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咳嗽

中药治疗咳嗽,第1张

哮喘

本病是一种以发作性的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的肺系疾患。此病以春秋二季的发病率较高,常反复发作,每因气候骤变而诱发,以夜间和清晨居多,往往迁延难愈。病程越长,对患者机体的影响则越大。临床常用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罗汉果半个,柿饼2--3个,冰糖少许。将罗汉果洗净,与柿饼一起加清水二碗半煎至一碗半,加冰糖少许调味,去渣。1日分3次饮用。

本方清热,去痰火,止咳喘

[方二]

川贝母、生名膏、橘红茶30克,杏仁20克,前胡15克,生甘草10克,雪梨6个,冬瓜条100克,冰糖150克,白矾适量。先将石膏、杏仁、前胡:甘草共煎取汁的一小碗,待用;将冬瓜条切成黄豆大颗粒,贝母打碎,橘红研成粉,雪梨削皮捣烂调入白矾水,入冬瓜粒、冰糖、贝母、橘红粉,再倒入药汁,共盛一大碗内和匀。置于蒸锅中隔水蒸约50分钟,合成粘稠膏状即成,分次酌量食用。

本方清热,止咳,平喘,适用于热性哮喘者。

[方三]

蚯蚓100克,桑白皮150克。将蚯蚓炒成焦**,共研成末,每服5克,日服2次,忌食辛辣食物。

本方适用于痰黄而粘的哮喘者。

[方四]

薄荷15克,橘皮、紫苏各10克。一起煎汤服,1日2次;

本方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气喘。

[方五]

杏仁、旋复花、款冬花各10克,粳米50克。

前三味煎水去渣,人米煮粥,空腹食。

[方六]

干姜30克,淡豆豉15克,饴糖250克,植物油少许。干姜、淡豆豉同放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煎煮,每30分钟取汁1次,取2次后合并,文火煎煮至浓,加饴糖调匀,继续煎熬至挑起糖浆成丝时停火,倒入涂有植物油之搪瓷盘内,摊平,稍凉后划成小块。每服3块,日3次。

本方适用于肺寒咳喘。

[方七]

椒母若干。研粉,每次3克,装入胶囊,内服,每日3次。

本方除痰平喘,适用于哮喘。

[方八]

炙麻黄9克,钩藤15克,葶苈子9克,乌梅6克,蝉衣9克,石韦30克,甘草3—15克。水煎服,日分2次服。

本方为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朱秀峰方,适用于哮喘。

[方九]

糯米100克,冰糖少许。

洗净糯米焖饭,或上笼蒸熟,另将冰糖整熬,浇在饭上,每日午餐温热服食,不可过量。

本方适用于肺气虚弱所致急喘。

[方十]

水发白果150克,白糖100克,生粉25克。白果砸去外壳,放锅内加清水、碱适量;烧沸后,用竹帚刷去皮,挖去白果心,再放人碗内,加清水,上笼蒸熟,取出,锅内放白糖、白果,清水250克,武火烧沸;去浮汁,用生粉勾芡,倒入盘中,单食或佐餐。

本方适用于肺气虚之喘证。

[方十一]

萝卜1000克,半夏、茯苓、陈皮、白术各10克,白糖适量。萝卜、洗净,刮细丝,与四药同人锅中,加水煎煮半小时,滤出汤汁,另置小火煎熬至较稠时入白糖,待成膏状停火置冷,每次1--2匙,日3次沸水冲服。

本方适用于中焦痰湿,食少,咳喘。

[方十二]

薏苡仁30克,杏仁10克,冰糖少许。将薏苡仁煮粥,待半熟时,加入杏仁,文火煮至熟,加冰糖,早晚食用。

本方适用于咳嗽痰多之喘症。

[方十三]

核桃肉500克,姜末0.5克,白糖120克,熟植物油1000克(实耗100克)甜面酱100克,碱25克。将核桃肉用碱水浸泡半小时后,浸水漂净,捞出沥干,置火烧至七成熟的油锅内不断炒动,至金**,浮出油面上捞出;锅底留油25克,加白糖70克,至溶化后,加入甜面酱,姜末翻炒,加水200克拌匀,倒人核桃肉,略炒离火,不断翻炒至冷却,入熟油翻炒,使汁浓缩,裹住核桃肉,佐餐服食,或作点心用。

本方补肾纳气,适用于久喘,久嗽。

[方十四]

粳米100克,灵芝、核桃仁各20克,精盐2克。将灵芝洗净切成3块,米洗净,核桃仁用开水泡10分钟,剥去种衣;砂锅置火上,注入清水1000毫升,下米、灵芝、核桃仁,烧开后,小火煮至米汤烂稠,表面浮有粥油时,放入精盐调味。

本方适用于肺肾虚之咳喘。

[方十五]

