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吉林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例

11月23日吉林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例,第1张

吉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通告:

来源:吉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11月23日0-22时,吉林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例。现将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无症状感染者1:现住址舒兰市吉舒街道吉丰小区,教师,长春市阳性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其行程轨迹另行公布。

无症状感染者2、3:为外省来吉货车司机,抵吉后实施落地检,核酸检测阳性,无我市社会面行程轨迹。

无症状感染者4:现住址为舒兰市白旗镇安顺小区,餐饮服务人员,长春市阳性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其行程轨迹另行公布。

无症状感染者5:河北省风险地区返吉人员,集中隔离管控期间核酸检测阳性,无我市社会面行程轨迹。上述感染者在11月23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市医疗救治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现已转入定点救治医院隔离治疗。其密切接触者已开展追踪排查,并落实管控措施,已对其生活和活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为做好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吉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醒广大群众,做好个人防护,坚持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不聚餐、不聚集、用公筷、分餐制,减少疾病感染风险。同时,呼吁广大群众,请严格遵守我市疫情防控要求,配合各部门落实好防控措施,要关注官方权威发布,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不适症状,请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及时到当地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吉林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11月23日

为了避免疫情扩散,国家在今年春节期间延长了假期,以确保大家能够安心待在家里,安全度过疫情高发期。

两周的病毒潜伏期即将过去。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福建省晋江市出现了一只蛾,——,一个超级“毒王”出现了!

这名男子是晋江市英林镇人。1月20日,他从疫情核心爆发区武汉回到晋江。

当时钟南山院士已经通过新闻媒体宣布病毒存在人传人,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对归国人员进行检查。

按道理,从武汉回家应该立即自我隔离,并自觉向当地街道办报告。

但他不仅没有把政府的要求当回事,反而为了四处走动,加入酒局,向周围的人隐瞒了自己在武汉的生活经历。他还谎称是从菲律宾回来的!

“毒王”回到家乡也没闲着。第二天他去拜访亲戚了!

这还不够。1月22日,我大摇大摆地去参加祭祖仪式,和十几个亲朋好友一起吃饭喝酒。

然后,在1月23日,他感到不适,并出现了一种新型肺炎的症状。这个时候已经很难说是悬崖勒马了,但他还是没当回事,去了两次药店买感冒药。

当天我和同样从武汉回来的哥哥开车去了南安,在哥哥女朋友家坐了一会儿,然后他们三个一起回了晋江。

更可气的还在后面。

1月24日,“毒王”忍着身体不适再次出发。

这次他在村里参加婚礼,连办了三场酒席,一场33354万人的户外酒席!三场加起来超过500桌

因为我爱喝酒,在酒席上用拳击打,输了就喝一半。杯子里剩下的酒就要别人帮忙了。无数人都喝过这些带病毒的杯内酒。

每张桌子都走来走去,每张桌子都留下病毒。这个后果不堪设想,简直惨不忍睹!

1月27日,“毒王”终于感到身体难以忍受的不适,出现发烧症状。从医院联系120,送到晋江医院。

1月28日病情加重,从晋江医院送至泉州市疾控中心,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患者!

接下来的3天,他家8个人相继确诊!

当被问及最近的旅行时,他竟然撒谎并严重隐瞒!公安机关不得不与通信运营商合作,通过手机基站的GPS定位还原活动轨迹,揭穿他的谎言,从而说出真相。

后来英林镇镇长被约谈。现在要隔离观察晋江十几个乡镇,总共四五千人!

而这5000人在这段时间接触了多少人?传扬出去,传扬出去,后果真的不敢想象!

如果在症状出现前出于恐惧和侥幸心理选择隐瞒,但在症状出现后仍四处奔波,频繁接触大量人群,这是无知吗?自私?还是有意为之?

因为这个心存侥幸,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不负责任的“鼠屎”,整个城市都成了疫情的重灾区!

