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天地乾坤,日月交映。日以阳刚激发生命,月以阴柔创造灵魂。阳光把一切希望引向现实,希望却在月色的清辉里孕成。人们为了希望而在阳光下劳作,而劳作之后又在月的帏幕休息整顿。地球永无休止地沿着基因的轨迹运转,时间匀速奔跑在没有目标的直线上,只有日月轮流守护着她们怀抱里的生灵代谢繁衍。我敬佩太阳用她的力量创造伟大,也歌月亮用她的温情制造魅力。请不要问我到底更爱太阳还是更爱月亮,我只能告诉你我不可能愿意只有左眼而没有右眼,抑或只有左腿而没有右腿。只不过此时此地此景,我独步在朗朗月色中,月光沐浴着我的全身,仿佛一瓶醇酒沿着我浑身的血管,渗透了我生命的所有细胞,我和我的灵魂完全沉醉在她那银色纱帐笼罩的温床。
这银灰的月色呀!从我的生命在短短的九个月紧张地完成了亿万年的进化过程而踏上人间大地起,就映照着我一步步走向今天。孩提时的我,喜欢听着“月儿弯弯,弯上天;月儿圆圆,像搁盘”的眠歌入睡;也喜欢唱着“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提巴篓”的童谣跟在大人身后。我常在筛银撒翠的大树下听大人们讲述月亮的故事。他们说:月中有桂树,吴刚每到八月就要撼落桂花酿酒;月亮是嫦娥仙子的宫殿,每月十五,嫦娥要在广寒宫里舒袖跳舞。一位老秀才摇着蒲扇,有板有眼地说:月亮者,驾车之神也,曰望舒……望而舒之义也。一位读过西学的青年口齿伶俐地说:月亮是阿尔特弥斯女神,一位狩猎女神,她那弯弯的娥眉,也是阿尔特弥斯神弓的象征。我们村的一位女孩长得花容月貌,大家把她比作月亮,唤名婵娟。可能是这些许的熏陶,我幼小时的心灵里就种下的钟情月亮的种子。因为这个原因,我爱在向南的窗下床上睡觉,拉开窗帘,打开窗扇,让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形状、什么质地的月光为我垫起盖起生命的居所。也因为这样,我有的是机会去全过程地感受月的恩赐。我曾苦守着傍晚的挂耳月依依不舍地走进夜幕,也曾看着晨曦的镰刀月放飞奇想。由于迷恋圆月的朗色,我常常溜出家门和几个伙伴捉迷藏玩游戏夜深不归。当春月从花间嫩绿中走来时,我闻得到她带来的缕缕芬芳,那驾着暖风飘进家园的香月,吸一口,彻肺透心地清爽。夏月从荷叶树荫中姗姗而来,她挟来丝丝清凉,那轻风的羽毛,抚去酷暑,撩得我骨酥身软,沉沉地进入梦乡。吻过柑桔蜜柚的秋月,是一年中的甜月,她捎着秋天的信片,撒落在床上床下,我感受到的是叶落果熟的醉意。冬月踏着霜色雪辉而来,用冷静的热情和透明的夜幕抚慰勃勃生机,我看她的银光,充满着催生的智慧,闪烁着希望的祈使,于是领受冬之冰月,我在寒凝大地发现春华。
当然,月的赐惠不只是她的自然属性常常满足我生理的愉悦,更多的是她的性灵和文化气韵无时不在滋养我成长的心灵。我从少年步入青年,在知识的海洋一域打捞,虽然思维的大网漏掉了对我一生的立身行事来说是重要的,却被我的愚钝或漫不经心而忽略了至今还难醒悟的宝石那样珍贵的东西,但对月亮来说,我是把她当作闪光的贝壳牢牢挂扣在网上的。当月色进入《诗经》而被吟作“月光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的时候,我看她成为男女相悦相念的情思;在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境界里,我看她是宇宙人生的流年纪事;在范仲淹的“明月楼高休独倚”的情感中,我看她是游子的愁肠;在张先的“花不尽,月无穷”的衷肠里,我理解她为爱情的忠贞;在苏轼的“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胸怀,我理解她为古今变迁之道;在清人万树的《上元灯月》里,月因“层层雪作葩”“盈盈飞玉翠”“璨璨喷银花”而使人“缓缓寻欢噱,深深夜未休”,成为我心中的快乐天使。
