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E
作为医学伦理学基本范畴的情感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所产生的职业道德情感,即对医德生活的内心体验、态度及其自然流露,即医学关系中的主体在医疗活动中对自己和他人关系的内心体验和感受(E对)。
浅谈中小学教师的道德人格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对《纲要》的重要性、先进性、及时性已达成共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实施《纲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使其真正地发挥作用。在中小学教育的问题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应是道德教育问题,而道德教育的关键是中小学教师自身道德水平的问题,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道德水准,特别是道德人格乃是全社会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这也是我们必须把中小学教师的道德人格作为研究课题的重要原因。
� 人格问题乃“做人之道”。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内在组织,它包括人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潜能、人生哲学以及体格和生理特点等心理物理个体性的多面综合,简单地说,就是指个体的差异,也可以叫人格的个性特征。如果我们完全从伦理或道德的语境中谈人格,就是指人的品格,是指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高低,也可以称人格的品质特征。所以,无论是从心理学还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分析人格问题,都很难区分开人格的个性特征和品格特征。这与过去的教学理论研究只重视物质世界问题的研究,不重视人的问题的研究,在有关人的问题上大多偏重对学生问题的探究,却常常忽视对教师本身的研究。
心理学上的人格解释至少在两个方面是与伦理问题相沟通的。第一,道德人格是人格的组成部分。能够正视环境与个人的责任,因而对自身、别人或所居处的环境,能够正确适应的所谓“健全人格”,如从伦理学的角度看,亦可认定是一种道德人格。第二,人格的动力特征与道德问题相沟通,以某种行为方式行动或能以某种特定结构组合一系列外在行为表现的整合能力。所以,人格的心理学与伦理学的解释是沟通的,人格与道德问题有相关性,讨论人格建构不可不讨论道德教育,尤其是道德人格的建构。而道德人格的建构有外部和内核两个层面,前者指一系列的道德行为规范组成的外在系统的建设,后者指道德观念、情感、信念等内在系统的建构。由于中小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更应着力关注对自身的道德观念、情感、信念等的内在系统的建构,加强人格修养。
我们之所以要将中小学教师的人格修养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来研究,是因为在每个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社会媒体是学习的源泉,有很大的社会化力量,在青少年生活的不同时期,这些社会媒体都有各自突出的作用,并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施加不同的影响,特别是中学教师的人格修养,甚至影响着学生们的终身,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带有社会责任,对学生人格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从学校教育来看,教师的人格,体现着教师之间的个性差异,诸如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稳重的态度、积极的兴趣、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品性等,这些因素在不同的教师身上的外在表现是不同的,具体反映在教师个体为人处事的道德风尚上,体现在不同的教学风格中,也表现在不同的德育环境里,而这些反映与表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德。可见,教师的人格与师德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切师德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学生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由此可见教师人格的力量。学生往往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发展其性格,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从教师的威望中完善其人格的全部含义。
