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心酸的瞬间
19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演了感人的一幕: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让人们不仅看到一个强壮的大力士,还深深感受到他对妻子深深的爱。这位德国大力士在比赛最后阶段上演大逆转,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感人至深的一幕。去年7月的一起车祸夺去了施泰纳妻子苏珊的生命,从此施泰纳就一直随身带着苏珊的照片,高强度的艰苦训练就成为施泰纳摆脱痛苦思念折磨的唯一途径。26岁的施泰纳在夺金后激动地表示,他的亡妻苏珊在比赛中一直陪伴着他,给予他夺金的勇气。他说:“我所有的期盼就是苏珊在今天可以看到我的成功。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苏珊在注视着我,她在我的心里,给予我勇气和力量。这是一场献给苏珊的胜利。”马·施泰纳夺得的这枚奥运金牌不仅是德国16年来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举重金牌,更证明了爱能创造奇迹。
最坚强的瞬间
她用一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她的名字叫娜塔莉娅帕蒂卡,一个天生右下臂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个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13日是帕蒂卡在本届奥运会的首次高调“出镜”,她代表波兰队与中国香港队进行女团小组赛的第一轮比赛,虽然最终以微弱分差惜败。但比赛中,这位独臂女侠还是赢得了全场的尊敬和掌声。在波兰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47位的帕蒂卡,从7岁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虽然帕蒂卡最终没有取得本届奥运会女单的入场券,但她却得以代表波兰乒乓球女队参加女团比赛,同时也力求在残奥会上捍卫金牌。作为残疾运动员,帕蒂卡用别样的美丽诠释着体育运动的真谛,也感动着世人
最感慨的瞬间
伊拉克奥运代表团在奥运会开幕不到十天才得到参赛资格,他们的队员甚至连队服都没有。皮划艇上,其他国家的选手都穿着合适的队服,而伊拉克的选手则穿着已经起球的旧T恤,但他们仍然在顽强的比赛。 而由于资金匮乏,参加短跑比赛的伊拉克女选手达娜·侯赛因也只能穿着一双有些破损的“二手”跑鞋参加比赛。她的一句话曾让世界潸然泪下,她躲过了两次枪击后依然坚持训练,但是此前得知无法参加北京奥运会时,她一度崩溃了。教练安慰她,4年后可以参加伦敦奥运会,21岁的达娜脱口而出:“照伊拉克这个样子,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2012年……”中国网友得知这一消息无不为之动容,在开幕式伊拉克代表团入场时,全场中国观众给予了不亚于东道主代表团的礼遇,报以热烈的掌声。当他们离开时,中国网友特意将自己准备的球鞋、衣服、福娃以及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送给伊拉克代表团,伊拉克队员收礼物收到手软。伊拉克队的教练非常感动地说:“虽然我们远离家乡,但我们在中国感受到了温暖。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到巴格达,让我们来回报你们。”
最欣慰的瞬间
在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个人全能决赛中,出现了一张并不年轻的面容,其眼神透出坚定与温柔。她就是已经33岁的德国老将奥克萨娜·亚历山德罗芙娜·许索维蒂纳。为了给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她曾以26岁高龄复出参赛,此次是她第5次参加奥运会比赛,并获得女子跳马银牌,现场观众对她表达了敬佩之情。许索维蒂纳的大儿子阿廖沙2002年被诊断患上白血病,由于治疗需要高昂的费用,生活并不富裕的许索维蒂纳一家实在难以支付,于是她选择了复出参赛,因为“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许索维蒂纳说。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参加比赛,争取获得奖金的机会,许索维蒂纳每次都会把体操的4个项目全部都报上名。为了儿子,从26岁开始,许索维蒂纳朝全能型发展。“母爱胜于天”,中国这句老话很适合许索维蒂纳,目前,儿子的病情已经好转,只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因此许索维蒂纳终于松了口气,她表示:“我参赛,不再是为了奖金,而是真的喜欢这项运动。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它更可爱的了。”
最留恋的瞬间
2004年,举重选手努尔詹·塔伊兰以总2100公斤的总成绩夺得雅典奥运会女子48公斤级举重金牌,成为首名赢得奥运金牌的土耳其女运动员。她说:“这是土耳其妇女在奥运比赛中的第一个巨大胜利。我决心将这一胜利献给土耳其民族。”四年后的北京,她抓举开把的重量是84公斤,可惜三次试举均告失利,最终比赛无成绩。失利后,塔伊兰在下场前特意吻了一下杠铃,令人动容。她虽然失败了,但她对举重项目的热爱却在这一吻中完全倾注了,这是不舍,是留恋,是遗憾。
最真挚的瞬间
日前,三名外国人在开幕式上救助一名晕倒的中国女孩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各大网站论坛的热门话题。现在经过多方努力,这三位无名英雄的姓名终于被查实,他们分别是:波兰代表队首席医务官休伯特·克日什托菲亚克、队医马尔钦·克日什托杰克和23岁的波兰皮划艇女选手贝娅塔·米科瓦伊奇克。为此,他们错过了奥运会点火仪式。但有网友留言说:“这张照片完美地诠释了本届奥运会主题曲表达的情感:我们来自同一个世界,我们是一家人。奥运会将人们连在了一起,不论种族、文化和语言。”
最委屈的瞬间
北京奥运会男子10米气步枪在北京射击馆进行,卫冕冠军朱启南在决赛中慢热,而宾德拉决赛中发挥出色,他后来居上以7005环的成绩夺取金牌,朱启南依靠最后一枪逆转获得银牌。这是最近三届奥运会以来,中国首次丢失这枚金牌。在颁奖仪式上,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亚军得主中国射击队员朱启南不禁失声痛哭,内心亦喜亦忧之情完全释放出来。
