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疫情第73号公告(哈尔滨市疫情第73号公告图片)

哈尔滨市疫情第73号公告(哈尔滨市疫情第73号公告图片),第1张

10月27日我市发生输入性疫情以来,陆续检出多例阳性感染者。为有效防止疫情输入、外溢、扩散,快速扑灭本轮局部疫情,经专家组研判,市指挥部决定,对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松北、阿城等七区实施临时管控措施。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从严限制非必要人员流动

1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松北等六区内人员非必要不出主城区,阿城区内人员非必要不出本区,确需外出的需持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凭“龙江健康码”绿码通行。

2应急抢险、疫情防控、重要公务、民生保障等相关人员和车辆不受出入限制,但需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凭“龙江健康码”绿码通行。确需外出就医的人员和车辆不受出入限制。

3各类公共交通工具严格执行“扫码、测温、戴口罩”和消毒、通风、限流等措施,司乘人员严格做好个人防护,车内乘客不得超过额定载客量的50%。

二、从严管理重点场所、重点机构

1各类商业门店、经营场所、宾馆酒店、旅游景区、宗教场所等严格执行“扫码、测温、戴口罩”、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从业人员需规范佩戴N95口罩,人员密集、空间密闭场所瞬时接纳顾客人数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

2福利机构、养老机构、精神卫生机构、公安司法行政监所等实行封闭管理。具体防控措施按行业主管部门规定执行。

3七区内夜市暂停经营;早市要严格管理,禁止现场就餐。

4南岗区、阿城区部分人员密集、空间密闭场所暂停营业。具体防控措施按属地指挥部规定执行。

5暂停线下教学活动。具体范围按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执行。

三、从严控制聚集性活动

1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从严审批大型会议、培训、会展、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

2七区内实行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举办丧事活动要及时向属地社区报备。

3倡导居民群众非必要不外出,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不聚集、不聚会、不聚餐。

四、从严管控各类风险区

1划定的高风险区全部实行封控措施,期间“足不出户、上门服务”。

2划定的中风险区全部实行管控措施,期间“人不出区、错峰取物”,居民原则上居家。

3临时管控区实行临时封闭管理,居民原则上居家。区域内除保供超市、药店、医疗机构等场所外,其他经营性场所一律暂停营业。

五、从严落实外防输入措施

1市域外抵返哈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提前48小时向目的地所在社区、宾馆酒店和单位报备,抵哈后按照“自愿、免费、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原则实行落地核酸检测。

2凡排查出的涉疫城市抵返哈人员,除本人需落实相应管控措施外,共同居住人也要一同落实相应管控措施。

3凡抵返哈货运车辆司乘和同行人员不在哈停留、即来即走的,需全过程实行“点对点”闭环管理;进入物流园区、农集贸批发市场,需进行一次入园“核酸+抗原”双检测。确需在哈停留的,严格按照外来人员管理规定落实分类管控措施。

4间接入境人员在主动报备基础上,严格实行“手递手”闭环管理,落实相应管控措施。

六、从严压实四方责任

1各级、各行业部门、各市场主体及广大市民群众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从严从紧压实属地防控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和个人防护责任,凡失职失责、脱管漏管、不遵守防疫规定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2在哈高校、中小学和托幼机构要严格落实每日晨午检、因病缺课追踪等师生员工健康监测制度,并将共同居住者或陪护人员一并纳入风险排查范围。凡未按规定执行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3市民群众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干、咽痛、嗅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勿自行服药,需规范佩戴口罩,尽快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排查诊治,就诊过程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未尽事宜仍按原规定执行。

张家口桥东区端午节期间疫情防控通告

一、自觉减少人员流动。

1坚持非必要不离张。倡导广大市民就地过节,端午节期间暂缓出行,坚持非必要不离张。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要带头执行,非必要不出市域,因特殊情况需出市域的须提前向本单位及属地社区报备,批准后方可离开;全区师生及其共同居住家属,原则上,不得出主城区,因特殊情况需出区的须提前向所在学校及属地社区报备,但不得出市域。所有人员一律不得前往14天内有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县、区、旗旅居,并避免同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人及没有解除管控的“两居”人员接触,如有中高风险地区来人接触史、旅居史的,返区后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费用自理。

