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感情史盘点,他至今孤身一人,是什么导致他变成这样

周星驰感情史盘点,他至今孤身一人,是什么导致他变成这样,第1张

盘点周星驰的感情史,他还是一个人。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变成这样?

周星驰在内地和香港**界的地位大家都知道。他和周润发、成龙一起被称为“双周成功”。这三个人是香港**界的票房保证,他们的**永远经典。

周星驰出生在中国香港的贫困地区。他的父亲是一个“街头流浪者”,没有工作,没有受过教育,但他的母亲非常优秀。她当时是个大学生,个性非常强。他们结婚后,有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五个人住在一间狭小的木屋里,生活极其艰苦。即使是便宜的大豆油也会被当作美味来品尝。

小时候,周星驰放学回家会听到父母吵架,甚至打架。“三岁是一生的”,周星驰的整个童年几乎被笼罩在阴影中。

坚强的周母亲决定离婚,孩子随她生活。

这些童年阴影也导致了周星驰的性格变得孤独、敏感、内向。他不善于与人交流,害怕交朋友。用现在的话说,他患有“社交恐惧症”。

进入影视圈后,周星驰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渐成名。他也是在那个时候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段感情。

罗慧娟是周星驰的初恋,也是他第一个真心想结婚的女朋友。可惜当时周星驰事业正处于上升期,考虑到这一点,他只能放下执念。我和周星驰罗慧娟在一起三年了,在这期间,一次都没有公布。两个人都不会承认,但那份刻骨铭心的爱是抹不去的。1992年,香港迎来了“周星驰年”,几乎所有影视作品的奖项都被周星驰拿下,周星驰的事业达到了巅峰。那是他们分手的一年。

他们的感情是温柔而缓慢的。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周星驰对罗慧娟体贴入微,罗慧娟对周星驰体贴入微。他们在娱乐圈很受欢迎。可惜周星驰一心想着自己的事业,经常为了工作让自己苦不堪言。也许这就是他们分手的主要原因。

另一个传言是周星驰的母亲不喜欢,但罗一直不知道为什么。罗慧娟非常注重家庭。她渴望有一个自己的家庭,做一个贤妻良母。可惜周星驰的承诺让她一直在等儿子。

看过《大话西游》的观众一定对仙女夏紫印象深刻。他在**中对至尊宝深情的眼神,让人怀疑他是否动了真情。与周星驰和朱茵因戏结缘,后来又相爱,真的过上了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侣”。但是和之前的恋情一样,周星驰依然没有选择上市,继续着她的地下恋情。

三年后他们分手了,朱茵说他无法忍受那种生活。是啊,哪个女生不愿意透露姓名?谁不想被大众祝福?我连公之于众都做不到,凭什么给我幸福?

他们分手后就没同台过,朱茵对周星驰的恨意更是“深恶痛绝”。于是,朱茵去剧组看望周星驰,等待她的却是“一张床上的惊喜”。周星驰真是一个不懂得珍惜的人。

出轨对象是莫文蔚,她更多的是在仰慕周星驰。莫文蔚说她当时不知道他有女朋友,她是被周星驰“骗”的,但是谁知道真相呢?分手后,他们仍然是好朋友,他们经常保持联系。莫文蔚还为周星驰的**演唱歌曲。

周星驰之所以变成这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庭原因。他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经常目睹家庭悲剧,使他成为一个“软弱”的人。面对父母失败的婚姻,他也变得很害怕,直到现在还是一个人。

所以在这次酒会之后,周星驰和比自己小16岁的于文凤成了好朋友。那段时间周星驰因为事业和感情上的困难,情绪很低落。拍了十年喜剧,他希望自己能有所突破,但是找不到方向。此时,他的感情陷入了困境。1996年,在拍摄《食神》的时候,他和女演员莫文蔚感情很好。生性直爽的莫文蔚,在与周星驰地下恋情两年后,希望周星驰能面对媒体,大方承认恋情。但因为周星驰的事业处于瓶颈期,外界给他的压力很大,他不希望自己的感情在这个时候被炒作。为此,他和莫文蔚吵了几次架,所以他情绪低落,最后一次在酒吧喝醉了。于文凤尽力安慰他。她知道,在周星驰的心里,事业是第一位的,因为他很努力才走到今天。周星驰出道早,但总是演一些只有几句台词的小角色。即使是在他成名之后,过去的跑龙套场面也经常被人发现当笑话。于文凤完全理解周星驰对**的痴迷和热情。然而,当她看到他为爱所困时,百感交集:一方面心疼他的憔悴,另一方面又羡慕他深爱并铭记的女人。她知道自己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个忧郁气质的喜剧天才。

