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 情感 障碍(为了方便,以下简称双相)比其他任何一种精神疾患都要难。比焦虑症强迫症难,也比抑郁症难,甚至比精神分裂症都难。
最重要的也是最常见的是因为识别难。且不说双相本身内部的亚型需要识别,重要的是双相本身就难以从抑郁症、焦虑症或是躯体形式障碍中识别出来,而只有识别出来,才能进一步谈治疗,避免无用治疗和错误治疗。
有很多双相患者最初症状不典型(但仍然有端倪可循),此时如果医生缺乏相关识别训练,缺乏相关诊断经验,缺乏双相的意识,则很可能诊断为抑郁症,从而处方SSRIs抗抑郁药,效果自然不理想,症状倒是会越来越复杂:除了情绪症状,还可能有躯体症状,比如疲劳、乏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心率快、出汗等症状,也有认知功能的减退,上学阶段的患者出现成绩断崖式的退步。
这些主诉一多,加之迁延不愈,反复就诊,医生会不胜其烦,很容易失去耐心。于是病家反复换药,到处问诊,治疗陷入困境。患者自己难受,家人也一筹莫展,往往是牵累整个家庭。
这是较轻的。目前的观点是抗抑郁药会诱发躁狂发作,三环类较明显,SSRIs稍轻。目前的共识是对于双相患者如果抗抑郁,须配合 情感 稳定剂,而且要选择不易引起躁狂的药物,如安非他酮。如果按抑郁症治疗,医生又不分青红皂白地主张“足量足疗程”,很可能的后果是诱发躁狂。直到躁狂的症状很重了,转去上级医院就诊,这才诊断为双相 情感 障碍。而之前的治疗,不但没有正面作用,反而恶化病状。如果从此规范治疗,大概率会明显好转,那么,以前的时间,岂不是白白浪费?有些少年或青年患者,患病时期往往处在人生最重要的阶段,这个时候学业或工作受耽误,很可能改变命运的走向。
据笔者走访观察的几家地级市精神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医生很多不具备这种敏锐。医院所备药物,常用的 情感 稳定剂如拉莫三嗪等都缺失。曾见过一位患者,服用拉莫三嗪一段时间后出现皮疹,很担心地去医院要求处理,那位医生说,拉莫三嗪这个药,像北京上海那些医院喜欢用,我们不是很清楚。而大医院的做法是,面对所谓抑郁症患者,要反复究问、从各个角度究问,除了情绪低落、意志减退、 情感 缺失这些情况,有没有自我感觉较好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很愉快的时候,还要问随同的家人,他(她)有没有执意要做某事的时候,有没有夸夸其谈的时候——甚至更进一步,在抑郁的时候,通常会怎么样,是倦怠、懒惰,还是四处闲逛,坐立不安。这涉及诊断标准,也涉及诊断时提问的技巧。
有一种流传说法是精神科医生培训三个月就可以上岗。这种说法所反映的事实是:医生凭喜好用药,凭习惯用药(反正精神科药物不过就是那么几十种),而不充分了解药物本身的性能、不分析患者的情况。在抑郁症和焦虑症这个层面上,尚不太能分出诊疗水准高下,在双相上,则能高下立判。因为双相的隐蔽线索多,线索意义重要。医生的所受医学学术训练和实务训练的高下,决定诊疗水平的高下。
因此,不管是您或您的家人患什么类型的精神疾患,不管在当地做了何种诊断,如果一段时间治疗效果不好,一个直接且明智的办法就是去精神领域内高水平医院(北大六院,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华西医院等)。如果经济不允许或是路途过分遥远,则至少要到省级精神卫生中心就诊。在这个级别的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之后,再决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首先你要知道,这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而且不是我这个喜欢说实话的医生规定的,是国务院规定的六种需要建档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这是疾病,而且是一种慢性发作的疾病,不是心理问题,更不是什么打开心结就能好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代表了两种认知:
双相 情感 障碍——医生——疾病——治疗(药物+心理)——缓解。
双相 情感 障碍——非医学人士——心结——心理——打开心结——缓解。
上面代表着科学,下面代表着不科学。科学是前人归纳总结,后人积极 探索 和尝试的结果。不科学是:“我以为这样,我认为这样,我说一定是这样,但我只是随便说说,我可不负责任,我又不是专业人士”。
即使是我这样专业的医生,也在不断修正自己对双相 情感 障碍的认知,比如十年前我会将很多有幻觉和妄想的双相障碍患者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十年后的今天,整个精神医学界对于这种复杂的疾病认知的进步改变了我们的诊断思路。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双相 情感 障碍是一种复杂的心境障碍疾病。我上面说过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但双相障碍包括的不单单是简单的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或是双相障碍抑郁发作而是还要包括更为复杂的混合发作,双相一型,双相二型,不典型发作,环性心境,快速循环。比如下面这张图的红色线段,总是在水平轴的上下波动,也就是双相 情感 障碍所表现出的 情感 高涨与 情感 低落的交替或混合发作表现。
其实以我的角度看来,能被你的医生诊断出双相 情感 障碍,起码比误诊很长时间延误治疗要好的多。即使在医疗水平发达的美国,诊断一名双相 情感 障碍患者也要平均耗费10年,经过3个精神科医生,所以能被早期诊断出来,难道不应该高兴吗?起码我们的治疗开展的更早,也就预示着会有更好的愈后效果。
双相 情感 障碍的药物治疗是治疗双相 情感 障碍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很多时候,双相 情感 障碍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终身疾病,急性期的治疗固然重要,但坚持规范的维持期治疗,才是保证患者缓解后 社会 功能和生活质量最重要的事情。坚持维持期的治疗会最大限度的减少心境的波动,减少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的复发。
上图是2018年CANMAT双相障碍治疗指南的推荐用药,可以说这个指南是目前全世界最多国家采纳的双相障碍治疗指南,每4年更新一次指南,这次更新是目前最新的一次,其推荐用药对全世界精神科医生治疗双相障碍的时候都存在指导意义。
其中我最推荐的一线用药是富马酸喹硫平单药治疗或者富马酸喹硫平和丙戊酸盐的联合治疗。对于发作次数多,或者发作持续时间长,频繁复发的患者,最好选择联合治疗。
当然,这其中的奥氮平联合锂盐或丙戊酸盐也是非常好的组合,其中奥氮平+氟西汀对于双相一型的患者治疗效果是公认最好的。
首先,在开始聊话题,帮助打开患者心结前,你做好准备了吗?