2市域外人员非必要不来区返区。特别是北京、上海等疫情严重地区人员近期不得来区返区。确需来区返区的人员必须提前48小时向目的地社区报备,社区指定专人进行全程点对点闭环管理,河北健康码出现红码、黄码或弹窗提示的,必须立即向所在社区村报备。因不报备或逃避检查管控的人员,造成的疫情传播和扩散的,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3暂不恢复进出区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继续暂停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二、严控人员聚集活动。

1坚持“非必须不聚集”。广大市民尽量避免参加10人以上人群聚集活动,不组织聚餐、聚会,提倡用微信、网络、电话等方式问候亲朋好友。

2坚持“非必要不举办”。严控游园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坚持婚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严禁举办各类线下培训、大型会议等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要控制在50人以下,制定详细的疫情防控预案,提前一周向主管部门申报,坚持“谁举办、谁负责”“谁批准、谁负责”。

3严格限制人员流量。按75%限流开放演出场所、娱乐场所、体育场馆、网吧、**院、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公共场所,因地制宜控制瞬间流量,防止人员聚集。

三、做好重点人员健康管理服务。

1对所有市域外来区返区人员到达“第一入口”后,全部免费进行“抗原+落地核酸”检测和点对点闭环管控,抗原检测结果未出前不得离开,家属不必前往机场、车站接站。

2有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区、旗旅居史人员,来区返区后,一律实行14天集中隔离,费用自理。

3凡14日内有1例以上本土阳性感染者所在的县、区、旗旅居史人员,来区返区后,一律实行14天集中健康监测,费用自理。

4有中高风险地区及有本土阳性感染者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区旗旅居史人员,来区返区后,一律实行14天单人单户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5对所有低风险地区来区返区人员,一律实行“三天三检”,即第一天落地核酸检测、第二天、第三天社区上门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在第三次核酸检测结果未出前,严格实施一人一室,足不出户居家健康监测。

6来区返区后7日内不得聚餐聚会、探亲访友,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出入人员密集场所。凡不遵守规定,因协查函推送为密接人员的,所有人员隔离费用自行承担。造成疫情扩散的,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四、落实重点场所防控措施。

凡是进入我区商场超市、医疗机构、宾馆饭店、商务楼宇、景区景点、农贸市场、公园游园、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院、棋牌室、网吧、歌厅、舞厅、酒吧、茶座、体育场、游泳馆、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等人群经常聚集、供公众使用或提供服务的所有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落实测温、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扫幸福张家口APP场所码登记报备的同时,均严格查验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核酸已采凭证”。不能提供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核酸已采凭证”的,不得进入上述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持续主动做好个人防护。

请广大市民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意识和卫生习惯,养成随身携带口罩、规范佩戴口罩的习惯,尤其是进入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规范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常通风、1米线、分餐制、用公筷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如自己和家人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减退、腹泻等症状,请立即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主动、如实告知个人旅居史、活动史和接触史,就医过程中请佩戴医用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六、特别提示

河北“健康码”已经对每周没有进行核酸检测的人员开启“弹窗”提示功能,7天内没有进行核酸检测的,健康码弹窗会出现“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按照河北省疫情防控要求,全省城乡居民需要每周进行1次核酸检测。河北健康码未查询到您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记录,现对您进行弹窗提示,弹窗期间不能进入公共场所,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请您尽快就近采样检测,河北健康码查询到您核酸检测阴性记录后,自动解除弹窗提示。如有疑问,请随时致电本地12345政务服务热线”提示。请您按提示要求就近采样检测。

《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和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为进一步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和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经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总体要求

准确把握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落实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坚决打好冬春季疫情防控攻坚战,深化“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工作机制,着力堵漏洞、补短板、固根基,筑牢“人物并防”、监测预警、集中管控、医疗救治、疫苗接种、健康宣教“六道防线”,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风险的不确定性,确保冷链物防闭环管理,确保不出现聚集性疫情,确保不发生院内感染,确保疫情风险点不发生失管漏管,力争不发生本土新增病例,继续交出防疫高分报表。

