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价值观和道德观:这是伦理分析的核心。分析应关注所讨论的行为或决策是否符合普遍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它们是否与特定的文化、宗教或社会背景相一致。
2 利益相关者:这是伦理分析的重要部分,因为许多决策都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利益。分析应考虑所有受影响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个体、社区、组织、环境等,并评估决策对他们的影响。
3 公平和公正:伦理分析需要关注公平和公正的问题。这包括考虑决策是否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以及是否存在任何形式的不公平偏见,如种族、性别、社会经济地位等。
4 责任和义务:伦理分析需要考虑决策者或行动者的责任和义务。这包括他们是否有责任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是否履行了法律或道德义务,以及他们是否有能力承担责任。
5 社会和环境影响:伦理分析需要考虑决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这包括考虑短期和长期的影响,以及决策对社区、经济、环境和其他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
6 可能的后果:伦理分析需要考虑可能的后果,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以及如何在决策中平衡这些后果。这可能涉及到对风险和利益的评估,以及对可能结果的合理预测。
7 道德推理和伦理理论:伦理分析也需要考虑道德推理和伦理理论的应用。这可能包括对伦理理论如功利主义、德性伦理、义务论等的理解和应用,以帮助理解道德问题并提供指导。
在执行伦理分析时,通常需要将这些方面综合在一起,以全面评估一个决策或行为的伦理性质。此外,根据具体的情境和问题,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相关的因素。
亲亲您好,1、经济因素
经济泛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即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婚姻伦理,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经济基础的制约,是由其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是第一性的,婚姻伦理相对经济基础而言是第二性的。
首先,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婚姻伦理的性质。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婚姻伦理之所以性质各异,主要是由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不同性质决定的。如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奴隶主不仅占有生产资料而且占有奴隶的人身,所以奴隶制的婚姻伦理取决于奴隶主阶级的意志,奴隶主具有操纵奴隶婚姻的权利,奴隶没有丝毫的婚姻自由。社会主义的婚姻伦理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因而,社会主义的婚姻伦理体现为广大民众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婚姻范畴中的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
其次,经济基础的状况决定婚姻伦理的基本内容。经济基础不仅决定婚姻伦理的性质,而且决定婚姻伦理的内容。婚姻伦理的内容集中表现为对社会主流婚姻意志的认同和反映。如在中国古代,符合婚姻伦理要求的婚姻模式是聘娶婚,其婚姻的缔结遵循“六礼”程序。聘娶婚所形成的相关伦理规范不仅构成封建社会的主流婚姻伦理,为社会各阶层的民众所接受和遵循,并且对非主流婚姻伦理进行抵制与非议。
再次,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婚姻伦理的发展变化。婚姻伦理随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表现出历史性和可变性的特点。经济基础演变的根源是社会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是婚姻伦理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当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变革旧的经济基础时,就会引起婚姻伦理的变革。它要求涤荡旧的婚姻伦理体系,建立新的婚姻伦理体系,以适应新的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且,在同一社会形态里,当经济基础发生某些局部变化时也会引起婚姻伦理的相应变化。纵观婚姻伦理的演变进程,我们会发现,每次的婚姻伦理变化,都是社会经济基础变革的产物。
