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章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根据今日头条资料显示,《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其主旨为“莲,花之君子者也”,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爱莲说》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继写“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写了唐人,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
1 关于赞美柳树的诗句
咏柳⑴ 唐 贺知章 碧玉⑵妆⑶成一树⑷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⑸。
不知细叶谁裁⑹出, 二月⑺春风似剪刀。 注释 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 妆:装饰,打扮。
⑷ 一树:满树。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⑻ 似:好像,如同。 译文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题解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赏析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2 关于柳树的短文或诗句一场春雨刚过,柳树那细细长长的枝条上又泛出一层新绿。
那些冒出来的毛茸茸的小芽,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四处张望了一下,就舒展起身子来。它那婀娜多姿的树干映衬那柔软的枝条,还有那满树可爱的叶子,乍一看,就像一位楚楚动人的女子,亭亭玉立。
枝干上分出几条枝杈,枝杈上又分成了密密的枝条,像一头浓密的头发。如果说树干是生命的桥墩,那么这些密密的枝条就是给树叶输送营养的生命桥梁。
等到春风唤醒了沉睡的柳叶,它就开始生动起来,跳起欢快的舞蹈,还有模有样的!那些嫩绿的叶子,给人们的感觉是眼前一亮,鲜活极了,生机勃勃。和煦的春风拂过柳叶,它们在对你笑,向你招手,使你一天的心情都很舒畅。
被春姑娘这位高级理发师剪成了细长细长的柳叶,像一轮绿色的月亮,又像一条眉毛,怪不得人们说“柳叶眉”是指女子的眉毛呢。这时,柳树花也不闲着,赶紧把似雪非雪的柳絮散播出去了。
顿时,天上又下起了“人造”雪花,似雾?似烟?似云?我仰望着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竟一时语塞,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落一簇在脸上,茸茸的,痒痒的。
走在湖边,看着那些垂柳,就自然想起了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 关于柳树的短文或诗句一场春雨刚过,柳树那细细长长的枝条上又泛出一层新绿。
那些冒出来的毛茸茸的小芽,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四处张望了一下,就舒展起身子来。它那婀娜多姿的树干映衬那柔软的枝条,还有那满树可爱的叶子,乍一看,就像一位楚楚动人的女子,亭亭玉立。
枝干上分出几条枝杈,枝杈上又分成了密密的枝条,像一头浓密的头发。如果说树干是生命的桥墩,那么这些密密的枝条就是给树叶输送营养的生命桥梁。
等到春风唤醒了沉睡的柳叶,它就开始生动起来,跳起欢快的舞蹈,还有模有样的!那些嫩绿的叶子,给人们的感觉是眼前一亮,鲜活极了,生机勃勃。和煦的春风拂过柳叶,它们在对你笑,向你招手,使你一天的心情都很舒畅。
被春姑娘这位高级理发师剪成了细长细长的柳叶,像一轮绿色的月亮,又像一条眉毛,怪不得人们说“柳叶眉”是指女子的眉毛呢。这时,柳树花也不闲着,赶紧把似雪非雪的柳絮散播出去了。
顿时,天上又下起了“人造”雪花,似雾?似烟?似云?我仰望着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竟一时语塞,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落一簇在脸上,茸茸的,痒痒的。
走在湖边,看着那些垂柳,就自然想起了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 征集关于描写柳树的诗词和文章咏柳诗
柳树属于杨柳科,品种繁多,据知有三千多种,遍布世界各地。我国的柳树品种也多达五十余种,尤以垂柳、河柳、旱柳、杞柳、黄花柳、长叶柳居多。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很喜欢柳树。人们借助抒情媒介,通过感情渲泄,以柳入诗,写下了不知多少美妙动人的诗篇。
《诗经》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就有咏柳的诗。诗说“昔我往矣,扬柳依依”,诗借助柳絮依依,寄托怀往之情。很著名的咏柳诗当推古唐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了:
碧玉装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条。
不知细叶谁栽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用丝条细带比喻柳条,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别出心裁地呕歌了迷人的春天。在春风吹拂之下,柳树抽芽长叶,正是细如剪刀的春风,“裁”出万条碧绿的柳条,装扮出这绿意盎然的春天。
白居易的《杨柳枝》则将初春新柳的婆娑轻扬,弱不胜莺的风姿,描写得细致入微。诗道:
依依袅袅复青春,
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
绿丝条弱不胜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观察柳絮形状很细致,他的《池上絮》堪称鞭辟入里之作:
池上无风有落晖,
杨花晴后自飞飞。
为将纤质凌清镜,
湿却无穹不得归。
这里,杨花即柳絮。夕阳胡畔柳絮满天,杨花飘落水面,被水浸湿再也不能飞起来。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绘,体现出陶醉于旖旎的大自然风光的情趣。
唐代诗人吴融有一首《杨花》则又有另番滋味:
不斗浓华不占红,
自飞晴野雪朦朦。
百花长恨风吹落,
唯有杨花独爱风。
诗表的是对杨花的肯定。杨花虽然没有百花艳冶的颜色,但是却有着百花所没有的个性。它不惧怕风吹雨打,反而凭借风力,在空中像雪花似的自由自在飞舞,别具一格。
清代周志蕙有一首《柳》诗云:
岁岁逢春春可怜,
争禁三起又三眠。
丝丝愁绪随风乱,
濯濯丰姿著雨妍。
古渡欲牵游子棹,
离亭留赠旅人鞭。
一声长笛河槁晚,
回首苍茫几树烟。
这首诗虽然题名为“柳”,却抒发了游子的离情。岸边长长的柳条仿佛舍不得游子远去,要牵住即将启程的船。柳树被人格化了。暮色苍茫中,船上的游子也频频回首眺望河边如烟的垂柳,好象在向亲人作别。
我国古代与柳有关的掌故就更多了,这里仅举一例。清代西征大将军左宗棠斩驴的故事和后人的颂诗,至今仍在西北地区广为传颂。
清朝同治年间,俄国军队霸占北疆领土,朝廷派左宗棠为大将军,西征抗敌。同治五年(1866年),左军挥师入甘,但见沿途“赤地如剥,秃山千里,黄沙飞扬。”左即传令:“凡大军经过之处,必以植树迎候,否则,无论巡抚、县令,提头来见。”军令如山倒,很快地,大军明天到哪,树就先天栽到了哪。左率军一路厮杀到北疆。返回时,沿途已是“千里陇原,柳絮娜娜”。在凯旋途中,左宗棠见一些树皮剥落,以致枯死。左下车细看,发现一棵树下系着一头驴子,它正在啃柳树的皮,左宗棠当即火冒三丈,下令侍卫,将驴牵到酒泉城内鼓楼下,然后击鼓传令,集合军民、官吏前来听令受训。左站在鼓楼上,下令当众斩杀驴子,并宣布,若有人胆敢破坏柳树,与驴同罪,格斩勿论。人们心胆俱惊,谁也不敢再伤一棵柳树,几年以后,柳树成荫。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左大将军植树爱柳的功劳,就将左公西征时所栽的柳树起名为“左公柳”,甘肃巡抚杨昌浚,还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以赞颂此项功德。诗云:
大将西征人未还,
湘湖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柳树柳诗,令人感叹。
参考资料: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
2、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去抓日已疏》
3、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
——唐·王昌龄《闺怨》
4、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欧阳修《踏莎行》
5、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6、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元·薛昂夫《最高楼》
7、弱柳从风疑举袂。——刘禹锡《忆江南》
8、年年柳色,灞bà陵伤别。——唐代李白《忆秦娥》
9、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温庭筠《菩萨蛮》
10、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青平乐》
11、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12、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周紫芝《踏莎行》