我们应该特别强调在理想的教师人格中,道德的纯洁性如雪一样洁白。不管有人还是无人,行动都是表里如一,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能赋予公正的爱,这样的人格才是真正有魅力的人格。慈爱和权威是为师的特质,因而也是人格感化的根本动力。而慈爱和权威决不是对抗的二元的东西,而是由同一根源——教师高尚的人格涌现出的。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威信,没有威信就没有真正的爱。金子般的人格,能给学生们带来足够享用一生的“热量”,能还给教育一个更加深刻的内涵,既使父母给予孩子们足够的爱,青少年的身心也并不一定能够健康成长,来自师长的爱是无声的,但却是最有份量的,学生们在学校里最渴望的就是来自教师给予他们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爱。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要实现学生道德人格的提升就必须重视建构合乎时代的道德理想人格;道德理想人格的塑造要在神化人格与现实人格之间保持张力、取得平衡,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一定的神圣性;理想人格追求在教育或修养中的具体落实应通过榜样人格——具有优秀人格魅力的教师作为中介去完成,对每一个个体而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既要以理想人格作最高参照系,又要以榜样人格作最切近的参照。所以,我们不仅要把教师当作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的执行者、知识的传播者,而且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该突现教师的道德人格魅力。在学校,教师是学生最依赖的人,是学生的人格榜样,学生在教师那里获得信心和力量,学到高尚的思想品德。教师是学生情操的陶冶者,心灵的哺育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还很不成熟,其成长不是自发的,教师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在言传身教中去影响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实现他们的理想人格。
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迅速地发生着变化,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对教师特别是中学教师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核心人格才是真正有魅力的人格呢
教育规律告诉我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新的教育氛围对中学教师首先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极强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教育事业而献身,为此,他们应该不断地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凡是学生尊敬和爱戴的教师,都是有着较强业务能力的教师。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并且善于把必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发展学生的智力,在教师的服务中,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掌握知识的乐趣与教师的人格力量。为了实现教师对学生的真正的爱,教师要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表现为有理想、有道德,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能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一言一行能成为学生的表率。教育是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学生对教师道德人格的认可,师生关系融洽才能使教育取得成功。
创造性、创造精神是中小学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内容。创造精神是和保守、守旧思想相对立的,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在这样一个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对信息的捕捉、吸收、筛选和运用,都需要有新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去捕捉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并会对庞杂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整理,从中找出主要的问题,据此做出决策,指导行动,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对信息的处理上,不仅会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做定性分析,还会利用数学及其他科学手段做定量分析,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很好地结合起来,加强思维的精确性。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一定是敢想、敢干,有勇气独辟蹊径,有能力开拓新的领域,敢于创新,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的事。