2、文化因素
在婚姻伦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婚姻风俗文化、社会性别文化、文学艺术等文化形式都对婚姻伦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一,婚姻习俗文化对婚姻伦理的影响。婚姻习俗即民间嫁娶的习惯,是一个民族关于嫁娶的仪式、规矩和要求,是关于嫁娶的方式和手段的社会行为规范。它和婚姻伦理一样,是一定社会制度发展、变化的缩影,与婚姻伦理关系极为密切。伦理道德的最初表现形式即风俗,婚姻伦理源于婚姻习俗。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主流婚姻习俗,也就是当时的主流婚姻伦理,即婚姻习俗与婚姻伦理具有一致性。婚姻习俗和婚姻伦理相互影响。
在符合社会普遍利益的前提下,两者体现出内容上的一致性。但在非符合社会普遍利益的前提下,婚姻伦理制约婚姻习俗,要么将其发扬光大,要么令其销声匿迹。
第二,社会性别文化对婚姻伦理的影响。社会性别观念和性别秩序是性别文化建构的产物,是形成两性关系及规范两性行为的文化要素。在社会性别文化的影响下,大部分人特别是女人都认为男女两性在婚姻生活中的身份和地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天经地义的。传统社会性别文化规定了女人作为母亲、家庭中的照料者和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的角色,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在公共领域,社会鼓励男性求取功名、封妻荫子,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角色,而女性则要相夫教子,做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贤妻良母”。在家庭领域,确立了夫妻间男尊女卑的不平等地位。男性家长权力是最高的统治权力,充满权威,以独断的权力支配家庭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其他成员的生活。丈夫拥有离婚的自由,而女性则没有自主婚姻的权利。女性只要触犯“七出”中的任何一项,丈夫就有绝对的权利休妻。
第三,文学艺术对婚姻伦理的影响。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升华和折射,它通过赞扬、歌颂美好的婚姻行为,体现对婚姻伦理的认同与推崇。也通过揭露和讽刺丑恶的婚姻行为,表明对婚姻伦理的否定与鞭挞。优良、先进、美好的婚姻伦理将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去发散、传播,并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主流的婚姻伦理,从而使低劣、落后、丑恶的婚姻伦理受到抵制与杜绝,以推动婚姻伦理的进步。
3、教育因素
婚姻伦理作为一种伦理文化,具有传承性的特点。其传承主要是通过社会教育和个体角色社会化来实现的。婚姻伦理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也是通过社会教育和角色社会化,取得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并自觉遵守而实现的。在阶级社会中,婚姻伦理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统治阶级通过性别的社会化和主流婚姻伦理的宣传和教化,要求人们认同有利于其阶级统治的性别角色划分,遵循主流婚姻伦理规范。
第一,儒家文化的教化作用。儒家思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系统化,并与皇权统治相结合,建立了与阴阳、天地相对应的君臣、父子、夫妻关系。君王、父亲、丈夫是阳和天,臣子、儿子和妻子是阴和被天覆盖的地。臣民忠诚、儿子孝顺和妻子忠贞成为维护君王、丈夫绝对权力的必备原则。儒家文化也建立了一套要求女性柔顺的伦理规范,从而把女性作为整体置于男性统治之下,促使男性统治合法化。
第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其角色社会化和伦理观念形成的重要场所之一,父母的婚姻伦理观念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最早,而且最大。在学校教育中,缺少婚姻伦理教育的内容,存在性别教育的偏差。受传统性别文化的束缚,教育工作者对男生和女生具有不同的期待和教育方法。如他们倾向于把男孩培养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把女孩培养成为温柔贤惠的贤妻良母。使有些女孩逐渐接受甚至完全信服“男子比女子强”的性别偏差,屈从于传统的性别角色的划分。
第三,大众传媒的影响。据调查,现今电视等媒体的受众覆盖率达到979%以上,受众对于大众媒体的接受率达到 80%以上,可见传媒对公众巨大的影响力。传媒制造了什么样的婚姻伦理观念,这种婚姻伦理观念便走进千家万户。大众传媒传递的价值信息和婚姻观念,引领人们的婚姻生活。