在文化的走廊零星拾萃我自然欣喜,而进入“恋月”诗人李白的“月亮宝堂”,我对月亮文化的丰厚更是惊诧不己。我说李白是“恋月”诗人,因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寻李白》)。人说他无酒不成诗,我说他好诗伴月成。在他的浪漫情怀里,“山衔好月来”,“挂在东溪松”,“月行却与人相随”,“白露垂珠滴秋月”,“起看秋月坠江波”。月之形也,如盘如钩:“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倏忽城西郊,青天悬玉钩”。月之色也,且清且秀:“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月之情也,可思可诉:“举头望明月,底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月之性也,时豪时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月是美人,“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怜月孤独,“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独与谁邻”;愿为月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作月舞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借月沽酒,“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与月同醉,“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后来,我带着古月的神采,欣赏王洛宾的“半个月亮爬上来”名曲,领略到的是又一番花月风流。“半个月亮爬上来……照着我的姑娘梳汝台……怎么我的姑娘不出来……请你把那纱窗快打开……再把你的玫瑰摘一朵……轻轻的扔下来……”简洁的歌词,深厚的意蕴,动魄的乐曲,复沓的旋律,是超越时空的透力,是敲击灵肉的鼓点,是唤醒人性的纯真,是撩逗欲念的留白……陶醉于神韵空灵的幻境,我在内心不禁轻轻呼唤:月光,你这多情的姑娘,没有你,灵魂安在?你这美好的使者,没有你,生活何依?你这性情圣者,没有你,感情何托?
我的思维的触须,再度投放到现实月的,是受了于勒列那尔的警示和莫泊桑的启发。于勒列那尔在“月亮印象”里说:“神秘的月亮使无知者的心里难受。对于一位不能讲出点有关她的新鲜东西的诗人来说,月亮即绝望的象征。”我不是诗人,但在月亮面前,我算不算个有知者?我能讲出点有关她的新鲜东西来吗?无论怎么搜索我之所见所闻所学所想,都不敢给出肯定的答案。正在我心虚得几乎绝望的时候,莫泊桑的《月光》指点我: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按照一种绝对的、奇妙的逻辑造出来的。有一个“为什么”,就有一个“因为”,它们永远是互相平衡的。创造晨曦是为了使人们一觉醒来感到身心舒畅;创造白日是为了使庄稼成熟;创造雨水是为了浇灌庄稼;创造黄昏是为了促进睡意;创造黑夜是为了安眠。那么,创造月亮呢?月亮为什么有盈有缺,有朦有朗,有隐有现?在思维的探索中,我渐渐感到了朦朦月的深沉、穿云月的锐进、朗月的豁达。
朦朦月披着淡淡的云彩,顶着菲薄的纱巾,呼吸着微雾的气息,躲躲藏藏、不声不响,静悄悄、羞涩涩而至,也给夜的世界带来静悄悄、羞涩涩——风不动,树不摇,小鸟不飞也不叫……宇宙茫茫,鸿蒙空旷。每一个生灵,都独立在世外仙山的蜃楼,歇息自己的灵魂。而当此时,我却可以走进时空隧道,去探索我生我灭之间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以及以何物何证去作为我之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由此推及我生我灭似的前人及前前人、后人及后后人,他们在如我所在的月境下,会有何思何想何做何为,而又以何物何证去作为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
穿云月在天宇的浩瀚波涛或重峦叠嶂中搏击攀越,行行复行行,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似乎在意坚定不移的方向而不在意目的,只求逻辑严密而踏实的过程而不求结果。鸟云遮挡了她,大山阻拦了她,但不久的她终于又出现了。有时“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有时“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有时“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圆也好,缺也好,现也好,隐也好,不是博大的胸怀,沉睿的哲思,谁能做到?穿云月的境界是不是可以烛照洞视患得患失、裹足不前、只求胜不思败而胜不得也败不得的灵魂呢?