关于这一点,目前同仁们还有不同的看法,争论的焦点是中小学教师到底该不该从事一定的科研活动,教师们应该是只依据教学大纲传授知识,还是在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的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承担一些课题研究;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否会对其正常教学有帮助的问题。我认为,开放思想是时代对人的素质提出的要求。在人们的思维方式上,也应该有新的转变,要改变思维的参照系,扩大思维的空间范围,从过去那种狭隘的、封闭型中解放出来,变为宽广的开放型。要使人们的思维在更广阔的领域中驰骋,以发展人们的创造精神,中小学教师也不例外。低水准、低素质的教师既使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也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但高水准、高素质的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就一定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而且其先进的、甚至是超前的思维方式会使所有的学生受用终身。
独立的人格才是真正的人格。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品德高尚的教师应该具有能够摆脱物质诱惑、耐得住寂寞、淡薄名利、喜欢独处和隐静的品质。赖以指导教师人生目标的是他们所具有的价值观和情感,对待那些能引起人们混乱的事情常常能保持超然、平静、泰然自若的态度。他们很容易找到自我克制的方法,以及找到使自己保持平静和安详的方法;因而教师能做到在处理个人名利、灾祸时不像一般人那样反应强烈。他们能做到在有失尊严的情境中也有能力保持自己的尊严。这种自我克制是根本不同于严厉和冷漠的。由于教师的独立自主,因此总能不受环境的约束,比依赖外部世界更多地依赖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呈现出一种清新不逊的鉴赏力,以敬畏的、惊奇的和愉快的心情体验其一生中遇到的各种事件。由于内心世界的纯洁,使他们对每个学生或每次日出都像第一次见到那样感到美丽和令人激动。他们表现出对自己、对别人以及对整个自然的最大的认可,他们所能做的就是让这个世界更加美丽。
小说《千纸鹤》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菊治深陷太田夫人(父亲的情人)的温柔乡中,而后将情感转移到太田夫人的女儿文子的身上,情感纠葛,纷纷扰扰,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菊治该做何抉择最后,文子选择了离开,而菊治与雪子共度余生。
所有的悲剧以死亡结束,所有的喜剧以结婚告终——拜伦
似乎川端康成笔下的主人公,都具有这样的特质,其身上笼罩着淡淡的忧伤,解不开的惆怅,而《千纸鹤》中菊治同样如此,他是一个优柔寡断、懦弱脆弱的人物,时常使自己陷入忧郁与罪恶,一种自身营造的虚无缥缈的境地中去。
父母一直以来都是平淡如水的情感,而太田夫人插足父母之间,成了第三者。小说中最开始菊治对太田夫人是持着厌恶的态度,然而,直到父亲去世后,太田夫人把对菊治父亲的爱,转移到菊治的身上,而菊治也莫名沉沦在这柔情中。文中写道:
诱惑总是那般致命,明知是不道德的行为,连自己都会唾弃自己,但是,情感又是不理智,不受控制的,就让自己苟且偷欢,沉醉其中吧!对于这种不伦之情,他似乎也分不清现实还是幻境,莫名将自己置于这境地,退路在何处,无从得知。文中写道:
按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他认为每个男子都有俄狄浦斯情结,只是道德的原因将其压抑在内心深处。然而,菊治遇上了太田夫人,他们越过道德的边界,跨进爱的禁区,一边享受爱的错觉,一边内心煎熬着,爱与伦理难以抉择,一切都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似乎当一切都成了死局时,总有人要站出来打破局面,而太田夫人以她的死划上了句点,拒绝一切的理解与原谅,但是菊治和文子却都被死纠缠住,无法背逆的伤感,渗透骨子的哀伤。
夫人的去世就像一场诅咒,久久缠绕在菊治的心头,时常错觉曾经的美好还在指尖,时常内心倍受煎熬。他常常思索太田夫人寻死的原因,终不得其解,直到文子的一番话语,“死了的人是不会强迫活着的人接受道德。”他渐渐释怀……
整部小说中,文子一直对母亲的行为深感愧疚且耻辱,尤其当母亲把对菊治父亲的爱转移到菊治的身上时,她拼命阻止母亲与菊治的交往,她深知这是错误的开始。文中写道:
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来回翻阅小说,我始终感受不到文子对菊治的爱,殊不知,那份情竟会那么地深。还好,她始终是理智的,深知他们之间有太对的纠葛与阻拦,摔了志野陶,摔了与菊治有关联的一切,狠狠切断这份情,那个不该爱上的人。文中写道:
你心虽善感,却从不改变。你灵魂柔顺,却从不妥协——拜伦
善良而理智的文子,在意识到自己坠入受到道德与良心责谴的爱情时,理智地选择离开。她知道,这份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爱的重量,母亲已经以她的死,换得文子的活,不离开,她将会成为下一个母亲。
文子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男子,她深知他们不能相爱,更没有未来。各种情感交织缠绕杂糅,文子竭力用最后的一丝理智,掐断了这份情,这一段错误的爱情根本就没有开始的必要。或许离开是最好的选择,救赎彼此。
她的离开,让菊治从罪恶中骤然清醒过来,她的离开,既救赎了菊治,也拯救了自己。
远方的她选择祈祷菊治幸福,然后一个人默默无闻地活着,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虽然我深爱着你,但是我也只能祝福你,放过彼此,各自幸福。