重点任务

强化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

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健康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与省内外口岸信息和工作协同机制,健全入境来浙人员“提前知、提前控、全程知、全程控”管控机制,坚决守好口岸大门,严防病例输入。充分发挥海关第一道关口作用,对高风险国家入境人员开展“核酸+血清抗体”双检测。完善来浙航空机组人员和国际航行船舶船员防控措施,强化闭环管理。落实境外企业和项目的主体责任,严防相关人员带疫返浙。严格落实入境人员“14+7+7”健康管理措施,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观察+7天日常健康监测”。集中隔离期满前必须由两个以上核酸检测机构进行平行检测,并规范做好隔离观察期间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工作。系统查找入境人员管控中存在的漏洞,清单式列出隔离场所管理的风险点,表格化推进整改落实。

严格抓好返乡人员健康管理。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在各类人员大规模返乡前抓紧完善工作机制、落实专门人员,做好假期返乡人员、外来人员、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人员等重点人群的信息登记、摸排、日常健康监测和精准分类管理工作,督促其做好日常健康防护。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辖区企业省外员工春节期间尽量留在当地,尽可能减少远距离流动。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坚决防止高风险地区、高风险行业来浙返浙人员漏查漏报、漏管失控。

严格按照规范推进新冠病毒疫苗紧急接种。加强紧急接种工作统筹部署,成立工作专班,稳妥有序推进本地区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在知情和自愿的基础上,力争做到应接尽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组织动员,提高重点人群接种率。按照谁组织上报、谁负责落实接种对象的原则,优化接种组织,统筹安排接种进度,细化人员培训、现场组织、接种禁忌摸排、异常反应处置、医疗救治等工作方案,形成周密合理可行的接种计划,确保在2021年2月5日前完成紧急接种工作任务。落实免费接种政府统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强化重点场所和重点机构防控。

严格落实公共场所防控措施。坚持从严查控,切实降低公共场所传播风险。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酒店宾馆、餐饮服务、旅游会展、文体娱乐等公共场所要按照《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健康防护措施指引》要求,切实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指定分管负责人并明确专人负责落实测温、亮码、戴口罩、日常清洁、通风消毒、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人员集聚等防疫规定。采取限流、预约、错峰等措施,控制景区和娱乐场所接待规模,景区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影剧院、娱乐场所接待消费者人数不超过核定人数的75%,宗教活动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内参加活动的人数不超过场所容纳规模的60%。不举行节日祈福、庙会灯会等大型聚集性活动。所有宗教活动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不举行迎新、敬香、撞钟等大型聚集性祈福活动。

严格抓好校园疫情防控。进一步抓实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压紧压实属地和学校主体责任,落实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做好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缺勤病因追查登记等工作。加大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师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减少前往人群聚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和教育教学进度,优化调整学校寒假放假时间,分批次有序放假离校,确保离校学生底数清、返家行程可追踪、家校协同有反馈,教育引导师生在途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同时做好节假日留校师生的管理服务,指导其做好自我防护,切实降低校园传播风险,保护师生健康。

严格加强医疗机构防控。切实加强院感防控,严防医院内疫情发生和传播。加强就医流程管理,严格执行所有进入医院人员测温、亮码、戴口罩等管理要求。加快推进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挥发热门诊哨点作用,按照“四早”“四集中”原则、严格落实发热病人闭环管理,确保来院患者经预检分诊后再就诊。严格住院病房管理,非必须不陪护,并加强陪护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减少医院内人员流动。积极推进预约挂号、预约检查、分时段就诊,大力推广互联网诊疗服务,减少医院内人员聚集。加大院感防控培训和督查力度,加强医务人员及所有医院工作人员的防护管理。承担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医疗机构,要安排专人做好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

