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糟糕的母女关系延续四代人,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一段糟糕的母女关系延续四代人,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第1张

2013年,英国国民心理学家奥利佛·詹姆斯收到了一封求助信:一位母亲想改善与7岁女儿的关系。女儿不但脾气暴躁,还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比如,母亲在一个地方站着,女儿会大声指责:“你站这儿不对,站那边去。”

心理学家为了找到症结所在,进行了深入探究,结果惊讶地发现:糟糕的母女关系,已经在这个家族延续了整整4代,可追溯到100年前。

第一代母亲出身寒门,但嫁入了上流 社会 ,内心有些自卑。更加不幸的是,她生下的女儿远不及自己美丽。于是,这位母亲把心中的怨恨,通通发泄到了女儿身上。为了不让外人看到女儿的脸庞,母亲给婴儿罩上了头巾,并且一罩就是一辈子。

当罩着头巾的女孩,成为第二代母亲后,她在日记中写道:“女儿很难对付,经常大喊大叫,直到得到想要的东西。从出生到长大,她一直吵闹,很难管教。”

到了第三代母亲,“坏女儿”的规律仍在。母亲抱怨女儿贪得无厌,总是不停尖叫吵闹。

第四代母亲求助于心理医生,希望能改善糟糕的母女关系。

著名的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中说:“有毒行为可循环数代,虽然每一代上演的家庭戏中,演员有所改变,戏码看似不同,但最终导致的结果都是痛苦和折磨。”

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但同时又信奉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准则。不论家庭成员间存在多大的问题,大家都会把它当做“房间里的大象”,集体保持沉默,视而不见。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推荐《原生家庭》时写到:家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但我们的文化只让我们看到前者,而否认后者的存在。

父母孩子心中种下 情感 的种子,并伴随孩子一生。有些父母种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而有些则是恐惧、自责或负罪感。这些伤害就像毒素一样,蔓延至孩子的整个身心,痛苦也会随着成长不断加深。

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一书中,将这些不断贬损,伤害甚至虐待孩子的父母,称作“有毒父母”。

举三个例子:

1不称职的父母

苏珊博士的一个患者,在8岁时,母亲生病抑郁,父亲又忙于工作。孩子只能承担起料理家务、照顾弟妹的责任,甚至还要负责逗母亲开心。他不得不接过父母的重担,被剥夺了童年,成为小大人。

这种与父母交换 情感 角色的孩子,一生被无力感和自责支配。而父母反而像弱小的孩子,推卸了父母应尽的责任。

2操控型父母

有些父母有“空巢综合征”,对孩子的长大离开有种病态的恐惧,认为孩子的独立是对自己的背叛和遗弃。所以他们采取种种手段,对孩子进行操控。

比如,利用 情感 绑架“如果你不回来看我,你就不再是这个家的一员了”、“你这样做,等于在我心口上插了一刀”。

再比如,利用金钱让孩子依附于自己;把子女当做什么都做不好的小孩来对待;制造一些状况,让孩子“需要”自己的帮助。通过播撒恐惧或内疚的方式,来操控子女。

3言语虐待型父母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父母是整个世界的中心。当父母做出负面评价,比如“你可真蠢”、“你要是没生出来多好”,孩子并不会从其他角度来审视、质疑。就算是打趣,孩子也分辨不出是玩笑,还是事实。

可是,不论父母是因为争强好胜,还是追求完美,只要用恶毒的语言贬损孩子,它就像给牲口烙上烙印,在孩子心中留下伤痕。

俗话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但是,就算孩子为父母不合理的行为,进行合理化地自我欺骗时,伤害仍在。

