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的《就义诗》: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1900年生于湖北秭归,12岁时回到祖籍地湖南。他1921年加入中国***,1924年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农民部长,1927年领导发动了平江、浏阳的农民暴动,有力配合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他留下的这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理想信念不惧牺牲,英勇奋斗。
比喻
联想
想象
这首诗既隐含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愤怒以及幻灭的悲哀,更寄托着作者对光明幸福的热烈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翘首企盼,表现出诗人在艰难处境中仍不失赤子之心的襟怀与品格。
就义诗原文:
就义诗翻译及注释翻译 我本为浩然正气而生,仅为国而死,浩气当还于太空,虽我将死,但丹心可永存,可千秋万代照耀后世。生平早有报国心,却未能报国留下遗憾,留下忠魂作厉鬼仍要为国除害杀敌作补偿。
注释 1浩气:正气。正大刚直的精神。 还:这里是回归的意思。 太虚:太空。2丹心:红心,忠诚的心。 千古:长远的年代,千万年。3生平:一辈子,一生。 报国:报效国家。4忠魂:忠于国家的灵魂,忠于国家的心灵、精神。 魂:作者的原意是指死后的魂灵,这是古人的看法。
就义诗创作背景杨继盛(1516-1555年),字仲芳,号椒山,容城人(今河北省容城县)。他幼年家贫,七岁丧母,放牛为生,后苦学成材。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31岁的杨继盛在北京考取进士,朝廷命他做了南京吏部主事,吏部相当人事部,主事是司官,有就是今天司局级中最低一级的官员。可是南京官又与北京官不同, 明朝 有南北两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以后,南京作为陪都,虽然仍保留一套中央机构,但是毕竟皇帝不在南京,那里机构的官职大都是闲散的,没有多少实权。两年后,他被调到了北京,从此在北京留下了可歌可泣、流芳千古的人生足迹。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当时严嵩执政,他贪赃枉法,卖官鬻爵,侵吞军饷,边政废弛,蒙古鞑靼部俺答汗乘机统兵南下侵扰,长驱直入,兵临北京城下。因为那一年是庚戌年,所以史称「庚戌之变」。世宗急忙任命大同总兵仇鸾为大将军,统领各路兵马。而仇鸾的官职就是靠贿赂严嵩而得。
身为内阁首辅(相当于丞相)的严嵩和大将军仇鸾狼狈为奸,不但不举兵抵抗外侮,而且极力主张卑躬乞和。仇鸾贪生怕死,秉承严嵩意图,不让手下出兵,竟让鞑靼兵在北京附近焚掠了十几日满载而去,使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面对内奸外侮,杨继盛怒不可遏,他奋笔疾书,上疏鲜明地斥责蒙古贵族在北京城下杀烧抢掠的罪行,指出没有报仇雪耻就议和有辱国体,提出对无条件开马市的「十不可」和「五谬」,陈述自己的爱国之心,请求朝廷举兵抗敌。不想对于开马市与蒙古鞑靼部贸易之事,明世宗已经颁下圣旨,以皇帝之尊,岂能收回成命?何况世宗一向刚愎自用。他以杨继盛有意阻挠边计,动摇人心为名,将杨继盛关进了监狱。后来,又把杨继盛贬到边远的陕西狄道县(今甘肃临洮)去做一个未入流的小官。
杨继盛在狄道的时间虽短,可是他在那里 疾苦,均平赋役、开办学校,兴修水利,这位好官受到当地人们爱戴,在他调走时,千余人哭泣著送他到百里之外。
不久,仇鸾的罪行暴露被杀,杨继盛被调回了北京。这次严嵩想用提拔的手段拉拢他,提升杨继盛为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兵部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武选司是兵部第一司,是负责管理军官选拔、升调、世袭、功赏等人事事务的机构。而员外郎是一个从五品官员,是个中级官员。
调回北京城的杨继盛,看到皇帝昏庸、奸臣弄权, 忧国忧民的他感到「严嵩不除,国无宁日」,于是下决心要揭露奸臣严嵩的所作所为,当时他的儿子劝他:「这样做就像是鸡蛋去碰石头,请父亲大人再考虑考虑」。杨继盛生气地说:「为臣尽忠,我只知道兴利除弊,至于死生祸福,不是我所考虑的!」 可见他忠贞为国,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他冒死上疏弹劾严嵩十大罪状。他将严嵩指为「天下之第一大贼」,首先弹劾严嵩以丞相自居,破坏了祖宗成法。这指的是明太祖废丞相以后,曾经下令 明朝 永不再设丞相之职,可是严嵩身为内阁大学士,以丞相自居,就是破坏了祖宗定下的规矩。其次,指责严嵩伺皇帝喜怒而得以放恣行为,窃取君主大权;接下去,杨继盛痛斥严嵩大肆索贿受贿, 卖官鬻爵, 引用奸臣,结党营私,祸国殃民,败坏风俗,还有让其子严世藩代行票拟,纵容严世藩窃取权柄等等罪状。票拟是 明朝 内阁大学士先写在小票上,贴于奏疏,进呈皇帝批准,代皇帝拟写批答大臣章奏,处理国家事务的制度。要求皇帝惩治奸臣。当时正是严嵩权倾朝野之时,奏疏一上,杨继盛被下了监狱,这已是他第二次被投入狱中了。
