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苯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安息香酸()和石灰的混

人们对苯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安息香酸()和石灰的混,第1张

(1)

(2) CH C-C C-CH 2 -CH 3 ; 

(3)稳定

(4)ad

(5)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建

(1)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2)a.如果苯中含有C=C键的话,则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但苯不能使溴水褪色,这一点不能解释,故A选;

b.苯是单、双键交替,可以解释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b不选;

c.苯的凯库勒式中,六个氢原子完全相同,可以解释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故c不选;

d.如果是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则邻二溴苯应有Br-C-C-Br和Br-C=C-Br两种不同的结构,但事实是邻二溴苯只有一种,故D选;

故选:AD;

(3)①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则含苯环,还含C=C,则Y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②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③X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Z,其结构对称,含-CH2、-CH上方2种位置的H,则Z的一氯代物有2种,

故答案为:2.

(1)苯甲酸钠与碱石灰共热生成苯和碳酸钠,该反应为:+NaOH

氧化钙
Na2CO3+,

故答案为:+NaOH

氧化钙
Na2CO3+;

(2)溴易溶于有机溶剂苯,所以取等体积的苯和溴水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能看到:液体分层,上层为橙红色;苯与氢气在镍作催化剂条件下加入能够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

催化剂

故答案为:液体分层,上层为橙红色;+H2=

催化剂

(3)1,3-环己二烯()脱去2mol氢原子变成苯却放热,苯的能量低,更稳定,则苯比1,3-环己二烯稳定,

故答案为:稳定;

(4)若为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能与溴水发生加成、邻二溴苯有两种,但实际上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邻二溴苯有一种结构,不能解释,

故答案为:ad;

(5)苯分子碳碳之间的键不是单键和双键,为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化学键,

故答案为: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化学键.

第十六天:第14章 理解人类人格

  我们用人格理论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试图能预测他们的人生经历。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人格的定义:一系列复杂的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特点的,对个体特征性行为模式,背景以及外显的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对人格的定义均具有独特性以及行为的特征性模式两个概念)

用人格理论可以帮我们:第一理解人格的结构,起源以及与此有关的特点,第二,预测行为和生活事件。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预测。对人格结构研究的不同方法的不同,便出现了不同的理解人格的理论方法。

首先是类型和特质人格理论。

公元前五世纪,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人体内有四种基本的体液:血液,粘液,黑胆汁,黄胆汁,每种体液与特定的气质类型相对应:多血质,粘液质,黑胆汁和黄胆汁。

赛尔顿将体型与气质联系起来,分为三种类型:内胚层型(胖,柔软,圆润),中胚层型(肌肉发达,矩形身材,强壮),外胚层形(瘦长,虚弱),这个理论同样被证实为不科学。

近年来沙格威提出了基于出生顺序的现代类型理论,他据达尔文的生物体是为了找到生存的合适环境而出现多样化这一观点,提出了出生顺序预测人格的方法。他认为头生儿安于现状而后出生的孩子喜爱创新,他的研究也显示出后出生的孩子比头生儿更倾向于支持创新理论。

人格的类型理论不能说明人格更加细微的方面,于是便出现了特质理论。与人格理论的独立性,不连续性不同。特质理论推崇连续的维度。特质是持久的品质或特征,这些品质或特征使个体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具有一致性。特质可以被认为是引起行为的先决条件,也可以是简单的总结被观测到的行为模式的描述性维度。

阿尔波特认为特质使行为具有一致性,是人格的框架和个性的根源。特质可以被看作是将似乎毫无关联的刺激和反应联系起来的中介变量。他确定了三种特质:首要特质(影响一个人如何组织生活),核心特质(代表一个人主要特征的特质),次要特质(有助于预测个人行为的特定的个人的特征,如衣着和食物的偏好)。他用个案研究的方法探索一个独立个体的三种特质的独特组合,他将人格结构作为个体行为的关键决定因素,而非环境因素。

卡特尔提出了人类人格的16因素,称为根源特质,包含了重要的行为范畴。艾森克根据人格测验的数据提出了三个维度:外向性(内源导向的或外源导向的),神经质(情绪稳定的或情绪不稳定的),精神质(善良的,体贴的或者有攻击性的,反社会性的)。

近年来五因素被认为是最好的描述人格结构的模型,(大五模型)模型的每个维度都有许多特质,都有两极,而这些特质又有着各自的内涵(外向性,和悦性,公正性,情绪性,创造性)。五因素的结构不但在英语而且在许多其它语种中都得到了重复,这主要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五因素是描述性的,而进化的基础有利于解释五因素跨文化的普遍性。

