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有人认为,甄嬛知道。
甄嬛倒好毒酒,果郡王就支开她去关窗。聪明如甄嬛,她有猜中果郡王会动手脚的实力。
看似有道理啊。
但是,聪明只是提高甄嬛猜中的概率,并不是她能猜中的充分必要条件。
我倾向于,甄嬛大概率不知道果郡王偷换了毒酒。
我这样猜测,是因为毒酒局不是一道考验智商的难题,而是一道情感问题。
想要了解甄嬛在毒酒宴上的状态,必须要了解她的情感逻辑。
1甄嬛的情感逻辑
我们知道,给果郡王赐毒酒,是雍正给甄嬛下达的政治任务。
雍正说得明明白白,果郡王必须死,甄嬛就是毒死果郡王的执行人。
只要甄嬛做了这件事,就能自证清白,她对果郡王并无私心。

雍正这样玩儿,可见他的情感逻辑是,用公权力来解决个人情感问题。
这里面有雍正的傲慢,他要用果郡王的死来强调个人去权威——“我是皇帝,我的爱妃必须要对我一心一意。我可以让我的女人处死任何觊觎我爱妃的人。”
对雍正来说,政治权力才是王道。
你有没有发现,这和甄嬛的情感逻辑完全不一样。
甄嬛追求的是两情相悦,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她要的是情爱权力。
甄嬛爱的是有情郎,雍正对她有情,他就能成为甄嬛的“四郎”,果郡王对她好,他就是甄嬛的“允礼”。
我们都知道,从甘露寺回来之后,甄嬛已经黑化。
但是,即便她黑化,她依旧有条底线,有仇报仇,有恩报恩。
对甄嬛来说,果郡王是为了她敢于牺牲自己的男子,甄嬛也会用自己的生命回报这样的爱情。
因此,甄嬛喝完酒后,说的每句话都像极了遗言。
她告诉果郡王,“这一生有这一刻,便没有遗憾。”

她意识到自己命不久矣,于是开始交代后事。
“如果我不在了,你会善待玉隐吧。”

看到果郡王吐血,她很惊讶,“毒酒明明是我的”。

总有人以为甄嬛是表演艺术家。
然而,这种观点就把甄嬛当做了安陵容之类的人,成为了恩将仇报的小人。
甄嬛当然知道,如果她喝了毒酒,果郡王,甄嬛的儿女,甄家满门都会遭灭顶之灾。
以大局为重,甄嬛很容易做出毒死果郡王的选择。
这样讲是没有看懂甄嬛的为人。甄嬛是搞宫斗的行家里手,但她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家。
说到这里,我们很有必要搞清楚甄嬛的性格底色。
2甄嬛的性格底色
甄嬛是个爱情至上主义者。
《甄嬛传》前两集就用两个小细节点出了这一点。
第一个细节是,甄嬛拜佛祈祷,希望“嫁给世间最好的男儿,与他结为连理,白头到老”。

第二个细节是,甄嬛的生日是4月17日,暗示雍正和果郡王,雍正排行老四,果郡王排行十七。
甄嬛入宫后,原以为雍正是能够爱她一生一世的郎君,后来她才发现,果郡王才能给她想要的爱情。
甄嬛和果郡王爱而不得的情缘,用一句话就能形容。
“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果郡王。”
甄嬛在后宫打怪升级,从纯真善良的甄嬛变成腹黑的熹贵妃,她的黑化是被迫的改变。
因为甄嬛有个明亮的性格底色,信奉有恩必报的价值观,这就注定她的黑化并不彻底。
这并不是我的过度解读,《甄嬛传》也用小细节证明了这一点。
甄嬛从甘露寺回来后,红色元素成为甄嬛服饰的常见色。
服装也在传达一个信息,甄嬛黑化的标志就是红色上身的过程。她身上红色元素越多,她黑化的程度就越高。

而流朱曾明确表示,甄嬛素日不爱穿红——这里的红色指的是正宫红。
在后期宫斗中,甄嬛嘴唇的正宫红,是她穿红的终极形态。

正宫红已经成为她面貌的一部分,一个比服装更契合她精神面貌的存在。
然而,甄嬛却不会像太后一样毒死隆科多,她更无法成为雍正那种工具理性的政治家。
即便我们能看到甄嬛对敌人杀伐决断,却会把温柔和善意留给果郡王。
在毒酒局上,果郡王也明确表示,即便甄嬛带着正宫红的嘴唇和毒酒,果郡王依旧发现甄嬛还保留着嬛儿的一面。
当晚,果郡王说甄嬛还是喜欢穿妃色的衣服,妃色是粉红色——这象征着甄嬛在果郡王面前为数不多的善良。

站在甄嬛的视角看毒酒,就是她对果郡王爱情的呼应。她为了果郡王喝毒酒,得到一种“但愿君心似我心”的道德快感。