文学作品鉴赏是以审美活动为主导的综合活动,读者通过注意、期待、知觉、想象、领悟、情感、回味等心理活动,并使之互相关联、互相渗透的心理活动,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其他价值。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时须遵循以下要求。
一、 综合活动,审美主导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是审美活动。读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读歌德的《浮士德》、读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我们会情不自禁地为其中生动的人物形象而陶醉,获得沁人心脾的美感享受。
当然,文学作品鉴赏不是纯粹的审美活动,它是以实现审美价值为主、包括实现其他价值在内的综合活动。“艺术具有一种二重特征;它既是一个摆脱经验现实及其社会效果联系而超乎其上的独立物,然而它同时又落入经验的现实中,落入社会的种种效果联系中。于是显示出这种审美现象,它是双重的,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现象的(faitssociaux)。”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除实现审美价值外,还有许多价值成分,诸如认识价值,道德伦理教育价值,政治价值等等。
例如,在认识价值方面,恩格斯就曾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还称赞读《人间喜剧》比从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例如《复活》中的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表现出的伦理道德教育价值,《最后一课》表现出反对外族侵略的政治价值等等。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是以实现审美价值为核心而融汇了其他价值的有机活动,其中融汇的认识价值、政治价值、教育价值等等同审美价值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而且,其他价值的实现,都是在审美价值的实现中实现的。
所以,“文学作品鉴赏是以审美活动为主导的综合活动”。
二、 关注局部,顾及整体
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学作品中的各个部分都是整体中的一个有机单元。朱光潜先生把一篇作品的整体布局比作兵家所谓的“常山蛇阵”。它的特点是: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腹则首尾俱应。就是说,文学作品中的各个部分共同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鉴赏者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要整体把握作品,不能仅把作品中的某些场面、某些情节、某些细节孤立起来进行鉴赏,并以此去评判作品的优劣。
比如“我来迟了”,作为一句完整的话来看,无所谓优劣。日常生活中,它表述的是言说者的一种行为,没有什么更深的含义。但同样的话置于《红楼梦》中,让它由王熙凤的口中说出,其含义就不一样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在这里,“我来迟了”就不仅是王熙凤的一个简单的行为动作。联系上下文,考虑王熙凤在整个贾府中的身份和地位,我们知道,这句普普通通的话语背后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我们既可以从中感觉到王熙凤风风火火、泼泼辣辣的性格,也可以体会到王熙凤在贾府中非同一般的地位和身份,还可以领略到王熙凤放肆的语气中所包含的炫耀和盛气凌人的气势,认识到王熙凤“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独特气质。在那种场合,这样的语言只能从王熙凤的口中说出。
再比如“绿”、“过”、“到”、“入”、“满”这些字,从语义的角度来比较,我们很难说哪一个字更好一些。但在作者感情的参与之下,经过作者的巧妙安排,毫无感情的文字就传达出了作者非同一般的审美感受。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容斋随笔》卷八云:“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为什么“绿”好呢?从科学的角度讲,风一般只能以听觉、触觉来感知,但春天却是惠风和畅、吹面不寒、过耳无声的。现在诗人用“绿”去描写它,化不易传达的听觉、触觉而为触目成色的视觉,既见春风的到来,又惊异于春风到来后江南水乡的变化,形象生动,一举两得,这就是诗歌创作中通感的妙用。就整首诗而言,“绿”字与其它几个字相比,更能强化诗意:青山绿水,碧野春风、明月孤舟,多么富有诗意的画图啊!