研究人员通过比较具有不同基因的比例以及在相同或不同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家庭成员的人格特质来确定人格的遗传效力,表明了几乎所有的人格特质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这与不同测量工具得到的结果相同。同样,抚养条件的研究(对孩子特质与其亲生父母的相关程度以及与其养父母相关程度的比较)也显示了人格特质受相当多遗传因素的影响。

人的特质和相关行为不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但我们知觉到的人的特质都却是稳定的,而不同观察者,不同时间的人格评定有一致性,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评定却没有一致性,这种现象称为一致性矛盾,原因在于行为表现不一致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情境的分类方式是错误的。研究发现行为的一致性依赖于情境特征的相似性,当对特定的人和特定情景作出正确描述时,我们就会发现行为的一致性。由此,我们需要对特质进行更准确的定义,准确提出在什么情境下,什么行为才会与人格特质相关。当一种特质的理论预测了环境心理特征所引起的行为表现,这种模式就具有了一致性。

类型与特质理论仅仅是识别与描述与行为相关的特点,并不能全面解释行为的产生和人格的发展,为此我们将学习人格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心理动力学中的人格理论认为强大的内在驱力塑造人格并引发行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的核心是一个人思想中的各种事件,这些事件是产生行为的动机,心理动力学本质是关注行为产生的内在来源以及这些内在驱动力之间的冲突。弗洛伊德通过对有心理障碍的病人的研究提出了正常人的理论,他提出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驱力有两种,第一与自我生存相关,第二性本能,与性冲动和物种延续相关的本能(力必多)。对于性本能弗洛伊德认为在一出生就起作用。他把性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在生殖器期会产生一种心理障碍,俄狄浦斯情结)。若某个阶段性的心理过分满足或受到挫折(固着)会导致无法进入下一个阶段。他相信在性心理发展的早期经验对人格形成和成人行为的模式有着很深层次的影响,这也是精神决定论的观点。根据这个理论行为能够被人所意识不到的驱力引发,无意识(即不能够被意识到的信息的存储处)是重点关注的内容,无意识动机的概念为人格研究增添了一个新的维度。

对待基本驱力方式的不同引发了不同人格的差异。(本我与超我两种心理过程的自我调和)。本我,非理性,原始驱动力的储存处,受快乐原则支配。超我,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储存处,包括从社会习来的道德态度,也包括理想自我。自我调和本我冲动与超我需求之间的冲突,受现实原则支配。压抑被个人用来克服有威胁的冲突和愿望使个体避免焦虑和罪恶感。在本我冲动与超我要求有冲突时,我们需要用到自我防御机制保护自身。心理防御机制能使我们保持满意的自我意象和受欢迎的社会形象。当被压抑的冲突出现在意识领域时可以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焦虑)也需要用心理防御机制来缓解,但过度使用这种自我欺骗式的机制却无助于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问题。

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上的贡献有目共睹,但对他的批评也很多。他的精神分析概念很难进行科学评价,对行为的预测是回顾性的,他的理论以男性为中心,弱化了创伤性经历经验以及缺少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但他的理论经过修正和改善仍不断得到认可。

在这里作者讲述了后弗洛伊德者的改变:更强调自我功能,包括自我防御,自我的发展,意识思考过程和个人控制。认为社会变量(文化,家庭和同伴)对人格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较少强调性冲动(力必多)的重要性,认为人格发展不仅限于儿童,而且持续一生。

阿德勒认为所有的生命都会被寻求办法克服自卑感而控制,人格是在可以克服基本的自卑感的特定方式为基础建立生活风格的奋斗基础上建立的。人格冲突是外部环境压力和内部奋斗的矛盾。

霍妮更强调文化的作用,持人本主义的观点。

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整个民族共同具有的基本心理事实)。他认为人们都有一种本能的倾向,以特殊的方式去感受每一个原则是特定经验或人物的原始的象征性表达。荣格视健康的,整合的人格为对立力量的平衡,分析心理学就是在动态平衡中补偿内部力量的人格观点。他提出了两种强大的无意识本能:个别的创造需要和和谐一致的整体需要。

人本主义的核心是强调自我实现(个体不断努力开发自身潜能与能力实现个人潜能的倾向)的驱力。自我实现有时会与获得自己与他人认可的重要性发生冲突。卡尔罗杰斯提出无条件积极关注对儿童成长过程很重要,对成人来说也一样(成人同时需要悦纳自我)。霍妮认为真实自我需要一个良性的环境氛围,而缺乏良性氛围时便会产生内部和外部的防御以对抗焦虑(内部:形成非现实的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并创造追寻光荣的行为予以强化。外部:亲近别人,对抗别人和远离别人),治疗的目标就是帮助个体获得自我实现的快乐。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强调自我实现与实现真实自我的过程,直接关注生活的不断改进。人本主义理论被认为具有整体性,先天倾向性,现象学性和存在性。(整体性:从个体的整体人格来看待分散的行为。先天倾向性是关注个体内在特征,专指创造性与成长。现象学性强调个体的参考框架与对现实的主观看法,强调个体独特的观点。存在性:关注高级心理过程)。

