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雅是哪里的歌手

恩雅是哪里的歌手,第1张

恩雅(Enya)原名Eithne Ni Bhraonain,生于1961年5月17日。童年在Gweedore 度过。Gweedore隶属爱尔兰西北部的Donegal郡,那片地区主要是爱尔兰语区。家中共有9个兄弟姐妹。除了排行中间的恩雅外,家中还有4个女孩和4个男孩。一家人在音乐方面获奖甚多,并闻名于爱尔兰传统音乐圈。 恩雅在学生时代学习钢琴演奏和古典音乐。她的三个兄弟姐妹: Máire Ní Bhraonáin (Mary Brennan), Ciarán ó Braonáin (Kieran Brennan) 和Pól ó Braonáin (Paul Brennan) 以及他们的两个舅舅: Pádraig ó Dugáin (Patrick Duggan) 和 Noel ó Dugáin (Noel Duggan)组成了一民谣乐队(起初乐队带些美国式音乐的味道,接着趋向于纯 正的爱尔兰风格,尽管受到爵士乐和其它诸如Pentangle音乐的影响)。乐队名称叫 Clannad,这是爱尔兰语“来自Gweedore的家庭(the family from Gweedore)”的缩写。 1980年,在乐队经纪人Fachtna O’Kelly建议下,恩雅成为乐队的一员,参与了乐队 的两张专辑(CrannUll和Fuaim)的录制。除了演唱之外,她还弹奏Wurlitzer电子钢琴及后来弹奏Prophet 5合成器。恩雅随Clannad在许多场合表演。直到1982年2月,在结束 了一次欧洲巡演之后,恩雅离开了乐队,没有人真正知道为什么。或许她厌倦了始终仅仅被视作小妹妹。

从那时起,恩雅住在都柏林北部的Artane,同Nicky Ryan和他的妻子:来自贝 尔法斯特的Roma Ryan住在一起。他们均和Clannad在某段时期有关系。Nicky Ryan曾 是乐队Planxty的音响工程师,后来,Clannad在成立时,他成了该乐队的音响工程师。1980年,他们的经纪人Fachtna O’Kelly负责了新乐队

恩雅在Clannad乐队-Fuaim

The Boomtown Rats的事务,因为 这个原因,Nicky便负责了Clannad的工作。Nicky家里建了个名为Aigle的录音室。在这个录音室中,Nicky制作了唱片,例如:Christy Moore的专辑Ordinary Man,恩雅参与 了这张专辑中3首歌曲的和声录制。

当然,也是Fachtna O’Kelly,在恩雅离开Clannad后,建议她投身于**音 乐作曲。因此,1984年,恩雅开始了她首个重要任务。Roma Ryan把恩雅的一盒磁带 寄给了**制片人David Puttnam,他当时已经因** Midnight Express, Chariots Of Fire 和Los Gritos Del Silencio而赢得了声誉。Puttnam要她为**The Frog Prince制作带有20 世纪60年代感觉的梦幻而又有浪漫情怀的音乐。由于已经可以随意使用录音室,恩雅几乎在家里工作,摆弄着Roland Juno 60 合成器或者Kurzweil取样机,然后还加入钢琴演奏与演唱。Nicky Ryan把所有的东西 都录了下来,并帮她把音乐作品注入最终的形式。

下一个任务是为BBC工作。BBC当时打算为一部反映有着2700年历史的凯尔特文明的电视纪录片系列准备音乐。该电视系列片名为《凯尔特人》(The Celts)。音乐 作曲花了10个月。这部纪录片的音乐深受喜爱,以至于BBC决定发行一张单独录制的精选集,这张专辑在该电视纪录片放映之前发行,并简洁地用Enya作标题,唱片封套上仅仅很简单地提到这是**原声音乐。在这张专辑中,恩雅几乎演奏了所有的乐器,有时候把多达80次嗓音叠加来制造出她的独特声音,密密麻麻地交织在一起;飘缈的嗓音,如梦幻一般而又迷人。在合成器的作用下,这张专辑描绘了一幅现代音乐风景,唤起了不同的音乐气氛:从Deireadh An Tuath的哀伤到令人关注的Boadicea,伴 随着令人目瞪口呆的原声录制嗓音。Nicky Ryan担当专辑的制作人,并兼音乐编排。 他的妻子Roma几乎包揽所有歌词,在极大程度上,这些歌词几乎听不见或无法理解,通过用拉丁语、威尔士或苏格兰的盖尔语演唱,歌词赋予了这些音乐转瞬即逝的特质。

Clannad乐队 -Banba

其他的音乐家只参与了其中三首歌曲的制作,每首一位音乐家。Patrick Halling是一位古典小提琴家,他常常在录音棚中为摇滚音乐人(例如 Jethro Tull 和 Steve Howe )演奏,他为最后一首乐曲增加了细微的差别。优秀的笛子演奏家 Liam óg O'Floinn (或Liam O'Flynn,他是Planxty乐队创始成员,并且是作曲家Shaun Davey的固 定合作者)吹奏了The Sun in the Stream的部分音乐。最后一位是吉它演奏家Arty McGlynn(他是Van Morrison乐队和Planxty乐队的前成员,目前是乐队Patrick Street的 成员)也相应地用他高雅华丽的演奏完成了该专辑中唯一一首歌词能听懂的歌曲:I Want Tomorrow--歌词是英语,而且唱得很清晰。而且,这首歌被选为单曲,并拍了音乐录影带(奇怪的提,录影中没听到吉它声)。

这张唱片随后在爱尔兰排行榜上上升到了第一位,这就成了恩雅在商业上起步的开始。她还与歌手 Sinéad O'Connor合作, 在Sinéad的专辑《狮子与眼镜蛇》(The Lion and The Cobra)的歌曲Never Get Old中朗诵了一篇短文。