周星驰一直是各界热议的知名演员。除了他的作品,对他的争议是情感问题。但他还是单身,时至今日,星爷也没有体验过婚姻的温暖。人们看到他在,以为他还是一个人,更增添了几分伤感。我是明星,不仅朋友同事很少走进他的心里,还有爱情。四段感情中,最了解他的那个人,并没有在最合适的时候出现。他最爱的那个,也许这辈子终究还是错过了。我们来看看这四位是谁。

周星驰的初恋是和被誉为“美丽五台山”的蓝洁瑛。蓝洁瑛是20世纪80年代最热门的女艺术家之一。她自称出现在《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她和周星驰的恋情保密得很好,很少有人知道,也不清楚他们谈了多久。甚至说话的时候,几乎没人知道,人的眼睛又被挑了出来。

第二段感情,也是周星驰自己都耿耿于怀的一段恋情,是和罗慧娟的。罗慧娟是这辈子最了解周星驰的人,可以算是他的红颜知己。罗慧娟20岁进入娱乐圈。那时候的周星驰还是一个以跑龙套为生的小演员。他发现那天要忍受船员们的嘲笑和辱骂。这段往事后来被他拍成了《喜剧之王》。我在1988年遇见了罗慧娟周星驰。那一年,他们作为《阿德也疯狂》的合伙人。罗慧娟是女主人,而星爷只是个配角。因为周星驰事业尚未成功,他们不得不隐藏自己的爱情。

消息。况且,此前已经有人因为谈恋爱而被封杀,周星驰就更不敢公开了。地下恋一谈就是三年。

当初两人因逃学威龙2相识也是爱得轰轰烈烈,大家都都知道周星驰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但与朱茵交往过程中却是非常高调的。周星驰迎来了自己事业的巅峰。也遇到了青春正茂的朱茵。周星驰被朱茵吸引了,虽然两人是情侣关系,但朱茵跟周星驰却从来没有心灵上的沟通,所以朱茵觉得自己始终是个“局外人”,1995年两人不欢而散,因此3年半感情就此分手,之后朱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自己分手后十分痛苦。而至尊宝终究也在现实生活中,失去了他的紫霞仙子。

《大话西游》的惨败,让周星驰再次陷入低谷,他时常在卡拉ok的角落中,一个人独自喝闷酒,而莫文蔚与周星驰相识,正是在卡拉ok中。,当初莫文蔚非常欣赏周星驰的才华,于是两人在日益的交往中逐渐产生了感情,可这种欣赏,并不能长久地维持周星驰在三观上和她的差异所带来的不适感。于是在1998年,两人是因价值观不同,维持了三年感情便结束了。莫文蔚聪明得多,她也更懂周星驰,知道自己等不到周星驰,所以也不强求,与周星驰和平分手,之后两人的关系一直比较好。

在我们眼中的他,再复杂、再丰富如他,已经走过人生的半百,如今白发苍苍的他,在采访中流露的坦诚和“真”,依然让人感慨,也让人心酸,也许真应了广大网友的那些话:天才是孤独的。

玫瑰送你才浪漫,**和你看才好看

推荐一些适合情侣一起看的**,都是爱情片哦。即使疫情又开始蔓延,又和伴侣开始短暂的异地恋,那不如一起共享看**,将感情续温吧。

《怦然心动》

男孩有闪亮的金发和会说话的眼睛,女孩有积极的性格和美好的心灵。从女孩的单恋再到男孩的心动,最后两颗心终于碰到了一起。青梅竹马的爱情故事,有过一见钟情经历的情侣,看这部**会更有感触。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谁不想在青春正好的时光,遇上那个惊艳岁月的人。