入狱以后,面对即将遭受的酷刑,杨继盛拒绝了友人送来的可以消炎止疼、减轻痛苦的蚺蛇胆, 他说:「椒山自有胆,何必蚺蛇胆」。于是凛然受刑。他在狱中受尽酷刑。由于遭受残酷的杖刑, 他的伤口之处已经大面积腐烂, 里面的筋骨都露了出来。这位铁铮铮的汉子,苏醒后自己动手用茶碗碎片割去腐肉,拉断残筋。见到这幅情景的狱卒,手中的灯笼不禁险些落地。就这样,他依靠一身正气,铮铮铁骨,以顽强的毅力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然而即使如此,将他看作眼中钉、肉中刺的严嵩仍不能让他活下去,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他在狱中三年,最后严嵩把他的名字偷偷添加在死刑犯名单的后面,终被惨遭杀害于西市,即现在的西四。年仅40岁。杨妻张氏也是一个忠烈之人,她曾上疏请求替死而没有获准,就在杨继盛就义的当天,她自缢而死。
就义诗赏析杨继盛, 明代 爱国将领,曾任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杨继盛坚决主张抗击北方鞑靼的入侵,反对妥协误国。先是上疏朝廷,弹劾大将军仇鸾误国,后又上疏弹劾奸相严嵩,造毒刑,被杀害,死时年仅四十岁。
杨继盛舍身取义的高尚精神和气节,感动了京城百姓,深得民心,在押解他去会审的途中,观看的百姓充满了街道,以致道路阻塞不能通行,人们不仅齐声叹息,而且为之流下了热泪。他死了以后,他的朋友王世贞、王遴冒死备下棺材装殓了他, 京城百姓流着泪交相传诵他的弹劾严嵩疏和就义诗。杨继盛死后七年,严嵩罢官;后十年,严嵩削籍为民,抄没家产,严世藩伏诛;后十一年,明穆宗即位,为杨继盛 ,谥忠愍。所以杨继盛又被称为「杨忠愍」。
这首诗便是他临刑前作,前二句说自己虽然死了,但浩气仍留天地之间,光耀千古,后两句感慨自己壮志未酬身先死,不禁万分遗憾,但死后若有忠魂在,一定还要补报国家,以偿夙愿。整首诗寥寥二十字,一片忠贞报国之心,凛然可睹,千载以下读之,也省事为之感动。
就义,是为了正义而付出生命的意思。作者在诗中表示,自己报国之心不但至死不变,即使死后也不会改变。诗的大意说:自己虽死,浩然正气回归太空,还存留在天地之间,一颗耿耿丹心,永远照耀着千秋万代。这一辈子还没有来得及报效国家,死后也要留作忠魂来弥补。
这首诗是杨继盛临刑前所作,原诗没有题目,诗题是后人代拟的。作者为揭发奸相严嵩被处死,诗中表现了忠心报国,至死不变的决心。全诗一气呵成,如吐肝胆,如露心胸,如闻忠诚之灵魂在呼喊,感人肺腑。
诗词作品: 就义诗 诗词作者: 明代 杨继盛 诗词归类: 古诗三百首、爱国、壮志
就义就是牺牲的意思。
表达了革命者视死如归,坚贞不屈,英勇无畏的精神。
杀头不要紧,你砍掉我的脑袋,这并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只要我能够坚持共产主义信仰,就会视死如归,毫不害怕。
杀了夏明翰,你们现在只能杀死我一个人。
还有后来人,还会有千千万万的共产主义战士前仆后继,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就义诗具体如下:
1、就义诗:杨继盛诗
《就义诗》是一首五言诗,为明代著名谏臣杨继盛临刑前所作。
原诗没有题目,诗题是后人代拟的。就义,是为了正义而付出生命的意思。作者在诗中表示,自己报国之心不但至死不变,即使死后也不会改变。
杨继盛(1516年[7] -1555年)明代著名谏臣。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8]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兵部员外郎。坐论马市,贬狄道典史。事白,入为户部员外,调兵部。疏劾严嵩而死,赠太常少卿,谥忠愍。[9] 后人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著有《杨忠愍文集》。
2、就义诗:杨超诗
诗文
就义诗
——杨超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2注释
①这首诗,是杨超烈士就义时高声朗诵的。
②杨超(1904-1927):江西德安人。1923年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在北京大学加入中国***。1926年由党派回江西担任中共江西省委委员,后赴德安担任中共县委书记。1927年4月蒋介石背叛革命,杨超同志曾经转往南昌、武昌、河南等地工作;10月,党任命他为特派员再回江西,不幸在九江被特务逮捕。1927年12月27日在南昌市德胜门外下沙窝牺牲。
