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的《羊道》太美,我们在常态里生活,在抽离中感受

李娟的《羊道》太美,我们在常态里生活,在抽离中感受,第1张

我在阅读的时候很少会笑,但读着李娟的几本书,常常忍不住哈哈哈地笑出声来。

明明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经过她一写,就变得生动好玩起来。

明明是记录又苦又累又冷又艰辛的生活,但读过之后,最大的感受却是:有趣。

本来还在为他们所处的艰苦环境而心疼,转而就被她幽默的叙述逗得大笑。

《羊道》三部曲也是这样,它记录了新疆北部游牧地区的哈萨克牧民的生活状态。

在迁徙途中,李娟跟随扎克拜妈妈一家,顺从家里既有的生活秩序,成为这个牧民家庭的一员。

三本书各围绕扎克拜妈妈家迁徙之路上的一块牧场,展示着她所看所感的一切,按时间顺序为《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

李娟的文字,都是与她的生活经历有关。

在这里,她写云,每一次抬头看到的云彩都不一样。

她写绿,一整片的绿也各有各的绿法。

她写人,写勤劳能干的扎克拜妈妈、丢三落四的卡西、天真有担当的大男孩斯马胡力、漂亮又传奇的苏乎拉、还有哭和笑一样容易的小女孩玛妮拉。

她写热闹的拖依,写迁徙转场时的艰险,写羊的事、马的事、羊毛的事、骆驼的事,写馕的事和茶的事。

有时候呢,她也写一写孤独。

情绪不佳的时候,翻开《羊道》,读着读着,心情也跟着明亮了起来。

我因此记录了很多止不住笑出声来的片段,像拾荒老人一般,小心翼翼地揣着一堆意外收获的宝藏——

还有啊,特别是《耶克阿恰一日游》和《期待已久的弹唱会》这两篇,更是让我从头笑到了尾,不停发出像捡到了100块钱一样的猪笑声。

李娟太会描写场景和对话了,使我也感觉自己是他们中的一员,完全身临其境了,反正是喜欢得一塌糊涂。

她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故作深情,文字特别干净,就是这样直白地叙述她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一切啊。我喜欢她语气中的那份天真和俏皮。

明明是很平常,很朴素的描写,但就是很有画面感,读起来就是有点止不住的小骄傲。

我喜欢看她笔下的云:

还喜欢看她笔下的绿:

跟着李娟的文字,我逛遍了新疆北部游牧地区的春牧场和夏牧场。

在碧草衬着蓝天,白云衬着羊群,美得像天堂一样的地方,我和他们一起没完没了地喝茶,看着李娟没完没了地补着卡西和斯马胡力那堆破烂的衣服,听着他们用汉语夹杂着哈语的手舞足蹈的对话。