对甄嬛这种爱情至上主义者来说,喝毒酒是她对果郡王深情的认可,也是对负心人雍正的反(bei)抗(pan)。
很多人总以为甄嬛套路果郡王,主要原因是她们看到甄嬛的黑化,却没有注意到甄嬛的黑化并不彻底。
除了服装,我们也能在其他方面看到甄嬛的黑化并不彻底。
第73集,果郡王来京述职(此时已经是果亲王了),他马不停蹄就来找甄嬛。
甄嬛见到果郡王顿时泪如雨下。

即便甄嬛已经是后宫之主,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熹贵妃。
像她这么谨慎的一个人,敢在在公共场合面对果郡王真情流露。
以甄嬛的觉悟,她肯定知道这样子会暴露她和果郡王有私情。
甄嬛的泪,不是华妃式的放肆,这说明果郡王一直是甄嬛的软肋。甄嬛在果郡王面前,甄嬛依旧是嬛儿,是一个会真情流露,对爱情充满向往的女子。
接受甄嬛会主动喝毒酒的事,其实也承认她确实也有恋爱脑的一面。
甄嬛想要用死来回报果郡王,其实也说明身居高位的痛苦和绝望。
她赢了华妃,赢了皇后,赢了雍正,但她却没有为心爱的人赢回一条命。
人生的胜利通常经不起细看,一旦细看就是悲剧。
事实是李瑁敢怒不敢言,根本不敢手刃仇人、刺杀君父。甚至在诗人笔下,杨玉环还是李瑁亲自献给李隆基的。
李瑁是玄宗李隆基的嫡亲儿子,被封为寿王。“天生丽质”的杨玉环,在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册封为寿王妃。当这个倾城倾国的美貌儿媳被玄宗皇帝“发现”,荒唐情节上演了:先是令儿媳出家作道姑,再令入宫,最后册封为贵妃——于是儿媳摇身一变竟成了后宫嫔妃!“武惠妃薨,明皇悼念不已,后宫数千,无当意者。或言寿王妃杨氏之美,绝世无双。帝见而悦之,乃令妃自以其意乞为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娶韦昭训女。潜纳太真宫中,宠遇如惠妃,册为贵妃”。自此之后,皇上的宠爱就几乎没有偏离过杨贵妃。
在这场父子爱情三角游戏中,李杨的爱情故事百转千回,他们的悲欢离合,大起大落,令人陡生羡慕之心,其悲剧的结局也令人唏嘘不已。可是在这段故事中的“第三者”寿王李瑁的落寞和怅惘,却少有人提及。
李商隐对此留下了两首隐喻内涵的绝句:“龙池赐酒敞玉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骊山飞泉冷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唯寿王。”
龙池在兴庆宫内,是玄宗和诸王、后妃游宴的场所。“龙池赐酒”表明这是玄宗在宫中所设的家宴。李商隐对宴会的正面描写只有一句,即“羯鼓声高众乐停”。诗人巧妙的笔触落在了宴会之后,即“夜半宴归”时诸王中的两位:薛王和寿王。薛王和寿王本非同时代的人,薛王是李隆基之弟,寿王的叔叔,开元二十二年就已经去世,李商隐为了达到艺术效果把两人凑到了一起。诗中薛王的酒醉是为了反衬寿王的清醒。寿王目击前王妃入宫后的幸福和快乐,不由得会引发他的心头旧恨。身为丈夫的奇耻大辱如针刺般地扎在他流血的心口;身为儿臣却对此无能为力,因此夺妻之恨和失宠之惧交织在一起,使得他只能压抑心中的愤懑而不敢有所表示。在龙池宴会上,可怜的寿王连借酒浇愁的权利也都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企盼。
长生殿几乎是李杨浓情蜜意的象征,正如《长恨歌》中吟咏的那样——“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诸王酒足饭饱,扈从玄宗驾幸长生殿。长生殿上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前的王妃现在的贵妃,妆罢之后的“画眉深浅入时无”所问“夫婿”已经不是他而是现在的天子,单单是这样的想象已经使得寿王苦痛和屈辱不已,所以他只能选择逃避。
可是,同样的场景,同样的情节,到了杨万里的笔下,寿王就成了另一番模样了。《题武惠妃传》:“桂折秋风露折兰,千花万朵可天颜。寿王不忍金宫冷,独献君王一玉环。”