文中多次提到稻村雪子**衣物上的千纸鹤纹样,而雪子**正如千纸鹤那般,代表菊治的情感寄托,以及对于美的终极幻想。
似乎川端康成的小说中,总有一个神化、理想化的人物,那人是纯洁与美好的结合,是不忍亵渎玷污的存在,是主人公菊治的精神净土。文中描写雪子**的笔墨不多,但是总给人眼前一亮之感。文中写道:
菊治一生中遇到的这三个女人,太田夫人是他的欲望宣泄,文子是他得不到的美好,而雪子才是他心灵的归宿,深感安心踏实。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无数的人,然而真爱在哪?不断寻找不断迷失,或许爱为何物,我们皆不明了,只是心得以安放便足够了。
庆幸故事的最后,菊治终清醒明白,这份执着且带有罪恶感的爱只会折磨两人,终逃不出道德伦理的圈子,他选择放弃了杳无音讯文子,寻得如雪花般纯洁的雪子,从此,两人相濡以沫。
疫情被困在家里,大家都在追那些新剧,我反其道而行之,看了一部2017年首播的家庭伦理剧《一树桃花开》,《一树桃花开》是由王瑞执导,王志文、徐帆领衔主演,蓝盈莹、李泓良、何建泽、郭晓婷联合主演的都市情感剧,该剧围绕盛茂林、郑婉颐一家人而展开,讲述了两代人之间,矛盾和情感纠葛的故事。
这部42集的家庭伦理剧带给了我很多对于感情和婚姻的反思。
盛茂林老了,在第二任妻子患病离开后,他带着对前妻郑婉颐和孩子们的思念回到了北京,他不知道当年是因为自己的误以为是,怀疑妻子郑婉颐生下来的老三盛放是别人的孩子,而提出了离婚并调往贵州。其实确实是他误会了,现在的三个孩子各自有自己的感情上的问题和烦恼。
盛茂林也不容易,当年和郑婉颐感情很好,但是有了一儿一女万事足后,盛茂林就做了结扎,没想到后来郑婉颐又怀孕了,发现的时候月份也大了,没办法做手术拿掉,否则郑婉颐就有生命危险,后来医院和单位特事特办,只能由着郑婉颐把孩子生了下来,是个女儿,起名叫盛放。
盛茂林心里不得劲,怎么都觉得这个孩子不是自己的,郑婉颐心里委屈却又解释不了,话说那会儿的人是真的淳朴,也是不好意思去问一下这些应该及早科普到位的知识。盛茂林因此和郑婉颐分开了,一个人到了贵州大山里的厂子生活。
这边的郑婉颐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孩子长大,吃了多少苦就不说了,徒留给别人话把儿,似乎都觉得郑婉颐这是自作自受。好在她把孩子们养得都不错,只不过长大了的孩子们都面临着各自的情感问题苦恼不已。
盛放在剧中得知是因为自己的到来害得爸爸和妈妈离婚,她恳求哥哥帮她弄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盛家的孩子,哥哥盛誉和医院里的想要追求盛放的大夫做了个亲子同源测定,测出来盛誉和盛放就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妹,盛放放心之后放声大哭。
盛茂林知晓了结果,惊讶于自己当年的糊涂。希望儿子盛誉能帮着自己来弥补这些过错。
因为在他心里一直爱着的那个人还是前妻郑婉颐,到贵州后,因为生活上的考虑,再婚的后老伴儿是个三线工厂的苦命人,丈夫和孩子都过世了,两个人结婚也是为了做个伴,但是婚后盛茂林才知道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怎么就能这么大,后老伴脾气暴躁,粗鲁野蛮,盛茂林也认了,没办法,都不容易。可是即便忍让着过日子,后老伴儿也还是退休了就过世了。
现在知道是因为当年自己的一意孤行、自以为是,害得母子四个人在最需要他盛茂林的时候他缺席了,盛茂林心里懊恼不已,往事已矣,且待来生吧。两个人在现在的相处中,也渐渐互相理解了对方。
盛誉当年结婚很匆忙,是为了圆长辈们的心愿,但是心爱的那个女兵却和他失去了联系。盛誉和妻子的婚姻一直别别扭扭,后来妻子出国两个人就形成了长期的两地分居,妻子不打算再回国,后来索性就离了。后来盛誉偶然在医院遇到了自己心爱的那个姑娘,才知道当年这姑娘的腿残疾了,也是故意躲了他,盛誉抱着晚来的幸福激动不已。
盛开的婚姻在这个故事中最具有代表性,嫁的罗耀辉是上高中的隔壁班同学,没有太了解就一腔孤勇地闪婚了,也是为了和出轨的前男友赌气,也为了告别以前那个渣男带来的各种记忆。
没想到婚后的生活一地鸡毛,婆婆听闻她之前的感情史,话里话外说话带着侮辱,耀辉又是妈宝男,盛开的日子过得憋屈又闹心。
盛放任性得像一朵带刺的玫瑰花,本来在上海有一段好好的感情,但是她想回北京也想结婚,就自作主张要带男朋友回京,可是男朋友不愿意,俩人在机场分了手。回京后的盛放经常和医院的小大夫在一起,又发现是对门租户,两个人不打不相识,慢慢地从了解到相知相爱,最后也收获了幸福。
唯有盛开,努力顽强地想要坚守这段婚姻,最终被伤得遍体鳞伤。俗话说告别错的才能迎来对的,在路边彷徨的盛开路遇了自己的白马王子,在对方坚持不懈的努力追求下,两个人终修成正果。
盛茂林百感交集,人生真是单程路,谁也不能重新来过,他想补偿郑婉颐和孩子们,却发现自己身患绝症,思来想去,他一个人回了贵州
盛茂林没想到,犯了一个错想要弥补会这么难,自己得了绝症总不好再连累孩子们和郑婉颐,但是郑婉颐还是带着孩子找了来。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人老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盛茂林算是领教了生活给予他的酸甜苦辣,也得到了孩子们的谅解。
片子结尾的时候,盛誉曾经问过盛茂林说:“爸,你爱我妈吗?”盛茂林说要是不爱,当年就不可能生那么大气,不可能那么计较,就怎么也过不去了,成了一道坎了。看得人很感伤。
人生的路上,爱情是一道难解的题。但是对于剧中人各自的婚姻和爱情,我们可以看到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的地方。
人们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日子,才能明白地选好伴侣,也才能形成共同的目标和方向。
就拿盛开和罗耀辉来说,两个人之间的问题像是鸿沟,互相之间是不一样的人,努力跟上步伐太累,也不一定能跟得上,罗耀辉就凭着这点自卑一个劲儿的折腾盛开,盛开苦不堪言。
但是盛开第二段婚姻里,那个对的人就跟盛开说,你就开心做你自己就好了呀。这有什么问题吗?