墨鱼骨(海鳔硝)150克,红糖少许。将黑鱼骨晒干,用小刀刮成粉末,每次15克,用红糖拌吃,早晚各1次。

本方适用于哮喘、气促证。

[方十六]

鲤鱼1条,糯米200克。将鲤鱼去鳞,纸裹炮熟,去刺研末,同糯米煮粥,空腹食之。

本方适用于咳嗽气喘。

[方十七]

炙麻黄、杏仁各10克,化橘红12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炒苏子、莱菔子各10克,白芥子、茶叶、诃子各6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病情较重者;每日1.5剂,日服3次。

本方为著名老中医焦树德治疗哮喘经验方,适用于肺脾两虚所致哮喘。

[方十八]

麻黄、桂枝、半夏各9克,细辛6克,五味子9克,干姜6克,白芍9克,甘草6克,生石膏3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适用于喘息不能平卧者。

[方十九]

射干、麻黄、半夏、紫菀各9克,细辛3克,生姜9克。

水煎服,1剂1天内分2次服完。

本方散寒平喘,适用于喉间哮鸣音重,但咳嗽痰不甚多而痰出不爽的。

[方二十]

蜜麻黄6克,苦杏仁9克,炙甘草3克,紫苏子10克,白芥子、葶苈子(布包)、蜜款冬各6克,蜜橘红5克,茯苓10克,清半夏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名为止咳定喘汤,为著名中医俞慎初方,适用于风寒哮喘。

[方二十一]

熟地30克,*羊藿20克,当归10克,麻黄6克,紫石英30克,肉桂3克,白芥子6克,鹿角片20克,五味子4克,桃仁10克,皂角3克。日1剂,水煎分温2服。

本方为阳和平喘汤,为胡翘武主任医师方。

[方二十二]

(1)咳喘饮:冬瓜仁、苇茎各15克,杏仁10克,炙麻黄9克,甘草6克,前胡、百部、浙贝各10克,瓜蒌15克,炙杷叶10克,双花12克,公英15克。

(2)咳喘膏:细辛3克,白芥子5克,麻黄9克,杏仁10克,沉香5克,胆南星6克,川贝、白前各10克,白果9克,双花12克,连翘10克,仙鹤草12克,紫菀、苏子、五味子各10克等,共研细末,用生姜汁调成软膏,贴肺俞、心俞、膈俞三对穴位,每天贴1次,每次8—10小时。

咳喘饮水煎温眼,每天1剂,头煎与二煎共取药汁300毫升,和匀,分2口3次温服。咳喘膏贴用法详前。

本方为江苏著名中医陈鼎祺验方。功能宜肺、清热、止咳、化痰、平喘,临床上用来主治:咳嗽,如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痰多,呈白稀或粘及黄粘痰,含肺部感染。哮喘,如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含咳血痰。肺痈,即肺

脓肿。肺瘘,病久咳喘,由肺气不宣,影响至肾,而肾不纳气。肺气肿、早期肺心病等咳喘症。

若发热,痰黄者,加鱼腥草30克,黄苓10克,大青叶15克,连翘10克,胆星6克。若口渴痰粘者,有阴虚证候,宜加玉竹、天花粉各15克,天麦冬各10克。喘重者加沉香粉3克(冲服)、白果9克,苏子、莱菔子、五味子各10克。咽喉红肿者,加射干、牛蒡子、黄芩各10克,板蓝根15克,山豆根9克。若恶寒,遇冷咳喘加重,咯白稀寒痰者,加细辛3克,桂枝9克,干姜6克,姜半夏10克。若咳血或痰中带血丝者,加仙鹤草、茅根、生侧柏各15克,三七粉3克(冲服)。

[方二十三]

苏子、地龙、前胡各15克,麻黄5克,川芎15克,射干、黄芩各10克,苦参5克,白鲜皮、刘寄奴各10克。两日1剂。水煎2次,煎出液总量约300毫升(5岁量),分6次温服,每日3次,每次50毫升。

本方为辽宁著名中医王烈验方。功能止哮平喘,活血化瘀,可用治哮喘。

本方性偏凉,用于小儿哮喘发作期的热哮。包括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等。症见咳嗽气促、喉间哮鸣显著,甚则呼吸困难,喘憋,烦躁不得卧,双肺满布哮鸣音。咽红、舌红、苔黄、溲赤、便秘。

喘甚者重用苏子加马兜铃,哮重者重用地龙,痰盛者加瓜蒌、葶苈子、胆南星祛疾平喘,久哮多瘀重用桃仁,喘憋伴便秘,轻者用莱菔子以降气豁痰、消导通便,稍重者加枳实,干结者加番泻叶以盛者下之,清大肠而泻肺止喘。

[方二十四]