一个孝顺的儿子,看到父皇因宠幸的武惠妃仙逝而痛苦莫名,不忍心父皇寂寞难耐,于是自动献上自己如花似玉的妻子。这首诗里的寿王不再是一个引人同情的痛苦的丈夫,而是一个罔顾人伦廉耻的无耻小人。于是,夺妻之恨没有了,锥心的刺痛也没有了,有的只是不堪入目的丑陋和卑劣,更谈不上手刃仇人之类的侈谈了。
别人说爱妃免礼平身,你就说不客气,不客气1,直接表白
当面对自己喜欢的女生的时候,直截了当的表白,虽然对女生来说很突兀,给她一种惊喜的感觉。直截了当地表达出自己对她的情意,这是对自己的自信,这在女生的心里也会觉得你是一个正直没有坏心眼的人。女生不喜欢那些说话吞吞吐吐,拐弯抹角的人。
2,体贴关心
当你喜欢的女生是内向型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她的变化。内向型的女生一般都不会把自己的情感表露在外边。当她找你述说的时候,在她身边静静地倾听她,适当的出言安慰她,关心她,让她感觉到你是在认真的听她述说,时间长了,她就会慢慢的习惯性的向你述说自己的事情,就会把你当做述说的对象,就会成为她的恋人。
3,给自己留有余地
如果追求自尊心强的女人,要在被拒绝时巧妙的留有余地,给她自尊心上的满足,然后趁其内心态度变化的时候,抓住时机婉转的去表达你的心意,这时往往会收到奇效。这是因为自尊心强的女人往往对自己的容貌非常有信心,当有追求者的时候,她们就会时常给以冷若冰霜的回报。其实也正因为如此,她们才会特别注意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当她们在拒绝追求者后,一般会有一番反省认识,原先超乎理性之上的感情逐渐的降温、冷却,一种担忧在她们心中油然而生。这个时候她们就会在想,万一事实证明自己表现的太冷酷绝情,对方会不会认为自己心肠太狠和缺乏教养,这也是她们很在意、很不想接受的。这样的担忧会使她们权衡得失,重新考虑,从而产生对之前的追求者产生重新评价的意愿。而此时此刻,也正是追求者表白的大好机会,千万不可坐失良机。
4,不要追的太紧
当你在追求你喜欢的女生的时候,记得不要追的太紧,学会适度。追的太紧的话,女生就会觉得你很烦人,每天无所事事,没有具体的目标,这时候对方就会好好的想想她在你的身上付出是不是值得的。追女生的时候,不光要让对方看到你对她的情意,还要让对方感受到你对自己的未来有目标,是一个有责任,有目标的人。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出了诗人忽闻平叛捷报时的欣喜若狂和兴致勃发,一向被人称作生平第一快诗。该诗意境风驰电掣,结构行云流水,既是爱国诗人喜极而泣的真情涌动,也是对宗力挽狂澜的由衷赞颂。叛乱平息了,愁闷多年的杜甫可以轻松地和妻子放歌纵酒;而唐代宗却因战乱期间两次弃妻,陷入了难以自拔的苦楚之中
在历史上,唐代宗李豫不仅是安史之乱的终结者,同时也是一位鲜有的痴情皇帝。李豫,原名李,唐肃宗李亨长子,第九任皇帝。李豫十五岁时,封广平王。开元二十九年,做主把秘书监沈易直之女沈氏赐给李豫做侍女。沈氏的母亲是李豫的乳母,沈氏与李豫从小一起长大,情投意合。由于出身微贱,李豫无法将沈氏立为王妃。成为李豫女人的次年,沈氏生下长子李适。沈氏虽非嫡妻,但李豫对她却宠爱有加,二人相濡以沫十五载,感情甚笃。然而,安史之乱却把他们拆散开来
至德元年六月,安禄山叛军攻占潼关,长安告危,唐玄宗仓皇西逃时,李亨、李豫父子随行,诸王妃、主从幸不及者,多陷于贼,后被拘于东都掖庭。至德二年九月,唐军先后收复长安和洛阳。在洛阳,李豫找到了失散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沈氏。当时,李豫方经略北征,未暇迎归长安,仍将沈氏安置在洛阳。乾元二年,叛将史思明再次攻占洛阳,沈氏又陷贼手。闻此噩耗,李豫悲痛万分。宝应元年冬,也就是官军收河南河北后,洛阳收复,叛军溃败,李豫再次跑进洛阳寻找沈氏,但失后所在,莫测存亡。沈氏两次被弃,一次身陷囹圄,一次飘渺无踪。李豫不是薄情汉,两次被迫弃妻,均是由特定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笔者翻阅大量史籍,结合当时的情况分析认为,李豫第一次弃妻,是出于无奈;第二次弃妻,则另有苦衷。唐玄宗决定幸蜀时,事发仓促,时间紧迫,不可能顾及到一个良家子出身的孙媳妇;再者,李豫当时只是一个皇孙,身轻言微,也没办法决定谁去谁留。等到李豫再次见到沈氏时,虽成为皇太子,但张皇后却一心要除掉李豫,好让自己的儿子取而代之;李豫身处险恶,也决不敢把沈氏送到长安这个政治漩涡。史籍中的从幸不及和未暇迎归长安,显然是史官的春秋笔法