所以,任何人都需要去想清楚。有时候你在对方眼里的不堪,不一定是你自己的错处,恰恰体现了两个人三观上巨大的差异也说不定。
对于爱情和婚姻,我们需要敬畏感和惜取眼前人,才能大浪淘沙走到最后。
(全文完)
首先,应摆正“非虚构”与“写作”的主次关系。从字面意义看,“非虚构写作”的中心词为“写作”,“非虚构”是其修饰语。但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这样的限定,堂而皇之地将“非虚构”越位于主语。显然,“非虚构”与“非虚构写作”之间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非虚构”根底上是真实,是“非”虚构、不虚构与不可编造,而非“反”虚构。概言之,“非虚构写作”本质上是以“非虚构”的形式进行文学写作。
“非虚构”在中国作为一个概念或范畴的提出,并非倡导者的突发奇想或偶然为之,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肌理与复杂的文学内因。简单来讲,大抵有四:一是对“后先锋时代”虚构文学“个人化”创作现状的反拨;二是对以“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日渐偏离“非虚构”轨道而陷入“单一化”“模式化”与“体制化”窠臼的匡扶;三是对新世纪以来“底层叙事”日渐显露的“表象化”“类型化”与“客体化”苦难书写弊病的矫正;四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主义和娱乐化书写而引发的“仿真化”“虚幻化”与“符号化”乌托邦图景的反正。事实上,“非虚构写作”的提出旨在重建一种严肃真实的写作伦理与介入现实的创作立场。它鼓励作家走入生活现场,深入现实内部,以亲历性、反思性与在场性姿态直视虚构文学面临的困境,打破传统的文学秩序,探索并实践更为宽阔的写作,使我们从个人到社会、从现实到历史、从微小到宏大等各个层面、形形色色的关切和经验在文学书写中得以呈现。可见,文学书写是其内核与目的,而“非虚构”仅是手段或路径。
其次,应凸显“写作”与虚构、想象之间的应然关系。作为文学范畴的“非虚构写作”在根底上依然体现为一种文学创作,无论其表现出怎样的具体现实的真实,这种真实都应是一种文学的真实。而这种文学的真实恰是在立足于“非虚构”的现实事件基础上,并通过虚构、想象等艺术手法超越这种基础之后呈现出来的。也即是说,作为文学的“非虚构写作”与虚构、想象之间并不截然对立,而是交相呼应、共同交融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
不得不说,“非虚构写作”在文学真实的呈现上不仅不反虚构,反而需要借助虚构与想象来深化现实真实。因为虚构是对真实生活的高度提炼,是艺术想象的产物。想象是依凭记忆对大脑储存的材料进行加工而产生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只要不是漫无边际、不合逻辑的杜撰、编造与无根无由、不合情理的空想、幻想,其对于文学真实的呈现都是有益和必要的。虚构与想象可使现实的琐碎、芜杂精细化、条理化,抽象的情感、意志与体验形象化、具象化,从而渲染情感,强化主题,升腾境界,呈现文学的真实性。
遗憾的是,从“非虚构写作”的创作实践看,大多创作主体教条性地停留于“记录者”“观察者”层面,使作品徘徊在“反”虚构的层次。因盲目排斥虚构与想象而将其与“非虚构”进行简单的二元对立,致使这些“非虚构”文本无法与新闻写作、口述实录和社会调查等类型的“非虚构写作”区别开来,虽说最大限度地呈现了现实真实,但却丧失了鲜活的艺术意蕴与应有的美学张力。
最后,应厘清艺术真实与现实真实的逻辑关联。“非虚构写作”追求的是艺术真实而非现实真实。但实际创作中,我们却有意无意地将其混淆在一起。毋庸讳言,任何写作,无论是关于现实的描摹还是关于历史的记录,不管作者如何客观冷峻与零度叙事,都不可避免地掺杂着个人想象、情感、认知,甚至是兴趣与爱憎。加之作者的出身、立场与态度及所处历史时代和社会氛围等因素,又无疑会在创作中隐匿着某种“虚构性”的因子,或是带有创作主体的反思,或者回避某种情形以达到特定目的。换言之,作者以个体视角对现实素材进行观照,所呈现出的“真实”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作家个人意义上的“真实”而已。这种“真实”难免会带有“个体化”与“主观化”的倾向。
[编辑本段]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
意识对于意识活动本身的认识。广义指人对自己的属性、状态、行为、意识活动的认识和体验,以及对自身的情感意志活 动和行为进行调 节 、控制的过程 。在近代西方哲学界,一些哲学家赋予这一术语以更多不同的涵义。在康德哲学中自我意识即先验的统觉的同义语,指主体意识对于经验材料的综合统一功能;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则被视为人类精神在主观精神发展阶段上介乎于意识之后,理性之先的特定的意识形式。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使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
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
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一个人如果还不知道自己,也无法把自己与周围相区别时,他就不可能认识外界客观事物。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自觉自律地去行动。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就有助于他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得自我教育积极的效果。再次,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可见,自我意识影响着人的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尤其对个性倾向性的形成更为重要。