理解他,接纳他,很好的和他共情
建议先做好以下准备,在去聊:
1、想要去帮助“双向 情感 障碍症”的患者,那么 自己必须要先完成一个“自我教育” ,也就是要深度的 去了解这个病症的前因后果, 例如:何为“失调“,深刻的去认知和 理解他正在经历的煎熬, 才 有助于在其间更好的去和他”共情“,稳定自己的情绪,打开话题;
2、 有效、耐心、且持久的陪伴: 任何时候都要让他明白,你会跟他在一起,都不会放弃他,会 陪伴他面对各种挑战,并且完成各种挑战,给予他足够的安全感和信心! 你要从内心里完全接纳他的各种病状(包括他的狂躁和情绪起伏波动),不管是他的高昂还是低迷,你都能无怨无悔的陪伴和给予,不会因为受他情绪的影响或者自己内心的不稳定而放弃他,并帮助他们走向中间过渡带;
3、多理解他们: 很多时候他会表现出不像是你的朋友或者你认识的人,甚至有些言行对于你来说是在冒犯你,这个时候尽量给予他耐心和理解,因为导致他这些失常行为的是他的情绪失调,不是你,你也不必太自责,接纳,耐心一点,多理解就好;
4、 多接纳他们: 情感 障碍不是他们自己带来的。 你的朋友并不是自己选择要患有双向 情感 障碍。 这既不是性格缺陷也不是弱点。 相反,研究指出 这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包括基因、环境和大脑结构。 这意味着他们没法简单地摆脱它或者选择成为快乐的人,不管你的建议是有多善意!
好了, 自己在做好以上心理准备和建设后,我们在来聊聊和他们如何打开话题?如何打开心结的问题:
1、和他们打开话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倾听“!
带着 情感 的去倾听,同情真诚地倾听,让他们知道,不要给自己太高的要求和期待,想到什么聊什么, 可以主动问问他们过得如何,真诚地倾听。 如果他们提起自残,要认真对待,并确定他们的治疗师或者医生知道这件事情。
注意:在倾听的时候,即便自己有想法或者想表述,忍住,先不要开口,不要打断他,即便患者出现了一些过激或者刺激你的言语,也不要制止和打断他, 你要做的是让他更多的把情绪和点宣泄出来,说出来(这也是一种走向过渡阶段的方式),然后跟他的心理治疗师去沟通反馈,你要做的就是陪伴和倾听,还有就是 适当的安抚(用行动,例如:拥抱,言语尽量少,可以多用一些”我很理解你“、”心疼你“类似这样的词语)
2、 沟通中,千万不要对他说”冷静下来“或”高兴起来“,诸如此类的话语!
当你的朋友处于极端躁狂或者极端低落时,你可能很难知道该怎么做,但 这样的陈词滥调只能起到反作用。 毕竟,如果他们能冷静下来或者高兴起来,他们会这么做的。 更好的回答是,问问你该怎么帮助他,或者提议做点你们可以一起做的事情,甚至像是出门呼吸点新鲜空气这样简单的事情。 当你的朋友不再苦恼,跟他们谈谈,下次做点什么有用的,并预备些方法。
3、 至于如何打开他的心结,还得靠他自己, 我们旁人包括治疗师也只能起到引导作用!我们不要对他们有这样的期望,会无形当中在我们的行为中给予他这样的压力,更多的还是要在陪伴,倾听和鼓励中帮他走到中间的过渡阶段,然后通过药物,物理治疗等手段帮助他慢慢恢复!