《爱在黎明破晓前》

一天用光一生的浪漫。

他们在火车上一见钟情,一起去游乐场,一起去酒吧喝酒,甚至在摩天轮接吻。他们从天黑聊到天亮,从童年记忆聊到柏拉图,无所不谈,言语之间迸发出无限激情,用尽了一生浪漫。

这个系列有三部**,都没有强烈的喜剧冲突,几乎都是未然这男女主的对白构成。但不会让人觉得沉闷,甚至会让人泛起许多关于爱情的心思和想法。

《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

星爷的这部**我相信大家就算没有完整地看过,也几乎都看过它的经典桥段。虽然知名度高到“烂大街”,但我还是会推荐。情节我就不过多赘述。

第一次看笑料,第二次看悲剧。第三次看情深。好的**经得起一看再看,无论看几次都会有所感想。

明明是一副《大话西游》的身板,非要硬生生的套一条《赤壁》三国的紧身裤,何必呢?既然穿越了,干嘛不穿越得有创意点?云集了一大批二三线和过气明星,热闹倒是热闹,但是故事在哪里?不是山寨了一把鸟巢和点火仪式就算紧跟潮流了的,也不是闪烁其辞什么“三打奶粉”就是针砭时弊了的,角色鱼贯而出,人多嘴杂,可有哪一句台词观众能记得住?各色人等哗啦啦全涌出来,那不是**,是桌游。

不过,桌游也是有技术含量的,起码每张牌都个性鲜明。但是,《越光宝盒》呢?

一场山寨三国杀

夏侯一点也不刚烈,刘备的仁德只针对他的成群姬妾,曹操的奸雄幻化成了异装癖爱好,张飞的咆哮原是gay味十足的热吻,关羽的武圣成了看黄书的伎俩;周瑜不反间,诸葛也不观星,反而合力表演了一场山寨摇滚秀和法坛上的当众斗殴;至于赵云,他既不能闪也不能杀,看清了大嫂的乳沟但看不清主公是谁。

每个角色的性格特质都是山寨或者是山寨的山寨的,于是,**便成了一场山寨的三国杀。

无厘头的精妙,很多都妙在这“戏仿”二字上,不过这可是把双刃剑,戏仿得不到位,难免让人借用网络词语指摘为——山寨。戏仿绝不是山寨,增之一分则伪,减之一分则劣,搞得好叫通俗,搞得不好就低俗了。作为无厘头的扛鼎者,技安老师曾推着星爷让无厘头大潮席卷了神州,不过《越光宝盒》的登场仿似技安老师又给无厘头亲笔书写了一则墓志铭——无厘头死咗了。

《大话西游》的母题重演

回想起来,技安老师的刘氏无厘头其实早就死了,还死在最高潮上——没错,就是那部《大话西游》。《大话西游》一出,“从天而降的宿命爱情+女性的死缠烂打+男性不敢接受+男性的最后悔悟”便成了此后颠扑不破的技安公式,此后的《情癫大圣》、《天下无双》和《越光宝盒》都是这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稍有区别的是《机器侠》,不过也无非是负心男变成了哀怨女,神魔玄幻变成了山寨科幻而已,骨子里还是《大话西游》的母题重演。

重复没有错,左小诅咒说过:“重复就是力量。”爱情这东西,号称人类文艺作品中永恒的命题,技安念念不忘女子的痴情和男人的负心,也符合绝大多数爱情故事的现实演绎。可是,用无厘头的荒诞谐闹方式来表述这一命题,不是有身份证的人就能玩的。《大话西游》用了上下两部共计三个多钟头的篇幅才把一个百转千回、从疯狂恶搞到催人泪下的爱恋故事的来龙去脉勉强描述清楚,也只有这样的结构,才能达致化百炼钢为绕指柔之效。但是,《大话西游》显然是不符合**产业规律的(从片长形态上来看,近年的华语**只有《赤壁》能分成两部还狂收票房,不知这是不是技安拿《赤壁》开涮的原因),这纯粹是一部误打误撞的经典,若不是北大学生多年后的网络热炒(当然还有星爷独树一帜的演技),《大话西游》的胶片只能在仓库里跟若干主旋律们一起发霉。