生鸡脯肉150克,发好的净海蜇头丝300克,鸡蛋清半个,香菜梗15克,精盐、味精、醋、胡椒粉、麻油、花椒水、葱、姜、蒜、生油、水淀粉。

把鸡脯肉切成细丝,放入碗内,加鸡蛋清,水淀粉,用手抓匀;香菜梗切成段,葱、姜切成细丝,蒜切成片。锅内放人生油,烧到四五成热时,放入鸡丝,用筷子划开,熟时出锅。海蜇用热水烫一下沥干水。锅内放入少量生油,烧热时用蒜炸锅,烹入酷,添鸡汤,把鸡丝、蜇头放入锅内,加上精盐、味精、花椒水、胡椒粉、葱丝、姜丝、香菜梗,汤开时撇去浮沫,点上麻油,出锅盛碗即成。本菜肴在正餐时用,每天一次。

海蜇性味咸平,具有清热化痰,软坚消积、润肠通便的作用。配以甘温,补气益中的鸡肉,其作用特点在于“宣气、化痰、消积、行食而不伤正,补虚扶正又不碍祛邪。”有攻补兼施的疗效。可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或高血压、痰饮、带下等症。

咳嗽

咳嗽此为肺部疾患的主要证候,可见于多种疾病中。正如《黄帝内经》里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也就是说,咳嗽虽然主要是肺经的病,但与其它脏腑都有关系。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咳嗽的较为有效的偏方、秘方主要如下。

[方一]

紫苏、杏仁、生姜、红糖各lO克。将紫苏与杏仁捣成泥,生姜切片共煎,取汁去渣,调人红糖再稍煮片刻,令其溶化,日分2--3次饮用。

本方散风寒,止咳嗽,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有效。

[方二]

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上药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调味,每日1剂,分次服完。

本方散寒化痰止咳,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

[方三]

橘红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先将橘红,生姜二味用水煎煮,15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粘时,兑人蜂蜜,至沸停火,装瓶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3汤匙。

本方散寒温肺,化痰止咳,适用于风寒咳嗽

[方四]

生姜10克,饴糖适量。将生姜洗净,切丝,放人瓷杯内,用滚开水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再加人饴糖适量,代茶频频饮服,不拘时间和次数,无须出汗。

本方适用于风寒咳嗽。

[方五]

葱白5—10节,淡豆豉10克,苏梗或陈皮3克,红糖适量。将葱洗净,取葱白,与淡豆豉、陈皮等人砂锅共煎取汁,再调入红糖。日分数次,酌量饮用。

本方适用于风寒咳嗽。

[方六]

鲜橄榄4枚,冰糖15克。将橄榄洗净,劈开加入冰糖和适量的水,煎到出味,一次或分次温服。

本方清热止咳,适用于风热咳嗽。

[方七]

金银花20克,薄荷5克,蜜糖少量。先煎银花,取汁约2小碗,药成前,下薄荷约煎3分钟,贮瓶内,分次与蜜糖冲匀饮用。

本方适用于风热所致咳嗽。

[方八]

洁净丝瓜花10克,蜂蜜适量。将丝瓜花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盖上盖温浸10分钟,再调人蜂蜜,趁热顿服,每日3次。

本方适用于风热咳嗽。

[方九]

蛤蚧数只,蜂蜜30克,鲜萝卜适量。将蛤蚧焙干研末,每次取蛤蚧粉6克,用蜂蜜、萝卜煎水冲服。

本方养阴清肺,适用于火燥伤阴的干咳。

[方十]

百合(鲜良者)、枇杷(去核)、鲜藕(洗净,切片)各30克。

将百合、枇杷和藕片合煮汁,调入适量白糖,若冰糖更好,代茶频频饮。

本方适用于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

[方十一]

黄梨适量,饴糖若干。将黄梨去核,捣汁,与饴糖合并煎膏,每服2汤匙,日3次。

本方清肺化痰,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燥咳嗽。

[方十二]

川贝母6--12克(如用川贝母,则用3---6克),蜜糖约15--30克。将川贝母打碎,与蜜糖同置炖盅内,隔水炖服,1次服完。

本方适用于肺燥咳嗽。

[方十三]

橘皮15--20克(鲜者30克),粳米50---100克。

先把橘皮煎取药汁,去渣,然后加人粳米煮粥,或将橘皮晒干,研为细末,每次用3—5克调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为粥。

本方顺气,化痰,适用于痰湿犯肺之咳嗽。

[方十四]

小排骨500克,白果30克,调料适量。将小排骨洗净,加黄酒、姜片、水适量,文火焖1.5小时。白果去壳及红衣,加入汤内,加盐调味再煮15分钟,加味精调匀,并撒上青葱末。

本方止咳平喘,适用于痰多咳嗽气喘。

[方十五]

