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登临怀古,抒家国兴亡之感
兴亡之感源自于特殊的时代和特别的心境。明清易代,天崩地裂,众多有志之士放弃功名,矢志抗清,转战沙场。抗清失利后他们或隐逸乡野,或埋首书斋,将亡国之痛、故国之思诉诸笔端,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诗歌群体——遗民诗群。登临怀古,抒家国兴亡之感正是清初遗民诗歌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时,活跃于杭州本土的“西冷诗派”正是江南著名的遗民诗群——以陈子龙为代表的云间派的一个分支,毛先舒、张丹、柴绍炳、徐继恩等不少诗作均满含黍离之思和兴亡之感。洪升出生于顺治二年清军攻克杭城的战火之中,更受西冷诗派诗情诗风的熏染,洪升在少年时代即萌发兴亡之感。
顺治十六年(1659年),洪升15岁时即作《钱塘秋感》:“晓陟南屏独振衣,丹霞出海露初晞。几声老鹳盘容落,无数征鸿背日飞。秋水荒湾悲太子,塞云孤塔吊王妃。山川满目南朝恨,短褐长竿任钓矶。”[5]诗歌借晓登南屏所见景色抒发少年诗人思古怀今之情,借“太子荒湾”“王妃孤塔”传达千古兴亡的沉痛与悲凉。康熙四年(1645年),洪升21岁作《为陆太师母五旬作二首》:“化碧于今二十秋,朝朝含泪掩空楼。黄云城上悲风急,一夜霜乌尽白头。”“回首横山落月孤,吴宫花草久荒芜。囗囗欲化千年石,不独伤心为望夫。”[6]陆太师母,即陆繁绍母亲陈氏,其夫陆培为明崇祯年进士,清攻克杭城时以生殉明。陈氏也追随其夫“坠楼,不死。饿三日,不死”。洪升在诗中不仅赞扬了“欲化千年石”为夫守志的陆培夫人陆太师母的高尚节操,同时不忘用“苌弘化碧”典,表达对为国死难的陆培志行的由衷敬仰。
洪升的兴亡之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困顿变得越来越强烈。洪升自康熙七年(1648年)24岁赴北京国子监肄业至康熙二十八年45岁被“革去监生”“削籍归”,历时20余年,经历了“天伦之变”“家父被诬”“国丧日搬演《长生殿》”等一系列事件,洪升由一个对康熙圣朝充满“拜郎”热情的世家子弟沦为“高才不偶”的“钱塘布衣”。仕途的失意,生活的艰辛,日渐积淀成对清廷的疏离和对朱明朝的怀恋之情,表现在洪升此期的诗作中,兴亡感喟也愈加显露。
《魏州杂诗八首》是康熙七年(1648年)洪升入国子监两年后流连于恩县、大名、长垣、滑县、淇县等地所作,如果说《钱塘秋感》的“兴亡之感”更多地寄寓少年洪升的文人情怀的话,《魏州杂诗八首》则更多地参杂了洪升对仕进之途的失望和惆怅:“莫道回车地,朝歌亦旧京……比干遗庙在,千古傍龙城。”“风尘飘客泪,鼓角老雄才。莫忆兴亡事,狂歌酒一杯。”[7]对古都、古战场的凭吊,对比干、李广等忠臣良将的怀念,竟用“狂歌酒一杯”来摆脱因“忆兴亡事”而产生的痛苦与愤激情绪。这种对酒当歌、长歌当哭的心情与一年前康熙帝至国子监释典孔子之时,洪升写下的一系列颂圣诗诸如什么“日月瞻皇极,乾坤仰圣功”“圣主崇文日,皇家重道时”“儒生一何幸,得问圣躬劳”[8]等表达的对康熙圣朝无限崇敬的心情形成截然不同的反差。《魏州杂诗八首》所抒发的兴亡之感也正是洪升这个钱塘才子在京城遭受理想初次打击而产生的对清廷不满情绪的反映。
康熙二十年(1661年)洪升37岁时所作《京东杂感》历来被认为寄寓兴亡之感最浓郁之作:“雾隐前山烧,林开小市灯。软沙平受月,春水细流水。远望穷高下,孤怀感废兴。白头遗老在,指点十三陵。”“故国开藩镇,防边节制雄。鹰扬屯蓟北,虎视扼辽东。角静孤城月,旗翻大树风。至今论将略,尚想戚元戎。”[9]诗歌不仅缅怀明室,满含故国黍离之思,而且追怀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戚继光,隐寓复兴汉室之念。浓郁的家国兴亡之感不仅与作者成长于康熙盛世的国子监生的身份极不相称,在清代那个文字狱迭起的时代,如此大胆表现这种忤逆情绪也着实让人匪夷所思。这也正说明洪升由于仕途无望,长期生活困顿因而内心积蓄的对清廷疏离、对明室怀恋之情已经到了不可遏制的地步。
总之,兴亡之感是洪升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无论是“须臾故国生荒草,坟地朱门宾客少”(《王孙行》)的人世沧桑之感,“故侯不在青门外,何地还栽五色瓜”(《夏日偶感》)的江山易代之慨,还是在《广陵怀古》《颖考叔庙》《舞阳侯祠》《将次金陵作》《濡头水》《舟行到江宁作》《张睢阳墓》《黄天荡》等诗中,对颖考叔、樊哙、周亚夫、周瑜、谢安、张巡、韩世忠等英雄人物的尽情讴歌,均无不寄托了洪升深深的民族哀思和无尽的兴亡之感。只是他的兴亡之感更多地表达了传统知识分子的文人情怀以及对“绯优厌粱肉,士不饱饕餮”(《稗畦集·送沈亮臣归榇》)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懑。
(二)酬唱寄情,叙人间真情
洪升自小受陆繁绍、毛先舒、朱之京等人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重人伦、笃友情。表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抒发亲情、友情成为其诗歌的重要内容之一。
1.亲情诗
孝子之道、夫妻之情、兄弟之谊历来是传统亲情诗的三大主题,然而在洪升的亲情诗中这种人伦中最自然的情感表现却是既温馨又酸楚。洪升年少时生活优裕,大致在他27岁前后“遭天伦之变”(由于至今尚不明了的原因为父母所恶,被迫离家),从此“怫郁坎禀缠其身”。如果说在《鲍家集大雪忆母》《燕京客舍生日怀母》《忆母》《次济宁忆父》《坐报国寺古松下忆父》《怀父游燕》等诗作表现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父母的怀想,对温馨家居生活的依恋,那么在《颖考叔庙》《伯俞庙》《送父》(六首)等诗作中表现的则是“大杖愁鸡肋 ,飘然跳此身”一个明明被父母遗弃的孝子对“孝道”的执着坚守。即如“因思往日在庭帏,百事都将阿母依。丁宁不住加餐饭,未将寒霜早授衣”(《鲍家集大雪忆母》)表现母爱的细腻,直白而单纯;“离巢鹤雏暮来迟,老鹤绕树啾啾鸣”(《坐报国寺古松下忆父》)传达父爱的深沉,亲切又温馨。“天伦之变”使洪升的亲情诗在内容和情感表达方式上发生些许的变化,虽然无缘于洪升为特表孝子之意而作的整卷《幽忧草》,但从“昔悔离亲去,今缘赴难归。七年悲屺岵,万死负庭闱”(《稗畦集·南归》)、“我罪诛无赦,亲恩报岂忘?心非同槁木,身岂出空桑”《啸月楼集·旅次述怀》、“小人空有母,何处可遗羹”(《稗畦集·颖考叔庙》)、“自问征裘浑已敝,何时重换老莱衣”(《稗畦集·客中秋望》)、“羁孤且勿伤,兴言悲”(《稗畦集·陟屺》)、“江山郁以盘,吾母在故里”(《稗畦集·送父》六首)等诗句中真切地感受到执着于这份亲情的辛酸和感伤。
兄弟之情,是洪升亲情诗中情感表现深沉且温暖的部分。洪升有弟二人,大弟殷仲,系洪升同父母生,小弟中令,系洪升同父异母所出,有妹二人,富才情,早夭,不知其名。在《啸月楼集》《稗畦集》中洪升有大量的叙述兄弟情谊的篇什,如《别弟》《寄殷仲弟》《中令弟》《忆殷仲弟》《寄殷仲弟兼忆中令弟》《重阳忆弟》《寄中令弟》《得中令弟消息》《己卯冬日代嗣子之益营葬仲弟昌及弟妇孙,事竣述哀四首》等,从这些诗篇中,不仅体会到洪升诗篇中深厚的兄弟情谊,也深切感受到清初下层知识分子生活的无奈和艰辛。韶叙写夫妻之情是洪升亲情诗中最富华彩的浪漫篇章。洪升在康熙三年(1644年)七月一日20岁生日之际,与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表妹黄蕙喜结连理,这是洪升一生中最为快意的事件,也是当年钱塘文化圈的一段佳话。不仅洪升一众亲友为这对新人庆“新婚”贺“同生”,新郎洪升也抑制不住心头的狂喜,作《七夕·闺中作四首》:“忆昔同心未有期,逢秋愁说渡河时。从今闺里长携手,翻笑双星惯别离。”[10]诗歌不仅叙述了诗人往昔与爱人分离的相思之苦,更直率地表达了如今在天上牛郎与织女相会的七夕之日,在人间与心仪的女人正式结为夫妻的喜悦,“翻笑”两字,狂喜之意溢于言表。与黄蕙由爱情而结合的美好婚姻,不仅是洪升生命中浪漫的篇章,也是洪升诗歌创作的无尽源泉。在以后的许多篇“寄内”诗中,无论是 “少小属弟兄,编荆日游憩……嗣后缔婚姻,契阔逾年岁”(《 啸月楼集·寄内三首》),叙述与黄蕙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甜蜜记忆,还是“遥忆当窗坐,凄清夜欲殂旁……隔岁书多少,经秋梦有无?”(《啸月楼集·寄内》)倾诉与爱妻分离的相思之苦,还如“看遍如云女,谁能动我思”(《 啸月楼集·远征见游女,寄内》表现对妻子爱情的坚定,皆情真意切,表现了浪漫才子洪升夫妻之情的温馨而美好。
2.友情诗
洪升一生交游极广,社交圈中既有达官贵人,更多文人士子,因而赠答酬唱之作几占作品总数的二分之一强。如果我们剔除如“天上凤凰鸣晓日,泽中鸿雁浴清波”。(《稗畦集·赠朗亭侍御》)等应景之作,许多能真正传达洪升真情实感的一些友情诗是洪升现存诗歌中非常有价值的一部分。
写给师长的,如“展矣觏我师,景行永无敄。至德秉真淳,深心探隐赜”(《啸月楼集·奉呈毛稚黄夫子》)、“却忆北窗高卧者,松阴斜日弄琵琶”(《 啸月楼集·夏日答临平沈去矜先生暮冬见怀》、“风尘久作长安客,始信交情在布衣”(《啸月楼集·寄张觉庵先生》)、“遥羡柴桑遗世者,黄花篱畔醉斜醺”(《 啸月楼集·九日简柴虎臣先生》)……诗歌不仅表达了洪升对毛先舒、沈谦、张竞光、柴绍炳等师执的敬爱之情,也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某些洞见。
与朋辈的一些赠答诗是洪升友情诗中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洪升的朋友圈以杭州和北京两地最为集中,前者多为同窗契友,后者则以仕进之途入宦海的读书人居多。洪升与他们的一些酬唱应答之作其中注有名姓的就近百篇。这些诗篇多数情真意挚,义气充盈,如“殷殷薄物出穷交,马头即拜千金馈……山水登临朝恣乐,文章欣赏夜忘疲……知己从来只一人,如君可洗虞翻恨”(《稗畦集·与毛玉斯》)、“五陵明月酣歌夜,却忆穷交一片心”(《啸月楼集·寄沈遹声》)、“骊歌已无声,欲别心烦纡……献兹狐狸裘,愿护千金躯”(《啸月楼集·吴瑹符北征赋此赠别》)等。洪升与吴舒凫、沈遹声、毛玉斯三人不仅是同窗契友,也是曲中知己,洪升写给他们仨的诗歌近20余首,如《与沈遹声山游》《留别沈遹声》《客梁寄沈遹声》《送沈遹声游永嘉》《过管鲍分金处寄沈遹声》《至日楼望答吴瑹符》《途中寄吴瑹符》等,这些诗篇也是洪升友情诗篇中情感最真挚的部分。自康熙七年(1668年)至康熙三十年(1691年)洪升“落拓名场几十年”,周旋于京城文化圈结交了众多的朋友,他们中有像高士其,徐乾学、李天馥那样的高官,亦有像王泽弘、吴雯、汤西涯等与洪升情切的挚友。期间洪升写有大量的酬唱诗作。即使与权贵们的交往,虽然有像《简高澹人少詹》《上徐健庵先生》《赠朗亭侍御》《上真定梁相公》那样的应景阿谀之作,但也不乏《旅次述怀呈学士李容宰先生》《奉寄少宰李公》等情真谊挚的篇章。而记录洪升与王泽弘、吴雯、汤西涯交往的诗篇,可以说是洪升旅京时期所作友情诗中最富魅力的部分。如《送王昊庐先生请假南归》《奉和昊庐先生中秋待月之作》《雨中简汤西崖》《赠别吴西泉归里》《寄蒲州吴天章》等等,从此不仅可以体察到洪升与朋友交往的拳拳赤子之心,也从中了解到洪升旅居京期间主要的社交活动和他的生存状况。