我迫不及待地读了一篇又一篇,一个小女孩在欢天喜地地给我讲故事啊,带我去看了那一片牧场上的形形色色。

当然,游牧生活是艰苦的。他们逐水草而居,一年四季都在搬家,最频繁的,平均四天就得搬一次。

最主要的是冷,从春牧场转往夏牧场,到了阿勒泰的更北边,到了更高的山上,时间像倒退了几个月,气温比春牧场还要低得多,河里的水冰得不能直接拿来洗衣服。

看李娟七月份的穿着:上身是保暖绒衣、薄毛衣、厚毛衣、棉外套,最外面还有羽绒服外套;下身是薄毛裤、厚毛裤、牛仔裤。

即使是这样,她每天还得大把大把地嚼着药丸,来预防感冒。

运气好像一直不好,转场的路上总是伴随着瓢泼大雨,湿透的衣服得挂在身上十几个小时,冷得直打哆嗦,冷进了骨头里。

还没满月的小婴儿也跟着遭罪,身上蒙的毯子早就湿透了,结满了冰霜,孩子冻得撕心裂肺地哭个不停。

蔬菜也严重缺乏。扎克拜妈妈家一天只有晚上一顿正餐,只有正餐的时候才能吃上蔬菜。

两颗白菜、几颗洋葱和二十颗土豆,就够一家四口吃两个月的了(况且土豆还是主食)。

蔬菜对他们来说,只是调味品而已。

由于长期缺少维生素,加上天气原因,他们的手指干裂得厉害,都是细细碎碎的血口子,劳动没有因此落下。

只是李娟太幽默了,在她的讲述下,会忽略掉这样的处境,一切都是有趣的。

哈萨克牧民有句谚语是:财产的一半应该属于客人,所以他们在招待客人上都尽心尽力。

来客时,他们尽量拿出家里最好的食物,会切一些新囊,多撒一点糖果,以示尊重。

更多的时间里,是没完没了地干活。

扎克拜妈妈每天要在凌晨三点起床挤牛奶;李娟4点起床,烧水、煮茶,要保证他们在干完活后就能喝到热茶;斯马胡力5点起床放羊,他们家的羊比较少,大的的两百多只,小的一百多只。

白天的时候,李娟负责做饭、洗衣服、补衣服、挑水、背柴,要煮5到10遍的茶水(就得招待5到10遍的客人,洗5到10遍的碗),始终保持茶壶里的水是满的,还要摇两个小时的牛奶分离机,中间不能停。

即遍如此,在这个家里,李娟仍算不上一个真正的劳动力。

《羊道》三部曲是李娟在离开牧区生活、来到江南一带打工后,才开始回忆起那段日子,再慢慢写成的。我想,这也是她能写得如此生动的原因之一。

在这片牧场上,李娟是个局外人。她作为一个体验者,参与了大家短暂的生活。

春牧场和夏牧场上的一切对李娟来说,都是陌生的,是新鲜的,所以她有更大的热情去体验和感受。

所以,她没有陷入对贫苦生活的怨怼 ,有好多有趣的东西可以记录——记录每天的劳动,记录每一个人的神情,记录陷入沼泽的马、生病的黑牛,记录天上的云、路上的车、森林里的树,记录辛苦的转场、热闹的拖依,记录下很多很多细节。

然而对于常年在那里生活的牧民来说,他们也只是在平常的生活。

李娟眼里看到的一切,对他们来说只是生活的常态,是平淡乏味无奇的生活场景而已。

他们每天按部就班地干活,干完活躺下就睡一觉,没有太多触动了。

常态容易变得疲惫和无趣,当我们从常态的生活中抽离,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切都那么有吸引力,连那里的空气也会更加甜蜜。

这也是我们向往旅行的原因。

李娟是一个更深入的游客,《羊道》三部曲带领我们体验了世界上最后一只纯正的游牧民族在遥远的新疆阿勒泰的生活。

你也会向往那个地方的。

不论如何,李娟的几本书都特别值得一看,你一定要去看看啊。

看完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喜欢上这个被称为传奇的作家。通常看完一本书,尤其是一本带着自传性质的书往往会去八卦作家本人,可是看完李娟的阿勒泰,却只想再接着看她的文字,就这么一直看下去,不要停。你看,李娟的文字是有魔力的。

她写自己经历过的阿勒泰,写荒无人烟的小卖部,写外婆,写妈妈,写暗恋着的弹吉他的男孩……她写生活里的一切,可是生活里的一切在她的笔下却是那么自然流淌,仿佛她不是在借文字表达,而是这些经历本身通过她的笔端倾泻而下。

作为一个喜欢文字的人,看完李娟的书,突然觉得这才是文字的作用,不控诉,只表达。我借着文字在声嘶力竭的控诉,害怕别人不能明白我,不能明白我写的东西。事实却是,我对文字越卖力,写出来的东西越无趣。李娟的文字也有爱,有寂寞,有孤独,有无奈,可是她的文字底色是明亮,让人看着感官是愉快的。

她写那个暗恋的男生时,只写自己如何焦虑的在午夜的聚会上等待他的出现,他终于出现,却没有多看她一眼,她主动说话,她听他弹琴,可是她也知道自己不是汉人,男孩是不会和她结婚的,可是她还是想多呆一会,坐在他的旁边,即使姿势不优雅,即使衣服太凌乱,她就是想多呆一会,一会就好。她呆了很久,他只是自顾自的弹琴,忘了她。后来,她一个人走了。她没有写爱,却处处是爱的味道。