天涯两茫茫,不见归路,一片痴心向谁诉?沈氏的失踪,让李豫愁闷一生,苦楚一生。没有心上人与他温馨相拥相伴,没有心上人跟他分享成功喜悦,李豫即使登上了帝位,站在了世界的顶端,也未免终日唉声叹气,寂寥缠身。沈氏虽然无觅处,但李豫对她的思念却没有停歇。安史之乱平定后,李豫多方遣使求访沈氏的下落,但杳无音讯。当时,李豫已经有好几个儿子,而他却把德才并不十分出众的李适立为接班人,这不能不说是出于对沈氏的思念,不能不说是爱屋及乌。思念是个怪东西,总让人一生揪心。时间越长,他对沈氏的思念就越深。沈氏一天找不到,李豫的身心就一天找不到栖息的港湾
后来,李豫又纳独孤氏。独孤氏美丽,且生性宽仁惠达,娴雅贤淑
在独孤氏的身上,李豫仿佛又找到了沈氏的影子,这让李豫对沈氏的痴情,终于有了一个寄托的着落。尽管如此,但李豫始终没有放弃对沈氏的找寻,结果十余年寂无所闻。李豫即位后,皇后的位子一直虚悬着,因为李豫相信沈氏一定能够找到。再者,他毫不犹豫地把李适立为皇太子,也是想让沈氏母以子贵入主中宫。独孤氏虽然宠冠后宫,甚至被嬖幸专房,但她始终无缘皇后桂冠,李豫最后只是将她册封为贵妃。在李豫的心目中,沈氏的地位是谁都无法取代的,独孤氏永远是沈氏的替身
独孤氏陪伴了李豫十余年,先后生下韩王李迥和华阳公主。华阳公主天生聪慧,十分乖巧,能够看李豫的脸色说话做事,上之所赏,则因而美之;上之所恶,则曲以全之。李豫与华阳公主在一起,总能开怀大笑,把愁事暂抛。独孤氏受宠,在很大程度上也沾了女儿的光。爱女病重之际,李豫竟然啮伤上指,可见他对华阳公主疼爱之深。华阳公主离世,独孤氏哀伤过度,一年后香消玉殒。独孤氏死后,李豫追谥其为贞懿皇后,并将其殡于内殿,累年不忍出宫。李豫此举,应该说是因为对生命中第一个女人沈氏的不能忘怀,而在情感和名分上对独孤氏的某种愧疚和补偿
沈氏始终找不回来,爱女和爱妃又相继离去,李豫身边没有了知己,凄凉瞬间袭来。加上执政后期,藩镇割据之势已成,国家经济每况愈下,朝政更是紊乱不堪,李豫焦头烂额,难以应对。爱情和政治的双重打击,让李豫精神恍惚,形容憔悴,身体迅速垮塌下来。大历十四年五月,李豫在对沈氏的思念中崩于紫宸内殿,享年五十四岁。李豫执政十七年,沈氏始终没有找到,所以他一直没立皇后。为了一个侍女,李豫苦苦找寻了十七年;为了一个替身,李豫和僵尸朝夕相伴了三年。李豫的痴情指数虽比不上帝,但这种另类的痴情方式,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却是极其罕见的。
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阡陌之上杨柳依依,野花绚烂,身心不由得轻爽而浪漫。
漫步陌上,只因陌上花开;花是自然的那种,朴素而恬淡,不落尘俗。“三月风情陌上花”,是花在其中生命得以璀璨,人在其中心情得以畅然的一种意境。这意境,枝繁叶茂,从古代长到现代,不枯不衰;又如水,岁岁年年,流淌在阡陌之上,不知迷醉过古今几个王公贵族、粉黛佳丽、骚人墨客、凡男俗女,三月陌上花,让人爱让人痴,恍惚人的骨子里头都沉淀了花的影子,花的风韵。
陌上花开,假如没有了从俗累的生活中走出来,悄然伫立阡陌并为陌上风情所陶醉的人,那么花开也寂寞,风情也苍白。于是,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知被几个人吟颂了几个遍,人归缓缓,那花便有灵性,便开得执著,陌上风情也被撩拨得浓郁而热烈。
那是春天里一幅最美妙的图画:在粉黛佳丽的簇拥下,一位美若天仙、仪态雍容的贵夫人,款摆腰肢,走在一千多年前的江南临安的阡陌上,这时,一骑快马飘然而至,驿者把一封书信递给贵夫人。原来,吴越王嘱爱妃只管消受春色,不必急着回宫,“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缓缓归,缓缓归。多么柔情的一句话!
