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互协调的,因而使个体的身心能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但初中阶段(11、12岁--14、15岁,属少年期)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一方面身体外形发生了巨变,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另一方面性生理达到了成熟水平,使他们产生了性驱力(俗成性冲动)。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理性发展未臻成熟水平,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就失去了平衡,从而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和冲突。初中生这些心理发展特点给我们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一、初中生思维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思维是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种形式。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人的思维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和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2—15岁)
初中生正处于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可以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理,属于典型的抽象逻辑思维。[1]
根据朱智贤、林崇德的观点,初中生思维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这两个特点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同时要采用直观教学和启发式教学。
(一)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有主导地位,但是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这说明初中生能够通过假设进行思维,从而使他们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途径,经过一系列的抽象思维过程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应的,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自主学习方式,它可分为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两种形式。接受式探究就是学习者从现成观点或结论中自主获取信息的学习方式(如学生直接从现有资料或现有资源搜集或直接向有关人士询问等);发现式探究就是学习者在观察、实验、调查、解读或研讨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分析而自主获得信息的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的过程大概有这几步:
第一步,提出问题
第二步,明确问题
第三步,提出假设
第四步,验证假设
第五步,解决问题
对一些具体的问题,一般由第一、二步、第五步就可以解决了,而对于抽象的问题的解决则往往要经过这五步。
在认知心理学上,所谓问题是指个人在有目的的追求而尚未找到适当手段时所感到的心理苦境。而西蒙则通俗地指出,当一个人接受一项任务,但又不知道如何去完成它时,他所面临的就是一个问题。一般来说,问题可分为:结构性问题(指按定程思维即可求得答案的问题)、非结构性问题(指情境不明因素不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和争论问题(指带有情绪色彩的问题)三大类。
能够发现、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爱因斯坦说:“提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尔 G 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因此,肯尼思 吕 胡拂明确指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环境和条件,使学生愿(提)问、知(提)问、好(提)问、乐(提)问,甚至可以采用问答法进行课堂教学。所谓回答法就是在老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回答的形式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上成相对独立的“自问自答课”、“自问他答课”、“他问自答课”、“他问他答课”等。
在课堂教学中,要是探究的问题完全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那当然很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等到学生能够自己提出好的探究问题之后才能组织探究式学习活动。相反地,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切实可行而且效果良好的方法是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并通过引导优化和集中学生的问题,使得后续的探究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这样的教学过程也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果这样的程度也不容易达到,就完全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探究的问题,根据别人提出的问题,学生也完全可以进行有高度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而且只要学生真正深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他们就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实际上,真正的学生探究活动整个地就是由问题引导的,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可以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自然地进行,而不必刻意追求一开始问题就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
虽然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偏重于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理论思维还不成熟,他们的抽象思维经常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不然就会出现理解、判断、推理上的困难。