《原生家庭》中提到:有毒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

家庭体系并非父母的发明,而是通过一代一代积累出的观念。

比如,有些家庭强调孩子感受的重要性:鼓励孩子尝试;不怕孩子犯错误;认为孩子有叛逆心是正常的;不能故意伤害孩子。

而有些家庭,则认为孩子是“二等公民”:孩子不论如何都要尊重父母;凡事必须按父母说的做,否则就是错。而正是这些错误的家庭观念,滋生出了父母的有毒行为。

有些错误观念是口头上的 ,比如“离婚是错误的”。父母宁可把孩子束缚在一段没有爱的婚姻里,也不许孩子离婚。

幸好,口头观念更容易被审视、分辨。但当现实与父母的观念相悖时,父母通常会抗拒不接受,甚至不惜颠倒黑白来维护自己的观点。

而有些观念则从未说出口,只隐含在日常的行为中 。比如有的家庭隐含着这样一个理念“父母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那么,当孩子结婚成家后,无法把父母置于自己生活的首位,无法事事取悦父母,就很容易引发家庭矛盾,甚至冲击自己的婚姻。

在有毒的家庭体系中维持平衡,就像走钢丝。为了不让生活失去平衡,父母甚至会制造更多的混乱。比如母亲在家闹得天翻地覆,这样孩子就会因为自责,而听话地回家。

这种家庭观念要求的顺从,不是个人的自由选择,而是服从于压力。只有通过牺牲自己的需要和追求,才能换来偶尔的肯定和安全感。

为了改变自暴自弃的生活模式,掌握生活的主动权。《原生家庭》提出了几种策略,帮助我们重新界定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与父母相处的新模式。

1明确自我界定

我们如何在照顾好自己,和关心父母的感受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这就需要一个自我界定。

就像操控型父母,常常以“帮忙”为由,介入成年子女的生活。但子女通常并不敢维护自己的权力,甚至会说“还能怎么办,他们可是我的父母啊”。

这就是因为混淆了 “自我界定”与“自私自利”的区别 ,而后者常常让人感到内疚。就像有些人做重大决定时,都背负着对父母过度的责任感。

所以,改变的第一步就是将“自己的需求”和“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区别开来。

2少一些反应,多一些回应

当父母责备子女忘恩负义时,有人会反驳:“不,我没有,我总是为你们着想,尽力避免伤害到你们,但不论我做什么,你们永远都不满足。”

这只是一种自动的反应,也是一种道歉、证明和解释。但是,“让父母明白”有时是一种无谓的努力。只要你还渴望父母的认可,就只能受父母的摆布。

苏珊·福沃德博士提出了一种 “非辩护性回应” 。它是指,用一种有节制而温和的方式,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

比如,面对父母的指责,可以回应说“让你伤心了,我很抱歉”、“我知道,但我需要考虑一下”、“你当然有权坚持你的意见”。

这种回应,不但能意识到自己的感受,还能阻止矛盾激化,不必因极力辩解而把自己逼到绝境。

3恰当地表达愤怒

在有些家庭,只有父母才能发泄愤怒,而孩子只能压抑自己的情绪。所以,当孩子长大后,常常不知如何处理自己的愤怒。

有人会把怒火变成抑郁,甚至疾病;有人会变成内心的痛苦折磨;有人用酒精麻痹自己;而有人会变得好斗多疑。但这些方式都无法帮我们摆脱父母的控制。

苏珊·福沃德博士从心理治疗角度,提出了三种方法:

第一, 不压抑自己的感受

就像喜悦和恐惧一样,愤怒本身也无关对错,所以要允许自己愤怒。

同时,愤怒是在传递一些信息。比如,你的权力被践踏;你正在被侮辱或利用;没人关心你的需求。所以,当你感到愤怒时,就意味着需要做出改变。

第二, 发泄出愤怒

发泄愤怒,不是指用暴力或言语去伤害侮辱其他人。

你可以和信任的人多聊聊你有多生气;用力捶打枕头;假装和生气的对象说话,等等。毕竟,只有发泄出怒火,才能应对愤怒。

第三, 把愤怒转化为自我定义的动力

愤怒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帮你认清自己的界限,并且不在为改变父母而做徒劳的斗争。

比如,你可以把“我很愤怒,因为我爸从来不让我过自己的生活”,变成“我不会再允许我爸控制我,诋毁我”。

和父母对峙,就是要讲明白自己痛苦的过去,和艰难的现在。这将是你做过的最恐惧,但也最赋能的事情。

表面上看,对峙的结果往往令人失望。因为,父母通常会对自己曾经的行为矢口否认、泪水涟涟,或者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大发雷霆。