1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4、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1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16、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7、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告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8、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刘禹锡唐《杨柳枝》
19、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
20、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2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经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就是柳絮。苏轼有《杨花词》)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6 关于杨柳的诗句1、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作者志南 朝代宋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白话翻译:
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
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
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2、凉州词二首
作者王之涣 朝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白话翻译: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自己的领土,看到了边界以北的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此次中原之行只好无功而返。
3、闺怨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白话翻译:
闺中**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
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4、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作者晏几道 朝代宋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431356134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白话翻译:
当年首次相逢你酥手捧杯殷勤劝酒频举玉盅,是那么地温柔美丽和多情,我开怀畅饮喝得酒醉脸通红。翩翩起舞从月上柳梢的傍晚时分开始,直到楼顶月坠楼外树梢的深夜,我们尽情地跳舞歌唱,筋疲力尽累到无力再把桃花扇摇动。
自从那次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里与你相拥。今夜里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还怕这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5、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 朝代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白话翻译: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7 描写杨柳的文章诗歌有哪些周紫芝《踏莎行》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贺铸《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东溪种柳》白居易 野性爱栽植,植柳水中坻 乘春持斧斫,裁截而树之 长短既不一,高下随所宜 倚岸埋大干,临流插小枝 松柏不可待,(木便)楠固难移 不如种此树,此树易荣滋 无根亦可活,成阴况非迟 三年未离郡,可以见依依 种罢水边憩,仰头闲自思 富贵本非望,功名须待时 不种东溪柳,端坐欲何为?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苏州柳 唐白居易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五月水边柳 唐崔护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新柳 唐崔橹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堤上柳 唐戴叔伦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赋得长亭柳 唐戴叔伦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独柳 唐杜牧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御沟柳 唐杜荀鹤 律到御沟春,沟边柳色新细笼穿禁水,轻拂入朝人 日近韶光早,天低圣泽匀谷莺栖未稳,宫女画难真 楚国空摇浪,隋堤暗惹尘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龙津 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柳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咏柳二首 唐顾云 带露含烟处处垂,绽黄摇绿嫩参差 长堤未见风飘絮,广陌初怜日映丝 斜傍画筵偷舞态,低临妆阁学愁眉 离亭不放到春暮,折尽拂檐千万枝 闲花野草总争新,眉皱丝干独不匀 乞取东风残气力,莫教虚度一年春 柳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柳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如凭细叶留春色, 须把长条系落晖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御沟新柳 唐贾棱 御苑阳和早,章沟柳色新托根偏近日,布叶乍迎春 秀质方含翠,清阴欲庇人轻云度斜景,多露滴行尘 袅袅堪离赠,依依独望频王孙如可赏,攀折在芳辰 御沟新柳 唐李观 御沟回广陌,芳柳对行人翠色枝枝满,年光树树新 畏逢攀折客,愁见别离辰近映章台骑,遥分禁苑春 嫩阴初覆水,高影渐离尘莫入胡儿笛,还令泪湿巾 柳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关门柳 唐李商隐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 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垂柳 唐李商隐 垂柳碧鬅茸,楼昏雨带容思量成夜梦,束久废春慵 梳洗凭张敞,乘骑笑稚恭碧虚随转笠,红烛近高舂 怨目明秋水,愁眉淡远峰小阑花尽蝶,静院醉醒蛩 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宝奁抛掷久,一任景阳钟 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李商隐 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解有相思否,应无不舞时 絮飞藏皓蝶,带弱露黄鹂倾。
8 关于柳树的精美诗句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代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周邦彦《兰陵王·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9 关于柳树的诗句1、《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青门柳》 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3、《长安新柳》 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4、《临川见新柳》 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希望以下内容中,你能找需要的合集。
1宗璞,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1928年生于北平,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退体于中国社会科学业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既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学厚渊源,又得外国文化长期耳濡目染,她的作品蕴含东方传统哲学文化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相结合的精神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高雅格调。主要作品有小说《红豆》、《鲁鲁》《三生石》童话《寻月记》《花的话》《总鳍鱼的故事》散文〈西湖漫笔〉〈奔落的雪原〉〈花朝节的纪念〉〈三松堂断忆〉等,出版了多种小说散文童话选集。由〈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组成的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是宗璞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2王鼎钧 台湾作家之一 他作了一本很著名的散文叫《开放的人生》。
