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学中的投射法

什么是心理学中的投射法,第1张

投射”这个词,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所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此种内心深层的反应,实为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而这种基本动力的探测,有赖于投射技术的应用。

投射法:向受测试者提供意义比较含糊的刺激情境,让其自由发挥,分析其反应,然后推断其人格特征。

利用这个方法设计的测验称为投射测验。

就是让被试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建立起自己的想象世界,在无拘束的情景中,显露出其个性特征的一种个性测试方法。测试中的媒介,可以是一些没有规则的线条;也可以是一些有意义的;也可以是一些只有头没尾的句子;也可是一个故事的开头,让被试来编故事的结尾。因为这一画面是模糊的,所以一个人的说明只能是来自于他的想象。通过不同的回答和反应,可以了解不同人的个性。

具体方式是提供给被试者一种无限制的、模糊的情景,要求其作出反应,让被试者将他的真正情感、态度投射到“无规定的刺激”上,绕过他们心底的心理防御机制,透露其内在情感,常用的投射法包括词语联想法、句子、故事完型法、绘图法、漫画测试法、照片归类法等。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喜欢你的方法:反常与主动、对你的事总是感到好奇、不自觉的模仿。

1、反常与主动

女生会秒回信息,会答应和你一起出去吃饭看**,这不一定代表着她喜欢你,因为可能这是她对待朋友一贯的态度。很多平时很主动的女生,收到喜欢的人发来的信息,可能会陷入一种既兴奋又忐忑的情绪之中。

一方面很开心自己喜欢的人给自己发来了信息,一方面又会不停的思考自己应该怎样回复才好。当我们在乎一件事情时,往往会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就像拿着一个花瓶一般,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把它摔碎了。

而有些平常比较冷的女生,面对自己喜欢的人时,往往会变得热情起来。所以一般的举动往往不能代表一个女生是否喜欢自己,更多的我们要去观察,她在自己的面前,是不是会有一些反常的举动。

面对自己喜欢的人时,女生往往也会表现得更加主动。但她们的主动有时候不会表现的很直接,而是会默默的在一旁观察,制造一些偶遇的机会等等。

2、对你的事总是感到好奇

女生喜欢一个人时,就会想办法去了解他的一切。因为对于女生来说,安全感是很重要的。只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够给予自己足够的安全感。她会在谈话中抓住一些可能你自己也不以为意的细节,因为她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你的一切。

她会想要了解你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甚至是家庭情况、童年经历、原生家庭等等等,因为她会设想,如果你们真的交往了,这些细节都会成为你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3、不自觉的模仿

有人说,喜欢一个人,就会想要把自己变成他。当我们喜欢上一个人时,就会把他当成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因为我们会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投射在对方的身上。

当他笑时,她也会跟着不自觉的笑;当他皱眉时,她可能也会不自觉的收紧了眉头;她还会去尝试他用过的香水,喜欢吃的食物,爱看的电视剧,还有热衷的游戏。

因为女生对待关系往往抱持着一种经营的态度,所以她们往往会不自觉的去寻找自己和对方身上的一些共同点,有时候也会希望能够主动的去制造一些彼此共同的兴趣爱好。

当然,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喜欢一个人的表现方式也不同。但喜欢一个人时的内在逻辑往往都是一致的——希望对方能注意到自己,喜欢上自己,想要去了解对方和自己是否适合在一起。

精神分析(即深度心理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心理治疗体系。精神分析学的核心理论就是: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心世界向外投射的结果。而他或者她的内心世界,又是在早年的时候跟其父母的关系中形成的。也就是说,现在你是如何对待你的伴侣、朋友,乃至周围的人,就是童年时与你父母或养育者关系的重现。

每个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都发展出了一整套保护自己的措施。这就是人的心理防御机制。这些机制可以是成熟的、强大的,也可以是不成熟的、脆弱的。了解精神分析或者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使这些措施变得成熟与坚固。

关于教育孩子,你应该知道的

60分的妈妈才是好妈妈一个孩子自己爬到桌上下不来,开始哭泣。如果他哭到声嘶力竭妈妈还不来,这是“坏妈妈”。如果哭到焦虑,但未到顶点,妈妈来了抱他下来,这是“60分妈妈”。如果孩子一哭,妈妈就把他抱下来,那就是“完美妈妈”。生活中有很多完美妈妈,她们会时刻监视着孩子,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高度控制。完美妈妈无法忍受孩子把衣服弄脏或不小心摔跤,不允许孩子出错,不能忍受孩子的不完美。