所以,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同时,还要注意进行直观教学。所谓直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实物、模具、、投影及教具进行直观演示与组织学生运用学具动手操作等形象生动的教与学的活动。让学生的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直观观察,动手操作等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具体鲜明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比较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并使能力得到较好发展。
直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四大要素,即“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情境”——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做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直观教学,正是通过从实际生活或能直观感知的、文字、声音、图示等多种信息来创设学习情景,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另外,针对初中生“归纳推理水平高于演绎推理水平”的特点,我们应更多的采用归纳法进行课堂教学。所谓归纳教学法就是通过对个别的、特殊的情况加以观察、分析,从而导出一个一般性结论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二)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但他们看问题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2]
初中生由于逐步掌握了系统知识,开始能理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的一些复杂的因果关系,同时由于自我意识的自觉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常常不满足于教师、父母或书本中关于事物现象的解释,喜欢独立地寻求或与人争论各种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这样,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水平。有人说,从少年期开始,孩子进入了一个喜欢怀疑、辩论的时期,不再轻信成人,如教师、家长及书本上的“权威”意见,而且经常要独立地、批判地对待一切。
当然,初中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是很不成熟的,主要表现在他们看问题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其思维片面性主要表现为思想偏激与极端,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回题、解决问题,而是抓住一点而不计其余,往往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在日常学业活动中,表现在他们在显示出很高的创造力的同时,又暴露出缺乏严谨的逻辑性及全面性,对问题的最后处理结果常常是虽很有新意,但并不准确;表面性主要表现为在分析问题时,经常被事物的个别特征或外部特征所困扰,难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表现在他们往往把已经掌握的规则或原理,不恰当地运用到新的条件中去,以致产生公式主义和死守教条的毛病。
针对初中生上述特点,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但同时要适时启发、引导,以克服他们看问题容易片面性和表面化。具体说,就是在教学中要发扬教学民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求异思维、复射思维,属于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它指向于多种答案。其操作特征是大胆假设,思路广阔,灵活多样。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必须以发扬教学民主为前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营造“标新立异、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氛围;同时,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
二、初中生情感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初中生的情绪情感有三大特点:
1、情绪活动两极化
初中生阶段,学生的情绪情感比较强烈,具有明显的两极性,主要表现在: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初中生的情绪表现有时是强烈而狂暴的,有人曾用'疾风暴雨'一词来形容这时期个体情绪强烈的特点。同样一个刺激,在他们那里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强度相对大得多,甚至达到震撼人心的程度。但初中生的情绪有时也表现出温和、细腻的特点。他们的情绪表达已不很开放和充分,并能适当控制某些消极情绪,或对某种情绪予以文饰,以相对缓和的形式表现。同时,情绪表现也变得越发丰富和细致。
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初中生们尽管在表面上情绪表现的强度很大,但情绪的体验不够稳定,就是说他们的情绪反应来得快,平息得也快,维持的时间相对较短。同时,由于初中生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偏执性的特点,因而带来了情绪上的固执性。
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初中生在情绪表现上已逐渐失去了那种毫无掩饰的单纯和率真,在某些场合,可将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隐藏于心中不予表现。但有时为了从众或其他一些想法,将某种原本的情绪加上一层表演的色彩,失去童年时那种自然性,带有了造作痕迹。
2、反抗情绪强烈
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大约存在两个反抗期。第一反抗期出现于2岁到4岁之间,这时期儿童的反抗主要是指向身体方面的,即反对父母对他们身体活动的约束。第二反抗期则出现于初中阶段,这时的反抗主要是针对某些心理方面的。
这种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其反抗方式是多样化的,有时表现得很强烈,有时则以内隐的方式相对抗。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个,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是导致初中生反抗情绪出现的第一个原因,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高涨,他们更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但他们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现实所接受,屡遭挫折,于是就产生一种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其行动的障碍来自成人,便产生了反抗心理。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是导致初中生反抗性出现的第二个原因。生理学的调查表明,在青春期刚刚起步时,个体有关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性明显增强,但性腺的机能尚未成熟,两者尚不协调。其结果表现为,个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分活跃状态,使初中生对于周围的各种刺激,包括别人对他们的态度等表现得过于敏感,反应过于强烈。