广柑、白糖各500克。将广柑去皮核,放小锅中,加白糖250克,腌渍1日,至广柑肉浸透糖,加清水适量,文火蒸至汁稠,停火;再将每瓣广柑肉压成饼,加白糖250克,拌匀倒盘内,通风阴干,瓶装,每服5—8瓣,日3次。

本方理气燥湿化痰,适用于痰多咳嗽之犯肺证。

[方十六]

黄芩、鲜生地各30克,粳米50克。

将二药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捞去药渣,再加淘清的大米适量,煮烂成粥,1日内分顿连续食用。

本方清火补阴,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七]

山栀子9克,杏仁10克,桑白皮12克,猪肺200克。先将猪肺切成片状,用挤洗去猪肺气管中的泡沫,与山栀、杏仁、桑白皮一起放入瓦堡内加水堡煮,饮汤食肺。

本方清肝火,补肺阴,可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八]

法半夏、旋复花、海蛤壳、淡竹茹、陈皮、代赭石、川黄连、桑叶、茯苓、海石粉、炙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

本方取自清代老中医张千里医案,功能泻肝平肺,降气化痰,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九]

柴胡、半夏、人参、生姜、鳖甲、橘梗、枳实、槟榔、吴萸各15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出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功能疏肝解郁,下气止咳,适用于肝郁所致之咳喘。

[方二十]

玄参、麦冬各60克,乌梅24克,橘梗30克,甘草15克。上药拣去杂质,干研后共研,

混匀,分装,每代18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服1代,日2次。

本方清肺化痰,适用于燥咳痰少。

[方二十一]

梨、生姜、白蜜各适量。梨、姜分别取汁后混合,加白蜜调服。本方润肺清热,适用于肺燥咳嗽。

[方二十二]

猪肺1具,猪肚1个,肥公鸭1只,北沙参、白术、冬虫草各30克,肉桂3克,生姜60克。将猪肺、猪肚冲洗干净,公鸭去毛及内脏,洗净,诸药调匀,分别塞入猪肚、猪肺管和鸭腹内,三物同时下锅,加水,烧沸,文火炖4个小时,至烂熟将三味分别盛人碗内,慢慢食用。

本方适用于脾肺俱虚之咳嗽。

[方二十三]

红萝卜 200克,红枣12克,加水3碗,煮取1碗,1日,1剂,随意饮用。

本方理脾肺之气而止咳。

[方二十四]

落花生45克(不去红衣),怀山药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花生、山药捣碎,后与粳米相和煮粥,候熟,人冰糖调匀,佐餐食。

本方适用于脾肺皆虚之久咳。

[方二十五]

甜杏仁100粒,核桃肉、猪板油、饴糖、蜂蜜、生姜汁各120克,鲜梨汁250克。

前二味共研细末,猪板油切块,下锅炸油,去渣留油,下杏仁、核桃肉末炸炒,至油被吸尽,放人梨汁、姜汁,炒匀,人饴糖、蜂蜜,炒至水汽末全尽,起糖泡,香气四溢。每服1汤匙,日1次,白开水调下温服。

本方益肾补肺,适用于肺肾双虚之咳。

[方二十六]

杏仁、胡桃肉各15克,粳米50克。先捣杏仁,水磨滤汁,取汁和胡桃肉、粳米同煮粥。

本方补肾舒肺,适用于肺肾不足的咳喘气喘。

[方二十七]

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茉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人参、胡桃肉、生姜。水煎眼,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益肺补肾,纳气止咳,适用于肺肾气虚所致咳嗽。

[方二十八]

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各70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为《脾胃论》补中益气汤,功能健脾补肺,理气化痰,适用于脾肺俱虚所致之咳嗽。

[方二十九]

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甘草、天花粉、生扁豆各4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为《温病条辨》中的沙参麦冬汤,功能养阴清肺,化痰止咳,适用于肺阴亏耗所致的咳嗽。

[方三十]

黄芩、山栀、橘梗、麦冬、桑白皮、贝母、知母、瓜蒌仁、橘红、茯苓、甘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清肝泻火,润肺化痰,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三十一]

清炙麻黄6--9克,生石膏20---30克,杏仁、甘草、黄芩、浙贝各6--9克,鱼腥草20---30克,细辛、玉桂(后人)、紫菀、款冬花、炙把叶各6--9克。先用净水浸湿,水高于药面1寸,1小时后煎药。石膏先煎半小时,后人群药,玉桂最后放人5分钟后即停煎,取药汁1碗,温服。隔6小时再煎,亦取药汁1碗温服。药量可根据患者年龄、体质酌情加减。每日1剂。

本方为上海著名中医顾铭浩验方,功能宜肺化痰止咳。

用于外感初起,邪人肺经,痰阻气道,清肃失灵,咳嗽剧发,痰稠色黄,早晚发作更甚,看似痰热阻肺,实则寒气内伏之证。

[方三十二]

