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大沽炮台,一名士兵在乱军中逃生,并返回了老家湘西。1902年12月28日,在湖南一个叫“镇筸”后来改叫“凤凰”的偏僻地方,一个肥壮得像一头小猪的孩子出生了,家人给他取名沈岳焕,后来改成了沈从文。
4岁时,沈从文肚子生蛔虫,人变得面黄枯瘦,他爹妈每天用草药蒸鸡肝给他当饭吃。6岁时身上生疹子,被人抱着难受,躺下又咳嗽发喘,只得睡在阴凉位置的竹席上,他爹妈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准备好了一副小小棺材。幸运的是病好了,从此肥壮的他瘦得跟猴儿精似的。
6岁时,沈从文上小学。由于妈妈从小教他识字,外祖母给他糖吃,沈从文上学前已认识600多个字,加上记忆力好,沈从文感觉学习很轻松。私塾教育呆板无趣,加上结识了高年级的坏学生,沈从文开始逃课,成天在日头下四处晃荡。
他充满好奇,“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得烧红时在水里一淬方能坚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作成?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整齐齐?”
他四处观察,“各处去看,各处去听,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烧碗处土窑被雨以后放出的气味……蝙蝠的声音,一只黄牛当屠户把刀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面拨剌的微声……”
他看铸刀,看捕鱼,看织篾。他偷人家果园里的李子枇杷,还唱山歌气人家。他到河边看屠户杀牛,熟悉杀牛流程。他亲历家人擦枪闹革命,到城头看对河砍头杀人,看到被杀者临死前惊惶、颓丧、埋怨的眼神使他一辈子厌恶滥用权力。
由于经常逃课,在家被父母关起来不给饭吃,在学校被老师罚跪。不给饭吃的时候往往是姐姐偷偷拿东西给他吃,他吃饱了就睡。罚跪的时候沈从文常常瞎想,想象天上的风筝、水里的鳜鱼、山里的果实。他后来在文学方面的想象力就是那时候培养起来的。
13岁时,沈从文参军了。当地设立军官团,士兵们常常成群结队穿过街头。沈从文觉得军人体格健壮、精神饱满、灵活神气,觉得当兵是个不错的出路,家人也乐得同意(既有军饷,又免得沈从文整天去瞎玩),于是就参军了。每天就是早上跑步,不跑步就擦枪,到饭点就冲向厨房,期待着锅里热腾腾的豆芽和米饭,以及一周仅一次的四两肥猪肉。
第一次清乡剿匪,出发前军队给每人发一块现大洋。沈从文立刻买了一把小尖刀,把刀插在裹腿上,得意洋洋的去吃了一碗汤圆,“似乎一有了刀子,可不愁什么了”。一边享受沿途寨堡有钱地主乡绅的蒸鹅腊肉款待,一边堤防当地人放冷枪,常常是“啪的一声枪响,我们便倒下了一个”。部队到来之前土匪早藏进深山老林,所谓剿匪,就是驻防在当地,要么到街上四处捉人,要么等待当地地主、民兵团押送“土匪”来,押来的很多都是老实人,缴纳金钱枪支就释放,没钱缴纳的就打,打到招供为止,第二天就拉去砍头。
日子实在是寂寞无聊,他们砍竹子钻孔吹箫,大街上呜呜喇喇的引人注目;他们上山设置陷阱抓黄鼠狼,剥下来的黄鼠狼皮用米糠塞满晒干拿来装东西;他们下田用鸡笼罩鲤鱼鲫鱼,捉的鱼用黄泥包好塞到热灰里去煨熟分吃。他们每月领了五块钱军饷,就打牌九,喝当地烧酒,吃猪肉牛肉,偶尔吃一顿狗肉,“把那一腿狗肉皮肤烧烧,再同一个小副兵到溪边水里去刮尽皮上的焦处,砍成小块,用钵头装好,上街去购买各样作料,又回到修械处把有铁丝贯耳的瓦钵,悬系在打铁炉上面,自己努力去拉动风箱,直到把狗肉炖得稀烂。”
见惯了砍头杀人,沈从文更喜欢接触自然、接触朴素的勤劳的人。他常常去熔铁工厂看工人铸铁,他喜欢他们裸着胳膊挥舞铁锤,喜欢他们把一块块发红的铁块淬入水中,喜欢他们不干活时围着一大钵狗肉喝酒说胡话,喝多了即便天冷也要去游泳证明胆气。沈从文常常加入他们,帮他们拉风箱,他喜欢这些勇敢而勤快的工人。
15岁时,部队来了一个秘书,给他们带来了新奇的事物,电灯是什么样子,鱼雷是什么样子,火车是什么样子。带来的还有一箱书籍,秘书给沈从文讲述《词源》里诸葛亮的故事,沈从文对这些书爱不释手,并在秘书建议下开始订阅报纸识字。有一天沈从文走在路上,迎面而来的女人看到他掉头就走,因为看到他身上穿的军装。沈从文被伤自尊了,军人是被人厌恶的,而他觉得自己是个读书人,应该受到尊敬,于是开始发愤练字、读书。亲戚家有一箱《说部丛书》,他几个月就看完了,他不喜欢讲大道理的书籍,他喜欢描述生活现象的书籍。
17岁时,家人给他安排相亲,给了四个身材苗条的女孩让他选,他没选。因为他有自己的打算,他以为他会和另外一个白脸女孩结婚,他成天给她写情诗,结果被白脸女孩的弟弟骗走了他保管的家里的存款。他害怕极了,就逃离家庭和部队,花了将近两个月坐船到达辰州,在船上每天都是吃辣椒就饭,喝寒冷的北风,然后躺在温暖松软的棉衣上听人讲粗野的故事。他后来的小说中对人物的准确描写(尤其是女性)、对语言的灵活运用(俗语、双关语、比喻)就是那时候学来的。
20岁时,有个同乡给他介绍了军队文件收发员的工作,一个月九块钱。军队要去四川,别人参军是想发财和娶媳妇,他想去看看巫峡长什么样,于是就又参军了。他们渡竹筏,睡草堆,看流星,他后来把这段经历写成了小说《边城》。
从四川回来后,沈从文写公文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便担任军官的书记。军官是个文艺中年,他收藏的书籍、画册、瓷器、碑帖都归沈从文保管,沈从文没事就翻来覆去的看,慢慢就看懂了,这些为他后来在古代服饰的研究打下了基础。由于读书时间多玩耍时间少,以前的同事渐渐的和他疏远了,他就常常一个人带书到山上看,倦了就看天上移动的白云、河里流动的叶子。他还是感觉日子寂寞苦闷。
不久,县里设立一个报馆,沈从文就去报馆工作了,开始看《新潮》《改造》杂志,开始接触新思想,过去喜欢的是生活现象、自然景物等表面的事物,现在开始对人生的经验、思考、智慧等深层次的抽象知识感兴趣。各地为了加强自治水平,开始兴办各类学校,沈从文经常去看他们学习、打球、玩闹,心中满是羡慕。一场持续四十天的大病和一个健壮的朋友溺水身亡使得沈从文开始思考生活的方向,假如这次病死了,很多东西没有见过,很多地方没有去过,沈从文不甘心:“知识同权力相比,我愿意得到智慧,放下权力……为自己一点点理想受苦,不能随便马虎过日子,不能委屈过日子。”
1923年,沈从文21岁。世界很大,沈从文想去看看。从湖南到汉口、郑州、徐州、天津,最后到了北京,沈从文带着一卷行李,呆头呆脑的站在车站门口,开始了北漂生涯。
1931年,沈从文29岁,在青岛写下这段经历。