从深度心理学看,在完美妈妈的潜意识里,孩子的不完美会导致母亲的全能感受挫而感到焦虑。这样的妈妈的控制行为会导致孩子的无能甚至心理、人格障碍。

父母应将孩子“温柔推开”在心理学意义上,心灵的成长意味着孩子跟父母的空间距离在扯远,孩子的人格成长得越好,他们越是有能力远走高飞成就事业。但是,很多父母会混淆这两种分离,做出妨碍孩子心理成长的事。

深层心理学有一个说法,叫做“温柔一推”,意思是,在成长过程中,父母要有意识“温和地把孩子从身边赶走”,以便孩子更好成长。每个孩子心理都有独立和依赖两种愿望的冲突,父母应该更多支持孩子成长的那一方,因为独立的方向就是成长的方向。

分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和幸福。健康成长的孩子,是成功与家庭分离的孩子,这样孩子的特点和外在表现是:内心和谐,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发展自己潜能的倾向,富有创造性,独立自主,能够享受生活,有更高的现实成就。

过度上网的孩子即所谓的“网瘾”,是孩子在现实层面攻击性被压抑的结果,因此转向虚拟世界。孩子在家庭中缺乏自由和自主权,内心的攻击力一直向内压抑,最终崩溃而导致行为失控,自制力失控,情感失控。所以心理医生对于过度上网孩子干预的重点不在孩子身上,而应该在家庭关系上。

溺爱不是爱,是控制父母用爱的名义来控制孩子,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比如一个孩子往前爬着,要去拿一个玩具,母亲立刻就帮他拿过来递给他。其实就是在潜意识里告诉孩子,你是没有能力的,你只能依靠我,你永远离不开我。从小就一直这样的教育,长大后,孩子的潜意识就会是自己是没有能力的,永远需要依靠他人。

妈妈的潜意识一个女孩从小缺少关爱,因为她的妈妈工作很忙常常没空来学校看她。在这个女孩长大也当了妈妈后,也把孩子放在外婆家,往往一周才会去看一次。以深度心理学视角可以看到这个女孩这么做的深层原因,是因为所有母亲在潜意识里都想把孩子制造成最理解自己的人。

哮喘是妈妈导致的幼儿与母亲的关系过于紧密,容易患哮喘。这是因为母亲对于幼儿的照顾让幼儿在潜意识中感到“窒息”,无法呼吸,这样的幼儿容易形成依赖性人格,因此很多哮喘的孩子应该做心理治疗。

叛逆期根据深度心理学,孩子的叛逆期的说法是不对的。其实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还想以以前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潜意识中并不期待孩子长大,怕孩子长大后就离开自己。如果孩子不反抗,不表现出叛逆,那才是糟糕的事。

父母的焦虑父母严格管教孩子学习,这其实是父母把对未来的焦虑和不确定,传递给孩子。只有看到孩子在学习,才能减轻他们自己的焦虑。而一个除了学习外,什么都不让干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惧怕异性,不敢追求女孩子。爱被压抑在潜意识,意识层面则表现为恨和疏离。

用深度心理学来认识自己和他人

爱和恨就是硬币的两面。你恨一个人是因为你爱他;你喜欢一个人,是因为他身上有你没有的;你讨厌一个人是因为他身上有你有的东西;你经常在别人面前批评某人,其实潜意识中是想接近他。

如果你觉得世界充满爱,生活很美好,那是因为你自己内心充满爱和美好。如果有人对你说周围的人都对他不好,是因为他内心有对别人的敌意。经过心理防御机制的“化妆”,投射成是别人在恨他并且攻击他。这种人内心的“自我评价”较低,因此自我防御机制过强,影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

当你想到一个人,只有喜悦的感觉,那并不是爱。因为当你爱上一个人,想念他而他不在身边的时候,会产生抑郁的内心体验。

很多时候,我们的当下都被记忆或者幻想污染了。如果一个人习惯于高度控制自己的伴侣以及身边人,这种人往往是从小在父母高度控制的紧张环境中长大的。潜意识中,他要保持对过去的忠诚,不能“背叛”过去。当他将这种状态传递给别人,就会让他和身边人都缺乏幸福感,这就是过去对现在的“污染”。

