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的十大技巧

英语翻译的十大技巧,第1张

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 方法 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英语翻译的十大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英语翻译的十大技巧

一、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 思维方式 、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 句子 ,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

二、省译法:这是与增译法相对应的一种翻译方法,即删去不符合目 标语 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译文累赘。增译法的例句反之即可。

三、转换法:指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述方式、方法和习惯而对原句中的词类、句型和语态等进行转换。具体的说,就是在词性方面,把名词转换为代词、形容词、动词;把动词转换成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把形容词转换成副词和 短语 。在句子成分方面,把主语变成状语、定语、宾语、表语;把谓语变成主语、定语、表语;把定语变成状语、主语;把宾语变成主语。在句型方面,把并列句变成复合句,把复合句变成并列句,把状语从句变成定语从句。在语态方面,可以把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

四、拆句法和合并法:这是两种相对应的翻译方法。拆句法是把一个长而复杂的句子拆译成若干个较短、较简单的句子,通常用于英译汉;合并法是把若干个短句合并成一个长句,一般用于汉译英。汉语强调意合,结构较松散,因此简单句较多;英语强调形合,结构较严密,因此长句较多。所以汉译英时要根据需要注意利用连词、分词、介词、不定式、定语从句、独立结构等把汉语短句连成长句;而英译汉时又常常要在原句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主谓连接处、并列或转折连接处、后续成分与主体的连接处,以及意群结束处将长句切断,译成汉语分句。这样就可以基本保留英语语序,顺译全句,顺应现代汉语长短句相替、单复句相间的句法修辞原则。

五、正译法和反译法:这两种方法通常用于汉译英,偶尔也用于英译汉。所谓正译,是指把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同的语序或表达方式译成英语。所谓反译则是指把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反的语序或表达方式译成英语。正译与反译常常具有同义的效果,但反译往往更符合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因此比较地道。

六、倒置法:在汉语中,定语修饰语和状语修饰语往往位于被修饰语之前;在英语中,许多修饰语常常位于被修饰语之后,因此翻译时往往要把原文的语序颠倒过来。倒置法通常用于英译汉, 即对英语长句按照汉语的习惯表达法进行前后调换,按意群或进行全部倒置,原则是使汉语译句安排符合现代汉语论理叙事的一般逻辑顺序。有时倒置法也用于汉译英。

七、包孕法:这种方法多用于英译汉。所谓包孕是指在把英语长句译成汉语时,把英语后置成分按照汉语的正常语序放在中心词之前,使修饰成分在汉语句中形成前置包孕。但修饰成分不宜过长,否则会形成拖沓或造成汉语句子成分在连接上的纠葛。

八、插入法:指把难以处理的句子成分用破折号、括号或前后逗号插入译句中。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笔译中。偶尔也用于口译中,即用同位语、插入语或定语从句来处理一些解释性成分。

九、重组法:指在进行英译汉时,为了使译文流畅和更符合汉语叙事论理的习惯,在捋清英语长句的结构、弄懂英语原意的基础上,彻底摆脱原文语序和句子形式,对句子进行重新组合。

十、综合法:是指单用某种翻译技巧无法译出时,着眼篇章,以逻辑分析为基础,同时使用转换法、倒置法、增译法、省译法、拆句法等多种翻译技巧的方法。

如何 学习英语 翻译

一、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承载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尽可能恰当而准确地表达出来的跨 文化 信息传递活动,其本质是信息传递。从形式上看,翻译活动的确需要涉及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而在实质上,在翻译活动的过程中,两种语言文字本身的表现形式之间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译者是信息传递者,其所从事的活动绝不是简单、机械的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对应转换,而是借助语言这个信息载体的转换而进行的跨文化信息传递活动。

译者的工作对象是具有不同文化传统背景的两种语言及其使用者。那么,我们这里所说的跨文化信息传递活动,就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通过原语解读作者寄载于原文的各种信息,并通过译语把原文所承载的各种信息传递给译语读者,也就是译者借助两种语言作为信息载体,把原语作者明确表达的和隐含其中的消息、思想、观点、意志、情感等各种信息传递给译语读者。

这个活动涉及三个主体:原语作者、原语读者/译者、译语读者(这里的原语作者、原语读者/译者、译语读者也分别指原语说话人、原语受话人/译者、译语受话人,以后不再赘述)。首先,原语作者作为信息传递者,将自己头脑中产生的信息,以符合原语文化传统规约的表达模式寄载于原语文字(有人认为,从广义上讲,这个过程也是一种翻译过程);第二,译者作为特殊的原语读者,即信息接收者,通过原语载体获取原语作者传递的信息;第三,译者作为信息传递者,将其从原文获取的信息以符合译语文化传统规约的表达模式寄载于译语文字;最后,译语读者通过译语载体获取原语作者传递的信息。

可以看出,翻译活动始终是围绕着跨文化信息传递这个中心来进行的。因此,要想学好英语翻译,了解翻译的信息传递本质,认识自己在翻译这个跨文化信息传递活动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二、翻译质量的优劣,取决于译者通过原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通过译语传递信息的能力。译者必须在充分而准确地理解并获取原文所承载的显性信息和各种隐性信息的基础上,尽可能恰当而准确地用译语将原语作者意欲表达的各种信息比较完整或曰忠实地传递给译语读者。虽然绝对意义上的“完整”或“忠实”往往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尽可能减少信息衰减,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信息冗余,是译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般说来,原文作者在将信息寄载于原语文字时,总是会预设其确定的读者对象能够根据各种共有的知识和 经验 ,推理明了其意欲传递的信息,包括语言文字本身体现出的表层的显性信息和伴随的隐形信息。因此,译者作为一名特殊的读者,要想比较充分而准确地获取原文承载的各种信息,就应当注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在翻译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努力发挥相应的推理能力。

