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校本课程地域文化

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校本课程地域文化,第1张

   [摘 要]本文探讨了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考察一些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在开发切入口上利用自己独特的区域特征,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形成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正是学校开发与操作亮点所在。

[关键词]地域 校本课程开发 案例

校本课程的概念和理论在20世纪七十年代就已提出,而在我国却是由新一轮课程改革真正将其带入基层教育研究者的视野。我国部分理论与实际工作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考察一些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在开发切入口上利用自己独特的区域特征,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形成了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正是学校特色所在。

(一)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

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事实上就是学校以地域经济文化资源为基础开发校本课程,从而体现其地域性特色。将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在一起,注意科学的组织和设计,可形成学校特色。在此,地域文化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地域历史、民风习俗、传统文化和生活经验等。

以地域为出发点开发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①在地域中能够暴露自然、社会的本质和问题;②地域素材能够暴露自然、社会的本质问题;③具有临场感,容易获得共性的认识;④地域素材容易促进已有的知识、体验的学习;⑤已有的知识、体验通常对于学生来说是未知的,通过具体的操作,能够丰富学生对未知的认识和体验;⑥能够培养学生调查的能力;⑦能够培养学生对地域关心的态度。可见,在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学生通过真实的感受与切身体验,不仅在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在调查中培养了能力,而且在与周围环境的亲密接触中,在对所在社区更深刻的了解中,形成了对社区、对家乡的深刻情感。

开发具有浓郁特色的校本课程时,学校应从本校目标与实际出发,以地域的教育性为主题,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形成学校特色,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体现地域性,课程内容要有较强的地域特色,能反映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特点。如广州荔湾三元坊小学开发的西关文化校本资源是地域特色鲜明,同时又是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熟悉的本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从地域的自然、人际交往、文化特点出发开发校本课程,通过活动与体验,能使学生对自身生活的环境有更全面的了解,加深对社区的认识,提升对社区的感情。二是突出综合性,地域与社会、社区与学校特色的多样性,学生兴趣与需要的不同决定了课程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如三元坊小学以西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我与荔湾》一套校本教材,内容涵盖荔湾历史介绍、荔湾名人风采展示、闻名遐迩的粤菜各种制作技巧以及寓教于乐的西关童谣、游戏的介绍等,这些题材充分反映了地域特色校本课程的多样性与综合性。三是具有探索性,课程内容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启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思维发展空间。三元坊小学处于独特的西关文化氛围中,创建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校本课程《我与荔湾》,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走出课堂,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感触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四是彰显主体性,使学校、教师、学生成为校本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校本教材不仅要体现学生的兴趣爱好的需要、学校的需要、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要使学校、教师、学生真正成为其的主体。

(二)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考察开发成功的校本课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利用地域的优势,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域性校本课程。

案例:广州荔湾区三元坊小学:《我与荔湾》

1地域资源。三元坊小学地处广州老城区西关,这里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历史原因,产生了独特的被称为岭南文化缩影的西关文化。这种植于民间、内涵丰富的西关文化,正是校本课程开发可资利用的鲜活资源。为此,三元坊小学开发了以西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我与荔湾》一套校本教材,这些题材充分反映了西关独特的文化景观和风土人情。

2开发依据。三元坊小学早在十多年前就以“弘扬民族文化,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办学目标,开创了广州市仅有的民乐艺术教育学校特色,并成为了广东省民乐教育示范学校。他们继续深化探索、实践个性化的办学路子,让实践活动深入学校、社会、家庭,通过以西关文化为资源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断丰富学校的办学思想,进一步深化学校的办学特色。

3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通过对西关文化景观和风土人情的进一步了解,增强学生的自豪感,通过参观、调查、手工制作等活动,掌握各种技艺,提高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构建“课、队融合,多向互动,协调发展”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2)课程内容:西关文化。

(3)课程组织:晨会、班会、队会、综合实践课、社会实践等。

(4)课程实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三元坊小学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上划分三个层次: 一是普及性活动,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不同年级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开设不同类型的活动课,并全部纳入课表。这类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的活动有全校性活动、课程表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等。二是小组性活动,即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而组织的活动,如小型的比赛、年段竞赛及年段的兴趣小组活动等。三是提高性活动,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而组织的活动,形式是设置特长选修班,让学生自由参加。

(5)课程评价: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辅之以教师、家长、社区人士、行业专家、兼职辅导教师的评价;鼓励学生作好调查研究日记,记录个人、小组的真实体验, 定期举行大、中、小队成果展示;结合德育工作,开展“雏鹰争章”活动与综合实践课优化整合的策略研究;通过运用《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开展个人争当“新三好”――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集体争创 “文明班”、“三好班”活动,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三元坊小学以荔湾独特的地方景观、地方文化、社区设施以及家庭教育为依托,以学校的民族艺术教育特色为基础,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为方向,开展综合体验教育、实践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建品牌特色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大大提高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市川博综合学习地域教材的开发[J]教职研修,1999,(7)

[2]朱碧珍开发以西关文化为资源的校本课程初探[J]教育导刊,2007,(1)

  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

 编者按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教师培训必须以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按需施训”三条原则,强化校本研修在全员培训的主阵地地位。为了贯彻落实陕西省“以德为先、骨干带动、全员提升”战略,加强中小学“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有效推进校本研修,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对《中小学校本研修50问》内容进行了整理和筛选,遴选出其中30问,作为各地和各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必须掌握的主要内容,现予以公布。

 1校本研修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校本研修”的概念是2004年3月27日袁贵仁副部长在一个培训会议上正式提出的。陕西省的校本研修始于2010年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校本研修的意见〔陕教师2010〕69号文件》中提出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每五年完成360学时的继续教育任务”,均衡基础教育资源,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全面发展。

 2什么是“校本研修”

 “校本”就是以校为本,“研修”则是研究、探索和反思,以实现教师自身的提升。广义说“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

 3校本研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面向全员、整体推进。校本研修必须面向全体中小学教师,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全员参与。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辖区内的校本研修进行统筹规划、统一部署、重点下移,在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全面开展,整体推进校本研修工作。