1934年,沈从文出版《从文自传》,通过大量的趣事、丰富的细节、真挚的情感、悲天悯人的情怀,讲述他的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讲述他接触的自然、接受的教育、喜爱的事物、培养的意志、经历的生死、经历的人生方向的转变,讲述一个农村少年成长的人生故事。次年,周作人把这本书列为“一九三四年我所爱读的书籍”中的三本之一。
沈从文简介与生平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 苗族,湖南凤凰县(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 治州)人,30 年代知名作 家、历史文物研究家、文体家。他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 要表现者和反思者,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 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 生。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 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 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 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 选人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 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 多得的“文体 作家”。 散文独具魅力,为现代散文增添了艺术光彩。一些后来的作家 曾深受他创作风格 的影响。 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 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小说写得平静、哀怨,美 丽中透着 悠长的感伤。
他写湘西的乡下人,钟情于未被都市污染的 人们,但又对现代文明罩在人性身上的暗影,生出厌倦的 情感。 代表作《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 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 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 土小说。 晚年醉心于文物研究,对服饰、瓷器、锦缎丝绸、旧版经文,多有心得。一本《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简介,林林总总,巍巍大气,像 他的小说一样,流动着祥和 沈从文生平14~15 岁时,他投身行伍 ,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浪 迹湘川黔边境地区,随军辗转于湘、川、黔三省边境一带,开始接 触中外文学作品 1922年他到北京,受到五四新文学运动的 影响。 1924 年开始文学创作,在《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此后 一发而 不可收。 同年与胡也 频合编《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 1928 年到上海与胡 也频、丁玲编辑《红黑》、《人间》杂志。 1929年 时,任教于中国公学,这时沈从文的作品已颇 有名气了。 20 年代末到抗战爆发的七八年间 ,出版了小说 集《好管闲事的 人》《石子船》《老实人》《月下小景》等二十多部小说集沈从文简介,成为 当时新文学领域中小说创作数 量最多的作 家之一。
1930 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 1934年起编辑北平和天津的《大公报》副刊《文艺》。这一时 期是他创作生命的高峰期。那时他已写下了《边城》、《湘行散 记》等,不久,苏雪林、刘西渭等都撰文肯定了他的创作,可谓声 名鹊起,一时气撼文 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 任教。 1946 年回到北京大 学任教。编辑《大公报》、《益世报》等文学副 1949年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 物质文化史的研究,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 的研究。 1957 年被动放弃了 文学生涯。 1978 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致力于中国古 代服饰及其他史学领域的研究。研究成果有《唐宋铜镜》、《龙凤 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著作 1980年曾应邀赴美 国讲学。 1982 年增补为中国 文联委员。 1988 年病逝于北京 代表作从1926 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鸭子》开始,沈从文出版 了7O余 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 产作家。 至40 年代刊行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 其他》、《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 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 《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 沈从文的著作除前面列举的外,还有论文集《沫沫集》、《废 邮存底》、《云南看云集》,批评专集《现代中国作 家评论选》, 以及多种沈从文的选集和多卷本《沈从文文集
作为京派的代表,沈从文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写了那么多作品,塑造了无数的人物形象,包括水手、船夫、城市贫民、大学教授等等。每个人物形象都是丰满生动的,那么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呢?