译者在将其从原语获取的各种信息寄载于译语时,需仔细分析两种语言载体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避免受到两种语言文字表现形式本身的束缚,应根据具体情况,以信息传递为中心,在译文里对各种信息的比重进行恰当的调整,以便按照符合译语文化传统规约的表达方式,来确定译文中比较恰当的文字表现形式,来安排译文信息层次的顺序,使读者能够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取最佳的语境效果,从而能够比较充分而准确地获取原文作者意欲表达的信息。

三、作为一名译者,应当自觉地培养自己的翻译意识。也就是说,译者应当在了解翻译的信息传递本质,熟悉翻译涉及到的两种语言信息传递机制的基本特征及本质性差异的前提下,通过翻译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去体会翻译,认识翻译,提高自己作为译者的自觉意识,从而在翻译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为什么应该这么做,可以怎么做,为什么可以这么做。

英语翻译学习技巧

一 翻译的技巧

没有技巧,只有一个熟字。华罗庚说过,“苦干猛干埋头干,熟能生出百巧来”。语法根基深厚,词汇量大,对专业词汇掌握得熟,自然就能驾轻就熟,怎么玩儿怎么转。简单地说,基本功扎实就是技巧。

二 翻译中最重要的项目

语法、词汇和专业知识。语法是最重要的,初中和高中学到的核心的东西其实就是语法。如果语法不好,和老外交流可能会很顺畅,但是做翻译不行,翻译不仅要求能让读者明白意思,而且要专业,英孚英语这个必不可少。

三 翻译中的语法

语法就是公式。为什么很多译员朋友喜欢做汉译英而不喜欢做英译汉就是因为汉译英的有公式可套,英译汉的没有公式可套。

四 评价一份稿件的翻译质量

1符合逻辑;2没有语法错误;3专业知识无错误。做到了这三点,一篇译稿的质量就保证住了,如果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强,文采飞扬,行云流水,那当然就最好不过了。

五做到译文顺畅的方法

采取意译。有些译文读起来晦涩难懂,但参照原文却又找不出什么错误,这就是直译较多的缘故。直译会让人一读就知道这是一篇译稿,用行话说这叫翻译痕迹太重。

英语翻译的十大技巧相关 文章 :

★ 英语翻译中常用的十种技巧大盘点

★ 英语翻译的方法与技巧

★ 学好英语的十大建议和方法

★ 英语背诵十大技巧

★ 切记:英语翻译的十大误区

★ 学好英语的八大技巧

★ 英语翻译技巧拆句与合句

★ 提高英语翻译的方法

★ 学好英语的方法与技巧

★ 10大优秀英语作文写作技巧,请收藏!

方平不贴切,和原文风格不协调,但确实很小的细节都不丢失。

杨苡被认为是想展现原文的句态,应该说完成度一般,读起来有点不顺,总的来说还可以。

宋兆霖是我觉得各方面综合起来最适合读的一个。

张玲和张扬就别干翻译了吧,奥斯汀的作品和《呼啸山庄》都给译得别别扭扭,生造一些情绪,加一些在中文里文雅的词塞进去。不知道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什么爱用他俩的合译本

陈浩毫无特点;汪洋也是没什么特点,但顺畅,偶尔的调整语序效果不错,我感觉也可以读他;青冈和二张一个路子的,居然英汉对照版用了青冈。

我现在对不同译本的态度是,除了我都能看出来翻译得偷工减料和歪曲原意的,其余的我都以尊重的眼光去看,去想人家为什么要这么翻,好处和坏处是什么?另外就是要尽量多看一些段落,寻找一种整体的感觉,寻找译者的情感流动,看他是不是能把某种理解和表达传达出来。而不是找一些翻错或改写的地方,就说人家翻译得有问题,不值得看,甚至怀疑人家是从转译本抄过来的。我现在已经不太支持就一个段落对比译本的方法了,但我们普通读者,似乎在选择译本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有兴趣的朋友看下面的片段对比,相信会有助于形成你自己的观点。我还是觉得读得进去,读得有感觉的译本,是第一次阅读的最佳选择,真到了字斟句酌的程度了,请直接读原文。不要随便臧否翻译家,也不要以“你自己认为的准确”为最高标准去要求翻译家。因为读者的这些反馈,万一真的影响了翻译界,那很可能我们以后读的就是一本本准确但不美的译作了

摘要: 本文比较了分别诞生于30年代和90年代的两部《简爱》中译本,目的在于揭示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如何作用于译者对词汇的选择的。

 关键词:社会文化环境;译者选词Social-cultural Context and the Translator‘s Choice of Words——A Comparison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Jane Eyre Abstract:This paper compares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Jane Eyre, which were produced in the 1930s and 1990s respectively The purpose is to see how social-cultural context works on the translator’s choice of words Key Words: social-cultural context;the translator‘s choice of words

 一、翻译是一定社会文化框架内的决策过程。

 尽管翻译活动包含了一系列的语言转换,但从本质上讲,它也是一项社会活动和心理活动。翻译之所以成为每个社会中必须的活动是因为它具有实用的功能。翻译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功能也不尽相同。因此,译者无法避免这样的问题:翻译什么、何时翻译、如何翻译以及为谁而翻译。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译者必须了解翻译的功能以及他/她所处的社会背景。翻译过程中的选择包括以下方面:文本的选择(即翻译的主题),翻译方法(是全文翻译还是部分翻译,采用归化抑或是洋化的手段),语言风格以及具体词汇的选择。因而,翻译是一定社会文化框架内的决策过程。译者的决策不仅仅取决于他/她的语言知识。其决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环境。正如巴斯纳特(Bassinet)和勒弗维尔(Lefevere) 所说的:翻译反映了某种意识形态和诗学,同样地,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它以特定的方式操纵着文学在该社会中所承担的功能(1)。