③这句有时也被写作“满天风雨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④春秋时代,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没有一点罪而被楚平王杀死。伍子胥逃到吴国,取得了吴王的信任,起兵打进楚国京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尸,报了杀害他父亲和哥哥的仇恨。这里是说革命必将获得胜利,烈士的鲜血绝对不会白流,具有英雄气概的革命同志一定会向敌人讨还血债的。
3、就义诗:夏明翰诗
夏明翰,字桂根,祖籍湖南衡山县,1900年农历八月生于湖北秭归。1917年春,夏明翰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他追求进步,积极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19年五四运动波及湖南,夏明翰和同学们走出校门,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1928年初,夏明翰被党调到湖北工作,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由于叛徒的出卖,同年3月18日他不幸在武汉被敌人逮捕。3月20日清晨,他被敌人押送到汉口余记里刑场。当敌执行官问夏明翰还有什么话要说时,他大声说:“有,给我
就义诗 杨继盛 系列:古诗三百首 就义诗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注释 1浩气:正气。正大刚直的精神。 还:这里是回归的意思。 太虚:太空。 2丹心:红心,忠诚的心。 千古:长远的年代,千万年。 3生平:一辈子,一生。 报国:报效国家。 4忠魂:忠于国家的灵魂,忠于国家的心灵、精神。 魂:作者的原意是指死后的魂灵,这是古人的看法。 赏析 这首诗是杨继盛临刑前所作,原诗没有题目,诗题是后人代拟的。就义,是为了正义而付出生命的意思。作者在诗中表示,自己报国之心不但至死不变,即使死后也不会改变。诗的大意说:自己虽死,浩然正气回归太空,还存留在天地之间,一颗耿耿丹心,永远照耀着千秋万代。这一辈子还没有来得及报效国家,死后也要留作忠魂来弥补。 作者为揭发奸相严嵩被处死,诗中表现了忠心报国,至死不变的决心。 全诗一气呵成,如吐肝胆,如露心胸,如闻忠诚之灵魂在呼喊,感人肺腑。
就义诗
[作者] 杨继盛 [朝代] 明代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标签: 壮志 爱国 诗 情感
《就义诗》译文我本为浩然正气而生,仅为国而死,浩气当还于太空,虽我将死,但担心可永存,可千秋万代照耀后世。
生平早有报国心,却未能报国留下遗憾,留下忠魂作厉鬼仍要为国除害杀敌作补偿。
《就义诗》注释
①浩气:正气。正大刚直的精神。 还:这里是回归的意思。 太虚:太空。
②丹心:红心,忠诚的心。 千古:长远的年代,千万年。
③生平:一辈子,一生。 报国:报效国家。
④忠魂:忠于国家的灵魂,忠于国家的心灵、精神。 魂:作者的原意是指死后的魂灵,这是古人的看法。
《就义诗》赏析杨继盛,明代爱国将领,曾任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杨继盛坚决主张抗击北方鞑靼的入侵,反对妥协误国。先是上疏朝廷,弹劾大将军仇鸾误国,后又上疏弹劾奸相严嵩,造毒刑,被杀害,死时年仅四十岁。
杨继盛舍身取义的高尚精神和气节,感动了京城百姓,深得民心,在押解他去会审的途中,观看的百姓充满了街道,以致道路阻塞不能通行,人们不仅齐声叹息,而且为之流下了热泪。他死了以后,他的朋友王世贞、王遴冒死备下棺材装殓了他 京城百姓流着泪交相传诵他的弹劾严嵩疏和就义。杨继盛死后七年,严嵩罢官;后十年,严嵩削籍为民,抄没家产,严世藩伏诛;后十一年,明穆宗即位,为杨继盛 ,谥忠愍。所以杨继盛又被称为“杨忠愍”。
这首诗便是他临刑前作,前二句说自己虽然死了,但浩气仍留天地之间,光耀千古,后两句感慨自己壮志未酬身先死,不禁万分遗憾,但死后若有忠魂在,一定还要补报国家,以偿夙愿。整首诗寥寥二十字,一片忠贞报国之心,凛然可睹,千载以下读之,也省事为之感动。
就义,是为了正义而付出生命的意思。作者在诗中表示,自己报国之心不但至死不变,即使死后也不会改变。诗的大意说:自己虽死,浩然正气回归太空,还存留在天地之间,一颗耿耿丹心,永远照耀着千秋万代。这一辈子还没有来得及报效国家,死后也要留作忠魂来弥补。
这首诗是杨继盛临刑前所作,原诗没有题目,诗题是后人代拟的。作者为揭发奸相严嵩被处死,诗中表现了忠心报国,至死不变的决心。全诗一气呵成,如吐肝胆,如露心胸,如闻忠诚之灵魂在呼喊,感人肺腑。
《就义诗》相关内容创作背景作者:佚名 杨继盛(1516-1555年),字仲芳,号椒山,容城人(今河北省容城县)。他幼年家贫,七岁丧母,放牛为生,后苦学成材。嘉靖二十六年(1547
《就义诗》作者杨继盛简介杨继盛(1516年-1555年)明代著名谏臣。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兵部员外郎。坐论马市,贬狄道典史。事白,入为户部员外,调兵部。疏劾严嵩而死,赠太常少卿,谥忠愍。后人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著有《杨忠愍文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