她写外婆:“外婆多么寂寞。我们之间遥远陌生的七十年人生距离让这种寂寞更为孤独,不可忍受。她生命中的鸟永远不会飞进我的生命,哪怕只有一只。因为有七十年的时间我们没有在一起。”

她写妈妈:“我站在帐篷门口一直目送她的身影远去,渐渐走得又细又小。却始终非常清晰,直到清晰地从草地的碧绿色消失进高处森林的蓝绿色中为止。像一枚针,尖锐地消失了,消失后仍然还那样尖锐。”

她写自己:“在澡堂洗澡,我这平凡的身子,平凡的四肢,不久将裹以重重的衣裳,平凡地走在黄昏之中。这平凡的生活,这样的平安。我不再年轻了,但远未曾老去。千万根头发正在生长,几处伤口正在愈合,患关节炎的双膝“嘎吱”微响,颈椎骨刺轻轻地抵着只能以想象感觉到的某处。疾病在身体深处安详地沉睡,呼吸均匀,而青春在一旁秉灯日夜守护。她想唤醒他,但忍了又忍,泪水长流……这些都由我的身体小心裹藏着。我的身体站在水龙头下的激流中。”

她写乌鲁木齐:“我在乌鲁木齐打工,没赚上什么钱。但即使没赚上什么钱,还是愿意在那个城市呆着。乌鲁木齐这么大,有着那么多的人。走在路上,无数种生活的可能性纷至沓来。走在街上,简直想张开双臂。 晚上却只能紧缩成一团睡。”

她写的东西,最后都变成了读者的感受。 李娟笔下的乌鲁木齐就是我现实世界中的北京,李娟笔下的外婆就是我记忆中的奶奶,李娟笔下的妈妈就是很多年前我的妈妈。李娟的文字就这么轻易的让我沉沦。

生活一场,谁还没点苦,又何必拿着那点苦,那点失落,那点鸡毛蒜皮,那点不得志一直嘚嘚呢。重要的是不因每一种状态而失去对生活的该有的热情和好奇,就像李娟对她在阿勒泰的生活持有探求的心,也安于成名后的作家生活。

作家里缺少李娟这样的文字,生活里缺少李娟这样的心态。

《外婆的世界》里,她写到:自己的外婆老了,为了防止她走丢,将她锁在屋子里的情景。

而最近热播的《都挺好》也有类似情节,父亲苏大强患病失忆,全家人都很着急。

我以为她的外婆是患了老年痴呆症,和我的外婆一样,慢慢变老,慢慢健忘,慢慢失忆。

而我第一次知道这病,是源于一部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他家的老太太走丢了!全家人到处找,幸运的是,老太太被派出所安然无恙地送回来了。

我养你小,你养我老。有时,就是一次彻底的互换。有的人不会碰到《寻梦环游记》里慈祥可爱、会讲故事的可可奶奶,却要接受那个渐渐糊涂老去,忘记你、忘记家人、忘记回家、智商等同于一个低龄孩子的老人。

你需要教她吃饭前洗手、好好吃饭、记得怎样回家,这,等同于做一回“父母”。这个过程里,有担忧有烦恼有学习,就和父母第一次照顾我们一样。

我没有照顾过外婆,只有妈妈总是念叨,外婆没有过过一个好日子,要是生在现在就好啦,她就有时间照顾她了。那个时候,我们都还在上学,爸妈每天都忙着挣学费,不得不出门时,外婆被关在房间里,她会砸坏东西,她会大声喊叫,吵到邻居……

我对外婆在的时日印象模糊,却从李娟的文中,感受到了她对外婆的深情和理解,感受到外婆的不甘不幸,也许还有种糊涂到不知道痛苦的幸运。

读书摘录:《遥远的向日葵地——外婆的世界》(李娟)

1、外婆跟着我时总是白白胖胖,慈眉善目。跟着我妈,整天看上去苦大仇深。

2我觉得外婆最终不是死于病痛与衰老的,而是死于等待。

3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

4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仿佛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每天趴在阳台上目送我上班儿去,回到空空的房间,开始想象火车之旅,那是她生命之末的最大激情。

5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拖着行李悄悄跑下楼,她走丢过两次,一次被邻居送回来,还有一次我在菜市场找到她。那时她站在那里,白发纷乱,惊慌失措。