严格规范特殊场所防控。严格规范集中隔离场所管理,加强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等技术培训和监督检查,规范处理隔离人员生活垃圾,防止交叉感染。严格落实落细养老院、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监所等特殊场所防控措施,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日常环境清洁、通风消毒、安全生产和个人卫生防护。严格人员出入管理,定期开展排查筛查,加强特殊场所老年人、儿童、精神障碍患者、流浪乞讨人员、被监管人员等的健康监测和管理。妥善处理托养老人、住院病患回家过节等情况。

强化重点环节疫情防控。

严格强化源头查控。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一体化监测平台,完善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多点触发监测预警网络。坚持完善早发现机制,提高入境物品、存储环境、接触人员及零售药店购药人员的检测覆盖面和频次,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坚持“人物并防”,全面落实进口冷链食品“全受控、无遗漏”闭环管理措施,从严把好报关、入仓、运输、生产经营和消费各个环节,确保冷链食品管得牢、控得住、能放心。从严从紧加强入境物品规范管理,落实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检测和预防性消毒工作方案,加强预防性消毒,提高核酸检测覆盖面和频次,强化航空、海港口岸等入境物品规范管理,严格进入我省市场流通的涉疫物品处置,加强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入境物品相关工作人员防控,严格落实重点人群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规范做好定期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加强对私人诊所、小诊所和药店的严格监管。

严格控制交通客流。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严格管理在编在职人员休假出行活动,春节期间取消非公务出境活动,减少不必要的省外出行,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站点要严格落实通风、消毒、测温、亮码、戴口罩等防疫措施,引导乘客不要或尽量减少在交通工具上用餐、饮水,做好旅途全程健康监测。针对春节期间客运运力紧张区段,增加运力安排,科学组织售票和加强乘车管理,严格控制超员率。科学合理安排航班,避免旅客滞留和聚集。落实飞机、列车、长途客车、重点水域水路客运等交通运输工具的实名购票、对号入座。做好进站、候车等站区空间快速测温和客流引导,提高人员通行效率,避免因扫码查验等导致人员聚集。

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按照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严格控制大规模聚集性会议活动,50人以上集聚性会议活动应当制定防控方案,提倡采取视频形式举行。原则上取消单位集体团拜和慰问、联欢等活动,创新慰问老同志形式与方法。减少室内聚集性文娱活动,严格审批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等活动,压减各类迎春活动,落实防疫和应急处置措施。不组织大规模聚会聚餐,提倡家庭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

强化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做实精密智控。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底线思维,坚决防止防护意识减弱和麻痹松懈思想,压实属地、行业部门、单位和个人“四方”责任,确保疫情风险点不发生失管漏管。坚持疫情防控领导体制、应急机制、指挥体系不变,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分管负责人分片把守,实现统一指挥、高效运行、快速反应,推动疫情防控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各市、县、乡镇、村都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严格落实“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工作机制,完善精密智控指数评价。组织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督导检查,加强对重点场所规范佩戴口罩等防疫措施落实情况的暗访工作,及时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督促整改落实。各级党政机关带头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党员干部带头落实个人防护责任。

加强物资保障,做好应急储备。完善医用防护类物资、检测试剂和设备、药品和救治设备等重要医用物资配置,做好个人防护用品、消杀器具等的储备。以县为单位建好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等小分队,确保人员队伍、防控物资、集中隔离场所、核酸检测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落实到位。健全防控救治力量机动支援制度,做好大规模核酸检测应急准备。完善生活物资应急保供预案,加大对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特别是节日物资需求的保障力度。

加强应急值守,强化“三情”联动。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守,发现疫情后及时规范报告,严禁迟报、谎报、瞒报。加强应急处置,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科学划定防控区域的最小单元,对筛查发现的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科学扩大核酸检测范围,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争取最短时间追踪、溯源、管控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实现发现一起、就地扑灭一起。细化完善应急预案和工作指引,加强情景式实战演练,组织应急模拟和岗位练兵,确保紧急情况能够拿得出手。推进疫情、舆情、社情联判联动、综合管控。加强疫情跟踪研判、强化舆情监测引导,加强网上辟谣打谣,规范新闻信息发布,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确保疫情信息报告和发布严肃、权威、统一,并切实保护个人隐私。