(三)登山临水,感生之况味
现存的洪升诗作中留有大量的登山临水之作,如《宿灵鹫峰》《泛江至村中作》《初阳台望日出和俍亭大师》《晓渡黄河》《早秋江上》《九日登吴山同诸骏男作》《山楼远眺》《游泰山四首》《晓起看山作》《后江行杂诗四首》《烟霞坞》《孤山》等等不下50余首。在传统的诗歌创作中,登山临水之作大多以抒写山水田园之乐为主,如陶渊明、王维等山水诗无不成为文士们闲适、逸乐的心情代码。与传统的此类诗作相比较,洪升诸多的登山临水之作中除了前期的《宿灵鹫峰》《泛江至村中作》《初阳台望日出和俍亭大师》等少数篇什叙写逸乐心情外,更多的则是抒发不遇感叹和穷愁知音,反映了洪升“潦倒名场四十年”“不偶”人生的辛酸与苦况。
《早秋江上》是洪升在康熙十年(1617年)为避“家难”游越行进于钱塘江上所作。因为“天伦之变”在洪升人生创作轨迹中所具有的转折性意义,《早秋江上》也是所能判断的洪升借登山临水,叙写穷愁之音的发轫之作。“一叶西风动早秋,秋高江上迥生愁……登临未敢悲摇落,随意烟波一钓舟。”[11]悲秋,历来是传统诗歌创作的主题,而诗人洪升之妙笔在于能够用移情之法将诗人之“愁”托诸江景而言出。在洪升的笔下,无论是摇动“一叶”早秋的“西风”,还是“迥生愁”的“江上”,均是诗歌情感意绪的施动者,而真正愁情焦灼的诗人却是“未敢悲”秋之“摇落”,结句“随意烟波一钓舟”所表现的洒脱和飘逸,也正是诗人托浩淼之江水消散内心愁结而达到的一种心旷神怡,物我两忘之境界。与“醉里悲歌还洒泪,愁中凭眺强开颜”(《啸月楼集·九日登吴山同诸骏男作》)所表现情感的直白相比较,《早秋江上》似乎在诗艺上更胜一筹。
《山楼远眺》《晓起看山作》《晓发山店》《游泰山四首》《后江行杂诗四首》《烟霞坞》等均作于诗人旅京时期,是诗人往来于京、杭两地或闲时与友人登临所作。洪升的连襟陈訏曾这样描绘洪升旅京时的生存状况:“我忆长安客,飘零寄此身。卖文供贳酒,旅食转依人。八口家仍累,双亲老是真。多年遥负米,辛苦踏京尘。”[12]穷愁潦倒的生活已经很难让诗人再有年少时“况携泉石侣,吟眺不知疲”(《与沈遹声山游》)的逸兴。从“风尘游倦客,转觉隐君贤”(《烟霞坞》)“如何市朝子,扰扰争名利”(《晓起看山作》)“半壁残灯孤枕泪,五更落月一声鸡”(《晓发山店》)这些诗行中所能体察到的是,诗人为生活所困的疲累、悲伤以及对现实的愤懑。
作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后江行杂诗四首》可以看作洪升此类诗歌的典型之作。其一:“去当明月里,归又明月中。江天秋如昨,天涯路转穷。依人空老大,乞食愧英雄。一片寒霜气,哀哀叫断鸿。”[13]诗歌选择行进于秋日月明之夜的富春江上作为抒情的触发点,但与一般的登山临水之作不同,秋日月明之夜的富春江景没能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迷蒙清幽的秋夜江水诗人也只以“江天秋如昨”一笔带过,“天涯路转穷”“依人空老大,乞食愧英雄”,淤积诗人内心的一声声不遇之叹似乎才是诗心、诗情的内核所在,而在这“一片寒霜气”里伴随诗人长叹的一声声哀鸿的鸣叫也更使的这份哀叹荡气回肠。洪升的诗歌非常注重意境的建构,但与《啸月楼集》的《早秋江上》诸诗相比,由于淤积诗人内心深处的失意情绪常常借登山临水之意喷薄而出,所以收录于《稗畦集》中的《后江行杂诗四首》《钓台》《孤山》等一些后期之作也就似乎少了些许委婉和蕴藉。
关于洪升诗歌的艺术特点,金埴在《不下带编杂缀兼诗话》(卷七)曾这样概述:“西河(毛奇龄)尝评昉思五字律,酷似唐人,其气韵神味,格意思旨,雅似极平,而唐人梱奥□□(原稿缺两字)此。近好新者率以庸淡目之;犹观旧玉者,不以其神韵,而以其驳蚀,可乎?”著名选学家朱溶在《稗畦集·序》里也这样说洪升的诗“其发者泉流,突者峰峦,而幽者春兰也,其珠琲则灿烂也,其音节和平,金石宣而八音奏,若钩绳规矩,则斥候远而刁斗严也”。虽然前者是洪升晚年的至交,后者又是其诗集的编者,在评述的措辞上不免有夸饰的因素,但就洪升诗歌特点的艺术概括而言却是辞殊意同。总体而言,洪升诗歌的艺术特征别具一格,并与清初杭州本土诗学主张密不可分。
(一)宗法盛唐,得其神韵
清初杭州本土诗歌主要由“西冷诗派”一统大局。这是清初以陈子龙为核心的云间诗派的一个分支,其诗学主张以宗唐思潮占据主导地位。洪升在向“西冷诗派”诸名家的学习及与其交往过程中自然受其影响颇深。在唐诗诸大家中,洪升是博取众长,自成风格:无论是杜诗的沉郁顿挫、李白诗的飘逸俊朗,还是高适诗的尚质主理,岑参诗的尚巧主景等在洪升诗歌里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又有自己独特的气质神韵。朱溶《稗畦集·序》:“昉思近体宗少陵,然求少陵一言半辞于其集中,不得也。其古诗则高岑,然求高岑一言半辞不得也。尽精肆力,心得其意,而变化无方。”友人朱廷鋐《赠洪昉思》诗说他:“风流直压李青莲,名擅词场二十年。”(《江上诗抄》卷七一)李天馥《容斋千首诗·送洪昉思归里》说他:“此子竟作尔馨态,得未曾有开宝遗韵……杜门风雅恣扬扢,昔之市隐非君谁?”所有这些评价均从不同角度反映时人对洪升诗歌成就的肯定以及与盛唐诗歌的渊薮。
洪升的诗篇中既多李白式的飘逸豪放之作,更有抒发怀才不遇,反映人生苦难,颇有杜甫“沉郁顿挫”之风的现实关怀之篇。如《初阳台望日出和俍亭大师》描写日出景象:“来如碧落吐飞蜃,动如火珠明鲛宫。灿如青天簇霞彩,飘如赤云荡晴空。飞身矫首倚天半,天寒日出秋水澜。群龙来往雾不散,鳞甲倒射光凌乱。烟水苍茫接天平,渔舟摇落入云中行。”[14]诗人从色彩、形态、气势等诸方面描摹日出奇观,境界开阔而绚丽,丝毫不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之雄奇瑰丽。《晓渡扬子江》有“不睹江山奇,谁知天地大”之句,洪升友人陆次云评其“爽气逼人,心目具快。”[15]还如《宝剑歌》《野兴二首》《孤山》《杨花篇》《与沈遹声山游》等等均为诗人逸兴勃发之作,飞扬的诗意颇具盛唐之风。而诸如《魏州杂诗八首》《客夜书感》《一夜》《衢州杂感十首》《北发有感》等诗篇则不仅在内容上直接继承了杜甫感时忧国、关注现实的精神,在风格上也颇似杜甫之沉郁苍凉。袁枚《随园诗话》(卷一)评洪升诗:“《送高江村宫詹人入都》五排一百韵,沉郁顿挫,逼真少陵。”正是对洪升此一诗风切中肯綮的评价。
(二)注重炼句,诗韵和谐
朱溶评说洪升诗“掐擢心肾,雕琢曼言”是指其诗歌苦吟炼句的功夫。而“其发者泉流,突者峰峦,而幽者春兰也,其珠琲则灿烂也,其音节和平,金石宣而八音奏,若钩绳规矩,则斥候远而刁斗严也”(朱溶《稗畦集·叙》)则说其诗韵和谐的特点。洪升自幼师承“浙中三大韵学家”的毛先舒、柴绍炳、沈谦,韵学功底极其深厚,20岁左右即写成《诗书韵注》(六卷)。检索洪升所有的诗作,律诗是洪升全部诗作中所占篇幅最多之作,《稗畦集》总计400篇,律诗即占280余篇。洪升的友人就特别推崇洪升的五言律诗,胡会恩赞美他“五字清真谁敌手”(《清芬堂存稿》卷一《赠洪昉思》),朱廷鋐在《赠洪昉思》里也说他“一言每破时流病,五字能争造化权”。如此对于洪升诗歌臻于化境的推崇,自然与洪升的学养功底与其谨严的创作态度不无相关。诗韵和谐是洪升诗歌创作的自然追求,也是他之所以苦吟炼句的动因之一。洪升诗作中留有多个苦吟炼句的例证。如收入于《啸月楼集》中的《七夕·闺中作四首》,其三为“忆昔同心未有期,逢秋愁说渡河时。从今闺里长携手,翻笑双星惯别离”。后收入于《稗畦集》加上副题为“时新婚后”,但短短四句就有两处改动,《稗畦集》内的首句“同心”被改作“同衾”,第三句“闺里”作“闺阁”,改动后的诗句不仅与副题诗意相谐并且音韵更加和谐,充分体现了洪升炼句的功夫。
还如《赠别吴西泉归里》(其三):“隐居在何处,门对中条山。流水四时碧,白云终古闲。樵歌踏花去,鹤唳望松还。解作一生事,归与长闭关。”吴雯,字天章,号西泉,与洪升共师王士禛,是洪升旅京时之契友。此诗为吴雯应博学鸿儒试报罢归居永乐洪升为之送别之作。诗歌平起平收,韵律舒缓和谐契合诗意。且每行诗内,句调亦作精心安排:“流水——四时—碧,白云——终古—闲。樵歌——踏花—去,鹤唳——望松—还”,平仄关联呼应,念起来声高声低,错落有致,于抑扬顿挫间生回旋往复的韵律,表达了诗人送别挚友时无限怆恻之情。诗题由“赠别吴西泉归里”到“赠别吴天章归永乐隐居”,尽管诗意未变,但在表情方面后者更自然流露诗人与吴雯间亲切真挚的友情。全诗对仗工整,字字精炼,也充分体现洪升苦吟炼句的非凡功力。还有“兴随流水远,心与野鹤闲。青屿自孤迥,白云时往还”(《湖上山》;“夜听千林雨,朝看万壑流。穿云冲石涧,泻树落山楼”(《雨后观泉》)等等,用不一样的音韵变化表达诗人不同的情感意绪,且字句精炼工整贴近诗意,所有这些均充分体现洪升诗歌注重炼句,诗韵和谐的特点。李天馥曾感叹:“武陵洪升文太奇……我得把读亟叫绝”(李天馥《送洪昉思归里》),金埴引毛奇龄对洪升诗的评价“犹观旧玉者”。洪升诗歌这种平朴清丽、音节和谐而臻于诗韵天成的艺术造诣,均是其“掐擢心肾,雕琢曼言”苦吟雕琢、极力磨练的结果。
(三)语浅情真,感慨遥深
“语浅情真”“感慨遥深”是王季思先生在为刘辉的《洪升集》作序时对洪升所写“亲友诗”及“登临怀古”之作的评价[16]。然检索洪升所有诗作发现,不仅以上两类诗歌在洪升全部诗作中所占篇章数量巨大,几乎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之多,而且即使算上他所有的诗篇,“语浅情真”“感慨遥深”仍旧最恰当地概括洪升诗歌的总体创作特点。
“情真”,不仅是洪升传世名作《长生殿》的圭臬,也是洪升诗歌的精髓。在洪升为数众多的亲情诗、友情诗中,作为孝子、兄长、丈夫、朋友的洪升,其真情在各诗篇中无处不在,如《燕京客舍生日怀母》《送父》(六首)《寄殷仲弟》《得中令弟消息》《寄内》诸篇、《过管鲍分金处寄沈遹声》《吴cha-符北征赋此赠别》《送王昊庐先生请假南归》等等,不一而足。而在其为数虽算不上众多的一些现实关怀诗中,洪升诗歌的情感表达也同样情真意切。如“姑蔑山川水潦馀,我来系艇一唏嘘”(《衢州杂感》),面对被洪水吞没家园而流离失所的灾民,诗人不仅感慨唏嘘,甚至潸然泪下;“踟蹰询父老,或恐病桑麻”(《雨沙》),对遭逢冰雹之灾的父老殷情关切之情跃然纸上;“催科当岁歉,忍更迫穷黎”(《田家望雨》)“长吁问民牧,中泽几哀鸿?”(《寇恂故里》)对“穷黎”的这份热切关爱之情,有时还以一种为民请命的形式出现。所有这些诗行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杜甫的诗篇,“忧黎元”的真情在钱塘布衣的诗篇中自然流溢。总之,平朴的诗风,叙述性、口语化的表达形式,“真情永固”的内驱力,形成了洪升诗歌语浅情真的总体特色。