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的观点仍旧是模糊的概念,对环境因素影响的忽视也是其不足之处。但当代对个体陈述与生活史的研究可部分地追溯到人文主义的传统,如心理传记(系统的运用心理学理论将人生转换成连贯而具有启发性的故事),在一系列陈述文本中出现的特征主题支持早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整体性与现象学性的特征。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多拉德与米勒进一步发展了人格的概念,提出了关于习得的内驱力,反应抑制以及习得的习惯模式的概念。他们强调紧张度的动机性压力作用在紧张度减少时强化的作用,认为可通过社会模仿来学习。​

当代的社会学习和认知理论都赞同环境事件将影响行为行为,但更强调认知过程和行为的作用同等重要。认知理论强调有机体本身在形成自己独特人格过程中会有主动的参与并起到决定性作用。

米希尔的认知情感人格理论:米希尔强调考察行为在个体与环境互动中如何发生于起作用,他把个体看作是知觉组织外界信息,并与环境互动过程中能主动解决问题的个体。他认为对人格的判断应当依据不同的情境会产生哪些不同的行为的原则进行考察。

人格的社会学习观点强调学习原则和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的结合。班杜拉提出了一个由个体因素,行为和环境刺激三者构成的复杂的互动系统。交互作用是班杜拉理论中重要的概念,意味着我们必须全面考察所有因素。班杜拉的理论强调观察学习过程,通过使用记忆和对外部世界进行思考来预测行为的结果。在1997年班杜拉将自我效能作出作为其理论的核心(一种相信自己在某种情境下能够充分表现的信念),对于自我效能的判断依赖于以下信息:替代性经验,说服,情绪唤起的监控。自我效能感影响着我们努力的程度以及坚持的时间长短,比实际能力影响更大。研究证实父母与儿童的自我效能水平与学习成绩高度相关,当然这个理论也承认环境的重要性,对自己能力的直觉和对环境的知觉可以决定人们行动的结果。

坎特提出了人格的社会智力理论。社会智力指人们在不同的人生经历使其需要的专门技能,这个理论定义了三种类型的个体差异:人生目标的选择,社会互动的知识,完成目标的策略,他认为三者是在一定时期内是一致的,对于社会中的亲密目标的研究发现,强烈的希望获得亲密目标的人们愿意使用他们所有能利用的时间来与他们的关系对象共处。

对于社会学习和认知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这个理论没有把情绪作为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没有意识到无意识动机对行为和情感的影响,同时批评者们认为认知理论关心的只是概念和过程,对于内容的关注较少,但这个理论的影响却依然很大:认知治疗师的出现,对学生学业的指导以及其他提高绩效方面都很有启发。

对于自我的研究,威廉詹姆斯提出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物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我成为自我的一部分,他将自我经验分为物质我(与周围物质客体相伴随的躯体我),社会我(关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意识)以及精神我(监控内在思想与情感的自我)。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自我概念,这是一个动态的心理结构,引发,解释,组织,传递,调节内心以及人际的行为和活动,包括关于自我的图式(自我图式),我们会根据对自己的了解以及信念来解释我们的行为。马库斯将可能自我定义为“我们非常想达到的理想自我也是我们可能达到的和害怕实现的自我”,这个可能自我会让我们考虑自我的方向。

对于自我的概念性评价(自尊)会影响我们在许多特质上对自己的评定,如逻辑性,聪慧性和讨人喜爱的。研究发现低自尊的人对自己各方面的评价均较低,评价波动幅度大。人们多数会采取各种措施以提高自尊,维护自我概念的完整性,如自我妨碍。。研究发现自我妨碍与高自尊相关,男性明显,自我妨碍的现象也提示了自尊的某些重要方面与自我表现相关,这种表现可用来解释高自尊与低自尊之间的行为差异。

不同的文化对于形成自我概念有重要影响,奉行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可形成不同的自我概念。马库斯与基塔雅玛解释了这种不同,个人主义作鼓励对于自我独立的解释,集体主义文化鼓励对于自我作互相依赖的解释,用20句测验可以看出自我的跨文化差异(男女性别差异较小),西方文化下的人们关心自我增强,带来自尊的积极改变。研究也证实了对自我的相互依赖的解释会与自我批评紧密相连,集体主义文化下成员更注重自我如何与集体发生关系,这些不同带来人们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自尊的方式不同。

