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至》 唐杜甫
舍 南 舍 北 皆 春 水,但 见 群 鸥 日 日 来。
仄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花 径 不 曾 缘 客 扫,蓬 门 今 始 为 君 开。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盘 飧 市 远 无 兼 味,樽 酒 家 贫 只 旧 醅。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肯 与 邻 翁 相 对 饮,隔 篱 呼 取 尽 馀 杯。
仄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此篇为杜甫的七言律诗,是杜甫的诗中少有的洋溢热情和富有生活情趣的作品。从诗的结构来看,在押韵、平仄调、对仗上几乎堪称完美。
一、押韵
1、偶数句押韵
第二、四、六、八句的最后都押平水韵的十灰,来、开、醅、杯属于一个韵,一韵到底。
2、只押平身韵
偶数句的韵,都属平调,很符合规则。
3、首句入韵,且韵脚为平调
首句的“南”是平调,全诗的最后一个字也是平调。
二、平仄调工整
1、每句诗的第二、四、六个字,平仄调符合律诗要求的“平仄平仄”的间隔要求。
2、每一联上下句相对,并且与下一联,相粘。
首联: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除了第一个字“舍”不是平调,但也符合135不论的要求,所以还是符合相对要求。
颔联: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第一个字的平调与上联最后一个字的平调相粘,所以将此联“相对”应“仄”为第一个字的规则打破了,但是应该还是符合“相对”的要求。
颈联: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与第二联相粘,第二句的第一个字如果是仄就是最完美的“相对”,但是根据135不论的原则,这样也可以作为“相对”成立。
尾联: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根据135不论的原则,此联“相对”成立,且韵脚的“杯”是平调,白脚的“饮”是仄调,也符合律诗要求。
三、对仗:颔联颈联分别对仗,相互映称,使诗显出独特的韵律,朗朗上口。
四、诗的意境:
首联写远景,诗人的草堂被春意盎然的江水环绕,远离尘世,少有人烟,更少有客来,倒是江上的海鸥每天造访,寂寞之中才聊有安慰。
颔联聚焦更近的景,从首联的寂寞自然过渡,已是好久没有客人到访,所以花下的小径也无心打理,甚至柴门都不愿意打开了。可以想见,只是泛泛的朋友,诗人是不愿意费神应酬的恬淡心态。终于有“君”不嫌山高路偏,来拜访,诗人一反常态,难掩激动,“蓬门今始为君开”。
颈联场景已在晚宴的屋内,寥寥数字,“盘飧市远无兼味”家境的清贫可见一斑,诗人客套说因为市场太远,买菜不方便,所以只能精茶淡饭。客人不以为意,依然与诗人频频举杯,“樽酒家贫只旧醅”好不容易找到的一瓶酒,还是陈年的。但是,酒不一定越陈越好,友情却是越陈越好,正是酒菜的随意,可见两人交情之深。
尾联将诗推向高潮,不仅两人觥筹交错,喝得正欢,酒到酣处,诗人还高声邀请邻家的老翁一起畅饮,全诗的气氛瞬间充满浓浓的情趣,呼之欲出,颇令人身临其境。
客 至
杜 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馀杯。
杜甫诗鉴赏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
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诗人自注:“喜崔明府
相过”,简要说明了题意。
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描写,点明客人来访
·1939·
《唐诗鉴赏大典》
的时间 、地点和来访前夕诗人的心境。“舍南舍北皆
春水”, 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描写得十分秀
丽可爱 。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表现
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
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
们“日日”到来,足见环境清幽僻静,为诗人的生活
增添了隐逸的色彩 。“但见,言下之意:群鸥固然可
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诗人
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寥心
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将笔触转向庭院 ,引出“客至”。诗人采用
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上句
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
下句写,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
打开。寂寥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
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前后映衬,情薛深厚。前句
不仅说不常来客,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
来,更说明两人交情之深厚,为后面的酣畅欢快作了
铺垫。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
补足了首联两句。
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诗人舍弃了
·1940·
《唐诗鉴赏大典》
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
笔浓墨,着意刻划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
旧醅 ”,使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
情景,听到诗人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
东西不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
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
很容易从中感觉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
歉仄,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
字里行间充满了友好的融洽气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诗人巧妙地以“肯
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将席间的气
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
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不难想象,两位挚
友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
相当热烈 。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
别开境界。
杜甫 《宾至》、《 有客》、《过客相寻》等诗中,