3卡毓方 自己百度一下。
4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5钱钟书 自己百度一下。
6张晓风 张晓风简介:张晓风,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他处,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余光中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
张晓风散文: ·初 雪 ·步下红毯之后 ·孤意与深情 ·爱情篇 ·只因为年轻啊 ·春之怀古 ·衣履篇
7刘心武 自己百度一下。
8刘湛秋 刘湛秋,男,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他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他译的《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为广大读者喜爱,并一度成为畅销书。近几年他写作散文颇丰。以抒发情感、人生为主,笔触细腻,行云流水,有其独特的唯美的散文风格。台、港文坛对其散文评价颇高。作品被译为英、法、日、俄、意、德、西等多种文字。 著名作家刘湛秋一直被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和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他认为现代生活,使人们“活得很累”,他提倡“轻诗歌”、“轻松散文”、“轻松的生活方式”,主张“以轻对重,以轻对累,”于己“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为劣境所苦,”也就是以平常心看徒荣华富贵与利害得失,心如明镜如水。淡化貌似严肃、正经的说教所带来人僵化、刻板、不近人情的生活方式。他的散文《雨的四季》、《伞》、《卖鞭角的小女孩》等都曾被收录中学语文课本。 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被海内外文坛誉为现代山林文学的代表。本集中选的80篇散文,可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超时空的田园心态,篇中无论写情感、人生,还是写都市、文化、旅行、经济,都用他特有的唯美风格,用纯情的语言、轻松的方式,在和读者谈心,流露出由衷的快乐和淡淡的忧悉。他的文字自然、亲切、优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声,他都能轻松道来,吸引着你,并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集中不少散文已广为流传,为多家报刊选裁,为电台广播,其中《雨的四季》、《随便为自己找个座位》等数篇散文已进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及课外读外。
9陈染 陈 染 女,1962年4月出生于北京。她幼年学习音乐。18岁兴趣转向文学。23岁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曾在北京做过四年半的大学中文系教师,后调入中国作协作家出版社做编辑。曾在澳洲墨尔本的英国伦敦大学、爱丁堡大学等旅居生活和讲学。现居北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她的小说在英、美、德、日等国家以及港台地区均有出版和评介。根据她的小说《与往事干杯》改编的同名**,被选为国际妇女大会参展**。《陈染文集》一、二、三、四卷于96年8月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陈染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发表诗、散文,至今已有十几年,作为纯文学、先锋小说中的女性作家,她始终独立于当今文坛的某种“热闹”之外,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文学研究者的关注。她以强烈的女性意识,不懈的探索精神,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独特而重要的女性作家代表。陈染曾获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等。
《纸片儿》收录了陈染在文坛脱颖而出的《世纪病》等一系列表现青年人苦闷、孤独和叛逆的小说,他们急欲冲破陈旧的观念和秩序,为心灵的荒野寻求出路。而《纸片儿》等弥漫着诡秘忧伤与人性扭曲的故事,使陈染一度被视为神秘主义者。这是孤独者、叛逆者的破碎童话。
《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 女人是可以弹奏的花朵,需要轻抚,也需要倾听。那喁喁独述的,不仅有笑面桃花,还有些枯叶残枝,而潜风暗送的,不知是几许心香,还是几许心痛……本书展示了女性独有的复杂或变异的心理,把一个女人的欲望、心智、孤独、恐惧、病态、阴暗等等一切的本来面目都呈现了出来,被视为中国女性主义的先声和代表作。
《嘴唇里的阳光》以独特离奇的视角、大胆怪异的想象,叙述了一系列女人的故事。巫女、空心人和秃头女们都在为幻觉守寡,在杂草丛生的情欲地带,人影都像灵魂一样轻……本书是陈染先锋气质的代表作品。
《私生活》 本书是一部描写现代大都市女性生命轨迹的严肃的先锋小说,它以主人公自身的女性经验和隐秘的内心生活为视角,讲述了一个女孩儿在成长为一个女人的过程中不寻常的经历和体验。女主人公在一特殊的生活背景中长大,叙述了在学生时代她是个孤寂的不能融入集体的“陌生人”……
《声声断断》 是作家陈染继长篇小说《私人生活》之后的又一本力作。她用日记这一文体,细腻、委婉而又冷峻、幽默地叙述了她的生活、思想与情感,目光直抵生活及人性的内核,把貌似平淡安然的日子注入了无限诗性、哲思和感悟,把生命与艺术交融到了极致,如同一束束思想的闪电,令人猝不及防、怦然心动而又感怀深思。
《沉默的左乳》 本书为陈染的中篇小说集,在这些形式不一风格各异的小说里,陈染讲述了一些女人的秘史,在肉体与灵魂之间、精神和内心之间、爱与婚姻、爱与背叛之间她们的挣扎和反抗。
《不可言说》 是陈染的一部谈话录,这部思想密集又丰富多彩的谈话录是与《声声断断》同时出版的姊妹篇。《声声断断》是她深挚的内心独白,《不可言说》是她与国内外友人的充满智性的交流。两相对照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较为丰富全面的陈染。
《踏春》
告别冬天的严寒
春,悄然而至
那柔媚的春风
轻轻将春天吻醒
大地开始象一块调色板
染尽赤橙黄绿青蓝紫
画一幅春天的水墨丹青
那北回的归雁
迎着春天的朝霞
不断变换雁阵
春燕啄着春泥
飞回旧时的屋檐
那早谢的林间飞花
穿越千年
在唐诗宋词里翩翩起舞
枝头闹春的花与叶
和着啾啾的鸟鸣
共跳一曲春天的芭蕾
携三五好友
赏花戏水
共赴一场春天的花汛
(一)农历的二月,正值早春时节。南方地区的气候,总是时晴时雨,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然而,东风解冻,散而为雨;春雷惊蛰,草木萌动。料峭的寒风,凄冷的阴雨,潮湿的雾霾,终究挡不住春天的脚步。随着季节时令的更迭,悠悠春风,应时而生;潇潇春雨,飘然而至。春风如酥,春雨如膏,润泽大地,滋养万物。一时间,山川原
(一)
农历的二月,正值早春时节。
南方地区的气候,总是时晴时雨,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然而,东风解冻,散而为雨;春雷惊蛰,草木萌动。料峭的寒风,凄冷的阴雨,潮湿的雾霾,终究挡不住春天的脚步。随着季节时令的更迭,悠悠春风,应时而生;潇潇春雨,飘然而至。春风如酥,春雨如膏,润泽大地,滋养万物。一时间,山川原野、田园阡陌、村落农舍、房前屋后,到处百花盛开,万木争荣,姹紫嫣红,春意盎然。
阴雨初歇,天空晴朗,春风和煦,山水明净。一轮杲杲的春旸,悬挂在蔚蓝疏朗的天空,散发出明彻柔和的光辉,照彻寰宇,光曜大地。春天温润的阳光雨露,唤醒荒凉沉寂的土地,凝聚生命成长的气息。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升腾起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蓬勃生机,催生出莺歌燕舞、桃红柳绿的旖旎景象,让人赏心悦目,充满诗情画意。
在这春风沉醉的日子,在家里蛰伏一个冬天的人们,耐不住春日暖阳的熏陶,挡不住万紫千红的诱惑,趁着晴朗平和的天气,红男绿女,三五成群,呼朋唤友,结伴而行。到原野上去远足游玩,踏青赏花,呼吸新鲜空气,与明媚的春光透彻地融和在一起。他们怀着无比愉悦的心情,纷纷离开喧嚣的街市,走出闭塞的家门,来到僻静的郊野,走进原野山川,走进森林草地,与青山绿水进行亲密地接触,借以释放自己向往自然、亲近自然的天性。他们徜徉在温暖的阳光下,投入到春天的怀抱里,踯躅于山边水涯,漫步于荒野幽径,穿行于树丛花蹊,兴奋地聆听百鸟的歌唱,品味花朵的芬芳。他们为了寻找春天的足迹,翻山越岭,探幽寻胜,登高望远,临渊戏水,一路上山高水长,浅唱低吟,意兴悠然。他们被苍郁的原野、潺潺的流水、碧绿的草地、浩瀚的林海所吸引,被苍莽原野无边的美景所陶醉,尽情地领略山水情趣,恣意地欣赏林泉风光,从大自然中寻找到自己的乐趣。
自古以来,人们把早春时邀朋会友,结伴而行,前往郊外原野远足散步,采青赏花,借以陶冶性情,皈依自然的一系列活动,取了一个非常有诗意的名字,叫做“踏春”。
(二)
说到“踏春”,人们最先想到的事情,应当是去赏花。立春过后,地气回暖,春风吹拂,新芽萌动,春情勃发。随着被称作“东风第一枝”的梅花,笑迎漫天飘舞的飞雪,在铁骨虬枝的梢头绽放,凌寒吐蕊,浴雪而开,领先群芳,传递花信。紧接着,便在山川原野之上,铺开一幅群卉争芳的锦绣图画:野樱争春、山茶怒放、迎春竞艳、棠棣飘香、瑞香馥郁、木兰芬芳……各种各样的花朵应时而开,争先恐后,各不相让,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妖娆景象。一时间,赏不完的水仙海棠,品不够的玉兰红杏,看不尽的夭桃秾李,赶趟儿似地竞相开放,嫩红娇绿,粉妆玉饰,逞妍斗色,群芳荟萃,将大地点缀成一个偌大的天然花园。在这春光乍现的时候,当你兴致勃勃地来到原野上,欣赏山水园圃里群芳争妍的绚丽图景,一定饶有兴味,神思飘逸,心情好得不得了,不由得从内心感叹自然衍生、天地造化的神功,为这百花盛开、群卉争芳、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的烂漫春天兴奋地点赞!