恩雅与知名的跨国唱片公司WEA签约,她的第二张专辑《水印》(Watermark) 取得了彻底的成功。该专辑全球销量超过一千万张,在其中的单曲Orinoco Flow(英 国排行第一)的帮助下,《水印》在14个国家取得了白金销量。接着她靠《牧羊人的月亮》 (Shepherd Moons)重现了在全球的成功,该专辑令人惊讶地在美国Billboard排行 榜上待了199周,而且销量超过1千1百万张。

Brennan 一家

专辑Enya的新版本重新发行,名称改为《凯尔特人》(The Celts)。1995年,她 发行了另一张深受欢迎的专辑《树的回忆》(The Memory of Trees)。恩雅曾4次被提名 格莱美奖(Grammy Awards)并两次获“最佳新世纪音乐专辑”奖:1992年《牧羊人的 月亮》、1997年《树的回忆》。同时,在1997年,恩雅发行了一张合集《彩绘星空》 (Paint the Sky with Stars),其中包括了恩雅耳熟能详的歌曲和新加两首新歌:Paint the Sky with Stars 和Only If…。也在那一年,发行了A Box of Dreams,这一盒共有三张CD 和一本带插图小册子。三张CD分别被冠名为“海洋(Ocean)”、“云彩(Clouds)”、“繁星(Stars)”,它们包含了恩雅从1987年首张专辑起的音乐生涯中的歌曲。

这位音乐家的10年(1987~1997)间的其余时间则为不同的**贡献原声音乐--在她回到录音室录制她5年来的首张专辑《雨过天晴》(A Day Without Rain)之前。对于 这张专辑,她说道:“标题名称指的是在某个特别宁静一天的心情,那天没有雨。爱尔兰一年四季多雨。很多日子里,除了下雨,还是下雨。然后有一天,太阳出来了。就在那时,我写下了标题音乐,因此,我还能拿别的什么来命名吗?”

恩雅的音乐也出现在很多脍炙人口的**中,包括LAStory、Green Card、 Toys,TomCruise和Nicole Kidman的Far and Away,以及 Martin Scorcese 的《纯真年 代》(Age of Innocence)。新歌Only Time用在了由 Charlize Theron 和 Keanu Reeves 主演的Sweet November中。2001年,恩雅为《指环王 I 》 (Lord of the Rings-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的原声音乐录制了两首全新歌曲:Aniron (Aragorn和Arwen的主 题曲)和May It Be。

恩雅参加过商业演出,并且为教皇、瑞典国王和英国女王做过表演,不过这些演出是把她歌曲的录音重放--当她本人在弹奏并且可能独自一人演唱时,而不是真正的现场表演。“这真的是件大事”,恩雅在谈到现场表演时说道。“一开始,我们谈到会在明年,尝试着至少做一个电视特辑演出,譬如,设在大教堂内或者某个容纳较少人的地方--编管弦乐曲、有唱诗班。去那样尝试也许是异想天开。你无法仿效同样的声音,不过,确实可以翻版成现场演出。我们都对那样做有信心。”

2002年,恩雅的“May It Be”获得金球奖(Golden Globe) 和奥斯卡(Oscar) 的 “最佳原创歌曲”(Best Original Song)提名。同时A Day without Rain 赢得一座新的格 莱美“最佳新世纪 专辑”奖;三项世界音乐奖(World Music Awards): “最畅销女 艺人” ( Best-selling Female Artist)、“最畅销新世纪音乐艺人”(Best-selling New Age Artist) 以及 “最畅销爱尔兰艺人”(Best-selling Irish Artist),歌曲Only Time 在德国回 声奖 (Echo Awards)上捧得“最佳流行 -摇滚单曲”…

2002年11月19日,为标志着恩雅最新成功音乐生涯,WEA发行了一套恩雅音 乐生涯的回顾合集,名位Only Time-The Collection。这套合集收录了恩雅从1986年的 《凯尔特人》到奥斯卡提名的《指环王 I》插曲May It Be-这首歌是该片导演Peter Jackson个人邀请恩雅为此片演唱。合集中收入了恩雅最喜欢的歌曲,包括主打单曲: Orinoco Flow,Book of Days,Caribbean Blue,Anywhere Is和Only Time。 另外, 该 合集还收录了一些恩雅以前从未放进她专辑中的歌曲。它们是Eclipse,Isobella,

Song of the Sandman (摇篮曲),Willows on the Water,May It Be 和Oiche Chiuin (平 安夜),这首歌第一次播放是在1996年的BBC 1的节目Christmas Day In The Morning。

尽管恩雅面对媒体与大众,不过以她名字发行的音乐是三位成员共同协作的成果:恩雅包揽所有演唱、作曲和演奏;Nicky Ryan是恩雅的制作人、音响工程师兼 音乐编排;Nicky的妻子Roma负责歌曲填词。恩雅以前表示过,失去三位中的任何一人,“恩雅”就不会存在。

意思如下:

作为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水星无法脱离自己的轨道也无法更靠近太阳,从最初的想要去靠近,到最终的以遵循原有的轨道相伴运行,借由天文的概念来喻指人与人之间亦远亦近的情感关系。

歌曲将情感故事寄于天文,把无言陪伴描述成水星与太阳的相伴而行。看似冷硬的主题中蕴含了温暖溢于言表的情感关系。心很疲惫,很痛苦,很想忘了,却忘不了。那抹温柔一直都在,被保留在内心最深处。 期待再见,但愿是再相见,而不是再也不见。

简介:

《水星记》(Mercury Records)是由郭顶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作为第二波抒情主打曲收录于郭顶2016年11月25日发行的专辑《飞行器的执行周期》中。2017年5月16日,该曲MV入围第28届台湾金曲奖最佳音乐录像带奖。

《水星记》借水星对太阳的相伴运行比喻人与人之间亦远亦近的情感关系,以拟人的创作手法和偏向科幻的音乐配器与制作方式创作出了该曲,他希望听众从该曲中找到人生历程中最适合的那个“位置”。

