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的人性悲剧给现代人提供了许多启示:
1 追求理想:堂吉诃德的故事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也不要放弃。这不仅是堂吉诃德自己的座右铭,也是他对他的骑士生涯的坚持。现代人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时,也需要有这种坚持和毅力。
2 独立思考:堂吉诃德的故事也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他虽然沉迷于骑士小说,但他并不盲目地接受所有传统的价值观和教条。相反,他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和解释骑士精神,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独立思考能力。在现代社会,面对海量的信息和各种不同的观点,我们需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不被外界左右。
3 勇气与正义:堂吉诃德的故事中,他不仅勇敢地面对各种危险和挑战,而且始终坚持正义和善良的原则。他的勇气和正义感是我们现代人所需要学习的。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有勇气去面对各种不公和不义,同时也要有正义感,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4 理性与情感:堂吉诃德的故事也展示了理性和情感之间的冲突。堂吉诃德一方面有着强烈的理想主义,另一方面又有着情感上的冲动和偏执。这提醒我们现代人在处理理性与情感的问题时,需要保持平衡,既要追求理想,又要控制情感,避免情绪的波动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5 谦虚与谨慎:堂吉诃德的故事还告诉我们,谦虚和谨慎是重要的品质。堂吉诃德虽然有自己的理想和热情,但他也常常因为过于自信和轻率而陷入麻烦。这提醒我们现代人在行动时要谨慎行事,保持谦虚的心态,不要盲目冲动,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总的来说,堂吉诃德的人性悲剧告诉我们现代人在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时,需要保持理想、独立思考、勇气、正义感、理性与情感的平衡,以及谦虚谨慎的态度。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一、堂吉诃德是一个脱离现实、耽于幻想、行动盲目的这样一个人。他因读骑士小说入了迷而想入非非,丧失了基本的理性。他把骑士小说的描写当成现实生活,无视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时代
二、堂吉诃德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痛恨专制残暴,同情被压迫的劳苦大众,向往自由,把保护人的正当权利与尊严,锄强扶弱,清除人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或许这就是他那理想化的骑士道,但他对此是如此的迷恋和执着,如此的不可思议,已完全变成偏执
三、堂吉诃德是一个永不妥协的斗士,他为实现理想而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折服。堂吉诃德敢于为主持正义、清除罪恶而忘我斗争,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敌人,他都毫不怯懦,永不退缩。他把磨坊的风车当作巨人,毫不犹豫地挺枪拍马冲过去
总结以上几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堂吉诃德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他身上既有滑稽可笑的特点,又有严肃认真的思考; 既荒谬绝伦,又崇高伟大; 既有喜剧性,又有悲剧性,是一个可笑又可悲、可乐又可敬的具有双重性格组合的人物形象。 堂吉诃德敢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来捍卫道德、正义和信仰,即使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这种不屈不挠、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实在是足可令人敬佩的。
《堂吉诃德》(读音tánɡ jí hē dé)原名《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台·拉·曼》,作者在序言中申明:“这部书只不过是对于骑士文学[3]的一种讽刺”,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地盘完全摧毁”。但实际上,这部作品的社会意义超过了作者的主观意图。在这将近一百万言的作品中,出现了西班牙在16世纪和17世纪初的整个社会,公爵、公爵夫人、封建地主、僧侣、牧师、兵士、手艺工人、牧羊人、农民,不同阶级的男男女女约七百个人物,尖锐地、全面地批判了这一时期封建西班牙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文学、艺术以及私有财产制度,使它成为一部“行将灭亡的骑士阶级的史诗”,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名著。