早春时节,当人们走进乡野农庄,随处可以看到“入山无处不花枝,远近高低路不知”的绮丽景象。近年来,随着农业规模化种植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地方新开拓种植的果园,动辄数千百公顷。一旦等到花开之时,当你来到这些“花果山”中,只见漫山遍野,尽染芳菲,到处花枝招展,灿若云霞,香风阵阵,蜂飞蝶舞,感觉真正走进了“香雪海”。让你置身于花的海洋之中,简直辩不清东西南北,如同迷醉在万花丛中,瞬间为之惊艳和震撼。这时候,只要你略微沉吟下来,品味一下宋代赵葵的《赏花》诗:“人乐清明三月天,也随人赏万花园;偷闲把酒簪花去,不似儿童笑语喧。”必然对诗中所述赏花时的情趣,意有所感,情有所同,感到心领神会。如今,当人们置身于城市的高楼群里,深陷于物欲横流的世界,匆匆奔走于职场之中,生命似乎被禁锢在封闭的巢穴里。如果在春风和煦的早春,能够利用难得的节假日,抛开许多的繁琐事务,挤出些许空暇的时间,到春天的原野上去漫步,徜徉于无边的绿色之中,在公园、在旷野、在路边、在山头,看嫩绿的青草自由自在地生长,看鲜艳的花朵无拘无束地绽放,感受花潮涌动,香风扑面,彩蝶纷飞,欢声笑语的场面。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人们只有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才能体察天地万物的瑰丽,才能感悟生命的风采。
(三)
除了到野外去赏花,让人感到极有兴味的事情,便是到山野丛林里去“采青”。这里所说的“采青”,特指人们早春的时候,到野外采集各种可以食用的绿色植物,加工制作成保健养生食品的活动。这与汉族传统舞狮活动进入高潮时,“狮子”猎取悬挂于高处的“青菜”,作为其奖赏的“利是”,民间称之为“采青”的套路表演,意蕴上似乎有些相通,但并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自古以来,人们经常会利用郊游踏春的机会,进入到山边溪畔、水岸沙洲、田间地头,顺便进行相应的采摘活动,这也是上古以来一以贯之的传统。
在广大的南方地区,春季是多雨的季节。每当惊蛰过后,在轰隆隆的雷声里,绵绵细雨从天空飘然降落,潇潇洒洒,淅淅沥沥,无声地润泽干涸的土地,带来植物成长的勃勃生机。倏忽之间,春芽开始萌发,春草开始生长,原野上渐渐地泛起淡淡的新绿,正好应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的意境。值此温暖融和的春日,各种知名和不知名的野菜,诸如蕨箕、苦艾、苎叶、荠菜、鱼腥草、败酱草、鼠曲草等,从土层的缝隙中悄悄探出头来,好奇地窥探幽蓝色的天空,享受阳光雨露的抚慰,不断地舒展纤细的腰肢,将自己柔嫩娇绿的身子,袒露在春天的原野上。
这时候,正是人们换上轻盈的春装,带着盈盈的笑意,迈出封闭的门户,跨过狭隘的街巷,走出喧嚣的城市,来到广阔的原野,进行踏春郊游的最佳时机。这些赶着温润晴和的天气,到郊原上踏春漫步的人们,尤其是许多女性的游客,往往在踏青漫游、赏花观景的同时,还会在溪岸沙堤、河谷山坡、山野丛林里久久地驻足,四下转悠,到处寻觅,用兴奋而又挑剔的目光,审视脚下刚刚萌芽的植物嫩芽,寻找自己心目中的“山珍”,适时地予以采摘收拾起来。他们如同一只只刚刚飞出笼子的小鸟,在荒寂的山野间自由自在地飞翔,呼吸着富氧离子的清新空气,彼此相互招呼着,叽叽喳喳,大呼小叫,在山林田畴里钻来钻去,寻寻觅觅,悉心地发现所需要采摘的东西,不时地俯下身子,撷取那些绿意茵茵、鲜嫩欲滴的野菜,装进随身携带的口袋里。也许只要花上小半天的功夫,他们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将自己所带来的行囊,挤得满满当当,塞得鼓鼓囊囊,神情疲惫而又兴奋地走下山来。当然,这些满载而归的“战利品”,不但可以带给人以口腹的实惠,也能够让人体验到采摘的快乐。
这些在林地间自然生长的野菜,吸日月之精华,得山川之滋养,在富含矿物质和有机质的环境下生长,没有受到化肥农药的侵蚀,没有重金属和工业废水的污染,绝对是安全放心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在时常听闻查获无良商贩售卖有毒菜蔬、菜农超标使用化肥农药和植物生长激素、蔬菜的安全卫生质量难以保证的市场环境下,自然得到人们倾心地追捧。人们将它们采摘下来,小心翼翼地带回家里,经过一番精心的挑拣和清洗,便可烹饪现成的菜肴,或者制作时兴的食品,臂如做春卷、包饺子、做粄子,涮火锅等等。无论汆溜刷烩,还是烹炒煎炸,任凭你如何花样百出,随心所欲地加以烹调,保证色香味俱全,清香可口,鲜嫩绵软,齿颊留香,口感极佳。而且营养丰富,美容养颜,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具有极强的滋补功效,让人趋之若鹜,大快朵颐。
南方的客家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历史上被称为“瘴疬之地”。由于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人们极易患风寒湿痹症、热毒症、痈疖、疮毒、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野菜作为中草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好的食疗效果。比如马齿苋的药用功能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恒定,对糖尿病有治疗作用。再如蒲公英,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散寒止痛,舒肝利胆,可以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慢性骨炎等。又比如蕨菜,它还是向日本出口的山珍野菜,具有安神清热、降气化痰、利尿安神、润肺理气、补虚舒络、清热祛毒的功效,主治吐血、赤痢便血、子宫出血、遗精等症。所以,民间有“凡草都是药”的说法,但凡每年药市开张,或者平时的药摊上,许多野菜干制品以及花花草草,都会成为众人求购的中草药偏方。
在我们的家乡,人们为了品尝野菜的时鲜美味,同时将其药用价值发挥到最佳状态,达到最好的食疗效果,会变着法子将野菜制成特色食品,让它更具独特的地方风味。人们将刚采摘下来的野菜,配制成各种不同的肉馅,用来包饺子,做春卷、做簸箕粄。或者掺上大米粉、木薯粉、蕉芋粉等,用木棰和碓臼捣碎搅拌,做成各式各样的粄子,如艾粄、苎叶粄、白头公粄等。这些以野菜为原料制作的食品,或蒸或煮,或煎或炸,青翠鲜嫩,爽滑可口,风味独特,而且食疗效果显著,确实是春季难得的时鲜食品,让人赞不绝口。
这些野菜,在过去饥馑窘迫的岁月,曾经被称作“救荒草”。每当遇到青黄不接的春荒时节,这些从山上采下来的野菜,时常作为粮食的替代品,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成为饥荒中救命的口粮,维系着人们生存的希望。然而,物换星移,时过境迁,如今野菜早已卸弃了救荒的使命,因为其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良品质,成为具有特色风味的大众绿色食品。
(四)
据说,“踏春”的民间习俗,远在先秦时就开始形成,由来已久,遂成时尚,逐渐演变为汉民族最为重要的旅游风俗。自古以来,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的“花朝节”、农历三月初三日的“上已节”、以及随之而来的“清明节”,各地都会盛行踏春郊游、春禊祓禳等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在这些汉民族的传统节日里,人们兴之所至,怡然自乐,结伴到原野上踏青郊游,远足漫行。同时,还会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举办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游戏活动,借以锻炼身体,放松心情,感怀生命,皈依自然。因而,与“踏春”相关的各种活动,传承千年,绵延不绝,丰富多彩,成为一件官民共赏、老少咸宜、颇受普罗大众欢迎的赏心乐事。
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素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在他那篇脍炙人口的《兰亭集序》中,记叙了他于晋代的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上已节”,邀集一众当时颇有名望的官宦文人,到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举行修禊活动的盛况。他在这篇著名的骈赋中,向我们展示了当地优美的自然景观、淳厚的风土人情;让我们领略到了隽妙雅逸的名士风采、旷达玄远的中古之风,成为描写踏春旅游的滥觞之作。
宋代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写过一首《天童山溪上》的诗:“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溪深树密无人处,唯有幽花渡水香。”从这首描写“踏春”的记游诗中,表现了作者纵情山水,归依自然,追求淡泊与宁静的内心境界,可谓情趣盎然,意蕴幽远,精妙绝伦,值得细细地品味。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从古至今,无论在什么时候,每当时令跨入了春天的门槛,也便迎来了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
早春时节,正值踏春郊游的大好时机,原野上清风吹拂,嫩草泛绿,繁花似锦,莺歌燕语,到处是一派宜人的春光。大家喜形于色,热情相邀,结伴而行,一起来到优雅清新的山水之间,置身于温暖和煦的阳光下,迎着拂面而来的悠悠春风,面对碧水蓝天红花绿树的怡人风景,尽情享受大自然美丽的馈赠。这时候,无论是骑着高头大马的高官显爵,还是短襦长裙的黎庶布衣;无论是穿着峨冠博带的仕宦世胄;还是布褐青衫的寻常百姓。无数的才子佳人、红男绿女,不管三教九流、尊卑贵贱,大家都带着欢欣的笑容,一个个喜上眉梢,神采飞扬,高兴地击节而歌,踏浪而行,长歌短啸,且歌且行。尤其是哪些多愁善感的文人骚客、风流逸士,面对着眼前的青山绿水、旖旎风光,浸*在无限美好的时光里,一个个神思飘缈,文思涌动,诗兴大发,高声吟哦。他们出于对美好春光的内心依恋,对于生命现象的独到领悟,对于人间岁月的美好情感,定然会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用浪漫优雅的文字记录下来。并且加以艺术化的加工润饰,演绎成曼妙的诗行,凝炼成优美的佳句,创作出反映春天神采和风韵的瑰丽篇章,其中的一觞一咏,一吟一叹,无不文采斐然,让人手不释卷、荡气回肠。他们留存于后世的名篇佳作,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可以在卷帙浩繁的书海中信手拈来。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古代诗歌的开篇之作,主要描写了西周春秋时期农耕社会的现实面貌。《诗经》中有关“踏春”和“采青”内容的诗歌,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主要反映了农业耕作、男女相爱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一篇极为有名的《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根据这首诗所描述的意境,我们可以推测,这是青年男子唱给心上人的情歌。在某个仲夏的早晨,一个身着白衣的女子,提着小竹篮,来到芳草萋萋的田垅里采野菜。她袅娜的身姿、清丽的容颜,被一个早起的少年看见。少年钟情于她的美貌,在路边痴心地守候。因为久等不见,于是,他发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叹!