6外婆在门把上拴了根破布。这几块破布,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7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介入她的世界太深。她已经没有同路人了,她早已迷路,她在迷途中慢慢向死亡靠拢,慢慢与死亡和解。我却只知一味拉扯她,不负责地同死亡争夺她。我离她多远啊,我离她,比死亡离她还要远。

8我和她生活在一起,终日在她的时光边缘徘徊——奇异的,难以想象的孤独着的时光。如蚕茧中的时光。我不该去试探这蚕茧,不该一次又一次干扰她的迷境——以世俗的,自私的情爱。

9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拐杖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拥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在她的世界之外,她放不下的只有我和赛虎了。我便依仗她对我的爱,抓牢她仅剩的清明,拼命摇晃她,挽留她,向她百般承诺,只要她不死,我就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我做不到。一样也做不到。

10、其实我早就隐隐意识到了,唯有死亡才能令她展翅高飞。

读李娟的文字,温情而又充满诗意,明亮而又充满爱意。她把生活的波折变成了欢喜,她把生存的苦难变成了风趣,“世上竟会有那么多的悲伤。不过没关系的。我最终还是成为了自己最想成为的样子。”

37篇文章,李娟写漫天飞雪、寒冷刺骨的阿勒泰、写大咧咧没有安全感的妈妈、写信佛的外婆、写强迫症的闺蜜、写想移民国外的村邻,写她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写她自己的心路历程……烟火气息浓郁的文字,令人越读越喜欢。

本书和以往记录游牧生活的作品不同,更像作者本人的成长历程内心深处意识独白。因为真实汹涌,引起共鸣,我一样喜欢。仿佛看到一个曾经天真的女孩经历生离死别、青春蜕变、友情爱情、幻想幻灭、世间伤害、喜怒哀乐,而后变成可以徜徉草原奋勇向目标进发的李娟。这就是成长的代价,这就是人生必经之路。

全书用晦涩的隐喻、自然场景的借喻,或借住记忆中的片段,以回忆的述说形式,甚至喃喃地自语,作者以高超地写作能力和技巧,一点一点的展现出人生无数的,数不清道不完的种种失落、痛苦、遗憾,煤球一样的令人恐惧的暗夜,一样珍藏了希望和温暖的爱,亲人的,甚至连已经离去的爱情。她放声歌唱,因为就是已经失去也曾经是安慰和温暖过的。因为“全世界的白天,就是我抬起头来,全世界的黑夜,就是我转过身去。”

同是寒风雪地之上,却眷恋着唯一的人间烟火,仿佛从中得以无尽的安慰…本书有很多李娟的童年读书时候的回忆,小时候的李娟和姥姥、太姥姥三人挤在一间小房间生活,靠姥姥一人捡垃圾为生,太姥姥瘫痪在床。生活艰难困苦,但从来没有磨灭她对生活的热情。读完此书,才能更好理解李娟作品中透露的乐观和豁达。

关于亲情,关于友情,关于生死的思考,像一滴滴掉落在生宣上的浓墨,被李娟手里那支细腻的画笔勾挑,描摹,慢慢放大,最后变成了熊熊的火苗,在纸上安静的燃烧,将你我的心烧出一个洞,跟随着李娟由黯然,悲伤,平和,到最后的叹息和释然。

李娟的笔,像一枚泛着银光的探针,就那么循循善诱地,刺到我们心灵的深处,又像多年前的那根风筝线儿,将我们生生拽回了童年,拽回了能嗅到泥土味的起点,漫漫人生旅途,你来我往,那些从远到近,近了又远的人们,有多少留在了你的生命里?山水一程,到最后才发现,一直陪伴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那些走夜路的日子里,我们何不放声歌唱,唱给倔强的自己,也唱给同在夜路上的他,还有你。

不读这本书,不会知道,《冬牧场》、《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等轻松幽默的文字,竟出自一个童年失护、生活贫困、精神孤寂的女孩儿之手。

      那是一段漫长的、充满沟沟坎坎的、深一脚浅一脚的夜路。在这夜路之上,李娟用来战胜黑暗和孤独的,就是放声歌唱。一直唱,唱到曙光来临,唱到天光大亮,唱到举重若轻,唱到家喻户晓……