作品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不朽的典型人物。书中写道,这个瘦削的、面带愁容的小贵族,由于爱读骑士文学,入了迷,竟然骑上一匹瘦弱的老马洛稷南提,找到了一柄生了锈的长矛,戴着破了洞的头盔,要去游侠,锄强扶弱,为人民打抱不平。他雇了附近的农民桑丘·潘沙做侍从,骑了驴儿跟在后面。堂吉诃德又把邻村的一个挤奶姑娘想像为他的女恩主,给她取了名字叫托波索之达辛尼娅。于是他以一个未受正式封号的骑士身份出去找寻冒险事业,他完全失掉对现实的感觉而沉入了漫无边际的幻想中,唯心地对待一切,处理一切,因此一路闯了许多祸,吃了许多亏,闹了许多笑话,然而一直执迷不悟。他把乡村客店当做城堡,把老板当做寨主,硬要老板封他为骑士。店老板乐得捉弄他一番,拿记马料账的本子当《圣经》,用堂吉诃德的刀背在他肩膀上着实打了两下,然后叫一个补鞋匠的女儿替他挂刀。受了封的骑士堂·吉诃德走出客店把旋转的风车当做巨人,冲上去和它大战一场,弄得遍体鳞伤。他把羊群当做军队,冲上去厮杀,被牧童用石子打肿了脸面,打落了牙齿。桑丘·潘沙一再纠正他,他总不信。他又把一个理发匠当做武士,给予迎头痛击,把胜利取得的铜盆当做有名的曼布里诺头盔。他把一群罪犯当做受迫害的绅士,杀散了押役救了他们,要他们到村子里找女恩主去道谢,结果反被他们打成重伤。他的朋友想了许多办法才把他弄回家去。在第二卷中,他继续去冒险,又吃了许多苦头,弄得一身病。他的一位朋友参孙·卡拉斯科假装成武士把他打翻了,罚他停止游侠一年。堂吉诃德到死前才悔悟。
这个人物的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是神智不清的,疯狂而可笑的,但又正是他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则、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对正义的坚信以及对爱情的忠贞等等。他越疯疯癫癫,造成的灾难也越大,几乎谁碰上他都会遭到一场灾难,但他的优秀品德也越鲜明。桑丘·潘沙本来为当“总督”而追随堂吉诃德,后看无望,仍不舍离去也正为此。堂吉诃德是可笑的,但又始终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化身。他对于被压迫者和弱小者寄予无限的同情。从许多章节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他以热情的语言歌颂自由,反对人压迫人、人奴役人。也正是通过这一典型,塞万提斯怀着悲哀的心情宣告了信仰主义的终结。这一点恰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旧的信仰解体、新的信仰(资产阶级的)尚未提出的信仰断裂时期的社会心态。
堂吉诃德的侍从桑丘·潘沙也是一个典型形象。他是作为反衬堂吉诃德先生的形象而创造出来的。他的形象从反面烘托了信仰主义的衰落这一主题。堂吉诃德充满幻想,桑丘·潘沙则事事从实际出发;堂吉诃德是禁欲主义的苦行僧,而桑丘·潘沙则是伊壁鸠鲁式的享乐派;堂吉诃德有丰富的学识,而桑丘·潘沙是文盲;堂吉诃德瘦而高,桑丘·潘沙胖而矮。他,桑丘·潘沙是一个农民,有小私有者的缺点,然而到真正把他放在治理海岛(实际上是一个村)的位置上时,他又能够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贪污受贿。后来由于受不了贵族们的捉弄离了职。他说:“我赤条条来,又赤条条去,既没有吃亏,也没有占便宜,这是我同其他总督不同的地方。”朱光潜先生在评价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这两个人物时说:“一个是满脑子虚幻理想、持长矛来和风车搏斗,以显出骑士威风的堂吉诃德本人,另一个是要从美酒佳肴和高官厚禄中享受人生滋味的桑丘·潘沙。他们一个是可笑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可笑的实用主义者。但是堂吉诃德属于过去,桑丘·潘沙却属于未来。随着资产阶级势力的日渐上升,理想的人就不是堂吉诃德,而是桑丘·潘沙[4]了。”
在创作方法上,塞万提斯善于运用典型化的语言、行动刻画主角的性格,反复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人物的个性,大胆地把一些对立的艺术表现形式交替使用,既有发人深思的悲剧因素,也有滑稽夸张的喜剧成分。尽管小说的结构不够严密,有些细节前后矛盾,但不论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塑造人物的典型性上,都比欧洲在此以前的小说前进了一大步,标志着欧洲长篇小说创作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欧洲许多著名作家都对塞万提斯有很高的评价,如:
歌德:“我感到塞万提斯的小说,真是一个令人愉快又使人深受教益的宝库。”
拜伦:“《堂吉诃德》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发笑,则越使人感到难过。这位英雄是主持正义的,制伏坏人是他的惟一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发了疯。”
海涅:“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歌德成了三头统治,在叙事、戏剧、抒情这三类创作里分别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雨果:“塞万提斯的创作是如此地巧妙,可谓天衣无缝;主角与桑丘,骑着各自的牲口,浑然一体,可笑又可悲,感人至极……”
别林斯基:“在欧洲所有一切著名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内容提要”部分选自徐葆耕《西方文学之旅(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唐吉诃德真的是疯子吗?