独立意识是初中生产生反抗情绪的第三个原因。初中生迫切地要求享有独立的权利,将父母曾给予的生活上的关照及情感上的爱抚视为获得独立的障碍,将教师及社会其他成员的指导和教诲也看成是对自身发展的束缚。为了获得心理上独立的感觉,他们对任何一种外在力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倾向。
3.心态不平衡
由于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幼稚性并存,所以,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反抗性与依赖性:由于初中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对一切都不愿顺从,不愿听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在生活中,从穿衣戴帽到对人对事的看法,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
但是,在初中生的内心中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他们还是需要成人帮助的,尤其是在遭受挫折的时候。
闭锁性与开放性: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渐渐地将自己内心封闭起来,他们的心理生活丰富了,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却少了,加之对外界的不信任和不满意,又增加了这种闭锁性的程度。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希望能有人来关心和理解他们。他们不断地寻找朋友,一旦找到,就会推心置腹,毫不保留。因此,初中生在闭锁的同时,又表现出很明显的开放性。
勇敢和怯懦:在某些情况下,初中生们似乎能表现出很强的勇敢精神,但这时的勇敢带有莽撞和冒失的成分,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初中生们也常常表现得比较怯懦。例如,他们在公众场合,常羞羞答答,不够坦然和从容,未说话先脸红的情况在少男少女中都是常见的。
高傲和自卑:由于初中生尚不能确切地评价和认识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征,很难对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恰当的估价,而是凭借一时的感觉对自己轻下结论。这样就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自信程度把握不当。几次甚至一次偶然的成功,就可以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材而沾沾自喜;几次偶然的失利,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无能透顶而极度自卑。这两种情绪往往交替地出现于同一个初中生身上。
针对初中生的情绪情感特点,我们在实践中要坚持以生为本、情感教学。
“以生为本”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客观实际和主观愿望,做到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著名人本主义思想家罗杰斯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其主要职责是①创造一种真诚、接受、理解的学习氛围;②提供一些供学生随意支配的学习资源;③鼓励和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帮助澄清学生所考虑的问题和希望做的事情,以及帮助组织已被学生认可的经验。[3]所以,“教师的基本任务是要允许学生学习,满足他们自己的好奇心”(rogers,1983)。换言之,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这是行为主义所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这是认知学派所关注的),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简言之,罗杰斯主张,废除教师中心,提倡学生中心。[4]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基本原理概要如下:①先决条件是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置学生于教学主体的地位;②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担学习的责任;③教师提供学习的资料;④学生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⑤教师创造促进学习的气氛或情境;⑥把注意力放在促进连续的学习过程上,学习的内容屈居第二;⑦在学习纪律上,用学生自律代替他律;⑧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的办法,以代替外来评价;⑨在这种促进生长的教学中,使学生的经验、个性、创造力不断得到发展。[5]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转变观念,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案”为“学案”,努力培养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的能力、灵活运用学习方法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策略的迁移能力,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需要说明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不需要老师讲授了,而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所讲有所不讲”,具体应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三不讲”即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会的不讲,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
“以生为本”是情感教学前提和基础,是根本,“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6]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三条原则:一是乐情原则,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怀着快乐-兴趣的情绪进行学习;二是冶情原则,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陶冶;三是融情原则,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师生人际情感在学教过程中积极交融。