歌词

着迷于你眼睛,银河有迹可循

穿过时间的缝隙,它依然真实地

吸引我轨迹,这瞬眼的光景

最亲密的距离,沿着你皮肤纹理

走过曲折手臂,做个梦给你

做个梦给你,等到看你银色满际

等到分不清季节更替,才敢说沉溺

还要多远才能进入你的心,还要多久才能和你接近

咫尺远近却无法靠近的那个人,也等着和你相遇

环游的行星,怎么可以

拥有你,还要多远才能进入你的心

还要多久才能和你接近,咫尺远近却无法靠近的那个人

要怎么探寻,要多么幸运

才敢让你发觉你并不孤寂,当我还可以再跟你飞行

环游是无趣,至少可以,陪着你

扩展资料:

《水星记》由郭顶所创作,灵感来源于水星,是首情歌作品,没有歌词中常见的直白,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但它无法脱离自己的轨道,也无法再接近太阳,该曲将情感故事寄于天文,把无言陪伴描述成水星与太阳的相伴而行。

看似冷硬的主题中蕴含了温暖溢于言表的情感关系 。用了一种很港式的表达方式,略清冷,略压抑的措辞,描述“水星”与“太阳”之间的关系,看似与天文事件有关,略微“科幻”,却又近乎人情 。

《水星记》借水星对太阳的相伴运行比喻人与人之间亦远亦近的情感关系,以拟人的创作手法和偏向科幻的音乐配器与制作方式创作出了该曲,他希望听众从该曲中找到人生历程中最适合的那个“位置”。

《水星记》由郭顶所创作,灵感来源于水星,是首情歌作品,没有歌词中常见的直白,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但它无法脱离自己的轨道,也无法再接近太阳,该曲将情感故事寄于天文,把无言陪伴描述成水星与太阳的相伴而行。

看似冷硬的主题中蕴含了温暖溢于言表的情感关系 。用了一种很港式的表达方式,略清冷,略压抑的措辞,描述“水星”与“太阳”之间的关系,看似与天文事件有关,略微“科幻”,却又近乎人情 。

扩展资料

歌词

着迷于你眼睛,银河有迹可循

穿过时间的缝隙,它依然真实地

吸引我轨迹,这瞬眼的光景

最亲密的距离,沿着你皮肤纹理

走过曲折手臂,做个梦给你

做个梦给你,等到看你银色满际

等到分不清季节更替,才敢说沉溺

还要多远才能进入你的心,还要多久才能和你接近

咫尺远近却无法靠近的那个人,也等着和你相遇

环游的行星,怎么可以

拥有你,还要多远才能进入你的心

还要多久才能和你接近,咫尺远近却无法靠近的那个人

要怎么探寻,要多么幸运

才敢让你发觉你并不孤寂,当我还可以再跟你飞行

环游是无趣,至少可以

陪着你

英 [ˈləʊgəʊ]   美 [ˈloʊgoʊ] 

n(某公司或机构的)标识,标志,徽标;

logotype 的缩略形式;

[计算机] LOGO 教学语言;儿童教学语言

例句:

You can use the logo in all your promotional material 

你们可以将这个标志用在所有的宣传材料中。

Stationery can be imprinted with your message or logo 

可以把你的信息或标志印在信纸上。

We did the logo in lower-case letters instead of capitals 

我们的徽标用了小写字母,没用大写。

LOGO是徽标或者商标的外语缩写, 是LOGOtype的缩写,起到对徽标拥有公司的识别和推广的作用,通过形象的徽标可以让消费者记住公司主体和品牌文化。

另外,LOGO还是一种早期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也是一种与自然语言非常接近的编程语言,它通过“绘图”的方式来学习编程,对初学者特别是儿童进行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LOGO的作用

1媒介宣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心理的变化,logo设计日益趋向多元化、个性化,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以及数字化、网络化的实现,标志设计在更广阔的视觉领域内起到了宣传和树立品牌的作用。

2保证信誉

品牌产品以质取信,商标是信誉的保证,给人以诚信之感,通过logo,可以更迅速、准确地识别判断商品的质量高低。

3利于竞争

优秀的logo具有个性鲜明、视觉冲击力,便于识别、记忆,有引导、促进消费,产生美好联想的作用,利于在众多的商品中脱颖而出。如麦当劳、百事可乐标志在这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资料