好了,我的回答就到这里,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这个问题的专业性很强,一般人认为的、纯粹的从心理方面来入手的、为患者打开所谓的心结这样的方法是有相当欠缺的,因为(双相 情感 障碍)是一种十分典型的精神病,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一个人纯心理上有问题,虽然听着这名字好象有心理问题的 情感 两个字。
双相 情感 障碍患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总觉得周围人对他有恶意(缺乏正常合理的逻辑思维)。比如一双袜子找不到,就怀疑被人故意藏起来了,或肚子不舒服怀疑有人在中午吃的青菜里给他下了毒。甚至有人一句玩笑的话也会领悟深刻,展开不切实际的无限联想,最后想到的结果是开玩笑的人别有用心,旨在什么时候要来对他搞事情。
另外,双相 情感 障碍患者,总是夸大自己的能力,并一味的认为是身边的人阻碍了他的发展,或说自己不理想的处境完全是别人造成的。总之,对一些事情的不良结果很少从自身去找原因,出了问题全是别人的错。抱怨、指责、发飙、自恋、骂人说脏话,纠结过去的事情不能自拔,从一点小事不断联想放大然后得出可怕的结果等等。
以上这些情况不一而足,发展到一定程度,要么抑郁(严重的就自杀),要么躁狂(严重的要杀人),也有两方面交替混合出现。虽然这些问题看起来是心理有严重问题,但其实这是不可自控的一类精神病,而精神病必须借助药物才能稳定可控制,心理开导只能是病情稳定后的辅助作用,一旦停药很可能就复发,特别是在春天这一段时间。所以, 这是一个靠心理咨询无解的问题。
特别强调几点。第一,发现有不正常的心理活动,一定要第一时间送医就治,这样就很容易短时间康复,切不可为了什么面子而耽误最佳治疗窗口。第二,稳定后必须坚持服药1至2年(具体按医嘱)乃至更长,如果稳定个2年以上,这样很大概率就可以完全康复,只要以后避免刺激(包括强大自己的心理),基本不存在复发的可能。第三,如果做了所有该做的,还是经常复发,那就属于难治性的这一类了,这个只能终身服药了,并且应该没有丁点商量的余地。
首先躁郁症需要长期服药。燥症发作时,不眠不休。精神亢奋。你要体谅他现在是发作期。在保证安全前提下。让他做喜欢的事情。郁症发作时,整天无精打采,昏昏沉沉。你依然要体谅他。保证他的饮食。多鼓励赞扬他。如果精神状态稍微好一些, 多和他聊聊天。态度很重要,多赞美不批评,聊他感兴趣的。 聊他的苦恼困惑痛苦。逐渐走进他的世界。 去体会他的世界的所思所想。对缓解他的负面情绪是有好的疗效。 典型的躁郁症。一定要去精神卫生医院找医生吃药治疗。不然越拖越严重。躁郁症只心理咨询无效。必须吃药治疗配合着心理咨询效果为佳。另外躁郁症的服药是长期的。有的甚至是终生的。如果好了停,不好就吃药。效果很差,甚至病情会加重。 精神类药物服药一定严格按照精神科医师的医嘱服药。躁郁症患者最好有家属能在身边,能够照顾他。陪他说说话。
顺着她,多说轻松愉快的话题,敏感的话题尽量少说,多包容让她对生活充满希望。
一,耐心虚心听他倾诉
二,抓住时机,婉婉诉说人生本无明,若能放下自他,一切自会清朗。
三,告诉他,每一个人都是从困惑中走过来的,在昨天看似很严重的问题,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发现,那根本就是一笑话。
人只要忘记过去,就是解脱。希望未来就是进步。值面当下就是正命。路在何方?路在当下。善就是从当下做起的,然后就是亲人,再后就是身边的人,然后才能讲治国平天下。如果没有治国平天下的本领就退而求其次……直至先管好自己,认识自己,人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尤其很难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对他人宽厚些,对自己严格些。过于要求别人对自己好的人,首先就是对别人不好。工作上跟强的比,生活上跟差的比。人能如是者,必然会有好的人缘。
抱歉!在下才疏学浅!未能为先生排难解忧。海函!
故事,言左右而不言他!
