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访前心理分析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的一项基本功。本文运用心理学理论,研究新闻采访实践活动,涉及情绪学说、记者的形体语言、新闻采访中的情绪及其调控、以及记者的采访艺术,等各方面问题,打开采访对象的心灵之门,从而使采访活动获得最佳效果。
关键词:采访 心理 谈话 传播
一、关于情绪学说
情绪学说认为,每一种情绪都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客观情境。任何情绪都是由环境的特异变化引起的,这种环境就是客观情境。二、情绪反应。每一种情绪的产生都伴有体内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这种生理变化就是情绪反应。三、自我体验。即人们在一定的客观情境下所产生的各种心理状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情绪的发生机制有四种类型:
(一)情绪与情境。人的情绪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必然有其发生的情境。正如人们所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当人们学业成功、身处优美的环境,都可让人随之产生愉快的心情;反之,人际的冲突、学习的压力、生活中的挫折,甚至恶劣的气候,也会使人感到烦躁和抑郁。除了外在的环境和事件会直接引起情绪变化外,人的自身生理的和心理的反应也同样会引起情绪的变化。
(二)情绪与需要。人的情绪为什么有时候难以自制情绪产生与变化的背后,实际反映着我们的需要。例如采访对象当得到他人称赞时,满足了自己的自尊和成就的需要,从而感到一种荣誉和喜悦感;相反,当自己受到他人的冷落时,就会产生失落和孤独感,因为自己的被接纳和亲情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培养能力、发展自我、追求爱情,还有娱乐、健康、实现兴趣的需要等。这些需要是多层次的,有些是眼前的需要,有些是长远的需要,需要之间还相互矛盾。实现和满足这些需要,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局限与制约,必然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
(三)情绪与认知。情绪虽然是与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相联系,但是面对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却会有截然不同的情绪感受。比如高考采访活动中,学生对此却有着不同的感受,有的人庆幸,好歹及格了;有的人惋惜,怎么没考得更高一些;有的人会感到无地自容,因为他从小到大从没得过这么低的分。为什么会如此,这是因为认知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只有通过认知对客观事物与需要的满足做出判断与评价,才会产生相关联的情绪反应。认知改变了,情绪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四)情绪与行为。行为是人的情绪的重要表现形式,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会导致人产生或消除导致行为的动机,并直接影响到人的行为模式及过程和效果。情绪对行为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当人在做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一些行为时,就会感到一种欣慰和充满热情的情绪感受,它会使自己的行为得到加强;而当人的某一行为破坏或阻碍了自己的某一种需要时,就会产生厌烦、排斥的情绪感受,它同样会使人自己的行为减少或停止。可见,情绪与行为的关系并非是单一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二、心理采访技巧
众所周知,采访对象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存在着各种差异,不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教养、不同的素质,因而具有不同的心理,在采访中表现为各具特色的多变的情绪或情感。采访对象面对记者的采访,只有具备特定的情绪、情感,才能为记者提供出所需的新闻材料。因此,记者在采访中必须有意识地使采访对象造成某种特定的情绪、情感,以有利于自己顺利采访的心理气氛。
1注重时机。
选择合适的采访地点,恰当的采访时间,是记者与采访对象交流的前提保障。一般情况下,记者往往选择采访对象比较舒适、快乐的时候进行提问。如记者去采用一个有名的书法家,由于他平常工作比较繁忙,本人有很谦逊,认为自己不适合接受采访。记者积极主动的来联系,取得他的初步应允。他在临摹字帖后,笔者在旁边默默观看,等待他完成之后探讨一些笔墨丹青的话题,从而愉快、顺利地完成了采访。
2相待以诚。
跟采访对象交朋友是一个很好的接近方式,它有利于采访活动的进行,让双方有一种亲近、信任的感觉。比如记者在采访一位残疾人司机时,原来的提问是:你如何去工作的经过调整,记者觉得残疾人无法正常驾驶,这话既可能触动他的悲观情绪,又有不尊重人的嫌疑,便改问题为:您当前的生活状况如何?现在收入怎么样?该残疾人觉得记者亲切可信,爽快地回答了一系列问题。
3寻找“相近”。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与人之间只有认同感,才乐于与品格、经历、背景相近的人交往。在采访实践中,要与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人交流,要在采访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要在共同点上做文章,激发共鸣。年龄、爱好、职业、经历、籍贯等,都是可以准备的共鸣点。如在采访徒步爱好者时,记者首先对他们的简历进行了解,得知他们有各个年龄层的,有共同的运动爱好,而记者也喜欢运动,了解一些户外运动常识,也加入徒步活动的行列,轻松第采访到了想要的东西。
三、结论
记者面对采访对象,何以晓得他们的心理状况即情绪?办法只有一个:察颜观色,分析表情。这是因为,当事物的刺激作用引起人的各种情绪的时候,人体外部也会呈现出一定的表情,即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之于外”。记者要使采访对象造成有利于自己顺利采访的心理气氛,就必须明确造成这种气氛的心理学原理。
上一节我们认识到情感暴力就隐藏在我们周围,甚至以各种美好的形象出现,我们都是情感矛盾中的当事人。那么这一节,我将主要讲述这两个方面,一是认清所处的情感环境,二是真实面对自己的情感需求。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面对的人群也有所区别,成长环境会对一个人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当下所处的生活环境则直接影响你的生活健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设定位,因此也有不一样的情感需求。我们需要对环境和对个人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
如何认清所处的情感环境?