如果说语浅情真体现了洪升诗歌在情感、语言方面的特点,那么感慨遥深则表现洪升诗歌在抒情议论方面的造诣。由于长期受“家难”的困扰且命运多舛屡遭打击,淤积于诗人内心的那股忧愤之气在洪升的诗篇中就常常萦绕不散。无论是登临怀古之作,还是伤时感世之篇均感慨极为沉厚。如果说《广陵怀古》《颖考叔庙》《舞阳侯祠》《舟行到江宁作》《张睢阳墓》《黄天荡》《伯俞庙》等更多地抒发家国兴亡之感,《登报恩寺塔怀古》《钓台》《夷门》更侧重感叹生世之悲,内容尽管有些许的差异,但是弥漫于诗歌中的悲凉、忧愤之气却是一以贯之。就如《多景楼》借登临“危楼倚碧霄”的多景楼感慨“兴亡今古恨,酹酒问渔樵”的苍凉悲伤,《夷门》借描写“四野风沙起,苍茫昼色昏”的古夷门慨叹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人生悲凉。但无论是《多景楼》还是《夷门》,洪升诗歌于诗歌意境的建构、情绪的渲染等方面的不同凡响也是一以贯之,《多景楼》以“一江限南北,两点辨金蕉。亭回留云住,天低入海遥”勾勒出天地幽远、江水的苍茫,富有深邃的历史感;《夷门》以“四野风沙起,苍茫昼色昏”作主体背景,诗意宏阔、苍凉,以“废堞饥乌聚,空壕渴马奔”叙写古夷门的萧瑟、零落,极力渲染英雄失路之悲,令人感慨遥深。
李商隐《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白蜡烛诗(代夫赠人) 孙氏
景胜银釭香比兰,一条白玉逼人寒。
他时紫禁春风夜,醉草天书仔细看。
长门烛 王建
秋夜床前蜡烛微,铜壶滴尽晓钟迟。
残光欲灭还吹著,年少宫人未睡时。
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夜归 白居易
半醉闲行湖岸东,马鞭敲镫辔珑骢。
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
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满江风。
归来未放笙歌散,画戟门开蜡烛红。
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 白居易
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红蜡烛前明似昼,青毡帐里暖如春。
十分满盏黄金液,一尺中庭白玉尘。
对此欲留君便宿,诗情酒分合相亲。
寒食(一作寒食日即事)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华清宫感旧 王建
尘到朝元边使急,千官夜发六龙回。
辇前月照罗衫泪,马上风吹蜡烛灰。
公主妆楼金锁涩,贵妃汤殿玉莲开。
有时云外闻天乐,知是先皇沐浴来。
牡丹 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燕台四首·冬 李商隐
天东日出天西下,雌凤孤飞女龙寡。
青溪白石不相望,堂中远甚苍梧野。
冻壁霜华交隐起,芳根中断香心死。
浪乘画舸忆蟾蜍,月娥未必婵娟子。
楚管蛮弦愁一概,空城舞罢腰支在。
当时欢向掌中销,桃叶桃根双姊妹。
破鬟矮堕凌朝寒,白玉燕钗黄金蝉。
风车雨马不持去,蜡烛啼红怨天曙。
闻李夷遇下第东归因以寄赠 薛能
囊中书是居山写,海畔家贫乞食还。
吾子莫愁登第晚,古人惟爱贱游闲。
舟行散适江亭上,郡宴歌吟蜡烛间。
从此乐章休叙战,汉兵无阵亦无蛮。
送李校书赴吉期 贾岛
筮算重重吉,良期讵可迁。
不同牛女夜,是配凤凰年。
佩玉春风里,题章蜡烛前。
诗书与箴训,夫哲又妻贤。
晚坐寄友人 温庭筠
九枝灯在琐窗空,希逸无聊恨不同。
晓梦未离金夹膝,早寒先到石屏风。
遗簪可惜三秋白,蜡烛犹残一寸红。
应卷鰕帘看皓齿,镜中惆怅见梧桐。
破阵子 晏殊
海上蟠桃易熟,人间好月长圆。惟有掰钗分钿侣,离别常多会面难。此情须问天。蜡烛到明垂泪,熏炉尽日生烟。一点凄凉愁绝意,谩道秦筝有剩弦。何曾为细传。
南乡子 苏轼
何处倚阑干。弦管高楼月正圆。胡蝶梦中家万里,依然。老去愁来强自宽。明镜借红颜。须著人间比梦间。蜡烛半笼金翡翠,更阑。绣被焚香独自眠。
如梦令 贺铸
相见时难别易。何限玉琴心意。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憔悴。憔悴。蜡烛销成红泪
1、梦见狗来乞食的吉凶指数
基础安泰,贵人相助,向上发展,易迅速达成目的,而得大成功发展,享洪福又长寿。大吉昌
吉凶指数:90(仅供参考)
2、梦见狗来乞食的宜忌「宜」宜爽约,宜远离手机,宜听相声。
「忌」忌买基金,忌解释误会,忌电话会议。
3、梦见狗来乞食的预兆做生意的人梦见狗来乞食,代表平顺赚钱,冬来不利,宜谨慎小人。
本命年的人梦见狗来乞食,意味着凡事有恒心多忍让,则平顺。慎防损伤之灾。
梦中的狗,即是做梦人自己内心的行为规范、准则、道德的守卫者,或者可能理解为平日人们所说的“良心”在内心潜意识中发挥作用,在梦中形成的形象。另一方面它则象征朋友,预示着忠贞的爱情、忠诚的友情,或朋友的力量。
怀孕的人梦见狗来乞食,预示生男。三、四月生女,防小产。
梦见狗来乞食,按周易五行分析,桃花位在 正西方向 ,财位在 西北方向 ,幸运数字是 1 ,吉祥色彩是 紫色 ,开运食物是 青菜 。
梦见狗来乞食 ,容易有年轻异性为你心动的时期。无论你对待这种运气的态度如何,和蔼一点的交往总是能让你得到有意思的东西。不过最近也有玩弄的心态,自己要控制好了。
恋爱中的人梦见狗来乞食,说明性情难容,互相忍让婚姻可成。
梦见狗,预兆朋友软弱无能。
孕妇梦见狗,在很大的程序上,代表着对未来宝宝的一种期待,预示着母子平安。
做生意的人梦见狗来,代表可得财利,要有耐心经营,有波折而后得吉庆。
怀孕的人梦见狗来,预示生女,顺利,母子平安。
本命年的人梦见狗来我家,意味着有志者事竟成,有坚强的意志可突破难关。
做生意的人梦见向别人乞食,代表女性职员发生纠纷,慎防小人设计。
梦见狗来,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 紫色 ,桃花位在 正西方向 ,财位在 西北方向 ,幸运数字是 5 ,开运食物是 豆芽 。
孕妇梦见狗,在很大的程序上,代表着对未来宝宝的一种期待,预示着母子平安。
恋爱中的人梦见向别人乞食,说明互相忍让勿争躁,有希望合婚。
孕妇梦见狗,在很大的程序上,代表着对未来宝宝的一种期待,预示着母子平安。
恋爱中的人梦见狗来我家,说明经过一翻吵嘴,辩白之后互相改进、亦算有缘。
做生意的人梦见猪来穷狗来狗,开始稍好,中途反覆不定,最后失利。
孕妇梦见狗,在很大的程序上,代表着对未来宝宝的一种期待,预示着母子平安。
陶渊明的人物生平
[编辑本段]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人(今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人)。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汉族。(《宋书》隐逸传云:“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因宅边种植五棵柳树所以号五柳先生(未得到证实),私谥靖节,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宋代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有陶渊明"始家宜丰"的记载。宜丰旧《图经》亦有此说。陶渊明29岁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后任彭泽县令。因不事权贵,弃官隐居栗里(今星子县境内)。52岁时偕少子陶佟回归宜丰故里,四年后返浔阳,逝于柴桑。陶佟留居故里。今澄塘镇秀溪、故村等处陶姓人皆为陶佟之后裔。历代方志载宜丰境内有南山、柳斋、菊轩、东篱、洗墨池、藏书礅、故里桥、靖节桥、我公桥、舒啸台、赋诗湾、顾渊石、醉卧石、渊明洞、读书堂、靖节祠等陶渊明遣迹及其纪念建筑。
他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自29岁起,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不满当时土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仅80多天就辞官回家,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歌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含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虚无的“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等,则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颇为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他用客观的记叙方式虚构了一些情节,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的生活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谈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的后世评价
[编辑本段]
作为身处晋末乱世的隐士,陶渊明晚年常与庐山中的释道交往,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事,但要说他们之间在思想上志同道合,恐怕却未必尽然。 仔细地研读过陶诗和了解诗人生平的人,都会知道陶渊明是个外表恬淡静穆,而内心热情济世无神论者。他少年时曾胸怀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业。但在出仕了一个时期以后,现实使他感到失望,他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