改变思维,寻找正确的治疗。
多说轻松、愉快的话题。
不是病,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认知,也是每个人的必经过程。
患得患失的行为被解释为缺乏安全感,而这样的行为其实一种生活态度的问题,并不是什么心理的疾病。
1、执念可以让人十足的缺乏安全感,而这样的行为就是心理认知不足的问题。
患得患失的行为无疑是出于两个方面,一是对自我没有信心,二是对恋爱的对象没有信心,这种状态不是良好的情感关系,而是一种情感需求。
这样的情感需求会让自己离不开对方,或许是自己害怕独孤,也或者是自己占有欲过剩,而就是这样种种的内心自我的执念导致了自己患得患失的情绪,只要自己无法认知到这种内心,那么这样的情绪就不会消失,说到底就是自我心理认知不足,就是不成熟的表现。
2、一段情感关系的结束,可以换来两人的成长。缺乏安全感的行为会干扰到正常的恋爱关系,人与人之间总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的,过分的亲密行为不可以长时间维持,一旦长时间都没有了彼此的空间,紧接着带来的就是两人之间的矛盾升级了,而随着这样的矛盾升级之后,两人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如果说感情最后持续不去了,分手后的阵痛就是感情的告诫了,这样的告诫让自我开始冷静,这样的冷静期里面,人会经历成长期的痛苦,但是人的成长往往都是在经历过痛苦的过程中所产生的。
3、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是很好的处置方法。
安全感的缺乏其实也是非常好解决的,有一种方式就是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的充实,比如安排好自己的每日事项,满满的时间安排会让自己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思考无聊的事情,而充实生活后的自我往往会更加的阳光。
结束语:安全感是不他人给予的,而是自我带来的,原因完全在于自己。
自我意识过剩是一种心理学概念,它包含忸怩,害羞,难为情,不自然等心理状态。对于有些人来说,自我意识过剩体现在对于自己的外表特征的不自信和担忧,而有些人则是对于地位,痛苦或者资金的担忧。
文 | 安克,配图来源网络
L 的自我意识始于小学:那时的她是一个胖乎乎的插班生,有着浓重的家乡口音和手工缝制的衣服。当时她非常想让其他孩子喜欢她,但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她所说和所做的一切似乎都会引起他人的讨厌。
L 每次讲的笑话或言论都会引发一阵尴尬的沉默和嘲笑 - 特别是在群体中。那些时刻经常令她精神恍惚,同时也令她十分困惑:到底我怎么才能让人们接受我?
当她在开始学习英语时,她在校园里找到一些朋友,但她仍然因为自己的身材,衣服,脸蛋而受到其他人的欺负。
F还记得有一天,两个男孩跟着她走回家,喊出“你现在多少斤了?”L低下头,快速地跑回家。
被拒绝,被欺负和被排斥的伤口埋藏得很深。F 逐渐认为除非她在一种完全孤独的状态,否则就不会感到有任何安全感。
上了高中,F 记得有一次走路时,注意到学校一个受欢迎的男生走在她身后。他没有对她说什么,但F的心脏开始疯狂地跳动,接着我的手臂不自觉开始来回摆动,后来想起觉得自己是多么尴尬!
L 每次下课后都会尽可能快地走回家,但即使在家里她也并未感受到什么安全感。没有鼓励,没有情绪表达;唯一安全的地方就是独自一人。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F对其他人的看法感到焦虑也。悄悄进入了我的孤独时光。她感到担忧,反复思考,过度考虑了 - 其实也就是自我意识过剩!
自我意识过剩是一种心理学概念,它包含忸怩,害羞,难为情,不自然等心理状态。
对于有些人来说,自我意识过剩体现在对于自己的外表特征的不自信和担忧,而有些人则是对于地位,痛苦或者资金的担忧。
如果你总感觉自己在被别人评头论足,那你就有必要解开这个你之所以那么在乎外在评论的心结。与此同时你还可以意识到:他人的评论对你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通过这篇文章,你会学习如何解除的内心批评,找到有建设性的方法来减轻自我意识过剩的感觉。
1、识别你自我意识的对象
外表的某一个方面? 眼睛太小?口音不标准?身体残疾(精神或者身体)?学习能力……
将这些触发点一一列举出来。当你识别触发点之后,也许你就可以想到减轻自我意识的具体方法。
2、弄明白你想要取悦的对方及理由(是什么样的期待让你感到自我意识过剩?)
在你暗恋的对象或者配偶面前你会产生自我意识的感觉吗?你身边是否有一个你认为很完美的人?或者是你经常性认为别人是没有缺陷和不会犯错的。你是否拿自己跟电视上的模特们作比较?你是否知道这些模特们每天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打扮、修饰自己?你是否活在某个人对你的评论下?多数情况下,你可能跟一些有毒的人格类型的人纠缠不清,这些人很难让你感觉良好。
3、思考一下你是否会对他人作出尖刻地评价
自我意识过强的人通常会对他人的评论,眼神或自以为是的长篇大论而耿耿于怀,再转化为内心的痛苦,进而演变为比原本更严重的问题。
如果你从未关注过他人,那他人怎么会关注你?
如果你不会对你的朋友说出这样的话,不会这样去想你的朋友,那么你为什么会认为他们会这样去想或评论你?