对于自我理论的批评认为这个不能完全准确预测行为,而且不承认人格中的遗传部分。对于人格理论的差异,我们主要从五个方面来假设:第一遗传与环境,第二学习过程和行为的先天法则,第三过去,现在和将来,第四意识与无意识,第五内在倾向于外在情境。这五个方面关于人格的理论有着各自特点,不同的理论对我们理解人格做出了不同的贡献。

我们根据可评估和测量的特点来预测人们的行为,这就是人格测验,分为客观测验和投射测验两部分。客观测验的计分和实测比较简单,自陈式问卷是常见的客观测验,(伍德沃斯,第一个人格问卷),应用较多的MMP 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这个问卷的编制采用了实证途径,有十个临床量表和三个效度量表,后来经过修改MMPI-2更好的适应了时代变化,制定了常模,新增了15个内容量表。MMP I-2实测经济简单,可用于精神疾病的诊断,而且不同项目有不同的目的,但MMPI2临床量表的异质性以及在药物依赖量表没有较好的效度方面,MMPI-2依然遭到了批评,而且测验保留太多实证途径,也是其弊端。

NEO_PI用来评估正常成人的人格特点,(五因素模型)具有跨文化的效度,每个因素分为六个层面,NEO_PI的每个维度是同质的程度高,显示了很好的效标效度和概念效度,可用来研究人格的稳定性和终生的变化,也用来研究人格特点和生理健康,各种生活事件的关系。但因为命名差异大五与NEO_PI还是存在某些重要方面的差异。NEO_PI的跨语言以及跨国的一致性还是使它得到了广泛运用。

投射测验对反应不做预先设定,最早由精神分析学家使用,给予被试模糊的刺激,要求受试者叙述模式,完成图画或形成故事,通过解释投射到刺激中的特异性来了解被试。投射测验应用广泛而被批评家担心使用没有效度。

罗夏墨迹测验,向被试展示对称的墨迹图,回答这可能是什么?然后被试详细说明这个反应,研究者发现者发展了一个容易理解的系统来计分,主要是在定位,反映内容,对象活动性质和决定因素上计分。

亨利莫里创立了主题统觉测验,是用有模糊性场景的来讲述故事,可用来揭示个体在支配需要上的差异,多个研究证实证明了这个测验是测量个体成就需要的有效工具。

不同的评估工具为我们了解个体的人格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我们应结合不同的测验对人格进行评估。

我们将人格(personality)定义为:一系列复杂的具有跨时间、跨情景特点的,对个体特征性行为模式(内隐的以及外显的)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人格理论是对个体人格结构和功能的假设性说明。不论是着重于个体人格的结构还是关注人格是如果如何发展的,理解人类人格的理论方法包括:类型和特质、心理动力学、人本主义、社会学习、认知以及自我分析。

- 01 -

类型和特质人格理论

人格类型(personality types)是全或无的现象,而不是程度的问题。

类型理论认为可以把人划分成不同的类型,这些类型是独立的,不连续的。将人们分为互相不重合的类型(比如头生儿和后生子,后生子显现出比头生儿更高的创新程度),进而对他们的人格进行预测。

特质理论推崇连续的维度,如智力和友谊等,并在连续的维度上对人格进行划分。特质(trait)是持久的品质或特征,这些品质或特征使个体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具有一致性。

阿尔波特将特质看做人格的框架和个性的根源,并确定了三种特质: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首要特质影响一个人如何组织生活(如:对于特蕾莎修女来说,首要特质可能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自我牺牲。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发展出这样的首要特质)核心特质是代表一个人主要特征的特质(如诚实和乐观)。次要特质有助于预测个人行为、特定的个人特征,但次要特质对于理解个体的人格帮助要小得多。

当今的理论家提出有五个普通的因素形成跨文化意义上的人格维度:外向型(健谈的——害羞的)、和悦性(有同情心的——残酷的)、公正性(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的)、情绪性(稳定的——喜怒无常的)和创造性(有创造性的——不聪明的)。

行为基因学的研究表明人格特质是具有高度遗传性的。大五因素的每一个因素都有其本质的遗传性。

理论家现在认识到,为了寻找行为上的一致,我们需要从个人特点和他周围环境的心理特征两方面进行准确描述。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观察者之间进行的人格评定被发现有一致性,然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评定却没有一致性,这一现象被称作一致性矛盾(consistency paradox)。