      有人说,李娟的文字为灾难病痛提供了一种全新解读。我想说,她的文字是漫长夜路中用歌声浇灌出的一朵美丽的雪莲。

特殊的经历造就了李娟,李娟的文字斑斓了生活的黯淡。

相信每一个平凡沉默的群体,冥冥中会选定自己的代理人,让她们他们颠沛流离,尝尽艰辛……正如书中所写,那无尽的苦痛,悲伤,幸福,温暖,大千世界,万家灯火,都要从一个小小的人,小小的身板中涌出,不止不歇,不得安宁……也许,你希望自己是那个被神选中的人,相信我,你不会真的希望……那沉重如山,静默如渊……

灯火熄灭时要看看星光,走夜路时要放声歌唱,生活难过时更要笑得明亮。

跳舞的加玛除外,我和马儿之外,羊群之外,满目的天空、流云、白雪、黄沙。

再无一物。

我想:这就是放羊了。  

初始李娟是从《走夜路请放声歌唱》,那时只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人,笔下的文字步步生动,处处莲花,因为一本书喜欢一个人,因为一个人,开始接触了这本《冬牧场》。

我们心中都会有那么一个地方,没有家人、朋友,每日都被大片大片的孤寂所包围,但我们内心是放松的,空灵的,牧场就是这么一个地方。

《冬牧场》这本书通过记录李娟跟着迁徙的羊群进入乌伦古河南面广阔的荒野深处,观察并记录牧民最悄寂深暗的冬季生活为主线,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冬日画卷。

你能想象怎样在零下三十度的天气生存吗?

你有考虑过处于没有水源的荒野如何饮水吗?

七八人日常起居全都窝在一个十来平方的“地窝子”里的生活你好奇吗?

夜宿雪地、摸黑赶马,空旷天地间除却自己,空无一物,这种安静你会向往吗?

读了这本书,一切都会有答案。

李娟在冬窝子里的大多数工作就是背雪,勾奶兑茶是牧民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消遣,在没有水源的荒野里,雪是牧人们的主要饮水来源,因此每日几袋雪成了李娟生活中的固定工作,可一旦遭遇大旱大气,想要靠体力获得水源也变成了一种奢侈。

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

由于雪是风吹来的,一路上和沙土、枯草和粪渣紧密团结在一起,化开后混浊不堪,锅底总是沉积着一寸多厚的沙子,不忍细数的羊粪蛋,甚至还会出现马粪团这样的庞然大物。就算完全沉淀干净了,水的颜色也黄红可疑———未必比我的袜子干净。

李娟在文中戏谑道:这样的雪找了三天之后,我决定这个冬天再不洗澡了!

一个礼拜之后,又决定再也不换衣服了 。

说来惭愧,我是很喜欢安静的人,一直希望工作之余可以抽出几日躺平,呼吸在风声、水声、鸟鸣声中,头枕大地,脚蹬虚空,可如果你要是让我一天不洗澡,三天不刷牙,那可真是要了亲命了。

家的重要性在这本书里被一个个小细节体现的淋漓尽致,放牧人清晨出发,踏着月光归来,整日整日的游荡在空无一人的荒野上,被饥饿和孤独一日日的吞噬着,只有荒野里的那一束属于家的灯光才是温暖所在,初读这段时,心里想着,为什么不能带点干粮上路呢?直到听到居麻(李娟借宿人家的男主人)说:牛奶早被冻成一坨了,奶疙瘩也硬的嚼不动了才理解放羊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这本书里也有很多关于美食的描写:松软的馕、放有胡椒和丁香粒的奶茶、风干的手撕羊肉、混合着酸奶的麦子粥每每都让我垂涎三尺。

李娟说她每日空闲时总喜欢外出闲逛,一望无际的雪原,四下里只有不甘寂寞的“缠绵草”钻出地面,装饰着这四下一片苍茫的世界,这种苍凉感初次读来很是向往,这世界太纷杂,如果真能寻一角落,不问世事,终日刺绣放羊,想来也很是美好,当然能洗澡的前提下