logo——

LOGO——百度翻译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流行音乐占据了整个世界。布鲁斯、爵士乐、摇滚乐、索尔音乐和其他更多的形式充斥全球的每个角落,对各国流行乐坛带来巨大的冲击。其实,所有的这些"美国"形式,实际上都是非洲血统的基因转移,是贩奴时代流传到北美的节拍。当这些节奏稍略加工以后以新的形式回到他们的故乡时,又影响了曾经孕育他们的文化并诞生了令人兴奋的混血品种--世界音乐。80年代世界音乐对西方流行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有趣的是这种影响却是一种循环关系:非洲的黑人文化作为流行音乐的源泉使其迅速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当这种美国形式的流行音乐回到非洲时又促使了世界音乐的诞生。80年代,当世界音乐的影响逐渐扩大,世界各地(特别是亚非地区)的音乐家便通过各种先进手段充分体现了更加前卫的当代意识,从而又返回来促进了流行音乐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世界音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一种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甚至传统音乐相结晶的混合体。 一、雷盖音乐 1、概述 雷盖音乐(Reggae,港台地区又译"雷鬼音乐"),60年代中期起源于牙买加,速度中等,强调反拍的重音是它的明显特征。 雷盖音乐从洛克斯代迪(Rocksteady)音乐演变而来,而洛克斯代迪音乐又是斯卡(Ska)音乐的延续,这三种音乐的根源都是加勒比海的非洲音乐传统、神圣的复兴主义以及美国的节奏布鲁斯。 50年代中期,美国的节奏布鲁斯通过迈阿密、新奥尔良、孟菲斯等地的广播电台传入牙买加后,当地的一些音乐家便将其与牙买加的民间音乐曼图(Mento)相融合,逐渐形成了斯卡音乐。斯卡音乐的速度较快,节奏强调反拍的重音,乐队中除了采用传统的曼图音乐的乐器(如木吉他、各种拉美打击乐器)外还加入了铜管乐、电吉他、电贝司和键盘等乐器,并突出铜管的华丽色彩。斯卡音乐流行于1960至1965年之间,到60年代中期逐渐演变为洛克斯代迪音乐。洛克斯代迪音乐与斯卡音乐相比,它的速度明显放慢,节奏及织体更为细腻丰富;其乐队完全采用节奏布鲁斯的组合方式,将吉他作为节奏乐器,用切音技巧演奏松驰而富有韵律的节奏音型;贝司声部的旋律也更具独立性,与华丽的主唱声部构成对位。60年末,洛克斯代迪音乐又发展成更具国际性的雷盖音乐。实际上,很难在洛克斯代迪音乐和雷盖音乐之间划出明显的界限,只是雷盖音乐比洛克斯代迪音乐更为细腻,更多地使用电声乐器和更加国际化、商业化而已。 雷盖音乐的表现内容与当地穷苦人信仰的拉斯塔法里教(Rastafari)有着密切联系。该教派崇拜埃塞俄比亚前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把他当作神,当作黑人的救星,教派即因他在登位前被称为塔法里亲王而得名。雷盖音乐经常表达拉斯塔法里教的政治思想,表达牙买加被压迫群众的心理,梦想有一天获得解救,重返非洲故乡--他们的地上天堂。雷盖音乐的代表人物是鲍勃·马利,他使雷盖音乐广泛流传开来,成为一种具有世界影响的流行音乐形式。 2、鲍勃·马利(Bob Marley,1945-1981) 鲍勃·马利,1945年出生于牙买加,是英国海军白人军官和黑人女仆的儿子,从小在贫民窟里长大,青少年时,鲍勃·马利除了信仰拉斯塔法里教以外,还受到60年代美国"黑人权利"(black Power)理论的影响。音乐方面,鲍勃·马利对黑人摇滚乐、纳特·金·科尔(Nat King Cole,1915-1965)那种风格的"白人"爵士,以及索尔音乐等都同样喜欢。当然,斯卡音乐更是他后来音乐发展的重要基础。 1965年,鲍勃·马利组织了"恸哭者"(The wailers)乐队,他们的早期作品歌词比较"稚嫩",反映了他们"在牙买加贫民窟度过的童年以及作为失业青少年的生活"。不久,马利转向简单的、政治上更加激进的牙买加街头语言,如《起来,站起来》(Getup,Stand up)的歌词:"起来,站起来,为你的权利站起来。起来,站起来,决不要放弃战斗"。《我向县长射击》(I Shot the Sheriff)叙述一个黑人不公正地遭到迫害的故事。这两首歌曲都出自专辑《燃烧》(Burning),《燃烧》的主题就是"与革命有关的火"。另一张专辑《起义》(uprising)后来分别成为在牙买加、伦敦和南非骚乱者的战斗呼声。因此《牛津流行音乐之友》写道:"在(雷盖)被商业化之前,它是一种反叛的音乐"。1972年,"恸哭者"乐队与伦敦的"岛屿"(Island)唱片公司签约,开始建立他们的国际名声。1977年,鲍勃·马利赴美国及欧洲巡回演出,受到热烈欢迎。他的发式(流行于加勒比海人中间,把头发梳成很多像绳子似的小辫子)被很多雷盖乐迷们模仿,他的音乐更是影响了欧美很多白人和黑人歌星及乐队。1981年,鲍勃·马利死于癌症,时年36岁。 除了鲍勃·马利,著名的雷盖音乐家和乐队还有彼特·托许(Peter Tosh)、"黑色自由"(Black Uhuru)乐队、"阿斯旺德"(Aswad)乐队、"第三世界"(Third World)乐队等。 3、其他雷盖乐队 70年代后期,当雷盖音乐在欧美找到了广阔的市场后,众多音乐家开始纷纷效仿。其中以英国的"UB40"乐队和"警察"乐队最为知名。 "UB40"成立于1977年,乐队阵容庞大,有8位成员,他们来自英国的伯明翰。UB40是英国救济福利组织的代号,由于建队时大部分成员都失业,需要填写UB40的社会福利救济表,他们便以此作为乐队的名称。1983年,乐队达到高峰状态,他们演唱的《红红的葡萄酒》(Red Red Wine)独占排行榜榜首,在这首经典作品中,人们充分领受到了"雷盖音乐"那节奏张驰有度、旋律清新流畅的独特美感,直到今天,"UB40"乐队仍乐此不疲。 "警察"乐队(The Police)成立于1977年,乐队的三位成员是主唱兼贝司手斯汀(Sting)、吉他手安迪·萨莫(Andy Summer)和鼓手斯蒂瓦特·科佩兰(Stewart copeland)。他们将雷盖音乐和流行音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其更加流行化。斯汀是乐队的核心人物,原名戈登·马修·萨姆纳(Gordon Matthew Sumner,出生于1951年),乐队最著名的代表作《你的每一次呼吸》(Every Breath you take,1983,例43)就是斯汀在牙买加度假期间而创作的。1984年,乐队解散,斯汀开始他的独唱生涯并一路辉煌。在1999年推出的专辑《新日子》(Brand newday)中,各种风格浑然一体,爵士乐、世界音乐、流行音乐的完美结合,也更加充分地体现出了斯汀的音乐天赋。 二、拉丁音乐 本节所谓的拉丁音乐(Latin music)指的是从美国与墨西哥交界的格兰德河到最南端的合恩角之间的拉丁美洲地区的流行音乐。 