案例: 言语侵犯的一致性

一群6-12岁儿童,参加了“儿童的社会判断问题”的夏令营。研究希望能够看到某个儿童产生侵犯行为时,研究者能够对该情境加以预测的准确性。为了作出这种预测,研究者给孩子们设置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研究者需要了解的实现情境,收集不同情境类型的典型数据。这些情境包括:认知(需要逻辑思考能力)、社会性(需要在其他人面前说话的能力)、自我管理(需要忍受挫折的能力)、力量(需要体力)和自主协调性(需要手臂和身体的运动协调能力)。例如有用需要力量和身体协调性,很少需要自我管理。相反,钓鱼需要身体协调性的同时还需要自我管理。结果发现:如果行为的一致性依赖于情境特征的相似性,那么两个情境的相似性越高,孩子们越有可能显示相同程度的言语侵犯,这种预测最后得到了证实。

以上,类型和特质理论能够让研究者对不同人的人格进行精确的描述。

- 02 -

心理动力学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动机的,人类的每一个动作都有一个原因和一个目的,这种原因和目的能够通过思维联想、梦、错误和其他的关于内在情绪的行为线索进行分析而被发现,而且动机在无意识水平发生作用。

利比多(libido)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动机源泉。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如果在性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得到过过分的满足或者受到挫折会导致固着(fixation)。随着个体的成长,性能量通过身体上一系列性敏感区表现出来。

固着的概念让我们看到弗洛伊德关于早期冲突决定后来行为的观点。精神决定论(psychic determinism)认为所有心理和行为反应(症状)都是由早期经验决定的。通过精神决定论,弗洛伊德非常关注无意识(unconscious),即不能够被意识到的信息储存处。某些行为所表露的内容——比如你说的、所做的或者所觉察到的,但同时也是一些隐藏的、潜在的内容。神经症状(基于焦虑)、梦、笔误或者口误的意义能够表明思维或者信息处理在无意识层面上的意义。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当中,人格的差异是由人们对待基本的驱力方式不同引发的,并提出本我、超我、自我等概念。

本我(id)可以看做原始驱动力的储存处。它非理性的运作,跟随冲动运动并追求即时的满足感,不考虑所渴望的行为是否现实可行、被社会所认可。本我被快乐原则(特指性、生理和情感快乐)支配,无节制的寻找满足感而不计后果。

超我(superego)是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储存处,包括从社会中习得的道德态度。超我大致上和良心的概念相对应。超我包括理想自我,是一个人想让自己努力成为的样子。

自我(ego)是一个基于现实的方面,来调和本我冲动和超我需求之间的需求。自我代表一个人关于生理和社会现实的观点,是他(她)关于行为的原因和结果的理性认知。自我是受到现实原则支配的。当本我和超我产生矛盾后,自我会进行折衷来尽量满足两者需要。

压抑(repression)是一种以我保护的心理过程,以免因不被接受的和/或可能引起危险的冲动、愿望或记忆而体验到极度焦虑或罪恶感。压抑是个体克服有威胁的冲动和愿望的最基本的自我防御方式。

自我防御机制(ego defense mechanisms)是自我在寻求表现的本我冲动与否定它们的超我要求之间的日常冲突中用来保护自身的心理策略。

焦虑(anxiety)是被压抑的冲突要出现在意识领域时所引发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焦虑相当于第一道防御,自我防御机制相当于第二道。自我防御机制有助于个体应对由于强大的内心冲突而产生的焦虑。

尽管弗洛伊德理论的许多方面遭到批评,但是像无意识、防御机制等概念还是得到许多心理学家的认可,弗洛伊德的追随者如阿德勒、霍妮以及荣格又对其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

阿德勒声称人格冲突不是源于人们之间的竞争,而是起因于外部环境压力与内部奋斗的矛盾。霍妮更强调文化因素,更强调目前的人格结构而不是婴儿性欲。荣格扩展了无意识的概念,在荣格看来,无意识并不限于个体独特的生活经验,而是包括整个民族共同具有的基本心理事实,即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集体无意识可以解释你对普遍存在原型的原始神话、艺术形式和象征的直觉性理解。

- 03 -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从个人、意识经验与成长潜能整合的角度理解人格,其核心是强调自我实现的驱力。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是指个体不断努力开发自身才智与能力,实现个人潜能的倾向。

人本主义理论家如卡尔罗杰斯、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凯伦霍妮等均认为个体行为由其内在的不断以积极方式发展变化的驱力所推动,朝着达到自我实现的方向不断努力。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通过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儿童感到尽管他们可能有错误和过失,但总是被爱与认可的,而这种爱与认可纯粹发于自然,不是他们必须努力才可能争取来的。罗杰斯建议,当儿童行为失当时,其父母应该强调他们不认可的是这种行为而非孩子本身。更加重要的是,成人需要无条件的、积极的自我关注,也就是悦纳自我,而不是关注那些你试图改变的缺点。