[编辑本段]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从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因此,自我意识也叫自我调节系统。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反思。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的评估,它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自尊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与体验。自信心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自信心与自尊心都是和自我评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自我调节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它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检查是主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自我监督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行实行监督的过程。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的掌握。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中直接作用于个体行为的环节,它是一个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自我调节的实现是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质的表现。自我意识的调节作用表现为:启动或制止行为;心理活动的转移;心理过程的加速或减速;积极性的加强或减弱;动机的协调;根据所拟订的计划监督检查行动;动作的协调一致等。
[编辑本段]自我意识的形成
每个人对自己的意识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首先是对外部世界、对他人的认识,然后才逐步认识自己。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我们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在我们一生中一直进行着。
每个人都是一个心灵画家,不过,这个画家的水平是逐渐提高的,当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达到以下水平时,我们对自己的画像就基本完成了:
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
能认识并体验到内心进行的心理活动;能认识并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每个人给自己的画像从无到有,从差到好,大体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生理自我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躯体的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爱护感。人们有时把生理自我发展阶段称为自我中心期,这种初级的形态是以自我感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大约在一岁末的候,牙牙学语的儿童开始用手指可以拿到纸、笔,拿到什么是什么,但他知道手指是自己的,这样就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以后儿童开始知道由于自己扔皮球,皮球就滚了,进一步把自己这个主体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
两岁左右的儿童,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这时儿童只是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代号,遇到叫周围同名的别的孩子时,他会感到困惑。儿童从知道自己的名字过渡到掌握代名词我、你时,这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可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此时,儿童开始把自己当作一个与别人不同的人来认识。从此,儿童的独立性开始大大增长起来,儿童经常说我自己来,我要……。随着儿童把自己当作主体的人来认识、他们逐步学会了自我评价,懂得了乖或不乖、好或不好的含义。
当儿童在3岁左右,会用人称代词“我“来表示自己,用别的词表示其他事物时,说明他开始意识到了自己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内容,开始从把自己当作客体转化为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这是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也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次质变和飞跃,人的自我意识从此萌生。儿童掌握人称代词比掌握名词困难得多,代词具有很大的概括性,“我“一词可与每一个人相联系,运用时必须要有一个内部转奂过程。例如,母亲问孩子:“谁给你的糖?“孩子应该回答:“阿姨给我的糖。“而不能说成“阿姨给你的糖“。儿童要能完成人称代词运用中的这一内部转换,没有对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他物的一定的区别和把握,是不可能的。当然,这时的儿童还没有关于自己内心的意识,像成人一样地沉思内省还是不可能的。