 ——区域协作、资源共享。要在立足本校的基础上,倡导“大校本”理念,针对许多农村学校布点分散、教师人数少、优质资源分散的实际,整合区域资源,加强校际合作,构建研修联盟,创造性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研修质量和效果。

 ——以校为本、突出特色。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旨在优化本校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研修活动形式,必须立足本校实际,突出自身办学特色。要将校本研修与本校教育教学实践和师资队伍建设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研修内容、研修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

 ——聚焦课堂、注重实效。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校本研修要植根于课堂,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基础,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强化课堂质量评价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要将教研活动、学术研究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以研促教、以研促训,切实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如何理解校本研修的主要方式

 “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从三个不同的方面为校本研修提供了路径,也提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方力量——教师个人、教师群体、给予专业引领的专家。“实践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专业引领”是实践与理论的对话。通过对话最终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在实践中,我们只有充分地发挥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各自的作用,并注重相互间的整合渗透,我们才能使校本研修获得实效。

 5校本研修有哪些特点

 ——全员性。主体是教师,也包括学校管理人员及其辅助人员。对象为全员,全员参与,整体推进。

 ——实效性。贴近学校实际、为了学校发展,基于教师、以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解决问题的指向性明确,能够较好地促进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

 ——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发展,针对教师的个体发展,针对学校的发展。

 ——自主性。校本研修的主体是学校和教师,其享有充分的研训自主权。能自主制订和实施研训方案,自主选择研训内容和资源,自主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

 ——灵活性。校本研修可根据学校和教师实,在内容设置、方法确定、人员组合、时间安排等方面具有充分的灵活性,研训的内容、形式、对象、时空均具有灵活性。

 6校本研修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学科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与成果;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现;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组织策略;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研究性学习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等。

 ——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教育法规与政策;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心理调适与情绪调控;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评价;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教育科研方法;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等。

 ——教学管理与学校发展:学校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建设与风、教风、学风建设;学校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校本研修规划与方案等。

 ——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学生成长与身心发展;班主任工作与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班务管理;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学生思想工作及心理辅导;团队活动组织与管理等。

 7校本研修的基本方式

 校本研修要根据研修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结合区域和学校实际情况,科学设计、灵活运用。基本类型和方式有:

 ——基于课堂教学的研修方式:集体备课;示范观摩;听课评课;同课异教;微格教学;案例分析等。

 ——基于专家指导的研修方式:专题讲座;案例点评;咨询诊断;交流研讨;名师工作室等。

 ——基于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以老带新;结对互助;教研活动;专题沙龙;兴趣小组等。

 ——基于校际合作的研修方式:对口支教;影子培训;项目合作;基地活动;校际结对;区域联盟等。

 ——基于专业发展的研修方式:实践反思;技能训练;教学竞赛;专题(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

 ——基于网络平台的研修方式:校园网站、专题论坛、主题空间;博客写作;QQ群交流等。

 8校本研修的基本过程有哪些

 ——问题提出。校本研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要“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要在专家指导下诊断学校和教师发展中的聚焦性问题和生成性问题,把脉要定位准确,诊断要切准关键。

 ——目标设计。设计指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案、设想、构思、策划。一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搜集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案例;二要遴选出关乎学校特色建设、可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关键问题;三要提出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假设;四要拟订解决问题的课题及研究方案;五要制定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六要不间断地进行介入性阶段反思。

 ——研修行动。行动是依据目标和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行动意味着改革和进步,是一次成长的过程,一个专业发展的过程。在行动中,校本研修系统的三大要素要协调运作、优化组合,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树立“问题既课题,工作既研究,教师既专家,成长既成果”的研修观。

 ——及时总结。一次有计划、有目的、有内容、有组织、有管理、有考核、有激励的校本研修活动,既要有阶段性的信息整理和过程描述,也要有过程评价和对问题解决的逼近分析,还要进行反思和回归实践的验证,并根据开展情况,对设计方案和理论假设进行调整或重新设计。

 9教师校本研修初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患得患失,趋于功利。职称与工资、奖金、福利挂钩,有些教师参与研修是为自己的职称评定或评优奠基。但教师的教育科研必不可少,且教育科研是一件十分严谨的事情,只把研修当作扬名求利的工具,在工作中就会患得患失,趋于功利,

 ——管理不力,缺乏引领。校长认识模糊,全当特色争优,有牌即思挂,无誉则求安,校本研修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甚至认为研修是骨干们的活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专业引领,研修风气不浓,研修变成了散兵游勇,萧条无比。

 ——观念陈旧,维稳维轻。部分教师安于现状,缺乏进取心,求稳,不思变,缺乏求新、求异思想和敢想、敢干、敢闯的奥运精神,教育教学观念跟不上新时期的高要求。

 10教师在校本研修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专家论:只有专家指导才是唯一;

 ——条件论:只有走出校园才能学习;

 ——攀比论:只有专家才能提高自我;

 ——升学论:只有升学率高才是水平;

 ——金钱论:只有投资才能占有资源;

 ——推卸论:只有领导重视才能成长。

 11开展校本研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且不可一刀切,全面开展,突出特色;

 ——且不可集体活动代替个人反思,要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

 ——且不可以教研代替研修,寻找全面提高教师教育的新途径;

 ——且不可以追求升学率代替研修,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且不可以课题研究代替研修,要整体推进;

 ——且不可急功近利,要持之以恒;

 ——且不可贪大求洋,要从实际出发;

 ——且不可一阵风,要形成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12什么是教师校本研修计划

 教师的年度校本研修计划包括目标、任务、措施和步骤。具体来说包括教师对个人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针对实现目标提出的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研科研、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任务,针对任务提出自己的措施和实施步骤。

 13教师如何做个人年度总结

 依据年度计划和一年的实施情况从思想工作、教育教学、教研科研、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特别是在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方面要进行认真梳理。要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今后的改进意见。

 14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

 15教师专业成长的四个阶段有哪些

 ——适应磨合期(1-3年)的教学新手, 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初步形成,但缺乏教学经验。