或许在许多人眼里这个问题是毋庸置疑的。之前看过某篇评论,作者站在现代医学的角度,将唐吉诃德诊断为一个纯粹的精神病患者,认为他有严重的妄想症。唐吉诃德的许多行为确实超出了正常人所为的范畴。无论是战风车、斗羊群,还是用硬纸板自制头盔、被砑布机吓得魂不守舍,这些都很难算得上是正常的行为。甚至连他的梦想——成为一位中世纪骑士——也是与当时代所谓的正常行为不相容的。
但通读小说,我发现了一些端倪,试图印证他并非疯子。譬如小说最开始,唐吉诃德“瞒着家人和邻居,戴着自制的头盔,背上盾牌……跑到了郊外”。唐吉诃德为什么要瞒着?似乎他十分清楚这些行为本身就透露着愚蠢,即便其内核是令人倾佩的骑士精神。他明白他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或者是羞耻的,他不愿让家人和邻居发现,因为他们会阻止他走向“歧途”。再比如,唐吉诃德发现搅得他一夜心神不宁的声音源自于砑布机,“顿时哑口无言、呆若木鸡,脑袋垂在胸前,满脸羞愧”。他没有一如既往地沉浸在骑士小说里,将砑布机幻想成某种巨兽,而是难得地清醒了。他似乎可以颇为随性地在清醒和疯癫之间切换。类似的情节还有许多。我并非想站在学术的角度分析文本的细枝末节,探讨是否真的存在“唐吉诃德是疯子”的客观事实,而是想将其荒诞的行为与他的初衷联系起来。
唐吉诃德是一位乡村绅士。这个身份是体面的,但他却有一个与其身份完全不符的梦想。事实上,他的梦想与那个时代也是格格不入的。骑士随着中世纪的湮灭即已消亡,在唐吉诃德的时代,骑士可能只存在于艺术作品中。所以他清楚,别人会怎样看待自己的理想:他们会肆意嘲笑或假装怜悯,然后劝说他放弃,最终他的梦想还未萌芽便会被扼杀。因而唐吉诃德选择悄悄地离家。从这个角度看,他是不疯的。他只是在表演,而演员和观众都是自己(后来仆人桑丘也加入了表演)。俗话说“做戏做全套”,唐吉诃德安排好了中世纪骑士的必备:装备、马匹,甚至还让一个被高贵化了的旅店老板封给他骑士的称号。此外,他还按部就班地遴选意中人和仆人。这些不应该被视为形式主义。就像日本武士的长刀铜甲,中国侠客的短剑轻衣,欧洲骑士的马、盔甲、剑、意中人、仆人等元素或许是不可或缺的,是骑士文化的外化。当唐吉诃德缺乏成为骑士所必要的条件时,他依然在努力创造这些条件,这更能展现出他追求骑士梦想的郑重和决心。而与风车、羊群战斗也可以视为表演的一部分。因为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巨人,在乡野郊区也很难遇到强盗恶徒,他只能将精力宣泄在这些庞大而缺乏攻击力的物体上。
如此看来,唐吉诃德是既勇敢又懦弱的。他敢于做一些与时代和社会相悖的事情,但只能躲在“疯癫”的甲壳和外衣下。唐吉诃德发疯、臆造身份可能全是主观的行为,也就是说,他想疯的时候才会疯,他是在装疯卖傻。借着发疯的名义,他在追求暗藏于内心深处的“太阳”——正义和骑士道。诚然,他的某些诸如释放罪犯的行为是不正义的,甚至打破了固有的法律,但依然颇有价值。毕竟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打破常规,触及法律的界限也就很值得同情了。或许当时的法律与当时的人心一样荒诞不经呢?正如他所说:“鉴于世道的变迁和人心的险恶,为了扭转时尚,才兴起了游侠骑士这一行当,以保护少女、救助寡妇、辅助孤儿和贫弱。”这一初衷无疑是十分无私而高尚的。唐吉诃德的某些疯狂、甚至危险的行为值得诟病,但其寻求突破、追求初衷的精神蕴含着力量。总体而言,唐吉诃德是一个正面的人物。