最深情的瞬间
马修·埃蒙斯把头深埋在妻子怀里,没有人看到这一刻他是否落泪。从雅典到北京,这一枪原本能击碎四年的噩梦,这一枪原本能成就一对奥运金牌夫妻,这一枪原本能写下一个童话般的结局。但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和四年前一样,卡捷琳娜坐在看台上给捷克电视台当解说嘉宾;马特站在男子50米步枪三姿的决赛2号靶位上;44的数字出现在显示屏上,冰冻了卡捷琳娜的脸,她张着嘴巴,眼睛一眨不眨,愣了好几秒钟,然后冲下看台,把丈夫拥入怀里,在他耳边轻轻地说:“命中注定还不是时候。”
最执着的瞬间
8月18日,俄罗斯选手伊辛巴耶娃在北京奥运会女子撑杆跳高决赛中夺得金牌并创造新的世界纪录505米。这是这位跳高女王第24次改写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无疑是田径第四个比赛日最完美的“收官”。助跑、撑杆、跃身、过杆……伊辛巴耶娃翩然而起,一气呵成,5米04的前世界纪录顿时成为过眼云烟,全场呼声震天。“天空是我不断挑战的极限,我想我很快会向5米10发起冲击的。”这个距离天空最近的女人,无忧无虑地在属于她的高度自由飞翔。
最勇敢的瞬间
在男子10000米项目中,埃塞俄比亚选手内尼萨-贝克勒打破奥运会记录,以27分01秒17夺冠。但是从雅典奥运会冠军到北京奥运会冠军,贝克勒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伤痛。2005年,贝克勒在他未婚妻、年方18岁的阿莱姆陪同下进行训练,但她在开始跑步时突然倒地,贝克勒试图向别人求救,但只能把她带回镇里,她在途中停止了呼吸。贝克勒异常悲痛,想要退役,但是在2005年夏他又重新振作参加了世锦赛,并且赢得了冠军。他说:“我不能放弃,跑步是上天赐与我的礼物,是我的天赋所在,也是我的工作。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也许你做不到,但是我可以。我自己能够掌控好。”
最悲壮的瞬间
8月18日,刘翔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栏第一轮比赛中,因伤退出比赛,他失去了他的北京奥运会。无数关注刘翔的中国网民得知刘翔退赛的消息后,互联网上顿时沸腾了。短短一个小时,毫无思想准备的网民们从震惊、疑惑转为遗憾、理解。他们在为刘翔因伤退场感到惋惜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他努力与伤病作斗争、坚持到最后一刻的精神表示钦佩和支持。在事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孙海平泪洒现场,让关心和支持这对师徒俩的网民们心酸不已。“刘翔挺住!国人不哭!”“刘翔,好好养伤!”“刘翔,依然是英雄!”这是中国人的心声。他曾经给国人带来了无数的感动,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会再一次站上跑道,依然给中国人带来感动。
最温馨的瞬间
冼东妹赢了,以微弱优势战胜朝鲜选手,实现了自己在奥运会柔道52公斤级比赛中的卫冕。她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冠军妈妈”,同时也是世界女子小级柔道界第一位在奥运会上实现卫冕的选手。夺冠后,冼冬妹挥舞着双手,任眼泪在空中挥洒飞。成功卫冕的东妹并没有想到自己的成就多么伟大,而是哽咽着向女儿保证:“妈妈一年多没在身边,以后会好好补偿你”。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冼冬妹对着电视镜头说:“女儿,妈妈一年多不在身边,你还好吗?你想妈妈吗?”场面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
最震撼的瞬间
8月20日,在刚刚结束的奥运会女子游泳10公里马拉松比赛中,来自南非的独腿女侠纳塔莉-杜托伊特没能获得奖牌,也没能跻身前十名,但是所有人都对她表示钦佩。在比赛中,一共有25名运动员参加,除了一名智利选手没能完成比赛之外,纳塔莉在24名运动员中以落后冠军、俄罗斯选手拉里莎-伊利琴科1分22秒2的成绩排名第16,领先第24名12分8秒2之多,让很多健全的运动员以及现场观众惊叹不已。更让大家惊奇的是,她在下水之前将假肢去掉,几乎用一条右腿游完10公里。
最感人的瞬间
北京奥运会女子花剑个人1/32决赛在击剑馆进行,加拿大选手栾菊杰13比9战胜突尼斯选手伊娜·布贝克里,取得她在北京奥运会上的首场胜利。赛后,栾菊杰在场上高举起“祖国好”的布幅,向现场观众表达心迹。50岁的栾菊杰是北京奥运会参加击剑比赛的所有运动员中年龄最大的。更为特殊的是,栾菊杰是中国首枚奥运会击剑金牌获得者,1984年获得了洛杉矶奥运会女子花剑个人冠军。在她之后,中国击剑24年再没有人登上最高领奖台。退役20年后,已到半百之龄的栾菊杰复出了,虽然没能像24年前的洛杉矶一样所向披靡,半百老将复出挥剑征战奥运精神足以让世人敬佩,虽然24年后的体力已不足以支撑她在奥运赛场上披荆斩棘,然而,就像她说的,“能在北京参加奥运会是我的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我今后不会再有什么遗憾”。
最激动的瞬间
12日上午,当小将邹凯结束单杠比赛稳稳落地,国家体育馆瞬间成为欢乐的海洋,中国男子体操队六名队员紧紧拥抱在一起,提前庆祝这一枚已经等待了四年之久的男团金牌。经历过“雅典之痛”的杨威、李小鹏、黄旭在赛后第一时间相拥而泣。忆起四年前的惨痛经历,杨威十分感慨,更令他忍不住流下激动的“男儿泪”。从雅典到北京,从大悲到大喜,中国男子体操队终于凭借这一枚份量最重的金牌和超出第二名近八分的总分重回世界之巅。从雅典到北京,从大悲到大喜,中国男子体操队终于凭借这一枚份量最重的金牌和超出第二名近八分的总分重回世界之巅。也向世人骄傲的宣布“王者回来”,体操队的几个帅小伙子哭成一片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最百感交集的瞬间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北京奥运会射击项目女子50米步枪三姿的决赛中,杜丽终于完美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最终她以6903环、破奥运会纪录的总成绩勇夺金牌。北京奥运会,杜丽两次出战,两次落泪。短短五天,她尝尽了人间的痛苦与快乐,悲凉与温暖。在重压下憾失首金的杜丽,当天首枪失利的情况下,顶住压力,用一块金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领奖台上的她,百感交集笑中有泪,场面感人至深。