在病毒面前,让我们感到恐惧的不是它超强的破坏力,而是“猪队友”的无知!

自从新病毒被发现具有“人传人”的特征后,国家、地方政府和新闻媒体都在积极呼吁大家留在家中,不要四处走动,以免病毒感染和传播,扩大疫情。

但是,像福建“药王”这样自私、不听话的人也不少。

在疫情核心区武汉,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武汉百步亭地区两个居民区一夜之间成了“病毒窝”!

安珠社区有55栋楼,其中33栋有发热病人,403栋每家每户都有发热病人。

百合小区36栋。17栋发现发热病人,208号整栋发现发热病人!

让这个偌大的社区同时出现这么多发烧患者,罪魁祸首就是百步亭——的“万人家宴”!

“家宴”是百步亭社区的传统活动,

这种不理智、无知、可笑的活动,将无数家庭推入火坑,在今天形势严峻的武汉前线火上浇油!

在政府和媒体的呼吁下,全国人民都要闭门造车,积极防范,更不要在武汉发现病毒源头。

这些无知的人,缺乏疾病预防意识,根本不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当回事,只关心自己那点追求自由和享受!

病毒很可怕,但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人心。

如果上面发生的这些事件,都是无知和侥幸造成的。

下面视频中的这些人简直就是恶魔的化身!

配:“我死了,你就活不成了!”极端的信仰,将人性的黑暗发挥到极致!

近日,广西某楼盘的电梯监控拍下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

电梯里,一名男子在电梯按钮上抹口水,看他熟练的动作,肯定是故意的!

在当前的紧要关头,出现这种情况,不禁让人担心视频中的男子是不是肺炎患者。

如果是这样,故意传播病毒就是把大家抱在一起等死!

广西警方立即展开调查,逮捕了该男子,并对其处以10天拘留。

网友都觉得10天对于这样的妖来说太便宜了!

还有通过特殊时期发动民族危机的人渣!

深圳宝安区一家药店抓住了大家对口罩的迫切需求,甚至从三个小作坊回收了大量二手口罩和口罩来卖。

这些危险的“假货”,价格被抬高,一天能卖近三万!

地狱是空的,魔鬼在人间。

眼睁睁的看着无辜的人,戴着不知道沾了谁口水的口罩,良心在哪里?

与到处都是“药王”相反,此时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才是这个国家最可爱的人。

73岁的李兰娟院士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带领医疗队奔赴前线。

凌晨4点下火车,吃了几顿早餐,就和当地医疗队的专家开会讨论疫情。

会后马不停蹄地与各医院的专家和一线医护人员见面,第一时间传达了自己对病毒性疾病的认识和体会。

舒兰医院唐院长告诉记者,李院士在工作中非常无私。他每天只睡3个小时,然后又投入工作。

记者心疼之余,劝李院士保重身体,多睡一会儿。

李院士笑着回答:没问题,放心吧。虽然我老了,但我身体仍然很好。

不管周围人怎么劝,她都笑着说没问题。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蒋英安感慨地说:我感觉这位老太太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啊!

除了李兰娟院士之外,我们熟知的钟南山院士也曾在民族危机时刻奋战。

当他遇到危险时,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让人感到安心。

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钟南山院士已经84岁了!

在这次疫情中,他三天去过四个不同的地方,在全国范围内走了好几次。疾病最严重的地方,他一定会出现。

为了我们国家的人民,他拼命地忙碌着。在此期间,他多睡了几个晚上。

这两位兢兢业业的老人,一个是民族的脊梁,一个更不愧为国学大家!

无数医务工作者,与家人分离,不顾自身安危,日夜照顾病人,不断奔赴支援湖北!

全中国有无数的中小企业家。疫情每拖延一天,他们都在承受巨大的损失和内心的煎熬。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坚持给员工发工资,没有抱怨也没有咒骂。

那些恶意传播者,那些故意撒谎隐瞒的人,你们要睁大眼睛,怎么忍心让全国人民都陷入这该死的病毒!