 ——适应发展期(4-6年)的经验型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成熟提高期(7-10年)的研究型教师,产生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欲望,教学能力与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协调发展。

 ——反思创新期(10年以后)的专家型教师, 进入探索和创造时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16教师专业发展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知识系统:专门知识是构成专业标准的依据,是专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由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教学实践知识组成。

 ——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实践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专业能力中的核心内容,它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学科教学能力等。科研能力和水平则体现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密切结合,是教育教学创新对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证。

 ——积极情感和高尚人格:教师的积极情感和高尚人格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教师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教师的积极情感会产生“皮格马里翁”效应,感染学生。教师的理性人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17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保证;

 ——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同伴互助——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

 ——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

 ——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

 18什么是自我反思

 1987年美国舍恩提出“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的口号。1989年波斯纳将之概括为“成长=实践+反思 ”。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也就是教师自己主动研究自己。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

 19自我反思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越来越显出动态生成性,有些课堂中的突发问题或值得深思的现象在课前很难预料到,“预设”与“生成”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两大焦点。而课后教案则较好解决了这一问题。课后教案就是把自己上课时的课堂实录详尽、及时地记录下来,并对其中某些片段和环节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从而扬长避短,以便于今后教学的提高。

 ——反思日记。实践者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地记录下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教育教学的背景、实施要点、实施效果及伴随而至的思想感悟和情感体验,记录下发现的问题及反思后设计的假设性解决方案等。

 ——教育叙事。实践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独特的事件或感受,要及时地记录下你的思考和感受。写教育叙事可长可短,不一定长篇大论。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积攒下来的点滴叙事,经过整理、归纳、加工,就是一册校本研修成长集。

 ——观摩体会。通过观摩别人的公开课和示范课,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是教学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这样可以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这种反思可以极好使教师从自我封闭状态解脱出来,让教师通过镜子来反思自我。许多教学名家常说自己的“名师”是听出来的,其实都是他们对别人的课堂进行反思,借他山之石的结果。

 20什么叫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就是教师之间真诚的合作、交流和共享,实质是建立教研伙伴(研共体)。与专家引领和自我反思相比,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三要素中最难实现的环节。其特点是互动,同伴之间相互影响,通过加工、改造、促进等形式,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它的基本形式是交谈(对话)、协作、帮助等。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文化,是实现1+1>2的有效途径。可共同分享经验,也可共同探究问题。

 21同伴互助在活动形式上有哪几种类型

 ——对话:交换信息,共享经验,深度会谈,探讨和辩论

 ——协作:寻找伙伴,共同承担某项实际问题研究。

 ——帮助: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绩的骨干教师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的教师。

 22专业引领的实质及主要方式是什么

 ——靠教师研修先进的教学理论,并运用于反思和互动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中。这是教师从教书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经之路,教师养成学习的习惯,其实就是一种隐性的专业引领。

 ——靠专家、学者的指导。教师们在与专家的互动中,在真实的课堂、真情的参与、真心的交流、真诚的研讨中,实现真正的提高。

 ——教研员的上门指导,面对面地点评和引领,安排老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培训。

 23专业引领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哪些

 ——辅导讲座。就课堂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作专题或系列性讲座,举办学术性报告和理论学习辅导讲座,解读新课程标准和内容,介绍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的要求,并与教师进行互动式交流。

 ——专题谈话。一对一、面对面地进行专题谈话。针对教师教学中的困惑,确定谈话专题,拟订谈话提纲。过程中引导教师自我分析、自我评价,鼓励教师表达自己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点。

 ——专题式研讨。外派教学骨干参加各种专题的学术会议,建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先导小组”,内化理念后向其他教师传播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先导小组”成员与其他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以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为研讨内容,重点解决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比如新教材内容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等。

 ——教学现场指导。专业研究人员对教学现场指导。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备课(设计)、听课(观察)、评课(总结)等。教师团队专业水平实现飞跃。

 24观课议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以观察为基础。同事之间互相观摩教学,主要以师生行为、课堂事实、现象、氛围、效果为观察要点。观察者要记下所观察班级的所有信息,使反思建立在充分全面掌握课堂信息的基础上。

 ——教师间进行合作性议课。献课教师和观课教师是既平等又对立的主体间关系,彼此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各自的处境和条件、愿望和设想。

 ——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坚持以学论教。就是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学生的学不映射观察教师的教,以学考察教,以学改进教。某种意义上,以学论教是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的根本方法和技术。

 ——在同伴指导人员中明确一位大家都信任的专业人员,他能够与人进行很好的沟通,思想开明,能努力提高他自身的教学技能。有责任心做事谨慎,在课堂上富有创新精神。

 25如何进行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以课前说课议课为起点,以课堂观察为基础,以课后议课以及反思改进为核心,三个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观课议课循环。

 ——观课前的说课议课。与现有听课评课活动比较,观课议课强调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意义的理解,强调集中在一定的主题上,强调对授课教师教学风格、教学追求、教学特色的尊重,强调授课教师与观课教师的课前沟通和互动。

 ——课堂观察。观课教师在课堂观察中,不是纯粹的旁观者,而是积极主动的介入者、帮助者,要把“我”投入进去,不仅对“课堂管理行为”及效果进行观察,并且要思考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课后反思与记录。观课议课提倡“把经历的事情说出来,把讨论的东西记下来,把想到的办法做出来。”“说出来” “记下来”是一种叙事研究,而“做出来”则是一种行动研究。反思首先是一种追问,我们可以用表格的方式填写相关的反思记录,也可以以叙事的方式从“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课堂实录”“课后反思”“议课记录”“改进设想”等方面进行思考。在写教学叙事过程中,可以分出教学片段,选择某一个教学片段或者教学细节进行总结,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关主题,将相近和相似的片断集中进行教学叙事。

 26什么是案例研修

 案例研修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以参与者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这主要形式的研修方法。案例研修的目标是为了获得案例中的故事、蕴涵的困惑、解决的思路的理解,形成解决相应问题的专业能力。