干丝瓜花10克,蜂蜜适量。丝瓜花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10分钟,再调入蜂蜜。趁热顿服,每日3次。

适合用治肺热咽痛、咳吐黄痰、喘息、胸痛等症。

丝瓜花甘苦寒,清肺热为长,兼清热解毒。临床适用于急慢性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症。

[方三十三]

四角蛤500克,火腿肉片、清水笋片各50克,盐、酒、麻油、肉汤。四角蛤洗净后,置面盆内,以开水冲过,剥壳取肉,去杂洗净。将蛤肉、火腿、笋片同时人油锅中煸炒几下,烹入料酒,注人肉汤,加盐,煮至蛤肉熟烂淋上麻油即成。

此汤以咸寒滋阴、利尿、化痰、软坚散结的蛤肉配竹笋调制而成。竹笋,《本草纲目》称之有“消渴、利水、益气、化热、消痰,爽胃”的功效。故此汤常可作为瘰疬(淋巴结核)、瘿瘤、消渴、痰咳以及肺结核等病的食疗菜谱。

《橘子红了》

《橘子红了》是一部由李少红执导,归亚蕾、周迅、黄磊、寇世勋等主演的家庭伦理电视剧,该剧改编自琦君所著的《橘子红了》。

该剧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中国清朝末年的江南小镇上,由容家大太太和佃农秀禾为代表的传统女性,以自身的经历反抗封建婚姻制度而演绎的有关觉悟与抗争的动人故事。

该剧于2002年2月12日播出并获得2002年北京电视台“观众最喜爱的电视剧奖”;同年12月男主角寇世勋凭借该剧获得新加坡第七届亚洲电视节最佳男主角奖。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桂枝9g 生姜9g 甘草6g 大枣 8g 皂荚6g上5味,以水1400ml,煮取600ml,分3次温服.(功效)通调营卫,平喘涤痰。(主治)胸膈痞满,咳吐浊唾涎沫,咳喘不得平卧,舌淡苔 白腻,脉数或缓滑。(临证加减)1.治桂枝去芍药汤而吐浊唾涎沫者。[方极]2.胸中热而吐涎沫,或咳者,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主之。[方机]3.小儿滞赜(痰溃于赜下),其甚者为鼻渊,为风涎潮,而 口鼻间及腮赤者。本方加半夏效良。[类聚方集贤]。《外台》桔梗白散 (又名:三物白散、白散)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桔梗3g 巴豆1g 贝母3g 上3味为散.合于臼中杵之,以白开水和服。强人lg,羸 者减之。成人内 服,一般用0.1—0.3g,老幼酌减。(功效)功逐水饮,温下寒实。(主治] 主证:肺痈重证属寒实者,症见咳嗽,咯吐“浊唾腥臭”之 痰;胸胁心下硬满而痛,拒按,呼吸不利,不大便,不发热,不 口渴,不烦躁,舌苔白滑,脉沉迟或沉紧。副证:胸膈满闷,恶寒身痛,或咳吐脓黏臭痰。(临证加减) L桔梗白散治疗肺痈:包括初晚期不同之病例,都是经用千 金苇茎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桔梗汤、泻白散,以及西药青霉素 等治疗多日不效,而改用桔梗白散取效。一般下午服药,至晚上 泻下十数次,服冷粥一碗而泻止,次日热退,胸畅,咳嗽痰消, 继而以肃肺化痰收功。仲医杂志,1962,t9,:23,江苏中医,1958,t1):1432.以巴豆为主治疗胆道蛔虫症:用巴豆去皮及白膜取仁生 用,切碎成细小颗粒,置胶囊吞服,每服lOOmg,小儿酌减, 至畅泻为度,每天量以不超过400mg为宜.一般12小时内服药 1一3次,胆绞痛多能缓解。疼痛缓解后,给予口服驱虫净驱蛔 虫,按每公斤体重3mg给药,少数病例于入院时和巴豆同时给 药。[新医药学杂志,1977,cz,:18-]3.本方去川贝、桔梗,加大黄、干姜,炼蜜为丸。治心腹 诸卒暴百病,中恶客杵,心腹胀满,卒病如锥刺,气急口噤,停 尸卒死等症。近代也用于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属寒实型者,名 三物备急丸。[千金方]4.本方去川贝、桔梗,加生半夏、白矾、白砒、雄黄,为 末糊丸。治诸般咳嗽、吼气(治咳嗽,茶水送下;吼气,桑白皮 煎汤送下),名三白丸。[增补万病回春]5。本方加雄黄、郁金。治白喉效佳,名复方巴豆散。《千金》苇茎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工苇茎30g 薏苡仁10~20g 桃仁 log 冬瓜仁log 上4味,以水1000ml,先煮苇茎,取500ml,去滓,下余 味,煮取200ral,分2次服,每次服lOOml。(功效}清热化痰,逐瘀排脓。(主治) 主证:肺痈,咳嗽,咳吐腥臭黄痰、脓血,胸中隐隐作痛, 咳时尤甚,口干咽燥,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副证:胸中甲错,胸闷气短。(临证加减)1.肺痈;脓将成,选加蒲公英、金银花、鱼腥草、、连翘, 以增加清热解毒之力,促其消散;脓已成者,加桔梗、甘草、贝 母、白芷,以促之化痰排脓;咳吐浊痰量多者,加葶苈子,以祛 痰行水;肺经热重者,合泻白散,以清肺热。2。麻疹中期,疹已透发,症见发热咳嗽痰多,口渴,呼吸 急促者,为肺热甚,本方去桃仁,加桑白皮、黄芩、贝母,以泻 肺清热化痰。3。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等属肺热咳嗽者,酌配麻杏石 甘汤、泻白散或白虎汤。4.热病后期,余热未尽,而见咳嗽痰多,加丝瓜络、栝蒌 皮、枇杷叶,以清泄肺热而化痰。5.凡小儿连咳十声,不能回转,半日方回者,千金苇茎汤 合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化橘红和连子,百会煮水行的。