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宾至》
中,诗人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
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有客》和《过客相寻》中
说 ,“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
·1941·
《唐诗鉴赏大典》
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
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而
《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
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
助兴的细节,描写得那样情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
了诚挚、率真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
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表现出浓郁的
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1、 首联写出了草堂绿水缭绕、临江进水、飞鸟不绝的一派春意盎然的田园环境。 “但见”二字道出了作者田园之间的闲逸,却也有一丝“只见群殴”的寂寞。
2、写出了作者远离闹市的闲散生活,道几分贫寒,又添几分待客之诚。
3、尾联可说把全文推向高潮,表现了作者因客至的欢喜之情,尽道兴奋之情。
1、(4分)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颈联重笔浓墨,着意描画延客的情景;尾联请邻翁共饮的细节把延客的气氛推向高潮。(每点1分)
2、(4分)前两联虚写客至,后两联实写待客。示例:①“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客人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虚写客至。(2分,找准诗句1分,分析1分)②“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作者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实写待客就餐、频频劝饮的场面,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2分,找准诗句1分,分析1分)
客 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题解 这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诗,据黄鹤《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史补遗》讲,是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五十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这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纪事诗,表现出诗人纯朴的性格和好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见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其具体情况不详,杜甫母亲姓崔,有人认为,这位客人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尊称。相“过”,即探望、相访。 句解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草堂的南北,春水漫漫,只见鸥鸟天天成群而至。首联描绘了草堂环境的清幽,景色的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鸥鸟性好猜疑,如人有机心,便不肯亲近,在古人笔下常常是与世无争、没有心机的隐者的伴侣。因此“群鸥日日来”,不仅点出环境的清幽僻静,也写出诗人远离世间的真率忘俗;同时也说明:亲友云散,交游冷落,只见群鸥,不见其他来访者,闲逸的生活不免有一丝单调、寂寞。“舍”,自称其家为舍,这里指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春水”,指流经草堂的浣花溪。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花草遍地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用蓬草编成的门,因为你的到来,今天才打开。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其对仗颇具匠心,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为客开,今始为君开,上下两意,互文而足。“缘客扫”,为了客人而打扫,古人常以扫径表示欢迎客人。“蓬门”,茅屋的门。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因为居住在偏僻之地,距街市较远,交通不便,所以买不到更多的菜肴,宴席不丰盛。家境贫寒,未酿新酒,只能拿味薄的隔年陈酒来招待你。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它情节,专取最能显示宾主情意的生活场景,着意描画。主人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盘飧”,盘中的菜肴。“飧”,本指熟食,这里泛指菜。“兼味”,菜肴一种叫味,两种以上叫兼味。“旧醅”,旧酿的隔年浊酒。“醅”,未经过滤的酒。古人好饮新酒,所以诗人因旧醅待客而有歉意。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客人肯不肯与邻家的老翁相对而饮?如果肯的话,我就隔着篱笆,招唤他过来,一起喝尽这最后的几杯。尾联以邀邻助兴的精彩细节,出人料想地笔意一转。这令人想到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无须事先约请,随意过从招饮,是在真率纯朴的人际关系中所领略的绝弃虚伪矫饰的自然之乐。 评解 这是一首工整而流畅的七律。前两联写客至,有空谷足音之喜,后两联写待客,见村家真率之情。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由大到小;从时间上看,则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衔接自然,浑然一体。但前两句先写日常生活的孤独,从而与接待客人的欢乐情景形成对比。这两句又有“兴”的意味:用“春水”、“群鸥”意象,渲染出一种充满情趣的生活氛围,流露出主人公因客至而欢欣的心情。 刘克庄《后村诗话》说:“此篇若戏效元白体者。”杜甫自不可能飞跃时空去戏效他后代的元白体,那么从什么角度什么意义上讲,《客至》“戏效元白体”呢?简而言之,元白体就是指浅切平易的诗歌风格。综观全诗,语势流畅,除“盘飧”、“兼味”、“樽酒”之外,其馀语句都没有太大的障碍,尤其是尾联虚字(“肯与”)和俗语(“呼取”)的运用,足当“戏效元白体”之评。另外,诗用第一人称,表达质朴流畅,自然亲切,与内容非常协调,形成一种欢快淡雅的情调,与杜甫其他律诗字斟句酌的风格确实不大一样,难怪刘克庄说它是戏效元白体。
目标展示:
1《旅夜抒怀》通过课文题目鉴赏诗歌的内容与情感。
2《客至》学会抓住关键词进行比较阅读。
学导结合:
1通过“旅”字 看背景
题目中的第一个字是“旅”,你能从中读出什么呢