 选择和决策在翻译中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任何关于翻译的理论都要或多或少地涉及到它们。事实上,许多翻译理论家都研究过翻译的选择和决策过程。有些翻译理论家强调决策过程的社会文化方面。例如,埃文-佐哈尔(Even-Zohar)(1981),朗贝尔(Lambert)(1988), 图瑞(Toury)(1981)指出目的语文化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学体系影响选择原文、翻译顺序和总体的翻译策略。“译者的选择事实上可以用社会认可、社会约束和社会禁忌来解释,有时候也可以用法律和禁令来解释”(2)。另外一些翻译理论家,例如威尔斯(Wilss)(1996)也提到,除了心理因素外,其他因素也影响着译者的选择过程。他认为有些原文元素难以用认知理论加以解释,这说明翻译的决策过程类似于心理学上的刺激-反应现象,有些刺激得到了人们的注意而另一些则未被人注意到(3)。社会文化因素和个人因素的交互作用使得译者很难避免主观性的决策。

 二:社会文化环境与译者的选词译者并非在一种理想化或抽象的情形下运作,各个时期译者的选择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对译者选词的影响。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原语中某个概念在译语中可能会有不止一种解释,上下文是译者决定取舍时的关键参照因素,但除了语境之外,社会文化环境也会影响译者的选词。纽马克曾指出:“两个文本可能描述同一场战争或爆动或争辩,但(作者)

 所使用的语言……可能代表不同的观点。“(4)本文比较了《简·爱》的两部中译本,它们分别诞生于30年代(由李霁野译)和90年代(由黄源深译),比较的目的在于揭示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如何作用于译者的选择的。作者主要比较了两部译本的语言特色,从中可以管窥出社会文化环境对译者选词的影响。在此,译者的选词指译者对原文中某个特定词语的诠释,即译者是如何选择特定的目的语词汇来解释原文中某个特定概念的。通过比较,作者发现李译本中包含较多意识形态含义较浓厚的革命性词语,例如”反抗“、”斗争“、”革命“等词多次出现在译文中,相比较而言,黄译本的语言总体上则平和的多。通过比较两译文的文字,可以看出李和黄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原著 Jane Eyre 的。李译本从政治的角度来解读Jane Eyre,而黄译本则是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解读原文的。现举两段文字的翻译加以说明。

 原文:I continued the labors of the village school as actively and faithfully as I could It was truly hard work at first Some time clasped before, with all my efforts, I could comprehend my scholars and their nature Wholly untaught, with faculties quite torpid, they seemed to me hopelessly dull; and at first sight, all dull alike: but I soon found I was mistaken There was a difference among them as amongst the educated; and when I got to know them, and they me, this difference rapidly developed itself Their amazement at me, my language, my rules and ways, once subsided, I found some of these heavy-looking, gaping rustics wake up into sharp-witted girls enough(Volume III, chapter VI)

 译文:我尽力忠实积极地继续乡村学校的工作。一上来确是艰辛的工作呵。我费劲全力,过了些时才了解我的学生和她们的天性。她们全没有受过教育,心智十分麻木不仁,在我看来,是笨得没有希望了;上来一看,全是同样笨;但是不久我就发现我错了。她们之间有一种区别,就如同在受教育的人之间一样;在我渐渐了解了她们,她们了解了我的时候,这种区别就迅速显明出来了。她们对于我、我的言语、规律和习惯一不大感惊异,我发觉这些张着嘴的笨样乡下人中,有几个倒觉悟过来,成为十分伶俐的人了。(李译本p451)

 我继续为办好乡村学校尽心尽力,起初确实困难重重,尽管我使出浑身解数,还是过了一段时间才了解我的学生和她们的天性。她们完全没有受过教育,官能都很迟钝,我觉得这些人笨得无可救药。粗粗一看,个个都是呆头呆脑的,但不久我就发现自己错了。就像受过教育的人之间是有区别的一样,他们之间也有区别。我了解她们,她们也了解我之后,这种区别便很快不知不觉地扩大了。一旦她们对我的语言、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再感到惊讶,我便发现一些神态呆滞、目光迟钝的乡巴佬,蜕变成了头脑机灵的姑娘。(黄译本 p336)

 原文描述了简·爱作乡村女教师的一段心理路程。李译本用了这样的词汇:“……一上来确是艰辛的工作呵……她们……心智十分麻木不仁……笨得没有希望了;……不久……我发觉……有几个倒觉悟过来……”。这段文字中的“心智十分麻木不仁”和“觉悟”以及其它段落中的相关词语给读者这样的印象:原小说主人公简·爱是一个有着高度觉悟感的革命者,她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助并解救那些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和尊严的可怜的乡下女孩。“一上来确是艰辛的工作呵”暗示了简所作的解救工作实在不容易,“心智十分麻木不仁……笨得没有希望了”这句话暗示了简恨其不争的心理,“觉悟过来”

