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生课堂手机管理问题

如何看待大学生课堂手机管理问题,第1张

有一段时间,网上有很多关于大学生上课时要把手机放到教室前面的手机袋中管理的相关新闻。

我们学校类似的做法有一年多了,执行后的效果怎么样呢?认真说,我个人觉得,这个办法看似有效,实际没有根本性作用,换句话说,治标不治本。

我们学校是高职院校,学生上课玩手机比较多,起初学校倡导学生上课主动把手机收起来,专心听讲,后来慢慢推广每个班级进行手机袋管理,个别院系要求班主任每天上课前拍摄学生手机袋的照片,来督促学生上课交手机。

对于有些学生而言,原来上课偷偷玩手机,现在不能玩,怎么办,用一个手机壳或者二手手机就可以解决烦恼。

或者个别学生说,我的手机是苹果某某款,万一摔了丢了,怎么办?我心里一合计,噫,我就这点工资,赔不起呀,那到底是让交呢,还是不让交呢?

大部分同学还是上交的,但是上课的效果并不好,听课的学生永远是那几位,收不收手机,并没有影响。而上课说话的,吃东西的,臭美照镜子的,睡觉的人 多了,至于上课写其它科目作业,看其它书的人,我是万分感谢的,因为这算不给我捣乱的。

学校会经常查班,看到学生上课期间有玩手机、睡觉的等等不好行为会拍照,通报正在上课的任课老师。

我可能是个能力欠佳的老师,我一边要认真讲课,一边又要审贼一样的观察学生有无睡觉玩手机的,并及时阻止,臣妾做不到啊!因此,我有一段时间特别焦虑,特别怕自己被通报,压力像河水一样漫过我的头顶,我感觉无法呼吸了。

于是我去翻看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书籍、课余时间询问学生对手机课堂的管理有什么看法。

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等行为的出现主要是不愿意听课。其原因有三个:第一,学生自身原因;第二,教师原因;第三,硬件条件或者政策等。

学生自身原因:1学生自身习惯问题。我们学生是高职生,基本上是成年人。他们已经形成固有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的学习能力、习惯、自控力等比较差。成年人要改变固有的习惯,不靠自身毅力,仅靠大学老师的说教,比较困难。

他们有时候无法做到认真听讲,上课期间会出现精力不集中。特别有些学生,学习态度出现偏差,甚至是出现赌气行为,就没打算听课。所以对于装睡的人,我们老师永远无法叫醒他。

2个别学生身体不舒服,或者家庭等出现问题,会影响情绪,上课自然状态不佳。

3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假设条件:教师讲课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讲课内容没有偏差。原因:(1)课程难。一旦学生听不懂,自己又不愿意下功夫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不愿意听课的行为。例如我们的核心专业课《铁路行车组织》,课程本身难度较大,对于学生来说就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学习。

(2)课程不难,但内容特别枯燥。如果讲授的老师讲的风趣一些还好,但是我们无法保证所有老师像脱口秀主持人一样,所以学生可能不喜欢听课。例如《xxx法规》。

(3)课程不是核心专业课。如果是学生不认可的课程,但又必须学,学生可能会在课堂上做其他事情。

教师原因:1(假设教师讲课内容符合教学大纲,并按照教学计划讲授)教学经验的不足。年轻老师可能会因为经验不足,对知识点、上课节奏(互动、休息)讲课的风格等把握不好。

2教学方式方法没有注重因材施教。这个在老教师和年轻教师身上都有可能出现,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不适合这个班级学生。

3(老师没有遵循教学大纲、没有按教学计划教学)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学失误。学生会觉得老师自己都弄不明白,怎么去施教。

4老师自身的一些习惯或者行为学生不满意,会发生学习抵触。

硬件条件或者政策:1硬件条件不好。例如有些课程需要配套的实验室或实训场地,但是学校没有提供相应的条件,会影响学生上课积极性以及接受能力。

2学校出台的政策缺乏人性化,部分学生会有抵触心理,上课效果大大受到影响。

很多学校视手机是洪水猛兽,把它的简单粗暴的控制起来,这只能产生短时间的收益,时间一长必然会重蹈覆辙,甚至带来其他问题,不如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学生、老师真正的诉求。了解学生不愿意听课的真正原因,再针对不同原因,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大家都是成年人,不给大家讲清楚玩手机睡觉的利弊,只是粗暴的管管管,这个方法并不奏效。作为高等学校的教育者,我们更多的是作为领路人,而不再是幼儿园阿姨,这个NO,那个也NO。

