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庚诗论的语言表达特点是什么

林庚诗论的语言表达特点是什么,第1张

林庚诗论的语言表达特点是什么

背景资料

1.作者简介

林庚,我国著名学者有《唐诗综论》等著作传世

2.题解

“木叶”即“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由于作者是一个学者,也是诗人,有着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联想力,因而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艺术中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这篇课文需要我们逐字逐句认真、细致地读,把整篇文章贯穿起来,各个部分融会贯通,就可以把握文意

·字词储备

钟爱: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人)

洗练:(语言、文字、技艺等)简练利落也作洗练

万应锭(dìnɡ):万能药锭,药物未制成的硬块,供患者吞服,研汁内服或外用

不落于言筌(quán):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筌,捕鱼的竹器

疏朗:稀疏而清晰

窸窣(xī sū):象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飘零:①(花、叶等)坠落;飘落②比喻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

绵密:(言行、思虑)细密周到

迢远:遥远

  这首只有十二行的短诗,语言平易如话,不尚修饰。初读似觉诗句之间具有很大的跳跃性,不易扑捉诗意。但是仔细回味便会发现,诗人并非企图通过这首小诗传达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意念。它似乎只是一种体验、一种无名的情绪、一种状态和氛围,让读者跟随诗人或是诗中所预设的主人公的视角,在诗广阔的想象空间里自由联想。

  “春天的心如草的荒芜”,全诗开篇,诗人就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引起读者的兴趣。一般我们认为春回大地一片生机,但是诗人却告诉我们春天的心犹如冬眠之后的春草一般杂乱、荒芜、寂寥。这是初春给我们带来的一种慵倦、疲惫、或百无聊赖的情绪。于是作为这种心境的一种反映、折射,诗人或诗中预设的主人公带着那莫可名状的感受,随便踏出门去。但微妙之处却在于,正是由于心的荒芜、寂寥,才更容易为那些美丽的东西所吸引、感动,因此“美丽的东西随处可以拣起来”。

  少女是美丽的。她的心绪更如早春一般娇嫩、缠绵、朦胧,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因而“少女的心情是不能说的”。聪明的诗人并没有在此大肆渲染、铺张描绘这美的极致,而是一笔带过,让读者自己去生发联想。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接下来诗人宕开一笔,将观察的视野转向客观景物。这时天上细雨绵绵,好似少女的情丝,不绝如缕。“天上的雨点常是落下/而且不定落在谁的身上”,这是一语双关,既写的真实的客观自然现象,又摹状出少女的心绪。虽然中国自古就有“美人伤春”的传统,但在此处我们并没有感到诗人是在重复中国古典诗词的伤春主题。中国古典诗词对春天的描写往往带着浓浓的愁绪,比如“春色赏看紫陌头,乱红飞尽不禁愁”的对青春不再来的感伤、“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的对落花飘零的悲哀等等。而我们在这首诗中却有一种轻松之感。春天的雨并没有给人带来伤心与失落。蒙蒙细雨敲打着雨伞、地面、房屋所发出的有节奏的旋律,荡漾在人们的心中,不也是很愉快的事情吗?因为在这万象更新的时节,即使在阴雨绵绵的日子里,你也会有新鲜有趣的发现。接着,我们的视线又随着诗句的跳动转移到流动的车厢里。“车上的邂逅多是不相识的”,但那许多含情脉脉的眼睛,无论它们是为了哪一桩事或哪一个人,它们都能给人以美的情致和感受。“潮湿的桃花乃有胭脂的颜色”,带给读者无限遐想:或许是车窗之外真的有一出桃花在春雨中含苞未放;也或许是由眼前脉脉含情的动人面容而不禁联想到桃花的颜色。无论这一笔是写实,还是象征,都使得《春天的心》这首诗显得摇曳多姿,优美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正是这种不确定的写法,才使这首诗产生了朦胧的美感效果。“水珠斜落在玻璃车窗上/江南的雨天是爱人的”,更洋溢着一种温暖的蜜意。试想若顺着被细雨模糊了的车窗向外望去,万物相融在一起,一片朦胧,那是少女的情丝呢,还是绵绵的细雨?也许无须分说清楚,还是留给读者慢慢体会吧。

  全诗虽不押韵,诗行也不整齐,但读者仍然能够鲜明地感受到诗的优美节奏。比如第一行诗以“芜”字煞尾,是升调的,而最后一行以“的”字煞尾,是降调的;第六行叙述中有些疑惑,节奏悠扬,而第九行带有自问自答的语气,亲切乖巧。这样就给读者一种流丽婉转,充满变化之感,传达出现代诗人所追求的生命的内在节奏。仔细品味那淡淡的、轻巧的心绪,先前那种荒芜寂寥之感就会被这美好的世界所感染,变得明朗起来。这就是江南的初春,是充满着爱人的情感的季节。

西游记被林庚先生称为童心之作

林庚先生最欣赏“少年精神”,谈古诗推崇“盛唐气象”,谈小说则喜爱《西游记》的童趣天真。《西游记》的童话特色又表现在它的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上,这一点尤其能够从对小妖的大量描写中见出。

古典小说中叙述两军对垒,多是将帅之间的戏,像《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战争场面,几乎就看不到士卒喽啰的描写。将帅固然应该身先士卒,而士卒哪里去了,毕竟是一个疑问。而这正是讲史类英雄传奇所形成的传统写法,原又不可深究。

然而与此不同的是,《西游记》叙述孙悟空的西行历险,却并不仅仅与那些妖魔大王相对抗,倒常常是与传令跑腿的小妖相周旋。

林庚先生写下《西游记漫话》

《西游记漫话》是林庚晚年的一本研究《西游记》的著作,并旁及《三国演义》《红楼梦》。作者敏锐而准确地抓住了原著中以往被研究者忽略的细节。

并揭示了我国古典小说内容、人物形象、观念等与市民阶层的复杂关系。语言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754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