但是,在心理学中有一种说法 “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想办法解决对父母的恐惧、内疚和愤怒,你就会把这些情绪转移到配偶和下一代的身上,这也体现在“有毒行为会代代相传”。

事实上,与父母对峙,直面自己内心最大的恐惧,这将使你和父母之间的力量平衡,开始发生变化。

与父母对峙,不是为了惩罚他们、发泄愤怒或者寻找补偿。而是为了直面他们,克服恐惧,告诉他们事实,并为今后的关系定位。

苏珊·福沃德博士提到,与父母对峙时,写信或面谈的 内容应该包含四点 :这就是你曾经对我做的、我当时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它怎样影响了我的生活、我现在对你们的要求。这四点内容,可以确保在对峙时,思路清晰,表达准确。

当对峙尘埃落定时:

如果父母表示理解,愿意承担一部分责任,那么就会建立起一种更 健康 的关系;

但要是不久又恢复原样,如果你不愿回到之前的生活状态,就只能保持疏远,建立一种流于表面的关系;

如果对峙后,父母采取变本加厉的敌对态度,苏珊·福沃德博士提出了一个“实验性分离”的阶段,中断三个月的联系,把更多精力用来经营自己的生活,然后作出最终决定。

在**《战争 游戏 》中,一台计算机被编写了程序,即将启动一场全球核战争。可是,一切改变程序的努力都失败了。最后关头,计算机自己停下来,说: “有趣的 游戏 ,获胜的唯一办法就是退出 游戏 。”

对于有毒家庭中的孩子来说,“试图改变父母”也是如此,耗尽精力、又徒劳无功,也许唯一的方法就是放弃抗争。

在中国谈父母的不是 是一件很难的事

因为总是有一句话把你怼回去——“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孝大于天!这是两千多年来的孝道文化留下来的铁律。

但是呢 就像坏人也会变老成为坏老头一样

为什么不会有人渣生了孩子变成了父母呢?

感谢媒体,让我们知道了那些过分的父母

让我们能够理性的看待“孝道”这件事

美国有一本关于家庭关系的书 叫做《toxic parents》

直译过来应该是《有毒的父母》

但是它的中译本名字叫做《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其中意味我按下不表 看客自行体会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在推荐序中说道

中国人有私德而缺乏公德。

为什么

因为私德的核心是孝道,是孩子要无条件地遵从父母的规则,

这是“非如此不可”的、必须做的东西。

相反,公德的核心是良知,

但在家里过度孝顺的我们到了社会上就忍不住想放肆破坏公德都会给我们叛逆的快感。

可以说,破坏公德就是过度孝顺的阴影。

所以,看到此次勇敢站出来发声举报“父亲”的女孩,

我们应该多一些理解与同情,多多予以支持

不应该用愚昧的、病态的孝道来谴责她

毕竟,她与母亲 ,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设身处地想一下,若不是退无可退,谁愿走上这条“绝路”?