只是再柔情、再体贴的话,也难以使国家逃脱倾覆的恶运。怜美惜春的柔情敌不了剑戟弓弩的无情。吴越王烟逝,爱妃云去,留下一个美丽的故事游荡在临安的陌上,供人凭吊,在吴越国“国除”的百十来年后的一个秋天,诗人东坡来到了临安。历史似乎特意安排东坡在秋天踏上临安的土地,陌上春天花开,秋天亦花开,只是春天的骨子里透的是柔情,而秋天的骨子里透出的却是萧瑟。东坡怅对古人,一番凭吊,三首《陌上花》于胸中郁结,一吐而快。“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诗人一唱三叹中,浸染着人事胜衰的感慨。陌上花,就这样开在历史的车辙中,栉风沐雨,浸透艳丽与沧桑,令人唏嘘不己。
我几乎要拜倒在陌上花的面前了。我突然觉得这一束束、一丛丛开了又落,落了又开的陌上花,简直就是为了人类的历史与文化而开落。我不敢说可以触摸历史与文化,但我可以觉悟地抚摸陌上娇嫩而以顽强的花朵。陌上花开缓缓归,这不仅意味着悠闲、诗意,而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的心灵在恬静的陌上花开中恬静如花,回归自然,回归人类的历史与文化。
缓缓归,缓缓归,披一袭“三月风情”,再采一束“陌上花”,缓缓归。
缓缓归,我心已是陌上花开。
我觉得是清朝,因为他出了多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皇帝和为爱名人,而他们的榜样作用非常之大,不仅影响官员,连民间也同样影响,因此会诞生很多凄美的爱情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感知这个朝代的多情与痴情。
自古以来,中国人喜欢“上行下效”,古代皇帝的爱好,往往能成为民间的喜好,比如唐太宗喜欢收藏王羲之等人的作品,让他的作品成了众星捧月的收藏品,宋朝的端王喜欢踢足球,当上皇帝后把高俅提拔成了太尉,这就是所谓的“投其所好”,或者叫做“榜样的力量”。
在中国,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多情的皇帝,但是要说最多情,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是南唐后主李煜或者唐明皇,因为他们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可谓敬天地泣鬼神,而明朝的朱见深和朱祁镇,他们的事迹也同样感人,按理说作为万人之上的帝王,他们是没有理由这样的。
但是一个朝代中,出现多位痴情皇帝的现象则不多见,再加上连续出现则越发显得奇特,我们这次说的就是清朝的几位位高权重之人的选择:
一、首先要说一下多尔衮,他官居摄政王,同孝庄皇后一同扶持顺治皇帝,关于他的故事有非常多的版本,从顺治掘其墓,剥夺他的封号,就能看出来,肯定是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当然野史小说就更加添油加醋,总之,他有着足够的机会当皇帝,却甘心协助孝庄来扶持顺治,已经是相当难得;
二、顺治皇帝:他六岁登基,十三岁亲政,二十四岁去世,有传说是因为爱妃董鄂病死而消沉出家,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清朝的皇帝真可谓多情到了极点,他才24岁,还不像唐明皇失去杨贵妃时,已经是70岁高龄,而其退位还是在威逼之下,同顺治不可同日而语。
三、纳兰容若:他就是我们熟知的纳兰性德,因爱妻去世,作后人不能超越的《饮水词》以哀悼妻子,从此以后,每与好友相聚,几乎醉生梦死中咏叹爱妻,其英年早逝应该与之有非常大的关系。
四、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有多爱富察氏(据说他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属于典型的两小无猜),从他打破清朝不立太子这个传统就能看出来,虽然二皇子最后没能当上皇帝,但是还是能看出康熙对她的真情,看到康熙的消沉,连孝庄皇后都担心他重走顺治的老路,出家为僧。
五、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与香妃的故事,也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
五、光绪与珍妃: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更像是一对苦命鸳鸯,在极端环境下的互相帮助,但是也是非常感人的。
其实关于清朝皇帝多情、达官贵人的痴情还有民间的爱情故事非常多,相比于其它朝代更加有趣,受到文艺爱好者们的追捧。
能够在帝王家发生如此多的爱情故事,在这么多的朝代中,清朝应该算是佼佼者,虽然真假难辨,但是说它是多情的朝代,应该可以吧!