此刻,我们虽然没有像他们一样战斗在前线,但是一定要做好家里的自我隔离,不要给国家添乱,不要辜负所有在前线不顾一切的医护人员!

沉住气,提高免疫力。疫情过去了,我们摘掉口罩,走出去,呼吸新鲜空气,在街头欢笑拥抱,还不晚!

举措一:发现疫情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科学划定风险等级区域,迅速开展流调溯源,对社区实行精准管控。

专家解读:近几个月来,国内发生的几起聚集性疫情显示,突如其来的感染病例往往在最初令人措手不及:有的感染病例发生在小区,有的在公共浴池,有的在农贸市场……这给病毒溯源和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与病毒作战,及早发现疫情是关键。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明确指出:发现病例2小时内要报告,核酸检测重点人群3-6小时、常规检测人群12小时内要报告结果。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说,要完善疫情直报机制,树立严格的时限意识,决不能因层层审核耽误疫情报告预警。应针对药店、海关、学校、养老机构、交通场站、农贸市场、冷冻食品企业等各类可能发生疫情风险的场所,实施跨部门、跨地区协同监测,加强疫情信息即时共享。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指出,医疗机构要严格规范设置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落实传染病首诊报告负责制。要进一步拓展延伸监测预警,健全多渠道信息来源,提高实时分析、集中研判的能力。

如何提高核酸检测能力?混检破题,力争5-7天实现所在地市人员检测全覆盖

举措二:以核酸检测为核心扩大预防,提升检测、采样能力,力争5-7天实现所在地市人员检测全覆盖。

专家解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6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提出,进行较大规模人群检测时,可采用将5至10份标本混检进行初筛的方法,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

6月11日,北京新发地发生聚集性疫情。北京市果断采用混样检测,在短时间内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做到应检尽检,对其他人群做到愿检尽检,短期内实现了一个千万级人口城市的核酸检测全覆盖。

随后,大连在战“疫”过程中将北京等地的混检做法升级为1:5、1:10混检技术,在保证检测质量的同时,快速提升检测能力。

王贵强指出,如遇疫情来袭,在首轮发病的时候,可以使用1:10核酸混检技术,迅速完成全员检测。此外也要统筹好核酸检测资源,加强第三方检测力量的建设,把科技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结合起来。

如何切断传染链?密接者、次密接者、无症状感染者应隔尽隔

举措三:坚决集中隔离,准备足够数量的隔离场所,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者全部集中隔离。

专家解读:早在1月2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三版《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中,就将无症状感染者纳入防控管理,强调无症状感染者应集中隔离14天,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也要进行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王贵强指出,目前大规模核酸检测是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的主要举措,行之有效,在疫情出现时要快速划定核酸检测范围,做到精准防控。

5月8日,吉林省卫健委通报一例新增的新冠肺炎本地确诊病例,系舒兰市公安局一名45岁洗衣女工。短短几天,疫情扩散至数十人,跨省传播风险剧增,传染链条一度成谜。

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指导组副组长范明说,舒兰市迅速构建并锁定“包围圈”,将密接者、次密接者和确诊病例小区、单位、关键场所、医院等重点场所相关人员六类人群列为重点,严格隔离、转运措施。

吴尊友指出,疫情防控施策贵在精准,关键要做好“大”与“小”的辩证法。在以密接管理为重点划大“包围圈”的同时,社区管控方面要切小、切细防控单元,按街道、社区,甚至小区、楼宇,精准划定管控区域。

如何做到集中收治?腾空医院,做好患者集中收治和物资人力调配准备

举措四:一旦病人超过10人,坚决腾空一所500张床位以上医院,集中收治,同时统筹做好重症病区设置。

专家解读:王贵强说,出现10人以上本地确诊患者就可能存在社区传播疫情,因此,要未雨绸缪,迅速确定定点医院,用于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此外,要统筹做好重症病区设置,原则上重症监护床位数不少于床位总数的10%。”王贵强说,同时也应组织高水平医院组建后备医疗团队准备整建制接管病区,物资、药品储备量应当满足医疗机构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