最想哭瞬间
“今天的这枚金牌,我想献给祖国和人民,同时献给我刚去世不久的母亲。”在夺得北京奥运会女举75公斤级金牌后,曹磊红着眼眶哽咽着说。昨天下午,曹磊在女子75公斤级比赛中以总成绩282公斤夺取冠军,这个成绩也刷新了奥运会纪录;这也是中国代表团本次奥运会获得的第23枚金牌,同时填补了中国女举在奥运 会各个级别冠军的最后空白。而此刻,离乡背井十余年的曹磊,只能用奥运金牌告慰去世不久的母亲。为了这枚奥运金牌,母亲的噩耗,曹磊的爸爸整整瞒了两个月。夺冠后曹磊哭了,这是长时间以来压抑的悲痛,也是对不久前去世的母亲的怀念。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她终于站上了世界最高荣誉殿堂,把这一块最宝贵的奥运金牌献给了已逝的母亲。
最动容瞬间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东道国最后一个出场是历届奥运会的惯例,8月8日的中国国家体育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出场使得全场观众欢声雷动,人们惊奇地发现,引领中国体育代表团进入鸟巢的并不是传说中的姚明一人,汶川映秀小学的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跟随在姚明身边,引领着中国代表团。中国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奥运梦可谓历尽艰辛,年初的雪灾、五月的地震,中国在大自然的磨砺中依然坚守着自己心中的奥运梦。小林浩的出现并不是牵强附会,他在灾难面前勇救两名同龄人,同样彰显着奥运所倡导的与自己竞争、与自然斗争的顽强精神。姚明与林浩,虽然身高相差巨大,但是他们的精神同样伟大,一位是在赛场上永不言弃的运动员楷模、一位是代表着中国人顽强团结、生生不息精神的小英雄,他们正是中国人最好的代表。他们的同时出场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最具风度瞬间
在8月18日进行的男子体操吊环决赛中,倒数第二个出场的中国选手陈一冰,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征服了裁判和现场观众,16600的高分足以让陈一冰提前庆祝胜利。但是他在赛场上的一个小小的动作,却让我们看到了金牌意外的可贵。 就在观众用排山倒海般地喝彩声为“吊环王”祝贺的时候,陈一冰却颇有大将风度的将手指放在嘴前,示意观众安静下来,因为后面还有一位选手即将登场比赛。此时的陈一冰,没有因激动而忘记运动员的职业素养,他的心里想着对手,这也许就是一位冠军的大度与坦然,陈一冰在尊重对手的同时,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荣誉有归属,运动无国界。在奥林匹克旗帜下,只有“我和你”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才能增进友谊、促进和谐,才能展现奥林匹克精神的魅力。因此,陈一冰的“涅氏风度”比金牌更有魅力,更值得每一个人学习。陈一冰好样的,你不仅是我们看到了金牌,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运动员的风度,看到了闪光的奥运精神。
由于疫情延期的东京奥运会终于在今年顺利举行,目前,整体赛事已经进行超过半程,许多项目的金牌也已经尘埃落定,中国代表队收获满满。对于全国观众来说,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带给了我们深深的感触。除了竞技,还有许多赛场上独有的温情和美好,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奥运会开展至今的十大感人瞬间吧!
杨倩领奖台上有爱比心
作为新生代选手,杨倩在首次征战奥运的赛场上摘取了2枚金牌,这个“比心”的庆祝动作,让网友深深的感受到了小女孩身上独有的率真可爱。紧接着,这个动作就承载着杨倩的冠军光环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还有人称之为“青春的感觉”。而杨倩也正是那个暑期社会实践去奥运摘了两枚金牌的清华大学生,不仅让人感慨00后运动员的成长速度,这个“出圈”方式实在是十分的非常与众不同了!
“全能”选手张雨霏的甜美笑容
从张雨霏的赛场表现来看,张雨霏可谓是典型的“乐天派”,甜美的笑容具有十足的感染力,让人一看就很容易被她的笑容所吸引,正如她所具备的竞技实力一样。截至目前,张雨霏已经顺利摘取2金2银,这样的好成绩如她本人一般十分的打动人心,为紧张的奥运赛场带来了鲜有的青春气息!
八届奥运传奇丘索维金娜落泪告别赛场
八战奥运会的丘索维金娜已经46岁了,充满无奈和伤心的东京之行,也告诉她是时候该与自己的赛场告别了。即使她此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告别真正来临时,丘索维金娜控制不住地泪流满面。
惊天逆转一举夺冠的谌利军
在赛程中,谌利军抓举成绩排名第四,但在挺举中,谌利军突破自身,成功举起187公斤的重量,让本存悬念的赛事一下尘埃落定,一举夺冠,展现了真正的“中国力量”!
实力碾压,无悬念夺金的石智勇
从里约奥运会到如今的东京奥运会,石智勇一往无前,一连打破三项奥运记录,以绝对的实力领先夺冠!展现了中国举重选手的真正魅力!
混双摘银遗憾落泪的刘诗雯
作为一名老将,刘诗雯已经30岁了,这大概率是刘诗雯的最后一次奥运征程,然而她在混双决赛中没有把握住夺取金牌的机会,还在女子团体赛事来临前因伤情被替换,可以说是非常遗憾了!
热血男篮,拉脱维亚队员崴脚后缠上绷带继续上场
在于俄罗斯奥委会代表队的对垒中,克鲁明斯不慎崴脚爬出场地,然而他在场边简单打上绷带就重新回到赛场,一鼓作气摘取了该赛事的金牌!铁血“硬汉”令人敬佩!
令人动容的四人国家代表团
饱受战乱困扰的伊拉克代表团仅有4人参加开幕仪式,依然存在且满怀希望的伊拉克!
郎平哽咽真诚道歉
面对女排连连失利最终无缘出线的结果,郎平主动担责道歉,但其实郎导也为女排付出了许多,竞技场上每个人都拼尽全力,希望球迷们会理解她们、信任她们。在东京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已过半程,总奖牌榜排名第一位的中国代表团向全国观众交出了一张优异的成绩单,国歌在奥运赛场上已经22次奏响了!