 暗示了简对自己工作成效的欣慰之情。

 而黄译本则是这样说的:“……起初确实困难重重,……她们……官能都很迟钝……笨得无可救药。……但不久……我便发现……乡巴佬,蜕变成了头脑机灵的姑娘。”这段文字似乎只是描述了一个乡村女教师对其学生的感情,言语中流露出教师对一群“官能都很迟钝”的学生转变成“头脑机灵的姑娘”的由衷的高兴。这种情感并没有暗示任何的关于阶级斗争的含义。

 两译文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源于两译者的选词。就此段而言,我认为黄译本似乎更接近原文。通读原文,作者用了很多的笔墨描写简·爱与罗斯特先生之间的爱情,作者对主人公简的恋爱心理更是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从原文看,简作乡村女教师一方面是为了生计,更是为了强迫自己忘却对罗切斯特的爱情,现实生活告诉我们,一个深陷于爱情烦恼中的女子大概不会有精力去考虑拯救别人灵魂的责任感,所以译本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解读原文应该更接近原著本意,正如奈达所谓的让“译本在译文读者中产生与原著在原文读者中相同的效果”。从简的角度讲,她会很自然地将这些农村学生与以往教过的学生作一比较,起初她发现了乡村女学生的“torpid faculties” and “dull nature”。根据《朗曼当代英语辞典》的解释,“torpid” 的意思是“inactive, slow, lazy, lacking in strength”, “faculty”的意思是“the power or ability to do something particular”, 因此,“torpid faculties”的正确理解应该是乡村女学生学习反应能力较慢,“dull”应该被理解为“uninteresting”。此外,简说这些乡村学生最终“wake up into sharp-witted girls enough”。在这里,“wake up”是一种暗喻用法,对简来说,这意味着这些乡村女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了。无论是英语辞典还是原作者都无意给这些词语加上任何意识形态含义。但是,在李译本中,“torpid faculty”变成了“心智十分麻木不仁”,“wake up”变成了“觉悟”,这些汉语词汇至少给一部分中国读者这样的暗示:她对这些乡村女学生怀着既爱又恨的心理,爱她们是因为她们是她的姐妹,恨她们是因为她们尚未有为了自己的权利而斗争的意识。

 李霁野不可能不理解原词的意思,他对这两个短语的翻译显然是有意的误译,也就是说李霁野有意篡改了原作者的意思。他的这种误译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人民正在与旧的社会制度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为的是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当时的文学作品,包括翻译作品,大都是为了服务于这一革命目的。当时的许多作家和翻译家都用笔作为革命的武器,唤醒中国民众的灵魂,使更多的人加入到革命行列中来。鲁迅先生是这一运动的领袖,他的许多文学作品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李霁野作为鲁迅的追随者和亲密朋友,深受先生的影响,以至于在翻译关于描写农村人的段落时,也模仿先生描写农村人士所用的典型用语,选择了诸如“心智十分麻木不仁”和“觉悟”这样的词汇来翻译原文中毫无意识形态意义的词语。30年代所产生的许多译作中都包含了相当多的诸如“觉悟”、“革命”、“反抗”之类的词汇,这足以证明当时的政治环境对译者选词的影响。

 黄源深将“torpid faculty”译成“官能都很迟钝”,“wake up”译成“蜕变”,黄对这些词汇的解释符合90年代中国读者的情趣。那时的中国正处于经济蓬勃发展时期,人们渴望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假如黄源深的译本也将“torpid faculty”译成“心智十分麻木不仁”,“wake up”译成“觉悟”的话,读者可能会问:“这个翻译是什么意思?难道一场新的阶级斗争要来了吗?”

 下面一段的翻译也说明了两译者在选词方面的差异。

 原文: I have not yet said anything condemnatory of Mr Rochester‘s project of marrying for interest and connections It surprised me when I first discovered that such was his intention: I had thought him a man unlikely to be influenced by motives so commonplace in his choice of a wife; but the longer I considered the position, education of the parties, the less I felt justified in judging and blaming either him or Miss Ingram, for acting in conformity to ideas and principles instilled into them, doubtless, from their childhood…(volume II, chapter III)译文:对于罗契司特先生要为利益和关系而结婚,我还没有说什么责难话哩。我首先发觉这是他的心意时,我很吃惊:我以为在选择妻子上,他不是一个被这样普通动机所影响的人;但是我越思量双方的地位、教育等等,我就越觉得我没有理由来批判或者骂他或她,因为无疑他们是按照童年所灌输的观念和原则行事的……。(李译本: p25)

 对罗切斯特先生从个人利益和亲属关系考虑的婚姻计划,我至今没有任何微词。我初次发觉他的这一打算时,很有些诧异。我曾认为像他这样的人,在择偶时不会为这么陈腐的动机所左右。但是我对男女双方的地位、教养等等考虑得越久,我越感到自己没有理由因为罗切斯特先生和英格拉姆**按无疑在童年时就灌输进去的思想和原则行事,就责备他们。(黄译本:p171-172)