在《诗经》里头,还有许多反映这方面内容的篇章,如《采薇》《采蘩》《采苹》《卷耳》等等,大抵都与春天到山野间采摘有关,与当时流行“踏春”的风俗,或多或少存在着某些内在的联系。其中的一首《采薇》:“采薇采蔽,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只要你反复吟诵这些诗句,就会从心里浮泛起一幅“踏春”的图画,让人意念萦怀,情思飘逸。
自《诗经》以后,关于描写“踏春”的诗,如恒河沙数,琳琅满目;如过江之鲫,难以计数。然而,品鉴所有吟咏“踏春”的诗文,最让人推崇备至,并且让人心灵震撼的,应当是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据说,这首诗源于崔护的亲身经历,其中隐藏着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大意是说,崔护到长安城备考,清明节出城郊游时,到山庄讨水喝,巧遇一个靓丽的村姑,倚着桃花,眉目含情,不胜娇羞。崔护告辞后,情怀缱绻,无法遣怀。翌年清明,再次来访,未见村姑,只好题诗门扉,怅然而去。过了几日,心烦意乱,又来寻访。有一老者闻声出来,告知女子见诗伤情,绝食而死。崔护悲恸莫名,抚尸痛哭。或许真情感动上苍,女子死而复生。老者系女子乃父,允诺将女子嫁与崔护,遂成就一段传诵千古的美好姻缘。
这个传奇故事曲折离奇,起伏跌宕,结局完美,引人入胜,被人称为“桃花缘”。诗人崔护因踏春时的奇妙经历,巧遇佳人,以花为媒,天赐良缘,终成眷属,情节感天动地,让人不胜唏嘘。“人面桃花”唯美而浪漫的传说,那样的风流倜傥,那样的潇洒俊逸,那样的凄美动人,那样的缠绵悱恻,成为无人不歆羡的爱情佳话,无人不向往的千古美谈,被历代无数的风流雅士所推崇,无数的痴男怨女所仰慕,确实是夙缘天定、良缘美眷的爱情经典。同时,因为有这一次难得的踏春艳遇,演绎了一场美好的风流逸事,也催生了一首传诵千年的优美诗篇,为诗人赢得了长盛不朽的诗名。
这首诗展现的是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却道出了人们共同的生活体验,似曾相识,回味无穷,读之感心动耳,荡气回肠,让人拍案叫绝!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如果能够邂逅一场浪漫唯美的艳遇,经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那将是何等的幸运!然而,春风悠然,桃花依旧,音容宛在,人面何觅?人世间许多美好的事物,或者可遇而不可求,或者可求而不可遇,皆有其内在的因缘和定数,只能留给世人无限的想象,带给人生诸多的感慨!生涯有限,生命无价;四季轮回,岁月静好;顺其自然,夫复何求!
(五)
阳春三月,桃红柳绿,山水清明,风光秀丽,风景如画。大地展现蓬勃的生机,充满诗情画意,让人情怀荡漾,诗意盎然,正是踏春的好时候。趁着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利用空闲的假日,邀上几个好友,带上随身的行囊,去广袤的原野上郊游踏青,去苍莽的山岭间登山远足,去空旷的田畴上采挖野菜,去蜿蜒的小河边涉水钓鱼,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在大自然宽厚的怀抱里,你可以做你喜欢做的任何事情,任凭你逢山开路,遇水过桥,攀山越岭,率性而为。可以不计速度,只求消遣,怡然自乐,气定神闲,逍遥自在,优哉悠哉。借以调节身心,寻找乐趣、放松自己。你可以登高揽胜,临渊觅景,看树赏花,听鸟观泉,浏览大地无边的风景,欣赏乡村美丽的风光。让田畴里芳草的气息,沾染上你的衣袖;让园林里花朵的清芬,飘逸在你的身上。
暮春时节,红花绿树,莺歌燕舞,春意正浓。记得再过几天,又到了农历的三月初三,一个值得萦怀的的日子。在你的心灵深处,是否还浮泛起许多童年的记忆?在你的耳边,是否又飘荡起那首熟悉的歌谣:“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
最佳答案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样式。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 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欲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
1 学写优秀散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 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 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____朱自清《匆匆》
2 学习写散文可以买一些季羡林、朱自清、冰心、徐志摩、张爱玲、郁达夫、宗璞、沈从文等人的散文集,欣赏下散文大家的风范,现在书店也有一些“美文欣赏”的合集,都是归类的散文。当然,你也可以顺便读一些古代散文大家写的名篇,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等,都是非常有气势的佳作。杂志的话《青年文摘》、《读者》、《萌芽》、《散文天地》等等。
散文最重要的是写一些发自肺腑的东西,虚假的东西总没有真情实感来得动情感人,散文的精髓是:神散而形不散。还是要自己在生活中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悟。
3 想学写散文,该如何首先要多看。
选择一些你喜欢的那种类型,看只是让你长见识,但是写出来要有自己的风格。 其次要多练。
写散文不一定要定时。而是想写了就写,在你心思细腻的时候,情感强烈的时候,比较容易写。
主要是一定要写出自己的感觉,要有真情在里面。 最后要多改。
百改不厌。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多读,然后重新回味当时的感觉,品味文中的意境,将文章重新构思。斟酌一下问中的字句。
这些都是我的经验。不过我可不是作为工作的。
爱好而已。我一般喜欢在夜里写文章。
呵呵,受累采纳一下吧。
4 我想学写散文诗,谁能教我啊1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
情绪和幻想
形式的随意性
抒写心灵或主观情绪
突破限制,更舒卷自如地写出心灵的真实状态
无需线索,篇幅较短,常常是作者情感燃烧的那一点辐射开来
2散文诗结构的基本方式大体有纪实性(直抒式)、想象式、哲理式和象征式四大类
3 诗和散文的特点都要了解和掌握。诗的音节、对仗、格律和诗的凝练,虽说未必深入钻研,但
诗的情绪、诗的跳跃节奏、诗的凝聚概括,这些都是散文诗本身形式所必须的。另外,还要谙练
散文的抒情和议论,把散文中的这些因素和特点汲取到散文诗中来,使得散文和诗的特点自然有
地揉和到散文诗中,这就是写散文诗必须具备的基本功。除此之外,无捷径可走
4其次,是散文诗的文体。大概可分为:哲理(寓言)体、抒情体、叙述体。
5 跪求一篇中学生写的散文诗追逐青春
深夜,皎洁的月光洒落在我床边的窗户上,洁白的月光让人忘记了一天的劳累,疲惫的心情随之消去让自己有更安静的环境来思考着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梦想在何方我要做一个年轻与活力的人,对于年轻,我们无权享受父母所给我们的一切
那举杯摇晃,重复"没醉没醉"的酒鬼不是你,那个整日无所事事的不是你,那个倚花弄草,贪图享乐的不是你-----
你是忙碌而微笑,流汗而自信的那个,你看到年轻的可爱,更明白青春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是难能可贵
青春无权享受,青春无权闭适青春只有证明,青春只有奋斗,青春是追赶太阳的壮丽,而不是守候月亮的无聊,青春是一座充满竞争的城市,而不是一座安静归隐的山庄依靠自己的父业进宫殿者心灵没有依托,怎能把我们有限的青春作为一种动力呢?坐享其成者,有什么资格谈论青春的价值呢?