朗月只有在朦朦月、穿云月之后出现,才能更显出她的风范。朗月之现也,阴霾尽扫,天壁碧透,夜色空明,大地耀辉。山也、水也、小桥也、田野也、房屋也,都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无论谁在朦朦月之后见到朗月,都会在冥冥中获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悟,或“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豁然,或“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志怀。尤其对于一个苦于前路不爽,耽于命运多舛的人来说,朗月是盆火,它可以融化结冰的心;朗月是一杯酒,它可以激动缓滞的血液;朗月是一阵春风,它可以催生被埋藏的理想的种子;朗月是一柄利剑,它可以劈开封锁光明的心胸;朗月是一架风筝,它可以载着灵魂飞进快乐的童话。
我常常在朦朦月和穿云月下检点自己,构划生命曲线;在朗月下安慰自己,舔舐身上的伤口,放飞快乐的翅膀。
记得少小的我,想挣点工分为在贫穷中辛苦挣扎的父母减轻点负担,有一次,以稚嫩的肩担起90来斤稻谷到五里路程远的粮店交公粮,一路气喘吁吁,汗流淋漓,几十米一歇,肩痛如灼。从后面大步流星而来的担着150斤稻谷的五大三粗的生产队长,对我一顿呛白:“这么没用,将来蹲在饭甑里都要饿死!”歧视和轻蔑使我好痛心,幼稚的我竟然夜不能眠,独在月下,以蒙眬的泪眼对着穿云走雾的朦朦月,企想着有力量能够搬开压在家庭的贫穷的石头,并报唾言之怨。
参军入伍了,我载着五星,配着领章,扛着钢枪,在边关哨卡,一边用刺刀挑着月亮巡行,一边幻织穿着戎装的理想,感到一身是胆,浑身是劲,豪气满怀。可几年的服役期弹指而过,我还没来得及迈进理想的门槛,便解甲归故,心里又是一阵失落。也是穿云走雾的月,启发着我与之同行,在隆冬屋后清冷寂静的`大堤上,在炎夏蚊虫嗡嗡围攻的油灯下,抛弃过去,望着未来,爬涉唐宋,攀登数理,踏进了大学门槛。在大学里,又在校园月色下,构筑“三尺讲台一支粉笔”的梦。
大学毕业三十年矣,我的黑板上的圆圈沿着梦的曲线快画圆了,但在这圆圈里填充了些什么呢,我仍是怅然。我怅然于圆圈里的现实与梦境的需求太远。我不得不思考退休,及其之后如何打发生命!
今天又是一个穿云月夜,一个农历十五的夜晚,是我该尊重日历计算并策划生年的时候。我缓步在田间小道上,去欣赏那一轮孤月。这里的月宁静,没有城里的喧闹浮噪;这里的月清新,没有城里的浑浊混杂;这里的月纯洁,没有城里的光怪陆离。我可以静心地一边看她在大海的波涛中游泳,一边想象我的退休哲学。月亮一头扎进浪里,不一会又在浪谷闪露一下笑脸,然后又一头扎进下一座大浪……我想退休的这一天到来,职可退而休之,但生命却无权休而退之。没有了职却可以有业。无职一身轻,轻松好做事。在这个时候,也只是这个时候,无岗位之局限,无时俗之缠绕,无名利之侵袭,无目的之逼迫,我才可以最终找回我的灵魂,找到我的自由之身。我才可以在我个性的房子里,放上张事业的温床,安置我的生命……那一路心无旁骛、匆匆忙忙穿浪而行的孤月,已经甩下了身后无数道浪涛,而她的前面同样有无数道浪涛她要去钻,谁也不知道,她也不去考虑她要钻到哪一道浪涛为止……我往后能做的事有多少呢?我该做些什么事呢?请原谅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我的事业只能在我心底,在我手头。因为太多的等待希望的教训,把我训练成熟练的习惯于做了才能说,或者做了也不必说的人……