 27组织案例研修有哪些环节

 组织案例学习和讨论一般包括以下环节:一是案例准备,寻找(或者制作)突出研修主题的案例素材。二是讨论准备,包括组织讨论成员,安排讨论活动,说明讨论主题,通过与此相关的学习材料。三是观察案例。四是讨论案例。五是回顾小结研修活动,对相关主题进行研究和诠释,或者引出需要研修的新问题。

 28案例研修有哪些方法

 ——看活动对象。执教老师的视角。他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怎样产生的问题出现以后,他可能想怎么做他实际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他的活动收到效果了吗整个活动中,反映了执教者怎样的价值追求等等。

 ——看表达对象。案例的编写者和提供者的视角。他为什么选择这个案例他想告诉我们什么他是怎样选择和组织这个案例的等等。

 ——从自身的角度看。我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我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差异除了案例中老师已有的作为和自己经验的作为,还可以有哪些作为自己该怎么办等等。

 29什么是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以分享教学设计的方式解决教学设计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种有效的实践训练方式,其思路就是:组织教师围绕一个单元或一节课,通过任务分工,进行教学设计、交流和讨论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设计,在实践和讨论教学设计的活动中学习教学设计,以提高集体成员的教学设计能力。

 30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有哪些

 ——任务分工。集体备课需要所有参与者都承担责任,要提高任务承担者的工作质量,一是建立一定机制强化任务承担者的责任心,提高个体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明确任务质量标准,避免任务承担者不负责任,敷衍了事。

 ——个体创造。个体创造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入钻研和理解教学内容、吃透教材、广泛收集相关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认识教学内容、如何开发利用相关教学资源、如何组织和实施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准备相关教学内容的课程资源。

 ——集体研讨。操作环节包括:一是承担任务的教师向其他教师讲述自己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理解,讲述自己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和教学环境的处理意见,并介绍自己为此涉猎和准备的相关资源。二是接受其他成员对相关内容和主题的质询。三是参与教师共同对这一任务对话研讨,进行思维碰撞,以完善设计方案,使其成为成员共享的集体智慧成果。

 ——个性化处理。集体成果最终需要个体实现,最后的个性化处理目的在于使设计更适合自己的学生,更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后修订完善。教后修订和完善是一次集体反思和提升,它有利于促进教师比较和评估,从而提高教学设计质量,并使修订完善的方案成为以后设计的有效的参考资料。

1、课程:课业及进程。作为专业术语,始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标志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诞生,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2、四大类型:

1)按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分:分科学科和综合学科。定义(前者单学科课程组织模式,后者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知识领域,组合两门或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一门新的学科)。特点(前者有三:一是强调知识本位,从不同知识体系出发设计课程;二是以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为核心编制课程;三是重视学科理论知识,强调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事实教给学生。后者是对学科课程的一种改进类型,仍具有学科课程的性质。)主导价值(前者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后者在于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全面把握和解决问题的视野和方法。)优点(后者有三:一是有利于促进知识的综合化;二是可促进课程内容的更新,密切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三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点(前者有:科目过多,分科过细。后者有三:一是教科书的编写较为困难;二是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只专不博的老师很难胜任综合课程的教学;三是难以向学生提供系统完整的专业理论知识,不利高级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2)按学科固有的属性划分:分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定义(前者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课程。后者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特点(前者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课程类型。中国古代六艺,西方七艺是最早的学科课程。后者有三:一是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二是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三是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主导价值(前者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千百年来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文化遗产。后者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3)按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来划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4)按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划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5)按课程呈现的方式来划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定义(显性课程又称为公开课程,是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特点(计划性是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隐性课程伴随显性课程而产生,没有显性课程就没有隐性课程。隐性课程:一连带学习:一个学生可以得到优秀的数学成绩,但如果他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而学会了对数学的厌恶,那可以预料,在离开学校后,他很可能永远不会再去主动钻研数学问题了。二附属学习:在学习正规课程内容时,学生在有意无意之间接受的态度、兴趣和情感的熏陶。三主要表现形式:观念性隐性课程(校内、学风、教育理念、教学风格、三观等)、物质性隐性课程(学校建筑、教室布置、校园环境等)、制度性隐性课程(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等)、心理性隐性课程(人际关系状况、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

3、课程理论三大流派:

1)学科中心课程论:又称知识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主要观点(前者有三:一是学校教育目的在于把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而这些文化科学知识的精华就包含在学校设置的各门学科里。二是教师任务是把各门学科的知识教给学生,学生的任务是掌握预先为他们准备好的各门学科的知识。三是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优点(一是有利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继承人类的文化遗产;二是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三是受到悠久传统的影响 ,大多教师习惯于此;四是课程的构成比较简单,易于评价)缺点(一是容易把各门学科的知识割裂开来,学生不能在知识的整体中、联系中进行学习;二是编制的课程完全从成人的生活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三是各学科容易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

2)活动中心课程论:又称儿童中心课程论、经验课程论,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主要观点(主张教育内容应密切联系儿童的社会生活经验,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设计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使课程满足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优点(一是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在课程设计和安排上满足学生的兴趣,有很大的灵活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要求学生主动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精心设计和组织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缺点(一是夸大了儿童的个人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的知识学习,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段的、零碎的知识,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二是不指定具体明确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活动的教材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定,因此活动课程往往带有随意性和狭隘性。)

3)社会中心课程论:又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主要观点(一是应该把课程的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上。二核心观点是在于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而是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特点(一是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二是主张课程要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课程中心。)优点(一是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以社会的需要来设计课程,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二是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缺点(一是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他因素,如学生本身的需要。二是忽视各门学科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三是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而许多社会问题单靠教育是不能解决的。)

4、课程目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1)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2)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引发其积极的态度体验,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5、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要素,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一定的学科逻辑序列和儿童心理发展需求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

1)课程内容的构成: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前者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书本知识,是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后者是学生为学习书本知识而需要的感性知识,是课程内容的补充和完善。

2)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直线式与螺旋式(区别:前后内容是否有重复。前者前后无重复,后者同一课程内容前后有重复,不断扩展深化,层层递进);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前者:按知识的逻辑序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经到未知等先后顺序组织编排课程内容;后者: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按学生发展的阶段,以学生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专题。);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前者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后者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