崔璀插图
沈从文笔下女性形象塑造得最成功的是《边城》中的主人公崔璀。崔是一个单纯的女孩。她从小在湘西农村长大,是爷爷带大的。她没有上过学,但她有一颗向往爱情的真诚的心。她对诺颂一见钟情。哥哥天宝爱上她后,她拒绝了天宝的爱情,间接导致了天宝和爷爷的死亡,诺松也离开了家乡。然而,一系列的打击并没有击垮崔璀,她站在祖父的岗位上,等待着诺的归来。崔璀既有温柔可爱的一面,也有坚强忠诚的一面。她是沈从文理想中的“爱”与“美”的艺术形象。
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也是《边城》。肖,父母早逝,没上过学,对婚姻也没什么概念,12岁就成了童养媳。她无法抗拒,也无法抗拒。萧失贞后,面临的是沉沦的池子还是卖身。后来,他没有因为生了儿子而受到惩罚。肖在儿子12岁时成了丈母娘。可以说,肖骁的生活极其简单,抱抱丈夫和儿子,做做家务,就这样周而复始地生活。沈从文笔下的沙沙是原生的,是自然生长的。她从来没有主宰过自己的命运,只能屈从于礼制的现实。她善良单纯,但也懵懂无知,是一个令人心酸的引退者。
沈从文的原名是什么?
沈从文,原名沈月欢,生于1902年,1988年逝世,享年86岁。他是现代非常著名的作家和历史学家。
沈从文的老照片
沈从文为什么要改原名?沈从文没改名的时候,参军了,有一天回家到一个镇上探亲。当他经过一位考汉字的老师时,出于好奇,他停下来说:“老师考我,考汉字的老师抬头看着他说:“你?他问,你怎么不接上门的生意?老师说:“不是这样的。老师可以只写单词,我来考。”他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沈月欢,老师一看,说:“那我就直说了。”他点点头。性格测试老师说:“岳性格所代表的山川,桓性格本身就是一个火体,与老师格格不入!”看老师的长相和谈吐,他是个很有文采的人,但他没有做自己喜欢的事。他为什么不改名字?回家后,他的耳边全是汉字测试老师的话。后来他想想自己怎么那么喜欢文学,竟然选择了当兵。他几夜睡不着,最终决定放弃武术,成为一名文学老师。他改名做了文学老师,以示决心。一听到他的名字,就知道他的文艺味。果然,他改名后,作品深受喜爱,一举成名。
其实沈月欢的原名也有很好的寓意。岳的意思是高大的山,欢的意思是明亮崭新的。通常,某人充满活力。文的父亲给他起名沈月欢,是希望他力大如山,手下百折不挠,光芒四射。每个父母都希望他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沈从文的文学成就如何?
沈从文,生于1902年,是中国现代非常著名的国家。沈从文是多民族混血儿,但他更喜欢苗族,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有苗族风土人情的描写。沈从文的文学成就很高,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其中以《萧萧》最为著名。
沈从文雕像
是沈从文的代表作,是沈从文文学成就的巅峰。20世纪,《边城》排在中国小说文献榜第二位,第一位是鲁迅的《边城》。由此可见沈从文这部作品的成就有多高。
,这部作品还被拍成了**。讲述了湘西的风土人情,用女主角崔璀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性的真善美。这部**上映时,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时至今日仍是经典佳作。
当然,除了《边城》,沈从文的文学成就还包括其他很多作品,都是沈从文在不同时期创作的。1928年,沈从文到了上海,在那里和朋友们组织了《呐喊》家杂志和出版社,这是沈从文文学成就的开始。1930年,沈从文成为青岛大学文学院讲师,与杨振声合编《边城》。
沈从文有很多作品。抗战前发表作品20余部,包括《边城》《红黑》。经典作品很多,但是很难找到像《大公报文艺副刊》这样引起巨大轰动的作品。
沈从文出轨是怎么回事?