牧民们的热情好客深深的打动了我,不管相识与否,只要荒野相遇,上门必当好茶好馕敬之,熟识热络的恍若相识多年,这种感觉让人觉得亲切,或者说是怀念吧,现实生活中应该不可能出现吧,同住半年连邻居是男是女都搞不清楚的不在少数。

总而言之,如果你是一个向往自由冒险、充满好奇心的人,这本书真诚的推荐给你,风花雪月,一本,足亦。

李娟《冬牧场》,呈现了一种于大多数人来说,遥远而陌生的生活方式。千百年来,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在广阔的土地上周而复始地上演着,流转着游牧民族的文明。

透过书籍,我们仿佛能看到,古往今来,一个个孤独的牧羊人,久久地站立在广袤的原野上,一次次爬上沙丘四望,不见村居,不见人影,只有天阔阔雪漫漫的寒冷,与费力啃着干草以延续生命的羊群。

2010年,非虚构文学领域第一本系统的教材式书籍首次被引进中国。同年,李娟参加《人民文学》的非虚构写作计划,冬天跟随哈萨克族牧民去到他们在新疆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与居麻一家同吃同住同劳动三个多月。2012年,纪实性散文集《冬牧场》出版,2018年再版。

在此前,李娟已出版《我的阿勒泰》,以清新飞扬而有生命力的文字书写自己在阿勒泰地区辗转多年的点滴生活,令无数读者对她笔下的这片土地充满憧憬,李娟也被誉为“阿勒泰的精灵”。

而对于游牧民族的冬牧场,李娟只是旁观者,这是《冬牧场》与其之前作品最大的区分。她不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牧场上的牧民,她只是赶在了这片荒野即将被放弃之前,“呈现出阿尔泰最后一批'荒野主人'冬季转场时的独特生存景观”。她踏着这一年冬季的脚步而深入那片除了牧民以外无人涉足的腹地,也跟随这年冬天离去的脚步离开。

然则,在这本书里,李娟笔下的纯粹,灵动,与温暖一如既往地流淌着。这最后的“冬窝子”,是遥远大地上的一曲纯美牧歌,却也流离着伤痕,真实地展现着生命与自然的极致对抗。

01 生命本能的两面:脆弱VS顽强

在荒野,每一个生命都脆弱不堪,却又如此顽强,充满着活下去的本能渴望。沉默地生长,沉默地对抗。

在寒冷广袤的荒原上,生命实在太脆弱了。第一,极度寒冷。这寒冷,不是温度计里简单的数字,是深深刮在身上的风霜雪箭。第二,物资缺乏。于人如此,于动物更是如此。每一份口粮,都要拼命去争取。

李娟在整本书里,都在不厌其烦地描述对于寒冷的体验。她自己,穿着重达二十几斤的衣服,腿直得完全不能打弯,上马需要人扶,牵着骆驼无法回头;居麻,放羊回来冷得腿完全麻木;羊群等牲畜,回来时身上披着厚厚的雪被。

更何况,还有小小的猫,新生的狗,生病的羊。

可生命又远比想象的顽强。

熊猫狗冒着凛冽寒风生下一窝小狗,小狗新生却活了下来。三四个月的小猫,人忘记了给它放水,它便每天从门缝钻进钻出,去吸食草根下的残雪;在大寒天气里,羊群需要扒开厚厚的雪堆啃草,一个个前蹄扒得血淋淋的,但只得继续扒。

包括人。

在这样的荒野里,这样的冬天中求生存的话,不能忍受痛苦是要遭受鄙夷的。

极度缺水的时候,牧民们需要带上麻袋走到很远的地方去挖雪,背上沉重的雪袋回家,等雪化开,沉淀,那里面,可能还充斥着羊粪,马粪,沙土。

在这里,好像一切欲望都是多余的,人在本能地向动物靠拢,向植物靠拢。在最紧张的日子里,茶水都得省着喝,所以洗澡,洗头,洗衣服,原来都是可以舍弃的习惯。在这里,人们既依赖自然,又在自然提供的仅有的条件下,对抗着自然。

