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情感温暖的背景吸引人。背景是图画、摄影里衬托主体事物的景象,感情,是人内心的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谈论感情需注意对方情绪的好坏。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2.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之后,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我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我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中,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152%的同学在4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400-5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344%的同学在550-90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46%的同学在900-1400元之间“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14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岛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调查中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4.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情感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我们的选择和行动大多披着理性的外衣,以致人们忽视了情感的重要作用。情感究竟何时以何种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从购物到投资),始终令许多管理者感到费解和迷茫。
根据行为营销学领域的广泛研究,我们对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五大情感因素进行了探讨。了解这些因素,将有助于公司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不要忽略微妙的情感 我们往往关注强烈情感的影响,却忽视了那些微妙的情感也在不知不觉中左右着顾客的行为和选择。比如,芬芳的气味、曼妙的音乐可以吸引顾客走入一家商店。航空乘务员的一丝微笑能够鼓励乘客购买免税商品。这种简单的改进,比如消除小小的不适,营造积极的氛围等,很容易实施,却能够将路人变为终身顾客。
瞬间心情可产生持续影响 众多商家已经认识到可以利用消费者的七情六欲左右他们的瞬间决定。虽然只是短暂的瞬间,但是此刻的心情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一旦因为某种情感做出选择,将会始终面临内外的压力,必须在今后做出类似的选择。我们的自我形象——公正、慷慨、节约、保守、风趣、有社会责任感——以及我们期望留给别人的印象,将促使我们日后的行为与这种形象保持一致。商家可以利用“自我形象的一致性”特点吸引顾客。
此外,曾经的愉悦会引导未来的决定。所以,要趁着顾客心情不错时促使他们对产品或服务做出评价。这将影响他们今后的回忆和购买意愿。
利用负面情绪 如果商家面对顾客的负面情绪采取明智做法,它们就能化不满为双赢。办法之一就是向顾客提供排遣不佳情绪的途径。
例如,保险公司会提醒你人生处处是风险,随后给你提供消除负面情绪的机会,让你购买一份安全感。汽车销售人员、房产中介等许多职业人士很善于激发顾客的负面情绪,尤其是让他们产生焦虑或担心将来会后悔,这样就可以迫使消费者做出决定:如果你现在不下手,你一直犹豫不决的车子或房子就要被别人抢走了。慈善组织让我们通过捐钱或奉献时间的方式摆脱苦楚和内疚。
倾向性情感记忆 消费者在回忆情感体验时存在系统性偏见,他们不是将整个消费行为平均地来考量,而是格外关注消费过程中的高潮、起伏或结局。消费者最刻骨铭心的并不是第一 印象,而是最后印象。因此,有些行业会在顾客体验的最后奉上一份免费代金券或礼物,而有些行业则会在最后为VIP顾客安排顶级客服人员。
意外情绪人们常常错估情感的力量与影响。我们只要反省一下,就不难发现生活中的这些问题:我们完全按照购物单采购的次数多吗?人们为什么会购买明知不需要或价格超出承受力的东西?为什么股票在不断亏钱,我们还继续持有?
尽管我们的大脑已经清晰描绘出今后的计划,而且我们忠于该计划,我们也可能临时做出改变,因为我们无法计划日后的感受。心血来潮无论对消费者本人还是对商家都是不利的,因为从长远来看商家将失去顾客和他们的钱包。所以商家应当予以干预或采用事先承诺的办法,让顾客重归理智,保持清醒。例如,可以让消费者坚持执行储蓄计划,以防他们过度消费。
在以上所有方面,管理者如果能够更好地理解情感的作用方式、作用时间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就可以给顾客提供更好的暗示,获得预期反应,从而在与顾客接触的每一环节使他们的满意度与忠诚度达到最高。
消费者的情感过程包括情绪和情感两个方面。情绪一般是指短时间内的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比如喜欢、气愤、忧愁等情绪形式。情感是长时间内与社会性需要(社交的需要、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等)相联系的一种稳定的体验。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情绪一般有较明显的外部表现,不太稳定。而情感相对来说则比较稳定,冲动性少,情感的外部表现很不明显。但是情绪的各种变化一般都受已形成的情感所制约,而人们的情感又总是在变化着的情绪中得到体现。例如,某企业的商品质量好,信誉高,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消费者对它产生了信任感、亲切感,当消费者买到这种商品,并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喜悦和满意的情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