就这样一路的想下去,我行走在田间小道上,我追着月的影子,我攀爬在灵魂的高山,我在月的乳汁的色泽和蚕丝的柔软营造的和谐中憧憬着我生命的真正黄金时代。
突然,眼前透亮起来,抬头一望,天色瓦蓝,云已隐去,朗月当头,光华如洗,一天明辉,把个夜变成了水晶宫。我的心也随着眼的视觉一下亮堂起来,我不觉想起了我曾为一个学校的教师写的一首《惜时自警歌》来,歌曰:
月到下弦光阴少,人到老暮叹息多;唯有少壮勤努力,春花秋实果丰硕。惜时如金自有金,笃志砺行莫空过。劳动之余休息好,精力充沛利工作;饭后茶余光阴贵,探索创造有开拓;时似海绵可挤压,志者得来乐呵呵。“时间空余难打发”,只有庸者如是说;身边时流他不觉,岂知瞬间机遇过;娱乐嬉游荡时光,消耗生命是罪过;转眼岁月染白发,回首万事成磋砣。人心敬你凭能耐,莫把俗见放心窝。从来业精执着者,时间载志不懈惰。白驹过隙抓不住,惟有事业谱歌;心血育人付流年,桃李天下自康乐。
我觉得“惜时自警”,对我,尤其是这个年龄段的我,最重要不过了,只不过针对我这个年龄段,要补正几句,即:年随造化心由己,不暮朝气无怠惰:少也拼搏老也勤,季季花开季季果;老骥伏枥壮志在,万事可成生命歌。
远处,水晶宫的一角,仿佛立着两个影子。我内心感应到,他们该是于勒列那尔和莫泊桑。他们似乎知道了我与月亮的一些事情。我感到了他们的微笑。
好一个生梦、追梦、圆梦的月亮呀!你,一个深沉的哲人。没有你,思想何在?生命何安?
文/草幽
伊凡理论是从基督教谈起的,其讨论的内容却与“自由”这一永恒的话题息息相关,恰可与《新约·马太福音》第四章中魔鬼对耶稣的三问联系起来思考。 简单来说,伊凡理论涉及的问题即“自由与面包哪一个更重要”,但若是进一步追问,就会发现哪一方都无法战胜彼此,而对一方的否定都会削弱另一方的合理性——“面包”提示了一个实际却悲哀的问题,“自由”的声音听起来热烈同时也显出了天真。
一千五百年前,耶稣说: “真理必将使你们得自由。” 后来耶稣被许多人信奉,基督教支配了世界。然而此后的人类就获得“自由”了吗?“天上的面包”是永恒的本,“地上的面包”则只是其副产品。只有少数人理解了耶稣的话,大多数人却因为自由和面包的矛盾而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于是转而屈服于地上的面包,或者被动地接受信仰。
魔鬼说: “你不是要生活吗?” 如今不管是西方社会还是东方社会,“人首先要在物质上活着,然后才能在精神上活着”成为了共识。但基督回答说:“人类存在的秘密并不在于仅仅单纯地活着”,人若是缺乏精神的富裕,物质的饱足只会终结他整个生命、生活的理想。
魔鬼与耶稣的问答围绕的不仅是人类的自由与使他们放弃自由的天性的问题,还有少数人与多数人的差别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而言,“面包”的取舍不单单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涉及人类精神与统治的合法性,乃至人类命运的出路问题。同时,答案的寻找也伴随着对问题本身的质疑:先后顺序与本末位置有必然联系吗?如果人性根本不存在多数与少数之别的话怎么办?