手机只是一个工具,不是玩具。大家共勉。

你好,青少年沉迷于手机,取决于他自己自觉,在一定的年龄中,沉迷是存在,但是如何引导,让他认识到这个年纪需要学习知识层面,适应人生的步伐,理性的对待一些游戏,或者对于手机的痴迷,有时候小孩子容易钻牛角尖,不让他玩却偏要玩,这有逆反心,如何正确的引导,让其能够脱离出来对于手机的沉迷,这需要相关周边的人,比如说老师或者家长各方面的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广大中小学生的“掌中宝”,也成为老师“眼中钉”,家长的“肉中刺”。关于智能手机在学校的去与留的问题,成了学校管理的最大难题,不知引起多少渲染大波。可是,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我们既然不能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自然就不能把孩子永远关进与时代隔绝的象牙塔里。作为教育者,我们要跟进时代潮流,要与时俱进,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如何去适应社会,如何合理使用手中的资源,如何培养自己兴趣和习惯,如何合理安排和使用自己的时间……所以,关于智能手机的问题,宜疏不宜堵。与其花大量的时间去围追堵截,规避学生犯错误的权利,不如花气力在引导学生如何合理使用智能手机这一工具,辅助学习,丰富生活!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我想“从如何合理使用智能手机促进语文教学”这一角度,和广大教育者分享一下我的做法,共同交流。

一、智能手机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的新作用

1.扩大视野,增广见闻。

学生,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和山区等偏僻地方的学生,他们没有电视看,没报纸读,没有电脑上用,过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生活。可是长期的“闭关生活”,让他们思想保守,生活单一,与社会和时代严重脱节。智能手机的各种新闻资讯平台,恰好给他们架起了与外界沟通的桥梁,让他们不出校门即可知了解乌克兰局势,马航MH370搜索进展,岁月号救援情况等“天下事”,扩大了视野,增广了见闻。智能手机在这方面可谓功不可没。

2.丰富素材,博闻强识。

① 丰富作文素材。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需要丰富的素材,强大的积累。可是这些素材从哪里来?如果都是老师印发的话,选材不够广泛,而且单一。如果由学生购买相关的书籍的话,又平添学生负担,况且买的素材书非常容易“过时”。但是如果学生自己上网检索的话,资源既丰富,也不重样,不仅可以找到经典的名言警句,而且可以寻得许多鲜活的事例。况且,“作文素材大全”“高中作文大全”等手机软件可以离线使用,不仅能成功避免学生网络迷航,而且不增加学生经济负担。

② 减轻背诵负担。

初高中,背诵篇目非常多,学生压力大。我便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通过手机录音机软件录制下来,这样不管他们在操场排队还是在睡觉之前,都可以听课文强化背诵。利用零散的时间背诵,而节省出大块的时间去做理科的习题,这样有效安排时间,文理内容都不耽误。

③ 完成阅读任务。

人教版的语文教材,每一册的“名著导读”内容都涉及两本乃至以上的名著,可是很多学生不愿或者无力花费金钱购买图书,所以语文老师们万般无奈,只有通过播放名著**的形式完成任务。可是,**和书本毕竟是两码事,看**虽然能够了解故事情节,但是学生体验不到文字的美。我便引导学生下载安装名著阅读方面的软件,这样他们便可以通过手机阅读名著。可是,手机阅读毕竟伤眼睛,所以,同时我也建议他们安装“懒人听书”软件,这样他们可以通过听的方式学习名著。学生可以任选一种方式,或者两种方式结合使用,效果很好。而且,“懒人听书”里面还有“百家讲坛”“开讲了”等节目录音,这些内容可以拓展学生视野。

3.培养兴趣,及时反馈。

“熟语”是语文中高考的热点和难点。熟语的范围广,量大,学生要花很大的气力去梳理的记忆这些词语的写法、用法,非常容易疲惫。既没记住,记得牢不牢也很难检测。但是“汉字英雄”等智能软件,却能解决这一大难题。软件将很多熟语的次序打乱,学生要根据提供的词语意项找出这些词语,随着一级一级的公关,学生减轻了疲劳,缓解了压力,还能及时反馈,及时知道自己还有哪些词语没有记牢,没有记准。

4.节约时间,缩减成本。

合理利用智能手机不仅可以给学生节省很多开支,还能节约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有了“作文素材”“汉字英雄”等软件后,老师可以少印很多试卷。尤其是对于简单的不必要讲解的知识,以往都是采取印答案或者制作幻灯片统一对答案的方法。学生有了智能手机后,老师可以将这些内容上传到班级QQ群,学生自行去下载即可。节省了纸张,也省去了老师制作课件的时间。可谓一举多得。