孤立地来看,下面的这段语言是非常罗唆的:
┅┅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
当鲁迅把它放在《社戏》中,用来表现“我”盼望小叫天出场的急切心情的时候,它却是传“情”妙笔。
在文学作品中,某些场面、情节、细节孤立地来看可能是丑陋的、恶俗的、不健康的,但从整体来看,它们有时却是作品的必需。鲁迅先生早就批评过那种不顾整体,单纯寻章摘句的鉴赏方式,“还有一样最能引读者入于迷途的,是‘摘句’。它往往是衣裳上撕下来的一块绣花,经摘取者一吹嘘或附合,说是怎样超然物外,与尘浊无干,读者没有见过全体,便也被他弄得迷离惝恍。” 所以鲁迅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只有顾及全篇,把部分放在整体中去品味、去鉴赏,才是正确的鉴赏方法。
三、 联想想象,虚实相间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留有许多空白。接受美学把没有经过读者阅读的作品称为“文本”,只有经过读者阅读,把文本中的符号、概念变成具体的形象的时候,文本才成为作品。那么如何填补文本留下的空白?如何使一般的语言符号变为生动的形象呢?接受美学认为:必须用联想和想象。接受美学的这种观点对我们谈论文学鉴赏的要求很有启发。文学作品对艺术形象的描述都是虚实相间、留有很多空白的,这些虚的空白的地方就需要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想象去填补,否则,文学鉴赏就无法进行。我们看两段描写:
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
┅┅寡妇出现了,网纱做的便帽下面,露出一圈歪歪斜斜的假头发,懒洋洋的趿着愁眉苦脸的软鞋。她的憔悴而多肉的脸,中央耸起一个鹦鹉般的鼻子,滚圆的小手,像教堂的耗子一般胖胖的身材,膨脝饱满而颠颠耸耸的乳房,一切都跟这寒酸十足而暗里蹲着冒险家的饭厅调和。她闻着室内暖烘烘的臭味,一点不觉得难受。她的面貌像秋季初霜一样新鲜,眼睛四周布满皱纹,表情可以从舞女那样的满面笑容,一变而为债主那样的竖起眉毛,板起脸孔。总之她整个的人品足以说明公寓的内容,正如公寓可以暗无示她的人品。┅┅罩裙底下露出毛线编成的衬裙,罩裙又是用旧衣衫改的,棉絮从开裂的布缝中钻出来;这些衣衫就是客室,饭厅,和小园的缩影,同时也泄露了厨房的内客与房客的流品。她一出场,舞台面就完全了。50岁左右的伏盖太太跟一切经过忧患的女人一样。无精打采的眼睛,假惺惺的神气像一个会假装恼怒,以便敲竹杠的媒婆,而且她也存心不择手段的讨便宜┅┅。
第一段见于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第二段见于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第一段的空白是作家采用白描的缘故,第二段描写,作家采用的是细描,两段都有诸多空白。通过描写我们知道了伏盖太太有一幅憔悴而多肉的脸,但脸的形状呢?脸的黑白呢?通过描写我们知道了伏盖太太有着一个像耗子一般胖胖的身材,但到底有多胖呢?通过描写我们知道了伏盖太太有一双四周布满皱纹、无精打采的眼睛,但眼睛的大小呢?是豹子眼还是丹凤眼呢?眉毛呢?是浓浓的八字眉还是细细的柳叶眉?……总之,仅靠这些实的描写,不能够构成一个可以用视觉感知的完整图像,这就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形象进行补充和想象。只有这样,作品中的人物、景物、场面才可能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从而使我们得到艺术的享受。因此,鉴赏者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不去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根本无法鉴赏文学作品。夏丏尊、叶圣陶说:“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画者,全是想象的结果。作者把经验或想象所得的具体的事物翻译成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者都要倒翻过去,把白纸上的黑字再依旧翻译为具体的事物。这工作完全要靠想象来帮助。譬如说吧,‘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好句子,但这八个字的所以好,并非白纸上写着的这八个字特有好处,乃是它所表托的景色好的缘故。我们读这八个字的时候,如果同时不在头脑里描出它所表托的景色,就根本不会感到它的好处了。”
四、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文学创作需要感情的投入,文学鉴赏一样需要感情的入乎其内,进入角色,与作品描绘的对象融为一体。文学鉴赏者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 而应当把自己化入作品中,想人物之所想,急人物之所急,爱人物之所爱,怒人物之所怒,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地理解作品,获得审美愉悦。否则就无法感受到其中的魅力。《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这里黛玉见宝玉去了,听见众姐妹也不在房中,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的,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再听时,恰唱到:“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到:“你在幽闰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这段描写说明,在文学鉴赏中感情专注与浮光掠影所获得的审美效果是不一样的。林黛玉开始由于“未留心去听”,所以偶尔听到一句两句,她只感到“倒也十分感慨缠绵”。当她被戏里的妙词所吸引而侧耳细听的时候,她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先是“不觉点头自叹”,继而“不觉心动神摇”,后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随着她感情投入程度的加深,她所受到的感染也越来越强,获得的审美愉悦也越来越强烈。