“旅”是旅居之意。 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自阆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小结: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再加上这回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才是个尽头。这首诗就集中的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2通过“夜”字 察实景
⑴第二个关键词是“夜”。 给我们带来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诗中哪些诗句和“夜”是相对应的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体味一下作者这二句诗里所描绘的意境。首先找一下其中的意象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这两组意象分别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诗三、四句写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了诗人的什么感情采用了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书怀” 悟实情
⑴“书怀”,亦即书写情怀,抒发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了“名著”“官休”二事,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那么在诗中“名著”和“官休”的原因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诗人名满天下,是因为什么
明确: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⑷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说这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杜甫一生的经历可知: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他的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提示出政治上的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⑸尾联:诗人自况,以什么自况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除了比喻,尾联还有什么手法达到什么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起这样的诗歌,我们不免都要随着抒情主人公一起哀叹泣涕了。我们知道,成都郊外浣花溪畔有一个著名的杜甫草堂,这是杜甫在亲友的帮助下获得的一个暂时安身的栖身之所。在这里,杜甫度过了一段恬静而又安宁的生活。同时也创作了一些清新自然风格的诗歌。《客至》就是其中的一首。
自读《客至》,结合诗歌的背景、自注、注释,思考下面问题:
⑴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结合诗句说说这种感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阅读《客至》、《宾至》,说说诗人为什么分别用“客”、“宾”为标题(提示:比较这两首诗在情感和用语上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
杜甫的这种自感身世孤苦漂零的沉郁之作你还能举出其它的例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在其后两年,作者流寓夔州时所作的《登高》。
在他去世前两年所作《登岳阳楼》中也有这样的诗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梯度训练
阅读《旅夜书怀》完成题目。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景,描写旅夜所见景物;后四句着重抒怀,写出诗人触景而生的感受与情怀。
B由于江水奔流行舟动荡,远看天空星星似要垂落,更显得旷野的空寂,所以写为“星垂平野阔。”
C“垂”“涌”两字为炼字的典范,它恰切而生动地表现了平野的辽阔和水月交融的景象。
D“月涌大江流”一句,景中寓情。朗月照江,洪波翻涌,好像明月要被江水涌出。天高地阔,大江东去,诗人的忧愤如江水一样奔流不止。
2、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从近处写起,点明泊船的时间与地点。一个独字,成为贯串全诗的线索,而且突出了诗人的境况和心绪。
B颔联写诗人从不同视角往远处看,所见到的景色,从中显露出诗人的目光在注视更为广阔的世界。
C颈联是反语,充溢诗人的激愤。诗人有政治抱负,仅因诗文著名于世实非本愿。他的被贬、弃官、辞职,一生坎坷,都非由老病。
D尾联采用自问自答方式,兼用象征手法,抒写诗人孤独漂泊的伤感,将他的人生境遇和况味化为生动飘逸的艺术形象,具有不尽之意。
阅读《客至》完成题目
3、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春水”既点明了客人来访的时间,又交代了当时杜甫草堂周围绿水环绕、清幽淡雅的环境。
B颔联中“不曾”与“今始”呼应,重在表现诗人独居江村的孤独、苦闷的心情。
C颈联中“无兼味”“只旧醅”表明诗人因家贫地僻,只好用最简单的菜肴和浊酒来招待客人。
D尾联用探询的语气,言客人如果愿与邻居老翁共饮的话,就隔着篱笆唤他过来一同饮上几杯。
4、对这首诗的赏析,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A本诗从静景写起,渲染了一幅恬淡闲适的生活画面,然后叙写待客,以动景收笔,动静交融,结构自然。
B本诗描写了客人来访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客人之间真挚的淳朴的友情。
C本诗表现了诗人在客人来访时的喜悦心情,也抒发了对生活贫寒的感慨。
D本诗用语朴实,词真情浓,虽没写一个“至”字,但客至时殷勤待客的欢快情景跃然纸上。
跟进反思
小结:
《旅夜书怀》旅途之夜作者面对旅途之景,以沙鸥自况,抒写了自己失去依托、漂泊无定的孤独愤慨之情,作者写小舟、写沙鸥都是为了写自己,小舟的命运正是诗人自己命运的写照,漂泊无依的沙鸥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
《客至》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叙事诗,前四句虚写客至,后四句实写待客,表现了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一、二句从户外的景色着笔,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成都草堂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颈联作者指出最能显示宾主情分的生活场景,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尾联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
布置作业:
《自主学习丛书》127-128页4-8题14-18题
背诵《旅夜书怀》《客至》
《客至》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律,作于成都草堂落成之后。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课文《客至》的优秀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客至》教案设计一教学目的:
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朗读背诵全诗。
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自读全诗,划出不会读的字词
二、教师范读,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介绍写作背景,指出诗中如何体现“家贫”
这首诗大约作于上元二年(761)。这时,杜甫住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的草堂里,生活比较安定。诗题下原有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过, 拜访 。相,偏指一方,“我”)
诗中是如何体现的明确:蓬门(蓬门荜户蓬筚生辉)
四、鉴赏点拨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简要说明了题意。
1首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寂寞孤独
分析:但(只)。人迹罕至,整日与鸟为伴
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2“不曾缘客扫”是不是说别的客人来不扫花径
明确:是说没人光顾
3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本联用的是互文的手法。例如:
(1)主人下马客在船
(2)秦时明月汉时关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此联应为“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今始为君开。”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客人来访,手忙脚乱,欣喜不已。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4颈联的正常语序应该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市远盘飧无兼味,家贫樽酒只旧醅歉疚
这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5诗人及他的客人是否在乎这些,何以见得由此可以看出什么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友情深厚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五、小结
杜甫《宾至》、《有客》、《过客相寻》等诗中,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宾至》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有客》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反转来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情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 编织 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以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显出特点,吸引着后代的读者。
六、朗读,当堂背诵。
《客至》教案设计二教学目标:
1、理解杜甫此诗的风格
2、了解诗人闲居生活的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2体会诗人客至后的情感 教学 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诗,据黄鹤《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史补遗》讲,是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五十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这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纪事诗,表现出诗人纯朴的性格和好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见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其具体情况不详,杜甫母亲姓崔,有人认为,这位客人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尊称。相“过”,即探望、相访。
二评讲诗文: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1释“群鸥”。
鸥鸟性好猜疑,如人有机心,便不肯亲近,在古人笔下常常是与世无争、没有心机的隐者的伴侣。因此“群鸥日日来”,不仅点出环境的清幽僻静,也写出诗人远离世间的真率忘俗;同时也说明:亲友云散,交游冷落,只见群鸥,不见其他来访者,闲逸的生活不免有一丝单调、寂寞。
2此联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首联描绘了草堂环境的清幽,景色的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
3赏析“皆”字。
“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1释“缘”。
因为。
2描写景物,在空间上有何变化
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
3体味作者的情感。
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1作者待客选取了哪些细节
作者选取了最能显示宾主情意的生活场景,着意描画。
2待客两句传达出了哪些信息
A主人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
B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怎样的快乐
尾联以邀邻助兴的精彩细节,出人料想地笔意一转。这令人想到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无须事先约请,随意过从招饮,是在真率纯朴的人际关系中所领略的绝弃虚伪矫饰的自然之乐。
三、课堂小结:
1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由大到小;从时间上看,则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衔接自然,浑然一体。但前两句先写日常生活的孤独,从而与接待客人的欢乐情景形成对比。这两句又有“兴”的意味:用“春水”、“群鸥”意象,渲染出一种充满情趣的生活氛围,流露出主人公因客至而欢欣的心情。
2浅切平易的诗歌风格。综观全诗,语势流畅,除“盘飧”、“兼味”、“樽酒”之外,其馀语句都没有太大的障碍,尤其是尾联虚字(“肯与”)和俗语(“呼取”)的运用,质朴流畅,自然亲切,与内容非常协调,形成一种欢快淡雅的情调,与杜甫其他律诗字斟句酌的风格确实不大一样。
四、作业布置:
1、赏析“皆”字。
“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2、待客两句传达出了哪些信息
主人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
《客至》教学原文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