沈从文在1930年认识了张兆和,然后他就把她当成了自己心中的女神,不断地在各方面照顾她,给她写了很多情书。经过这样的追求,张兆和在三年后嫁给了沈从文。当初,他们的婚姻很幸福。他们不仅有共同的爱好,而且对爱情充满热情。然而,沈从文的出轨事件却深深地打击了他们两人。那么沈从文的出轨是怎么回事呢?
沈从文的
其实没有人知道沈从文出轨的原因。首先,他们夫妻之间有八岁的年龄差距。另一方面,当他们的激情退去后,由于出身和教育的差异,他们之间出现了许多性格冲突。即使在政治上,他们之间也有严重的分歧。1946年后,沈从文一度精神出轨。
沈从文出轨的对象是一个叫高的诗人,当时是熊希龄的家教。有一次沈从文在拜访熊希龄时遇到了高,两人通过交谈彼此产生了好感。当他们第二次见面时,高甚至按照沈从文小说中对人物造型的一些描写来打扮自己,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沈从文的出轨只是精神上的,但还是让张兆和失望了,沈从文被这种感觉深深困扰着。他曾经把这件事告诉林,希望她能帮助自己。后来沈从文的变态情感得到了及时的遏制,高终于从这种情感羁绊中退出。虽然沈从文的婚姻并没有因此而破裂,但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多误会。
人们是怎么看待沈从文的?
沈从文生活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还只是一个来自偏远湘西的穷人。虽然他物质上很穷,但他有一种天赋,这种天赋最终感动了许多伟大的作家,后来成为了一个名人。而他后来的所作所为也让人们对沈从文的评价更加崇高。那么人们对沈从文的评价是怎样的?
沈从文的
对沈从文的评价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从一开始的贫穷到成名后的一些政治打击。可以说他经历了很多波折,但是沈从文把一生都献给了文学。、《石子船》等名著是他一生智慧的结晶,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沈从文的作品也被翻译成日文、英文等多种文字,并在一些国家引起巨大反响。他的《月下小景》已被选入大学教材,沈从文本人也两次被提名为文学奖候选人。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位作家,还是一位优秀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
还有人曾在评论沈从文时说,沈从文在西方国家的学术界有很多忠实的粉丝。在他们看来,沈从文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伟大作家。甚至有人认为他的地位仅次于鲁迅。他在湘西文化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可以说,他一直在用自己的生命和灵魂进行创作和写作,在文学领域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他的作品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教训和启示。
沈从文的故事
沈从文是民国时期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很受人们的欢迎,这源于他小时候发生的一个故事。沈从文的故事是什么?
沈从文的晚年照片
沈从文小时候很调皮。贪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沈从文怎么会例外呢?沈从文从小喜爱木偶戏,经常因为看戏耽误学业。有一次在村子里表演木偶戏,他最喜欢的孙悟空穿越火山。这个节目让他忘了去上学。直到天黑,木偶戏散场,他才不得不回家,其他同学早已放学回家。
沈从文第二天去了学校。一到学校,老师严肃而愤怒地问他:你为什么逃课,去哪里了?他无法带着悔恨回答。老师更生气了。老师把他拉到教室外的一棵树旁。老师叫他跪下。老师指着树看着他。他说,这是一棵楠木树。她每天都在成长,从不休息。你为什么不努力进步?为什么你不明白所有树都知道的道理?你愿意做一个没有出息,长不高的孩子吗?又过了一天,老师把沈从文叫到身边说,学课文!我昨天给你上了一课。你能明白我的意思。我所做的都是为了你好。别人都在努力学习,你却逃课去看戏。你要知道,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和重视,还得靠自己努力。想想我今天说的话!