用自己的双手打造美好的未来以艰辛努力而达到的理想用一双锐力的双眼和一颗火热的心创造未来壮阔的前程这才是青春的摇滚,这才是年轻的本色与豪情
因为青春,我们用力深呼吸,用力做梦,我们不怕失败,用力往前飞,我们用不完的精力
让我们把握这有限的青春,不论未来受到多大的挫折,我们要用青春证明,用现实价值看这个世界\
国为青春,相信这一切美好的未来全可以由自己去创造
追逐青春的足迹,让我们在有限的青春里绽放出光彩
散文最主要的是形散神聚
我建议你去书店买一本的散文的书籍,多看看,你会慢慢地会写的。散文的语句很美很有哲理性。
希望你早日学会写散文这一类美文
6 我们在初一前鲁迅的哪一篇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本散文集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塾师寿镜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的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关于翻译本书,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致增田涉信中说:“《朝花夕拾》如有出版处所,译出来也好,但其中有关中国风俗和琐事太多,不多加注释恐不易看懂,注释一多,读起来又乏味了”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日致增田涉的信中,提到增田涉和佐藤春夫合译《鲁迅选集》时说:“只有《藤野先生》一文,请译出补进去,《范爱农》写法较差,还是割爱为好” 本书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这个比较全。 金色花
一、整体把握
这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是交流的。小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他想到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可以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
二、问题研究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看孩子为妈妈做了什么,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3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纸船寄母亲
一、整体感知
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
海浪涛涛,天风吹卷,邮轮在颠簸中驶向陌生的国度。此去远涉重洋,相去万里,要隔多久才能回到母亲怀中尽管船外是美丽壮观浩翰的太平洋,但孤独、惆怅的诗人,无心欣赏眼前的奇景,而是眼含热泪,在专心、执着地叠着一只只纸船,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尽管风高浪急,纸船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但她仍不灰心,每天不停地叠着,希望总会有一只能飘流到日夜想念的母亲身边。
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这首诗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恋念的中介物——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诗歌第一、二节便写叠纸船、抛纸船:“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表明诗人并非这一次的出门远行才有此举动,而是对母亲的思念与深情由来已久;“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表明所叠纸船的数量之多,也表明对母亲的思念之深;诗人把纸船“从舟上抛下在海里”后,“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写出了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令人心碎的结果,它暗示读者,纸船漂过大海到母亲身边实际上不可能,给人一种悲观绝望的情绪;但诗人仍“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这要到的地方便是母亲那儿!俗话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诗人的愿望能够实现吗其实,这一问题已经并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诗人才能排解心头的忧伤,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表达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第三节诗,诗人思念至极,展开想像:“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的无端入梦。”纸船漂不到母亲的身边,就进入母亲的梦中吧!“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点明题旨,感情达到最强烈的状态,令人怅然不已。这是全诗最为精彩的一笔。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二、问题研究
1为什么含泪,为什么悲哀
一个人如果有初次离开母亲远走他乡的感情体验,就能深切地理解这首小诗的感情。一直在母亲身边,习以为常,感受钝化了。一旦远走,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想念妈妈的滋味,最是难受。有这样的体验,就能理解她的“悲哀”,理解她的眼泪。
2借纸船来抒情有什么好处
诗歌抒情总要借助某种形象,作者在太平洋舟中,无法与母亲通音信,惟有幻想纸船能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纸船又富有童稚气,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
练习说明
一 熟读这两首诗,直到能背诵下来。然后进行朗诵比赛,评出优胜者。
朗读要反复细致地加以指导,例如“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样的对话要朗读得好并不容易,需要一遍一遍地教,像教唱歌曲一样的教。
二 体会下列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1“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2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
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本题就两首诗中比较含蓄的诗句要求学生体会思想感情。指导解题,应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形象与意境、情感与意义。
1妈妈找孩子找了很久,非常着急担忧,一见孩子,又惊又喜,嗔怪孩子不说一声就走了,叫妈妈急死了。
“我”呢,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才好呢。
2这几句诗表达女儿对母亲深情的爱,表达女儿思念母亲的痛苦和悲哀,在太平洋舟中呼唤母亲,但愿母亲想到女儿离家后的心情。
三△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父母的爱。
要让学生明确此次练笔的要求,必须借助形象来抒情。借助什么形象才好呢这要注意揣摩两首诗中的想像。泰戈尔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冰心想像纸船飘洋过海送深情,都想像通过一种办法来表达对母亲的爱。我们也可以想像另一种办法来表达对父母的爱。
四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可以先看“文学名著导读”,再找书来看。
教学建议
一、引导学生自读《金色花》,抓住孩子小小的心愿
启发思考的问题可以设计为:
——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为了跟妈妈捉迷藏吗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吗
——“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这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
二、引导学生自读《金色花》,着重研讨篇末含蓄的诗句
可以讨论:妈妈为什么反而责怪孩子还骂“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三、引导学生自读《纸船》,着重探究“泪”与“悲哀”
母亲至爱女儿,女儿至爱母亲,容易理解,“泪”与“悲哀”则是难点,探究明白了,可以理解思念之情,思念之苦。由此可以悟到,诗人为什么异想天开,要放纸船在太平洋,“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四、教学设计
(一)识字与写字
匿(nì)隐藏:不让人知道。
祷(dǎo)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衍(yǎn)
(二)《金色花》
1朗读。
2谈整体感受。
3内容研讨。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什么向妈妈保密
(3)妈妈见到孩子,为什么说“你这坏孩子”这是什么口吻
4再朗读。
(三)《纸船》
1朗读。
2谈整体感受。
3内容研讨。
(1)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2)为什么借纸船来抒情
(四)朗诵比赛
(五)作业
“研讨与练习”(二)、(三)选做。
有关资料
一、作者介绍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生于地主家庭。曾留学英国。1921年在桑蒂尼盖登创办国际大学。用孟加拉文写作,一生创作丰富。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王后》等。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对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妇女的痛苦处境表示同情,谴责封建主义和种姓制度,描写帝国主义者和官僚的专横,同时也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正统的印度教的抵触。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但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选自《辞海》,1999年修订版)
二、1923年前的冰心(李存光)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州。