9月13日,云南省瑞丽市报告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均为缅甸输入。瑞丽紧急按下“暂停键”。

瑞丽市副市长杨谋说:“瑞丽的两例境外输入病例给我们以警醒。下一步,我们会细化预案,特别是在集中收治方面,按照定点收治医院能满足400个床位做好准备,提前腾空床位80个,做好医护人员随时就位准备工作,统筹好病区设置;同时,在物资、药品储备量上做到满足运转、救治需求。一旦出现确诊患者,病区可立即用于收治患者。”

如何做到信息公开?充分发布信息,稳定社会情绪科学引导预期

举措五: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做好信息发布,聚集性疫情发生后应每天发布信息,稳定社会情绪,科学引导预期。

专家解读: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报告新发病例,尤其是本地病例,可以引导公众根据疫情状态调整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社交距离、手卫生和减少聚集等,有效降低传播风险。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说,要用理性的数据和专业知识向公众解读疫情。准确的知识和信息是百姓的期待,也是打赢这场战役的重要保障。

多位专家表示,疫情期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多次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涉及医疗救治、社区防控、医疗队驰援、科研攻关、物资保障等热点问题。信息的及时公开发布,为“民之所需”和“政之所为”架起了桥梁。

居家隔离易现的16个心理反应、6个问题和6种解决方法:

居家隔离,每个人多多少少的都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反应,没错,不是症状也不是问题,而是反应。

居家隔离的家庭成员容易出现16个心理反应,以及由此会带来哪6种问题?又有哪些解决办法呢;?

一、隔离在家,容易出现的16种心理反应

1、失眠。

疫情期间,我们会随时关注疫情的各种信息,所以会紧张、焦虑、心烦。就算以前没有睡不好的这种情况,但在疫情期间,人的情绪起伏比较大,所以就会失眠。

2、情绪起伏大。

我们会因为疫情的好消息而觉得特别高兴,也会因为坏消息感到失落,所以情绪起伏也会非常大。

3、莫名的想哭。

物业管理部门的努力,社区政府人员的辛劳,志愿者们的奉献,医护人员的尽心尽力,家人在一起共渡的疫情的伴护等等这些点点滴滴都会让人想哭。

4、感到恐惧。

现在至少新闻上还没有正式的告诉我们说,有特效治疗的药物出现,全要靠自己的免疫力。所以我们就会设想各种的可能性,甚至,看到不好的报道会联想到自己,恐惧感就产生了。

5、易怒。

当我们看到有一些人不守规矩,胡搅蛮缠,自私自利就会非常的愤怒,是很正常的。

6、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就是一些你自己明明不想这样,但是又控制不了,就这么去做了,做完了之后心里更加的烦躁。

想把手机放下,可是还是睡不着,就打开再看群里的各种信息。明知道这些行为不能再这样持续下去了,但是自己控制不了,可是这么做了之后,就越发的自责,越发的慌乱。

7、兴趣丧失

开始被隔离在家,还打打游戏什么的,现在好像觉得这个游戏也没意思了,以前挺喜欢唱歌的,现在也不感兴趣了,就是会出现一种好像马上要抑郁了,感觉到各种兴趣都在丧失,在降低。

8、注意力无法集中

刚开始听说隔离这么多天,在家心里挺高兴的,觉得好多没看的书终于可以看了,以前攒了很多的片子终于可以看了,但是发现自己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什么也干不下去。