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种疑虑从《罪与罚》中拉斯柯尔尼科夫把人分成平凡与不平凡两种,一直贯穿到《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大法官把人分成多数与少数。 如果这就是人类最终的归宿——陷于面包与自由的自我拷问之中,人类是否能找到一条逃离这无人引导的荒原的出路? 大法官所提出的问题,一方面是可以令人庆幸的已存在,另一方面却也把我们推向无法判定未来的恐惧与绝望之中。
人类逐渐获得自由的过程,与个人的成长过程有着相似的利弊之刃。(这里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便做什么”,而是指摆脱天性对本能的决定意义)
胎儿随着与外在世界的接触,年岁增长,身心发育,越加渴望自由与独立。而当他终于从对父母的依赖中脱离出来,切断了与世界的精神脐带时,他又因为孑然孤立而害怕独自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一旦察觉到未来的不可测与责任的必然性,他便产生了逃避成长的心理。
同样,当人类从与世界相处的混沌状态中脱离出来,发现他与世界并非是互渗关系时,人类就开始逐渐获得自由了。如果把原始社会与封建社会人类所受的限制看做父母对孩子的权威的话,社会的进步则解放了人类。人类自由了。 这种自由有双重结果:人日益获得控制自然、主导自己生命的能力,不必听命于他人;同时,安全感退去了,人在无限可能性的包围中日益孤立,开始怀疑生命的意义。首先,个人完全成为自己的主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渐减少;其次,自由没有带来长久的力量和信心,反而使人类感到自我的无足轻重。
在这样的焦虑中,人类产生了类似于孩童“不想长大”的心理,试图逃避自由以再度把他和世界连结起来,但是在逃避的过程中,自由与天性的矛盾从来没有消除。悲哀的是,正如孩子不可能回到母胎,人类也无法倒转自由的历史进程。
在获得自由的过程中,人不但没有成为社会的中心,反而淹没在人潮中——人性尊严从王公贵族手里分发给众人以后,反而不够用了,人们还是挣扎在对个人力量的追求中。
对于现代人来说,自由意味着什么?现代人已经摆脱了生命的外在约束,他可以随心所欲地思想和行动,但是正如前述,他失去了对世界的主宰感。从某种角度看,现代人是乐观进取的,但是归属感的消失带来的,是坐拥无数资源而无力应付庞大的世界的麻木感。于是,这垮掉的自我宁愿放弃自由,接受任何能够领导他们的秩序,承认任何能够创造生命意义的理念。所谓“自由”,已经被无力感和彷徨感冲淡为一种可能撼动人性基础的危险。否则,怎么会产生传播学中“沉默的大多数”?又怎么会产生合法选举上台的法西斯?
由此,现代人逐渐分化成两种:一种对万事都持怀疑态度,另一种则天真地对权威唯唯诺诺。
怀疑自身,怀疑世界,怀疑一切,在对生命起支配作用的怀疑中,人类真的逃离了尚未饱满的自由状态,钻进了另一个枷锁:放弃了自由,人类再度获得的不是安全感,而是走向了更为畸形的状态——不仅是少数与多数的分歧;甚至是个体内部的分裂,现代人即使明白自由的双刃性,还是任本能再度主宰生命。
自由发展到今天,已经远不如人刚刚获得自由时那般令人向往。
但是,独立就一定意味着孤立吗?自由就一定指向无助吗?人就不能自由而不孤独吗?