首先,你要做自己的好朋友。具体表现方法有:
31改变内心的自己:意识到自己是团队或环境下存在的一部分,跟其他人一样 - 而且,别人也并不比你更好或者更重要。
当你闲坐着或者工作时,不要让头脑反复去想别人是如何看待你,当相同的想法不断重复就会形成一个通道,你要强迫自己走出这个通道。当你在和别人谈话时感觉到自我意识过强,那就立即去倾听别人的话语。集中注意力在别人的话语中会很管用。倾听也是一种很厉害的能力,当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可以克服自我意识过强。转移你的注意力。当你开始感觉自我意识过剩,找准一个对象---不管是什么都可以,它可以是爬行在地板上的昆虫—然后将注意力转移到这个对象上面。它是什么颜色,几条腿?只要能够转移你的注意力的事物都可以。分心的事物会将你带回现实中,让你远离内心地狱。
32 建立自信心:努力获取对自我价值的深刻理解。用你的目标,成就来取代你对别人的想法的担忧。
自信的人不会对一时过错,古怪的习惯和身体残疾纠结不止。他们可以接受现实,寻找积极的一面。不让外人将这些问题当作弱点,被外人的观点控制。只要愿意,自信心是一种可以后天学习,培养的技能。
写下你的目标。这样可以督促你朝着目标前进。告诉别人你在朝着一个目标进展。这样也可以推动你不断向前,让关心你的人支持你的行动。证明你的成就。当好事情发生时要庆祝:去吃顿大餐,打电话给好友,去购物。正式地承认好事情,而不是对于失误耿耿于怀。自我嘲讽。这不是以一种自我贬低的方式,而是一种自谦,智慧的方式来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以及自己可以拥抱自己不完美。比如:当你在你喜欢的人面前不小心打碎一罐花生酱,碎片散落在地板上,你会开怀大笑自己的天生的笨手笨脚,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然后清理地面并道歉。33 审视你的现实:网络让我们更容易看到著名的,貌似纯洁无暇的名人或领导们的丑态,例如:歌手们的怪异着装,领导们的各种腐败作风,演员们的错误等等。
选择一些你最喜欢的,你认为很完美的名人们,检索他们的过失。并不是说要让你去侮辱他们,而是为了让你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失足的时候和不如意的日子。
34从别人的评头论足或无心的评价中解脱自己
对于那些充满恶意的评论,你可以在心里准备一些标准化的回复,在不辜负自己,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帮助自己摆脱这样的情形。这样你就不会在别人对你说出鲁莽的话语时,尴尬地僵在那里。类似于:“我很惊讶你居然当面对我说出这样的话。”或“我不认为你有资格这样尖刻地评价别人。”等等。
有时候,当有些人意识到你的弱点时,他们可能会故意惹怒你。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让他人来定义自己;这是你的生活,不是他人的。
将自己置于让你开心的人周围。远离那些打击你的消极的人。
小提示:
不要总是在防卫。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不是世界末日。每个人都会犯错,真诚地道歉。然后继续前进。别总是期待他人的赞同。如果你的生活完全依靠别人的赞成来支撑,那么你永远都无法摆脱自我意识过剩。你是自己最糟糕的评论家。停止评价自己,世界也不会评价你。有时候,当有些人意识到你的弱点时,他们可能会故意欺负你。在这种情况下,转身走开,不要参与。不要将时间浪费在这样的人身上。他们其实内心空虚,对世界充满怨恨。这是他们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别人其实也担忧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区别在于,自信的人他们不会沉溺于这样的想法,或者让这样的想法影响他们的外部关系。他们也需要做一些内心的斗争来应对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所以不要以为别人就很轻松。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初步形成的自我意识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自我评价独立性增强 中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例如 最初儿童对自身的评价来源于模仿成年人对他人的评价,高中学生基本学会并运用评价手段,开始摆脱对成年人的依附,开始趋于独立地评价自我。 高中学生评价自我独立性增强,意味着他们已开始具备了独立判断的能力,并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在高中学生的成长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情感障碍的定义及特征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相应的内心体验。
情感活动与大脑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大脑皮层调节着情绪和情感的进行,控制着皮层下中枢的活动。包括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的机能。网状结构在情绪的构成中起着激活的作用,它所产生的唤醒是活跃情绪的必要条件,它能够降低或提高脑的积极性,加强或抑制对刺激的回答反应,人的情绪色彩和情绪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网状结构的状态。动物实验表明边缘系统含有最高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并对情感活动的调节有着重要作用。
巴甫洛夫学派认为,情感障碍的基础是皮质与皮质下部神经过程的紊乱,情感的改变与代谢障碍有关,特别是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障碍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倒错、表情倒错是由于其大脑皮质出现弥散性抑制,而引起情感调节方面障碍的结果;情感淡漠是大脑皮质及皮质下功能衰退的结果,或是大脑皮质及皮质下部的抑制。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癔症患者的情感脆弱、强制性哭笑及易激惹与大脑皮质活动的破坏或减弱相关。躁郁症中的抑郁发作可能是缺乏中枢儿茶酚胺,主要是缺乏去甲肾上腺素及活性减低所致;躁狂发作可能为儿茶酚胺过多,受体部位的去甲上肾腺素活性增强所致。