三、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国外有人将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我中心期(出生八个月—3岁),第二个阶段是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第三个阶段是主观化时期(青春期—成年)。显然,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属于客观化时期,或者说客观化向主观化过渡时期。这一阶段,初中生能比较客观地对自己和别人作出评价,同时随着个性的逐渐形成,开始能够以他自己的倾向和价值观、世界观去对待社会,处理问题。
自我意识的基本心理成分有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其中,自我评价水平是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它直接影响着自我体验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力度,带有主导和先决的性质。
自我评价是指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人格特点的判断和评价。最初,儿童从成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进行模仿,依从别人的评价,他们一般是先评价别人后评价自己,先对外部后对内部进行评价。到了初中阶段,学生逐渐摆脱成人评价的影响,而产生独立评价的倾向。上初中之前,学生的道德判断中往往着眼于行为效果,到了初中则转向注重内部动机的判断。同时,随着道德观念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初中生开始能够较全面的评价自己的行为,能将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动机联系起来,比较深入地分析自己的个性品质并能初步分析这些个性品质优掠的基本原因。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初中生还能做出效果和动机的辨证判断。
另外,初中生评价能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关于这一点在其他年级的学生中是少见的。他们开始时将同龄人的评价和成年人的评价同等对待,慢慢地就表现出更重视同龄人的意见而忽视成年人的意见。
针对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可采用自评互判、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
所谓自评互判(简称评判法)就是在学习目标指引或老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途径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行为。
罗杰斯认为,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把他人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和就会得到促进。就是说,只有学习者自己决定评价的标准、学习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程度等负起责任时,他才是在真正地学习,才会对自己学习的方向真正地负责。[7]。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有意识的上成“自评课”,就是让学生自学(阅读)课文后谈谈或写出自己收获、感受等。这是一种自主学习。
同时,根据初中生“十分重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的特点,我们也可有意识的上成“互评课”,就是让学生先读书后互相考问。这既是一种自主学习,又是一种合作学习。
当然,我们也完全可以上成“自评互评课”,就是让学生看书后自命试题,然后交换考评。这既是一种自主学习,又是一种合作学习,更是一种探究学习。
在这里,人本主义心理学所提倡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的教学。它的理念仍然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自由为基础的。其目的不仅以此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沟通能力,从而养成其团体精神。
另外,根据“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自我控制的动力由主要来自外部的力量变为以内部自立控制力量为主的转折期;是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期或转折期”的特点,我们要特别重视初中二年级的教学和管理。
希望你可以想明白确
快过年了 。过年好哈。
小学儿童情感的发展与培养
儿童情感的发展与其需要、兴趣以及个性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儿童入学后,由于教育、环境的改变,以及生理的不断发展,他们情感的倾向性、深度、稳定性及效能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下列新的特点:
(1)情感不断丰富。儿童入学以后,首先,由于学习成为主导活动,儿童把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看成自己最实际的需要,因而,学习的成败会使他们产生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其次,儿童入学后处于一定的集体之中,小组、班级、少先队、学校都是小学生的集体,集体对个人的要求和评价,以及同学之间所处的各种相互关系,都能引起各种复杂情感,例如,个体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以及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友谊感都相应地发展起来。再次,儿童入学后,还参加一些劳动和社会活动,他们在这些活动中也体验着各种复杂情感。因此,小学儿童比学前儿童情感内容更丰富,并且日益具有社会化的性质。
(2)情感不断深刻。这表现在下述方面:由对个别具体事物产生的情感转化为对社会集体所产生的情感;由体验与事物外表相联系,转化为体验与事物本质相联系,例如学前儿童常常根据一个人的表面特点来评价其好坏,从而产生好恶感情,而小学生,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已能根据一定的道德品质来评价好坏,从而产生相应的情绪。
(3)情感的稳定性不断增强。学前儿童的情感一般是不稳定的、易变的、最明显的是表现在和同伴们的交往中。这种不稳定的情感也表现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但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的情感就较稳定了,这与较大儿童已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有关。
(4)情感的控制能力不断增强。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情感的冲动性不断减少,对情感的控制能力不断增强,这突出表现在他们能够更好地自觉克服各种外部诱惑、坚持完成学习任务。