9、担心和焦虑

担心自己的家里的老人、孩子不戴口罩,或者说亲戚朋友出门去超市买了个东西回来,觉得心里特别的担心他会不会染上病毒?会产生过多的担心和焦虑。

10、对信息过载的烦躁

有的小伙伴已经觉得我要关闭朋友圈了,看见群里发什么都烦,看见亲人朋友给他发什么都烦,看见任何消息都会觉得非常非常的烦。

11、对周遭世界的不信任感

我们的社区运营人员给大家转发一些疫情相关的官方的一些消息,来自央视新闻、人民网、丁香医生,等等,就会有小伙伴说这消息是真的假的,其实就是他对周遭的世界都开始产生不信任。

12、幻灭感

这两天不止一次地听到周围有小伙伴说这个五月实在是太魔幻了,那么魔幻这其中就是有一种幻灭感,就是确确实实是不知道。这个疫情到底什么时候能结束?觉得心里面有点绝望对吧?

那么这些心理症状我们大家,可以对照自己对照一下家人,看一看这些问题是否你也同样存在。而除了这12个心理反应,还有部分居民会出现更为严重的4种心理反应:

1、持续不断的感到悲伤

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所以吉林和舒兰地区的小伙伴心里面是有很深的创伤的,甚至觉得被地域歧视了。

2、加倍的无助感

到目前为止,我们每天看到的疫情的数据,吉林地区在不断地增长。所以说我们吉林各地隔离封闭在家的小伙伴,心理上是很无助的。

3、心理退行

执着于“我的问题马上要给我解决”,好像退化到像小孩子一样,我的袜子踩脏了,你必须要把新袜子给我,必须要给我洗干净,只有小孩子才会这样。

4、严重的恐慌

由于疫情信息不断的更新,一些朋友还会出现生活不能够正常的进行,极度的恐慌。

需要强调的是,从心理学上来说, 这些都不是症状,只是一种面对灾难时间的正常心理反应,你也没有心理问题,因为它是暂时的,只是反应而已,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些反应。

二、面对16种心理反应,家庭关系

会出现6种问题

1、家庭成员之间的恐慌会互相传染。

比方说一大早起来,有一个人突然大叫:天呐!昨天晚上这个数字涨了这么多呀!这可怎么办?疫情看着更严重了。然后家里其他人马上打开手机说,这怎么办呢?这样下去这样不行。

2、由于过度焦虑而出现的大量矛盾。

如戴不戴口罩的争执,洗不洗手洗几遍的争执,要不要出门溜达的争执,上不上班的争执,怎么出去的争执等等。

3、人际距离过近而引发的持续不断的紧张感。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人际交往的关系是这样的:

亲密距离:15cm-44cm。(只限于恋人和夫妻)

熟人距离:46cm-122cm。

社交距离:120cm-370cm。

公众距离:370cm-760cm。

有一个经典的比喻很恰当:人就像刺猬,离得远觉得冷,离得近觉得扎,过近的距离是会引发焦虑的。

孤独和独处是不好的,但能给人带来慰藉。

每个成年人都是这样,我们一方面需要亲近感,另一方面也需要距离感,我们需要一定的归属感安全感,希望得到别人的希望支持和爱,又想独立自由,有自己的空间,这两种需求看起来是截然相反的,但这两种需求其实是贯穿我们一生的。

当我们是婴儿的时候,我们完全依赖于父母。2岁左右我们开始尝试跟父母分开,但又不敢离父母太远。到了青春期,我们非常想离开父母,所以就出现了叛逆期。当我们成年之后,我们就离开了父母和家庭,一个人踏上人生的旅程,所以我们需要跟另外一个人建立亲密关系。所以当我们长成成年人之后,我们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是不断变化的。

在疫情阶段,我们的人际距离变得没有变化了,不多元了,我们天天都跟家里人待着,时间长了我们就会焦虑,因为独处的空间被剥夺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其实都是在亲密关系和在独处的时间里慢慢完整的。

4、旧有矛盾的爆发

原本就存在的一些矛盾,由于被隔离在家,这个矛盾就被放大了。如婆媳关系、夫妻争执、教育理念等。家庭成员之间从来做不到好好倾听,沟通不到位,憋在家里之后就会更容易吵架。