二、情感障碍的分类情感障碍通常分三大类:病理优势情感;情感诱发障碍;情感退化。
1.病理优势情感病理优势情感是指在病态的精神活动中居于显著优势地位的情感,这种情感与客观刺激的强度和性质不相关,与病人的内心体验有一定联系。
(1)病因情感高涨:常见于情感性障碍中的躁狂症;若情感增高的程度从轻度愉快、高兴到最高程度的极乐、狂喜,并带有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色彩,即销魂状态,可见于癫痛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欣快: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情绪低落或抑郁:抑郁症、反应性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强迫症、更年期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焦虑、惊恐发作:可见于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广场恐怖症、病症、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恐怖:以恐怖性神经症为突出,也可见精神分裂症的早期。
(2)特征情感高涨:指病人的情感活动在长时间内持续增高,表现得欢欣喜悦、轻松愉快、自我感觉良好,显得忙碌、精力充沛,谈话时手舞足蹈,笑逐颜开,表情生动,联想丰富、话多、夸大、声调高昂,兴趣广泛,对什么都感到乐观,好像从无什么忧愁和烦恼。但病人此时易激惹,稍不如意即勃然大怒,或遇伤心事马上哭泣流泪,可在瞬间恢复如初。它往往与思维奔逸与活动增多同时出现,构成躁狂状态。
情感高涨增高的程度从轻度愉快、高兴到最高程度的极乐、狂喜或消魂状态,极乐状态下自觉良好,若逢大喜,并无思维奔逸或动作增多,可有轻度意识障碍。
情感高涨包括以下三种症状:
躁高涨。以持续的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症状,并伴有思维奔逸、自负夸大、动作增多、行为轻率、注意力涣散、性欲亢进等症状。其情感高涨具有感染力和共鸣性,与内心体验协调一致。此病有反复发作倾向,间歇期精神正常。
癫痛性精神病。此类患者可有情感高涨症状,情绪增高所表现的愉快感达到极乐消魂状态,自觉良好逢大喜,但内心体验与不符合周围环境,言语虽然增多,但不连贯,无感染力,有轻度意识障碍。既往患者长期有反复发作的癫痫病史。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此类患者往往有长期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史,在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时或使用之后,出现精神运动性兴奋及异常情绪,从恐惧到销魂状态。同时还常伴有丰富生动鲜明的幻觉,以及躯体和精神依赖症状。
欣快:通常指在脑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快乐心情,患者自觉良好、幸福、面部呆傻、愚蠢、幼稚,无丰富的内心体验,显得单调刻板,引不起正常人的共鸣。
情感低落或抑郁:指负性情绪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增高。它与情感高涨相反,患者心境抑郁、悲观厌世、整日杞人忧天、了无兴趣、自我评价过低,有度日如年之感,常自责、出现自杀念头和企图。情绪低落常伴有思维缓慢、言语及动作减少,意志下降,反应迟钝。这种心情与周围环境关系密切。其病症有以下两种:
脑器质性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在器质性脑病中,如脑动脉硬化导致的精神障碍、肝性脑病等,欣快是情感障碍的一个常见症状,患者自觉良好、幸福,有浅薄的诙谐、戏谑行为,因为记忆智能受损,给人以愚蠢幼稚的感觉和呆傻,其精神症状往往具有可逆性,随原发疾病的好转而消失。
精神分裂症青春型: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器质性病理基础不明显,精神症状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不协调为主要临床特征,表情做作,情绪欣快,动作幼稚,兴奋冲动,片断的幻觉和妄想。此类患者病程长,预后较差。
焦虑、惊恐发作:焦虑(anxiety)指在缺乏充分根据或明显客观因素的情况下,过分严重的估计自身状态或周围环境,担心自身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胁。患者感到烦躁不安、紧张恐惧、忧心忡忡,以致搓手顿足、唉声叹气,如大祸临头、惶惶不安。也可伴有心悸、出汗、四肢发冷及胃肠功能失调的症状。
其病状有以下几种:
双相情感性障碍抑郁相。以持续的情感低落、思维迟钝、活动减少及意志减退为本病主要特征。表现了无兴趣、愁眉苦脸、悲观厌世、自觉生不如死、精力减退,常自责自罪、消极自杀等,具有昼重夜轻的特点。患者对病态毫无自知力,症状不因环境的改变而好转。
更年期抑郁症。起病缓慢,先有更年期综合症的表现,全身不适、早醒、内分泌衰退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焦虑抑郁、紧张恐惧,但思维和运动抑制不明显。部分患者有自罪、疑病、虚无妄想及严重的消极行为。
反应性精神障碍。反应性精神障碍中,有一类在精神创伤下一个月左右,情绪低靡、沮丧、兴趣降低,内疚或抑郁,可伴有焦虑、紧张或激越情绪为其特点的反应性抑郁状态。患者的整个精神活动集中于创伤性体验,只要与精神因素有关的情景,均易引起患者的情绪反应,就算时过境迁,仍有“触景生情”之感。由于环境的改变症状常可好转。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精神分裂症残留期,因为心理因素、精神药物及内源性因素等,可出现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呆滞、衰弱、被动及企图自杀,感觉孤独、茫然,思想散漫、阻塞,常与一些空洞、虚无的观念纠缠,情感与思维、行为及环境不协调,不会因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善。