(5)高级的社会性情感逐步发展。小学儿童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在教学的影响下,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步得到发展。
针对小学儿童的上述情感特点和他们的年龄特征,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时,需要从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出发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克服消极的情感。
培养小学生优良的积极情感,应注意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使其情感向正确方向发展。要通过各种活动,注意调动各种因素的积极作用,引导儿童全面分析问题,明辨是非,形成良好的情感。
(2)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情感榜样。首先,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注意自身的情感在儿童情感发展中的榜样作用;其次,具体的材料,实际的范例比单纯的口头讲述效果更大。
(3)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行动结合起来,使情感体验具有实际效果。
(4)培养学生控制和调节情感的能力。首先,教师应教会学生善于调节情绪的强度,使他们学会用语词或理智防止或缓和自己不适当情绪的发生;其次,要鼓励和发挥儿童的自觉性,养成自我检查与调节的习惯;再次,需要丰富儿童的情感经验。
(5)升华学生的社会情感,培养他们的同情心、羞耻心和自尊心。培养同情心,要教育学生同情弱者、尊老爱幼,帮助苦难者,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爱护小动物,防止捉弄残疾人,虐杀小动物。培养学生的羞耻心,主要是让他们懂得什么行为卑鄙,什么行为可耻,要启发学生对错误的内疚、后悔的情绪体验,要坚持正面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挖苦、讽刺、羞辱和体罚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尊心的途径是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和长处,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要表场,但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成绩,表扬过份,以防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情绪的产生;同时也要向学生提出期望和更高的要求,鞭策他们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另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儿童克服消极情感。小学生的消极情感主要有害怕、焦虑、妒忌感、自满和自卑等。
在学生的生活中,对某些东西感到害怕,是正常的,但是有些害怕是完全不必要的,例如怕黑暗、怕老师等,甚至有损于身心健康的,这往往与成人不正当的教育有关。教师帮助学生克服害怕的情绪,可采用下列策略:
(1)说明情由,消除不正确的认识。
(2)帮助学生获得应付他所害怕的对象或情境的信心和方法。
(3)系统脱敏法。这个技术的基本前提是害怕的心理状态不能与不紧张的身体状态(如肌肉放松)同时并存,而且认为这种不紧张的身体状态能够阻止与害怕相联系的反应。根据这个原理,教师先要训练学生学会放松身体的技术,同时将害怕刺激分成几个等级,然后,用、幻灯或言语指示向儿童呈现害怕的对象和事件,并要求学生想象害怕的对象或事件,每次想象时,都要求学生放松肌肉,当害怕刺激呈现后学生不再害怕时,就说明他对这级刺激的害怕消除了,于是,再逐级上升害怕刺激,直到过去最使学生害怕的刺激呈现也变为中性为止。
(4)预防害怕的发生。小学生的焦虑主要是怕失去老师的爱、怕学习失败、自己的愿望与社会规范冲突、怕自己不为同伴所接受、体验到太多的羞耻或怀疑感、关心自己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安全等原因引起。
教师针对引起焦虑的原因,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帮助学生克服焦虑:①提供爱和支持,帮助学生处理矛盾;②满足儿童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③鼓励独立性和创造性,回避可能导致怀疑、羞耻或内疚的反应。
妒忌是由于自己和别人比较,感到自己不如别人好,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教师要教育学生,在拿自己和别人比较时,不要觉得别人比自己好,就产生妒忌,而应该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力争赶上和超过对方。
另外,教师对班上成绩优异、表现好的学生,要适当表扬、提高要求,以防他们产生骄傲、自满情绪;成绩差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教师要注意发现他们的进步和长处,给以适当的鼓励,提高他们在班级中的地位,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心理学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原因和力量,有来自个体心理本身的因素称为内因,也有来自个体心理之外的因素(如社会环境、教育等)称为外因。内因是心理发展的根据,外因是发挥作用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应当从自我调适入手。
所谓自我调适就是指:人为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对自身的认识、情感、行为等心理因素进行调整的过程。
中学生在自我调适方面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了解环境,接受环境,顺应环境
要想适应环境,首先要了解环境,要善于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都有什么特点,这样才能针对变化了的环境对自身做出调整。同时,还要接受环境,如果环境是不能改变的,就要坦然接受,改变自己对环境的消极看法。在接受环境的同时,调整自己去顺应环境。
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人是社会的,生活中的一切行为都是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所以良好人际关系是社会适应的重要内容。通过人际交往,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我意识水平,充分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增强适应能力。
三、正视自己.面对现实.重新评价自己
当一个人处于心理平衡状态时,实际上就是处于与社会的适应状态之中;反之,一个人的心理平衡被打破了,也就意味着他与外部环境的适应状态被打破了。自我评价的客观与否是决定一个人能否良好适应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人如果对自己评价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与环境、周围人的协调,所以必须在生活中不断反省自己,认识自身的不足和优点,更好适应社会。