只有释放了内心的悲痛与愤怒,只有将责任归于那些应该负责的人——你的父母后,真正的解放才能降临。

当你把父母的感受当做你大部分人生决定的基础时,你正在放弃自己的自由选择权。如果在你心中父母的感受永远占首位,那么你的人生将会由他们驾驭。

如果不能认清主要的责任方,你就会一辈子把这个重担放在自己的肩膀上。

如果你一直因此责怪自己,你的内心就会永远充满耻辱和自我憎恶,你就会不断地惩罚自己。

以上三条,是我从书中摘取的建议,作者从大量的心理治疗案例中给出这些建议

如果你不是当事者 你也许体会不到它的用处

甚至还会不认同

但是 我不是写给你看的 懂的人自然懂

很多来自有毒家庭的孩子长大以后都对爱的含义和感受感到困惑。

他们的父母打着爱的旗号,实际上却并没有赋予他们真正的爱,

反而令他们觉得爱是一种混乱的、 戏剧性的、令人困感甚至痛苦的情感——他们必须要牺牲自己的心愿和梦想才能成全爱。

很明显,他们感受到的并不是爱。

爱的行为并不会折磨你,也不会让你失控,更不会让你产生自我憎恶。

拥有健康的情感。当有人爱你时,你会感到被接受、关怀、珍惜和尊重。

真正的爱带来的是温暖、愉悦、安心、稳定和内心的平静。

成者不知道怎样爱你。尽管这个事实很可悲,你也只能选择接受。

而当你清晰地了解到父母的局限性和自己遭受的损失后,

你也将为自己的生命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开始接纳那些真正爱你的人,

他们会赋予你应得的、真正的爱。

备注:本文引用部分全部来自于《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

希望以此能够帮助到遭受不幸的你 ,给你以力量。

看得出你这人知恩图报,重情重义,但这个世界是圆的,任何事物都会有变化,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既使付出也要理智,有度才好,可以理解你的心情,真诚付出,得到的却是失望,疏远甚至是背叛,会很痛苦。但反过来想,付出是为了什么?为了得到吗?还是为了还情还债?既然还了还忧郁什么?曾经的已过去,现在的因只为将来的果,想开些,拿出当初创业的劲头,从零开始吧,多找些交心的朋友聊聊天,转移下注意力,甚至可以去看看心理医生帮助解决心里郁气,祝重新崛起

人们观看**,因为与**主人公之间的情感发生共鸣而引起人们的暴风式的哭泣,在**层出不穷的时代,想了解下哪些**最容易触动人们的泪腺吗下面为大家整理出一份**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10部哭到崩溃的**

1、寻梦环游记

该部**上映之时许多人观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为了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无意中去到另外一个世界与太爷爷相遇的故事,剧情中关于死亡的三种境界论调令人耳目一新,故事走向非常的煽情。

2、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记录战争时期的**,讲述的是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贪财又好色的辛德勒良心发现,在集中营中拯救无数人的故事,最后散尽家财。

3、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这部动漫是新海诚的一部作品,主要讲述的两个不同时空的男生和女生,意外灵魂交换,之后隔着一个时空彼此熟悉的过程。画面一如新海诚的风格,非常精美。

4、初恋这件小事

属于比较早期的泰国**,主要讲述的是女主喜欢同年级的男神,为了男神,她从一个平庸的灰姑娘变成一个很漂亮的学霸,过程非常的辛酸,经历过的人会感同身受。

5、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

大话西游作为周星驰的经典作品之一,讲述的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情感纠葛的故事,故事带有喜剧的成分,但是细细品味,人们能在**人物中找到自己的身影。

6、忠犬八公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老爷爷和一只狗的故事。狗已经陪伴老爷爷很多年了,某天老爷爷如常出门后,再也没有回来,小狗一直在老地方等待着主人,怎么也不离开。

7、当幸福来敲门

一部比较励志的**,讲述的是一个父亲离婚带着儿子工作,其间他们睡过地铁站、流浪汉收容所等等地方,遭受许多打击,最后他努力做的工作终于获得了成功。这部**,带人狂风哭泣过后看到过光。

8、阳光姐妹淘

一部讲述女生之间友谊故事的**,一群女生中,总有一个最漂亮的,最霸气仗义的,最逗比的,最柔弱的,从读书时候开始,一直到若干年之后再次重聚,**中的某些情节,当你经历过的话,情不自禁,就开始鼻酸。

9、小王子

小王子的经典程度想必不用多说,**版本的讲述的是一个被母亲规划好未来的小女孩偶遇隔壁喜欢飞行的老爷爷,之后开始挣脱限制做自己,故事中夹杂着在另外一个星球上的有关于小王子的故事。

10、风雨哈佛路

该部**讲述的是一个父母吸毒家庭贫穷的小女孩,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考上哈佛的故事。故事不鸡汤,影片真实的展现出一路的各种挫折和令人崩溃的问题,除了强大,我们别无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358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