这时他又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因为他有过以往文人多不曾有过田园生活,并且亲自参加了劳动,与劳动人民有了接触,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得到一些新的感受和启发,因而在崇尚骈俪陈 旧文风的晋代,能创造出有独物风格的田园诗的新形式,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从少年时的“猛志逸四海”,到老年时的“猛志固常在”,始终对世事没有淡忘。他传世的名篇《桃花源记》,正是他对如同上古原始时代的那种人们自食其力、友好相处、没有种种现实中的纷扰与贫困的“怡然有余乐”社会的憧憬。就是他的隐居与饮酒,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加以分析,也含有对当时黑暗统治表示一定程 度的不满和反抗的意义在内。
当然,陶渊明毕竟是一个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在他的思想和诗文中不可能不存在许多安贫乐命、及时行乐、避世消极的东西。但后世历代的文学评论家和选家出于自己的阶级偏爱,多着重欣赏和赞扬他这方面的特点,认为这才是陶诗的精华所在。
苏东坡曾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这就是陶诗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
鲁迅先生的话,“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桃花源记》
晋太原中,武陵人以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咏贫士 其七
2 饮酒 十九
3 拟挽歌辞 其二
4 归鸟 其四
5 饮酒 其九
6 杂诗 其三
7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其二
8 命子 其九
9 饮酒 其八
10 劝农 其三
11 停云 其三
12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13 和郭主簿 其一
14 读《山海经》 其二
15 饮酒 其十
16 拟古 其一
17 答庞参军 其一
18 命子 其一
19 赠长沙公 其二
20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21 移居 其一
22 时运 其三
23 咏贫士 其二
24 饮酒 其八
25 责子
26 答庞参军 其六
27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28 归园田居 其三
29 饮酒 十五
30 形赠神
31 游斜川
32 饮酒 其五
33 和刘柴桑
34 命子 其七
35 答庞参军 其三
36 归鸟 其一
37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38 拟古 其四
39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40 命子 其九
41 饮酒 其九
42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43 读《山海经》 其五
44 读《山海经》 其九
45 饮酒 其七
46 饮酒 十一
47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48 荣木 其三
49 读《山海经》 其十三
50 饮酒 其一
51 读《山海经》 其七
52 赠长沙公 其一
53 拟古 其八
54 杂诗 其八
55 饮酒 十三
56 归鸟 其四
57 影答形
58 归园田居 其四
59 答庞参军 其四
60 饮酒 十九
61 咏贫士 其三
62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63 咏贫士 其四
64 读《山海经》 其十一
65 赠长沙公 其四
66 杂诗 其三
67 拟古 其三
68 饮酒 十八
69 神释
70 咏贫士 其五
71 拟古 其八
72 荣木 其一
73 止酒
74 杂诗 其三
75 归鸟 其四
76 连雨独饮
77 影答形
78 杂诗 其五
79 还旧居
80 和郭主簿 其一
81 读《山海经》 其一
82 拟古 其二
83 饮酒 其十
84 劝农 其五
85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其二
86 拟古 其六
87 咏贫士 其三
88 劝农 其一
89 停云 其二
90 咏二疏
91 归鸟 其一
92 咏贫士 其二
93 饮酒 其五
94 赠长沙公 其三
95 答庞参军 其五
96 杂诗 其二
97 时运 其四
98 劝农 其四
99 饮酒 十七
100 饮酒 十二
101四时
102归去来兮辞
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垣。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为“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为冲出“樊笼”,返回“自然”。
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对现实的失望,迫使诗人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桃花源诗并记》是他这一思想倾向的反映。
除田园诗之外,陶渊明还有歌咏勇士的诗,有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有消极避世的诗,由此可见其诗歌思想的复杂性。
陶渊明的诗多取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这就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自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
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
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
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归园田居五首
其 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 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 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 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 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饮酒二十首并序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其 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 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其 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其 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其 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 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其 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 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 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其 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十 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十 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十 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十 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十 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十 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十 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十 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十 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二 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借文字花香,回答社会人士"僧人不劳而获"的真相 (转载)
对于文字花香在上篇文章里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我个人并不想回答因为这是个知见上的问题!对于学佛的人来说这是个很可笑的问题,或者说是个无知的问题!但借此机会也对一些有同样疑惑的社会人士解答!其实只要细想一下,不劳而获的僧人们怎么能存在这几千年的呢?难道供养给僧人们饭食衣服,生活起居的人们都是脑子有问题的,甘心做“被剥削阶级”的???!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中国的僧人是劳动的"!从马祖创丛林百丈制清规开始,即以禅坐为中心的寺院制。因之前僧人以乞讨为主的,改后自给自足为主,适应了中华以农为主的立国之本。 “新风推陋俗,百丈创丛林。入地亲耕土,缝衣自备针。木鱼明佛志,金磬诵禅心。德业春秋载,功勋颂到今。”这“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遗训就是最好的证据!