2、社会自我从3岁到青春期开始,个体通过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增强了社会意识,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尽量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标准。这个阶段称为社会我阶段。
3、心理自我从14、15岁到成年,大约10年的时间,这个时候,我们的性意识觉醒,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大大提高。在生理和心理上急剧地发展变化的同时,促进了自我意识的成熟,我们开始进入心理自我的时期。
在这个时候,我们在意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我们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我们不再象以前那样满足,开始对自己不满意,希望改变自己的外貌、性格等。
心理自我是个人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并从成人的保护、管制下独立出来,表现出自我意识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强调自我的价值与理想。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后阶段。这时我们能够透过自我意识去认识外部世界,而且这样的自我意识过程将伴随我们的一生。
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发展是与他的心理自我发展的是否完善密切相关的。心理自我发展完善的个体能够以客观的社会标准来认识社会和评价事物,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形成对待现实的正确态度、理想与信念等。
[编辑本段]自我意识完善的途径
1、正确的自我认知
“人贵有自知之明”,全面而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自我认知是从多方位建立的,既有自己的认识与评价,也有他人的评价。我们不妨自己认真仔细地想一想,用尽量多的形容词描述自己,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步,他观自我的描述,描述父母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恋人眼中的我、兄弟姐妹眼中的我,你再寻找这些描述中共同的品质,将其归类。你描述的维度越多,你越会找到比较正确的自我。
2、客观的自我评价
一个人必须建立在正确的自我认知基础上,正确的自我悦纳、积极的自我体验、有效的自我控制。
自我悦纳是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悦纳自我首先要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欣赏自己,体会自我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体验价值感、幸福感、愉快感与满足感;其次是理智与客观地对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冷静地看待得与失。在生活中注重自我,自我意识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的一种状态。积极的策略是:关注你自己的成功,并将优势积累,每个人身上都有着无数的闪光点,重点在于寻找你自己的闪光点并将其构成亮丽的人生风景线。
3、积极的自我提升
提高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对自我完成某项工作的期望与预期。当人们期望自己成功时,他必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并且当面临挑战性任务时,会表现出更强的坚持力,从而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一般学业期望较高,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呈正相关性。
另一条途径是克服自我障碍,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体验对自己能力程度的焦虑带来的不安全感,这便是一种自我障碍。我们听说了太多的这样的故事:由于考试前身体不好,所以在大考中没有取得好成绩。这便是典型的自我障碍,为自己的考学不成功找到了适当的借口。一个渴望自我发展的人必须主动克服自我障碍,进行积极的自我提升与自我尝试。积极的自我在尝试中会发现自己的新的支点。
4、关注自我成长
自我的发展需要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监控。但将成长作为一条线索贯穿于人的始终时,整理自己成长的轨迹显得尤为重要。依照过去、现在、未来进行清理,深刻了解与把握自己。要记住:自我体验永远是个体的,当我们在分享他人自我成长的硕果时,也在促进我们自己的成长。
[编辑本段]自我意识的作用原理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威尔(JFlavell)曾指出,
摘 要: 我国在电视广告插播方面做了相关的规范,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广告插播一事进行讨论,从伦理的角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 广告 插播 伦理 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无论是在看电视还是在听广播时,都会有大量的广告插播,你争我抢,无非是出于经济利益。每当这时我们的思想就会被阻断,我们的情感就会遭受侵略。如当我们正在享受晚餐时,忽然来了一则“泻痢停”的广告,你还能吃得下饭吗?当我们看电视看到最精彩的时候,突然来了个瘦身的广告,你不恼吗?