沈从文受到老师对自己说的话的启发。他这次想起了自己的错误,他在心里对自己说,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自尊的人,让别人看得起他。之后,他真的做到了,长大后成为了著名的作家。这是沈从文的故事。
1980年,年已76岁的女作家丁玲竟在《诗刊》上发文炮轰自己昔日密友沈从文,文中,她指出,沈从文50年前创作的《记丁玲》、《记胡也频》都是瞎编乱造。
完了之后,她还毫不客气地大骂沈从文,说他是:“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市侩。”
事发后,沈从文并未公开与丁玲辩驳什么,但在他给好友徐迟的信里,他声讨了自己对丁玲指责的极大不满,他说:
随着这些言论的被刊发,沈从文与丁玲这对曾经亲如手足的密友便就此恩断义绝。
在他们未决裂的50多年前,即1925年,当丁玲、沈从文还只是普通北漂青年时,沈从文、胡也频、丁玲曾经长期共租一个公寓。
因为共同的文学爱好和共同的遭际,加上同是湘西老乡的缘故,丁玲与沈从文在相识不久后便成了极好的朋友。
而彼时,丁玲已是其好友胡也频的女友。
自古能成为好友者,自然免不了互相欣赏,丁玲觉得沈从文待人极为谦和,举手投足之间有一种从容淡然的风度。丁玲甚至觉得自己完全可以通过沈从文本人的文人气质及恬淡的性情,想象他笔下的风物。
而沈从文则也丁玲也很是欣赏,他在提及对她的初印象时说:
当时,三个年纪相仿的年轻人经常一起畅谈,谈话内容从文学诗歌到时事现状,几乎无所不谈。偶尔,丁玲和沈从文还会用湘西方言谈论,他们甚至经常说到停不下来。
相识不久后,三人经济窘迫的年轻人还索性合住在沙滩附近的汉园公寓。这是一个非常破烂的小公寓,但这在当时已经是他们的钱数能租到的最好住所了。
此后,从北京到上海,他们三人都住在一起,百无避忌,大被同眠。甚至被小报讽刺,他们也毫不理会。
胡也频和丁玲每次有争执时,年长他们几岁的沈从文总是跳出来当“和事佬”。有时候,两口子吵架后,沈从文和丁玲便用方言说个不停,因为听不懂,胡也频总急得抓耳挠腮,丁玲见了便忍不住大笑,如此,之前他们因争执而置的气便也瞬间烟消云散了。
合住的那段时日里,他们在顾生活的同时还要筹钱办刊物《红黑》,这种情境下,他们的生活自然会非常艰难。冬天时,他们的指头经常冻得提不起笔来。因为没钱买煤,他们竟为了取暖不得不烧旧书。
后来,他们甚至因为没钱缴房租,而沦落到只能整天在北京街上瞎逛胡走,直到夜深了,房东睡着了,他们才敢偷偷地溜回家。
那段时日里,苦难和共同奋斗的事业让三人非常团结,他们经常一起走路。从北京东城走到西城,从市中心走到郊外。有一阵子,他们因为厌倦北京的喧嚣和高房租,干脆搬到西山。此间,他们经常步行到城里,一趟就要好几个小时。
这些,都被完整记录在了沈从文的文字里。从他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对这段岁月满满都是怀念。而他对胡也频和丁玲的友谊,也可用“深厚”二字形容。
若非因为那段时日里他们情谊深厚,沈从文也不会在胡也频遇难后对他们倾力相助。
1931年1月17日,胡也频被捕。此时,正在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前身)执教的沈从文听说后,立马写信给胡适、蔡元培等好友请求援助。
为了不让丁玲母亲担心,沈从文还以胡也频的名义给丁玲母亲写信。为了救人,沈从文甚至特地赶到南京找一些国民党要员疏通。但因为局势紧张,沈从文的奔走最终无果。
1931年2月7日,胡也频遇害。此时,丁玲和胡也频的孩子才刚刚出生不久。此后,沈从文一直尽心照顾着丁玲母子。
得知丁玲已无力交付房租后,沈从文又把丁玲安置在了妹妹的住所。考虑到丁玲处境危险,沈从文又把他们母子安全护送到了湖南常德老家,并将孩子交给了他的外婆。
为了帮助他们一家,沈从文的教学工作暂时被搁置了。从此可见,他对丁玲等的感情之深厚,也足见他之重情重义。
1933年5月,丁玲被国民党特务绑架,拘禁在南京。沈从文得知后再次倾力营救,可不久后,外界传来丁玲遇害的消息。得知消息后,沈从文等一度以为她已经遇害。正在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沈从文提笔写下了《记丁玲》、《记胡也频》。
沈从文写下这些文章,自然是为了表达对当局迫害胡也频、丁玲的不满,为其鸣不平。后来,国民党之迫于压力释放丁玲,多少也是因为这些文章所引发的巨大反响。
可谁也没想到,50多年后,看到这些作品的丁玲竟会因为沈从文的这些著作而对他产生极大反感,她甚至因此而不惜与沈从文彻底决裂。
根据后来陈漱渝的统计,丁玲在这本香港版的《记丁玲》一书中,共写下了眉批、旁注127条,其中大部分为反驳之辞。
丁玲这些反驳意见中,最突出的有两条,其一是:她不能忍受沈从文以旁观者角度对左翼革命者加以歪曲和嘲弄;其二是:她认为沈从文用自己的眼光和低级趣味来描述丑化她的人格形象和生活。
但实际上,第一条显然是她身为政治家的说辞,多少是出于“为找理由而找理由”。
丁玲对沈从文《记丁玲》之不满的最主要原因乃是第二条,后来,丁玲对后来的丈夫陈明也说了实话,她说:“我最讨厌他(沈从文)拿他的眼光和趣味看生活”。
具体,沈从文看生活是怎样用自己的眼光和趣味呢?这点,丁玲没有明说,但这些让丁玲不满的所谓“他的眼光和趣味”,很容易通过丁玲的批注被找寻到踪迹——
在《记丁玲》的第65页,沈从文有一段描述是这样的:
在这一段文字的空白处,丁玲的批注是:“沈从文常常把严肃的东西,按他的趣味去丑化。我很不喜欢他的这种风格。在他的眼睛里,总是趣味。”
而在《记丁玲》的83页,沈从文在讲到丁玲和胡也频同居时,则这样记叙道:
丁玲在这一段空白处的批注则是两个字:“混蛋!”