一场突袭巴蜀的78级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这些天,我们无不为抗灾一线奋不顾身的干部群众子弟兵所感动,我们无不为来自四面八方的踊跃捐助而欣慰,我们无不为深处困境积极自救互助的灾区人民所震撼。在强震中,灾区人民虽然有失去家园、亲人的痛苦和泪水,但他们更有与无情天灾抗衡拼搏、与苦难同胞共度难关的坚毅和真情。在我们向灾区人民表达关切慰问、行使救援义举时,让我们向灾区人民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所谓震灾无情人有情,5·12汶川大地震中,灾区人民身体力行涌现出的一幕幕镜头,让我们深受感动,充满敬意,热泪盈眶。
——500多次余震把400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5月12日的成都之夜却是个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夜晚。街面上十分安静,没有人大声喧哗,更没有人吵闹。当晚深夜,前来武侯区林荫街献血屋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
——“我们不能等,不能靠,首先要自救,路通了,党和政府各种救灾物资才能到来。”元茨头村,是甘肃重灾区文县境内受破坏最严重的村庄之一。震灾后,村民相互帮助搭起各种临时避难棚;上至60多岁的老人下至10多岁的孩子,都扛着铁锹镢头到村口抢修山路。
——“只要人在就有希望,我还是会在政府的帮助下自救,开展生产。”13日中午,面对被巨石砸烂、房顶坍塌的民房,水富县复兴村村民老杨如是说。水富县是云南省受震灾最为严重的县城,乡村道路路基塌方、墙体断裂、涵洞受损、泥石流频发。
强震中,这样的镜头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灾区人民临危不乱、平稳有序、从容乐观的精神状态,也看到了他们积极主动自救抗灾、为国分忧为政府解难的拼搏热情。灾难并不可怕,怕的是沉浸于丧亲之痛难以自拔,怕的是饱受苦难之后无法振作,怕的是迷茫于惊吓之中慌乱以对。面对严重的灾情,灾区人民没有被吓跨倒下,没有失去美好的信念,他们正擦干泪水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明天。中华民族自强不惜、顽强拼搏的精神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升华,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向这些纯朴、勤劳、勇敢的灾区人民表达敬意呢?
——“以后你要好好报答你爸爸哦,没有他你可能就完了。”12日晚10时左右,都江堰聚源中学学生王克出现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王克父亲当日不顾自己安危,双腿跪地,经过4小时的努力,用双手狠命地从夷为平地的教学楼里挖出了儿子。
——“我不行了,你快离开这里!照顾好孩子,好好生活下去。”“老公,不要放弃,马上就会有人来救你!”13日上午,都江堰金凤乡政府家属区里,朱芙蓉流着泪朝废墟里呼喊,鼓励丈夫谭刚义坚持下去。地震发生20小时后,谭刚义被武警官兵从废墟中刨了出来。
——“我们会不会死”“不会。”“我们要尽量活下去。肯定有人来救我们的。”12日地震后,被埋在废墟中的都江堰聚源中学初三一班学生黄月,在黑暗中拉住了同学张杨的手,互相鼓励,两只手紧握在一起,直到下午6点左右被救出来。
强震中,这样的镜头让我们深深体会了灾区人民身边亲情、爱情、友情的真挚温暖和巨大力量,因为有“情”,我们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因为有“情”,我们真心依靠,共度难关;因为有“情”,我们互相勉励,生死相连。毫无华丽辞藻的话语,毫无惊天动地的壮举,一个“情”字却让我们潸然泪下,让我们由衷地敬佩众多灾区人民展现出的人性光辉。“不抛弃、不放弃”,这句曾在热播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被亿万中国人熟知的经典语录,我们在此刻是否有更深的体会和感触呢?
——“我意识到可能是地震,准备出门看看。”12日下午,家住重庆合川南津街书园的21岁木工刘世伟,在地震发生的七、八分钟之内,主动将楼内近10名退休老职工背下楼逃生。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13日22时12分,四川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的遗体从废墟中扒出来,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
——“病人在,我们在!”12日下午2时36分左右,第一波震感过去,川大华西医院第一住院部11楼重症监护室(ICU)病房恢复安宁,该科30多名护士、10多名医生立下誓言。
强震中,这样的镜头则让我们看到了灾区内邻里、师生、医患之间关系的和谐,没有邻里间的小肚鸡肠,有的是尊老爱老救人危难的热心扶助;没有对无良师德的拷问,有的是大爱无声的永恒记忆;没有医患关系的紧张,有的是以病患安危为中心的高度责任感。强震突袭,灾区人民用行动让和谐的真谛更加完美真实,用行动让善良品德和职业操守熠熠生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患难之中见真情的和谐,有什么理由不为灾区人民危难之中显现出的人格魅力而倾倒呢?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类似的镜头还有很多很多,催人泪下的故事也有很多很多。众多的灾区人民正在用自己的真情实举,书写一部展现中华民族人性光芒、与灾害斗争的抗争史。“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度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温总理在都江堰灾区现场的话语,依旧回荡在我们耳边。让我们真诚地为灾区人民祈祷,向灾区人民致敬!
诗人艾青有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只不过是一个为生计而忙碌的小民,没有诗人那种伟大的境界,但这几天,一股莫名的情绪在我心里流动,令我不自觉地惦念着那片天空,那片土地,那片土地上的芸芸众生。5月12日,一个令所有中国人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苍天无情,成千上万人再也仰望不到当晚的星空,明日的太阳。看到无数条鲜活的生命在地震中瞬间消失,看到幸存者失去亲人后在雨中撕心裂肺地哭喊,一股热泪冲破自己尘封已久的眼睛,夺眶而出。在残酷的自然面前,人的生命就像风中摇摆的芦苇,是如此的脆弱。对同胞灾难中的感同身受,让所有感性的中国人掉下了哀伤的眼泪。
“他们的灾难,是为而你发生。”这句哲人说的话,在安定年代人们或许未能深明其中真义,但在多灾多难之秋,隐晦在深处的人性光辉便会骤然闪耀,指引着人们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举国同悲的汶川大地震,我们看到了一种力量,在全国民众身上凝聚,我们看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爱,在全国民众心里蔓延。这个时候,没有任何其他杂音,只有逝者默念,为伤者祈祷,为生者祝福的声音;这个时候,神州大地处处都在重复着同一种动作,传递着同一种心声,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受难同胞献上一点爱心。而在灾区发生的一个个感人的细节,更是让我淆然泪下,这一次是因感动而流泪。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在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救援人员发现一位教师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在他身下的是四名还活着学生,望着已经遇难的教师而哭泣。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位老师的名字——谭千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谭老师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塌下的天花板,把生命留给学生,把死亡留给自己。他心中的爱,正如他的名字那样,千秋流淌。
在绵阳的一个援救现场,一所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战士们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几乎等于送死。但几个战士还是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那几个往里钻的战士马上被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一个战士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这样的催人泪下的故事,在那片神伤的天空中吹奏出一曲曲感人的乐章,而在同一片天空下,神州大地上全国民众守望相助的悲悯情怀、以及传递着温暖的行动,同样令人触动。灾难后,我们看到平时锱铢必较的出租车司机们,放下手中生意,自发地奔赴灾区帮助救灾;我们看到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工来到献血屋前排队,“抗震救灾人人有责,没有钱就‘出点血’。”;甚至以拾垃圾为生的老婆婆都要为灾区捐上自己辛苦赚来的一元几角钱……谁说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减弱,谁说我们的国民意志力薄弱,看看温总理那悲切而坚定的脸容,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充满温情而又坚毅性格的最好体现。有了这种性格,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灾难不能战胜的呢?