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群防群控。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群防群控措施,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促进,做好群众健康宣教工作,组织专家通过多种方式释疑解惑,深入宣传卫生健康理念,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树立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公众养成一米线、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用公筷和合理营养、适当运动、充足睡眠、心理平衡等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减少春节期间不必要的走访和聚集活动,确保全省人民度过一个健康安乐祥和的节日。

一、工作目标

明确工作目标。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建立“有药可买、有病能看、底账清楚、转运及时、引导到位”的工作机制,重点抓好农村地区防疫体系运转,加强日常健康卫生服务和重点人群管理,全面落实四方责任,最大程度保护农村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健全农村疫情防控体系

充分发挥乡村基层组织作用。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组织领导,发挥好乡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其他各类组织资源优势,推动村“两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农村党员等力量冲在一线、主动作为,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加强医疗物资准备和基础条件保障。加快完善农村地区消毒、检查检验、应急抢救等相应设备和药品配置。加强退热、止咳、解痛类药品供应储备,满足农村居民患者特别是重症高风险和老年患者治疗需求。加强急救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储备。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服务人口数的15%-20%动态准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中药、对症治疗药物和抗原检测试剂,人口稠密地区酌情增加。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乡村要提前备足治疗药物和防疫物资。加紧解决村卫生室药品医疗器械纳入医药保障范围、医保结算系统覆盖、设施设备短缺、人员力量不足等具体问题。

畅通药物购买渠道。各涉农区加强统筹,及时调度,加强药品供应企业物流配送能力,保障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清单药品供应。畅通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渠道。在保障药品安全前提下,对紧缺药品允许拆零销售,满足农村居民基本购药需求。为快递企业寄递提供便利,确保农村居民正常购买。

提升患者接诊转诊能力。逐村建立就医救治服务群,确保规划设置内的村卫生室“应开尽开”,医疗保险定点“应定尽定”,基础运行保障“应保尽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诊区“应设尽设”,为发热患者提供接诊和开药服务。发热诊区要清晰划定就诊流程,尽量避开与其他就诊患者交叉,医务人员做到规范防护。所有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要为发热等症状的患者提供开药服务。加强村民健康宣传和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回应健康咨询和问题。完善网格化三级医疗救治体系,加强辖区医疗资源统筹调度,及时分流收治。

根据农村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布,科学划定诊疗网络,组织各医联体核心医院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对区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技术支持,提高诊治水平,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好医疗质量关,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早期识别重症患者,做好分级诊疗衔接,完善基层首诊、接诊、转诊流程。加强乡镇统筹调度,完善农村急救转运体系,在医疗卫生机构加快配备和调用救护车基础上,各涉农区立即组织储备一批随时可用于患者转运的车辆,保障农村新冠病毒感染者及时转运、收治。确定专岗专人,负责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域医共体牵头区级医院、定点医院、市区对口帮扶医院等做好转诊衔接,建立明确的接诊流程和绿色通道,提高转诊效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新冠病毒感染者就诊。

及时处置重症风险。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对重症高风险人群的识别、处置和分类分级健康服务能力,确保重症高风险感染者病情加重时可得到及时救治。开展农村地区疫情风险评估和预警,做好农村地区人员,尤其是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妇、儿童等高风险群体的健康监测和分级分类管理。及时发现有住院需求的人员,按照“应收尽收”“应转尽转”的原则,及时转诊至有诊疗能力的医院进行救治。

三、做好农村居民宣传引导

倡导坚持个人防护措施。针对本市农村地区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活动,充分宣传个人防护、疫苗接种等措施对于应对疫情的关键作用,筑牢群防群控的基础。可通过乡村广播、小喇叭、新媒体等方式,用村民听得懂、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广泛宣传,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落实居家自我照护,减少与同住人接触,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如病情加重可就近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倡导在走亲访友时坚持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尽量少聚集、少聚餐,在公共场所保持人际距离。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不外出走亲访友、不参加聚会,特别是避免拜访有基础疾病的高龄老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多喝水、保持良好心态。倡导邻里互助,共享互换富余的防疫物资和治疗药品。结合健康乡村建设,开展农村环境清洁与整治等爱国卫生运动,改善人居环境。