自由存在着种种问题,但是我们可以不断修正它。 一样事物存在缺点,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地修正它;一个好的社会,就是始终处于待维修状态的社会。
消极的自由使人把自己看做与世界对立的,是人对外部世界的极度不信任感和危机感使人变得脆弱;但实际上,人可以独立同时仍然是全人类的一份子,可以自由同时与其他人日益团结,可以实现自我同时拥有支配天性的力量。人与人可以自发地互爱和肯定,把彼此从孤立无援的境地解救出来,同时不损害自我的尊严——由此个人与人类,人与世界便再度合二为一,自由所带来的孤立和孤独便不再是问题了。
这与孩童成年后需要组建新的家庭一样,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上帝放弃了人类,但是人类可以不放弃彼此。
散文意境;意境是指生活图景与思想感情融合体;意生境、境生象外、意与境浑、虚实相生即虚与实,境由意生,境生象外即人境、事境与物境的常见的意境关系,人事物三者齐一即主客体的统一,意与境浑即情与景的交融,真与实、表与里、个性与共性意境的心领神会即创造与再创造。意境又是情、理、形、神在艺术形象中的和谐。意境具有情景交融的表现、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和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散文的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客观物境、生活图景相交融而熔铸在作品中的能够把读者引入充分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它是内情与外物、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的辩证统一。 意境,语言、文化、是三者相互依存;语言既是散文的基石,又是人类交流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个静止的系统,只有被使用以后才转变为话语,要使散文的语言美必须从语音、词汇和句式三个方面的审美意境传递入手。因为构成散文的基本实体单位不同于词、词组、句子和句段等自然的语言为单位,散文则从内容、到形式,从技法、到审美,都和传统散文血脉相通。而中国的传统文学向来有着明确的审美标准——那就是意境。意境作为中国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中一个传统的美学范畴,它是一种主客观水融的艺术境界。物我一体、情景兼融的艺术境界,从某种程度上说既是一种人化的物境,又是一种物化的人格。它是作者对客观世界诗意的勾勒,也是读者对文学作品诗意的解读。意境源自作者与读者灵动的内心世界,是心与心进行交流时独特的精神载体。 散文意象、意境作为一种融合主客观为一体的空灵之境是由外在世界和内在感悟构成,离开内在感受,外在世界便是一种客观实在,离开了外在世界,内在感受便失去了依附之物,由于内在感悟的私人性和不可传递性,因而,作为主客观之物的意境也具有私人性和不可交流性。意境的交流只能通过对同一或类似的外在世界中的描述,大致确定散文交流活动的双方处在同一或类似的外在环境,然后诱发读者的感悟,以增加他对类似外在世界的领悟能力,最终实现对意境的交流。 从鉴赏角度来看,意境是一种审美感受;从写作角度来看,散文内容丰富,涉及到社会人生各个领域,而思想感情与大众、与时代、与国家是息息相通的。这种追求是人的心灵向往之“爱”、“美”、“自由”、和真善美的思想的意境进入人的审美心灵状态,并对个人的文化品格、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有所取舍,形成一种独特风格,温和与优雅、节奏舒缓、信笔信腕、任心而谈,使人文意蕴丰富、语言形象生动、心境自然灵动、意境深远悠长和谐、舒卷自如地抒发个人思感,并提升人格、陶冶情操,也最能考察一个人体验、感悟、鉴赏的程度和水平;作者凭借精巧的谋篇布局,巧妙的措辞选景,手法与技巧,以及意境的生成,形成了象诗一样的跳跃、灵动、飘忽的节奏,来渲染气氛,创造出意境。 笔者看过大量的好心情的散文发现:情感穿透力、文化穿透力、思想穿透力才是“散文”生命力的源泉。在散文中,多数作者能将情感的本质,表现为情感之真、情感之善。这正是对个体生命的俯仰低昂,正是悲悯沧桑的人间情怀,才使得散文意境在主客观的水融中,获得了纯美的精神向度。意境是散文的艺术表现形态,是作者内情与外境融洽而产生的艺术境界。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其意境的建构需要结合外在的语言因素,贯穿全文的情感以及形象生动的意象。接受美学将读者置于审美过程中的主要参与因素,意境的形成依赖于读者的理解与接受。结合各种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段,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使作品委婉深切、谨严细致、真醇朴实、意境深邃,颇其审美意义。 从另外这个角度考察好心情散文的得失,清醒地看到,有的散文作品,思想感情干瘪,技巧平庸无奇,创造不出美的意境,没有新的启示;或者格调轻浮,索然寡味,缺乏感人的力量;或者囿于成法,生搬硬套,令人生厌;或者堆砌浮词艳句,情浅意薄,过目即忘。这些问题主要的并不在于散文如何精心地创造意境的具体方法和艺术技巧,而恰恰在于被人们所常常疏忽的对散文意境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理论的认识上。我们不难发现散文的成败,其实与题材无关、与概念无关。