百合化橘红应该是可以缓解咳喘的,化橘红主要具有理气宽中和燥湿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出现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等患者

化橘红是理气、化痰、止咳的药物,对支气管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建议在专业医生的辨证指导下规范使用中药,切勿盲目使用,以免造成机体损伤。

祖母的橘红百合

制作/文字:雨中木槿

橘红百合花,开在乡村菜园。

从前祖父祖母居住在村前的槐花河岸,帮父亲看箔,就是一种网在水里布置迷魂阵捉鱼。祖母把她居住的茅草屋四周,开荒种花种菜。一有机会我就去祖母那里,找瓜桃梨枣,看花看草。番茄“屁眼”刚有一圈红晕,我等不及熟透就揪下来,在田头流淌的河水里洗洗,咬一口,沙甜粉酸的,泛白的青皮里包着水润润沙糯糯的红瓤。小甜瓜圆鼓鼓,滚满田地,叶蔓盖不住它们了,像穿绿肚兜光屁股乱爬的村娃,傻乐乐的,招人喜。我扯着瓜秧一个个摸瓜‘’屁股‘’,瓜皮泛白,屁股软软,揪下来,咬一口,那个纯纯的清甜呀,管我离开槐花河,再也没吃到过。还有圆滚滚紫溜溜的茄子,切成方块,油里两面煎透黄,再红烧,肉肉的,油滋滋的,比猪肉片还香,每天吃都吃不厌。修长的豇豆,清炒,腌制,凉拌,怎么吃都是新鲜的充满食欲,祖母则喜欢生食,常常是干了活,饿了,拿块煎饼,抹点晒在河坡的豆瓣酱,顺手从篱笆上掐条嫩豇豆,剥去了刚成形的嫩米粒,豇豆皮煎饼里一卷,坐在槐树下,甜蜜蜜地吃起来,嘛嘛香,很馋人。祖母茅草屋后有一片花,我都能叫出名字。是祖母祖父教我认识很多乡村的花草,从那时起,我心目中就根植了对草木的爱,那真是我年少时最得意的时光呀。

那天与往常一样,我在甜瓜地里翻瓜,猛然抬头,两朵橘红色的花闯入眼前,轻盈曼妙,妖艳绝伦。槐花河畔所有美丽的草木,我一直崇拜,无数次为它们酝酿诗歌,此刻被这两朵橘红色,火焰般轻颤的花,衬得粗俗和猥琐。我瞅着橘红色的花,见到情人般,心跳加速,开始沦陷。这是乡村看到最美的花,花型真是奇特呀,花瓣向花梗反卷起来,我想到女孩细翘的睫毛,温润的红唇,以及俏卷的花骨(刘海),一股温柔填满心胸,那是后来爱一个人的感觉;橘红的底色点缀着斑点,远看朦朦胧胧,极像女孩脸蛋上逗人的小雀斑,俏皮灵秀,惹人喜爱,近瞧,像豹纹,透着一股霸气与野味,陡然让人感到她内心的强大;花蕊,沾着层花粉,新鲜奶油般酥甜,从一团橘红里伸出来,变伸出无限的美意来;紫色的茎上,每片叶桠间结一粒紫色豆豆,排列精致,玲珑小巧。我情不自禁想抒情,这与众不同的花,聚集了所有花的气质美。株枝秀丽,姿态绰约,叶俏如竹,吐气如兰,花妖如罂,雅如莲,静如菊,灵如仙。开在乡野菜园子,像村庄里来了个大城市的姑娘,气质非凡,洋气十足,好生让村姑们唏嘘不已。那时我们都想脱离农村,走出黄土地,梦想城市生活。