加强农村地区返乡人员健康提示。倡导错峰出行,疫情流行期尽量减少出行,引导返乡人员加强健康监测。各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特别是人口倒挂村、民俗旅游村等外来人员聚集的村镇,要及时掌握进返乡人员信息,提示做好健康监测,规范佩戴口罩,减少与家中老年人尤其是合并基础性疾病者的接触,并告知居住地医疗机构****。

适当控制聚集性活动规模。到访农村集市、庙会、民宿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人员聚集。经营者有症状要居家休息,不带病上岗。疫情流行期间,根据区域疫情形势和居民意愿,适当控制农村集市、庙会、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规模和频次。加强公共密闭场所管理,落实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必要时可临时关闭。移风易俗,健康生活,倡导婚宴、生日宴、团体宴等聚集性活动简办少办,反对铺张浪费,降低聚餐聚会规模,减少聚集性疫情发生的风险。

四、加强农村重点人群防护

建立重点人群信息库。充分发挥区、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及其公共卫生委员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作用,摸清村内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孕产妇、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人员健康情况。落实《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要求,根据健康风险等级实施分级健康管理。

加快提升农村老年人群疫苗接种率。进一步加强组织动员力度,坚持“应接尽接”原则,坚持政府牵头、部门联动、村级动员,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快提升农村地区8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率,继续提高60-79岁人群和其他年龄段人口接种率。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推动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承担接种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要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或安排流动接种车下乡进村等措施,最大程度为农村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接种提供便利。

加强重点人群医疗健康服务。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加快扩大农村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通过电话、视频、微信或线下随访等方式加强对居家自我照护人员的健康指导、用药、抗原检测等服务。鼓励为重点人群发放免费健康包。落实村民委员会对居家自我照护人员的服务责任,尤其是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独居老人、残疾人等,要协助其进行健康监测并及时向乡村医疗机构反馈。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帮助做好代买代办、配送到户、垃圾清运等工作。建立重点人群绿色通道,确保及时发现、及时救治重症风险较高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提高转诊时效。疫情流行期间,农村地区养老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机构结合设施条件分区管理,设立闭环管理区、流动管理区、健康观察区,防止交叉感染。夯实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手拉手关系,做好老年人的健康监测与日常医疗服务。加强老年人、儿童等患者重症预警监测指标宣传,告知患者或家属出现预警情形后要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

五、统筹推进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农业稳产保供

抓实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政策、技术、农资、信息、人员等要素保障,将粮食、蔬菜生产任务分解到区、落实到乡镇和地块,做好田间管理;稳定生猪基础产能,确保处于绿色调控区域;督导做好家禽、奶牛、水产等养殖管理。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和安全生产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底线。

丰富乡村旅游市场。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要求,指导各区和乡村旅游生产经营主体落实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各项优化措施,积极开发乡村特色新产品,着力打造新场景,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市场。

六、强化组织保障

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各级农村防控组组织架构,按部门工作职责,细化农村防控组工作方案,统筹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健康服务、农村养老、农村市场与卫生、农村地区宗教场所、组织动员、舆情监测等相关小组工作安排。加强各成员单位配合,切实发挥政策协同、物资调配、基层动员等方面作用,在药品、设备、人力、资金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支持保障力度,守住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底线。

压实各级工作责任。落实“五级书记抓疫情防控”的要求,建立区、乡镇党委书记统筹抓、包村干部一线抓、村党组织书记直接抓的工作机制,切实把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各区要指导乡镇、村落实疫情防控组织、动员、协调、宣传、引导等责任要求,确保各项工作进村入户。区农村防控组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动态。

及时回应农村居民群众诉求。各区要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公布紧急联系电话等方式,收集基层及农村居民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与整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处置舆情信息,确保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秩序平稳有序。

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办公室

北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1月6日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1000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