需要说明的是,文学鉴赏既需要鉴赏者入乎其内,也要鉴赏者能出乎其外。如果鉴赏者一直沉浸在作品所描写的世界里出不来,就不可能对作品作出客观的深刻的分析和评介。应当说,这种看法是很有道理的。不能说读了李后主的词就闲愁万种,读了琼瑶的小说就想入非非,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某一人物。读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就要自杀,看了《少林寺》就想出家……我们看一下吴俊忠先生对崔颢《黄鹤楼》诗的鉴赏和分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已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鉴赏者初读这首被誉为‘绝唱’的七言律诗,很自然地会被诗中所表现的那种旅思乡愁,以及感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情绪所感染,甚至会驱动自身的人生和情感体验,或遗憾‘空有大志,人生无成’,或感叹‘江山依旧,人事全非’,渐入诗中之境而流连忘返。但鉴赏者不能沉湎于此‘诗境’,必须反复吟诵,调整视点,跳出境外,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理解诗的意蕴和内涵。读着、读着,鉴赏者把此诗放到当下的文化视野中来‘解读’,若有所悟,忽生新感:自然万物均在变与不变之中,有其自身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触景生情,见物思事,乃人之常情,然而生何种情,思哪些事,乃取决于人的精神境界和情绪心境,与其感叹山河不变人事非,倒不如睹物思人,更上层楼。黄鹤楼巍然屹立,白云悠悠缭绕,并不因黄鹤已去而失色,阳光下树木葱郁,青草碧绿,江上烟波迷茫,好一派自然风光,即使因天晚而望不到故乡,有此自然美景,足以慰思乡之情,又何必触景生愁。山河不变人事变,有志者当珍惜时光,努力奋发,不应在无为的忧愁中虚掷时光。”
这样分析,就跳出了诗外,而不至于使自己沉迷在诗歌的愁绪中。空灵的艺术需要空灵的心境去领会其中的美好,优秀的文学作品也需要鉴赏者的慧眼。
五、 逐层深入,体味深意
优秀的作品一般都有言外之意,题外之旨,弦外之音。文字传达给读者的字面意义几乎没有差别,为什么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会有着不同的理解呢,原因是不同的鉴赏者面对文字叙述有着不同的心理体验。林兴宅先生把文艺作品的审美层次分为三层:①各种形式因素唤起的意象;②意象所指示的历史内容;③象证意蕴。 其意思就是说,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相当复杂的,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的意义上。比如《蝇子透窗偈》这首诗: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表面上看,它是写蝇子从来路钻出窗外的事,没有什么意思。而实事上并非如此,这首诗的象征意义在于:通过蝇子钻窗的过程,告诉人们,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过程中若用眼而不用心,就会被假象所误导,也就是说,眼看不如心悟。很多读者在阅读叙事性作品的时候,总是追求情节的生动性、趣味性,对作品所表现的时代色彩、社会意义、作家意图、文化意蕴……视而不见,岂不知这些才是作家的真正用心和作品的真正价值所在。因此,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不仅要用眼,而且更要用心,只有这样深入体会,才会领悟到作品的题外之旨、弦外之音。
转载:
如何理解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表现
分享| 2015-12-10 13:24裁决小男4a | 浏览 47 次
情感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举报| 2015-12-10 13:25网友采纳
热心网友
(1)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世界各种文化的多样性,是通过民族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
(2)文化多样性表现为: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伦理、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的多样性
(3)民族文化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各民族之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4)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的多样和国别的众多是历史更是现实,谁也无法改变,我们只能从处理好它们的关系入手而别无选择,不然这世界真有可能毁于一旦供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