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王小波的这本《爱你就像爱生命》收录了他生前从未发表过的与李银河的“两地书”,书中包括他们婚后与其他朋友的书信往来,再现了两人之间深入灵魂的爱恋。薄薄一本书信集,却承载似海深情。《爱你就像爱生命》不乏真挚动人的情感表白,还有夫妇二人对于书籍、诗歌乃至人生、社会的看法。其充满灵性的文字间充盈着热烈的浪漫,情到最深处,浪漫也到了极致,感人至深,令人掩卷长思。
值得一提的是,王小波是当代文坛上一个特立独行的奇趣存在。他是一位散文的奇才、随笔的怪杰,他的文字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洒脱的意气中又透射出一种谐趣的惊艳。直到今天,阅读王小波,渐渐成为当代中国人寻求自由、智慧、有趣的一种隐秘象征。
当这样的王小波写起自已的爱情,更是无人能及的浪漫。他不仅小说、杂文写得精妙,情书也写得灿烂如云,绚丽非凡。作家余杰曾说:“如果遇见王小波,我会告诉他‘你写得最好的东西不是小说,而是你写给妻子的那些信。”
不止曾有论者赞叹王小波写得最好的不是小说,而是写给李银河的那些信。王小波的一些书迷更是称他为“浪漫骑士”。诚然,和现在大多假饰扭捏、动辄矫情的文字相比,王小波真实坦率的书文似幽静书溪中的涓涓清流。
他发自肺腑、毫不夸饰的爱意表达超越了俗世的浮埃,毫无保留地呈现了他空澈澄明的内心,读来,深感到爱上李银河给他带来的极致美好。而他也用那份美好回馈李银河,也感动着每一个有幸读到此书的人。
《爱你就像爱生命》中有一些李银河细碎的爱情回忆。李银河提到两人第一次见面,王小波就问“你看我怎么样”,这种单刀直入似的求爱让李银河一开始有些惊诧。但是在李银河面前,王小波始终坦率真实。当李银河患得患失时,王小波给了她最大的安全感。
比如他曾坦言“我的勇气和你的勇气加起来,对付这个世界总够了吧?去向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我一个人是不敢的,有了你,我就敢 。”他还坚定地告诉李银河“我会不爱你吗?不爱你?不会。爱你就像爱生命。”王小波还在书信里说,在他们的爱情里,李银河的“给”就是“要”。这种爱到勇于奉献一切的真挚感人至深。
许是爱到极致,浪漫也就到了极致。从始至终,王小波倾尽一生给李银河的都是作为一个浪漫骑士最好的爱。“你好哇,李银河”他致信李银河总是这样开头,足够深情却又隐现出一种孩子气的可爱。
他向李银河坦露:“我不要孤独,孤独是丑的,令人作呕的,灰色的。”他亳不掩饰自已渴望爱情的色彩,轮番直白热烈地告白。甚至于,他极度真诚的浪漫里有一层令人欣然的反差的可爱。如果不是读此书,我们很难想象到一个一米八几的黑头大汉说在见不到李银河的日子里,自己就难过得像害了牙疼,像旗杆上吊死的猫。入骨相思,令人动容。
在书信中,王小波在两人爱情受阻时的态度也是堪称教科书式的深情真挚。李银河的妈妈反对他们在一起,她一直不喜欢王小波。毕竟女儿与他地位悬殊,门不当户不对。(当时李银河已经是日报编辑,而他还只是街道工厂的普通工人。)面对可能分手的危机,王小波用情写道“我是爱你的,看见就爱上了。
我爱你爱到不自私的地步。就像一个人手里一只鸽子飞走了,他从心里祝福那鸽子的飞翔。”明明自已会难过,如果李银河选择奔向更好的人,他再不舍也会心怀祝福地放手。痴情如此,已是极致,谁又能说王小波能给李银河的爱情不是最好的?浪漫如斯,惹人泪目。