平衡也好,适应也好,都反映了人与客观世界的一种协调、安宁.相宜相适的状态。在不断变化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素质可以增加青年学生的以下能力:
沟通能力:社交能力的提升可以增强青年学生的沟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听取他人意见的能力等。
合作能力:良好的社交能力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学习如何分工合作、协调冲突、共同完成任务等。
自我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并学会如何在社交场合中自我表达和维护自己的权益。
领导能力:通过与他人合作和沟通,青年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带领和影响他人,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
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素质可以促进青年学生的以下方面:
成功职业发展:在现实生活中,良好的社交能力往往是成功职业发展的关键。青年学生通过培养社交能力和素质,可以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心理健康:社交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缓解情感压力和焦虑,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交能力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支持和情感交流的能力。
自信心:社交能力的提升可以让青年学生更加自信地面对社交场合,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
青椒心理课程也要接近尾声,心中有许多的不舍,但是一个课程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征程的开始,我们不说分离,期待着下次更好的遇见。针对这次社会情感的学习,我专门查门上网查了一下,社会情感的定义是:一个旨在帮助儿童和成年人发展和提高有效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这些技能包括:自我认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和人际关系技能。这些技能能够帮助儿童在生气的时候学会冷静下来,使他们学会交朋友、有礼貌地解决冲突、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选择。那在课程中如何运用,对此我做了一些具体的分析:
自我意识:准确地判断和认识自身的感受、兴趣、价值观和能力优势;保持自信心。具体地说,掌握自我意识的小学生能够准确地识别出简单的情绪如悲伤、生气和快乐,而我们老师需要做的,在课程中时刻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比如某个孩子平时听课挺认真的,但是今天明显兴趣不高,还无精打采的,这个时候老师要找出发生变化的原因,及时消除不良情绪,以免影响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自我管理:管理自己的情绪来处理焦虑,控制冲动,在挫折与阻碍面前坚持不懈;设置学业目标并监督自己不断向目标靠近和进步,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具体地说,学会自我管理的小学生能够描述出目标设置和向目标靠近的步骤,但是在真正实施的时候,需要老师的引导与监督。小学生自制力比较差,“玩”占心理的最大部分,我们老师要及时提醒他们,并帮助他们做出相应的指导,如果遇到困难或挫折,要让他们自己动手解决,只有战胜困难和挫折,他们才能真正达成自己理想的目标。
社会意识:能够理解他人并同情他人;认识并学会欣赏个人与他人的共同点与差异;学会发现并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资源。具体地说,有社会意识的小学生能够通过语言、肢体和环境的线索来识别出他人的感受,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有时候在指名让某个孩子读书时,我们班最活泼的女生老是在别人还没读完的情况下,说人家哪个字读错了,弄的别人都不敢读了。为了帮她改掉这个毛病,有一次在读书的时候,我专门让她来读,她读两句我就打断她说点别的,读了一会她就不读了,我问她为什么啊?她说老师老是打断我。然后我就问她:读书时被人打断的滋味不好受吧!她点了点头,那别人读书你老是打断别人,人家心里好受吗?我们一定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人际关系技能:在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并维持健康的、有益的人际关系;抵制不当的社会压力;预防、管理并解决人际冲突;当有需要时向他人寻求帮助。具体地说,掌握人际关系技能的小学生有能力描述出交朋友并维持友谊的方法。就拿我们班的一对姐妹花来说,她们两个有很多相似之处,活泼,开朗,有共同的爱好,但同时也爱记仇,平时下课两个人玩的特别好,形影不离的。有一次两个人闹着玩,一不小心把其中一个女生的弄疼了,两个人就打了起来,我问她们打架的原因,还都在说着对方的不是,我告诉她们,朋友之间磕磕绊绊是再所难免的,别光想对方的不是,多想想对方的优点,相互道个歉就没事了,最后两个人牵着手就接着玩去了。
总而言之,对于目前我国小学生发展存在的突出心理和行为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孝道和集体主义意识和行为。 尤其学校、家庭和社区通力合作,能够进行更广泛、更持久、效果更好的社会情感教育,使学生的社会和情感技能的发展得到全面的提升。
1.保持愉快的情绪:愉快是最有益于健康的情绪,愉快能使人在紧张中得到松弛,产生满意感和满足感,对外界产生亲切感,使人更容易与人相处。学生在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习,会感到思维活跃,记忆敏捷,学习效率高。那么如何保持愉快的情绪
(1)建立适当的需要。教师要帮助小学生确定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切忌期望过高;要引导他们实事求是,不作非分之想,不苛求自己,尤其是优等生或争强好胜的小学生,不要为小事而过于自责,凡事要放宽心,想得开。
(2)寻找乐趣。教师要让小学生保持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对各种活动都倾注热情,积极参与,享受生活的乐趣。小学生还要培养自己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从中获得快乐。
(3)自信。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绪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教会小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悦纳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做到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他可爱和可造就的一面,要经常肯定他们,鼓励他们。
(4)多与人交流。许多小学生还不善于与人交流,其实小学生多与家长、教师和好朋友交流,可以增长知识,受到启迪,增进友谊,能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收获和快乐。
2.控制和调节消极的情绪:教师要教会小学生控制和调节自己消极的情绪,主要有以下方法。