再次应该肯定的是"僧人是劳动的"!南传僧人的确是以乞食过活!现在也是如此。本师释迦时代的僧人也确实是以乞食过活,就本师释迦本人也是亲自乞食的这在《金刚经》开头就已经讲的很清楚了!中国僧人在唐以前也是以乞食过活的。对于所谓学佛的文字花香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建议文字花香应该多去读点经书。譬如《法句经》什么的!因为在本师时代已经有人问过同样的问题了,而且回答问题的是本师释迦本人!我想比我这个凡夫来回答会更好!
现在来做个简单的名词解释,“和尚”一词来自古印度语。中文的“和尚”是音译。简单的了解和尚的意思:老师!“和尚=老师=导师”!那么,出家人也可以认为是灵魂导师,或精神教育工作者!那他们的直接劳动成果当然就不是创造经济财富了!当然,不是每个僧人都可以被称作和尚的,每个寺院基本只有一个僧人可以称作和尚,那就是方丈!
在南传国家,大家都知道绝大部分的男人是出过家的。譬如在泰国,没有出过家的男人是很难讨到老婆的!那这里,我要告诉大家“寺院”的概念!我们国家有文献记载佛教传入是在汉朝,第一个寺院是白马寺!还在佛法(正法)没有沦为佛教(宗教)的年月里,寺院的社会功能和职责是学俯和培养人才。当然主要是培养能解脱苦恼的人才!
中国寺院,那么从汉朝开始从政府机构开始变为学府机构。这样的学府机构在当今的世界乃可以在印度和一些南传国家乃至其它西方国家找到!这就是为何南传国家的绝大部分男人会有出家经历的原因!就像我们国家的绝大部分人都有上学的经历一般。在南传国家,清晨的时候可以在有寺院的附近街道看见僧侣们排队接受供养,而布施的人们会更早的来到这里。这就是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集体抚养!在当今中国,寺院被政府确定为宗教场所,那也还有其存在的宗教意义和价值!僧人在宗教的传播和道德的教化上依然在辛劳付出,这难道不是劳动么?个人认为:没有信仰的人是不幸的,是可怕的!
借文字花香的那什么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他对劳动是怎样理解的。好像只有下地劳作或是辛劳养家(创造物质财富)才是劳动。如果是下地劳作才是劳动的话,那全中国的城市人口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也可以被称之为“剥削阶级”了!如果只有创造物质财富才是劳动的话,那全部的精神财富创造者们都可以被称之为“剥削阶级”了!按此推理,那文字花香(学生)本人就是个典型的“剥削阶级分子”了!
文字花香的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看出更是这个社会的问题。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乃至于这个时代和社会里面的人们都在追求着物质的财富和物质的享受!这种感官上的追求带来的势必是精神上的空虚和精神上的贫穷!那这种客观存在的空虚和贫穷对精神财富的创造也势必是无视的,而这无视也势必是否定的!
在饱暖(感官享受)之后的人们,开始思慕起风雅(精神享受)来。那对于把上ktv或泡吧或进夜总会当做是精神享受惯了的当代的人们来说,那古仙人的风姿和诗词歌赋又无疑是一套体现自己与众不同的“高尚情操”的更好的时装。更何况这条禅茶一味的精美领带呢!穿上这套时髦的时装,打上这条前卫的领带。在追求劳动有饭吃(物质感官享受)的光荣大道上大踏步的前进,那么“不劳而获的逍遥”势必成为不可告人的最终目标;而被美丽的唾弃!
那么,这些时尚超然,来往于各大丛林;文笔开悟,慈悲于网路之上的大善知识们。在见性见佛后怎么会有此呵祖骂佛的惊人见识或有此世不懂的那什么,就很是正常了!如此比比皆是的教门龙象,正应了本师当年预言的盛法时代啊!
以上说了僧人是否劳动,但逍不逍遥就不分解了,人家见性见佛的人都说了不劳动是逍遥的,那还会有错么!
戚 未庄
-------------------
前些日子,网络上疯传一系列照片。照片显示,两个穿着僧衣海青的男青年与女伴在地铁内喝酒嬉戏,又和女伴去酒店开房。(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不是事后卖弄,笔者当时就断定,此事必有蹊跷,4月2日我的一条微博提醒朋友:“大家真的相信这个明显栽赃的局?”然而,当时,这些在网上被人疯狂传播。而我的评论是针对很多关心公共事务也相当正直的人士的,当时,他们也在转发这些照片,而同时纷纷作痛心疾首状,发出“想不到清静佛教也如此败坏”之感叹。
“和尚兄弟”究竟是什么身份,出于什么动机假冒出家人、践踏佛家大戒,警方正在调查。而我相信,网上正直之士的反应,恐怕就是这两个人追求的最直接目的,尽管其终极目的尚有待调查。
最有趣的问题也正在这里:为什么那些自认为理性、关心公共事务的人,不假思索地相信假冒和尚的行为是真的?原因很复杂,比较直接的原因是,最近若干年,人们看到很多宗教商业化的报道,从而对当代中国宗教、宗教组织的纯洁性产生了怀疑,而这个事件似乎印证了人们的怀疑。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这样的报道本身是否存在某种偏见?也许不能不说,在这些报道中,以及人们相信这些报道的事实背后,隐藏着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观念事实:网络公众,尤其是知识分子,对于宗教确实存在一系列根深蒂固的偏见。
现代性的核心理念是理性至上,而宗教看起来似乎是不理性的,所以,怀疑和反对宗教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根本诉求。这一点,也正是上个世纪初的中国新文化运动之基础性理念。而启蒙者怀疑和反对宗教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所谓宗教组织商业化。
然而,这个问题真的如知识分子所想象的那样严重么?“和尚兄弟”被拘留后,有人说了这样一句似乎可以代表知识分子看法的话:“宗教信仰是灵魂领域的私人事务,而一个人的灵魂永远都不可能被他人的行为所玷污。”这样的看法很流行,但其实,宣传这种主张的知识分子存在严重的认知偏差:他们不清楚信仰与宗教的区别,也无视宗教组织作为一种社会与政治制度存在的事实。
不错,信仰、信念确实是私人灵魂领域的事务,但是,高级信仰必然借助于经书、仪式等方式实现,因而几乎必然会发育为具有一系列外在制度的宗教。而合群是人的本性,共同喜欢钓鱼的人都会组成一个钓鱼协会,实施共同的宗教活动的人们也几乎不可避免会形成宗教组织。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宗教组织当然相当特殊,但与任何其他组织一样,它要生存和发展,就得筹集资源。因此,宗教组织从一开始就具有经济的一面。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没有钱,你怎么建造寺庙?没有寺庙,如何举行宗教仪式?没有仪式,如何呈现信仰?