二、智能手机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的新角色

以上内容都是智能手机在课下发挥的功能,其实,智能手机在课上也可以广泛使用。成为学生的好伙伴、教师的好帮手。老师可以提前将上课使用的资料、试卷等通过QQ微信等平台散布给学生,将答案和需要强调的知识制作成幻灯片,用于教学,这样相当于建立起了一个网络教室,实现了无纸化教学。授课结束后,老师可以把自己课件发给学生,便于他们巩固所学。平时授课后,老师也会把课件等内容复制到班级电脑,供学生查阅和记笔记,但是课间十分钟有限,学科多,学生多,没有广泛运用。可是有了智能手机,学生看哪个学科,什么时间看,都很自由。智能手机在课堂上的这种新角色,是其他语音软件甚至电子白板所无法企及的,因为它成本小,使用灵活。

三、智能手机在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当然,纵使智能手机有着非常优越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用于教学后所出现的不良问题,引起的不良后果也不能不引起重视。

1 身体的伤害。

长期使用智能手机会成瘾,学生长期盯着屏幕,眼睛和颈椎都可能受到伤害,甚至影响到记忆力。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规划好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要求他们养成坚持做体操和眼保健操的好习惯,教室里最好多种植一些绿色植物,缓解他们视觉疲劳。

2 人情的淡漠。

学生长期抱着手机看,非常容易忽视身边的人,长期会影响他们人际交往、良好沟通的能力。老师要做好及时的心理疏导,并设计一些团体活动,既可以增加他们相互交流的机会,也同时培养他们分工协作,协同作战的团队意识。

3 时间的浪费

智能手机相当于一部掌上电脑,智能手机运用到教学后,教师要注意学生自制力的培养。因为学生面对的诱惑更多更大,如不及时引导,学生借着学习的借口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但不能促进学习,还会浪费很多学习时间。老师要和家长合作,既要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又要制定《智能手机使用规范》,做到“政策规范”,双管齐下,恩威并用。

综上所述,智能手机在教学中已经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扮演了新角色,也暴露了很多新问题,可以说不是“十全十美”。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们能合理、有效地使用手机,让他们积极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做到趋利避害。智能手机在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应用之路还很长,还需要教师们认真研究,谨慎使用。但我相信,前途一片开阔。我会继续走下去,也欢迎其他老师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我们共同研究,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智能手机在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将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MATLAB应用,引入心理统计的教学课堂内,不仅能通过加深加工层次的方式使得学生更了解所学知识(各种统计定理以及其使用的适用条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课堂投入程度。

 摘要: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在课堂中使用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已成为高校教师高度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充分利用智能手机优势出发,指出几种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利用智能手机促进教学效果的具体方法。这对于在高校心理学教学课程中利用智能手机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智能手机;心理学教学;心理统计课程;人体解剖课程

 智能手机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一项生活工具。据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在2013年发布的《2013移动消费者报告》显示,我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以及达到了约70%。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智能手机为中心的各种应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复杂的银行卡交易到便捷的支付宝支付,从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及时通讯软件QQ到以智能手机为主体的微信,从限定字数价格昂贵的付费短信到几乎免费以流量计算的及时通讯,从传统媒体到以手机为中心的自媒体时代,这些无一不在彰显智能手机对人类生活发挥的巨大影响。智能手机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于学校教学也存在着重要的影响。郑晓娜和辛斌(2012)的一项针对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有多达约85%的大学生会在课堂上使用、玩耍手机[1]。

 智能手机对高校课堂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延展教学内容、增强师生互动(如通过即时通讯软件构建虚拟群进行课堂相关内容的交流);但另一方面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大的增加了课堂的管理难度[2],如学生在课堂玩游戏、浏览网页、进行实时聊天等行为,降低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关注,给教学效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事实上,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了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关心的几个问题之一。

 尽管有一线工作者提出用严苛的方案来加强对学生课堂手机使用情况的监管,如上课关机、将课堂使用手机同期末成绩进行一定程度的挂钩等[3],但大学重要的任务就在于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维的能力,若用类似幼稚园的强制手段来教育当今社会的大学生,是否有很好的效用,是值得商榷的。相较简单的禁止使用手机这样的措施,一个更有效的措施是将手机作为一种工具,将之有效的整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本文正是拟试图结合笔者在教学课堂中的实际经验,指出几种具体的有效的将智能手机整合到心理学教学过程中的方法。