隋文帝出走这件事儿,无论是史书还是肥皂古装剧都重复了很多遍,大家都知道他出走事件的起因,就是因为独孤皇后一怒之下干掉了他的新欢小宫女。但这个事情是隋文帝违背誓言犯错在先,他自己也明白沾染那个小宫女打破了当年自己亲口发的誓,作为一个历史上最有名的妻管严,有错跪跪搓衣板赔个不是也就没事了,为何他却要一怒之下离宫出走呢?
这个问题看似是个历史问题,也许应该由历史专家来回答,但如果我们回顾一下整件事情,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个家庭问题:
宠妻狂杨先生早年就向老婆独孤发誓自己一生绝对不会出轨,夫妻俩一同创业发家致富之后,杨先生就有些看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有一天他终于把筷子伸到锅里——他临幸了一个身边的宫女,等他美滋滋地尝了一把还没回味过来,老婆孤独就直接把锅都给砸了——她直接处决了那个无辜的宫女,于是杨先生既担心要跪搓衣板又心疼锅,还恼怒自己这么大一个老板竟然连口锅都保不住,又气又怕之下这个好男人只好离家出走了。
杨先生是个皇帝,所以他离家出走就是一个历史事件,这个现代家庭中经常出现的一幕也就成为了一个历史问题。但论本质,隋文帝怒而出走就是一个简单的家庭问题。
老婆孤独陪他创业建立了大隋集团,虽然董事长这个位置给了杨先生,但杨先生明白这里边的确是有老婆一半的功劳,而且他们夫妻的感情的确很深厚,所以杨先生当年的誓言是发自内心的,他也从未忘记一直想坚守誓言不犯错。但作为一个成功男人,在灯红酒绿的世界里一不小心就犯了个常见的错,而独孤一怒杀宫女的行为让杨先生一个激灵意识到这个错在别人那里可能是“常见”的,而在自己这里却是严重的。
惶恐不安的杨先生既自责又不知该如何面对独孤,但他转念一想,我都是大隋集团的老板了,难道连犯错的权利都没有了?自己怎么窝囊到为了一个小小的错误而如此惶恐呢?于是他开始由内疚和不安,转为了愤怒和不满,我就错了,你要怎样?愤怒和不满让他开始排解了自己的内疚,越愤怒越不满他的内疚感就越少,火冒三丈之后他开始忘记了自己的错,转而认为老婆这样做就是打了自己这个董事长的脸——这哪是老婆,这就是一个恶婆娘!他恨不得想跑回家狠狠地揍独孤一顿,但理智告诉他:独孤家的人在集团公司可是有一票否决权的,绝对不行!
恼羞成怒的杨先生一口气出不来:如此恶婆娘我惹不起我躲得起,董事长我也不干了,我跑远点总可以!于是,好男人杨先生背负着不愿承认的错误和严重受伤的自尊心,全部化为委屈的怒火离宫出走了——只有出走,才能不要跪搓衣板,只有出走,才能展现出自己这个集团老板的重要性,只有出走,才能让老婆和她的娘家人来求自己回去,自己的颜面才能挽回一局,自己的愤怒才能得到释放。
果然,最终杨先生在众人的苦苦劝说哀求之下才回家,而独孤也果然没有再追究此事,两人心照不宣都不再提此事重归于好。
所以,隋文帝一怒出走完全就是个现代家庭出轨实录的古代皇家版本,这只是一个家庭问题,他之所以怒而出走,无非就是一个长期被妻子管束的男人将所有的压抑情绪爆发了出来而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