3)课程内容的文化组织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也是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定义(课程计划:教育行政部门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在一定课程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教材: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动的材料。)内容(课程计划: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其中课程设置,即开设哪些学科是其中心和首要问题。课程标准:课程性质和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实施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教材: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各种视听材料。)作用(课程计划: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基本纲领、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学校安排整个课程检查、衡量学校工作和质量的基本依据。课程标准: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材编写、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教材: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一按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二强调内容的基本性;三保证科学性前提下,要注意对大多数学生和学校的适用性;四在教材编排上,要做到知识内在逻辑和教学法要求的统一;五教材编编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六教材编写要兼顾同一年级各学科内容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不同年级教材间的钱衔接。)

6、课程设计: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动方式和过程。

7、课程开发:通过对社会和学习指需求进行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1)课程开发的模式:目标模式(《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原理:四段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过程模式(《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斯腾豪斯,强调课程开发关注的应是过程,而非目的。不预先指定目标。);情境模式(理论基础:劳顿的文化分析理论,前两者的综合化课程开发模式。五步:情境分析,目标表述,制定教学方案,阐明和实施,检查、反馈、评价和改进)

8、课程实施: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有三种取向(忠实取向:忠实执行课程计划;相互适应取向: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创生取向:课程计划只是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

9、课程评价: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做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1)课程评价模式:目标评价模式(泰勒:当代课程评价之父,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的行为,评价就是要衡量学生行为实际发生变化的程度。);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CIPP评价模式(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即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课程功能(传授知识VS教会学习),课程结构(学科本位、科目多、缺乏整合VS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内容(繁难偏旧VS与加强与学生生活、时代的联系),学习方式(死记硬背VS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课程评价(甄别与选拔VS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课程发展),课程管理制度(集中VS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2)课程结构的改革: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5课程结构特征/课程结构调整三大原则/区别于传统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综合实践活动:1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由学校开发为主。3自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4内容: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

4)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观念:教学观(提素个性,创两全+学习过人)、学生观(口诀:两独一发+两全)和教师观(角色:建研放促;行为:尊引反合)

新课改下的教学观: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2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3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4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5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6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7从传授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8从重结论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9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学习的主体,是责任和义务的主体;2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3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4认为教育要公正,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5认为教育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下的教师观:1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上,教师应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上,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上,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4从师生关系上,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5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和赞赏;6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和引导;7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8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所谓课程,广义地说,学校的所有活动以及学生所经历的一切事件(包括一次文艺汇演、一次体育盛会、一次读书活动等)都可以称得上是课程。但这仅仅是泛化的课程,一件发生的事情、一个学习项目以及一次学生活动必须经过课程化处理并具备了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案、课程组织管理和课程评价等这些基本要素后才可以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所谓课程目标,即是指课程建设期望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课程目标应该围绕学校总体教育目标,不能脱离学校总体目标而另立体系。课程内容是指课程包含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践内容,课程实施方案应包含课程适合人群、课时设置、学分比重等主要指标,课程组织管理是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措施(包括课时保证、师资保障、经费保障、政策保障等),而课程评价和评估主要是指课程开设的可行性和课程目标的适切性,以及课程实施效果的检测等,科学的评价能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

课程开发与组织实施是评价一所学校的主要指标,有人说评价一所学校好不好,主要看两个主要指标:一是严谨有序的课堂教学,二是丰富多样的活动课程。我有一位大学同学,她的女儿初中毕业选择高中校时,有几所学校可供她选择,但她最终选择了一所并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学校,之所以她作出这样的选择就是因为这所学校有其他学校没有的丰富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和社团活动,三年后的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可在现实中不少学校过多地关注严密的课堂教学而对课外活动和社团活动的关注只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文件上。

早在十年前,我有幸到上海格致中学挂职一个月,亲历了格致中学所有的学生社团活动,尽管学校占地面积只二十亩左右,但几十门校本课程、五十多个社团组织使学生们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每周的“学生作品展”也吸引了很多师生。前不久,我随团参观了无锡几所高中和小学,所到的几所学校除了较高的学业成绩(主要是高考成绩)以外,他们的课程设置和学生活动也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随后我还有幸到常州参观了一些近几年高考本科率进步较快的学校,一种共同的感觉是丰富的课程和学生社团支撑了学校的教学成绩,为学校本科率的提升提供了保障。可以这么说:这此学校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学校的实力。遗憾的是很多学校在课程建设上,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首先,课程建设突出表现在功利化趋势严重。不少学校为了满足校本课程“量”的要求,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不顾学校实际和地理环境,漫无目的地“开发”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只求“量”的积累而对“课程的质”不够关注。课程开发后,选修的学生寥寥无几,导致校本课程只停留在“纸质”上。如一所南方的小学开发了一本《冰雕艺术》的校本课程,试想在一年四季难得见到冰的南方,有几个学生会对冰雕感兴趣,这样的校本课程出现在寒冷北方的学校里足以让人理解,但出现在南方的小学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事实上,据了解,选学《冰雕艺术》这门校本课程的学生不足五人,甚至还选不出一个能教这门校本课程的任科教师,这样的校本课程显然只对学校校本课程的“量”作了点贡献,而对课程开施的可行性没有进行深入的调研。

其次是课程的适切性不够。开设什么样的校本课程,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包括学校生源结构、学校地理位置、学校师资配备、政府支持力度),其课程目标要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切。可是,在具体课程建设过程中,不少学校对此却考虑很少,对课程服务对象的设定也比较模糊,更有甚者,对课程性质(这些课程是必修还是选修等)以及课程课时比例还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匆匆上马,最终导致课程流产,只留下一堆无人问津的文本资料。