要回答这个问题,大家需要做一些基本的准备。我这里说的情感环境,特指你在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过程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下需要付出的情感关系合集。
以我自己打个比方。小时候,我是父母的儿子,兄弟姐妹的兄弟姐妹,爷爷奶奶的孙子,外公外婆的外孙,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这个阶段,我主要是和父母、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戚,老师和同学打交道。我与他们之间的情感关系合集就是我当时所处的情感环境。
随着年龄增长,我后来读书毕业了,参加了工作,那我有多了与上司和同事以及下属等几种人际关系需要维护,而与父母亲人、兄弟姐妹的联系少了,我的情感环境发生了变化。到现在,我已经结婚成家,我又增加了丈夫、父亲、女婿等角色,情感环境又再次发生了变化。
每一个阶段,我们所处的情感环境是不一样的。因此,你要清楚自己现在处于哪一个阶段,哪些关系是你必须要维护好的,你就应该在这些关系上下功夫。
以上这个例子,还只是一个普通的例子,每个人都有特殊性。每个人要处理的关系也不仅仅是我说的这些。
在某一个阶段,总会有特别突出的关系需要我们处理,别的关系不需要花费很大功夫。
首先,你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这一步其实在认清自己的情感环境这个环节中已经基本确定了。每一个角色背后都有相应的属性和角色要求,也就有着相应的情感需求。
比如,作为父母,养儿育女是天职,为了养儿育女,需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工作。
作为儿女,从小认真读书,学习成长是我们设定的人生道路,家庭和学校会给我们设定一些标准和规则,我们必须遵守,年满十八岁之后开始接触更广阔的社会,不管是继续在学校深造,还是踏入社会工作,我们开始履行更多的义务。
作为职工,要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岗位职责,敬岗爱业等等。
不管多么复杂的人际关系,你只要抽茧剥丝,拆解分析,你总能给自己找到一个人设定位。在找准自己的定位这方面花点时间和精力,无疑对我们是大大有利的。
你认清了所处的情感环境,也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你就大致知道自己哪些事情合适做,哪些事情不合适做了。当然,这还不够,你还需要更深入的了解。
继续往下看。
其次,你要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
你找准了自己的人设定位,对应着这个角色,你得继续分析这个角色下的你的情感需求。自我定位不易,自我了解更难。但是再难也要了解自己,因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感受,你应该成为那个最了解自己的人。这就要经常思考,认知自我。
其实,哲学三问就是很好的联系方法。经常花点时间,反复问自己这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多问多回答,只要你是认真的,是花了时间思考的,你就一定会对这三个问题的答案越来越清晰。
当你能够对答如流,发自内心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了解了你的基本情感需求了。再将这三个问题对应到你的角色定位中去,你就会更加容易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
举个例子。比如一名女子在爱情中,可以这么回答:我是爱情中的女方,我从原生家庭中来,我要和他一起组建新生家庭。也许不是一个好例子,但是有助于在爱情关系中定位清楚,也有助于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对应分析对方的情感需求。
第三,你要分析别人的情感需求。
你光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不行,你还得分析别人的情感需求。要从比较中去寻找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做法,这样才是双赢、共赢。