那生命就只剩下生存一件事了吗?不是的。李娟也在尽力书写除生存以外的事情,那是——生活,更好地生活。

无论如何,寒冷本就意味着寒冷正在“过去”。这是四季往复的必然规律,也是生命在自然中求生的希望。

02 自然与生命的对抗:极寒VS温暖

极寒之下,处处潜藏着温暖,流淌滋长。

很多人说,李娟的《冬牧场》适合在夏天读,可以消暑;是的,她在极力还原那个冬天的所有寒冷。但是,笔者却觉得,这本书也适合在冬日里阅读:愈是在极寒条件下,愈能感受到人性的温暖。正如作者所说——

寒冷并不是全部,我还以更多的耐心展示了这寒冷的反面。那就是人类在这种巨大寒冷中,在无际的荒野和漫长的冬天中,用双手撑开的一小团温暖与安宁。

在这里,能感到大地给人们提供的温暖。原野尽管光秃秃,寒风肆虐,但大地以下,沉默而安稳。所以牧民们向下寻求生存空间。这个陷在地下的,只有20多平米的地窝子,就是李娟所在的牧民一家整个漫长冬天的庇护与温暖。它四周矗立着干燥的羊粪墙,顶上也覆盖着羊粪层,它稳定,坚实,充满了光亮与温暖。

在这里,能感到人对动物的温情,对弱者的同情。骆驼长着长毛,羊群穿着毛衣,只有牛光秃秃,所以没有毛衣的牛被允许进地窝子;而一只萎靡不振的中分头病羊也是可以被放进来特殊照顾的,李娟给它开小灶,给它留新鲜的玉米粒,为它做上红领巾的标记,让它成为了荒野上一只独一无二的羊。还有,一家人互相牵制着给梅花猫以宠爱。每一个场景,读来都令人如临其境,妙趣横生。

在这里,当然,也离不开人与人的温情。尽管,这里只有居麻一家和隔壁邻居一家相伴,再远的能串门的乡亲,需要骑马来回一天。但牧场上的一些规矩,总令人感到温情。比如,在这里,马是基本不会丢的,哪怕它有一天走丢了,走到了别人家,别的牧民也会帮养着,等着你去找回来。

而全书最催泪的点,却是在大大咧咧的居麻身上。居麻貌似对李娟充满着不耐,总是跟李娟开玩笑,李娟问问题从来不认真回答,但当大年三十晚上李娟说起,明天就是汉族人的“年”时。这个居麻把音响里的歌一首一首地转来转去,很久后才转到一首汉语歌上停下来,他说——

天天都是我们的歌,现在放一个你们的歌,算是给李娟过个年。

看到这个场景,我共情了那个抛下一切情感前往孤独荒原的李娟,我想,她一定在此刻流下泪来。

03 物质与精神的对抗:贫瘠VS丰饶

牧场如此荒芜,物质如此贫瘠,人就尽力让精神感到丰饶,充实。人们在尽力地把无聊、单调、重复的生活咂摸出一点滋味来。

在牧场上,男人的工作是外出放羊,早出晚归。而女人们,在家里,背雪,准备食材,缝衣服,好像没完没了地重复着同样的生活。多么无聊啊?更何况还冷。

可他们会把闪亮的首饰戴上,闪耀在冬日的阳光之下,在这里,无论真假;居麻会吵吵着要穿新衣服,哪怕没人来看,只能穿给埋头啃草的羊群看,可——那就是不一样;嫂子会把地窝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怕一个冬天只有一个客人上门,也会保持整个冬天的整洁。

人,哪怕枯燥地活着,也都在期盼活得更好。而爱,则是对抗这种物质贫瘠的最佳法宝。居麻对于老婆子的温情,老婆子对居麻的关切,他们对于孩子的关怀,都在李娟笔下一一呈现。

而李娟文字的有趣,也让人对荒野充满了丰饶的想象——

刚进入荒野时,月亮在我眼里是皎洁优雅的。没多久,就边城了金黄酥脆的,而且还烙得恰到火候……

因为水的不易,大家都节省着用。她在描述给嫂子洗衣服时,写道:

洗出来的水,跟巧克力浆似的。清第一遍的水像老抽一样,清第二遍的水跟酱油一样。估计第三遍才能清出生抽来。

在与居麻的对谈中,因为居麻会汉话,李娟以为能够想知道什么问什么,结果牧人的事情没打听来多少,自己的事倒都被打听了去。并且,居麻立马到邻居家转播。

而且在转播过程中,这家伙大胆想象,超常发挥。以至在附近牧民的传言中,我一会儿成为偷师放羊技术的失业游民,一会儿成为县电视台的下岗记者,一会儿又是下放基层的高干子弟——真不知道我妈高在哪里。