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如我们栖居的地球那样,表面坚冷,内心炙热。发生在灾难背后的一幕幕温情故事,告诫着我,不要再为自己的冷漠,找个“世界冷漠”的理由;不要再让自己的麻木,找个“生活奔波”的理由。因为这个世上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爱,就像太阳,不管晴天雨天,都会从东方升起。我们唯一要做的,是拨开天空的乌云,把阳光当成温暖我们每一颗心灵的永恒力量。让隐晦在深处的人性光辉尽情闪耀吧!无论是安定年代,还是灾难年代。
8月1—9号,全市1000多万人进行了三轮核酸检测。在这九天的日夜奋战中,最辛苦的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顶着酷暑高温,连续24小时不停作战,为的是尽快遏制这场疫情。
连日来,在郑州的各个核酸检测现场,一个个感人的瞬间,在抗击疫情的紧张气氛中,传递令人动容的脉脉温情,一件件让人“破防”的暖心事也不断发生,勾勒出了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他们做完核酸检测后,深深地向医生鞠了一躬”
8月5日,航海东路社区服务中心,一对父子采集咽拭子后,给郑州市一院航海东路社区服务中心全科医生于艳南深深鞠了一躬。于艳楠心里颤了一下,泪水模糊了双眼,“从来没有比这一刻更让我深深感觉到,我们全体郑州市民的心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我们都爱这个城市,我们都在为守护这个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们自发举起手机闪光灯,照亮了工作台”
8月3日,郑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邢慧娟第三次被派往封控区为居民做核酸采集。21:40,她正在二七区小赵寨村社区为居民做核酸采集时突然停电了,到处漆黑一片。当时大家没有商量,医护人员和居民自发举起手机闪光灯,照亮了工作台。
“突然有三、四束光一下把我这儿照亮了,我就看得特别清楚,采集也没有中断,我特别感动,有居民一直在我头顶上方举着手机……”
“冰!冰!冰!
为核酸检测工作人员送块冰!”
8月7日,管城区紫荆山南路街道西堡社区联合物业发起倡议活动,号召居民在家自制冰块,用接龙的方式自发筹集,广大居民纷纷参与,将瓶装水冻成冰带到核酸检测现场,有的居民还突发奇想用保鲜膜和透明胶带自制“冰背心”,给工作人员和医务工作者消暑降温,在高温酷暑中送来丝丝清凉。
“天使白”与“志愿红”并肩作战
从8月7日11时起,一直到深夜,未来路街道沈庄新城南区核酸采样点采样工作持续进行,参与此次采样的50余名“志愿红”与医务团队的“天使白”们一起,共同为点位区域范围内居民进行核酸检测,直至全员检测完毕。
见证大爱,传递力量,这座勇敢之城的感人瞬间,小朋友画简笔画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致敬在风雨中坚守的医护人员及社区工作者,向舍小家为大家,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医护人员致敬!
谢谢你们,守护城市的英雄!
谢谢你们的彻夜鏖战!
跑赢病毒,我们一定行!
郑州一医院调配10吨冰块,让医护人员“躺冰”降暑,还有着无数这样的抗疫人员,坚守在一线,正是有了这些普通的身影,我们才坚信“郑州必无恙”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全员核酸有你有我
应检尽检 不漏一人
美好家园 我们共同守护!
封控下的郑州,每个小人物,都有各自的辛酸与艰难,但每个人又都在“奔跑”,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抗疫。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汹涌的疫情将每个家庭都隔离成一个个孤岛,拥有力量与智慧的政府,让这些孤岛连成“绿洲”,并最终战胜疫情。
每个平凡的人,都是一部伟大机器的一个极普通平凡的小螺丝钉,虽然不起眼,但是却至关重要。
莎士比亚曾说过: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大雨中的城市,疫情里的郑州,都将成为过去,所以当下的困难,也只是一时的。
作为郑州的一份子,主人翁,我们也应该发挥自己应有的力量,自律,自发,从我做起,不给社区、政府和国家添麻烦。
带好口罩,少出门,排好队伍,按时做核酸检测,上班的守好自己的岗位,下班后照顾好家人和朋友。
相信政府,相信我们的国家,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等疫情过去,郑州一定会再次焕发生机,熠熠生辉!
