国虽说是大国,但还是为各种问题困扰,如何继续发展壮大自己,如何在诸侯国中树立威信,如何将老大的地位进行到底,都是齐国应该考虑的。

但是在宫宫殿建造的过程中,居然没有一位大臣向齐王提出意见,如今的齐国已经是满负荷预转了,还要忙着再建筑宫殿的话必然引起不满。

香居就向齐宣王谏言,荆王放弃了礼乐制度,他贪图享乐,荒诞*欲,我斗胆请问齐王,您认为当时的荆国是有君主的吗?

齐宣王说没有皇帝,他们的君主不问国事,怎么叫做还有皇帝呢!那我再问齐王您认为荆国内有好的臣子么,齐王说也没有,作为一位忠心的臣子,在帝王犯错之前就应该提出来,这不是合格的臣子。

香居又说,现在君王在建造宫殿,但是三年了还没有修成,但是您的大臣中没有人敢进谏,你认为自己的臣子合格吗。

齐宣王说,是不合格,我也没有好的臣子。香居说既然大王您这样认为,那我也只能告退了,说着快步走出。

齐宣王突然反应过来,忙说先生留步,我哪里是没有好的臣子,是我没有意识到,先生为什么这么晚才来点化我。

他找来尚书,快帮我记下来,某年某日我没有遵从先王的教诲,兴修工程,劳民伤财,是香居先生提醒我了,让我停止这种做法。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

齐宣王问,商汤曾经流放过夏桀,周武王也曾江讨伐了纣王,历史上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

孟子说,好像传闻中是这样记载的,应该是有发生过的。

齐宣王就问,那我就奇怪了,不是说臣子要与君王一同共事,臣子要辅佐君王完成天下一统的吗?为什么作为臣子的会以下犯上,将君主杀死呢?

孟子说,那些杀害有仁德的人被统一称作贼子,因为他们置国家利益不过,只图自己享乐;那些杀害有仁义的人被统一称为作残,因为他们不仅不懂仁义,还阻碍他人推行仁义之法,这是违背大势所趋的。

这一帮贼残的人我们称之为匹夫,夏桀在政治上亲近小人,远离君子,他刚愎自用,听信谗言,让整个王朝内乱不断,民不聊生,他在位时期,正直的人纷纷离他而去最后夏桀王众叛亲离。

商纣王荒*无度,只顾自己享乐,不管朝中大事,有人想要谏言,却被残忍杀害,文武百官,城中百姓没有不恨他的,酒池肉林的商纣王失去大家信任,失去人心,最后连王位也一起断送了。

我只听说过商汤和周武王杀过匹夫之辈,但是要说这是诛杀君王的大罪,我还真不能这样说。如果君王不能做到严于律己,不能做到虚心纳谏,对于仁的态度不坚定,那么迟早会落得和夏桀、纣王一样的下场,我不承认他们是君主,不知道齐王您怎么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553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