当然,在某些时期,某些宗教组织确实可能过分追逐物质利益。但是,究竟何为“过分”,其实是一个很难判断的事情,而现代知识分子似乎相信,宗教组织总是过分地逐利,那主要是因为,他们混淆了信仰、宗教、宗教组织,而相信宗教组织只应当与人的灵魂打交道,不应当与钱打交道;只要与钱打交道,就是“过分”。
当然,知识分子对于宗教、宗教组织还有很多成见。恐怕基于这些成见,现代知识分子十分乐意传播宗教、宗教组织的丑闻,甚至不惜添油加醋,将其予以放大。这也正是“和尚兄弟”的照片被网络知识分子不假思索地转发的理念根源。这些照片满足了转发者的理念需要,他们根本无暇对此进行真伪判断,尽管只要具备基本的常识,就可以做出和尚系假冒的判断。
更有趣的是,当公安机关拘留了这两个假冒和尚之后,有知识分子又在网上为这两个人的权利辩护:“任何宗教的信徒,如果希望享有不受世俗权力干预的信仰自由,那就不应该指望世俗权力来维护宗教的声誉。”可以推测,这种说辞是以政教分离为本的。
然而,政教分离具有十分复杂的含义,它绝不意味着宗教、宗教组织就与政府完全无关。至少,当宗教组织权益遭到侵害的时候,法律及政府必须提供救济。宗教组织既然是有形的社会组织,那么,与任何自然人或者法人一样,它也就有自己的名誉权。这样的名誉权,法律是应当予以保护的。而政府拘留“和尚兄弟”,也正是基于这一逻辑。穿着海青,旁观者就会认为,这是出家人。穿着海青却在大庭广众之下从事与戒律完全相反的事情,旁观者一定会认为,就是出家人在做这样的事情,并产生极为强烈的负面感受,也即佛教宗教组织的名誉权遭到损害。这种损害应当被制止,公共权力为此而出面是必要的。
在“和尚兄弟”被拘留后,笔者曾写过一条微博:“当初那些看到不假思索就对佛教作痛心疾首状的人士,是否出来道个歉?”我的意思是,知识分子恐怕应当反省百年来的惟理主义迷信,以更健全的态度对待宗教,简而言之,就是尊重宗教。
过去30多年来,中国出现了一场宗教复兴,在这个急剧变化、因而人心皆惶惶不安的时代,各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正统宗教对于端正人心、创造和维护良性社会秩序,发挥了重大作用。有什么理由不尊重宗教?
2012年04月16日 09:27
来源:南都网 作者:秋风
谓正确、真实的道理。指佛所说的教法而言。又称白法(s/ukla-dharma)、净法或妙法。如《杂阿含经》卷二十五云(大正2·177b)∶‘我今当以正法付嘱人天。诸天世人共摄受法者,我之教法则千岁不动。’《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云(大正2·787b)∶‘阿难白佛言∶设如来灭度之后,正法存世当经几时?佛告阿难曰∶我灭度之后,法当久存。’又卷四十八云(大正2·806b)∶‘夫正法者,于欲而除渴爱想。夫正法者于欲而除欲,夫正法者能断生死渊流。夫行正法获平等法。然此正法断诸恶趣,寻此正法得至善处。夫正法者能断爱网,行正法者从有至无,行正法者明靡不照。夫正法者至涅盘界。’《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五〈证劝品〉则云(大正8·715a)∶‘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通达一切法名为正法。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空无相无愿通达平等,名为正法。’即以三十七道品为正法,并认为此正法于如来灭后亦可久住。此外,《大毗婆沙论》等认为如来的世法有世俗、胜义之别,行法上亦有教、证二种。该论卷一八三云(大正27·917b)∶‘又契经说∶有二补特伽罗能住持正法。谓说者、行者。毗奈耶说我之正法应住千岁。或复过此由度女人出家便减五百。(中略)此中有二种正法∶(一)世俗正法,(二)胜义正法。世俗正法谓名句文身,即素怛缆、毗奈耶、阿毗达磨。胜义正法谓圣道,即无漏根、力、觉支、道支。行法者亦有二种∶(一)持教法,(二)持证法。持教法者谓读诵解说素怛缆等。持证法者谓能修证无漏圣道。若持教者相续不灭,能令世俗正法久住。若持证者相续不灭,能令胜义正法久住。’在[大般涅盘经](长部16经)里佛指示说:“若某某比丘说:我亲从佛处听言,我亲从佛处得到,这是法!这是律!这是世尊的教法!这位比丘所说的话不要同意或反驳。不要同意或反驳后,仔细将他所说的用法与律对照,用法与律对照后,若发现他所说的不符合法与律,你们能下结论:这位比丘所说的不是世尊的话,他误解了。---那你就要舍弃它。但是---若他所说的符合法与律,你们将能下结论:这是世尊的话,这位比丘正确地明白法与律。”因此每一位认真的修行人都应学习法与律。虽然[经分别]与[犍度]已经足够详细,但它们还是不能包含人事间每一种的情况。因此[大品]里佛订下四条标准:“比丘们!佛所不反对者,若言“这是不许可的。”若它与世俗相违,与许可的相违,你们不能许可。佛所不反对者,若言“这是不许可的。” 若它与世俗相符,与不许可的相违,你们能许可。佛所未准,若言“这是许可的。” 若它与世俗相违,与许可的相违,你们不能许可。佛所未准,若言“这是许可的。” 若它与世俗相符,与不许可的相违,你们能许可。”在[十诵律](卷49,大正藏23册, p358b) 记载关于正法灭亡的征象:“尔时长老优波离(Upali)往诣佛所,头面作礼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有几法正法灭亡没佛言:优波离!有五法正法灭亡没。何等五有比丘无欲,是名一。钝根,是名二。虽诵义句不能正受,亦不能令他解了,是名三。不能令受者有恭敬威仪,有说法者不能如法教,是名四。斗诤相言,不在阿练若处,亦不爱敬阿练若处,优波离!是名五法,令正法灭亡没。…… 优波离!更有五法,正法灭亡没。何等五?有比丘,不随法教,随非法教;不随忍法,随不忍法;不敬上座,无有威仪;上座不以法教授,上座说法时愁恼,令后众生不得受学修多罗,毗尼,阿毗昙;上座命终已后,比丘放逸习非法,失诸善法;是名五法。正法灭亡没。”在[南传大藏经]的[相应部1613]中佛陀提到正法消失的五个原因∶“1不敬佛陀。2不敬法。3不敬僧伽。4不敬修道。5不敬修习禅定。”在[相应部207]中佛陀提到正法消失的原因是∶“于未来,如来所说之法,甚深,微妙,超越世间,空无我义;于此众人不听,不恭听,不解,不诵,不修习。然诸弟子所著诗文,繁文杂句,与修道无关;于此众人愿听,愿恭听,愿解,愿诵,愿修习。诸比丘!如此如来所说之法,甚深,微妙,超越世间,空无我义;将消失于世间。因此,诸比丘!你们应如此修习,于如来所说之法,甚深,微妙,超越世间,空无我义;于此愿听,愿恭听,愿解,愿诵,愿修习。”在[杂阿含906经](卷32,大正藏2册, p226b)中佛说∶“迦叶!如来正法欲灭之时,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间已,正法则灭。譬如大海中,船载多珍宝,则顿沈没。如来正法则不如是渐渐消灭。如来正法不为地界所坏,不为水、火、风界所坏,乃至恶众生出世,乐行诸恶、欲行诸恶、成就诸恶,非法言法、法言非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以相似法,句味炽然,如来正法于此则没。迦叶!有五因缘能令如来正法沈没,何等为五?若比丘于大师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养,于大师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养已,然复依猗而住,若法、若学、若随顺教、若诸梵行,大师所称叹者,不敬不重,不下意供养,而依止住,是名,迦叶!五因缘故,如来正法于此沈没。”所以正法不是为为地界所坏,或为水、火、风界所坏;而是为佛教徒所坏,恶知识出世,乐行诸恶、欲行诸恶、成就诸恶,教导恶法,非法言法、法言非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以相似法,句味炽然,因此如来正法则于此亡没。如何使正法久住呢?护持律第一我们要护持律藏及持律者。这在[善见律毗婆沙] (卷1,大正藏24册,p0675a)记载∶“毗尼藏者是佛法寿,毗尼藏住佛法亦住。”正是这个道理。佛陀制戒是为了十种利益,这记载于[增支部V70]佛对优波离(Upāli)的答覆∶(1)为了僧伽的和合与福利,(2)摄护修行的僧众,(3)调伏恶人,(4)使惭愧者得安乐,(5)断现世漏,(6)灭后世漏,(7)令未信者生信,(8)令已信者增广信心,(9)使正法久住,(10)推广毗尼使梵行久住。佛言∶“我令汝等每于半月说波罗提木叉,当知此则是汝大师,是汝依处,若我住世,无有异也。”([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38))。佛也曾说过应度的人天众他都度了,未能度者他都为他们种下得度的因缘,这即是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木叉之意,[清净道论]指出:“别解脱戒即是学处戒,因为(别别)守护(此戒)者得以解脱及离恶趣苦,故名别解脱。”它是僧团里最重要的戒律,它是用来约朿各个僧尼的行为,因学戒而生起正念,因正念而修习增上心学,因增上心学而起慧观,因慧观而导至解脱。戒律的基本精神即为如上的十句义,它们可以归纳为对内保护僧团内的清净,安乐与和合;对外显现庄严的形象,令所教化的信众得起净信,护持僧团,和帮助信众断除烦恼,以达到正法久住的理想。总结制戒有三方面;(一)是建立健全的僧团(摄取于僧,推广毗尼,令僧欢喜和合。);(二)是助成僧众证果(降伏破戒,惭愧者得安,断现在有漏,断未来有漏。);(三)是建立正信的信众(不信令信,信者增长。);它的精神是令正法久住。这也是把传教弘法度人的重担全交给了僧团,因此僧团必需要有令其不腐败的法律,这即是比丘戒经!护持佛的正法第二我们要护持佛的正法及恭敬法。在[杂阿含906经]中佛说∶“迦叶!有五因缘令如来法、律不没、不忘、不退,何等为五?若比丘于大师所,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若法、若学、若随顺教、若诸梵行,大师所称叹者,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迦叶!是名五因缘如来法、律不没、不忘、不退。是故,迦叶!当如是学,于大师所,当修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若法、若学、若随顺教、若诸梵行,大师所赞叹者,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在[十诵律](卷49,大正藏23册, p358b) 记载∶“有五法:正法不灭不亡不没。有欲;利根;能诵义句,能正受能为人解说;能令受者有威仪恭敬,有说法者能如法教;无斗诤相言,在阿练若处,爱敬阿练若处;是名五法。正法不灭不亡不没。……佛语优波离!更有五法,正法不灭不亡不没。有比丘,随法教,不随非法教;随忍,不随不忍;敬上座,有威仪;上座能以法教,说法时不愁恼,令后众生得受学修多罗,毗尼,阿毗昙;上座命终已后,比丘不放逸习善法;是名五法,正法不灭不亡不没。”亲身证取道果第三我们更要致力去听正法及亲身证取道果。在[大毗婆沙论](卷183,大正藏 27册, p917c)中分析正法和修行人(有持教法者和持证法者两者)以及如何使正法久住于世的精辟见解:“此中有二种正法:一世俗正法。二胜义正法。世俗正法谓名句、文、身:即素怛缆(经)、毗柰耶(律)、阿毗达磨(论)。