往事不要再提

《越光宝盒》匆忙得让人来不及发笑,遑论感动?**就好比端给观众的一盘菜,碗碟内的食材才是主料,噱头桥段无非是些调味品而已。回想《大话西游》,哪一段搞笑情节不是紧扣着故事主线的演进?再看《东成西就》,哪一个明星演员不是承担了不可或缺的戏剧功能?反观《越光宝盒》,显然已经本末倒置了,片头演员表的恶搞和片尾幕后职员们的cosplay似乎印证着技安的廉颇老矣。山寨别人的东西也就罢了,还真没见过这样卯足了劲山寨自己作品的**,银幕上“菩提老祖作品”几个大字只能让人感怀往事不要再提。

不过话说回来,老的不只是技安,还有我们。当年看《大话西游》的青涩少年们已成今日的蜗居房奴,天上没有乌云盖,可K线图里全是。于是,那些关于爱情的缱绻反复真的就往事如烟了。

看看当下的华语影坛,黄百鸣的《家有喜事》系列已成彻底的杯具,王晶只剩下《零零狗》式的屎尿屁,星爷则用《长江七号》告诉我们:其实,他只是一个演员。

终于,在一个无力讽刺的时代里,《越光宝盒》明白无误的诏告天下:无厘头死了。

(刊载于《东方早报》2010年3月18日)

PS技安老师对阿娇的不弃值得尊敬,香港影人不仅拯救香港女艺人,也拯救大陆的,譬如《月满轩尼诗》。

PPS技安与星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作者论”的角度来说,《大话西游》当然属于编剧+导演的技安,怎么就成了周星驰作品?这是一个有趣的误读。当然,星爷的演技勿庸置疑,不过脱离了技安、王晶、李力持、谷德昭这些幕后英雄的扶持,星爷很难重现辉煌。而技安找的郑中基相较星爷也只是个权宜之计,至于女演员方面,孙俪完全不搭调,阿Sa倒是气质吻合(见鬼,她好像刚跟郑少爷分手)。

PPSS无厘头的兴起和渐趋没落是一个两地双方的问题:大陆、香港两地;生产和接受双方。

作为一个广东话俚语,无厘头在**中,特指以周星驰的表演为代表的极端恶搞、不按常理出牌的喜剧形式,其实放到西方艺术史和**史中,无厘头并不稀奇,所谓farce,其实就可以看作是无厘头的类型身份;远的不提,近世好莱坞金•凯利的许多喜剧**就颇具无厘头风格。而放到香港**的语境中,无厘头应该滥觞于许氏兄弟的喜剧片,此前邵氏**尚纠结于本港身份的迷离,不过《大军阀》中许冠文显露出的才华最终导致了《鬼马双星》的诞生,经由《半斤八两》等片的打磨,许氏兄弟的喜剧作品终于领港片风气的一时之先。香港市民在冷战的夹缝中享受到了繁华的“孤岛”生活(这里借用了中国**史上指称1937~1941上海租界**的术语——其实从文化生态上来看,这两个“孤岛”颇具可比性),饱暖思欲,港人当然需要**提供的草根式市民狂欢,并完成港人身份的自我认同及确证(关于这一点,香港影评人比我讲得更清楚:“香港市民视他许冠文为子侄,他是我们的香港土生最成功的精英,他不是来自广州,不是来自中国,他们真正在这一个借来的地方,是代表香港新一代文化的香港之子。”①)——于是乎,无厘头的风格已露端倪,周星驰只是这一文化逻辑顺理成章的结果而已(当然你也可以认为周氏无厘头在美学上彻底埋葬了许氏喜剧)。事实上,周星驰**的戏仿、恶搞等手段在许氏兄弟的作品中都是老套路,只不过那时一来大陆处于封闭状态,没有录像厅和盗版碟的渠道,许氏兄弟不会为内地观众所知;二来其港味过重,自然主要局限在粤语文化圈内传播。