在书的后序里李银河说:“我觉得我生命中最大的收获和幸运就是,我挑了小波这本书来看。我从1977年认识他到1997年与他永别,这20年间我看到了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书。”读罢全书,不得不承认,王小波是李银河生命中的那本传世的浪漫之作,而他们的灵魂早已融会书中。恰如王小波所说:“我把我整个的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萧伯纳说:真正的婚姻全是在天上缔结的。王小波在《爱你就像爱生命》中对李银河所抒发的情思也若悬在极度浪漫的天界,凝结往永恒。“我想念你。我想起夜幕降临的时候,和你踏着星光走去。想起了灯光照着树叶的时候,踏着婆娑的灯影走去。想起了欲语又塞的时候,和你在一起。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你,就是我的军旗。”
廖一梅曾说,“每个人都很孤独。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在书中,王小波让我们看到了灵魂契合之爱的美妙。他重视精神恋爱,“只希望你和我好,互不猜忌,也互不称誉,安如平日,你和我说话像对自己说话一样,我和你说话也像对自己说话一样 。”他曾希求李银河“可我希望我们的灵魂可以互通,像一个两倍大的共同体。一个像你这样的灵魂可以给人多么大的助力,给人多少温暖啊!把你灵魂的大门开开,放我进去吧!”爱的最高境界莫非如此,极度浪漫莫过于此。“静下来想你,觉得一切都美好得不可思议。”
“不管我本人多么平庸,我总觉得对你的爱很美。”王小波曾忘情地说到。应如是,我相信,他与她曾有过最美的爱情。“李银河,你好哇!作梦也想不到我把信写到五线谱上吧?五线谱是偶然来的,你也是偶然来的。不过我给你的信值得写在五线谱里呢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如此凄厉动情之爱,充满理解的温暖、智慧的谐趣和无尽浪漫的唯美。一曲五线谱的恋歌,何止何休?自是无尽深情,极致浪漫,莫过如此。
《爱你就像爱生命》收录了王小波生前从未发表过的与李银河的“两地书”,以及婚后他们夫妇与其他朋友的书信往来 ,还完整收录了李银河深情怀念王小波的三篇文章。是迄今王小波夫妇最完整、最全面的一部书信集,再现了他们的爱与生活,是一部感动很多人的爱情绝唱。其中不仅有热切、坦诚的情感表白,还有彼此对于书籍、诗歌乃至社会的看法,闪耀着理想与爱情的火花,令人动容。摘录其中几句最让我感动的情话,与你分享!
1这可不是海誓山盟。海誓山盟是把现在的东西固定住。两个人都成了活化石。我们用不着它。
2我非常非常地想你,特别是在紧张工作的间歇。我觉得这世界上好像除了你和工作,什么都不存在了。你也这样想我吗?
3要是你我的灵魂能合成一体就好了。我最爱听你思想的脉搏,你心灵的一举一动我全喜欢。我的你一定不喜欢。所以,就要你给我一点温存,我要!
4祝你今天愉快,你明天的愉快留着我明天再祝。
5我会不爱你吗?不爱你?不会。爱你就像爱生命。算了。不胡扯。
6你的名字美极了,真的,单单你的名字就够我爱一世的了。
7也许我是个坏人,不过我只要你吻我一下就会变好呢。
8只希望你和我好,互不猜忌,也互不称誉,安如平日,你和我说话像对自己说话一样,我和你说话也像对自己说话一样,说吧,和我好吗?