胜义正法谓圣道:即无漏根、力、觉支、道支。行法者亦有二种:一持教法。二持证法。持教法者谓读诵、解说素怛缆(Sutra)等。持证法者谓能修、证无漏圣道。若持教者相续不灭,能令世俗正法久住。若持证者相续不灭能令胜义正法久住。彼若灭时正法则灭。故契经说我之正法不依墙壁柱等而住,但依行法有情相续而住。”由此可见,欲要正法久住,执持教法者和证取法者同样重要。一个修行者先得于思想上欲求解脱。然后寻求皈依,然后寻找善知识指导修行。具足正见,对善知识的指导依正见常如理作意思择自己所遇到的困扰、疑惑、烦恼等。然后修八正道,这就是戒定慧学的开展,更细分的是三十七菩提分。学戒能使我们时时处处防范自己的烦恼,不令身口意造恶业,强大的正念得以培养起来,再深入观照名色法或造业者是谁的真相,每一位受具足戒的比丘都能早证圣果。从七觉支来说,正念是初支,舍是末支,这七觉支都属于‘道’,‘寂灭’是‘果’。出家众要成就道果就要先圆满地修好戒,从在家众的七佛通戒,五戒丶八关斋戒,十善业道,一直修增上戒到出家众的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三十戒,乃至比丘尼三百五十戒等。通过七佛通戒及增上戒的修习以达到正念的圆满修习,依正念而达到能时时观照,时时舍的念的寂灭,故此在南传的课诵本里佛言∶“当一个人以智慧观照时,得见一切行无常,那个时候,他将厌倦于自己所沉溺的诸苦,这就是导向清净之道。当一个人以智慧观照时,得见一切行是苦,那个时候,他将厌倦于自己所沉溺的诸苦,这就是导向清净之道。当一个人以智慧观照时,得见一切法无我,那个时候,他将厌倦于自己所沉溺的诸苦,这就是导向清净之道。”当一个人能以智慧时时观照,他将能见到起心动念的过患,因此他才能修无量的舍,而将心导向清净之道,达到寂静涅盘之境,因此就算是微细戒也不应舍弃,都要持守它们!定学是修行的三学之二,它是从戒学的基础圆满成就之后才修习的。修定使心澄净,通过修习四十业处中的一种或多种业处,培养起定根与定力之后,然后修习慧学。修行者若观察到五蕴是无常、苦、空、无我者,对五蕴会生厌离,因为厌离,所以不会执取,喜贪则断,心则解脱,心解脱者,则能证四圣果。如果每一个佛教徒都做到以上的三点,那正法必然会长住于世。恭敬头陀法此外我们更要恭敬行头陀法的修行人。在[增壹阿含经] (大正藏2册, p746a)(卷35莫畏品5)中记载∶“世尊语迦叶曰∶汝今年已朽迈,无少壮之意,宜可受诸长者衣裳及其饮食。大迦叶白佛言∶我不堪任受彼衣食,今此纳衣随时乞食,快乐无比。所以然者,将来当有比丘,形体柔软,心贪好衣食,便于禅退转,不复能行苦业。又当作是语∶过去佛时,诸比丘等亦受人请、受人衣食。我等何为不法古时圣人乎?坐贪着衣食故,便当舍服为白衣,使诸圣贤无复威神,四部之众渐渐减少,圣众已减少,如来神寺复当毁坏,如来神寺已毁坏故,经法复当凋落,是时,众生无复精光,以无精光,寿命遂短,是时,彼众生命终已,皆堕三恶趣,犹如今日众生之类,为福多者皆生天上,当来之世为罪多者,尽入地狱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迦叶!多所饶益,为世人民,作良友福田。迦叶!当知,吾般涅盘后千岁馀,当有比丘于禅退转,不复行头陀之法,亦无乞食,着补纳衣,贪受长者请其衣食,亦复不在树下闲居之处,好喜庄饰房舍,亦不用大小便为药,但着馀药草,极甘美者,或于其中贪着财货,吝惜房舍,恒共斗诤,尔时,檀越施主笃信佛法,好喜惠施,不惜财物,是时,檀越施主命终之后尽生天上,比丘懈怠者,死入地狱中。如是,迦叶!一切诸行皆悉无常,不得久保。又迦叶当知,将来之世,当有比丘剃须发而习家业,左抱男,右抱女,又执筝箫在街巷乞食。尔时,檀越施主受福无穷,况复今日至诚乞食者。如是,迦叶!一切行无常,不可久停。迦叶!当知,将来之世,若有沙门比丘,当舍八种道(八正道)及七种之法(七菩提支法)。如我今日于三阿僧只劫,所集法宝,将来诸比丘以为歌曲(现在佛经都谱为歌来唱了,少人恭敬佛法了)。在众人中乞食以自济命,然后檀越施主饭彼比丘众,犹获其福,况复今日而不得其福乎?我今持此法付授迦叶及阿难比丘,所以然者,吾今年老以向八十,然如来不久当取灭度,今持法宝付嘱二人,善念诵持,使不断绝,流布世间,其有遏绝圣人言教者,便为堕边际。是故,今日嘱累汝经法,无令脱失。是时,大迦叶及阿难即从座起,长跪叉手,白世尊言∶以何等故?以此经法付授二人,不嘱累馀人乎,又复如来众中,神通第一不可称计,然不嘱累。世尊告迦叶曰∶我于天上、人中,终不见此人,能受持此法宝,如迦叶、阿难之比。然声闻中亦复不出二人上者。过去诸佛亦复有此二人受持经法,如今迦叶、阿难比丘之比,极为殊妙,所以然者,过去诸佛头陀行比丘,法存则存,法没则没,然我今日迦叶比丘留住在世,弥勒佛出世然后取灭度,由此因缘,今迦叶比丘胜过去时比丘之众。又阿难比丘云何得胜过去侍者?过去时诸佛侍者,闻他所说,然后乃解,然今日阿难比丘,如来未发语便解,如来不复语是,皆悉知之,由此因缘,阿难比丘胜过去时诸佛侍者。是故,迦叶、阿难吾今付授汝,嘱累汝此法宝,无令缺减。”护持明师因此,当此年代,我们更应以佛所制戒律修持身心,清净三业。我们更应修习正法,从经藏里排除假的糟糠,依循明师的指导,这明师须具以下的功德,也即是于法与律学皆应具足。[律二十二明了论](卷1,大正藏24册, p672a)列出五十种五德依止师的功德∶“偈曰:了义能显明了德,谓五五十尊师德,此人圆满佛所赞,毗那耶师德相应。释曰∶优波陀诃(Upa-jjhāya戒师)及所依止人,有五五十功德,此中随得一五德,此人堪作优波陀诃及依止师。五种五十者(五十种类的戒师与依止师五德资格)∶(1)一解罪相,二解罪缘起相,三解非罪相,四解出离罪方,五十夏,是第一五。(2)一有戒,二多闻,三大智,四能料理病人,五十夏,是第二五。(3)一有戒,二多闻,三大智,四能简择令离诸见体用,五十夏,是第三五。(4)一有戒,二多闻,三大智,四能令出离有难方(方法),五十夏,是第四五。(5)一有戒,二能料理病人,三能令离恶作忧悔,四能简择令离诸见体用,五十夏,是第五五。(6)戒,(理)病,(离)恶作,诸见,十夏,是第六五。(7)戒,(理)病,(离)恶作,多闻,十夏,是第七五。(8)戒,(理)病,(离)恶作,大智,十夏,是第八五。(9)戒, (理)病,诸见,多闻,十夏,是第九五。(10)戒,(理)病,诸见,大智,十夏,是第十五。此合是第一五十。(11)戒,(理)病,(离)难方,多闻,十夏,是第一五。(12)戒,(理)病,多闻,大智,十夏,是第二五。(13)圆满戒,正行相应,正见相应,能料理病人,十夏,是第三五。(14)戒,(理)病,多闻,能令离已生未生恶作忧悔,十夏,是第四五。(15)戒,正行,正见,诸见,十夏,是第五五。(16)戒,正行,正见,难方,十夏,是第六五。(17)戒,正行,正见,多闻,十夏,是第七五。(18)戒,正行,正见,大智,十夏,是第八五。(19)戒,正行,正见,能教弟子于依戒学,十夏,是第九五。(20)戒,正行,正见,能教弟子于依心学,十夏,是第十五。此合是第二五十。(21)(戒,正行,正见)能教弟子于依慧学,十夏,(亦五)是第一五。(22)(戒,正行,正见)能教弟子于依戒学丶心学丶慧学,十夏,是第二五。(23)戒,正行,正见,能令自身勤学于依慧学,十夏,此即第三五。(24)(戒,正行,正见)(能令自身勤学于依戒学丶心学丶慧学),十夏,(是第四五。)(25)(戒,正行,正见),能教弟子于依正行学,十夏,是第五五。(26)(戒,正行,正见),能教弟子于依梵行学,十夏,是第六五。(27)(戒,正行,正见)能教弟子于依波罗提木叉学,十夏,是第七五。(28)(戒,正行,正见,能令自身勤学于依正行学,十夏,是第八五。)(29)(戒,正行,正见,能令自身勤学于依梵行学,十夏,是第九五。)(30)(戒,正行,正见,能令自身勤学于依波罗提木叉学,十夏,)(是第十五。)此合是第三五十。(31)戒,正行,正见,能教弟子于依有学戒,十夏,是第一五。(32)(戒,正行,正见)(能教弟子)于依有学定,(十夏),是第二五。(33)(戒,正行,正见)(能教弟子)于依有学慧,(十夏),是第三五。(34)(戒,正行,正见)(能教弟子)于依有学解脱,(十夏),是第四五。(35)(戒,正行,正见)(能教弟子)于依有学解脱知见,(十夏),是第五五。(36)(戒,正行,正见)能令自身勤学(戒),十夏,(是第六五。)(37)(戒,正行,正见,能令自身勤学定),十夏,(是第七五。)(38)(戒,正行,正见,能令自身勤学慧),十夏,(是第八五。)(39)(戒,正行,正见,能令自身勤学解脱),十夏,(是第九五。)(40)(戒,正行,正见,能令自身勤学解脱知见),十夏,(是第十五。)合是第四五十。(41)戒,正行,正见,能教弟子于依无学戒,十夏,是第一五。(42)戒,正行,正见,能教弟子于依无学定,十夏,是第二五。(43)戒,正行,正见,能教弟子于依无学慧,十夏,是第三五。(44)戒,正行,正见,能教弟子于依无学解脱,十夏,是第四五。(45)戒,正行,正见,能教弟子于依无学解脱知见,十夏,是第五五。(46)(戒,正行,正见,能令自身勤学于依无学戒),十夏,(是第六五。)(47)(戒,正行,正见,能令自身勤学于依无学定),十夏,(是第七五。)(48)(戒,正行,正见,能令自身勤学于依无学慧),十夏,(是第八五。)(49)(戒,正行,正见,能令自身勤学于依无学解脱),十夏,(是第九五。)(50)(戒,正行,正见,能令自身勤学于依无学解脱知见),十夏,(是第十五。)合是第五五十。如此五五十功德,能显明了人。若人能了别如此义,此人学佛所说,具足律师功德相应。”总结[律二十二明了论]里讨论的修学方法有下列十八项∶ (1)依波罗提木叉学持戒(解罪相,解罪缘起相,解非罪相,解出离罪方);(2)多闻;(3)照顾病人(指病僧);(4)能令脱离困难方法;(5)能令离已生未生恶作忧悔(能教弟子于依正行学); (6)能教弟子于依梵行学(不杀不盗不*);(7)能简择令离诸见(能自心择法离诸见,具正见);(8)能教弟子于依戒学;(9)能教弟子于依心学(修习定);(10)能教弟子于依慧学(有大智); (11)能教弟子于依有学解脱(心解脱于贪瞋);(12)能教弟子于依有学解脱知见(心解脱于痴);(13)能教弟子于依无学戒;(14)能教弟子于依无学定;(15)能教弟子于依无学慧;(16)能教弟子于依无学解脱;(17)能教弟子于依无学解脱知见;(18)有十夏,若人圆满修习,具足律师功德。出家众是世间的无上福田,能令众生现世得福,因为出家众能成就五法∶一见道谛;二漏尽;三灭尽定;四四无量心;五无诤三昧。依[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7,大正藏23册,p547b)所说∶“凡有五事,能与众生作现世福田∶一入见谛道;二大尽智;三灭尽定;四四无量;五无诤三昧。出见谛道,所以令人得现世福。已从无始已来,为邪见所恼,今证见谛,尽一切五邪,皆悉无馀,不坏信见今始成就,以此因缘,令人现世得福。大尽智生,所以令人得现世福者。众生从无始来,为痴爱慢所恼,今得尽智三垢永尽,以此因缘令人得现世福。若出灭尽定,亦令众生得现世福。又言,从灭尽定出,正似从泥洹(涅盘)中来,以此因缘故得现世福。又言,若入灭尽定,必次第从初禅乃至非想处,然后入尽定,若出定时,必从非想次第入无所有处,乃至初禅入散乱心,以心游遍诸禅功力深重,是故令众生得现世福。四无量者,以心缘无边众生拔苦与乐益物深广,以此因缘故,令众生得现世福。无诤三昧,此是世俗三昧,非无漏也。诤有三种∶一烦恼诤,二五阴诤,三斗诤。一切罗汉二种诤尽,烦恼诤丶斗诤,此二诤尽。五阴是有馀故未尽,有此五阴能发人诤,唯有无诤三昧,能灭此诤。一切罗汉虽自无诤,不能令前人于身上不起诤心。无诤罗汉,能令彼此无诤,一切灭故,能令众生现世得福。”因此我们更要努力成就自己,造福他人,自利利他。但愿正法长住,利益人天。法增比丘, 澳洲悉尼