而这橘红色透出名媛之气的花,却仙女般从天而降,开在我家粗俗的菜园子里,靓了小小菜园子。

我急切地想知道她的名字,跑到小河那边的棉花田,祖母正钻在棉花枝叶里,只露出头顶的斗笠,很认真地给棉花捉虫子,打荒枝。我冲着祖母大喊,却又说不上来什么,只是很激动地叫:“橘红色花!”祖母就明白了:“百合开花了!”话音还没有落,又钻进棉花枝里。我更加兴奋了,原来这是传说中的百合花呀,我在文字里早就知道,没见到她的模样,今日目睹美过文字。

第一次遇见百合花已经过去几十年了,这就是她留给我最初的印象。祖母轻描淡写地告诉我,百合的根能烧汤喝,我只是疑惑一阵子,什么样的根还能烧汤?并没有弄清楚她的根。以后我便去学校补课住校,忘记了美如天仙的百合花。多么像后来我与一个人的遇见,热烈的相爱,海枯石烂,又决然不明不白地决裂,表现地不疼不痒,似乎什么事没发生。其实在 情感 的故事里,我就是一枝百合花,他只爱盛开时极美的样子。

补课结束,回到村庄,还是喜欢去祖母那里与草木亲近,再没有想起那棵百合可好。

有一日割猪菜回到家,院子里挤满了人。大家围着南京城来的叔叔一家人,啧啧好奇甚至羡慕:“你望望,城里人皮肤多白,穿得多潮……”

这是我的亲叔叔,五八年,祖母抱着襁褓中的叔叔逃荒到南京,叔叔得疾病,无钱医治,祖母为了救活叔叔,狠心把叔叔送人。在这件事上村邻都议论祖母心狠,舍得把亲骨肉送人,起初叔叔也恨祖母,不认祖母这个亲娘的。而我则认为祖母敢作敢为,在现实面前明白孰是孰非,哪重哪轻。叔叔和我父亲各方面确实像,只是他生活在大城市,皮肤白,气质儒雅。婶子属于肥胖,皮肤白嫩亮泽,像个优雅的富太太。他们的一双儿女,简直就是小说里电视剧里的主角,俊男靓女。听说他们今天来,我特意穿了一件心目中最漂亮的的确良收腰身上衣,新小喇叭裤。见到城里姐姐,简直土到疙瘩里去了,她一袭天蓝色连衣裙,衬得我和她打招呼低着头不敢直视。村里人围着叽叽喳喳议论纷纷,不仅对城里人充满了好奇和羡慕,更向往着城市的繁华。

而乡村于叔叔一家人,则也是新鲜与稀奇的。每天亲自到老屋后的荷塘钓鱼,每钓到一条鱼,一家人都击掌惊呼:‘’哇,又一条,如果南京城有这样的野鱼池,多好啊!”

他们看到随处开着的野花,也抒情:“好美的花呀,这些花在南京公园很罕见,这里多如草呀……”

每天清晨,露珠还在草尖酣睡,祖母从槐花河采摘来新鲜的蔬菜,放在院子葡萄树下。叔叔一家人自己动手做菜做饭,嫌我们做的不合口味或者不干净,隔壁的堂叔和他们开玩笑:“你们城里人都是假干净,我们卖给你们吃的粮食,都是我们自己不吃的,里面有牛粪鸡屎,你们看不见也照样吃嘛!”他们只很礼貌地笑笑。

大约一周后,清晨,叔叔一家人收拾东西准备回城里。大包小包都是乡下土特产,光自家榨的菜籽油两大桶,似乎乡下的东西都比城里的好。祖母从槐花河回来,鞋子上沾着湿漉漉的泥巴,挎着一很小的篮子,婶子把篮子里的东西收进她的包里,我神头去看,婶子用手捂住,捞到稀罕物样:“是百合,烧汤清热解毒!”我这才想起,菜园子里有一棵美得无法言喻的橘红百合。

从此,祖母每年都在小菜园种一行百合,收下来,祖母邮寄给南京的叔叔,在包裹里附上一封她口叙,我执笔的信。但那时我对草木 情感 不够浓深,如同不懂得呵护最初的爱情,始终没特意目睹百合根。祖母不止一次地唠叨,百合茎上的种子老了,摘下来煮吃,但常常是没人管,想起来时零落成泥。祖母总是折腾着,在枯萎的百合秧里翻找到几粒留种。祖母去世后,与城里的叔叔来往逐渐甚少,至今失联。我呢,再也没有看过小妖精一样的橘红百合。

橘红糕的功效

橘红糕的功效,橘红糕是一种口感清凉、味道甜而不腻的传统米粉制糕点,它既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欲望,也有助于帮助大家去火。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橘红糕的功效吧,相信你也会喜欢上的!