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抑制症状常在脑器质性或躯体疾病后发生,表现为焦虑性抑郁,无明显思维抑制,常有疑病念头,症状具有波动性,通常随躯体疾病的好转而消失。
惊恐发作:突然的、自发的、难以理解的惊恐体验、恐怖、焦虑,伴有呼吸困难、头晕、心悸、濒死感等躯体症状。
焦虑症。焦虑症分为急性焦虑(即惊恐发作)和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是指原因不明的突发性紧张、恐惧、濒临死亡,伴有严重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心悸、呼吸困难、胸痛、震颤等,发作时间较短,大多不超过60分钟,发作后正常。广泛性焦虑是指持续时间较长的,原因不明或对象不明和内容的恐惧、紧张,并伴有植物神经症状。
抑郁症。抑郁症常伴有焦虑或惊恐发作,但其焦虑和其严重的抑郁症状并存,以抑郁、自罪、悲观、绝望、兴趣低下、能力下降、消极为主,抗抑郁剂疗效不错。
强迫症。此病可伴有焦虑及惊恐发作,但是在强迫症状即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时,患者感到痛苦而焦虑、恐惧、紧张等,通常随强迫症状的好转而消失。
恐怖:病人遇到特定的境遇或某一事物时,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怖的心情。明知这种恐怖感是不正常的,却摆脱不了。恐怖的内容有:如怕脏、怕空旷的广场、怕见人、怕脸红、怕上学等。
恐怖症。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恐惧害怕的对象是单一的或多种的,常见者有动物、高处、广场、闭室和社会活动等,有回避行为,伴有植物神经症状。明知恐怖不合理,却反复呈现,控制困难。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在妄想、幻觉的支配下,可出现恐惧、害怕等,但对象不明确,无自知力。
2.情感诱发障碍情感诱发障碍是指情感始动功能失调,受到刺激时情感易于诱发或诱发困难。
(1)病因易激惹:患者的情绪容易激惹、愤怒、稍遇刺激勃然大怒,激怒,易与人发生冲突。常见于躁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神经症。
病理性激情:患者诱因不明显或在心境恶劣的背景上,突然发作,极强烈,为时短暂的暴怒情绪;并由此产生残暴的冲动行为而严重伤害他人,发作时常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事后可能出现遗忘。多见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障碍。
情感脆弱:指患者易伤感,因轻微的小事而哭泣或兴奋激动,不能自我克制。见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癔症、神经衰弱。
情绪不稳:指患者情绪极易变动,从一种情绪很快转变为另一种情绪。情绪不稳定、不持久,可无外界诱因,时而悲伤、时而快乐、时而自责或时而抱怨等,有时暴怒、吵闹、漫游或自杀,并无故打人骂人。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酒精中毒、人格障碍。
强制性哭笑:在没有外界诱因而突然爆发的、无法自行控制或带有强制的哭笑,患者表情愚蠢、奇特、内心体验缺乏。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情感迟钝:患者对平时能引起鲜明情感反应的刺激表现较平淡,与之相应的内心体验也缺乏。多以细微的情感逐渐丧失为主。如不体贴亲属、不关心同志,不认真工作,表情不鲜明生动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早期及痴早。
情感麻木:在长期情绪压抑状态下(如长期拘禁)或突然遇到紧急情况时相应的情感体验缺乏。表现既没有恐惧,也没有痛苦、麻木不仁。多见于反应性精神障碍、癔症。
(2)病状躁狂症。躁狂症患者由于情绪的不稳定,有明显的易激惹性,愤怒和敌意,患者可因小事或因要求未满足而勃然大怒,甚至伤人毁物,怒不可遏;但通常片断即逝,化怒为笑,若无其事,事后仍然欣然自得。
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如高血压病初期可出现脑衰弱综合症,表现情绪不稳,因素不明显的情绪易激惹,但同时可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心跳加快、心前区不适以及睡眠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如甲状腺机能亢进伴发的精神障碍可表现情绪不稳、急躁、激动、易激惹等,其激惹性并没有特异性,但往往具有代谢率增高的躯体症状及甲状腺肿大。
神经症:指精神活动能力降低、情绪波动与烦恼,体感不适增加,其易激惹性由于精神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所致,但有自知力。
病理性激情。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如癫病所致精神障碍可出现病理性心境恶劣,不明原因下突然出现情绪低沉,易激惹、焦躁、紧张、不安、恐惧,对周围种种都感不满,抱怨别人对自己不好。有时暴怒,极残忍的攻击他人。通常发作数日或数小时。
反应性精神障碍。由于突然和剧烈的精神刺激,而出现急性心因反应,在轻度意识障碍下,表现出动作杂乱而无目的性,冲动伤人行为,情绪紧张、恐惧,可以出现片断的幻觉及妄想。但持续时间较短,意识障碍的程度若有波动,临床表现也随着变化。
情感脆弱。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情感脆弱是早期脑动脉硬化最典型症状,患者表现控制情感的能力减弱,极易伤感及激惹,或无故地忧虑抑郁、苦闷或悔恨。疾病逐渐发展,在智能障碍明显的阶段,上述情感障碍也相应加重,明显地表现为情感脆弱、不稳、欣快或呆滞,或出现强制性哭笑。
癔症。癔症患者常因小事而表现哭笑、喊叫、吵闹等,情感转变迅速,具有暗示性。
