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泰山表达了什么

徐志摩的泰山表达了什么,第1张

描述了一幅令人难忘的迎日图 表达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敬仰的感情,真是一个卓越的比喻。

徐志摩的《泰山日出》赏析

原文

泰山日出

振铎来信要我在《小说月报》的泰戈尔号上说几句话。我也曾答应了,但这一时

游济南游泰山游孔陵,太乐了,一时竟拉不拢心思来做整篇的文字,一直埃到现在期限

快到,只得勉强坐下来,把我想得到的话不整齐的写出。

我们在泰山顶上看出太阳。在航过海的人,看太阳从地平线下爬上来,本不是奇事;

而且我个人是曾饱饫过江海与印度洋无比的日彩的。但在高山顶上看日出,尤其在泰山

顶上,我们无餍的好奇心,当然盼望一种特异的境界,与平原或海上不同的。果然,我

们初起时,天还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的铁青,东方些微有些白意,宇宙只是——如用

旧词形容——一体莽莽苍苍的。但这是我一面感觉劲烈的晓寒,一面睡眼不曾十分醒豁

时约略的印象。等到留心回览时,我不由得大声的狂叫——因为眼前只是一个见所未见

的境界。原来昨夜整夜暴风的工程,却砌成一座普遍的云海。除了日观峰与我们所在的

玉皇顶以外,东西南北只是平铺着弥漫的云气,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

绵羊,交颈接背的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辨认得出。那时候在这茫茫的云海中,我独

自站在雾霭溟蒙的小岛上,发生了奇异的幻想——

我躯体无限的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这巨人披着散发,

长发在风里像一面墨色的大旗,飒飒的在飘荡。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

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唤;在崇拜,在祈祷,

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悲喜交互的热泪……

这泪不是空流的,这默祷不是不生显应的。

巨人的手,指向着东方——

东方有的,在展露的,是什么?

东方有的是瑰丽荣华的色彩,东方有的是伟大普照的光明出现了,到了,在这里了……

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云底工作;

无数蜿蜒的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

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

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地驰骋……

云海也活了;眠熟了兽形的涛澜,又回复了伟大的呼啸,昂头摇尾的向着我们朝露

染青馒形的小岛冲洗,激起了四岸的水沫浪花,震荡着这生命的浮礁,似在报告光明与

欢欣之临莅……

再看东方——海句力士已经扫荡了他的阻碍,雀屏似的金霞,从无垠的肩上产生,

展开在大地的边沿。起……起……用力,用力。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的跃出了地平,

翻登了云背,临照在天空……

歌唱呀,赞美呀,这是东方之复活,这是光明的胜利……

散发祷祝的巨人,他的身彩横亘在无边的云海上,已经渐渐的消翳在普遍的欢欣里;

现在他雄浑的颂美的歌声,也已在霞采变幻中,普彻了四方八隅……

听呀,这普彻的欢声;看呀,这普照的光明!

这是我此时回忆泰山日出时的幻想,亦是我想望泰戈尔来华的颂词。

(原刊1923年9月《小说月报》第十四卷第九号)

注① 振铎,即郑振铎(1898—1958),作家、编辑、文学活动家。他是文学研究会

发起人之一,当时正主编《小说月报》。

赏析

有才华的作家跟一般的作者相比,就是有点不一样,那怕是应命而作,那怕是匆促

成章,也总会显露出一些天才的麟爪来。

《泰山日出》是篇应命之作自不待言,这在文章的小序中已有说明(第一段即小序)。

更重要的是,泰戈尔作为东方文学的泰斗,不仅有“天竺圣人”之誉,还是获诺贝尔文

学奖的第一位世界性诗人。在他一九二四年来华访问前夕,“泰戈尔热”已来势汹涌。

为“泰戈尔专号”写颂词,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徐志摩以“泰山日出”来隐喻泰戈尔

的文学创作和来华访问,表达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敬仰的感情,真是一个卓越的比喻。

这是何等倾心的盼望、何等热烈的迎候,何等辉煌的莅临!诗人以他才华横溢的想象和

语言,描绘了一幅令人难忘的迎日图:

我的躯体无限的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这巨人披着散发,

长发在风里像一面墨色的大旗,飒飒的在飘荡。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

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唤;在崇拜,在祈祷,

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悲喜交互的热泪……

这泪不是空流的,这默祷不是不生显应的。

巨人的手,指向着东方——

东方有的,在展露的,是什么?