(1)宣泄调控。宣泄调控就是当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产生消极情绪时,把它释放出来。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宣泄即针对引发情绪的刺激来表达情感,间接宣泄是通过其他途径使情绪得到释放。教师要教会小学生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可以自、已痛哭一场或把心中的不平事向教师、家长或好朋友说出来,请他们开导,也可以在他们面前哭一哭,以减轻心理压力。
(2)遗忘调控。遗忘调控就是当某种事情引起你的消极情绪时,最好能把这件事尽快地遗忘掉,不要老去想这件事。不愉快的情绪郁积于心,耿耿于怀,放不开,丢不下,只能使这种消极情绪不断蔓延且日益加重,久而久之会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学习。所以,教师要教会小学生善于遗忘消极情绪。
(3)转移调控。转移调控就是当人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时,可做一些别的事情,通过注意力转移而使消极情绪得到缓解。教师要教会小学生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不要老想这件事,可以看**、打球、下棋、唱歌、画画等,通过其他活动来缓解消极情绪。
聪明的头脑,果断的思考,和理智的办事学习。一、合格的政治素质 二、科学的思想素质 三、良好的道德素质 四、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自我决策能力 自我决策能力是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某项工作能力。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求职择业,别人的意见和忠告各种各样,最终要靠自己决定,这就是对自我决策能力的一次检验。在未来的工作中,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问题以及它们的变化进展都不可能像在学校那样有老师给你作指导,而必须靠自己迅速作出决定,及时予以处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自我决策能力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重要的。 二、适应社会能力 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现实生活常常不尽如人意,五彩纷呈的现实生活使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眼花缭乱,很不适应。大学毕业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常常产生不安、不满的情绪,而常常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大学生却忽视了适应社会这个前提。人类文明总是在继承与创新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适应社会,正是为了担当社会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适者生存,生存正是为了发展。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退缩,更不是对消极现象的认同,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向社会后才能尽可能地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是人们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藉,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比如,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丰富的知识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应注意克服只注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践操作的倾向。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在实践操作上有过硬的本领,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仍以教师这个职业为例,许多用人学校在挑选毕业生时,往往注重的是毕业生的试讲能力和试讲效果,而不只是他们的专业考试成绩。 四、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感情的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一个人想让别人了解你,重视你,更好地发挥你自己的才能,前提就是要有表现自己的能力。要准确表现自己,就离不开出色的表达能力。不仅在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后,会立即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在求职择业的时候就会有深切的感受。比如撰写求职信、自荐信、个人材料,回答招聘人员提问,接受用人单位的面试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较强的表达能力。 五、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实际上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远不如学校中的同学、师生关系那么简单。大学生步入社会后,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能否正确、有效地处理、协调好工作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业的成就。因此,大学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六、组织管理能力 虽然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会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从业者都会不同程度地需要组织管理才能。现代社会职业表明,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组织管理才能,其它专业人员也应当具备。随着时代的发展,纯"书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挑选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在同等条件下,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曾担任过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正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 以上主要是从普遍性这个角度来谈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的技能,此外,大学毕业生如能撑握一技之长,诸如文艺、球类、驾驶等等就更能增加顺利就业的砝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