不知不觉,2020已渐入尾声。
站在岁末回望,这一年从个人,到国家,再到世界都发生了太多太多事,疫情、天灾、失业接踵而来,“实在太难了”成了多少人哽在心头的无奈。
但同时,我们好像也格外懂得了珍惜,把每一点温暖都小心收藏。
又到岁末,细数这一年遇见的各种温情瞬间,突然发现2020没有想象中美好,或许也没有那么糟糕。
01
深夜11点,一名程序员下班后在超市吃饭,因连续多日加班,和家人通完电话他突然情绪崩溃落泪。
正在给他炒饭的铁板烧师傅默默给他多煎了一根香肠和两个鸡蛋,并摆成“100”分的形状,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他。
程序员小哥见到后,起身跟师傅握手,表达感谢。
两个深夜还在岗位上忙碌的陌生人,在深夜食堂互相慰藉。那个「100分」暖的不仅是胃,更是心。
世人慌张,不过图几两碎银。偏偏这几两碎银,能解世间万般慌张。
人到中年,周围全是依靠自己的人,自己却无人可靠,所以我们拼命奔跑,累了倦了,也不敢向家人吐露。
庆幸的是即使人类的悲喜不能完全相通,但总有一些温暖,与你不期而遇。
02
江苏86岁的杨爷爷患有尿毒症,每次透析,老伴童奶奶都会陪伴左右,在童奶奶悠扬的口琴声中,疼痛仿佛都消失了。
两位老人已相伴走过55年,年轻时妻子身体不好,杨爷爷选择不要孩子。自此,童奶奶一直是他的“宝宝”。
甚至患病之前,杨爷爷从来不让妻子进厨房,可以说宠爱一生。
相伴五十多年,他们每天依然有讲不完的话。童奶奶说:“我们两个是不离不弃的。”
无数次幻想过爱情的模样,上了年纪才知道这世间最动人的爱情,不过,牵一人手,缓缓一生。
人一辈子免不了起起伏伏,风风雨雨,那个一直陪在身边的人才难能可贵。
平淡生活中温情相守,风雨坎坷中彼此依靠,从青丝到白发、从浪漫到熟悉,因为有你,世界都变得可爱起来。
03
4年前意大利的一场强震,摧毁了老奶奶朵拉的家,她最爱的橘猫也在这场意外中与她分离。
谁都没想到,今年秋天,奶奶的橘猫被好心人找到并送了回来。重逢的那一刻,橘猫不停用脑袋蹭老奶奶,像在说“我真的好想好想你”。
以前总觉得,人生最美好的是相遇,后来才懂得最难得的其实是重逢。
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和已经走过半生的橘猫,正因为有了彼此,生活不再孤苦无依。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心里也有一个牵肠挂肚的人吗?不如在这个冬夜让他知道吧。
04
一名男子当街持刀伤人,路边门店老板抄起棍子护下被劫持的姑娘,中途另有一位男士加入,两人合力制伏了歹徒。
快手@齐鲁频道
今年6月份,重庆一辆面包车在高速公路失控,撞向护栏后车子起火,随时可能发生爆炸。情急之下,一名路过的司机不顾危险,用脚踹开挡风玻璃帮助车内3人顺利逃出。
危难之前,行侠仗义,挺身而出,这是人性本能的善。
生活有时真的很难对付,不时与苦难意外撞个满怀,因为有无数和他们一样的人,才让人间值得。
05
辽宁大连,蓝衣外卖骑手的电瓶车突然失控撞向路边,紧接着发生爆燃。
路过的黄衣骑手见状赶紧停车,冲向火海,用尽力气把蓝衣小哥拖了出来。
《无问西东》里说,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
你看这样的人,其实不在少数。
06
9月13日,武汉一醉酒男子爬到天桥外,双手悬挂在栏杆处,摇摇欲坠,十分危险。
这时一厢式货车司机发觉异常,将车开到男子下方,在男子坠落瞬间将其接住。确认男子无碍后,司机悄然离开。
人生总有想不到的艰难,但也总有一些人,用汩汩的善意温暖着这个世界,以及穿行于世界的你我。
所以再难,也别绝望。
07
福建莆田,凌晨时分,3岁小女孩在父母外出送货间隙醒来,走出家门,独自在街上溜达。
一名小伙发现后,赶紧跟上去,并一路护送孩子,直到把她交到民警手中。
假如没有遇到这位热心的年轻人,小女孩“离家出走”的故事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谢谢你,温柔的陌生人。
08
杭州一个交叉口,一位骑共享单车的女孩不幸发生事故,被压在车底。
附近正好有一处外卖站点,顷刻之间,外卖小哥们一涌而出,和交警一起参与救援,只用11秒就将车抬起移位,救出伤者。
图源@1818黄金眼
真正高贵的不是出身,不是职业,而是发自内心的教养与善意。
09
这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蹦跳地捡起路边散落的小花,并小心翼翼地吹干净放到外卖袋子里。
于是,收到外卖的人就有了今日份的惊喜。
生活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位轻手轻脚捡拾春天的小伙子,一定有着满腔的温柔吧。
10
北京鸟巢附近,鸭妈妈正带着一群小鸭过马路。
车流来往,在交警的协调下,大家都自觉停下车,直到这一大家子平安走到对面。
任何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善待。
类似看着琐碎、微不足道的城市温情剪影,积聚起来竟带着暖人心脾的温度,带来抚慰和力量。
11
2020即将结束,但很多国家的疫情依旧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很多家庭被分隔多地,但爱从未走远。
新娘凯瑟琳得知外婆因为隔离政策无法参加自己的婚礼,便决定用直播的方式,让外婆看到自己出嫁。
这一天,外婆和疗养院的朋友、工作人员一起见证了姑娘人生中最重要时刻。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
王小波曾说,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
这场疫情,让我们更加明白陪伴的含义,明白那些习以为常的幸福原来如此珍贵。
好好爱你身边的人,这也是2020给我们上的最重要的一课。
12
最近很多网友被这样一个故事打动:4岁小男孩,用自己的工资偷偷给妈妈买了一束玫瑰花。
原来为了培养儿子的独立意识,妈妈一直鼓励他做家务赚取零用钱,通过整理玩具和床铺,宝宝收到了妈妈发的几十美元“工资”。
谁知宝宝没有用这笔钱买玩具,而是偷偷拜托爸爸和他一起用“打工钱”给妈妈买了一大束漂亮的玫瑰花。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和小孩在一起,可以拯救你的灵魂。”
他们看似什么都不懂,却常常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带来温暖的一击,让你觉得,再多的辛苦和委屈在这些瞬间面前都不值一提。
13
偶然遇见一位收摊回家的卖菜大爷,摆了一天摊儿,汗水打湿了他的衬衫,略显疲惫。
没想到,大爷走到小车前,用葱叶当吸管喝了两口啤酒,下一秒喜笑颜开。
@花花
不要小看生活中任何一点简单的快乐。
我们的生活,就是靠这些微小的,让人甜一下的瞬间,支撑着向前走的。
所有能制造快乐的人都是生活的强者。
14
这是一位长途货车司机可可爱爱的后车厢。三句简短的对话,勾勒出一个温馨的家庭。
离家在外的日子,对孩子的那份挂念因为这幅画有了些许安慰。
成年人的世界需要承担太多,衰病的双亲,年幼的孩子都意味着无法逃避的责任。
但也正是挚爱的他们成了我们的铠甲,我们的软肋,让我们有温度地生活,有勇气不断前行。
15
一位开小便利店的爷爷,每到清闲的时候,就会拿起小提琴拉上一小段。
狭小的空间,堆积成山的货物,但当悠扬的琴声响起,他便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
马上要过去的2020年风雨晦涩,颠簸曲折。