东方有的是瑰丽荣华的色彩,东方有的是伟大普照的光明——出现了,到了,在这

里了……

这里的想象和构图都是不同凡响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文章通篇描写的只是泰山

看日出的情景和幻想,欢迎泰戈尔来华只在结尾提到。诗人的潇洒,诗人的才华都体现

在这里:徐志摩并不把为泰戈尔来华写颂词的大事,当作一项精神负担,照样游山玩水,

乐而忘返。他不想为文苦吟,而是兴之所至,全凭灵感。但他能把切身的经验感受调动

起来,融入一种更有意味和张力的艺术创造,即使偷懒取巧,也表现出偷懒取巧的才气,

不失基本的艺术魅力和奇思妙笔。正因为此,这篇《泰山日出》仍比一般平庸的颂词要

高明十倍。这不仅体现在作者笔笔紧扣泰山日出的奇伟景观,却又每笔都蕴含着欢迎泰

戈尔的情思与赞美方面;而且反映在独特的个人经验与普遍情感的融合方面。特别是前

面长风散发的祷祝巨人的描写,以及临结尾时写这巨人消翳在普遍的欢欣里,叫人产生

许多想象和联想,最能体现徐志摩的才情和创造性。

然而,这究竟是匆促成篇之作,诗人的才气也未能遮掩艺术上的粗糙。首先是这篇

文章的文体感不强,前面一大段是散文的文笔,是细致的经验与感受的实写,而后面的

文字语气则明显是散文诗的,是抒情的、幻想的、暗示的。这两种文笔虽然各自都很美,

但放在一起则很不和谐。本来,传统的、经验的文体感不强也不要紧,伟大的作家往往

是新文体的创造家,只要自成一体,具有自身气脉、神韵的贯通和完整性。艺术创格是

好事。但问题在于这篇《泰山日出》恰恰气韵上前后不够贯通,没有浑融境界,不能自

成一格。艺术创造毕竟不是一种可以矜才使气的工作,它需要的不仅是才华,还有全神

贯注的精神投入和艰苦的艺术经营。完美的作品,总是才华与自觉艺术经营的平衡。

 古人以“泰山北斗”来喻指人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以下是我整理的李梦阳《泰山》的赏析。

《泰山》原文:

 年代: 明 作者: 李梦阳

 俯首元齐鲁,东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

 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泰山》注释:

 泰山:在山东省中部,绵亘济南、泰安、历城、长清等市县间,主峰在泰安市北。

 齐鲁:西周时二诸国,在今山东境内。

 扶桑:神木名,传说日经其上。

 碣石:古山名。在河北昌黎西北。《书·禹贡》:“夹右碣石,入于海。”

 “君看”二句: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曾至泰山封禅,今存石刻。

  《泰山》诗人李梦阳档案:

 李梦阳,明代文学家,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前七子”之一,与何景明并称文坛领袖。出身寒微。曾祖父赘于王氏,父恢复李姓。弘治六年(1493)举陕西乡试第一,次年中进士。因连丧父母,在家守制。直到弘治十一年,出任户部主事,后迁郎中。弘治十八年四月,因弹劾"势如翼虎"的张鹤令,被囚于锦衣狱,不久宥出,罚俸三个月。出狱后,途遇张鹤令,李梦阳扬马鞭打落其两齿,可见他嫉恶如仇的强硬态度。郭卓茂称李梦阳为:“有明一代中国文坛上胆大包天的诗人”。正德元年(1506),因 替尚书韩文写弹劾刘瑾奏章,被谪山西布政司经历,不久又因他事下狱,赖康海说情得释。刘瑾败,复起任原官,迁江西提学副使。后因替朱宸濠写《阳春书院记》而削籍。 李梦阳鉴于当时台阁体诗文存在"□缓冗沓,千篇一律"的弊端,决心倡导复古以救其痿痹,确有一定进步作用。他认为"宋人主理不主调,于是唐调亦亡"(《缶音序》);同时也鄙弃中晚唐诗,认为"至元、 白、 韩、孟、皮、陆之徒为诗,始连联斗押,累累数千百言不相下,此何异于入市攫金、登场角戏也"(《与徐氏论文书》)。主张古诗学魏晋,近体学盛唐。他的主张影响甚大。《明史·文苑传》说他与何景明"倡导复古,文自西京、诗自中唐而下,一切吐弃。操觚谈艺之士,翁然宗之"。然而,李梦阳过于强调格调、法式,未能很好地从复古中求创新。尤其在他与何景明的辩论中,意气用事,论点更趋偏激,导致刻意古节、泥古不化的流弊,甚至走上抄袭剽剥的道路,反而扼杀诗歌创作的生机。直到晚年,他有所悔悟,在《诗集自序》里,承认"真诗乃在民间",而自己的诗是情寡词工,并非真诗。

《登泰山记》抒发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赞颂之情。

《雨中登泰山》是李健吾的一篇散文。作者写登泰山时遇雨,观赏到烟雨变幻中泰山的奇特风光。通过对雨景的描写,表现了写登山的“雨趣”和雨中赏景的感受,从而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登泰山证》在写作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中心突出,繁简得当。山水游记写景、状物都有明确的中心。此文的中心是登泰山观日出,作者便以此为主线贯穿全文,使所有描写都不至于散漫无归,因而组织结构主次分明,繁简适当。此文第二段开头写登山前的情况,因与登山观日关系不大,笔墨就非常简省。

虽然京师至泰安路途迢迢,行程非止一日,作者仅用了二十来字交代,而把登山的经过和观日的情景写得很详细。至于如何下山则不加详述,只略提道中所见的名胜古迹。桐城派散文崇尚“雅洁”,反对“芜杂”,尤其是姚鼐的此类游记,晶莹澄澈,明润无疵。这种特色,于此可见一斑。

扣住时令,景物鲜明。作者是在深冬岁暮乘风雪游览泰山的,因此通篇描写都紧扣住景物的时令特征。如写登山则“道中迷雾冰滑,碰几不可登”;山顶所见之晚景则“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在日观亭坐待日出,又感到“大风扬积雪击面”;日出前后的山巅、群峰等等。

无不扣住作为时令特征的白雪。作者采用这种写法,寥寥几笔就使鲜明、壮美的泰山冬季景物跃然纸上。语言优典,和谐流畅。《登泰山记》文章短小,文字精炼。如叙述自京师至泰安的行程,连用“乘”、“历”、“穿”、“越”四个动词,自然贴切而不雷同。

作者还能细密、深刻地观察景物,择用最富表现力的词语,如“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句中的一个“负”字,就准确地反映出白雪覆盖泰山的景象;一个“烛”字,又表现出雪光与日光争相辉映的奇景,语言精妙之至。在句法上,此文以单句为主,又杂以对句;多短句,也适当运用一些长句;因此读起来抑扬起伏,和谐流畅,犹如优美的散文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341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