拉丁美洲是一个多民族的组合,因此拉丁音乐是以多种音乐的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多元化的混合型音乐。无论是欧洲的白人音乐、非洲的黑人音乐还是美洲的印第安音乐,甚至是东方的亚洲音乐,都对拉丁音乐作出过不同的贡献。它们经过长期的沉淀,在以欧洲文化为主体的基础上,同时又大量的吸取了印第安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的各种因素,逐渐形成了一种多姿多彩的、充满活力的、充满动感的拉丁文化。那么,在拉丁美洲的众多国家中,以巴西和古巴为首的拉丁音乐,更是走在世界流行音乐的前列。 1、 拉丁音乐的来源及发展 (1)印第安文化 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的主人,他们的民族传统文化是现代拉丁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印第安人的音乐文化,根据地域状况的不同,难以一概而论,但是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它与生活密切相关,与宗教、劳动、舞蹈相结合。所以,他们所拥有的旋律单纯而富有独特的表情。这种特点尤其在当地的一些民歌中表现出来,没有半音的五声音阶形成独特的风格和趣味。另外在印第安人的传统音乐中,没有欧洲意义上的和声。再次,乐器方面,没有弦乐器是印第安人乐器的一大特点。虽然当今的印第安人音乐中经常采用吉他、小提琴、竖琴等弦乐器,但是这些都是后来由欧洲人带来的。 (2)欧洲(伊比利亚)文化 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音乐,一方面具有和西欧音乐相通的一般共性,另一方面,受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音乐的影响而独具特色。无论是音阶、旋律或者是节奏、和声、演唱和发声,在多方面都表现出欧洲其他地区所没有的因素。特别是它的节奏,有很多三拍子的音乐,但又不像圆舞曲那样单调,而是更加细腻,更具动感。另外,像3/4拍和6/8拍交替,这样复杂而富有生气的节奏也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所喜欢的,这样的伊比利亚节奏在拉丁美洲被原本不动地流传下来,进而和印第安节奏,特别是和非洲的黑人节奏相结合,产生出更加丰富而微妙的节奏感觉。 乐器方面,以被称为"西班牙国民乐器"的吉他为代表,在拉丁美洲的所有国家受到欢迎。演唱方面,因为歌词是西班牙语或者葡萄牙语,所以能够感觉到和英文歌曲的明显不同。 (3)非洲黑人文化 拉丁美洲,在16世纪初到19世纪后半叶的奴隶制度中,吸收了大量的非洲黑人及其音乐。由非洲黑人带来的传统音乐文化,和在美国的布鲁斯、灵歌、爵士乐、索尔音乐中看到的那样,在拉丁音乐中也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体性。 在非洲黑人的音乐中,有和宗教相结合的,也有单纯、世俗的一面。无论哪一方面,其旋律、节奏、唱法都表现出显著的特色。旋律方面,旋律走向以自然的滑音、装饰音而独具特色,音阶更是丰富多采(由于演唱时滑音的运用使音符出现很多的变化)。音色方面,黑人具有十分独特的音质,他们所表达的情感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唱法方面,独唱、合唱、齐唱通常是互相交替,以一呼一应的对答形式为特征。 非洲黑人音乐的最大特色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良好而丰富的节奏感。他们使用各种打击乐器,产生出复杂而丰富的节奏、节拍。这些非洲支系的美洲黑人音乐节奏,大致上是以二拍子为基础,但又不像进行曲那样的单纯、刻板。通常是以两种、三种,甚至还有三种以上的节奏型同时重叠进行的混合节奏,不断地加入切分,产生出充满活力的律动感。 综上所述,拉丁音乐主要是由以上三种文化结合而成。这三种文化的结合,如果从旋律、节奏方面来看:在旋律上,印第安人提供基本的五声音阶模式,欧洲音乐的影响表现在扩展音阶、增加和弦上,黑人则增加了更多的变化和修饰;在节拍和节奏上,印第安人坚持短句长休止,用单调的击鼓声作伴奏,欧洲人的节奏主要是西班牙的典型的3/4拍与6/8拍的双重节拍,非洲黑人的影响主要是在几乎不变的2/4拍内加入切分音。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拉丁音乐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纯粹的印第安曲调,五声音阶;②印第安音乐的"混合化",产生出类似欧洲大小调的印欧混血品种;③"混合再混合",就是用非洲黑人的装饰音和变化装饰音使其进一步发展;④"三次混合",就是在以上的基础上融进了现代化的乐器和制作,使其更加国际化。 1979年,格莱美颁奖晚会上出现了最佳拉丁唱片奖,后又分设各种拉丁音乐奖。从此,拉丁音乐开始遍布全球,使其真正的走向国际舞台。 2、 拉丁节奏 从拉丁音乐的来源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拉丁音乐是一种以节奏为中心的流行音乐。它的节奏所具有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强弱规律,而是作为一种音乐的灵魂使其上升到主导地位。因此,在了解拉丁音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它的节奏。下面着重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拉丁节奏及风格。 (1)桑巴(Samba) 桑巴源于巴西,它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节奏为基础,大量地溶进欧洲旋律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其特征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滚动节奏。传统桑巴可分为农村桑巴和城市桑巴两种。农村桑巴比城市桑巴切分性强,城市桑巴节奏变化较少,但快捷、灵巧。现代欧美所流行的桑巴,于1920年左右形成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2)伦巴(Rumba;Ruhmba) 伦巴,起源于非洲,19世纪初出现于古巴,于20世纪初发展并流行起来。30年代初,伦巴传入美国及欧洲各国,同时融入爵士乐成分,使其风靡一时,伦巴的基本节奏型为:×× ×× ×× ×× ,传入欧美后出现了 0 ×× ×× 0× 0× 的变体,并采用沙球、响棒、康加鼓等拉美打击乐器加强节奏。传统伦巴速度中庸,每分钟约40至50拍,通常为4/4拍,后来也出现快速的2/4拍的伦巴。 (3)曼波(Mambo) 曼波,由伦巴与爵士乐中的摇摆乐相结合而成。