还好有无数让人心窝一暖的瞬间,那些平凡又真挚的故事,那些平凡又不凡的英雄,他们像夜空中最亮的星,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他们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使身处凛冽的寒冬,甚至冷到让人忘记春天的温暖,冬天也终有一天会过去。
在某个晴朗的上午,风会停,雪会化。
2021,愿你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平安、顺遂。
连日来,各地遭受特大雪灾袭击,对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中小学校舍造成严重威胁。为切实加强对抗雪救灾工作的领导,确保全县中小学师生生命安全和校舍、财产安全,确保全县教育系统稳定,遵照肥西县委、县政府和省、合肥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县教育局紧急动员部署,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全县教育干部及全体教职工迅速投入抗雪救灾工作。由于抗灾工作启动得早,组织有力,安排有序,抗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并且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加强领导,及时成立抗雪救灾工作领导小组
暴雪普降的26日下午,肥西县教育局罗伟局长紧急召集有关人员研究、安排、布置抗雪救灾工作,迅速成立教育系统抗雪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罗伟局长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李淮副局长为常务副组长,局机关二级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全面领导和指挥教育系统抗雪救灾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李淮兼任办公室主任,孙成元、张庆年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地点设在基建项目办。领导组成立当天,全县灾情即实行定时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办公室人员24小时通讯畅通,全天候处置抗雪救灾突发事件,及时准确统计灾情并按上级要求及时报告。
县教育局及时制订《肥西县教育系统抗雪救灾应急预案》,通过肥西教育网迅速传到全县各校,并且用电话和号码呼叫,双管齐下,迅速传达到全县各校,全面布置、督查。教育系统虽然摊子大,点多面广,但由于部署得早,有章可循,要求明确、具体,学校抗雪救灾有序进行,丝毫不乱。
二、建立抗雪救灾逐日报告制度,狠抓落实
1、坚持逐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各中心校、完中、县直各校于每天下午三点前,向县教育局基建项目办电话报告抗雪救灾情况,特别是新发生的灾情和应急措施。县教育局于每天下午五点半前向县委、县政府和市教育局报告全县教育系统抗雪救灾情况。
2、坚持校长负责制。抗雪救灾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校校长亲自领导、安排、督查救灾工作落实情况,每天必须亲自向县教育局报告灾情,无灾情实行零报告。
3、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全县各校均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值班,***员和骨干教师等相关人员参加,保证了通讯联络畅通。
4、成立抗灾救灾应急小分队。灾情发生后,县教育局在成立领导组的同时还成立抗灾救灾小分队,局长为组长,党组、行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随时待命、出击,抗灾抢险。全县各校也迅即成立抗灾救灾小分队,全县教育系统同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一往无前的精神,全力以赴,抗雪救灾,确保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全县教育系统无一伤亡,财产损失也减到最小限度。
三、迅速处置,确保师生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26日上午,县教育局分别接到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学生提前放假的通知,紧急部署,狠抓落实,要求各校迅速落实学生提前放假精神,要求各校不惜一切代价,采取特殊有力的措施,确保学生平安返家。全县各校领导重视、分解任务、采取人盯人的战术,跟踪学生平安回家,截止当晚七时统计,全县学生均平安回家。按照市局布置,全县中小学提前放假。要求全县各校电话通知每一位学生家长,做好假期学生安全、学习和新学期开学等事项,维护教育系统稳定。
学生放假后,县教育局主要工作精力转移到广大教职工生命安全和校舍安全上。各校校长带队,组织人员逐校逐户查看灾情,发现险情,立即排除。发动全县广大教师清扫屋面积雪,减小房屋压力。全县中小学所有平房校舍屋面积雪已全部清理一次。对教师住房特别关注,各中心校领导户户查、间间看。1月28日清晨,清平中心校周必发校长带领副校长佘林兔等一行对学区内学校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他们冒着纷飞的大雪,徒步40余里,走访了四所小学,对校园的各个角落进行认真查看,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指导各小学校长做好铲除积雪等安全防范工作。28日,南分路学区青峰小学老校长(已去世)遗属所住平房比较危险,中心校解新正校长果断组织人员强制疏散,安排到安全地方;肥光中学校长姚中华下班接到险情报告,立即返校,组织教师加固房屋、清扫积雪,及时排险;北张中心校校长王志聪带领有关人员步行一天,对所辖中小学校舍状况、教师住房等进行全面检查。29日傍晚三河中心校刘清校长在检查灾情过程中,发现三河二小两层老宿舍楼出现险情,连夜撤离所住教师,妥善安排;孙集中心校王世华校长带领人员连夜撤离疏散出现险情的住房人员。抗雪救灾中校长作风过硬,教职工工作积极,生动事例不胜枚举,谱写了一曲战斗之地的正气歌。
目前,全县教育系统抗雪救灾工作进入常态化管理,全县教育系统教职工人心稳定秩序安定。
<1>
战士跪哭: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绵竹一所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
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些个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在的帐篷的时候,在场的记者已经泣不成声。
老师双臂:护住4个学生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
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
“那个老师呢?”