 在以上两段译文中,译者对“blame”一词的翻译有较大的差异,李霁野将它译成“‘批判’或‘骂’”两个词,而黄源深则将它译成“责备”。 根据《朗曼当代英语辞典》,“blame”一词的英文解释是“to consider (someone) responsible for something bad”。如上面一段中的“torpid faculty”和“wake up” 一样,“blame”这个词在英文中也是中性词,它没有任何的意识形态含义。但是,李霁野选择了“批判”和“骂”这两个词来诠释“blame”。这两个汉语词暗示着强烈的“仇恨”色彩,“批判”这个词在当代中国读者心目中是和阶级斗争联系在一起的。“骂”也是一个感情色彩分明的汉语词汇。从简的角度讲,尽管她和罗切司特之间存在身份和地位的差异,但是两人却深深相爱着。在原著中,不管她和罗切司特在一起的时候还是彼此分开,她对罗切司特的爱情始终未变,她从没有恨过他。她对英格拉姆**的感情一直很复杂,一方面,她嫉妒英格拉姆**,因为英格拉姆**不但美貌而且富有。另一方面,她又发现英格拉姆**性格中虚伪的一面,“Her mind was poor, her heart barren by nature” “She was not good; she was not original: she never offered, nor had an opinion of her own” 换句话说,像英格拉姆**这样的女子是抓不住罗切司特的心的。所以,在她的心灵深处,简对她的情敌充满了蔑视,因为她认为自己比英格拉姆**聪明。简曾经在教会学校受过严格的礼仪训练,之后作过教师,她是一个懂得自尊自爱的人,她决不会让“批判”和“骂”这样的字眼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此外,很难想象一个恋爱中的女人在谈到她的爱人时会用“批判” 这样的字眼,从以上分析来看,黄源深的选词似乎更接近原文含义。

 考虑到李霁野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他在翻译“blame”一词时的选择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国内存在尖锐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为了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与资产阶级进行英勇的斗争,在当时,“批判”一词是挂在农民和工人阶级口头的常用词,而“骂”则是当时的工农阶级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策略之一,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李霁野在翻译Jane Eyre时很自然地就让简变成了一个中国无产阶级,而罗切司特先生和英格拉姆**则变成了中国的资产阶级。也正因为此,译者在翻译时决不会发现他在遣词造句中的不合适。

 三:结束语不同时代的译者对同一词汇的大相径庭的解释说明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背景影响着译者的选择。译者通常是带着某种预想或偏见走近原文的,而这种预想或偏见正是译者政治倾向的反映,译者的政治倾向可以解释为什么译者会有意将原文中的一个中性词解释成译文里具有明显政治倾向性的词汇,甚至有时候原文中的同一个词在译文里也会有完全相反的含义。

 注释:(1) “Translation reflects a certain ideology and poetics and as such manipulates literature to function in a given society in a given way” (Bassinet & Lefevere 1992:xi) (2)“The translator‘s options can indeed be explained by social recommendations, restrictions, taboos, but sometimes also by laws and prohibitions (Lambert 1994:19, cited in Wilss 1996:182) (3) ”The question of why a textual element fails to take on a cognitive structure opening the way for decision –making is analogous to the question of why some stimuli are attended to and perceived, while others go unnoticed“(Wilss, 1996:189) (4) ”Two texts may describe a battle or a riot or a debate, stating the same facts and figures, but the type of language used…may be evidence of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Newmark 1988:12)

 参考文献:

 1 Bronte ,Charlotte Jane Eyre [Z] 黄源深 《简·爱》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 2 Bronte ,Charlotte Jane Eyre [Z] 李霁野 《简·爱》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 3 王晓元 “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的互动关系” [J] 《中国翻译》1999 (2):10-13 4 许钧,穆南(Mounin) “关于翻译理论研究的几点看法” [A] 许钧,张伯然 《翻译论集》 [C] 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46-54 5 Bassinet & Lefevere 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 [C] A Coursebook[C] London: Routledge 1992 6 Gentzler,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7 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Hertfordshire: Prentice Hall 1988 8 Nida, 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J] 《外国语》1998 (3): 29-33 9 Wilss, Wolfram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ranslation Behavior [M]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6

 作者简介:张萍,女,硕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翻译文化学,翻译教学地址2100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出国英语培训中心。

 Name: Zhang Ping(F), MA degree of translation Lecturer a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Academic Interest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 the Teaching of Translation Address: English Language Center,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10016 Tel: 025- 4891681 e-mail: zhangp@nuaaeducn论文题目:社会文化环境与译者的选词——对《简爱》两种译本的比较Social-cultural Context and the Translator‘s Choice of Words——A Comparison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Jane Eyre

浅谈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浅谈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任何翻译,其本质都是把一种语言中表达出来的信息传递到另一种语言中去。而作为读者接触外国文学的主要媒介的文学翻译与其他翻译有一个根本区别――它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艺术语言,必须能够让读者在阅读译文时产生与原作同样的艺术效果。因此,文学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的转换,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文章主要通过分析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及其译者创造性叛逆的表现形式,进一步论证创造性的文学翻译对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文学翻译;创造性;译者;表现形式

 [Abstract] any translation, its essence is to pass information expressed in a language to another language go And as a reader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of foreign literature into contact with other major media translation there is a fundamental difference - the language it uses is an art language, it must be able to let readers and original artistic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reading the translation Therefore,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not a simple language conversion, but a creative work This article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translator "creative betrayal", and the translator's creative treason manifestation, further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t role of creative literary translation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word] Manifestations; creativity;; translator Literary Translation

 文学翻译是认识和创作的一种形式,它不仅有助于读者接近外国文学作品,同时还要让读者去接近原作中反映的艺术现实,前苏联著名翻译理论家吉维加切奇拉泽说:“翻译永远是原作艺术现实的反映,或者借用列宁的话说,就是译者的思想无限地接近其反映的对象――原作。译者必须把原作‘再现’为一个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再创造一个与原作类似的完整的艺术作品。”Octavio Paz在其Translation:Literature and Letters一文中指出:Translation and creation are twin processes法国文学评论家和理论家Michael Riffaterre也曾提出:Literary translation must also reproduce those features ofthe original text lhat are the traces left by its production两处引言很明确地指出了翻译与创造,再现的关系――作为文化交流纽带的译者必须为翻译艺术的创造性原则而斗争,必然得对原作进行创造性的处理,改变原作的面貌并使之服从自己的目的。