5、内疚的情绪

家中责任越大的人,内疚的情绪越重。其实内疚感是特别无力的感觉,越是内疚就越做不好任何事。内疚感是心理能量层级中,内疚感是最低的能量状态。

6、中,老年人特别容易产生内疚和恐慌

相信大家在新闻里都可以知道,感染这次肺炎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所以有些老人就会特别担心自己给家人添麻烦,与此同时也会产生“万一自己染病,家人会不会不管我?”的恐慌。所以老年人的内疚和恐慌是更多的。

三、改善家庭成员关系的6种方法。

1、要更理解家人的情绪。

人在经历一些自然灾害时,会有的一些心理创伤应激反应,是想对比较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但是在疫情的当下我们每个人都要了解一些,就能够更加的理解自己,也能够更加的理解家里人。

心理创伤应激反应:

①否认。

这种事怎么会发生在我身上呢?其实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因为太害怕,所以否认危险的存在。

②愤怒。

“幸存者内疚”引发愤怒。其实我们每个人至少目前为止,都是此次疫情的“幸存者”,这是看到一些如混乱的管理、快递物资的去向等等此时,我们产生的愤怒便是由“幸存者内疚”引发出的。

③讨价还价。

面对疫情,我们突然觉得似乎什么都做不了,便会出现一些不切实际的祈祷和交换,如用xxx来换我的家人不得病等等。

④抑郁与哀伤。

因为铺天盖地的疫情消息而产生的不自信、不信任、恐惧、悲伤等,会逐渐进入一个濒临抑郁的状态,但是也有一些小伙伴他的心里自愈能力较强,所以他的抑郁和哀伤的阶段会比较短。

⑤接受。

接受了疫情、接受了居家隔离、接受了目前灾害正在发生,我们正在全力的救助和解决,这一切真的正在发生,我现在全然的接受它。

⑥重建。

最后一个阶段,我们开始重建自己的生活,重建自己的心理秩序。包括家园的重建、自己健康的重建、家庭关系的重建等等。

在灾害事件当中,对于心理创伤应激反应是有易感人群的,就是女人和老人。他们的经济来源比较少,社会资源比较少,对应急事件的情绪处理能力差,在家中承担照料者的角色,或原本就有心理障碍。所以,疫情期间,多多地给他们一些理解和体谅吧

2、从自己做起。

让生活正常和有序起来,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不要把注意力全放在疫情上,生活还是要继续的。

3、尊重家人的情绪。

不要强迫家里人和你一样正常有序,不必保持家庭成员的一致性,不要在这个时候做家庭的监工和警察,尊重接受每个家人的情绪反应。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就可以改变家人了。

4、设立家庭共同时刻

隔离期间,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段,设立一个家人可以一起参与的游戏,或者一起做家务、谈心等等

5、帮助家人重拾生活

帮助每个家庭成员找回生活的乐趣和目标,前提是他想,千万不要冷嘲热讽。比如说家人要现在开始减肥,或者现在起每天做100个俯卧撑在家里。他自己想这么做,你不要去嘲笑和奚落他,并且帮助他、鼓励他去完成。

6、睡前聊天

一定要注意是睡前,睡前是特别重要的一段时间,在睡前关心一下每个人今天的感受,今天你觉得怎么样?今天吃饭怎么样?身体状况怎么样?今天是不是看了很多疫情的消息?心里难不难受,关注家人的感受,好好跟家人说晚安。

四、部分典型问题的处理方法

1、疫情这个突如其来的意外改变了原有的生活节奏和秩序,如何处理好自己应对它的情绪?