形成于1940年左右,并在40至50年代风靡世界。演奏曼波音乐的乐队一般规模较大。乐队中有铜管、萨克斯管、钢琴、贝司等摇滚乐队中的常用乐器,也加入沙球、响棒、康加鼓等拉美打击乐器。音乐的构成常以固定低音及和弦序列为基础。 (4)萨尔萨(Salsa) 萨尔萨,一种结合了古巴黑人音乐、美国爵士乐以及南美民间音乐的舞曲音乐。40年代起源于美国,经过50至60年代的演变和发展,于70年代中期形成流行高峰。萨尔萨的节奏乐器仍以拉美打击乐器为主,如沙球、响棒、康加鼓、邦戈鼓等。基本节奏型与曼波、恰恰相似,但萨尔萨中的一种两小节节奏型却独具特色:4/4拍,× × ×× | 0 ×× 0 0 |。传统的萨尔萨音乐,经常由一个不断反复的固定动机构成的曼波段落而组成。 (5)恰恰 (Cha Cha) 继伦巴、曼波等拉丁舞曲之后,恰恰于50年代中后期在欧美各国风靡一时。恰恰,源自古巴的民间音乐恰朗加斯(Charangas)。其基本节奏型是 × × ×× × |, 演奏时用沙球、响棒等拉美打击乐器来加强最后的三个重音。 (6)探戈(Tango) 探戈,起源于古巴的哈巴涅拉(Habanera)舞,作为阿根廷音乐的代表广为流传。其特点为2/4拍的摇曳节奏,通常由两个段落构成,第一段为小调式,第二段为大调式。探戈也有用吉他伴奏的歌唱形式。一般探戈的演奏乐队由小提琴、手风琴、钢琴、低音提琴等乐器组成,而按钮式手风琴是探戈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乐器。它的基本节奏型是:××××× | / |。 以上介绍的六种风格,加上在爵士乐中介绍过的波萨诺瓦,作为拉丁音乐的代表,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一股拉丁狂潮,但是除了这七种大众性的类别之外,还有以下几种风格也都是极具个性的拉丁音乐,如波莱罗(Bolero)、瓜拉喳(Guaracha)、哈巴涅拉、崧(Son)、瓜希拉(Guajira)、坦桑(Danzon)等。这几种风格都来自于古巴,再加上前面的曼波、伦巴,因此古巴具有"拉丁节奏的宝库"之称。下面提供几种拉丁风格的乐队模式以供参考(例44)。 3、桑塔纳(Santana) 在60、70年代,有一位音乐家对拉丁音乐的传播及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就是卡罗斯·桑塔纳(Carlos Santana)。 桑塔纳,1947年出生于墨西哥,作为一名出色的吉他演奏家,他为拉丁音乐和流行音乐(特别是摇滚乐)的结合架起了一座桥梁。他吸收了布鲁斯和摇滚乐中的精华,同时又以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充满拉丁韵味的吉他独奏以示对它们的反叛。 1966年以桑塔纳为核心在美国的旧金山成立了他们的乐队,取名为"桑塔纳布鲁斯乐队"(Santana Blues band)。1967年,他们开始发展拉丁音乐风格,不久将乐队改名为"桑塔纳"乐队。1969年,他们出现在伍德斯托克摇滚音乐节上,新颖的拉丁摇滚声音有了某些流露,同时也吸引了众多观众。70年代初,"桑塔纳"乐队创造了拉丁音乐的新型节奏和旋律,并将它们融进了摇滚乐中,桶鼓和拉美打击乐器形成了这种声音的核心,伴随着鼓手提供的更复杂的节奏,使他们的音乐更受欢迎。 在以后的25年中,17位音乐家或离或进,但桑塔纳却是永恒的倡导人,他指引着乐队的发展方向。那些年里,桑塔纳不断地寻找新的元素及影响力,使他们的风格不受拉丁音乐的限制。70年代早期他们对爵士乐产生兴趣,并将其渗透到乐队的作品中。1973年,桑塔纳与著名的爵士萨克斯管演奏家约翰·科尔特兰合作录制了专辑《给投降者的爱》(Love Devotion Surrender)。此后,桑塔纳不断地将摇滚乐、爵士乐和拉丁音乐相结合,使乐队的风格更加丰富多采。 无论是随乐队一道录音和演奏,还是作为一名吉他演奏家,桑塔纳时刻都在追求他音乐上的兴趣和个性,其理想主义的风格从未放弃。70年代后期,他暂时回到更具原始摇滚风格的音乐上,80年代又重拾对爵士乐的兴趣,80年代后期,他又热衷于像约翰·李·胡克那样的布鲁斯曲风。但是不管怎样,桑塔纳的音乐从未离开过拉丁音乐的根源,而且他的音乐演变历程不断地拓展着他的音乐视野和情趣。 拉丁音乐以其独具特色的节奏动感和历史悠久的文化背景使其倍受世界乐坛的关注,拉丁音乐家也层出不穷。近几年流行乐坛中出现的瑞奇·马丁(Ricky Martin)、马克·安东尼(Marc Anthony)、安立奎·依格莱西亚斯(Enrique Iglesias)等明星都是极具个性的新生代拉丁音乐代表。 三、新时代音乐 1、概 述 80年代,当流行音乐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局面时:爵士乐各种流派重返舞台;摇滚乐各种风格丰富多采;索尔音乐更是冲破了各条防线不断扩散。这时出现了一种安静、温和的情绪音乐--新时代(New Age,又译"新世纪")音乐。 新时代音乐经常采用严肃音乐中的"简约派"手法,不断重复同一曲调。有时也结合大自然的声音等各种音响。早期的新时代音乐以电子乐器和高技术的录音手段为特色,后来又不断地加入各种音色奇特的民族乐器,并融合了世界各地(尤其是亚非地区)的民族音乐元素。从形态上看,这种音乐并不刻意强调音乐中的某一点(如旋律线和节奏感),而是更加注重音乐的整体效果(如音色的变化和织体的布局)。虽然新时代音乐有时候也采用某些摇滚乐的手法,但实际上它却是和摇滚乐,特别是重金属、朋克和较强劲的主流摇滚相对立的。它是对喧闹的、尖叫的、强劲节拍的摇滚乐的一种"解毒剂",也是人们企望从生活压力下的紧张心理中寻求缓解的一种反映。90年代以后,新时代音乐的范畴被众多唱片公司泛化,各种比较浅显的电子轻音乐都被冠以这一称呼,像爱尔兰歌手恩雅那样的一些具有类似风格的音乐也被纳入这一范畴。此外,美国的《公告牌》还特辟了新时代音乐排行榜,以此来促进这种音乐的发展。 2、"英格玛"(Enigma) "英格玛"(又译"谜"),一种通过西方流行音乐节奏表现出来的美国式圣歌。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遥远而神秘的非洲部落,和神圣而庄严的宗教回声。很多人只是听到了神秘的声音,却极少了解"英格玛"背后的故事。那么,它到底是一种什么形式呢? "英格玛"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音乐类别的组合,它已成为一种音乐的代表,一种概念性的、极具个性的世界音乐。它的"灵魂"人物是迈克尔·克里图(Michael Cretu),一位极具天才的音乐家和制作人。克里图,1957年5月18日出生于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1965年,进入当地的一家音乐小学读书,主修钢琴。1975年,克里图和全家移民到了原西德的汉堡,并考入了法兰克福音乐学院。1979年加入宝丽金(PolyGram)唱片公司,开始了他的音乐创作和制作。