她用这种人的有爱有趣,冲淡了荒野上的无聊沉寂。

04 文明的交叉:传统VS现代

古老而传统的生产方式正在萎缩,被侵蚀。荒野终将被放弃。

遥远的冬窝子,甚至连地理位置在哪里李娟都无法标注,但已经显示出了人类对于现代文明本能的渴望。

居麻一家,一定要聊到太阳能灯光从亮到微弱直至全部不见才肯结束一天的时光,躺进被窝;小孩子放羊前定要做好充足准备,把手机充好电,用唱歌或者听音乐的方式抵抗漫长放羊时光的无聊与寂寞。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是和邻居集中在一起看电视的情景。黑白电视机,天线锅,一人在外面晃动天线锅,一人在屋里盯着显示屏反复调试,而这,甚至可能是整个冬牧场上唯一有电视的人家。这可是二十年前,我们村中的场景,没想到,在遥远的地方重现了。

老一辈虽然还在始终随着季节的轮换坚守在牧场之上,但其实内心,也是渴望安定的,渴望现代生活的。到了孩子们这一辈,已经外出上学,只有放假的时候会回到这片牧场上来。经历了外界的精彩,孩子们对于现代文明的渴望显得更为热切。

扎达是牧民的孩子,他当然是热爱牧场的,却更向往牧场之外的闪亮生活啊。

越到书的后面部分,读者越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焦灼,当你知得越多,也就意味着不知道的越多,而如此,你也就知道自己难以改变的越多。

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这片荒野即将被放弃了。是的,过度的放牧让这片牧场难以承载,可如果这种生产方式消失呢?李娟在书的开头提出了这个问题——

荒野终将被放弃。牧人不再是这片大地的主人,牛羊不再走遍这片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本来就贫瘠单薄的植被,将失去它们最重要的养料——大量牲畜粪便。而没有了牲畜的反复踩踏,秋天的草籽也失去了使之深入土壤的力量。它们轻飘飘地浮在干涸的沙地上,扎不下根去,渐渐烂朽,然后在春天的大风中被吹散。脆弱的生态系统越发脆弱。黄叶彻底停留在广阔无助的岑寂之中……荒野终将被放弃。

对于牧场,充盈着她的观察,她的思考,但是无法解决。

这种矛盾与对抗在贯穿了全书始终,包括结构的呈现上也是如此。在前三节《冬窝子》《荒野主人》《宁静》里,李娟都在书写冬窝子的寒冷、物质的极度贫乏,但是文字却是充满深情,极力捕捉生活中的每一点温暖。

而在最后一章节《最后的事》里,她轻轻地揭开那些掩盖在平和之下的苦痛。长期缺乏水果造成的口腔溃疡,极端生存环境给人造成的病痛,极限自然条件对人身体的快速消耗,这种对立触目惊心。

李娟的文字,如同一个长镜头,摄下了荒野上的日升月落,朝起晚息。但,看到居麻一家为缓解浑身疼痛而把止痛药当饭吃,她能做的也只能是极力劝阻。对于牧人来说,羊是不可放弃的,而漫天无休止的疼痛,在孤立无援的荒野上,除了靠药勉强压制,又还能如何捱过呢?

《冬牧场》在书写极致寒冷,也在尽力展现寒冷背后的另一面。读完李娟所写下的后记,看到那附在书后的一张张照片,不禁掩卷而哭。

当她忠实而真诚地写下这些文字,可她只能是一个观察者,记录者,无法干预自然规律,无法过多干预生命的生老病死,时光的车轮,依旧滚滚向前。

冬窝子可能依然在不久后就要消失。可后续这些,都与写下的这些文字无关了。

我将一枝头上长着芽片的绿色笔夹在书籍里,仿佛看到寒冷荒野上长出了悠悠青草。如此,那里的每个生命,或许就不必生存得如此用力、如此艰辛吧。

《冬牧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924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