当播放比较好的电视或电视剧的时候,电视台就会拼命往里塞广告,有的十几分钟会连续插播一两段广告,这使观众叫苦不迭,进而对广告产生逆反心理,严重“杀伤”了观众对节目的持续收视热情。还有,当我们的思绪完全沉浸在剧情之中,与剧中人物共命运的时候,“咔”的一下来了一个“不孕不育”的广告,一下子几分钟就过去了。我们的思维就这样被迫终止了,本来十分完整的情感就这样被割裂了。这期间的广告都是在人们毫无心理戒备的情况下,硬性地灌输到脑海中,此时,我们是“奴隶”。而且这种做法对影片也是极其不尊重的,它的出现与影片在感情色彩及内容意义上都没有很好地衔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反对适当插播广告,因为可以了解一些新产品,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电视台在节目之间插播广告,作为电视节目的附加部分,与相应的电视节目应该是一个整体,而这种忽然插播的方式使整个电视零碎化、片段化,并且会使人的心灵变得麻木并且粗糙,而且情操不能得到陶冶,更不可能达到很好的审美欣赏的境界。
在我们看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的时候,正播放到一位日本军人讲他被俘却没有遭到虐待,而日本军人在捉到中国俘虏是如何残虐的时候,我们的思绪沉浸在对日本人的万分痛恨之中,他们是多么的凶残……忽然插播了一个名叫“法士特之歌”的广告。直到该广告结束,我才意识到这是个企业的宣传片。在这之前,电视台为何不稍稍提示一下观众下面是广告时间,从而给观众以思想准备。人的情感是需要培养的,我们的情感在这样毫无讲究的广告插播影响之下,只会深受其害,而不会利于情感培养。正当我们在收看一部很具生活情节的电视剧的时候,一个拿着枪的女人忽然出现在电视中指着你,我们在被“恐吓”中才明白原来这是一则玉兰油的广告。枪是对准敌人和罪犯的,广告的做法会使人觉得很别扭,哪里有心思去护肤呢?这样的插播方式确实值得商榷。
这种胡乱插播方式反映出部分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具备职业道德是所有社会从业人员的底线,对新闻从业人员更是如此。还有一种情况,正在进行的电视节目中,突然插播广告,但是它有广告倒计时,比如说五分钟,像央视的经济频道,这样的话就可以自由地安排时间,休息一下眼睛或者解决一下个人问题——根据调查统计,这一时间段内的用水量有所增长。相比较而言,这种插播方法人们还是能够接受的,主要是人们的情感不会受到突然的扼杀。广告插播是想用丰富的画面和丰富煽动的语言将产品功能和卖点直接传递给消费者,从而促进产品销售。当我们看到一则广告时,如果能产生愉悦的感觉或共鸣的状态,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去关注这种产品甚至直接去购买,这时广告的作用算是得到了发挥。但是也存在另外一种情况,比如说一则广告连续播放多遍,如此重复播放,使人们对其产生极其厌倦的感觉。而且我们的情感也不能得到保护,如果情感都受到牵制,哪里还有的自由?没有比思想情感被割裂更痛苦的了。
在利益的驱使下,广告铺天盖地地出现在电视画面中,我们的视野中,我们被动地接受着。许多人认为插播广告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承担社会伦理的义务,特别是在当今“注意力经济”时代。广告插播只是想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可以把广告伦理抛之脑后。中国的孔老夫子区别了义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所谓义是指行为必须遵循的原则,所谓利是指个人的私利。电视台这种不顾观众的利益,拼命地插播广告就是没有遵循原则,是不道德的,是违背伦理的。
当今人们越来越浮躁,大量的所谓信息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慢慢地使人们失去方向,思维跟着广告走。而这种毫无意义、突如其来的广告将会使人们的心灵变得越来越麻木。
讲到这里,我们应进一步认识电视台的责任,在电视编辑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到插播广告与电视片的衔接,情感与趣味的衔接,使两者自然过渡,从而使电视节目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把广告插播当做起一种硬性连接功能的手段。广告插播是需要相关的审美标准和伦理标准的,看一则广告是否具有文化价值,我们就要明确这则广告是否具有美感,是否具有文化的审美价值。这种审美价值应该通过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美感和和谐的形式体现出来。在人们毫无心理戒备的情况下进行插播,本身就无所谓和谐,哪里还有美感呢?很多地方电视台在播放广告时总是按照广告主的要求连续不断地播放两到三遍甚至更多,这种信息过频过滥严重挫伤观赏者的观赏兴趣。还有,一些媒体在播放广告时音量明显增大了,比其他非广告节目的音量要大许多。这也是对观众权力的粗暴干涉,观众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迫接受的。另外,电视台也应当选取品位较高的广告进行插播,像那些对少年儿童的心理有腐蚀作用,编排无序,制作低劣,扭曲价值体系的广告都应不予播放。像2003年一直播放的以“孝敬老人”为主题的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宣扬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让人形成对照,这样的话可以影响到自己。最后电视台应该充分了解和分析当地人的收视习惯和收视心理,从而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设置广告时段。利用突然插播或所谓的广告技巧对人们进行轰炸来获取经济利益是不可取的,把广告伦理抛之脑后的做法必会被人们鄙视。
参考文献:
[1]美国电视广告规范
[2]斯密道德情操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