 一 、概念的提出及其与文学翻译的关系

 “创造性叛逆”最初是由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提出来的。他认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说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个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谢天振教授亦在其《译介学》中对“创造性叛逆”作出了言简意赅的解释:“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是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达到某一主观愿望而造成的一种译作对原作的客观背离。创造性叛逆并不为文学翻译所特有,它实际上是文学传播与接受的一个基本规律,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创造性叛逆,也就没有文学的传播与接受。”作为人类一个文化,文学翻译是一种颇为微妙的矛盾现象。作为文学,它理应把一件非本族语的文学作品变成一件地道的本民族语言写成的作品;而作为翻译,它又应该把一件外族的文学作品传达过来。因此,文学翻译的目的是要“用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觉”。诚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翻译也是创作,是译者创造性地艺术再现原作风貌的过程,而创造性叛逆则是文学翻译中不可避免的必然途径。

 二、译者的创造性叛逆

 列宁提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面对一部文学作品,译者需要钻进原作的外壳和灵魂,但不可能把原作者的意图完整无误地复制下来,因为每个译者都是从自身的偏见出发理解接受作品的。译者所处的历史现实,审美标准,文化价值取向,以及译者受其影响形成的个人审美情趣,创作个性,创作手法等都给译作打上了“再创造”的烙印。社会文化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双重制约决定了译者主观性不可避免。

 译者作为原作的第一读者,“前理解”的存在构成译者在翻译时的取舍。哲学解释学对“前理解”的解释是:在具体的理解开始之前已有的某种观点、看法或信息,它主要表现为成见或偏见。所谓成见或偏见就是在理解过程中无法从客观立场对作品做出客观的理解,这就必然产生偏见。而前理解构成译者理解文本的基础,决定了译者特殊的视角。另一方面,译者在履行了其作为原作接受者身份,读透原作的深层含义之后,就转换了身份成为译本的创造者。当然,译者的这两重身份是辩证统一,相互渗透的。一定的社会生活印象和作家的形象都是客观地存在于原作中的,这种客观的东西,只有经过译者头脑的加工制作,才能在译文中重新客观化,自然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部好的文学翻译作品与原作相比不光是其再创作所用的语言不同,另外还具有了译者本人独特的创作个性。

 解构主义代表人物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把原文作者从高不可及的圣坛上驱逐了下来,并暗示只有作者的主宰地位被颠覆,读者才可能获得完全自由。巴特在阐释读者与文本的关系、分析文本的意义时,明确宣称“作者死了”,在他看来,一部作品一旦完成,文本中的语言符号就开始起作用,文本是否具有生命力完全取决于读者,他强调意义是读者与文本接触时的产物。作为原作第一读者的译者从而获得了解放,不再亦步亦趋地紧跟着原文作者,他们可以赋予原作一个新的生命,是译本的创造者。

 三、创造性叛逆的表现形式

 根据谢天振教授的观点,创造性叛逆表现形式大致归纳为以下四种:个性化翻译、误译与漏译、节译与编译,转译与改编。鉴于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文学翻译自身特点,下面将创造性叛逆的表现形式分为以下四点:个性化翻译,有意误译,节译,改编。

 (一)个性化翻译

 由于译者风格的不同,同一著作的译本,经不同译者译出,其风格也必定不同。不难理解,不同的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总是会或多或少地给译作打上自己的烙印。例如历代翻译家在翻译苏格兰诗人彭斯的A Red,Red Rose时就表现出各自鲜明的风格。下面节选第一小节的译本简要加以分析。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郭沫若采用七言古体诗的形式,运用了归化法和改创法,用与原文相近的古语,在形式上与原文一一对应,体现了译者一贯的“尽力使译文气韵与原文相符,译文简洁明快,把原始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的主张。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该译文因韵害意,风格上也与原文有差异。而王佐良采用翻译新诗的形式,并沿袭自己翻译英诗的一贯风格一――以诗译诗,用简单,明快清理,富有音乐感的语言表达了原诗纯朴真挚的感情。还创造性地使用“迎风”、“合拍又和谐”来翻译原文,使得译文形神具备。因此,比较两种译本不难发现,王佐良的翻译在内容,形式,风格和艺术技巧上都成功再现了原文。这也印证了他所提倡的“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深浅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不难看出,两位翻译家对同一首短诗的翻译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鲜明的个性化翻译也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有意误译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译者为了迎合本民族读者的文化心态和接受习惯,故意不用正确手段进行翻译,从而造成有意误译。林纾译本突出一个“义”字:“姑娘以义死,为吾家,为吾儿,亦不为草草……”“义”承载的是中国封建“五常”的道德规范,译本中的迦茵成了一个有义德的贤良女性,一个中国传统道德良序的守护者。林纾的有意误译使译本与原文在人文精神方面产生了距离,却有利于推进西洋小说为当时的中国读者所接受。

 (三)节译

 节译,是译者“删繁就简”,在翻译中刻意省略原文的一些词句,以达到更好地表情达意的目的。Joan Haste的译者蟠溪子在译述《迦因小传》过程中,刻意隐去了迦因与亨利相遇登塔取雏的浪漫故事,删去了迦因与亨利未婚先孕的情节,把亨利为了爱情不顾父母之命而与迦因自由恋爱的内容也删而不述。译者之所以会这么做,乃是受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一中国传统礼教尤其是“男女授受不亲”的制约。这种节译顺应了当时的意识形态,同时也满足了当时读者群的期待视界。