历代文人写过无数情话,但能将情话写在五线谱上,变成信件并被整理出版的,这世间可能只有王小波一人。而这本厚厚的文集,就是我们熟知的《爱你就像爱生命》。
就算你没有看过这本书,那么你也一定听过“你好哇,李银河”这句话,那是王小波给李银河的每封信上的固定开头,简单的六个字,充满了恋爱的朝气,让人忍不住被打动。
如果你读过这本书,那么你一定会明白,这本书包含的不仅仅是这六个字,还有王小波那说不尽的温柔情意。
《爱你就像爱生命》的前几封信中,王小波和李银河两地分离,他只能用一段段的文字来传达思念。
比如他写道:“我整天在想,快过去吧,日子过得越快,李银河就越快要回来了。你不要觉得肉麻,真话不肉麻。”
短短几句话,说尽了思念一个人到极致的心情,那恨不得拨快时间轴的冲动感,就是恋爱中人最真实的写照。
在李银河尚未归来时,他期盼日子过得快一些,发觉自己在时间面前无能无力时,他开始向李银河表露情意。
读过前几章后,一个思念李银河,又爱得温柔、深刻的王小波走进了读者的视野,这才发现,这个男人骨子里是那么浪漫、柔软,仿佛世间一切俗物都在他的爱面前黯然失色。
而在接下来的几章中,王小波讲述了他与李银河的矛盾。那时李银河的妈妈并不喜欢他,李银河身边的许多人也对他颇为不满,这让李银河感到为难,也让王小波觉得李银河可望而不可及。
他在信中写道:“我要向你靠拢,可我又不知道怎样和你亲近,我捉摸不透,追也追不上,就坐下哭了起来。”
是的,王小波写到了“哭”,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很矫情,毕竟人们都信奉“男儿有泪不轻弹”的铁律。
可读着读着就会发现,这才是一个男人爱到深处最自然的表现。
看着心爱的人就在眼前,却隔着层层阻碍,怎么也抓不住,谁能不心急呢?谁不会想哭呢?
哭不是懦弱,而是最真实的流露,它与性别无关,只取决于一个人的情感。如果有人爱到深处,那么他会为了对方哭,为了对方笑,不管哭与笑、乐与悲,都是深爱的表现。
相反,如果此时还能为了男人的面子抑制自己,那么只能说明,他们的情绪并没有那么强烈,又或者,他爱自己的面子胜过爱你罢了。
看过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后,突然被这种真实简单的爱震撼了。
回想起来,我们慢慢长大,好像渐渐失去了表达爱的能力,不敢说出想念,不敢主动接近,不会多说情话,因为我们总觉得这样的行为很掉价,也不够成熟。
可是,爱本来不该是如此。它不需要证明自己,也无需考虑许多,就只是情到浓时,坦坦荡荡地表达。
爱就是爱了,不爱就是不爱,想念就会联系,着急时会忍不住哭出来,无关成熟,只在于双方的感情是否深厚。
这种自然的流露,就是爱情里最温暖的所在,它会让你觉得,这份爱鲜活滚烫,而你生活在真实的人间。
到了一定年纪后,越来越讨厌公式化的爱情,看到网络上所说的“恋爱就要送花、送口红,带她吃大餐”等经验长谈,也越来越觉得乏味单调。
究其原因,是因为形式再新颖都会看腻,如果没有一颗真诚的心做基底,那么你感受到的爱也只不过浮于表面而已,永远无法打动人心。
所以,判断一个男人是不是爱你,无需看他是否做到了网络上的要求,毕竟谁都可以轻易做到那般地步,若是没有真心,做了又如何呢?