1985年,他与"维真"(Virgin)唱片公司德国公司签约,开始与一些著名歌手合作,其中最成功的是帮助桑德拉(sandra,德国著名女歌手)制作了非常成功的专辑。1988年2月,克里图与桑德拉结婚,然后他们移居到了伊维萨岛上,1989年他开始在自己的家庭录音棚里制作自己的音乐。 "英格玛"的另一个主角就是克里图的妻子桑德拉。"英格玛"唱片中的所有女声演唱都由她来完成。桑德拉全名桑德拉·劳尔(Sandra Lauer),1962年5月18日出生。她在12岁就推出了个人专辑,16岁时组过一个叫"阿拉伯风格"(Arabesque)的演唱组,在当时的日本非常走红。1985年,桑德拉开始与克里图合作,并成功地确立了自己的歌坛地位。 克里图打破常规,从欧洲流行音乐中解脱出来,开始着手于自己最喜爱的音乐的制作。他把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秘鲁的排萧和修道院的圣歌旋律完美结合,配上洒脱而又懒散的迪斯科节奏使其独具特色。1990年10月,"英格玛"的首支单曲"Sadeness,Part 1"首先推出,这首歌成为他们最著名的热门单曲。紧接着推出的专辑《公元前2000年》(MCMXCaD)成为德国有史以来卖得最好的专辑,一共销售了1200万张,在41个国家登上了专辑排行榜冠军。在90年代流行音乐稳步前进的时候,"英格玛"并没有追随标准的成功规则,而是运用了笛子和中世纪的圣咏配以电吉他、铜管乐等现代乐器,传达着现代人的气息和情感。这张专辑中的经典歌曲如《我的过错》(Mea Culpa)、《欲望的原则》(Principles of lust)、《信仰之河》(The rivers of belief)都非常出色。1991年,《公元前2000年》推出了一个"限量版本",增加了四首曲目,不过都是在原来专辑歌曲的基础上重新混音并延长而成。限量版唱片的封面设计与原先几乎相同,但是用一种灰暗的绿色背景代替了原来的黑色。总的说来,《公元前2000年》是90年代流行音乐史上的一张杰作。 1993年,"英格玛"推出它的第二张专辑《变换的十字架》(The cross of changes)。由于第一张专辑的成功,第二张专辑未正式出版便已得到140万张的预订单。这张专辑不仅拥有上一张专辑的气质,而且还是一个进化。它的封面设计非常独特:是一个黑色的圆以及一个具有人特点的机器物走在前面,画线看上去模糊不清。《变换的十安架》共有9首歌曲,并且每一首歌的开头与上一张专辑相似,只是在各种背景下出现了明显不同的男声。但是,这张专辑没有超过上一张专辑的成绩。在《变换的十字架》中诞生了两首热门歌曲:《真理的眼睛》(The eyes of truth)和《回到纯真》(Return to innocence)。特别是《真理的眼睛》涉及了更多的交响乐成份,它明显倾向于带有现代节奏的拉普人(指生活在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北部的居民)圣歌的歌曲结构。作为一个合唱,这首歌使人感到非常舒服,其中的一个理由是"英格玛"已经将兴趣的触角伸到了古老的北欧音乐文化。1994年《变换的十字架》也出了一个"特别版本",增加了3首曲子,每首曲子增加了重新混音的部分。由于它没有在美国发行,所以在世界上一些唱片店中很难找到"特别版quot;这张唱片。 1996年11月25日,"维真"唱片公司首次在全球同步发行"英格玛"第三张专辑《国王死了,国王万岁》(Le Roiest mort ,vive Le Roi!)。新专辑与以前相比不仅气氛有所不同,而且鼓的音色变得更加平和,出现了更多的少数民族声音,被评论界誉为目前为止"英格玛"最一元化的专辑。在这张专辑中传达了许多自然的、哲学的观念,这个观念的主题就是"为什么"(Why)。专辑中《冥界之外》(Beyond the invisible)是一首经典单曲,通过克里图的声音,铺垫着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和有力的旋律。 1999年,"英格玛"又推出第四张专辑《屏幕后面的镜子》(The screen behind the mirror),由于听众习惯了前三张专辑的个性化特征,对比之下这张专辑的风格在个性上就略显平淡。2000年,"英格玛"又将视点瞄准了神秘的东方文化,推出了第五张专辑《有限的力量》(The Power Limited)。在流行音乐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对这张专辑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不管评论界持什么样的态度,作为世界音乐的代表"英格玛"的声音,已被永久的记录在流行音乐史册之中。 3、其他新时代音乐 正如以上所述,90年代以后新时代音乐的范畴被逐渐泛化。凡是通过现代化录音技术制作出来的带有一定民族性的音乐都被划入这一范畴,如爱尔兰女歌手恩雅的音乐、印度的教会音乐,以及中国的西藏音乐(如何训田制作的《阿姐鼓》)等,也都被一网打尽。因此,新时代音乐的概念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而音乐的时代性和独创性则成了这种音乐的核心。下面着重介绍三位较有代表性的音乐家。 恩雅(Enya) 恩雅通过民歌旋律、合成效果和古典化的背景创造出了一种爱尔兰式的新时代音乐。 恩雅,原名Eithne ni Bhraonain,1961年3月17日出生于爱尔兰多尼戈尔郡的圭多尔的一个音乐家庭,父母都从事于音乐工作。但是对恩雅影响最大的则是她的兄妹们于1976年组成的"家庭"(Clannad)乐队。1979年,恩雅加入乐队任键盘手,为乐队创作了大量的电视剧配乐。1982年,恩雅因厌倦乐队的流行风格而离开"家庭"。从此之后,她开始致力于自己所爱好的音乐创作,于1986年推出BBC电视台的电视剧原声音乐专辑《克尔特人》(The Celts)并与WEA唱片公司签约。 1988年,恩雅出版的第二张专辑《水印》(Watermark)取得了优秀的成绩。1991年,恩雅推出了《牧羊人之月》(Shepherd Moons),该专辑在美国专辑销售榜上名列第17,且连续4年榜上有名,此专辑的全球销量超过了1000万张。1992年底,WEA唱片公司重新发行了《克尔特人》。1995年,恩雅推出了她耗费了4年时间录制的专辑《树的回忆》(Memory of trees ),这张专辑的风格与她以前的作品相比并无太大差别,但是它加进了一些充满愉悦情绪的音乐元素。该专辑在美国榜上名列第9,在当年发行销量突破200万张。 喜多郎(Kitaro) 喜多郎的风格由高新的合成器电子音乐和他的朝思冥想汇集而成。60年代,这位著名的日本音乐家受到节奏布鲁斯的启发,在高中时便自学电吉他。 70年代初,喜多郎组成"远东之家乐队"(The Far East Family Band)并出版了两张先锋摇滚专辑。1972年,他制造了自己的第一台电子合成器,用它开始实验模拟各种大自然的声音。他的首张专辑于1978年出版之后马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两年后,他为电视系列片《丝绸之路》(Silk Road)制作了一套原声系列唱片。此后,他的音乐吸引了国际上6