神经衰弱。患者因兴奋性增高,易激动,常因小事情即可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易激惹、易伤感,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而悲痛落泪,忧伤沮丧。还可出现易疲劳或衰竭,并伴有躯体和神经精神症状等。
情绪不稳。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早期患者经常表现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有时出现焦虑、惊吓或恐惧,有时对周围漠不关心,兴趣减退,但通常均较肤浅,易变动。同时此类患者还具有脑器质病理基础和器质性躯体症状及体征。
酒精中毒。在急性酒中毒患者中,由于一次性饮酒过量,患者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兴奋状态,情绪易激惹和不稳定,言语增多,重复,有夸大成分,大声辱骂对平时不满意的事,有攻击行为;此时口齿含混,手唇震颤,走路不稳,面部潮红,心率增快。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患者可出现严重的情感障碍,情感不稳定,易激惹,易增强或低落,有的对人情感肤浅,甚至冷酷无情。人格障碍通常早年开始,人格严重偏离正常、不协调;行为目的和动机不明确,行为大多受情感冲动的影响,对人格没有自知力,不能从过去的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矫正困难、预后不良。
强制性哭笑。脑功能硬化性精神障碍。此类患者早期多诱因不明显逐渐出现类神经衰弱的症状,同时伴有情绪不稳;随着疾病的发展,智能可能受损,情感症状加重,出现强制性哭笑。本病症状具有波动性,躯体检查有脑动脉硬化征兆,同时血胆固醇和血脂高于正常范围。
肝豆状核变性。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疾病,起病年龄多在儿童或少年,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早期即有明显的人格和情感改变及维体外系运动障碍。表现震颤、肌张直、“面具脸” 、强制性哭笑。体格检查有色膜素损害、肝损害和血清钢氧化酶活性降低。
麻痹性痴呆。是由梅毒螺旋体侵犯大脑而引起的一类慢性脑膜炎,可出现神经系统、躯体和精神等方面的症状。在疾病的发展阶段情绪多不稳定,有的表现情感脆弱和强制性哭笑。精神分裂症。情感迟钝淡漠,情感反应不符合思维内容以及外界刺激,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同时患者还具有思维联想障碍。幻觉、妄想、意志减退和行为退缩。青壮年多发病,病程迁延,无脑器质性症状和体征。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情感障碍是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常见症状之一。部分患者可表现情感迟钝,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也可伴有智能减退和人格改变。这类患者可通过躯体和实验室检查以确诊相应的脑器质性疾病。
情感麻木。反应性精神障碍。患者遭受剧烈精神创伤后而出现急性心思反应,部分患者表现僵住不动,运动抑制,情感没有反应,呆若木鸡,甚至对痛觉刺激也没有反应。其病程一过,复发少。
癔症。有些癔症患者由于夸张与做作,表现闭目不动、呼之不醒、推之不动,似乎相应的情感体验缺乏,没有恐惧和痛苦感。但这类患者以往有癔症发作史,遇到刺激还会有类似发作。
3.情感退化患者的情感变得极幼稚或衰败称为情感退化。
(1)病因情感幼稚:是指患者的情感缺乏节制,极易流露出来,如同小孩一般表现。患者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而强烈,稍遇刺激则嚎陶大哭或暴跳如雷,而稍加安抚则破涕为笑。患者由于大脑皮质的控制能力减弱,其情感活动易受本能支配或直觉的影响,而缺乏克制和理解能力,且很容易流露出来。常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癔症、痴呆患者。
情感衰败:是指患者对各种事物逐渐丧失自己的内心体验,带着傻笑的面容或毫无表情,通常外界刺激很难引起情绪反应,对于重外界干扰可有些愤怒或回避反应。是整个精神活动衰退的一部分。常见于精神分裂症衰退型或痴呆患者。
(2)鉴别诊断①情感幼稚。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青春型患者,可出现情感幼稚表现,表情喜怒无常,忽哭忽笑,易受外界刺激干扰,时而冲动兴奋、打人毁物,时而乱跑,学鸡鸣狗叫,如同三岁儿童;同时具有思维零乱、破裂,行为愚蠢、奇特,有片断幻觉、妄想,也可有性欲亢进意向倒错,病程进展较快,人格逐渐衰退。
瘟症。这类患者本身性格就有强烈情感生和情感多变性,情感活跃、生动、肤浅、幼稚,情感反应容易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部分癔症患者可表现童样痴呆症状,患者自称为儿童,其谈话声调。内容、表情、动作都和儿童一样,表现十分幼稚、顽皮。似乎好像痴呆状态,但患者实际上并无智能障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脑部长期的器质性病变,可出现痴呆综合症,表现为全面的智能、记忆的衰退和人格改变,智力和记忆障碍是痴呆突出表现;人格改变主要表现在性情急躁易怒、多疑,伦理道德观念减退,行为愚蠢,情感淡漠,幼稚、欣快,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②情感衰败。
精神分裂症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病程不断进展,精神症状日益加重,以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为主,表现性情孤僻、意志活动低下,情感淡漠以至衰败,整日傻笑,对任何刺激无动于衷,思维贫乏,丧失社会功能。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痴呆患者,由于智能减退、人格改变,表现社会功能衰退,孤僻、退缩、自语、傻笑,对外界刺激缺乏内心体验。此类患者有脑部器质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