凯伦霍妮是奠定人本主义人格理论基础的主要理论家之一。霍妮坚信人们的“真实自我”需要一个良性的环境氛围。当缺乏这样一个良性环境氛围时,儿童会产生基本焦虑,进而压制了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阻碍了有效人机关系的形成。为了应付基本焦虑,个体发展出内部或人机的防御。人际防御引发个人亲近别人、对抗别人和远离别人。内部防御使某些个体形成非现实的、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并创造“追寻光荣”的行动来强化这种自我形象。霍妮认为人本主义治疗的目标就是帮助个体获得自我实现的快乐,加强其内部人性中的建设性力量,支持他们不断走向自我实现。

卡尔罗杰斯、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凯伦霍妮理论中一个共通重要的方面是,他们都强调自我实现与实现真实自我的过程。另外,人本主义治疗的目标就是帮助个体获得自我实现的快乐,加强其内部人性中的建设性力量,支持他们不断走向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理论都强调自我实现与实现真实自我的过程,并且被认为具有整体性(从个体的整体人格来看其分散的行为)、先天倾向性(理论关注影响、决定行为方向的个体内在特征)、现象学性(强调个体的参考框架与对现实的主观看法)与存在性(高度关注那些高级心理过程)这样几个特征。

批评者认为,人本主义理论的一些核心概念界定不清,而且过分强调环境影响对个体生活的作用。

借着关注个体以自己生活中许多线索产生连贯陈述的方式,当代心理学研究继承了人本主义的传统。

- 04 -

社会学习和认知理论

社会学习和认知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强调了紧张度的动机性压力作用与在紧张度减少过程中强化(或奖励)的作用。机体未得到满足的驱力引发了相应的行为以减少紧张度。由于这些行为能够成功地减少有机体的紧张感,于是得到了强化,而且最终变为一种习得的习惯。多拉德和米勒还提出个体能够通过社会模仿来学习的观点:即个体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且这种学习可以不依赖强化而进行,行为的获得和行为的表现是不同的过程。

米希尔的认知——情感人格理论

米希尔把个人看作是通过认知组织处理外界信息,在与环境的互动行为中能主动解决问题的个体。认为人们对特定的环境信息的反应取决于他们的信息编码过程(人们对于自己、其他个体、事件以及情境等相关信息的归类方式)、期望和信念(人们对社会环境以及特定行为在具体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结果的信念)、情感(人们的感受和情感,包括一些生理上的反应)、目标和价值观(你看重或不看重的行为后果和情感;你的目标和生活规划)、能力和自我管理计划(你能够完成和计划的、用以带来认知和行为后果的行为)。

班杜拉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提出了一个由个人、环境和行为交互影响的理论。你的行为会受到你的态度、观念、之前的强化经历以及环境中可获得的刺激所影响;你所做的可以对环境产生作用,同时人格中某些重要的成分受到环境和行为反馈的影响。因此,交互决定(reciprocal determinism)成为班杜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人们采取何种行为的一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案例:班杜拉和他的同事做了一个自我效能和儿童的学习成绩的试验:班杜拉和他的同时在罗马附近着急了279名11-14岁的儿童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儿童以及其父母的自我效能水平对他们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父母和儿童的自我效能水平能够相当程度地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值得一提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激励有助于孩子获得好成绩。孩子的信念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也证明了研究假设:强的信念与高得自我学习成就相关。)

坎特的社会智力理论

坎特和他的同事构建了另一个人格的社会智力理论。社会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是指人们在不同的人生任务时期需要的专门技能。

社会智力理论认为人们的差异在于以下三种个体差异:人生目标的选择、社会互动的知识、完成目标的策略。

(案例:约会关系中的亲密目标:寻求亲密关系的目标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有很大的影响。当一些人进入某种关系之中时,他们的最初目标是建立一种亲密关系;而对另一些人来说,相对于建立亲密关系,人际关系根式一种获得期望活动(如聚会、性关系)的途径。研究数据表明:在较高的亲密关系目标时,人们对关系的满意度很少受到他们在一起的时间长短的影响,无论共处的时间长短,他们报告的关系满意程度均较高。但与此相比,当共处的时间较少时,较低亲密目标的个体之间关系的满意程度较低。)