A:首先你接纳你的情绪。现在由于疫情的发生,你的生活节奏和秩序都被改变了,这是正常的。接纳你所有的这些情绪,然后逐步的恢复秩序,先从吃该睡睡开始做起。

2、家人在微信群里看到一些未经证实的谣言容易焦虑,而且还传播焦虑,多次劝说无果。直到官方辟谣,他们才会认为那是谣言。劝说家人不信谣不传谣有什么好的方法?

A:和父母谈谈感受,问他们原因,并认同父母的感受,他们的恐慌就会降低一大半。也可以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比如我,把这个转发给我,或者我看到他们特别关注这样的消息,我就会告诉他说,不要转,千万别转,转发后你的微信号就被封号了,他们一听吓住了立刻就不会转了。

3、家人朋友外出卖菜或去超市时不愿意戴口罩,在这个非常的时期,我提醒他们戴口罩,反而会引发他们的反感,从而产生矛盾,这时该怎么处理?

A:其实这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盲目自大,自我合理化,会觉得“没事儿,我又没有接触带病毒的人”。对此,首先要理解他。其次,对他做好科普。

4、有些亲戚朋友不重视疫情,仍然到处串门。对于是否拒绝心里特别矛盾。这种矛盾心理该如何处理?

A:首先,不要太爱面子,直接拒绝,命比面子更重要。其次,理性的帮他分析,倾听他的恐惧,也可以让他睡前的听听音乐或者是听一听我们免费的音乐疗愈心理课程。

5、家人每天接收到很多负面消息,导致一天的心情都会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晚上睡不着觉,该如何帮助家人化解负面情绪?

A:所有在现在这个时候特别爱信谣传谣,或者说是特别的恐慌的人,其实都是因为背后太恐惧了。不要否认他的恐惧,甚至跟他一起聊一聊恐惧,你也说一说你的恐惧。恐惧这个家伙,你越说出来,越表达出来,它就越没有那么大的威力,一起面对它,一起说道说道,怕什么呢?

全球的新冠疫情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以美国、巴西、印度为代表的国家,疫情尚未现增幅减缓的迹象,而以西班牙、日本、韩国为代表的国家,又出现第二波疫情。正是在此背景下,我国在取得抗疫胜利后,舒兰、北京、乌鲁木齐、大连又相继出现局部疫情。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病毒可能已潜伏在各地,在一定条件下会被“唤醒”。

国外有专家从2019年上半年欧洲和美国的废水中,检测出了新冠病毒,这表明,病毒可能早已存在于世界各地,一旦条件成熟,它们会被“唤醒”,从而四处传播。走红网 >> 资讯 >> 娱乐 >>

最近疫情为什么又严重了 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

2022-08-23 06:57:42 夏天

最近疫情为什么又严重了?当前,全球的新冠疫情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以美国、巴西、印度为代表的国家,疫情尚未现增幅减缓的迹象,而以西班牙、日本、韩国为代表的国家,又出现第二波疫情。

正是在此背景下,我国在取得抗疫胜利后,舒兰、北京、乌鲁木齐、大连又相继出现局部疫情。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病毒可能已潜伏在各地,在一定条件下会被“唤醒”。

国外有专家从2019年上半年欧洲和美国的废水中,检测出了新冠病毒,这表明,病毒可能早已存在于世界各地,一旦条件成熟,它们会被“唤醒”,从而四处传播。

我国近期爆发的几处疫情,有可能无意中打开了其开关,“放出了”病毒。

2、病例清零日久,人们思想上有所放松。

即便是曾经深处新冠暴风眼的武汉,全民核酸大排查后,人们对病毒的防范心理也有所下降,加上天气炎热,很多人在公共场所摘下了口罩。武汉人尚且如此,外地人一定更加放松,以为病毒不会卷土重来了,于是防范心理有所懈怠,这便给了新冠“杀回马枪”的机会。

3、境外疫情严重,病毒输入性风险较大。

网上有个说法:中国成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于是,大量在外的游子和留学生想要回家,甚至一些国外人也想挤到中国来避一避,一张回国的机票曾经炒到几万甚至十几万。这无疑增加了防控的难度,一度,国内新增病例全部都是输入性的。虽然我们建立了隔离制度,但仍然防不胜防。