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了,毕竟需求不是揣测而来的,也不是凭空想象得出来的。比如,作为父母,如果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就要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的是父母的支持,而不是一堆指引和指责。如果父母不是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是经常问孩子,我该怎么帮你?孩子会得到更好的成长。这就是聪明父母的做法,通过询问和倾听来表达对孩子的支持,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命令孩子。
想办法然让你的沟通对象说出自己的想法,直接对话的效果会好很多,有助于双方了解。同样,在沟通的过程中,你也要将自己的情感需求表达明确一些。这样,双方的情感需求都明确很多,大家不用猜来猜去。
第四,你要从中做出选择,学会拒绝部分不合理需求,学会面对和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学会保护自己和爱自己。
当你明确了自己的定位,了解了自己的情感需求,又分析了别人的情感需求,这时候你做选择就好做很多了。
面对自己的情感需求,要考虑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哪些地方是可以商榷的,适当退步没有问题,哪些地方则是底线原则问题,如果对方提出的要求过界了,就要及时说不。正如我在《情感自修:别让给你的爱变成刀子,也别让别人的爱伤害你》这篇文章中说的一样:我们不能成为情感的施虐者,也不能成为情感的受虐者,而要成为情感冲突的调和者。
我们需要考虑别人的情感需求,也需要正视自己的情感需求。正当的情感需求,需要彼此付出,满足彼此。不合理的情感需求,要学会拒绝,不管是自己方面的,还是来自他人。
当你和对方都有了一个清晰的定位,在今后的交往过程中,就相对容易遵守边界,和而不同,和平相处。
-END-
《一转成双》,最是转身那一刹那的感动。从2013年1月5日播出至今,节目调解了数百对夫妻的矛盾,拯救了超过一半嘉宾的婚姻。常言道: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婚,就是在告诫我们婚姻的弥足珍贵。
《一转成双》存在的意义,对于已经走进婚姻的人来说,是对于现状的思考和对于岁月静好的珍惜。而对于尚未踏入婚姻的年轻男女来说,更多的是对于未来如何经营好一段婚姻的借鉴。
凡是看过《一转成双》的观众都不难发现,那些在演播室争得面红耳赤,口口声声叫嚣着要离婚的事件背后其实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矛盾。可一旦夫妻双方互不相让,没有一个人肯做出让步,那么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随时会出现。曾经在节目中看过这样一对夫妻,在婚前协议里丈夫曾经答应妻子,如果将来生了孩子,那么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随后他们第一个女儿按照约定随了父姓,可是小儿子出生的那一刻,一切都变了味。当妻子一方办理完一切手续后,丈夫方却开始反悔。尤其是婆婆,死活不同意孙子随了媳妇的姓,认为自己对不起老祖宗,没有尽到延续香火的责任。而丈夫也完全忘了当初的约定,以一副理所应当的强硬态度直指妻子极其家人无理取闹。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的,一对原本恩爱的小夫妻闹到了要离婚的地步。只因为一个姓氏的问题,两个人不顾尚在襁褓之中的小儿子和刚刚六岁的女儿的将来,执意要离婚。
虽然最后在《一转成双》几位软硬兼施的劝说下,妻子选择转身与丈夫和好。但在和好的那一刻,妻子却仍在流泪,认为自己对不起父母。有时候我时常在想,那些在节目中已经原谅了彼此的夫妻,在离开节目后他们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可是这些,我们无从知晓。《一转成双》能做到的,也仅于此。节目组能给予当事人的只有理性的分析和建议,而真正的生活仍旧是要靠自己走下去的。
有人说《一转成双》中的那些矛盾都极其的狗血,甚至负能量满满,不具现实的参考意义。而那些家长里短的事情,谁又有那个闲心愿意去管别人的家事。我只想说,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阳光下,都过得太幸福了。那些不曾曝露在人前的阴暗面,不是我们接触不到就不存在。节目中那些被你无比嫌弃的狗血故事也许就存在在离我们不远的生活中,存在在我们曾熟悉的家庭里。《一转成双》的初衷虽然是挽救婚姻,捍卫爱情。可是我认为其更深刻的意义在于教会你懂得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幸福。
希望看过《一转成双》的男男女女们,不管成婚了也好,抑或是正在热恋,记得珍惜彼此。爱情也好,婚姻也罢,从来都是需要小心呵护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