- 05 -

自我理论

威廉詹姆斯将自我经验分为三个部分:物质我(与周围物质客体相伴随的躯体我)、社会我(关于别人对自己看法的意识)、精神我(监控内在思想与情感的自我)。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一个动态的心理结构,它引发、解释、组织、传递、调节个人以及人际间的行为和活动。自我概念包括:关于你自己的记忆,关于你的特质、动机、价值以及能力的信念,你最想成为的理想自我,你预期要扮演的可能自我,对你自己的积极或消极评价(自尊),以及关于别人怎么看待你的信念。

人们看起来似乎喜欢自我确认,即使经过确认得到的自我概念是负面的。人们使用可能的自我来比较现在的自己和未来自己可能的情况。可能自我(possible selves)是“我们非常想达到的理想自我,也是我们可能达到和害怕实现的自我”。

(案例:作为父母的可能自我 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评估工具,用来测量年轻人能多大程度地想象他们自己为人父母。参加研究的683个大学生要对量表中诸如“我认为我将来会结婚但是不会要孩子”的陈述作出评定,从非常不像我到非常像我进行评定。在完成问卷后,每个学生可以得到一个“为人父母之可能自我分数”。总的来说,男女之间在分数上没有差异。不过,研究者将得分特别高或低的男女被试分组。入组的被试对录像带中婴幼儿的表情从快乐到烦躁不安进行评分。高PPS学生都一致地给了比低PPS学生更为积极的评价。)

自尊(self-esteem)提供了一个对自我的一般性评价,它可以显著地影响到思维、情绪和行为。人们通过让自己出于自我妨碍(self-handicapping)来保护自尊。

(案例:大学生的自我妨碍表现 在一次考试前,研究者们询问什么分数能让他们满意。考完试后,他们得到假的反馈信息,即告诉他们的分数比“满意”分数低1/3级,例如,如果他们的想得到B,则告诉他们得了个B-。此时,研究者评定这些学生的自尊水平。如果自我妨碍保护了自尊,我们可以预期高自我妨碍者在得到不满意的级别时,其自尊受到较轻的伤害,这正是研究中男性表现出来的模式:高自我妨碍与高自尊相关。然而,女学生中并没有表现出自我妨碍与自尊有任何相关。研究者推论:男性有更强的自我保护免受威胁的倾向。)

(在关于自尊的公众面目实验中:高自尊的人在别人注视下付出的努力要低于低自尊者,然而在私底下付出的努力要远远高于低自尊者)

跨文化研究集中与探讨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如何生成不同的对自我的解释。个人主义文化下的成员倾向于对自我有独立的解释,而集体主义文化下的成员则倾向于互相依赖的解释。

(案例:文化、自我增强和自我批评 印度学生做出的自我评价相对较少,而且给出更多的社会身份的声明,与他们对于自我的互相依赖的感觉一致。同理,当对比日本与美国的人员时,日本人给出更多的自我批评,而美国人给出更多的自我增强。但是如果日本学生在美国生活一段时间之后,给出的自我批评相较于本土的日本学生来说,有所减少。这可能反映了美国文化在他们逗留期间产生了影响,也可能反映了这些学生本身认为自己适合来到美国而做的自我选择。)

这些解释的不同带来人们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自尊的方式不同。对于自我理论的批评者认为他们有时不能给出精确的行为预测,而且他们不能完全承认人格中的遗传部分。

- 06 -

对人格理论的比较

不同的人格理论在遗传还是环境、学习过程还是行为的先天法则、过去原因、现在的行为还是将来目标、意识还是无意识、内在倾向还是外在情境五个方面的着重点是不同的,每种理论都对我们理解人格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遗传和环境:这种差异也被称为先天与后天的差异。特质理论回避了这个问题;精神分析理论强调遗传;人本主义、社会学习、认知学派和自我理论都强调环境决定人的行为或者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造成了人格的差异,推动了人格发展。

学习过程和行为的先天法则:前者强调学习改变人格,后者强调人格发展的先天时间表。特质理论没有明确;精神分析学持内在决定论;人本主义乐观地假设经验可以改变人;社会学习、认知学派和自我理论则明确认为行为和人格是学习的结果。

过去、现在和将来:特质理论强调无论先天还是学习,现在都是过去的结果;精神分析强调在孩提时代的早期经验;社会学习认知学派强调过去的强化作用和现在的偶然性;人本主义强调当前的现实和将来的目标;社会学习、认知学派和自我理论强调过去和现在,将来则通过目标的设置体现。