其三是课程的适应性不够。有个别学校只满足于一味增加学校课程数量,满足于开发多少本校本课程,而对学生实际承受能力考虑不足,最终导致学生课业负担的增加。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调研不足,以领导者的思考和爱好决定校本课程的开发,而对学生的喜好和地方特色缺乏深入研究,导致无效课程的大量堆积。如何平衡课程数量和学生学业负担的关系,有人将之与“超市和顾客”的关系作了比喻,认为当超市的商品达到一定的规模并且商品的品种适合当地顾客消费特征时,顾客才有选择商品的可能,当然商品不是越多越好,这要考虑资本的投入和超市的成本。同样,只有当学校的课程达到一定量的要求同时符合当地学生特点时,学生才能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到自己喜欢的课程。学校课程与超市商品一样并非越多越好,过多了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因此,学校必须根据自身培养目标,精心设置课程,同时确定哪些是体现出学校意志和要求的必选课程,哪些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自选课程。

那么作为衡量一所好与不好重要标志之一的课程建设,需注意什么问题呢?笔者觉得,在学校课程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形成一种认识;处理两个方向;协调三种关系;关注四个要素。

形成一种认识:课程建设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发动机”,一个名校、一所示范校,必须要有自己具有特色的丰富的课程体系,如果没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就没有资格在国际参照标准下称为名校。课程建设的推进,不仅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更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最终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有人在比较中国和西方的学校简介时发现,在中国学校的简介中,很多学校注重介绍学校的办学历史、知名校友、教学质量、教学特色、学校荣誉、著名学者和政界要人的视察、拥有多少特级教师、多少高级教师等,似乎缺少了这些,学校简介就不完整,学校就没有知名度,但在西方学校的学校简介中介绍重点不是学校的教学模式,更不是学校拥有多少名师高徒,而主要介绍学校丰富的课程以及社团活动,他们把学校课程建设作为学校主要特色介绍。

处理两个方向:课程建设并不是我们狭义地理解成开发几本校本课程,学校课程建设要关注两个基本方向,一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即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后根据国家课程预留给学校自主开发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校级层面上的课程开发;二是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的改进和实施,即国家课程校本化又称“校本的课程开发和利用”,笔者认为不同的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重点是不一样,小学阶段,由于国家课程中知识点比较单一且零碎,因此校本课程建设宜以综合课程为主,即让学生除了国家课程以外能够尽可能多地涉猎一些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了解地方历史,而高中阶段,由于国家课程本身内容较多,难度较深,再加之学生本身学业负担偏重,因此校本课程建设宜以“单科课程”为主,着力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学会国家课程,使他们真正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对于初中阶段的学校,它介于小学和高中之间,宜以“综合课程”和“单科课程”并存为基本原则。

协调三种关系:为更好地开展学校课程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协调好三种关系,这三种关系是课程建设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课程建设的“认知与体验”的关系以及课程建设中的“动态与静态”的关系。第一种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课程建设的主体是谁,大多数认为是教师、是学校,其实这是对课程建设的一种误解。首先要弄清一点的是校本课程也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也罢,最关键的也是最后的落脚点不是教师更不是学校,而主要是学生,因此学生才是课程建设的主要主体,学校教师和学校则成为课程建设的次要主体,而客体是指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的文化资源、地理资源以及学校社会资源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无论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如果学生不亲身参与这些课程建设,那么学生在学习这一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如果学校课程建设依然以教师为主,那么要让学生喜欢进而上好这门课程也是很难想象的。因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详尽的了解和调研,明确学生喜欢什么?学生的兴趣点是什么?校本课程建设是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只有适合学生兴趣点的课程才是学生喜欢并愿意去上好的课程。第二是协调好课程建设的“认知与体验”的关系,无论是校本课程开发利用还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都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认知,特别是国家课程,由于国家课程是教育部认定的必修课程,它的主要特点是普适性即适合于全国的学生,但对不同地区的学生而言自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过程中更要注意认知与体验的关系,作为国家课程补充的校本课程建设应以学生体验性学习为重点,让学生在体验性学习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升能力,因此校本课程建设应以体验性学习、实践性学习为主要途径,不应以知识量的扩充为目标,其次在教学时长的设计上,要打破传统的课时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对所关心的问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而不能过分追求学习数量。最后是协调好校本课程的“静态”与“动态”的关系,校本课程建设归结点是体现地方特色,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的需求,因此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弄清哪些课程是必选的(静态的),哪些课程是选修的(动态的),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既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静态课程更要为学生提供适量的动态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关注四个要素:学校课程建设中的四个主要要素是学生、教师、学校和社区,也是影响或制约学校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首先是学生,前已说过学生是课程建设中的主要主体,如果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所有课程建设都很可能昙花一现,只有当学生用心参与并亲身体验了课程建设后,所设置的课程才有可能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为此,在按排课程计划时应做好学生的调查分析,了解有多少学生对所开设的相关课程有兴趣,他们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如何,学完相关课程后可能会达到什么效果等;其次是教师,教师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实践者,为此,在确定课程项目前,学校还要对学校的教师深入调查,了解教师的开发水平和开发兴趣、相关课程的教学能力等影响课程效果的主要因素;再次是学校本身,这也是影响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因素主要要考虑开设课程过程中学校的硬件条件、教学资源以及财力资源;最后是学校的环境因素,包括学校的地理位置、社会资源、家长资源等。只有落实了上述四个要素后,课程开发才具备了“天时、地理、人和”的基本条件,才能构建出具有学校特色、深受学生和教师欢迎的课程体系。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在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与进步,他们对于课上的要求都能认真的完成,小组实验、研究、调查及制作等都能较好的配合。课堂上他们动手动脑都很积极,一些常规已经基本养成并且纪律也相对稳定,这些为新课程的学习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继续学习进行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本学期的短线活动内容是心灵驿站、亲近自然、健康快车、社会频道、制作天地。长线活动是普通话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之,通过各种途径和有效的实践方法,使学生真正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使新课程健康、快步的发展。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总目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等“五自”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具体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探究活动等一些基本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学习理论,明确目标

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丛书《综合行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和《新课程标准解读》。继续保持每周的学习讨论活动,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学习理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完善综合实践活动,逐步形成比较完整规范的校本课程。

2、创设情境,产生课题

在教学中,每位教师要根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问题的情境,播下问题的“种子”,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产生研究的欲望。激发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发现和思考,制订活动方案,自主探索,自主研究从而解决问题。教师对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钻研,做到心中有数。