(一)色彩的恰到好处的表达会形成一种极具震撼力的视觉效果。

人们总是能一眼就注意到自己喜爱的色彩,当人们在插画中看到了自己喜爱的色彩时,在情感上会偏向插画作品,从而愿意去关注这一插画作品。商业插画利用了色彩的这一作用,通过选择和搭配色彩吸引观众的注意,使得特定观众能在欣赏插画时产生愉快的心情,然后可能就会消费商品。插画师在创作插画时,一定要将色彩心理、视觉功能以及审美趣味等巧妙结合起来,使得商业性插画能够在发挥其宣传作用的同时具有较高审美价值。

我常用插画的方式来记录生活中有趣的瞬间,除了图形,我会重点将内心情感寄托于色彩的表现上,在众多的艺术表现方式当中,最为可贵的就是人们内心的真实情感,在我创作的每一副插画当中都注入了当下最丰富的内心感受,在创作过程中尽力地突出自己的个性,把人物的性格和情感都注入画面的色彩当中,然后将各种技巧以及表现方式,图形的表达等等结合在一起就是一副完整的作品。插画已经成了我思想,情感和精神的重要载体,每一幅作品都依赖于我的情感,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受,也让扁平的画面更加具有灵性和魅力。

(二)色彩表达情感作用的充分利用,既可以丰富商业插画的内容,而且还能够宣传企业的良好形象,同时也会促进文化的发展

根据研究发现,图画可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是图画中的色彩会刺激人脑使得人脑中的意识对图画有很深的记忆。商业插画运用色彩是出于一定的目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给受众带来极为深刻的视觉性效果,让观看的人记住这一个商品并有兴趣去购买。色彩除了会让观众深深记住商品以外,还会让观众在心理上认同商业品牌,这就是色彩在商业性插画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要想充分发挥插画中色彩在心理引导方面的作用,一定要准确了解和把握消费者内心对色彩的定位。插画师在创作商业性插画时,必须要先了解市场情况,然后着重了解商品所面向的消费群体,如他们的年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等,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创作时选择恰当的颜色,构成一种能深深感染目标受众的良好的情感气氛。

(三)色彩在商业性插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心理作用,它可以把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传递给观众,让观众接收到相应的情绪,从而丰富了商业性插画的内涵。各地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使得色彩逐渐变成了人们沟通的视觉性语言。虽然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环境中的人可能会赋予色彩不一样的情感定义,是人类在视觉上的感受其实没有很大差别。

例如,闻名世界的插画师YuliaBrodskaya在创作插画师虽然没有刻意选择色彩,却总能从商业的角度巧妙地配合色彩,使作品十分新颖,如她的作品——《thegarden》,作品主要是圣诞树,主要颜色自然是绿色,却巧妙地运用英文字母融入圣诞树上,这些英文字母虽然是为了宣传商品,但当它们与圣诞树结合起来时,毫无违和感且共同形成了优美画卷,作品中所搭配的色彩,是一种十分活泼的表现方式方法,让观众见到就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1454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