 (四)改编

 文学翻译中的改编主要是指作品文学样式、体裁改变了的翻译。这一点比较典型且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例子是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田汉和夏衍就曾分别将其改编成话剧剧本,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作品所面对的'中国读者的认知情况对原作进行了改编,淡化了原作的宗教色彩,凸显了其进步意义。这样的创造性叛逆对中国读者理解并接受原作精神内涵,对于原作在中国的传播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四、结束语

 对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性质的界定并非无限夸大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使创造性叛逆沦为胡译,乱译的避难所。作为译者,必须对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在原语、译语文化规范许可的范围内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原作的意义在不同语言文化世界得到再创造,实现应有的文学、文化和社会效益。

 扩展:

 毕业论文论文选题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实意义

 毕业论文的题材十分广泛,社会生活、经济建设、科学文化事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论文的题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为实践服务。因此科学研究的选题首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注意选题的实用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

 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急需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抑制通货膨胀,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廉政建设等等。

 二是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如从事农业工作的同志就会遇到诸如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农村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问题,等等。

 三是作者本人在工作实践中提出来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如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问题,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等等。

 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与党和国家或与国计民生有关的重大问题。这类问题关系国家发展方向、速度,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因而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吸收外国的经验和技术,引进外资,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等问题。在当前贯彻十四大和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中,要注意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加强法制建设,反腐倡廉,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等等。

 二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这类问题虽不是全局性的,却是人们关注的、或期待解决、或有疑虑需要进行理论探讨和解答的问题。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具体政策,像工资改革、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物价的调整、住房制度改革、城镇建设、社会治安、法制教育等等。还有各行各业的经验总结、改革预测、研究决策等。另外,有些题材看似具体小事,却关系着干家万户,也可作为选题。如城市居民的菜篮子问题,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勤俭持家问题等。

 三是虽属具体又未引起社会重视,却代表一定倾向的问题。一种是意义尚未被认识,作者用理论观点分析、预见到它的生命力。如农村土地向种田能手转移,选送农村村级干部上大学,为农村培养致富带头人等;或预测到危害、恶果,及时提出问题,引起社会重视。如农村盖房、修坟挤占破坏耕地,小城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不配套,农户引种、引养外地产品不经市场调查,一哄而上,等等。另一种是群众议论纷纷,反映很大的,要作出理论分析,引导正确对待。如在分配问题上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等等。

 第二,要注意选题的理论价值。

 我们强调选题的实用价值,并不等于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也绝非提倡选题必须有直接的效益作用。作为论文,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和工作总结、调查报告有着区别。一般说来,它由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构成,文章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为展开的依据,在事实的基础上展开严谨的推理过程,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它着重探讨和研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阐述自己对这些规律的了解与认识,给人以认识上的启迪。因此,选择现实性较强的题目,还要考虑其有无理论和认识上的价值,即有无普遍性的意义,能否能进行理论的分析和综合,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具体上升为抽象。有些题目也并不一定直接与现实挂钩或有直接的实际用途,如对历史问题、典籍问题、外国问题的研究等。但从发展的眼光看,这些题材能够表示某种趋势,或对现实有借鉴的作用,因而也就具有理论价值,这样的题目当然也是可以选的。我们所要反对的只是那种脱离现实、咬文嚼字、繁琐考证、追求时髦等毫无意义的东西。

 二、勤于思索,刻意求新

 毕业论文成功与否、质量高低、价值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章是否有新意。所谓新意,即论文中表现自己的新看法、新见解、新观点。有了较新颖的观点(即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上能给人以启迪),文章就有了灵魂,有了存在的价值。对文章的新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第一,从观点、题目到材料直至论证方法全是新的。这类论文写好了,价值较高,社会影响也大,但写作难度大。选择这一类题目,作者须对某些问题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且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写作经验。对于毕业论文来讲,限于条件,选择这类题目要十分慎重。

 第二,以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课题,从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新的看法。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这个题材,是前些年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已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老题材了。可有的人敏锐地抓住了企业实行股份制后,职工思想出现的波动和变化,收集了大量新的第一手材料,写出了《股份制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及方法》一文,读后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第三,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课题,从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观点。如同样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这个题材,有的学员针对近几年来纺织行业大量使用农民合同工,职工队伍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从自然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从小生产者向产业工人的转化,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化等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证了农民合同工的思想特征以及对整个职工队伍思想的影响,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措施,这样的文章同样具有新意。

 第四,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虽然没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

 以上四个方面并不是对“新意”的全部概括,但只要能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认为文章的选题有了新意。

 要发现有新意的题目,首先要善于观察。社会生活就像一个变化无穷的“万花筒”,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事物及其矛盾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着,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我们面临新旧体制转换、市场经济的发展、党风和社会风气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仅原有的理论要再认识、再发展,而且需要创立许多新的理论。我们要善于观察,勤于思索,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在事物的运动、发展中寻找适合自己撰写的具有新意的毕业论题。其次,要善于积累和分析资料。

 歌德曾经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过去已经形成的理论,包括教科书上的一些观点,随着实践的发展,研究的深入,还可以进行再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收集资料、积累资料、分析资料。对有关方面的问题要弄清楚别人写过什么东西,有些什么论点,有何争论及分歧的焦点是什么,目前国内外对这个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发展趋势如何,等等。在深入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将收集到的材料作一番加工整理的工作,把别人认识的成果作为自己的起点,在前人和他人认识的基础上写出有自己见解的论文。

 三、知己知彼,轻易适中

 (一)知己知被,量力而行

 毕业论文是对学员学习知识相成果的综合性考核,选题的方向、大小、难易都应与自己的知识积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经验相适应,要做到“知已知彼”。