不如放下执念,静下来看看他的真实情绪,看他有没有为你笑过,有没有为你哭过。
一个人能为你填满仪式感,并不能说明什么。但如果他在离开你时焦急得哭过,在你受伤的时候心疼得哭过,在这段感情中委屈得哭过,那么一定能证明,他爱你爱到了骨子里,这比任何方法都更直观。
王小波,大家都很熟悉,但或许也很陌生。我知道他是从《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开始的,然后就是他与李银河老师的爱情故事,当然还有他的时代三部曲,以及这本《沉默的大多数》。前几天在看网易阅读的时候,有幸在王小波逝世的纪念日那天看到了非常珍贵的一段采访王小波的视频,“果然是他!”看完了这段11分44秒的短小视频,这是我唯一的感叹。
至情至性的人有,但像王小波这样的,世界上应该只有他一个了。我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但很多时候只是在不同的躯壳里面装入了一样无趣的灵魂。正如王小波在《思维的乐趣》中所说,“……我们国家自汉代以后,一直在进行思想上的大屠杀;我能够这样想,只说明我是幸存者之一。除了对此表示悲伤之外,我想不到别的了。”这是对“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却还活着”的另一种解读。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灵魂与肉体的区分的话,那么能体会到思维的乐趣的灵魂,便是这个世界上最鲜活,最有生命力的灵魂群体了。而这些鲜活的灵魂往往会因为鲜活的本身借助着思维的载体,或文学、或艺术、或历史语言等,留存下来,传递着这种思维的乐趣。在我的认知世界里,像王小波这样的人应该是非常孤独的,带着对整个社会和族群的悲天悯人情怀生存下来,只得在那些历史、文学,艺术大师中寻找同样有趣的灵魂,体验思维的乐趣,最后不得不写成书,以感受思维乐趣所带来的幸福,企图拯救那些在思维真空里的年轻人,或者警示那些即将步入思维真空的年轻人。
《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写了什么,为什么而写呢?王小波在自序中提到的是:为了承担起中年人应该对社会对年轻人负的责任而写的一些关于“明辨是非“的杂文集,让人体会到萧伯纳写巴巴拉少校,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的良苦用心,不至于像他年轻时那样,循着相反的方向走了弯路:“因为这个缘故,我成了沉默的大多数的一员。我年轻时所见的人,只掌握了一些粗浅(且不说是荒谬)的原则,就以为无所不知,对世界妄加判断,结果整个世界都深受其害。”这样就把这本书写了什么,为什么写都说清楚了。
但作为一个二十年后的读者,我也会想另外一些问题,王小波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为什么他的思维世界里总会有一些我们这个世界的人所看不到的意像呢?他当时写某段话的时候心里想的到底是什么,他要告诉我们读者什么?我读这段话的时候,内心所产生的理解和想象与他所想及所要传达的有什么样的差异?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我们是否在某种层面上达成了共鸣,从而我也能理解王小波那时的那种心境与情怀。或者我至少能不能是一名合格的读者,在忠于作者本意及写作目的的情况下,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
作为一名读者,开始一本书的阅读之旅都会带有某种目的和情感,我自己为什么要读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是一名怎样的读者?我要读到何种程度?读完之后,对于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我至少能做些什么?我是否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帮助自己或者帮助他人?我阅读这本书的体验是幸福的吗?当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得到了我想要得到的吗?做到了我想要做到的吗……这些问题贯穿了我读书的始终,我既寻找着书中的答案,也寻找着自己内心的答案,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才算不辜负作者的一番美意吧,毕竟难得遇到一个这么至情至性的作者,连自序都写得这么特立独行,让人印象深刻。