1990年代无厘头**的兴起则必须放在整个中国文化圈内考量,改革开放已使中港间有了海量的文化交流,而1980年代末的风波最终导致了大陆意识形态的转型——邓公92南巡后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对于此时的中国社会和意识形态,或者我们可以用“去政治化的政治”来描述之。②“一切向钱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整合破碎的社会肌体的灵丹妙药,随之而来的消费主义大潮显然也是无厘头的催化剂——无厘头者,改头换面的醉生梦死也(无厘头的解构手法,似乎也应对着对政治的去势化表达)。89~92这一痛苦的转型经历也造成了香港市民理想的集体幻灭,同时,随着97的临近,“回归焦虑症候群”亦凸现,于是两相结合,无厘头终致高潮——看似数典忘祖的解构情节和星爷的癫狂式表演正是其艺术风格的绝佳体现。

无厘头在大陆被扶正则源自依托于网络文化的青年**亚文化的崛起,《大话西游》是其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一事件是一起典型的“误读”范例。当星爷被奉若神明般请入北大校园后,星爷的失语才使得天之骄子们赫然发现:这根本不是他们心目中那个至尊宝。③造成这种误读的原因有很多,对那个时代的年轻人而言,他们是长期以来被污名化的“独生子女一代”(此后“80后”开始替代这个称呼),藉由对《大话西游》的误读,年轻人们开始试图树立自己的人生观——考虑到消费主义对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摧枯拉朽,这一努力其实不无悲壮色彩。无厘头的港式狂欢,对大陆的年轻**观众来说,却是对爱情的忠贞坚守——内旨并无颠覆,只是表达方式迥异于父辈而已。我一直以为,无厘头的解构是很浅层的话语方式的戏谑突破,从来不涉及意旨内涵(当然所谓的“解构”也是被误读出来的,星爷直言他不明白什么叫“解构”和“后现代”),从价值层面考量,无厘头甚至是趋于文化保守主义的(无厘头极少僭越传统的儒家伦理)。《大话西游》嘲笑了一把父权,但是至尊宝最终还是随着唐僧一路西去。其实完全有理由把这种对父权的无厘头嘲讽看作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心路表达——消费主义毕竟不能完全添补一代人的心灵空虚,如果换一种方式来过逆来顺受的日子,也是接受了普世化西方思想的年轻人们得以在中国安之若素的生活下去所必须的情感资源。所谓拜金主义其实是个伪概念,真要把“金”当成神来“拜”了,也就没有价值危机了。关键是金钱只是个权宜之计,1980年代末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只是被暂时性的掩盖起来。王夫之有云:“其上申韩者,其下必佛老”,在放浪形骸中寻找真爱和心灵的一隅归宿,才是无厘头的命门。

总之,《大话西游》被热炒时,正值年轻人们即将步入一个没有价值依归的社会之际,诸多焦虑最终促使无厘头成了他们甘之如饴的心灵鸡汤——70末80后们扔掉了“革命”式的父辈价值观后,无厘头自然粉墨登场:一来无厘头有一副看似决绝于前辈的外型,符合年轻人们的反叛气质从而满足了他们建构自我主体的需要;二来无厘头还是通向最深层的中华传统伦理,在一片纸醉金迷的市场主义大潮中,这才是无论如何不能也无法被抛弃的精神脊梁(正剧登场前总有喜剧铺垫,所以往大了说,无厘头的兴起是“国学热”的前兆)。星爷在《唐伯虎点秋香》中仰天长叹:“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岂不令年轻观众们于我心有戚戚焉?

不过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文化生态已经更新换代,看看郭德纲和周立波的舞台表演,无厘头那种隔靴搔痒、远离实际生活的戏谑已经不能提起大陆观众们的胃口(当然无厘头们也在努力北上,不过事实证明并不太成功——星爷在《长江七号》中塑造的伪民工是个典型的反例),所谓的恶搞手段也早已失去了标新立异的吸引力,时过境迁,戏台子还在,看戏的人却早已散去,无厘头堕为山寨,也是必然的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1140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