 所谓“知己”,首先,要充分估计到自已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为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靠一次毕业论文的写作就来个突飞猛进。所以选题时要量力而行,客观地分桥和估计自己的能力。如果理论基础比较好,又有较强的分析概括能力,那就可以选择难度大一些、内容复杂一些的题目,对自己定下的标准高一些,这样有利于锻炼自己,增长才干;如果自己觉得综合分析一个大问题比较吃力,那么题目就应定得小一些,便于集中力量抓住重点,把某一问题说深说透。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应当看到,大学生的学识水平是有差距的。有的可能在面上广博些,有的可能在某一方面有较深的钻研,有的可能在这一方面高人一筹,而在另一方面则较为逊色。在选题时,要尽可能选择那些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学有所得、学有所感的题材。同时还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兴趣深厚,研究的欲望就强烈,内在的动力和写作情绪就高,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所谓“知彼”,一是要考虑到是否有资料或资料来源。资料是论文写作的基础,没有资料或资料不足就写不成论文,即使勉强写出来,也缺乏说服力。资料又可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第一手资料是指作者亲自考查获得的,包括各种观察数据、调查所得等。第二手资料的主要来源是图书馆和资料室的

 文献资料。二是要了解所选课题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大致掌握写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避免盲目性和无效劳动。要注意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寻找薄弱环节,即他人研究中存在的疑点、漏洞或不足。有疑点、漏洞的问题,不少是重要的学术论题,以此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在理论上修正、补充或丰富已有的结论。只要做到了知己知彼,就能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毕业论文题目。譬如,政治专业中从事党政工作的学员,写“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题目;党史、党建学得好的,写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建设、党的领导、反腐倡廉和党纪党风等问题,就容易写好。学经济专业的,在经济部门或企业工作,写“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方面的题目,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等,在流通部门工作的写市场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流通体制改革、价格体系、清理三角债等,在外贸系统工作的写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等,也易奏效。在农村工作的,写小城镇建设、土地问题、乡镇企业问题、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问题等,也容易写到点子上。

 (二)难易适中,大小适度

 要选好毕业论文的题目,把握“适中”的原则是很重要的。

 首先,题目的难易要适中。选题既要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信心,又要做到“量力而行”。许多人在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跃跃欲试,想通过论文的写作,将自己几年来的学习所得充分地反映出来,因此着眼于一些学术价值较高、角度较新、内容较奇的题目,这种敢想敢做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难度过大,超过了自己所能承担的范围,一旦盲目动笔,很可能陷入中途写不下去的被动境地,到头来迫使自己另起炉灶、更换题目,这样不仅造成了时间、精力的浪费,而且也容易使自己失去写作的自信心。反之,自己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和条件,却将论文题目选得过于容易,这样也不能反映出自己真实的水平,而且也达不到通过撰写毕业论文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目的。

 其次,题目的大小要适度。一般来说宜小不宜大,宜窄不宜宽。题目太大把握不住,考虑难以深入细致,容易泛泛而论。因为大题目需要掌握大量的材料,不仅要有局部的,还要有全局性的,不仅要有某一方面的,还要有综合性的。而写作毕业论文的时间有限,业余学习的学员还要受到工作、家务等牵累,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另外,大学的几年学习,对学生来讲还只是掌握了一些基本理论,而要独立地研究和分析一些大问题,还显得理论准备不足。再加上缺乏写作经验,对大量的材料的处理也往往驾驭不了,容易造成材料堆积或过于散乱,写得一般化。选定小题目,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选个小题目,二是在大题目中选定小的论证角度。比如,有这样三个题目:《论妇女权益的保障》、《论妇女经济权益的保障》、《论妇女财产继承权的保障》,第一个题目显然太大,因为妇女权益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有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益、劳动权益、财产权益、人身权益、婚姻家庭权益,等等。一篇文章如果要涉及这么多的内容,是不容易写好的。第二个题目比起第一个来要小一些,但经济权益包含的内容仍较复杂,作为毕业论文写起来还嫌太大。第三个题目抓住了妇女经济权益中的财产继承权这一侧面,显得角度小,针对性强,容易深入研究。

 当然题目大点好还是小点好,每个人情况不同,难以一概而论。有的理论素养好,情况了解多,写作水平较高,也可以写大一点的题目。但一般来说,题目还是小一点、具体一点为好。小题目容易驾驭,只要写得丰满深入,同样很有价值。此外,题目大小的区分也是相对的,并无绝对的、一成不变的界限。大题可以小作,小题也可以大作,这要根据作者的实际来加以确定。

 毕业论文的题目要具体些小些,但也要注意不能把范围限得太小太具体,以致失去典型意义或使理论水平发挥不出来。如《××厂行政科岗位责任制刍议》,这样的题材写个意见书就足够了,如硬要写论文,意义也不大。

 再次,选题还应注意千万不能随大流或者赶时笔,写自己并没有弄懂或没有条件研究的问题。如有的一鳞半爪地接触到一点国外的材料,收集到几个新名词、新概念,为了“求新”,为了一鸣谅人,就把别人的东西照搬过来,囫囵吞枣,东拼西凑,这样的论文当然是写不好的,选题时要引以为戒。

;

采用多元研究视角和方法一分为二的人看待语言服务新时代译者与翻译技术的互动与冲撞。因为反思当下翻译技术带给译者情感、态度、需求和接受等方面的影响,将翻译技术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融合,采用多元研究视角和方法一分为二的探究译者与翻译技术的互动与冲撞,才能更好的发现优缺点,找到问题,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进行创新提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557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