 一、以智能手机为基础构建虚拟教学社区

 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个重点是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和对学习内容的掌握进度。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资讯的发展,越来约多的学生习惯在课程前和课程中借助网络熟悉教学内容(如百度、知乎、网易课堂等)。因而,如何及时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了解掌握程度就显得格外重要。若教师的教学的内容早已为学生所熟悉掌握,则无疑学生在课堂的投入程度就不会太高,又若教师的教学内容并未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和困惑点,则同样很难调动学生在课堂投入上的积极性。为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以及了解学生的疑惑点,可以以流行的及时通讯软件如微信等构建一个课程群,这样学生可以实时在群里面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和改进教学进度。这一课程群,不仅可以起到在教学过程中实时反馈的作用,还可将之作为布置课后作业以及发布课程相关信息的工具平台。

 二、智能手机在心理统计课程中的应用

 相较数学统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心理(或心理与教育)统计课程主要偏重于让学生了解进行各种分析的基本前提和适用条件。过往心理学关于记忆效果的经典研究表明,对所学习的信息加工程度越深,记忆的效果越好[4]。因而,要想让学生较好的记忆、区分不同的使用条件一个较好的方式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数据来让学生深度了解各种分析适用条件的原由。

 随着智能手机性能的提升,现代的智能手机在性能上已经超过了过往一些台式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智能手机具有台式机无法比拟的便捷性。在心理学统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MathWorks公司开发的MATLAB移动应用程序,来对一些经典的统计问题进行深度演示,以中心极限定理(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容量为n的简单随机样本,当样本容量很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与正态概率分布近似)为例,仅需要15行左右的代码就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理解为何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即使总体样本不是正态分布,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也呈正态分布这一关键概念。

 同时,得益于MATLAB语言的直观性和易用性,将之用于心理统计课堂教学,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投入积极性。学生通可以通过修改一些参数来探索在不同条件下的数据的不同统计信息,如总体非正态分布和正态分布下的抽象分布规律等。总之,通过将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MATLAB应用,引入心理统计的教学课堂内,不仅能通过加深加工层次的方式使得学生更了解所学知识(各种统计定理以及其使用的适用条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课堂投入程度。

 三、智能手机在人体解剖和脑科学入门中的应用

 在人体解剖和脑科学入门这门课程中,一个教学过程中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对大脑不同区域的记忆和区分,以大脑皮层为例,根据神经解剖学家Brodmann的划分就有多达55个不同功能区域[6],近些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相技术的功能定位研究更是区分出了更多的功能区域,如早期功能定位研究发现Brodmann的19区可以进一步区分为V3,V4和V5几个区域,以及新近研究将大脑分成多达180个的功能区域[7]。传统教学过程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智能手机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BrainInnovation公司开发的BrainTutor3D手机应用软件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该软件基于OpenGL显示技术,支持对大脑模型的三维触摸操作,如点击、放大、任意拖拽、360度旋转等。得益于这些操作过程导致的对相关解剖信息的深度加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的手机投影进行沉浸度较高的演示;另一方满则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智能手机来积极、主动地探索大脑各个功能区域的分布和位置。另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以该手机应用为基础,让学生分组进行相互测试和竞赛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小结随着通讯网络和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2-3,5],也成为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智能手机在课堂的使用的确给课堂教学带了一些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如一些及时推送信息对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干扰,以及学生对手机游戏成瘾导致课堂利用手机玩游戏对课堂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等。

 最近一项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课堂学习效率关系的研究更是发现,手机依赖同课堂学习效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手机依赖程度越高的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约低[6]。尽管如上所述,智能手机在课堂的使用给课堂教学效果有许多负面影响,但应当意识到智能手机实际上只是一个工具,工具本身并无好坏之分,这些负面影响也仅仅是工具使用不当所致,并不能仅因为这些消极的效应就将智能手机视为大学课堂教学中的洪水猛兽,而对其进行简单粗暴的禁止。

 应当看到,智能手机作为一个工具也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给大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带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7]。本文以心理学教学过程中智能手机的使用为例,详细阐述了智能手机在大学教学课堂中几种可能的积极的使用方式,表明,智能手机的使用并不是完全只对课堂教学效果有负面效应,若使用得当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为今后基于智能手机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重要经验

 参考文献:

 [1]郑晓娜,&辛斌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报告-沈阳5所学校为例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29(6),73-76

 [2]王兵论手机上网对高校大课堂教学的影响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7-9

 [3]陈志刚,刘灵芝,&韩梅手机对大学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报,2011,2(54-56)

 [4]杨治良记忆心理学(2ed)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杨云,张倩,刘贺,卜相冉,&刘莹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教育观察,2014,3(7),84-86

 [6]许国成,黄黎,魏莉莉,&朱丹丹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课堂学习效率的关系研究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6),535-538

 [7]魏丹丹,&胡小强高校运用手机开展移动教学的可行性分析科技广场,2007,6(177-179)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257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