有的人在人群中能谈笑风生,用快乐和愉悦感染大家,让人感到很有趣,这表示他的潜意识里没有压抑自己。若他是一个很无趣、拘谨的人,很有可能他从小的生长环境是压抑的。

在没有宗教传统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突然信仰宗教,是早年创伤的延迟性反应。但是相反,如果在有宗教传统的家族中长大的孩子,身心会很健康,而且还比别的孩子更纯净,更舒服。

一切记忆都会寻求表达,哪怕是被深埋被压抑的。爱过的会寻求再爱,恨过的会寻求再恨,被虐待过的会寻求再被虐待。如果实在被压抑得太深,人体就会以疾病的方式来表达。心因性疾病,如胃溃疡、神经性皮炎、口腔溃疡,还有一切没有原因的疼痛,都有可能是心理因素导致的。

完美主义者是因为无法容忍自己的瑕疵。把坏的部分投射给别人,于是就可以指责别人了。

每个人都只对心中有的东西敏感。如对金钱吝啬的人,会对别人“小气”很敏感。

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看法、情感和行为,部分地是被这个人“教会”的。如果一个人总认为自己是很倒霉的,表现在行为和态度上,那别人也会认为他是倒霉的。所以一个老师面对一个认为自己很差劲的学生,怎么能被他教会呢?老师要坚定地认为他是好孩子有优秀的一面,那才能帮助他提高。

安慰一个哭泣的人,最好的方式不是说“不要哭”,而是说“你一定很痛苦吧,想哭就哭吧”,或者“我陪你一起哭”,这是“共情”。人类最高级别的安慰,就是理解别人的痛苦,并陪伴他。

什么是投射效应?

它是一种人人都存在的认知偏误。

我们总是倾向于认为对方能和自己感同身受,拿自己的观点、看法、感受、特点,去认知他人。

眼中的世界,就是我们的内心世界,心里想什么,就会看到什么。这是一种以己度人的认知障碍。

这使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可能犯这样「投射」的错误。

比如,我们总是误以为自己了解对方,和对方心有灵犀,结果才发现是自己自作多情;

比如,我们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对方,却注意不到自己和对方的理念实际上相差甚远,最后不得不分道扬镳;

而我们要应对「投射效应」,首先就需要对投射效应的存在有所认知,只要有所认知,就是一种认知升级;

其次,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利用这种投射效应,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你的内心世界。”

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情感、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这就是投射。

人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这是一种以己度人的认知偏误。

你认为事物是什么样,想看到它是什么样,你就更愿意相信你所看到的就是你心里所想的模样,而且往往是无意识,潜移默化的

投射效应有什么表现?

1情感投射

看自己喜欢的人,就越看越喜欢;

看自己讨厌的人,就越看越讨厌;

所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2

相同投射

默认觉得对方和自己有同样的感受;因为自己有这种感觉,所以想当然得觉得每个人都一样;

比如你真的不冷,但你妈觉得你冷;

3

愿望投射

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对方,认为对方应该有这样的感受和愿望;

典型的例子就是家长们望子成龙、成凤

如何应对投射效应

1提高觉察力:

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意中存在着对他人的投射,混淆了主观与现实,应该保持开放的

心态,接纳更多人的意见。

2提高容受力:

意识到自己也在被他人的心理投射,时刻提醒自己“他认为的我,并不是真正的我”;不用归咎于自己。

3换位思考:

试着站在他人的立场解决问题;

对方指出的问题,不一定是自己的问题,解释自己的立场是多余的;可以分析对方指出问题的缘由,帮助对方解决。

如何利用投射效应

1利用投射效应来识别人:

我们在评价他人时,或多或少会夹杂自己对他人的投射,这能反映出一个人心理的愿望,情感,喜好;

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一个人对别人的评价,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这个人本身。

2利用投射效应来建立边界感:

投射效应可能使得我们在情感投射时,对他人有莫名的亲近感,这是一种认知偏误;

我们应该觉察投射效应的存在,做到不以自己的喜好强迫他人,做到能了解并接纳别人的不同;

边界,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手段;能让自己客观冷静地看待彼此的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602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