下面,简单通过举例来说一说我通过上述关键提问法来读其中第一篇杂文时的阅读体验。《思维的乐趣》是文集中的第一篇杂文,探讨的是思维层面的善、恶,聪明、智慧与愚蠢,围绕着的还是是非价值判断,是在一个思维世界大不幸的社会状态下的是非价值判断。我其实一直心中疑问,王小波为什么这么“多话”,思维上为什么这么多“弯弯绕绕”,又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书籍来。后来,当我读了这篇文章,我大概懂了一点点: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大都是经历过思维世界上大不幸的人,一个坐在门口仰望星空时都能萌生出思维与世界同寂的死亡恐惧的人,又怎能在当时的寻常世界得到安生呢?他无法不特立独行,思维的跳动已是他生存的本能。正如他在书中所说,“我遇到了启迪我智慧的人,我有幸读到了我想看的书……当然,我最感谢的是那些写了好书的人……我自己也写了几本书,虽然还没来得及与大陆读者见面,但总算获得了一点创作的快乐。这些微不足道的幸福就能使我感到在一生中稍有所得……作为一个有过幸福和痛苦两种经历的人,我期望下一代能在思想方面有些空间来感到幸福……”
他是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寻得自己的救赎的过程中,也期望他人能从中获得幸福。我作为他言语中的下一代年轻人,非常感谢创造了这本好书的他,虽然只能通过书籍感受他的智慧哲思,但已然让我的思想获得了巨大的欢欣鼓舞。在思维危机的警示下,我的思维世界可不敢再怠慢“明辨是非”这个智识课题,也希望通过记录自己的阅读体验,推广这些彰显人类智识的好书,让自己的思维世界收获些许创作的幸福,滋养些许鲜活的灵魂。
遇到了李银河,王小波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幸福的。他的浪漫,他的骑士精神都从对李银河的爱慕之中得到了体现。王小波与李银河的爱情是相互雕琢的,他们互相瞧不上,却又爱得死去活来。所以说,他们真的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1977年,王小波25岁,因为在朋友圈中传阅的手稿,他认识了李银河。就仿佛是命中注定的缘分,他无法自拔的爱上了这个女孩,他追求她,要和她谈一场轰轰烈烈,此身不渝的爱情。
他给李银河写了很多情书,让我一直感动的是这句:
你要是愿意,我就永远爱你
多么简单而又真诚的一句话,可能很多人都曾说过类似的话,但他们不一定像王小波这样深情。
王小波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心里怎么想,他就怎么说,不随波逐流,也不故作姿态。事关风月,何愁痛痒,如果李银河在她面前,他还是能够明目张胆地说出这句奉以终身的情话。
这就是王小波,一个浪漫的,勇敢的骑士。
李银河第一次见到王小波的时候被震惊到了,心想这个人怎么这么丑,而且还看起来怪怪的,眉眼间还透露着一股凶气。这是李银河对于王小波的评价,李银河是一个很诚实的人啊,看了她的文章就知道,她是一个很实在的人。
不过王小波听了这话可不会羞愧到无地自容,在爱情面前,他没有挫败,而是真诚,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意。他说我是丑啊,但看到你我就会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而且,你也未必就长得那么好看。
王小波和李银河在一起之后,他们俩一起游遍了很多地方,也一起工作,写书。这些经历在王小波看来一定弥足珍贵,因为他曾经说过:
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到些有趣的事情,倘若能如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王小波的一生算不算成功?每个人对于成功的定义不同,无论我们怎么想,王小波自己会觉得他是成功的,也是幸福的。他活成了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一个称职的爱人,一个被人们记住的有趣的人。
王小波一生写了很多的作品,很少有发表的,所以他的生活过得也并不容易,但他依然将生活过得有趣。他承认自己的渺小,却未曾向生活妥协。
王小波教会我很多,关于勇敢,关于生活的态度,关于如何去爱。
将生活变得有趣,就是王小波一生的作为。像李银河说的那样:
他那么会写,可能没有人能抵挡住他写的东西吧
他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引导我走出沉默,奔赴热爱与自由。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1
先笑一个:我天天教别人,写文章从题目开始就要有新意,要夺人耳目,自己却用这么俗旧老套的名目。为我的懒击掌先。
准确的说,这是第四次读王小波了。但从第三次开始,我才读出点味儿来。