我在唐吉诃德的身上看到了“洞喻理论”的影子。“洞喻理论”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做的一个比喻。柏拉图构想了一个地洞,有一群人从小住在那里,他们被囚禁着。对他们而言,洞穴中的一切是真实而丰富的,对这些事物的感知构成了他们的世界观。某天,其中一人被迫离开洞穴,最终得以直望太阳。他发现太阳才是万物的主宰,是他曾经看到的一切事物的本源。在唐吉诃德的世界里,骑士道就是太阳,而他所在的世俗社会便宛如洞穴,将他囚禁、束缚在“险恶”中,让他无法看见真理和良知。
最近在看一部剧。剧中的男孩爱上了另一个男孩,但因为性别的缘故,他被卷入纠结和矛盾的心理漩涡。他屡次在自己的真实情感和世俗规范之间选择,屡次伤害深爱的人,也让自己陷入难以消弥的痛苦中。好在最后他终于认清了自己的想法,选择和爱人在一起。《奥德赛》里面讲:“死亡对凡人一视同仁,即使神明们也不能使他所宠爱的凡人免遭殒命,当带来悲痛的死亡的悲惨命运降临时。”人固有一死,面对梦想或爱的人,我们为什么要在意他人的眼光?我们为何要犹豫不决?人生本就只有几十年,百年后荡然无物,自己的快乐和自由最重要。纯粹的思考是没有益处的,躬身实践才能消除遗憾。唐吉诃德用他的生命追求梦想,这是我最为倾佩和推崇的。
其实,最让我感慨的是小说的结局。唐吉诃德一个如此痴迷骑士小说,用生命追求骑士道的人,最终却放弃了骑士精神,甚至与之反目。他在临终前说:“我现在不是唐·吉诃德·台·拉·曼却了,我是为人善良、号称‘善人’的阿隆索·吉哈纳。我现在觉得读骑士小说是最无聊、最有害的事。感谢上帝慈悲!在身受其苦之后,我如今对那类东西深恶痛绝。”甚至还立下遗嘱,要求外甥女嫁给一个从未读过骑士小说的人。这个结局让我一阵心悸,心底泛起一丝令人反胃的遗憾。与其说唐吉诃德清醒了,毋宁说他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他一直都明白疯狂追求骑士道的弊处,也能切身体会到战斗和跋涉带来的皮肉之苦。临死前,他明白自己没法再继续疯下去,于是选择立下遗嘱,告诫后人不要重蹈他的覆辙、感恩一直帮扶自己的朋友。一直在苦苦追求骑士道和游侠生活,临死前却被迫转而对其深恶痛绝。就像爱一个人许久,最终却不得不反目成仇。这是最深的悲剧和最大的理智。
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不惧社会的眼光、追求梦想和爱人,而最痛苦的事就是放弃所爱之物、甚至对其心生憎恨。或许这就是塞万提斯的高明之处吧,让人在喜剧中感受最大的悲凉。
唐吉诃德去世后,参孙学士为他写了一篇铭文:“不畏强暴,不惜丧身。” 这句话是唐吉诃德的真实写照。唐吉诃德的身上有一种疯子精神,包含着忽视世间一切非议的勇气,像一把红日的余晖,烛照人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