意识与无意识:精神分析强调无意识的过程;人本主义、社会学习、认知学派强调意识过程;特质理论不区分这两个过程;自我理论则在这个问题上态度不明确。

内在倾向与外在情境:社会学习、认知学派强调情境因素;特质理论强调内在倾向;其他的理论采取个人和情境交互作用的观点。

- 07 -

人格评估

客观人格测验的施测和计分相对比较标准和清楚;MMPI-2(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对言语和内容的修订反映了临床理论和人格评估的发展;NEO-PI(评估正常成人的人格特点)和大五问卷测量的是正常人格的诸多方面。

投射测验(project test)(给受测者一系列的模糊刺激,如抽象模式,可以作多种解释的未完成、绘画)向被试呈现模糊刺激,可以揭示内在情感、动机和冲突。

研究者发展了一个容易理解的系统来对罗夏墨迹测验(向被试呈现墨迹图,然后问“这可能是什么?”先让被试确信答案没有对错之别,施测者逐字记录被试所说的、记录反应花去了多少时间、每张墨迹图总共花去了多少时间和被试拿墨迹的方式)的反应计分。

主题统觉测验(向被试呈现模糊情境的,要求被试根据这张讲述一个故事,包括情境中的人在干什么,想什么,故事是怎么开始的,而每个故事又是怎么结尾的)为成就需要的测量提供了有效工具。

《心理学与生活》中对人格的定义:一系列复杂的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特点的,对个体特征行为模式(内隐的以及外显的)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人格理论是对个体人格机构和功能的假设性说明。不同的理论对人格有着不同的解释。

类型和特质理论 ,主要是通过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的评估特质的类型。从阿尔伯特的特质描述词汇分类发展到卡特尔的16因素到艾森克的3因素,再到大五因素。类型及特质理论的研究在情境一致的情况下,可以较好的预测个体的行为和表现。但该理论无法全面解释“行为是如何产生的”或者“人格是如何发展的”,该理论比较适用于人员的筛选和选拔,对提高人与工作的匹配度有一定帮助。

精神分析 对人格的理解,是通过确定人格的结构和如何形成的角度,去理解个体行为的意义。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类行为动机的来源归因为每个个体内都能找到的心理能量”(《心理学与生活》394页),所有的行为背后都存在某种动机,而且在无意识水平发生作用。弗洛伊德最初将这些心理能量定义为两种基本驱力生本能和性本能,晚期发展出死本能和攻击本能。从结构上人格被化为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中自我通过防御机制调和本我和超过之间因驱力引发的各种需求冲突。早期精神分析被认为是好的历史,但并非好的科学。它似乎很好的理解了个体成长经验,但是却不能预测个体未来的表现。

人本主义 对人格的定义就是“个体先天或后天的追求自我实现的动机会驱动个体一直向积极方向发展和变化。”相比精神分析而言,其对人格的理论理解,就是将内在驱力替换会自我实现的驱力,而且拒绝从自我、本我、超我的子结构上理解个体,而是将个体看作一个整体来理解。对未来行为模式预测的态度就是,个体完成自我实现的方式就是“不以重复的方式表现自己。”

社会学习流派 多拉德和米勒提出了习得的内驱力、反应抑制以及习得的习惯模式等概念用以解释个体的人格。在社会学习理论看来“习得的习惯的总和产生了人格”。

认知理论 强调心理过程在人们对现实的感觉和知觉印象进行组织时的重要性。其人格理论主要时对个体认知的成分进行结构化,并试图梳理认知包含的具体子结构。米希尔的认知-情感理论认为认知主要受编码方式、期望和信念、情感、目标价值、能力和自我调整计划的影响。班杜拉则提出了自我效能的概念,用以解释来访者在具体情境下可能表现出的人格特征;自我效能的评估主要包含了替代性经验、说服、自我情绪监控。南茜·坎特提出了社会智力用以理解个体的人格,主要包含了人生目标的选择、社会互动的知识、完成目标的策略。从认知理论的研究来看,更容易预测具体情境下,来访者可能的行为,但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对情绪的忽视都被学界所不认可。

自我理论 的威廉·詹姆斯将自我经验分为三个部分,物质我(与周围物质客体相伴随的躯体我),社会我(关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意识),以及精神我(监控内在思想与情感的我)。自我理论可以从自我概念和可能的自我两个角度进行统整。自我概念是一个动态的心理结构,它引发、解释、组织、传递、调节内心及人际的行为和活动。与自我概念密切相关的是自尊,即个体总体上如何评价自己,与自尊相伴的心理现象是自我妨碍(例如通过不学习,避免面对自身能力有限而考试不通过的低评价,这样获得低评价是可以说是自己不努力,而不是自己能力不行)。而与自我概念并列的则是可能自我,这部分主要是个体对自身的期待,可能自我有着自我预言的作用,会引导个体不断走向可能自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955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