4、新冠病毒过于“狡猾”,我们对其知之甚少。

一度,我们按常规分析,其潜伏期约14天,但实际病例中,有潜伏超过一个月的。一度,我们认为,天气转热后,它会如非典一样消失,谁知它在盛夏还在爆发。

对于新冠,我们了解的还不多,较为被动。

正因为此,目前我们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将防控工作常态化、长期化。在没有其他更好办法之前,我们能做的就是严防死守,做好疫情的防控,切断传播途径。二是加紧研发疫苗。这是防疫的最好办法,目前国内有几支队伍在进行攻关,有的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对于目前乌鲁木齐、大连的疫情,我认为短期内应该可以得到控制,大家大可不必恐慌。

国内疫情的第一个阶段在4月份,已经逐步结束了。

然而,国内一些地区,陆续出现疫情的反弹,比如:北京新发地市场的疫情,新疆聚集性活动导致的疫情,还有大连的疫情。

北京疫情的爆发点在新发地市场,这个是大型的批发市场,人员复杂,流动性大,通风条件没有那么完善,很多场所是密封的。

新发地市场的牛羊肉大厅,里面的豆制品和海产品,发现阳性标本比较多。

新发地市场的病毒,做基因测序发现病毒来自于欧洲方向。感染途径可能是感染者污染了新发地环境,或者是海产品被污染。

北京疫情的爆发,是因为新发地市场引发的疫情反复,新发地市场人员集中,所以疫情扩散的速度也快。

北京疫情波及到河北,四川等省份。大连和新疆疫情是怎么爆发的?

新疆疫情爆发,是因为聚集性活动,大多数病例,来自于新疆的乌鲁木齐,尤其是天山区,是疫情的重灾区。

大连疫情的爆发,是跟一个海鲜加工公司有关联,这个公司有多名员工受感染。公司的加工车间,食堂等环境的采样,验出了病毒。

大连和新疆的病毒来源,还没有确定,需要对病毒做全基因测序,才能确定病毒的源头了。精准防控疫情是趋势,局部反弹不会引发二次疫情爆发

新疆的乌鲁木齐进入战时状态,社区进行封闭式管理。乌鲁木齐对于重点地区进行二次核酸检测。

大连疫情波及到北京,福建,黑龙江,吉林等地,大连有15名病例输出到这些省份,病例是凯洋员工或关联病例。

大连对于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和检测,而且高风险的重点人群进行二次采样检测。

国内疫情可能会出现局部反弹,但是只要我们做好精准防控,疫情不会二次大爆发。当下中国各地又出现疫情”这个提法不确切。目前我国出现斩冠病例者仅北京和新疆,中国有3O多个省市区,怎么能说“中国各地”呢?切记,不能夸大喧染,这样会造成不良后果地。况且北京的疫情己控制,现只新疆,也就几十例。疫情来自何处?一是本土,这是一些未有明显症状的感染者,或治愈后又反复者。一是境外输入,由国外入境者带入的病例。当前,在我国疫情大面积已经控制的形势下,个别地方又出现反复,不足为奇。我国已取得防控新冠疫情的经验,而且对疫情反复有高度的警惕性,北京能控制,同样新疆也能控制。不必担心。

意思是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疫情,汉语词语,指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较大范围内出现的较大型疫情有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等。

预防措施:

传染病未发生时的一般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对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外环境加强管理(如“三管一灭”等项工作);抓好计划免疫,保护易感人群;通过重点人群定期健康检查(如对托幼机构、饮食、饮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病原携带者;开展卫生宣教等。

在灾区由于卫生设施被破坏,环境卫生条件恶劣,生活物资供应困难,居民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原因,各种传染病发生及流行的机会大大增加,更应加强一般性预防措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417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