单纯从今天这个时代看过去,若一个男性这样去描述一个女子的私生活,定然也会招致女性的反感。因为,这样的描述,多少让人联想到单纯的肉欲。这样的描述彻底惹怒丁玲,她后来气愤地直接将它定义为“瞎编乱造”,似乎是情理之中。
陈漱渝在《干涸的清泉——丁玲与沈从文的分歧所在》里曾就此事做过评价,他说:“丁玲认为,沈从文按照自己的低级趣味,把她描述成了一个‘肉体与情魔’、与湘西土娼无二致的女人,把她和胡也频的结合写成单纯肉体结合,并有意无意地在她的私生活中蒙上一层粉红颜色。”
在做这些评价时,丁玲似乎忘了:在那个新旧交替的年代里,知识分子追求自由恋爱几成热潮,她的这种种行为恰是那个时代之先锋代表。如此,沈从文将这些用艺术的方式讲述出来,似乎无可厚非。
只是,沈从文当时并没有想到,50多年后,当时代更加往前发展时,中国却会突然进入一个对男女关系讳莫如深的年代。这个年代,正是丁玲看到这本《记丁玲》的八九十年代。
在这个年代里,婚姻之外的男女关系都被认为是不正当。就算你和异性在家里跳跳舞也可能遭到邻居的举报,你还很有可能会因此被判刑。80年代风靡的那首《铁窗泪》,正是一个因为流氓罪而被判刑的歌手迟志强的独白。
一句话:沈从文所记叙的那些,本没有什么,只是,时代终究不同了。
所以,当属于那个年代独有的“开放丁玲”被拿到80年代时,一切就都有了不同的意味。何况, 此时的丁玲已是全国最知名的女作家,彼时,她还刚刚被平反。
这点,沈从文的长子沈龙朱也深以为然,他曾在谈到父亲与丁玲恩怨时说:
沈龙朱认为,丁玲看了父亲写的《记丁玲》后有那样的反应,很可以理解。
极为耐人寻味的是,无论丁玲怎样否定沈从文《记丁玲》里的相关,世人都坚信沈从文所记叙的都是事实。而这种“坚信”,在很大程度上与丁玲一生的无数段情事是分不开的。
在与胡也频同居期间,丁玲一直与另一个名叫冯雪峰的男子暧昧不清,在丁玲与胡也频、冯雪峰同住期间,她便喜欢上了这个年轻的作家。
丁玲曾在写给冯雪峰却从未交给他的信中说:
这段感情,最终因冯雪峰的理性拒绝而终结。不久后,丁玲在胡也频牺牲后与翻译冯达确定了男女关系。1931年11月,也就是胡也频牺牲几个月后,他们便同居到了一起。
1933年,丁玲与冯达一同入狱,在浙江莫干山的监狱生涯中,丁玲在狱中怀上了冯达的孩子。
1934年9月生下了一个女婴,因为怀疑自己入狱是冯达出卖的缘故,丁玲在此后不久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冯达,从此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入狱三年出狱后的1937年6月18日,在延安文艺界为纪念高尔基逝世一周年晚会上,丁玲认识了比自己小13岁的男演员陈明。
不久,丁玲主动追求了陈明,两人在不久后同居,而这段惊世骇俗的姐弟恋在当时也着实引发了很大的轰动。
可以说,丁玲一生的 情感 经历之丰富和惊世骇俗,在那个年代之绝无仅有。有这些客观事实存在,世人对沈从文《记丁玲》里所记载的一切坚信不疑,自然便是必然了。
世人越是毫不怀疑《记丁玲》的真实性,丁玲本人对沈从文的芥蒂便也越深。
其实,即便丁玲一辈子没有看到《记丁玲》一书,她和沈从文也绝不可能一直保持着亲密朋友的关系。因为,两人虽都是湖南凤凰人,虽都爱好文学,但两人的性格和立场却是完全不同。
沈从文内向,丁玲外向;沈从文一生的文学创作都和政治全无关系,他一生都在做纯粹的文学,而丁玲的创作总是和政治相关,比如她的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便是以1946年华北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为背景。
人最难理解的,往往都是和自己相反的人,丁玲之不能理解沈从文,实是必然。在丁玲的世界里,文学创作应该有其价值,而这个价值的体现,丁玲将它归结为了实用。
实际上,丁玲的“以为”自有她的道理,比如她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就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揭示出各个不同阶级不同的精神面状态,并展现了中国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已经踏上的光明大道。这,就是其作品的价值所在。
在丁玲看来,沈从文的文学如《边城》等,则仅仅是文学而已,那些所谓“趣味”也多少是她所不屑的。
所以后来,当丁玲要沈从文参加革命遭拒绝时,丁玲也表示很不能理解。可沈从文的儿子沈龙朱却非常懂父亲,他在后来写作的《沈从文家事》里说:
可这些,一心革命的丁玲自然不能理解,于是,她以此认为沈从文是“懦弱、怕死”的。也因为有这个刻板印象在,所以后来的丁玲才在自己被捕后轻易相信了一些“不实言论”。