冰心的父亲是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童年,她在山东烟台度过了七八年山陬海隅的生活。大海给冰心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早期作品,常常亲切地写到大海。幼年的冰心广泛阅读了中国古典小说和汉译外国作品,七八岁时还动手试写过白话和文言小说。1911年,全家南归福州;次年,考入福州女子师范预科。1913年,随家到北京,翌年秋进入教会学校贝满女子中学。在这里学到了一些新知识,“同时因着基督教义的影响,潜隐地形成了我自己的‘爱’的哲学”(《〈冰心全集〉自序》)。1918年,冰心抱着学医的目的考入协和女子大学(次年该校并入燕京大学)预科;后来改变初衷,转学文学,192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
冰心属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第一批现代作家,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为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
五四运动的浪潮,把冰心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她参加罢课、游行、开会和街头宣传等活动,热心阅读《新青年》《新潮》等杂志,并发表了一些宣传性的文章。在新思潮的激荡下,1919年9月以“冰心”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小说用对比手法描绘两个家庭的不同生活方式,提示了为着事业改良家庭生活的必要。此后,她又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庄鸿的姊姊》等揭示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这些小说,表现了冰心对封建势力和社会现状的不满,但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显得软弱、憔悴。眼前的问题写完了,冰心又抓住活跃在回忆中的事物,写出了《鱼儿》《一个不重要的兵丁》等描写下级官兵生活的小说。五四高潮以后,冰心“退缩逃避到狭仄的家庭圈子里,去描写歌颂那些在阶级社会里不可能实行的‘人类之爱’”(《〈冰心小说散文选集〉自序》)。《超人》《悟》等,便是以“爱”的哲学认识生活的作品。
与此同时,她写作散文。1921年发表的《笑》,委婉地抒写了洋溢在心中的对于生活的爱,被认为是新文学运动初期一篇具有典范意义的“美文”。1922年,发表《往事》。这组散文叙写了童年时代留下的一些深刻而清晰的印象。从1919年冬天起,她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将自己“零碎的思想”不时用三言两语记录下来。后来在《晨报》的“新文艺”栏发表,并结集为《繁星》和《春水》于1923年先后出版。这300余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以自然和谐的音调,抒写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索,歌颂母爱、人类之爱和大自然,篇幅短小,文笔清丽,意蕴隽永,显示了女作家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在五四新诗坛上别具一格,很有影响。1923年秋,冰心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学习英国文学。
(李存光文,《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三、《金色花》的两重解读(刘真福)
《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蕴丰赡,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首句),由此生发想像—— 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这样一幅画面,可以从各种角度进行观照,揣摩各种不同的意味。
乍一看,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 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第二次嬉戏,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第三次嬉戏,是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我”“失踪”一天,却始终与母亲在一起。“我”天真稚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惟有他母亲不知道,最后母亲问“到哪里去了”,他说“我不告诉你”,这是得意而善意的“说谎”。细味之,“我”的奇特行为深藏着对母亲的依恋:散发出香气是对母亲暗中表示依恋;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是替母亲遮阳,也是暗中对母亲表示依恋。总之,“我”是在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
作品虽短,但是有完整的情节,情节发展有波澜。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各显现其性格:“我”是天真活泼、机灵“诡谲”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亲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善良、善意,是母子两人性格表现的主旋律,而“我”的“诡谲”与母亲的“受骗”则与主旋律“不和谐”,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创造出浓浓的意趣。
品读至此,我们已经领略了该诗的丰富、有趣的诗味。然而,泰戈尔创设诗意若仅限于此,那就不是大文豪泰戈尔了;泰戈尔高于普通诗人之处,正在于他能在普通诗人的感觉和思路止步的地方还向前、向深处更进一步,进入妙悟的境地,进入“入神”的境界。“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严羽《沧浪诗话》)。如果我们对《金色花》往更深更远处探究,我们会有更惊奇的发现。
在我们面前展现的,原来又是一幅神灵显形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仍是“我”—— 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这个小精灵有着无所不能的神性。它一动意念,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开着的,诗人吟咏此花,本来就含有对神的虔敬,创造了一种宗教氛围。(另外,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保持着一种沉静、安详的性格,也给诗作带来了些许宗教氛围)。小精灵可以忽上忽下,随意摇摆,随意跳舞,随意开花,随意散发芬芳。最后一动意念,又变成人了。它的所作所为有无限的自由,绝非人间肉身凡胎可以比拟。当然它不光有神的能耐,也有神的品性——那就是如上文所述的善与爱。这种善与爱既然出自小神灵——是来自高风绝尘的天国世界的小神灵,也就具有神秘性和崇高性。从这个角度来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作的主题,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这就是颂神。原来诗人宣扬的是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宗教感情提升了诗的感情,宗教思想提升了诗作的主题。
这后一幅画面的意味更值得重视。一般人只能实实在在地写儿童对母亲的嬉闹和亲热;只有泰戈尔才能写出人格化的神灵的行迹与心理,而且写得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地轻灵、巧妙、自然。他写出了东方诗、东方文化的神秘与蕴藉。在这点上,他的诗也与西方诗大不一样。西方诗坛尽管在历史上也曾受宗教思想、宗教情感的影响,但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这种思想感情已经逐渐淡化、疏远了,还没有见到哪位著名诗人像泰戈尔这种痴迷地信神,并以颂神作为诗歌创作的一个主题的。因为泰戈尔生活在一个佛教为国教的国度中,他是东方文化培养出来的诗人。遍观泰戈尔散文诗,可以处处感觉到浓厚的、神秘的宗教气氛。诗中经常出现神灵的“一鳞半爪”,虽然不点明神灵的名字,但“你”“他”“她”等指示代词通常明示或暗示着被敬颂的神灵。因此可以说,颂神是泰戈尔诗歌创作的基本母题,也是《金色花》的深层主题。
我们当然可以仅从凡间、凡俗的主题来解读这首诗,但那样毕竟流于浅俗,而且与泰戈尔诗作原有的意义期待不甚切合;如果我们借助对宗教情感、宗教思想的体认来解读(尽管我们不是借此宣传宗教),作品的意义将变得深宏,庶几能把捉诗人的情感与理念。
(选自《中小学教材教学》2001年第9期)
四、冰心《纸船——寄母亲》创作背景(范伯群、曾华鹏)
冰心在1923年初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获得了金钥匙——“斐托斐”名誉学位的奖赏。并接受了燕京女大的姊妹学校——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准备赴美留学。这位茹苦勤勉的学子、探索人生的作家,现在又站在一段生命新航程的起点上了。她说:“为着人生,我曾自愿不住的挥着别泪,作此‘弱游’!……我要从此走上远大的生命的道途!……所以不须伤感,我至爱的母亲!凭着血与泪,我已推开了生命神秘的宫门。因着巨大的代价,我从此要领受人生,享乐人生。”冰心这次长途跋涉,背井离乡,去国“弱游”的目的是想以手执的金钥匙去更深地探掘文学的宝库,开启人生奥秘的宫门。但是,对这位女作家说来,她为这次游学所支付的代价也是巨大的:那就是在她的女性的纤柔敏锐的神经上要负荷不堪沉沉的重担——忍受着使她的灵魂为之颤栗的离别之苦。因此,在当时的冰心的散文和诗歌作品中抒写的离情别绪,为我们留下了描绘别离之苦的最细致真切、凄美情深的篇章。这个融乐和美的家庭,在这段时间里,父母姊弟之间,当面都作出“最自然”的强颜欢笑,个个都这般“自欺自慰,相欺相慰,无数的忍泪吞声……”只在偶然间听到弟弟和小朋友的悄悄对话:“我姊姊走了,我们家里,如同丢了一颗明珠一般!”父亲背后的叹息,母亲强忍的泪光,自己又借话别为名,与友人在外挨延时间,因为入门就感凄切,姊弟之间不敢默坐厮守,有时竟环着大莲花缸奔跑,彼此泼水为戏,以这种与年龄并不相称的狂欢,掩蔽内心的痛苦。总之,离别使这个家庭一切反常。“几个月来,我们原是彼此心下雪亮,只是手软心酸,不敢揭破这一层纸。”但临到离别时,竟反常地装作无事人似的:“我竟微笑了!我说:‘走了!’向空中发言似的,这语声又似是从空中来,入耳使我惊慑,我不看着任一个人,便掀开帘子出去。”“只这般昏昏的匆匆的一别,既不缠绵,又不悲壮,白担了这许多日子的心了!”冰心就是在久久过着这种“言不由衷”的日子境况下离别了家庭。那是1923年8月3日,她乘京浦车南下。直到火车慢慢开行,在车上翻阅《国语文学史》时,看见书页的空白处写着几个大字:“别忘了小小”,是她最小的弟弟冰季的笔迹,这才揭破了那一层薄纸,使她沉沉如死的心感到十分酸楚。
冰心于8月5日抵达上海,略事小憩,于8月17日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她在《寄小读者·通讯七》中这样告诉亲爱的小朋友:
8月17日的下午,约克逊号邮船无数的窗眼里,飞出五色飘扬的纸带,远远的抛到岸上,任凭送别的人牵住的时候,我的心是如何的飞扬而凄恻!