第一次还是上学其间,记不清是大几了,总之那会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正风靡校园,我也就找来了看,实际的情况是,那些小说,我字字都认得,合在一起,却一点看不明白,所以就放下不看了。呵呵,这大概是我读书的唯优点:不懂就是不懂,绝不装神弄鬼,借虎皮拉大旗。
第二次也是上学其间,有一回假期回学校,买完车票离开车还有几个小时,没事做,就到处转在车站附近一家书店,卖的大都是教辅书,再就是些没名堂的畅销书,我翻来翻去,找到一本《古诗一百首》和一本王小波的文集。具体的书名是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总之似乎我还没有读完,它就失踪了,也不知谁借走了,再没还过——这样不知所终的书已经好几本了,深刻怀疑被老二顺走了,别人不上我这来,来的也不读我的这些书。
第三次还是工作以后,那二年被赋闲,工作很简单,不要说八小时之外,就是八小时之内可供我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很多,由是隔几天就到图书馆换几本书,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就在其中,那时,才能说懂了一些——知道他在说什么了,记忆最深的是那句“我是学理科的,不相信世上有……”的议论,触动很大。
年跟前,又有了些空闲,借书的时候,这本书又跳到眼前,于是借来再看,说全懂,怕挨砸,但至少看出了他的言论的优劣,也让我多了些自信——以前总觉得自己这个专业没专业,好象什么实用的技术都没学到,看到王小波乱用概念,不禁暗笑,原来我还是有点专业的:)。
认识王小波的过程,跟读钱钟书的《围城》类同。初识《围城》是上补习班时,班上有人读《围城》再加上电视剧播的火热,很多文学爱好者赞口不绝,于是就借来看,看了一晚,不得要领,闷闷的还给别人,上大一的时候,和一老师说起《围城》,我说我怎么不懂的话来,边上一同学说她懂,很有感触,结果被好一顿挖苦:多少专家多少年研究都不敢说懂了,你这么胆大敢说自己懂了,了不起,等等,让我目瞪口呆。
然后到了大三,不知怎么又借了《围城》来看,还不知看懂没有,但边看边大笑,惹室友群起抗议。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2
我十三岁时,常到我爸爸的书柜里偷书看,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那时候政治气氛紧张,他把所有不宜摆在外面的书都锁了起来,在那个柜子里,有奥维德的变形记,朱生豪译的莎翁戏剧,甚至还有十日谈。柜子是锁着的,但我哥哥有捅开它的方法。他还有说服我去火中取栗的办法:你小,身体也单薄,我看爸爸不好意思揍你。但实际上,在揍我这个问题上,我爸爸显得不够绅士派,我的手脚也不太灵活,总给他这种机会。总而言之,偷出书来两人看,挨揍则是我一人挨,就这样看了一些书。虽然很吃亏,但我也不后悔。
看过了变形记,我对古希腊着了迷。我哥哥还告诉我说:古希腊有一种哲人,穿着宽松的袍子走来走去。有一天,有一位哲人去看朋友,见他不在,就要过一块涂蜡的木板,在上面随意挥洒,画了一条曲线,交给朋友的家人,自己回家去了。
那位朋友回家,看到那块木板,为曲线的优美所折服;连忙埋伏在哲人家左近,待他出门时闯进去,要过一块木板,精心画上一条曲线……当然,这故事下余的部分就很容易猜了:哲人回了家,看到朋友留下的木板,又取一块蜡板,把自己的全部心胸画在一条曲线里,送给朋友去看,使他真正折服。现在我想,这个故事是我哥哥编的。但当时我还认真地想了一阵,终于傻呵呵地说道:这多好啊。时隔三十年回想起来,我并不羞愧。井底之蛙也拥有一片天空,十三岁的孩子也可以有一片精神家园。此外,人有兄长是好的。虽然我对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无异议。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科学和艺术是怎样的事业。我哥哥后来是已故逻辑大师沈有鼎先生的弟子,我则学了理科;还在一起讲过真伪之分的心得、对热力学的体会;但这已是我二十多岁时的事。再大一些,我到国外去旅行,在剑桥看到过使牛顿体会到万有引力的苹果树,拜伦拐着腿跳下去游水的“拜伦塘”,但我总在回想幼时遥望人类智慧星空时的情景。千万丈的大厦总要有片奠基石,最初的爱好无可替代。所有的智者、诗人,也许都体验过儿童对着星光感悟的一瞬。我总觉得,这种爱好对一个人来说,就如性爱一样,是不可少的。