陶渊明的诗歌从题材上划分主要有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其次还有行役诗、赠答诗等。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田园诗:描写了自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纯朴的田园生活。这是被诗人理想化、艺术化了的一种境界。反映了诗人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和悠然自得的超脱心境,同时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和官场丑恶的一种否定。如《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野外罕人事]、《饮酒》[结庐在人境]、《和郭主簿》等。抒写了对躬耕生活的体验和对劳动的热爱,并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情厚谊。如《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描写自己生活的困顿和农村的凋敝,反映了诗人的理想化境界之外的现实世界。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乞食》等。
2.咏怀诗和咏史诗: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内容相近,咏史亦是咏怀,它继承了阮籍《咏怀》和左思《咏史》的诗歌传统。诗的主要内容是抒发个人思想、情怀和志节。有的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入世与出世的思想矛盾;有的忧患生命价值的实现,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有的反映了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坚守个人志节的高尚品格;也有的以“金刚怒目式”的方式抒发着激愤的情怀。如《饮酒》、《拟古》、《杂诗》、《咏贫士》、《咏荆轲》、《读山海经》等多属这一类。
3.其它:陶渊明的行役诗是其宦游其间的作品,多是写行役之苦和厌倦仕宦思慕归隐的内容。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等。赠答诗多是写朋友之间的友情。如《答庞参军》、《与殷晋安别》等。此外陶渊明还有一些哲理诗。如《形影神》等。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1.恬淡自然、醇厚隽永的艺术风格。陶渊明的诗歌题材和内容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习见常闻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辞采,陶渊明田园诗深厚的意蕴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托出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然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朱熹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朱子语类》)苏轼说他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又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上卷《评韩柳诗》)元好问说他的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陶诗除了这种基本风格外,还有一些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的诗歌。朱熹也曾谈到他豪放的一面:“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
2.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陶渊明的诗歌意象看似平淡无奇,然却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其诗的主旨在于写意,在于表达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而写景、叙事只是为意造境。陶诗的许多作品达到了物我合—、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
3.天然本色、精练传神的语言。陶渊明的诗歌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达到了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常用比喻、象征、寄托等手法,即使使用典故也是俗语化。
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父亲大概官职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在重视门阀的社会里,陶家的地位无法与王、谢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于寒门。陶侃出身寒微,被讥为“小人”,又被视为有篡位野心之人。可以想见,他的后人在政治上的处境是相当尴尬的。
陶渊明在柴桑的农村里度过少年时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便是那时生活的写照。他常说因家贫而不得不出仕谋生,这固然是实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种想要建功立业的动机。“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就透露了这一消息。陶渊明29岁曾任江州祭酒,不久即辞职。后来江州召为主簿,他未就任。
晋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渊明到江陵,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当时桓玄掌握着长江中上游的军政大权,野心勃勃图谋篡晋。陶渊明便又产生了归隐的想法,在隆安五年(401)所写的《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说:“诗书敦素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这年冬因母孟氏卒,便回寻阳居丧了。此后政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安帝元兴元年(402),桓玄以讨尚书令司马元显为名,举兵东下攻入京师。元兴二年(403)桓玄篡位,改国号曰楚。元兴三年(404)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入建康,任镇军将军,掌握了国家大权,给晋王朝带来一线希望。于是陶渊明又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在赴任途中写了《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他的心情矛盾,一方面觉得时机到来了,希望有所作为:“时来苟冥会,婉辔憩通衢。”另一方面又眷恋着田园的生活:“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这时刘裕正集中力量讨伐桓玄及其残馀势力,陶渊明在刘裕幕中恐难有所作为。到了第二年即安帝义熙元年(405),他便改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这年八月又请求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馀日,十一月就辞官归隐了。这次辞去县令的直接原因,据《宋书》本传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而他辞官时所作的《归去来兮辞》说出了更深刻的原因:“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违背的,他不能改变本性以适应世俗,再加上对政局的失望,于是坚决地辞官隐居了。
辞彭泽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此前,他不断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选择,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心情很矛盾。此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但心情仍不平静:“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其二)他在诗里一再描写隐居的快乐,表示隐居的决心,如“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其九);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饮酒》其四)。这固然是他真实的感受,但也可以视为他坚定自己决心的一种方法。在后期他并非没有再度出仕的机会,但是他拒绝了。晋朝末年曾征他为著作佐郎,不就。刘裕篡晋建立宋朝,他更厌倦了政治,在《述酒》诗里隐晦地表达了他对此事的想法。到了晚年他贫病交加,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萧统《陶渊明传》)宋文帝元嘉四年去世前写了一篇《自祭文》,文章最后说:“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这成为他的绝笔。死后,朋友们给他以谥号曰“靖节先生”。他的好友颜延之为他写了诔文,这篇诔文是研究陶渊明的重要资料。《宋书》、《晋书》、《南史》都有他的传记。
参考资料:
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首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二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抔黄土。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