“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噢!”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他告诉记者,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
13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正在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谭老师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
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轻揉着丈夫的手臂,恸哭失声……
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那天早上他还跟平常一样,6点就起来了,给我们的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了。这一走就再也没回。女儿还在家里喊着爸爸啊!”张关蓉泣不成声。
“谭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兼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政治课。”陪着张关蓉守在谭老师遗体旁的同事夏开秀老师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他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
幼师舍身:为孩子挡垮塌的水泥板
汶川地震发生后,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而此时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园长在出差,5名老师都在园内。此次地震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师死亡,目前仍有两名老师在医院抢救,一名孩子生死不明。
地震发生后,孩子家长很快就聚集在幼儿园废墟周围,不停地呼喊着孩子的名字,开始孩子们还能在废墟中发出微弱的回应,但随着时间一秒一秒地逝去,回应声越来越弱。家长们也只能无奈地坐在废墟边上,焦急地等待着救援队伍到来。
幼儿园园长李娟回忆起瞿万容老师被救援队发现的情形,泣不成声。“当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
在幼儿园废墟里,记者看到孩子们使用的小枕头、小盖被,还有散落的一只只小鞋。人们不愿再去想像当时的慌乱与无助,但正因为有了像瞿老师一样的平凡人,才让更多孩子得救。
美丽女孩:废墟里打手电筒读书赶走恐惧
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中学的教学楼一下垮塌,100 多名学生埋在了废墟里生死不明;废墟里,幸存学生们面对“死神”威胁时,他们之间通过“生死对话”上演了一个个生命奇迹………
“清清,那个美丽好学的女孩,你们看见没有?”在救助现场,蓥华镇中学初一一班班主任陈全红一直关心着一个名叫邓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这个贫困家庭里的小女孩,人穷志不穷,常在回家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
在乱石堆中,每看到一具学生的尸体被挖抬出来,陈全红就会默默地流泪,“他们一天前还是活蹦乱跳的,咋一下子就变成了这样呢?”后来,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让她与官兵们感动的是,这个坚持的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
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纯真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流泪,陈全红一下子哭了,“好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出来,就比什么都好。”
与邓清清一样,另一名叫罗瑶的女孩子在被压在废墟里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仍靠着顽强的“钢琴梦想”激励自己不要入睡,要努力与死神抗争活下去,结果她赢了。
太婆双手:刨出67岁老伴
五冶医院的空地,在短时间内搭起了3 个临时帐篷,专门救治在地震中受伤的市民。前晚10 点35分,五冶医院已收治了12 位来自彭州的地震伤者。其中2 位重伤,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院长助理曾荣蓉介绍,当天下午3 点半以前,医院以最快速度搭起了3 个帐篷,收治地震伤者。由于彭州、都江堰受灾情况严重,医院4 台救护车全部出发赶去抢救伤者。截止到晚上,已经来回三趟。昨晚9 时许,医院总共收治了12 名彭州的伤者。
“你千万不要有事啊。”在帐篷搭起的临时病房,几名地震中的伤者呻吟着。67 岁的李成贵颅骨受伤,满面鲜血的他刚从昏迷中醒来,意识还有些迷糊,只不断地喊疼。他的老伴杨蓉芬在一旁紧张地拉着李成贵的手。
杨蓉芬说,他们是彭州通济人。当时,两人正在屋里,刚刚吃完饭,正在灶房收拾。突然,一阵激烈的晃动,瓦片、砖头胡乱地从天而降。她喊了一句“糟了”,就拉着李成贵往外跑。她前脚刚走出房门,房子就整个塌了。她回头一看,老伴下半身被砖头埋往了,手伸在外面无力地挥动。她的心当时就沉了,什么也不顾,赶紧用手刨着砖头,想要把老伴拉出来。
“当时以为他快不行了。”所幸,邻居闻讯赶来,和她一起,用木棒一块一块地撬起掩埋的砖头。半个多小时后,李成贵平安获救。
医生护士:成为最后逃生的人
都江堰人民医院医生邹建文回忆起5月12日下午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依然心有余悸。
当时,1名护士、1名麻醉师,包括邹建文在内的5名医护人员正在4楼手术室为患者杨某做阑尾切除手术,刚刚成功切除阑尾,地面突然强烈震动起来,“砰!”一声巨响,手术室的空调机应声倒地,灯突然熄灭,手术室立刻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出于本能,医生们伏在手术台上,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但没有一个人丢下病人独自逃生。几分钟后,震感减轻,医生们站起身来,在应急灯的照耀下,用了大约半小时时间,为病人完成了手术,并抬着病人走出大楼,成为这栋楼中最后逃生的人。
“病人在,医生在。这是我们的职责。”邹建文说。地震发生后,成都市各家医院都在最短时间迅速转移出病人。12日15时20分,地震后仅32分钟,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近900名住院病人全部安全转移到院坝上的“临时医疗点”,无一病人在地震中受伤。在川大华西医院,近5000名病人被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2>
地震时老师用身体挡住坍塌楼板 救援消防官兵发现时5人已全部遇难
当消防队员将水泥板搬出的时候,他们被眼前的场景震惊……
在宿舍走廊的右侧,一位老师背靠着墙壁,双手定格在拥抱姿势,头尽力向前伸,用双手和头部临时构建了一个“保护伞”。
藏在老师怀里的,是4名学生,两男、两女……
那一刻,在青川县木鱼镇初级中学救援现场,我省赴川救援官兵流着眼泪将受困人员营救出。
那一刻 老师抱紧4名学生
5月15日9时,我省第二批赴川救援消防官兵在木鱼镇初级中学已经连续奋战19个小时,他们在坍塌的宿舍楼从北向南解救受困者。
在营救到宿舍楼南侧走廊,当吊车把上面的一块儿水泥板吊走的时候,大连消防支队特勤中队代理副中队长张海啸以及王玉战带着的两位战友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
“那个地方距离走廊尽头还有很短一段距离,当吊车吊走一块约1米半左右的楼板时,5名受困者出现在走廊的一侧。”张海啸说,5名受困者是一位老师和4名学生。那位老师背对着走廊墙壁,双手伸向前方成环状,头尽量向下压,手臂和头形成了一个伞状是位30多岁的女老师,她的怀里紧紧地抱着4名学生。
张海啸说,那一刻他震惊了,“眼里一下充满了泪水。那时落泪的不光是他,还有身后的战友。”但遗憾的是,他们5人都被楼板砸中,全部遇难。
流着泪 消防队员营救5师生
消防队员全都沉默了,他们钦佩那位老师的精神。他们流着泪开始继续救援。
“他们5个人周围有很多大型的水泥板和残垣断壁,要想救出他们必须得把周围的水泥板清除。”张海啸说,清除也只能用吊车清除前面水泥板,后面的要用吊车清除肯定会碰到他们。
1个小时后,吊车将5人前面的大型水泥板清除,剩下的小型的就完全需要官兵用手往外搬。
“我们搬了一个小时才把5人前面的碎石块清除,将几人营救出。”张海啸分析,他们应该是在向外跑的过程中,楼板就坍塌了,老师出于本能反应,将4名学生搂在怀里。
老师的双臂搂得很紧,当张海啸一个人想把手臂松开时未能成功。“我们3个人才把老师的双臂掰开。”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营救,消防官兵将5人营救出。
王玉战说,那位女老师伸开双臂紧紧地搂着学生的姿势,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截至15日21时,青川木鱼镇初级中学救援现场搜救工作全部结束,消防官兵共营救出145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