我时常回到童年,用一片童心来思考问题,很多烦难的问题就变得易解。人活着当然要做一番事业,而且是人文的事业;就如有一条路要走。假如是有位老学究式的人物,手执教鞭戒尺打着你走,那就不是走一条路,而是背一本宗谱。我听说前苏联就是这么教小孩子的:要背全本的普希金、半本莱蒙托夫,还要记住俄罗斯是大象的故乡(萧斯塔科维奇在回忆录里说了很多)。我们这里是怎样教孩子的,我就不说了,以免得罪师长。我很怀疑会背宗谱就算有了精神家园,但我也不想说服谁。安徒生写过光荣的荆棘路,他说人文的事业就是一片着火的荆棘,智者仁人就在火里走着。当然,他是把尘世的嚣嚣都考虑在内了,我觉得用不着想那么多。用宁静的童心来看,这条路是这样的: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这样说固然有煽情之嫌,但想要说服安徒生,就要用这样的语言。维特根斯坦临终时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这句话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从牵牛花丛中走过来了。虽然我对他的事业一窍不通,但我觉得他和我是一头儿的。
我不大能领会下列说法的深奥之处:要重建精神家园、恢复人文精神,就要灭掉一切俗人——其中首先要灭的,就是风头正健的俗人。假如说,读者兜里的钱是有数的,买了别人的书,就没钱来买我的书,所以要灭掉别人,这个我倒能理解,但上述说法不见得有如此之深奥。假如真有这么深奥,我也不赞成——我们应该像商人一样,严守诚实原则,反对不正当的竞争。让我的想法和作品成为嚣嚣尘世上的正宗,这个念头我没有,也不敢有。既然如此,就必须解释我写文章(包括这篇文章)的动机。坦白地说,我也解释不大清楚,只能说:假如我今天死掉,恐怕就不能像维特根斯坦一样说道: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也不能像斯汤达一样说:活过,爱过,写过。我很怕落到什么都说不出的结果,所以正在努力工作。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3
有人曾这样说过:《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充满睿智的诗意的世界,一个自由思想家的精神家园,是使人忧伤的幽默。这是一本杂文集,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深思,风格却又是黑色幽默的,让人一边笑一边思考,这并不代表抛弃了严肃,话题是严肃的,只是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叙述而已。王小波说过,他喜欢有趣的东西,所以他书中的人物始终都是笑着的,他的文字中流淌着鲜活的智慧,就像自有奔涌的河水,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他喜欢,读书的人也喜欢。王小波对读书和思考有一种天真执着的热爱,不是为了功利,而是学习中享受纯粹的快乐。他在《我的精神家园》中回忆的“幼时遥望人类智慧星空的情景”纯真而令人感动。他一定要活得真实、丰富、有趣,追求智慧和真理,痛恨乏味和愚昧。读其文字,独特而态肆随意,但却有着一种内在的严肃。他的作品中占支配地位的是超越情感的理性思索,在那貌似玩世不恭并且自嘲的表象下,隐藏着冷静、彻底了悟的大智和无可救药的真诚。
王小波说人应该记住自己做过的聪明事,更该记得自己做的那些傻事。这是提醒人们应该具备时时反醒的精神吧。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人,在不断地学习和追求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多多少少的失误。这就需要我们要有反醒的精神,努力做到时时刻刻自省,不断改正错误,每一天留给自己一些时间去反省去静下心认认真真思考一些事,时间久了,必然是有所收获的。
作者在书中提到对于“中国人喜欢接受这样的想法:只要能活着就是好的,活成什么样子无所谓”的精神状态是极为不满的,认为人必须过他可以接受的生活,这恰恰是他改变一切的动力。人有了心胸,就可以用它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因为在精神生活的问题上,任何否定和不满的背后都有着一种肯定和追求,表明了人对旧我的否定,对新的精神生活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憧憬。在人的精神生活中,作者认为“能够带来思想快乐的东西,只能是人类智慧至高的产物。比这再低一档的东西,只会给人带来痛苦;而这种低档货,就是出于功利的种种想法。”从这种立场出发,人就有了更为广阔的参照系,因此在衡量一种精神价值时,主要标准就不再是眼前的自身实利。
在现实社会中,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往往会摔跟斗。但是,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就要不断地学习和追求,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从而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