痴绝的无数的送别者,在最远的江岸,仅仅牵着这终于断绝的纸条儿,放这庞然大物,载着最重的离愁,飘然而去!
8月19日抵日本神户,8月21日游览了横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舟上生活使冰心日夜泛游在海的女神的怀抱中,她常常伫立栏旁,纵目眺览:“蓝极绿极,凝成一片。斜阳的金光,长蛇般的自天边直接到栏旁人立处。上自穹苍,下至船前的水,自浅红至于深翠,幻成几十色,一层层,一片片的漾开了来。——小朋友,恨我不能画,文字竟是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写不出这空灵的妙景!”这粼粼的海波唤起了冰心童年的回忆,海潮声中,珍爱的童心和昔日的游伴都活跃在她的脑中心中。所以在船上冰心“竟完全回到小孩子的境地中去了,套圈子,抛沙袋,乐此不疲……”这“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与“自然”巍然屹立于眼前,离乡背井的生活中独独将这三根支柱中的“母爱”给抽去了。缺少了这根重要的支柱,冰心感到整个灵魂发生了不能自制的倾侧,为了解脱这种苦恼的境界,哪怕是减轻万分之一的负荷也好,她在舟中写下了《惆怅》《纸船》等诗篇。冒雨游览横滨,再加上灵魂的无法平衡的倾斜,竟使她小病于舟中。她在《惆怅》中写道:
梦里的母亲
来安慰病中的我,
絮絮地温人的爱语——
几次醒来,
药杯儿自不在手里。
海风压衾,
明灯依然,
我的心
是如何的惆怅——无着!
《惆怅》是根据一个梦境铺叙写成:“那夜梦见母亲来,摸我的前额,说,‘热得很,——吃几口药罢。’她手里端着药杯叫我喝。我看那药是**的水,一口气喝完了,梦中觉得是橘汁的味儿。醒来只听得圆窗外海风如吼,翻身又睡着了。第二天热便退尽。”这种思念母亲成病,又因梦见母亲得愈的境况凝成了诗篇,这些情切意绵的诗篇垒砌成一个临时的支架,替代这被抽去的梁柱,以保持这灵魂的平衡。《纸船——寄母亲》也是在太平洋舟中写成。诗的构思是将怀念母亲的至情寄托于童心复归的天真行为之中:她叠成许多小小的纸船,抛到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但她还是乐此不疲地折叠丢抛: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冰心在去国的三年中由于远离母亲,常常沉浸在母爱的怀念中,所以她这三年中为母爱放歌,占了她这一时期作品的很大篇幅,使冰心成为世界文学中抒写母爱最成功最感人的作家之一。当然,冰心不仅以凄恻纤美的文字歌颂母爱,她也以一个航海家的爱女的身份,写她与海中的风浪搏战,并以胜利者的骄傲自豪地说:“海已证明了我确是父亲的女儿。”在这些文字中也闪露出一名技击者“磨剑赴敌”的豪迈气概。在去国前,她父亲曾对她说:“这番横渡太平洋,你若晕船,不配作我的女儿!”因此,当她听到风浪即将降临时,使她产生出一种“无名的喜悦”,像一位初出茅庐的自信的武士,跳上擂台,跃跃欲试其身手一般。当她看到同伴们在摇晃的海舟中反侧欹斜;掩口蹙然,面色无主,纷纷散去时,她的心神飞越,像一仗剑下龙宫赴宴一样,登上了船的最高层甲板,冰心说:“如同准备着去赴海的女神召请去对酌的一个夜宴;又如同磨剑赴敌,对手是一个闻名的健者,而自己却有几分胜利的把握。”这样的文字在她去国所写的篇章中虽不多见,却也别具一格,在女性的妩媚中透出一派英气,与抒写母爱的文采略有差异而风格协和。
(选自《冰心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五、《纸船——寄母亲》赏析(潘颂德)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
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后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得见母亲而病愈。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船,从船上抛到海里。看似平淡的四行诗,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粘在船头上。”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可见她这种愿望的强烈、诚挚。至于希望那纸船流到什么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中没有明白说出,从而造成悬念,耐人寻味。诗人自然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诗的第三节翻出新意。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如果说这一想像还属一般的话,“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就显示了诗人设想的奇特。那么,为什么要让母亲不要惊讶小船的入梦呢诗人采用“卒章显其志”的方法,在诗的结尾点明想像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这一结尾,是全诗的高潮所在。
怀念母亲的感情,比较抽象,写作时易流于空洞浮泛。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发就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此外,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
《母亲颂》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喊,就是“妈”。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意味深长的字眼,充满了希望、爱、抚慰和人的心灵中所有亲昵、甜蜜和美好的感情。
在人生中,母亲乃是一切。在悲伤时,她是慰藉;在沮丧时,她是希望;在软弱时,她是力量;她是同情、怜悯、慈爱、宽宥的源泉。谁要是失去了母亲,就失去了他的头所依托的胸膛,失去了为他祝福的手,失去了保护他的眼睛……
自然界的一切,都象征并表露着母性。太阳,是大地的母亲,她以热量孕育了大地,用光明拥抱大地。大地,是树木花草的母亲,她生育并培养它们,直到它们长大。树木花草又是香甜可口的果实和充满活力的种子的慈母。而宇宙万物的母亲,则是充满美和爱的无始无终的永恒不灭的绝对精神。
母亲这个字眼,蕴藏在我们的心底,就像果核埋在土地深处。在我们悲伤、欢乐的时刻,这个字眼会从我们嘴里迸出,如同万里晴空和细雨蒙蒙时,从玫瑰花蕊溢出的芳香。
选自《被折断的翅膀》中的一段,是1912年发布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反映东方妇女的生活和地位的小说。
扩展资料
纪·哈·纪伯伦是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鲁迅和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纪伯伦出身于马龙派天主教家庭,幼年未受正规学校教育,后随家庭移居美国。在美国上学时显露出艺术天赋,后兴趣转向文学,初期用阿拉伯语,后用英语进行写作。文学作品受到尼采思想的影响,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他是一个能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写作的双语作家,而且每种语言都运用得清丽流畅,其作品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美国人曾称誉纪伯伦像从东方吹来横扫西方的风暴,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视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纪伯伦的作品有意识地模仿《圣经》中的天启体、智慧文学、福音书等形式,常借助于人与万物和谐统一的通感手法,来表达具有泛神论色彩的神秘主义意蕴,因而,纪伯伦文学传递出宗教的神圣感。
不仅如此,纪伯伦之模仿圣经文学,暗合了阿拉伯文学善用比喻、寓言、格言等智慧文学形式来言明道理的文学传统,继承了西方自翻译《柔巴依集》开始的神秘主义译介传统,并与美国新诗运动中的东方风和唯灵主义氛围相合。
早在1923年,纪伯伦的五篇散文诗就先由茅盾介绍到中国。1931年中国作家冰心翻译了《先知》,为中国读者进一步了解纪伯伦开阔了文学的窗扉,后中国陆续出版了一些纪伯伦作品。
2014年中国九州出版社根据黎巴嫩新版《纪伯伦全集》翻译引进了中文版,由李唯中翻译,不仅收有纪伯伦的散文诗,还囊括了他的小说、散文、演讲、话剧、书信,以及纪伯伦生前亲手绘画的插画。全集分为七册,分别是《先知》《沙与沫》《泪与笑》《爱你如诗美丽》《蓝色火焰》《光与静默》《叛逆的灵魂》。
--纪·哈·纪伯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