这里的“不实言论”,是两个传言,第一个传言系丁玲从两个文学青年处获知,她说:
丁玲听信的第二个传言是从冯雪峰处获得的,关于这段,丁玲曾公开说道:
真实的沈从文自然并非如此,在好友胡适等的眼里,他绝是一个重情重义的文人,因为他们都曾在丁玲被捕后,被沈从文求助过。胡适在被求助后曾在日记里不无遗憾地写道:“从文很着急,为之奔走设法营救,但我无法援助”。
因为政治立场的关系,丁玲与胡适等自然不会有来往,所以这些她都全不知情。实际,就算丁玲知道这些,她也未必会相信,因为她心里早已经认定:“沈从文胆小怕死”。
因为这些误解,丁玲出狱后一直与沈从文不冷不热。
1936年,沈从文护送妻子张兆和和儿子沈龙朱回苏州,这是沈从文新婚后第一次回丈人家。路过南京时,沈从文专门去苜蓿看望丁玲。半年后,沈从文去苏州接回张兆和母子时,又去南京看望了丁玲。
自此后,两人便没有了进一步往来。其原因,自然与丁玲对沈从文的冷淡有关。
再往后,两人之间的鸿沟便进一步拉大。1949年以后,丁玲成为文艺界领导,并成了斯大林文学奖获得者,而此时的沈从文却由于被郭沫若批判而处境艰难。
一个周身满是光环,一个却正落魄。
可在这种情况下,得知丁玲到了北京后,沈从文还是带着儿子沈龙朱前去拜访了她。此时,沈龙朱年15岁。这次拜访后,沈从文便再也未曾拜访过丁玲。关于原因,沈龙朱的一段话似乎说明了真相,他在回忆这次拜访时说:
小小的沈龙朱能察觉出的,敏感的沈从文自然更能敏锐觉察到了。这大概也是沈从文从此对丁玲退避三舍的原因了。
但从49年一直到80年,沈从文与丁玲也一直只是不冷不热的状态,真正进入反目成仇模式,则是从丁玲看完《记丁玲》后写文炮轰沈从文开始。
与丁玲公开结怨后,沈从文为了表达自己的抗议,竟在十二卷本《沈从文文集》中单单不收《记丁玲》和《记胡也频》。
沈从文的割舍,多少带着血泪。不难想象,往后余生记起与丁玲、胡也频一起的那段青春岁月时,他心里该是怎样的五味杂陈。
力,从来是相互作用。这场恩怨纠葛后,丁玲自己也并不好受。她逝世之前,还曾经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痛斥沈从文,可是,痛斥完了之后,她却突然笔锋一转,竟劝说自己试着原谅他。
回头看,沈从文与丁玲,他们的命运是多么相似啊,都曾历经政治磨难、斗争,也同样备受 社会 巨变的摧折,且同样多病。可命途如此相似的两个曾经如手足般的朋友,却最终互相怨怼了一生,以至于到死前最后一刻还在为那恩怨纠结痛苦。
颇为耐人寻味的是,沈从文曾在1926年写过一首名叫《呈小莎》的诗歌,很多人认为这里的“小莎”就是丁玲,在这首诗歌里,沈从文写到:“你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光明跟随在你身边:男人在你跟前默默无言,好像到上帝前虔诚一片——在你后边举十字架的那个人,默默看着十字架腐朽霉烂。”
今天的世人都愿意相信这诗句是沈从文写给丁玲,因为,这首诗里的一切太过于像两人之间持续半生的恩怨了:都一样地,剪不断理还乱,都一样地,美丽得使人忧愁。
沈从文
标签 :情书、《边城》、张兆和
大家熟知沈从文都是从读他的作品《边城》开始的,他的笔下为我们呈现了湘西小镇的风土人情,我们陶醉于作品中少女翠翠的纯真爱情故事,而在现实生活中,沈从文也收获了同样美好单纯的感情,他爱上了自己的学生张兆和,他用自己的一封封情书,收获了一世的爱情,简单执着。
在读者的印象中,沈从文是一个情感细腻的书生形象,给人的印象是:坚强、隐忍、谦卑、谨慎。有人甚至认为他是一个弱者。我们羡慕他的文笔、羡慕他的爱情,却从未真正走近他的内心世界。
沈从文在《一个人的自白》中,平静而坦诚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故事。
01 一个内向的人
由于家道中落、家庭贫困加之自己身体孱弱,从小生活在乡城社会的他,性格有些怯懦、孤独、脆弱。他在自白中这样写道: 「脆弱、怯懦、孤独,玩野而赋予幻想。与自然物欲亲近,却拙于人与人之间的适应。」
心理学家对内心型性格人进行分析和总结出来的结论是,他们一般是安静低调、深思熟虑,很少参加社交活动,享受独处时的快乐。他们常常是社会的观察者而不是参与者,更喜欢做一个安静思考的旁观者。
性格内向型的人一般从事的职业是作家、技术工人、学者、教师。在他们眼里私人的空间比较重要,他们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并陶醉痴迷在自己的小世界中。
沈从文也是如此,他是一名作家,不善表达,却细心感知周围的变化,用文字记录下来。他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又把这种缺点转而变成了一个优点。