3.开发资源,实践体会

一是开发学校资源,如开放图书室、阅览室;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二是开发社区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村居进行采访、调查,聘请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4.积极反馈,实施评价

这学期我们要继续作好材料袋的收集整理,尤其是在“评价”这一块,使综合实践活动赢得家长和社会的支持。评价从四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指导老师评价或社会评价、家长评价。这种评价为学生与教师提供一种“自我反思”的“参照”,让学生和教师根据这种反思性评价“标准”自主描述,来达到评价的目的。

五、具体内容

六、教学进度(见学区进度表)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 设计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课程多样化和个性化呼声日益强烈,教育的均衡化与优质化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第六条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课时计划中也明确规定:“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的10%~12%。”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发展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随着课程权利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会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精神。为了全面实施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搞好课题研究工作,根据课改精神,编制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二、 指导思想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开发新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专家、领导与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龙实中特色的校本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 开发目标 1、学校层面目标: ①、建立起规范和完善的龙湾区实验中学课程体系; ②、探索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方法; ③、打造出学校的校本品牌课程和特色课程。 2、教师层面目标: ①、建立一支具有正确的课程观的教师队伍; ②、培养一批具有课程开发能力的综合性人才队伍; ③、 3、学生层面目标: ①、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独立自信; ②、让学生掌握某项技能,学会探究,使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实践; 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格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四、 开发原则 1、主体性原则:以学校为主体,自主开发和发展的课程,应充分体现学校特色;体现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体现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导。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限定选修与自主选修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充分发掘学校现有和将要拥有的课程资源。 5、实效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不强调每门课程都必须有绝对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强调对学生有启发性,学有所思,注意结果的有效性、针对性。 五、 课程结构与门类 (一) 课程结构 根据课改精神,学校将全部课程整合为基础性课程(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两大类。校本课程分为限定选修课程和自主修课程。 1、基础性课程 基础性课程由国家、地方统一开发并组织实施,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它是由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要求的学科课程组成,主要分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和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地方课程等学科,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 2、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学生现状以及学生、学校、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所开发的各种在本校实施的课程。它由限定选修课程和自主修课程两部分组成。 (1)、限定选修课程由基础性课程延伸的学科拓展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各类专题教育组成。是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 (2)、自主选修课程由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学科课程与活动组成,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内容 校本课程的开发,采取筛选、改编已有的课程,或者新编校本课程的方法。在研究中,将本地区、校内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融入学科课程之中,通过改编、补充、拓展和新编等方式开发校本课程。教育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三个方面。本地区的社会资源包括三大块,即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发展;学校资源包括校园环境、教师特点、学生特长;家庭资源包括家长特长、家庭特点、家庭环境等。这些内容可以是综合的,也可以是主题性的。开发内容分为以下七大类。 1、科学素养类课程 内容选择:无线电测向、电子制作、电脑网络、天文地理观测、软件制作、能源环保、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双语综合、科学实验等。 2、人文素养类课程 内容选择:古典文学名著赏析、寻根、现代文阅读鉴赏与分析、美在文学中、中国民俗文化选讲等。 3、艺术类课程 内容选择:文学、**、电视欣赏、中西方美术欣赏、歌舞、乐器、陶艺、书法、绘画等。 4、身心健康类课程 内容选择:定向越野、武术、田径、体操、球类、棋类、心理训练、心理辅导与咨询等。 5、学习生活技能类课程 内容选择:植物栽培、插花、交际礼仪、时装设计、家政服务、摄影摄像等。 6、文化活动与专题教育类 内容选择:四季八节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等。 7、综合实践类课程 内容选择: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参观、考察等。 六、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1、校本教材以活动形式为主,资料袋形式为辅,不统一要求编写系统性的知识册,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1)自编教材;(2)选编教材;(3)选用优秀教材;(4)拓宽现有教材。 2、校本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内容组织要强化活动设计和实践应用,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材内容应尽力图文并茂,并通过简要案例、对比分析、逻辑演绎等手段,促进学生理解内容。内容表述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 3、教材编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发适合学生特点的电子教材,形成文字印刷教材、电子视听教材以及网络课程资源相结合的一体化教材。关注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材内容的互动性和生成性。教材编制要重视开发和合理利用本区域所具有的教育资源 附:校本教材评审表 教材编著评审表 教材名称 类型 编著人 总字数 页数 适用年级 课时总数 学生要求 类别 项目 占全书比例% 特色特点简介(字左右) 自 评 自己撰写内容 网上下载内容 参照同类著作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七、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1、成立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 主任:1人 副主任:2人 委员:由专家、校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等若干人组成。 主要职责:选择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教材;审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负责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检查与督导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等。 2、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副校长 成员:各科室主任、各学科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 主要职责:统筹规划学校的校本课程;制定保证校本课程实施的相关制度;组织教师的培训: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管理;审议、评价校本教材。 3、教务处职责: (1)开展学生选课指导,负责指导学生选择科目; (2)提供课程菜单、课程介绍、课程表及教学常规与过程管理等工作; (3)建立校本课程学生档案,负责学生学习评价的组织与统计。 4、教科室职责: (1)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组织教师申报课程; (2)组织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对申报的课程进行评审,做出评价意见; (3)建立校本课程授课教师档案,负责教师的教学评价。 5、教研组长职责: (1) 组织落实本组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申报与实施工作。 (2) 召集组员定期研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确定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 (3) 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6、授课教师职责: (1)撰写《课程纲要》,编写校本教材; (2)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务处随机听课、测评; (3)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4)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5)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6)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 1、课时设置:每周设2-3课时校本课程。 2、限定选修课程实施流程: 3、自主选修课程实施流程: 八、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殊性决定课程评价的特殊性。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校的自主权,这就决定课程评价必然是一种内部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是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特色的突显,这就决定了评价的多元性;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性,决定课程评价的过程性。校本课程的评价着眼于学生的个性与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要从指导思想,师生参与程度,创造性的发挥学校办学育人的特色等方面,对校本课程和学生发展进行评价。 1、评价中的“三坚持”与“三原则” “三坚持”: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评价内容的多维化;逐步建立电子化学生成长记录册,侧重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分析性、发展性评价,同时要逐步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三原则”:即“参与性原则”、“过程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校本课程学习评价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课时计划规定的课时活动量的参与情况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同时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并自觉参与评价。 过程性原则:校本课程学习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并且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 激励性原则: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色,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学力发展。 2、校本课程评价的三个方面 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彰显学校审美育人的办学特色,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课程纲要(教材)、课程实施、学生学业成绩。 课程纲要评价的要素主要有: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目标是否明确清楚;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所需的课程资源是否能够有效收取,内容的设计是否具体有弹性;课程组织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等。 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主要包括:教学的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问卷、座谈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归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学生问卷、座谈的结果,从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成绩作出评价,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一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作好考勤记录;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用‘优秀、良好、一般、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三看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活动等形式展示,成绩记入成长档案中。” 评价的形式多样,一般可采取以下“四结合”的形式,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学习活动表现,平时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形式。 九、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和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2、加强培训,统一认识,明确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对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3、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奖励机制,确保经费的及时划拨, 4、加强图书馆、实验室、功能室和校园网站建设,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5、协调社会、家庭,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保障。利用网络等各种载体大力宣传校本课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各界、社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与的新机制。