有无意境,才是判断其文学性、判断其艺术价值的关键。试图解决某些难点,探索某些盲点。诊断其审美范式及其影响,窥探作者的精神文化心理与时代精神状态。 笔者认为一方面;散文是咏物抒情的短篇文章,意境深远,文词优美,以形象感人,用动人,取材灵活,手法多变,语言精炼,散文这枝鲜花,精粹警策的,玲珑剔透的,情真意切的,使人读后感到醇厚香甜而历久难忘的为数不多。散文的情感、意境、哲思、语言以及形散神聚的整体形象,为我们把握散文的美提供了多方位的视角。于是,我们有理由来关心和呼吁,从而让作者比较准确地描述,独特的审美规范,即一种把叙述性、知识性、哲理性与情趣相统一的审美范式。让散文象诗那样有意境美,让散文这枝鲜花开得更加多姿多彩。 另一方面;意境是散文美的灵魂,散文作品意境浓郁、思想深邃、情感真挚,是人审美素质培养最好的文本。优秀的散文作品往往通过逼真的艺术实象,表现深刻的精神内涵。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人境)、流动变幻的生活情景(事境)、交迭更替的外部环境(物境),是散文中最为常见的意境类型。它们以浓郁的生活实感和强烈的艺术美感,直接作用于读者的感官和心灵,让读者沉浸其中,回味无穷。意境的再创造体现了散文的高格调审美价值取向,是作者的理念跨越以实化虚的境界,探求“超以象外”的深层次的意象升华。探索现代散文风格辨析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法,为散文风格学的理论建设略尽抛砖引玉之义务。 情感是散文的驱动力,那么,智慧是散文的头脑和视野。后者只有在前者的促动下,才能转化为散文的骨血。那些情文并茂的散文作品不仅包含了知性与感性,它们还注重从二者的统一当中,生发出特殊的意境。散文意境的感性源自散文的真实与个性。在散文中,人类情感的本质,表现为情感之真、情感之善。正是个体生命的俯仰低昂,正是悲悯沧桑的人间情怀,才使得散文意境在主客观的水融中,获得了纯美的精神向度。 笔者认为,一篇好散文,在写景、叙事、状物能够使散文富有感性;而抒情、说理、表意这三项则抽象而带主观,使文章知性十足。在处理感性和知性时,最理想的状态应是“相济”,不以理绝情,亦不以情蔽理,而是维持情理之间的某种平衡,亦如完整的人格,表现出两种相对本质的调和。一篇知性文章因结构、声调、意象等等的美妙安排而产生的魅力。知性包括知识和见解,表现在作品中,它是智慧的自然流露。比如在好心情哪里有的作者的选材多专注于关中地区具有乡土特色的景物和人与事,用温馨的笔调、充满柔情与爱意的叙事来完成他对于乡土的审美观照,风格清新自然,简洁明快。作者在散文创作呈现出另一番景象,他似乎渐渐消失了关注现实世界的兴趣,转而越来越沉醉于个人的小天地,文中出现较多的是对“自我”的关注,并渐渐形成自我陶醉的审美取向。创作风格不断更新和完善,而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及表现是与作者生活的环境、时代以及个人的出身、经历、性格和遭遇密切相关。 笔者从大量的文章中得出一个结论,散文是最能表现作家主体人格与精神世界的艺术,散文中所显现的“自我”更是散文家心灵与精神不可磨灭的印记。因此,对一个作家来说,散文中的“自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作者“自我”的投射,以个人经验、情感变化为线索,在散文中倾诉自己对社会、时代变迁的理解,对他人、自我变化的感悟,作者透过自我心灵的观照,也能折射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更替。深刻地表现人性、表现自我,即是深刻地表现社会,而个人的感情经历又是最真切最可靠的。真实地揭示了作者其内心世界及创作的心路历程。散文“自我”的不断演变中去触摸作家心灵的脉动。在这心灵的跳动中既充满了作家对文学理想的追求与生命的闪现,也不乏自我精神追求中的矛盾显露与人生无法逃避的困惑的展示,甚至迷茫。惟其如此,一个作家真实的“自我”才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种变化,既是散文内容、文体上的创新,也是作家人生观、世界观的变化。 人向自然生成的过程中,通过物我相亲达到物我同化,进入物我两忘的超然。在写作过程中从景切入,归结为以下几点:季节感、色彩感、画面感、动态感、朦胧感、空灵感。以情聚焦,其特点则体现在下列几个层面:景与环境、景与情节、景物与人物、景与情、景物与心理刻画。总之,物化于情,情化于物;哀中写景,景中抒哀;交互溶铸,双向建构,是“文学”自然美营构的总规律。意境是散文艺术的至境形态,是作家精神境界、联想技巧、美学观点及艺术构思等方面的经验结晶,是散文思想的真谛及其艺术魅力所在。在理解与把握散文意境的再创造,有益于散文创作水平的提升,也有益于散文鉴赏水平的提升。 最后,笔者看到,由知识精英身份转变为平民心态;由过去高高在上的指导、宣教转换为一种平等的坦诚交流。这是文坛上出现一个醒目的文学现象。比如学者散文、文化散文、女性散文、新生代散文等散文现象已经引起了理论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作家善于通过有限的物象、意境、进入无限的时空,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悟。这种带有哲理性的感悟,是散文知性的最高层面。散文意境擅长把握内在的情感节奏,它在正常状态中表现着感觉和知觉,它用趋于家常的方式传递着朴素真挚、明朗豁达的平民精神。作为中国文学的审美内核,散文的意境首先会被饱满的时代精神,深深地浸泡。把生活中那些平凡而琐屑的人、事、物,往往蕴涵了生命的常理。这些常理也许无关乎时代、无关乎宇宙这些宏大的命题,但正是这种对寻常事、平凡物的深切关注,使得散文拥有了深远的意境、永恒的魅力。