内向型性格的形成有自己的原因也有家庭环境的原因,他们虽然比较胆小和怯懦,但在他们眼中的大多数的人是善良的。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作品中出现的乡下人、娼妓品行都很善良,他成长和生活在底层,所以对这些人充满了关注和同情之心。
02 失业再失业,为了生存各地流转
沈从文生活在战乱时期,那时候一个安静的书桌都放下不,所以更谈不上稳定、安逸的生活。为了生存他不断地挣扎,和家人分隔两地,一个人流浪在大城市中谋生。
沈从文刚到北京的时候,穷困潦倒,他写的作品几乎没有一家报社刊登,他曾向郁达夫求助。没想到竟得到了他的帮助。沈从文后来回忆道「后来他拿出五块钱,同我出去吃了饭,找回的钱都送给我了。那时候的五块钱啊!」。
在学校教书时,沈从文爱上他的女学生张兆和,单恋之下写了不少的情书,令张兆和不胜其烦。最后问题反映到了校长胡适那里,他做了调停的好好先生,最后,据说因沈从文的情书“写得太好了”,张兆和终于同意嫁给沈从文。
多年之后,对于逝去的沈从文,悉心整理文集的张兆和还平静地回忆, 说道一生聚少离多,爱他的作品胜过爱他的风流为人。
他的一生都围绕着写作,不是自己写作就是教人写作。写作是他谋生的唯一途径,一旦遇到生活上周转不过来的时候,他就向编辑们借取稿费和版税。
只有小学毕业的沈从文,算不上是知识分子,全都是靠后天的努力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向。
03 只有小学文凭,却做了一名作家
沈从文说 「 因为受不了学校枯燥无味的旧书拘束,于是逃出学校接受另外一种环境教育。学校外天地极广阔,山河树木,乡场田野,事事都比当时的书本好得多。」
小学毕业不久沈从文就投入到了社会,感受社会环境、社会生活。他在沅水流域过了几年困难的流浪生活,见闻接触更加广泛,这段时间的流浪生活,为他后期创作作品提供了素材。
我熟悉的一位美国非虚构作家Peter Hessler,中文名字叫何伟,他同样和沈从文一样更喜欢自由的一种状态。他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自己小时候读书的经历,老师发现他不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做功课,而是更喜欢独自一人完成作业。她的老师并没强迫他一定要融进班集体中,而是尊重他的想法,给他一定的空间和自由。
他说他之所以从事写作也是因为自己的天性,他喜欢一个人思考和观察,并记录下来,何伟从美国来到中国,在一个个村庄和工厂生活一段时间,记录了他所看到的中国实景。之后他又从中国去埃及考察,1996至2007年间,他在中国的11年经历化作中国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和《寻路中国》。
04 沈从文的经历唤醒了我读书时的记忆
之所以写沈从文,是因为在他的经历中看到自己。 我也是一个羞怯、孤独、倔强的人。我不喜欢学校、不喜欢人群、不喜欢无意义的喧哗热闹。我带着批判和怀疑的精神来观察眼前的生存环境,但又摆脱不了现实物质生活的困境,我生活的纠结而无奈。
我在上学的时候,多次从学校逃出,但每次都会被母亲抓到学校。我的第一次逃学是在小学三年级,妈妈甚至给我下跪,求我去上学。倔强的我还是不肯妥协,后来我被拖到大街上、我在地上哭着嚷着,我抬头看到大人们对我指指点点,直到老师从家里把我叫走,我才乖乖地去了学校。
读中学的时候,我又再次从学校逃出来,这次逃出来之后,我两年的时间没有再走进学校。出来之后的我无所事事,我也不读书,无聊地过着每一天。每天下午我坐在家里的台阶上,享受着午后的阳光。
母亲给学校多交了一年的学费,我的学籍被保留下来,我答应母亲,我不上学但是我会参加高考。就这样我进入了大学。
之后的我自由了,没有母亲的限制、学校的禁锢,我开始找到自我,开始一个人走入社会,寻求个人的生存的意义。
结语
沈从文在自白的文章开头写道 「经过了游移、徘徊、极端兴奋和过度颓废,求生的挣扎,反复了三个星期,我体验了一个“生命”的真实意义。」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因心脏病猝发,在家中病逝,走完了他86年的生命历程。沈从文临终前,家人问他还有什么要说,他的回答是:「 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说的。」
沈从文留给世人的印象是:坚强、隐忍、谦卑、谨慎。有人甚至认为他是一个弱者。其实不然,沈从文骨子里有一种倔强和自负。他临终前的这句话就是最好的证明。
文 | 书海识途
图 | 网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