橘红糕的功效1

橘红糕的做法

原料:

炒糯米粉45千克、绵白40千克、糖桔皮2千克、糖玫瑰花2千克、红曲米粉适量

做法:

1、炒糯米粉制作:用50℃温水淘米后,放置一定时间吸水胀润。锅内加白砂炒至180~200℃,然后加入吸水的糯米,焙炒熟后出锅去砂,用粉碎机粉碎成末,过100目以上筛子。

2、炒糯米粉团调制:先将绵白糖、红曲米粉与开水一起搅拌,使糖充分溶解,再加入炒糯米粉、糖玫瑰花、糖桔饼末、红曲米粉继续搅拌均匀。开水应一次加入,如在炒糯米粉面团形成后,再添加开水就会影响制品质量。根据粉质的含水量和气温调节加水量。

3、成型、切块:将炒糯米粉面团放在案板上,为防止散热影响制品质量和成型,要采取保温措施趁热成型。先分块擀成厚1厘米左右的面片,切成1厘米左右宽的细条,搓成圆柱形,再切成1厘米长的颗粒块状、拌上绵白糖,冷却即成。

4、包装:冷却后装盒或收入糕箱内。

橘红糕是什么

橘红糕是一种口感清凉、味道甜而不腻的传统米粉制糕点。产自东南沿海一带,深受当地居民喜爱。各地的橘红糕在形状、颜色有差别,但是味道、工艺相似。主料有鲜橘皮、白砂糖、糯米粉等,对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痰多等症状有一定功效。其特点是颗粒均匀,甜软柔糯。橘红糕入口就化,吃后满口都香,甜味是来自糯米本身的甘甜外加一点的糖味。橘红糕是传统的冬季时令产品。

橘红糕的功效

现代药理学已证实,橘红含有挥发油、肌醇、维生素B1、黄酮甙等,它的首要功能是对咳嗽、痰多有很好的功效。其次,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能稀释痰液,有利痰的排出;还可降低胆固醇、降低毛细血管的脆性,以防止微细血管出血。因此,以橘红为原料制作出来的桔红糕,不但好吃,还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医疗效果。

橘红糕的制作技巧

首先,我们一定要注意温度,不管是水的温度,还是火的温度,水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面的质感有所影响。入笼蒸制时要用沸水旺火速蒸,如果采用小火蒸制的话,橘红糕吸收了太多水分而没有嚼劲。切块后边缘要撒些熟面粉,以免粘连。

橘红糕的适宜人群

一般来说,咳嗽多痰患者都可以选用橘红糕,中老年人长年久咳或哮喘也可以食用橘红糕。吸烟喝酒人士也可以食用橘红糕,烟酒对肺胃肝及喉咙损伤最大,同时居住在城市汽车及工业废气居多的人群也可以食用橘红糕,长久吸入过量后容易导致习惯性呼吸道感染发炎。经常饭局应酬等人士也可以食用橘红糕,橘红糕对肠胃的消滞有良好功效,饭后服用可令缓解胃中消化压力。但是,气虚及阴虚有燥痰者不宜服。但是,橘红糕中也掺杂了很高的糖分,建议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以及高血压患者谨慎食用。

橘红糕的功效2

一、清热去火

我们大家可能都认为糕点是非常容易导致大家上火了,但是如果是真材实料的橘红糕的话,不仅仅不会导致我们上火,甚至还有清热去火的效果。因为橘红糕在制作的过程当中加入了橘子的成分,这样我们在吃糕点的时候也有吃水果的功效,它可以为我们补充维生素,补充我们对于某些营养的需求。但是橘红糕里面不能加入太多的糖,因为糖加多了也会造成我们口渴上火。

二、开胃

在我们吃饭之前可以吃一些橘红糕,因为橘红糕可以作为一种饭前的甜点来吃。有些人在制作桔红糕的时候会加入一些薄荷的成分,所以吃起来会冰冰凉凉的,并且它的口感软软糯糯的,会让我们大家的食欲大增,并且本身橘子的酸味儿就可以让我们吃饭的时候有更多的胃酸和胃液分泌,促进我们食物的消化吸收。

三、愉悦心情

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吃甜食来调节是有科学依据的,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在月经的期间,本身身体里面的雌性激素分泌量就会降低,所以容易感觉到烦闷,吃一些橘红糕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身体里面多巴胺的含量,促进我们心情的改善,这样可以减少我们烦闷心情的出现。

四、促进咳痰

大家如果嗓子发炎的话,会觉得自己的嗓子干痒疼,并且在有些情况下房子里面会有痰液,但是由于痰液具有一定的粘滞性,所以往往咳不出来,引得我们大家咳嗽的频率不断的加快。在咳嗽的时候吃一些橘红糕,可以帮助我们降低痰液的粘稠程度,促进我们顺利的把痰液咳出。咳痰的症状减轻了,我们不舒适的感觉就会大大的降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175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