散文的核心所在,其实不仅仅是文体问题,它更是一个审美问题。散文的发展走向,亦取决于人们对散文审美特质的认识与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对散文意境的探讨,从探索表现散文的意象、对语言的革新、语言的质料、节奏等方面的技巧入手,开拓散文创新,创造了一种既灵动、深挚又鲜活、隽永的艺术境界。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文/朱成玉 夕阳老去,西风渐紧。 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 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的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 落叶有落叶的好处,可以不再陷入爱情的纠葛了;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感觉到落下来的叶子们轻轻的叫喊。 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中的一枚。 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因为游子的归来而晃动。对于远走他乡的脚,对于飞上天空的翅膀,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就像路口的大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的路,而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了一片绿叶,却留下一条根。 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看到石头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羊在山崖上,和云一起争着飘荡。 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时结满冰凌,夏天时絮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里的火种。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麻雀,总是那么和谐地与庄户人家好好地过着日子。时时刻刻缠绕着那颗在路上的心,就是这个屋檐。 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枯树的枝丫,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手上。母亲的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母亲那双干瘪的 ,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母亲在灶坑底下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 叶落归根,是我老了吗?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争取财富,却很少有时间享受;我们有越来越大的房子,但却越来越少地住在家里;到月球然后回来,却发现到楼下邻居家都很困难;征服了外面的世界,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却一无所知。 远行的人,是什么声音使你隐姓埋名?是什么风向将你吹往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又让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还有落叶里沉睡着的母亲。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您密密缝合的针脚。母亲,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归来。 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着温暖的地毯去看望母亲,母亲也像这落叶,从灿烂的枝头缓缓地落下来。只是,她没有再醒来。 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树离我很近。我似乎听见了它们在缓缓凝固。 天冷了,它们一排一排地站着,心中坚守着的秘密一阵阵地疼痛起来。但叶子落下来,掩盖了一切。 母亲去了,心灵没有了依靠,一下子就有了那种到处漏风的感觉。可是大风一直在刮,把故乡周围的尘土刮了个干净。我小小的故乡正在被秋天所包裹。 母亲的坟上有一棵树,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每到秋天,叶子们就纷纷落下,把母亲的坟头遮盖得严严实实。那些在风中微微 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 精心收藏中…… 散文是形散神不散,不然怎么称之为 “散” 呢! 散文的意境:散文中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述,表达出的特有的能令人产生美好联想的韵味,称为意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