问题一:什么是校本课程? 我也在找这个概念,你看看对你有帮助么?

“校本课程”

是以学校为本的课程,是为了学校的课程,是指学校在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的指导下,以明确而独特的办学教育哲学为指导思想,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在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探讨、设计或与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2003学校教育研究法。教育科学出版社

另一种是在别处看见的:

“校本课程”概念

根据我们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还有一种简单的说法: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以本校教师为主,充分利用所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所开发的课程。

你看丹吧,希望对你有帮助!O(∩_∩)O~

问题二:校本课程是什么意思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是一个外来语,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

它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而言的一种课程。

问题三:什么是校本课程? 枣尚无纸化教育认为校本课程亦即学校课程,顾名思义,它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为落实学校的办学特色、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发挥教师的特点而自主确定的课程。

问题四:头皮屑中有细胞吗,有生命吗? 头皮屑就好像来自皮肤的污垢一样,是新陈代谢的副

产品,因角质细胞剥落而造成的。既然没有细胞,也就不会有生命了(除非有寄生虫之类的,但是好像还没梗这么小的寄生虫)

问题五:求问校本课程特征是什么? 1、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校本课程开发”(简称SBCD)的课程改革思想对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相继出台了《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政策和规定,开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课程决策权部分下到了学校。

3、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可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日标等方面的因素;条件性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现状等因素。

(1)校本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目的)是指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校本关注的不是宏观层面的一般问题,而是学校管理者及教师们日常遇到的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二是在学校中(主体)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要经由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三是基于学校(途径)是指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所展开的各类研究、所设计的各门课程等,都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将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生的生命力释放得更加彻底。(2)校本课程的含义: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是使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

5、校本课程内在结构的三种基本成分:(1)课程目标:校本课程以贯彻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促进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的协调充分、各有特色的发展为主要目标,(2)课程内容:以综合性信息和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3)学习方式:以学生自主参与的实际操作、评论创作、调查研究、问题探究和社会服务等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

6、校本课程的四个突出特征:(1)实践性:校本课程大多属于实践性课程,而不属于学科类课程。它不以系统知识为基本内容,也不以读书、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是围绕学生需要研讨和解决的问题来组织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讨论探究等活动中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充分发展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所以,它强调学生应在活动中学,注重直接体验和经验积累,反对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显然,实践性是校本课程最本质的特征。(2)探索性。校本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理念。各门校本课程应是围绕一系列重要问题或挑战性任务而编排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活动的,学生便按照一系列课题或主题参加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收集书面材料和>>

问题六:什么叫校本课?都学什么? 一、指导思想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我校依据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二、实施目标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三、实施内容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努力发掘学校、家长两方面的资源开发,设置了符合学生兴趣、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首先是学校资源,也就是根据教师的不同能力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发出相应的课程:一年级统一开展歌谣识字活动、二年级开展看图说话活动,三到六年级开展美术类的巧手勾织、儿童画创作、纸版画、喷绘、树叶贴画、……手工类的十字绣、串珠、巧手编织、水晶花、瓶艺等、文学类的诗情画意、美文赏析、精品读屋、剪报制作……口语表达类的英语课本剧、小记者、校园新闻……曲艺类的:合唱、鼓号队、管弦乐队……书法累……科技类的科技小制作、科学初探、信息技术类的电脑维护、网上冲浪等。其次针对丰富的家长资源,我校开发了家长的潜力,让家长走进校园,来到课堂为孩子上校本课。家长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了学校特色,满足了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与此同时,也拉近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家长充分了解课程、了解教育。四、实施方法 1.根据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对教师及其提供的课程材料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开设科目和开设时间。 2.公布初评通过的校本课程科目及教师名单,推出校本课开设科目菜单供学生询问和选择。 3、每门课程开班人数原则上控制在10~45人,教导处有权根据学生意向和学校教学条件,在充分尊重学生志愿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调剂。五、校本课程的日常考核与评估 1.校本课程的日常考核与评估由教导处负责。 2.任课教师根据学生上课的出勤和表现对学生进行评分,每学期期末由教导处统一登记并存档管理。 3.教导处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 六、课程评价 1.学校要加强对教师实施校本课程的评价,重视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工作态度,通过评价,优化教学过程,激发教师的创造性,防止过于注重结果,特别是获奖、成果发表等显性效果的倾向。 2.对学生研修的学校课程情况的评价,要更多地采用作业或成果(作品)评价、过程评价等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个体差异和自我反思。要在学习活动的情景中评价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背景进行个性化评价。要通过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 当然,在这期间,我们也有许多困惑和迷茫。比如:我们教师现有的能力是否能达到课改要求的标准?我们自己编写的教材其科学性、系统性到底如何?校本课程的评价如何能突出学校特色、学生个性?等等,这一切都有待于在今后实践中不断探索。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学习、发展、成长的过程。我们愿继续努力,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的洪流中,去开拓、去创新,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篇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305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