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社会行为对社会有什么意义

亲社会行为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第1张

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亲社会行为已引起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教育心理学家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促使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将有助于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也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

扩展资料:

亲社会行为发展成为独生子女的心理品质的过程,就是儿童道德认识水平提高,道德情感日益丰富,在活动中有效地掌握帮助别人的知识、技能及锻炼意志的过程。

这些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生育政策下产生的独生子在社会交往中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亲社会行为

11个月大的孩子就会与大人分享玩具,在随后的一年中分享行为更为常见,3~6岁的儿童表现出分享行为的个体比例随年龄递增,6岁时达到60%以上;

18个月大的孩子中有65%能够也愿意帮助成人做家务(如整理杂志、叠衣服、扫地和整理床铺);

18~24个月的孩子,面对那些处在困境中的人,会用轻拍和抚摸的动作安慰对方,甚至会做出更有针对性的安慰行为,比如当小伙伴哭泣时,他们会帮着找来哭泣者的妈妈。

近些年来,研究者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考察了儿童早期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其研究发现对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发现1

表现友谊关系的可引发亲社会行为

德国的研究人员把18个月大的婴儿分成4组,分别给每一组儿童看一种。每种中突出的前景都是熟悉的家居用品(如水壶),家居用品的后侧方则是作为背景出现的小玩偶(或积木)。对每组儿童来说,作为前景出现的家居用品是相同的,而作为背景出现的图形刺激则不周。第一组的背景刺激是两个面对面紧挨在一起的小玩偶;第二组的背景刺激是一个单独的小玩偶;第三组的背景刺激则是紧挨在一起的两摞积木;第四组的背景刺激是两个背对背挨在一起的小玩偶。对每一组孩子,研究者都是首先告诉儿童家居用品的名称,接着对该用品的颜色、功能进行描述。在整个过程中,研究者部不会对背景刺激进行描述。描述完后,房间里走进另外一名研究者,该研究者手里抱着的小木棒“不小心”掉落在地。此时,看各组儿童是否会帮研究者捡起地上的小木棒。结果发现,第一组中做出助人行为的儿童人数是其他各组中助人儿童人数的3倍,而其他三组中做出助人行为的儿童人数没有差异。

启示

这一发现提示我们,环境刺激的微妙改变会对儿童早期的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体现人与人之间友谊关系的环境刺激可以促发儿童早期的助人行为。我们可以在环境中悬挂、摆放一些反映美好的友谊的、玩具或饰品等,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儿童表现出助人行为。

发现2

他人是否表达出自己的愿望会影响儿童的分享行为

美国的研究人员给18和25个月的儿童提供两种选择:儿童可以选择自己和陌生成人同时得到一块小点心,也可以选择只有自己得到一块小点心。结果发现,在成人未说出自己的

愿望时,18和25个月的儿童对两个选项都是随机选择,而当成人表达自己的愿望“我喜欢点心,我想要一块点心”时,25个月的儿童就会表现出分享行为,会选择两人同时得到点心,而18个月大的儿童则不会。

亲社会行为包括:乐于合作、乐于分享、乐于助人、利他惩罚、乐于关怀他人。

1、乐于合作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社交需求。因此,我们都需要朋友。当我们和人交往的时候,如果我们想要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就必须乐于合作。合作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友谊,可以帮助我们弥补自己的不足,可以促进团队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2、乐于分享

乐于分享是一种个体能力的展现,也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当我们把好吃的或好玩的东西分享给周围人的时候,别人会感到很温暖、快乐。这也可以让他人对我们形成一些比较好的印象。当我们心理很难过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和好朋友等分享心事来获得一定的情感支持,缓解我们的心理压力。

3、乐于助人

乐于助人,可以帮助他人及时解决一些困难,比如,有人没带伞去上班,但天公不作美,他走到半路突然下起了很大的雨。如果有带伞的人及时帮助他,顺路送他去上班的地方,他一定会感激不尽。

同时,它也可以帮助整个社会缓解一些矛盾,让人类社会更加和谐。比如,要是社会上那些富裕的、有能力的人主动去帮助那些贫困的、残疾的人,那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很多人进行做志愿者、捐赠、做慈善,这些都是助人的行为,都是值得推崇的。

4、利他惩罚

利他是指对他人有好处,那利他惩罚是什么意思呢?它是指指当个体关注到不公平分配或或背叛等与自身期待相反的行为时,会产生不公平、厌恶等情绪反应,然后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惩罚违反社会准则的人。

比如,当一个男人看到有一些人在欺负一个女孩,他不顾自身的安危,立刻上前制止那些人的行为。当那些人不听他的劝,和他打了起来,最终,他和那群人都被抓了。

又如,在疫情发生的时候,很多白衣天为了人民的健康安全,不顾个人的生命危险,挺身而出去一线坚守阵地。这些都是利他惩罚的表现,都有乐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5、乐于关怀他人

当我们看到他人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或重大灾难性创伤性事件的时候,乐于关怀他人也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比如,当你的同学被老师批评了之后,他很难过。你在下课后,对他进行关心和安慰,可以帮助他缓解负性情绪。这就是一种关怀他人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它受到人类社会的肯定和鼓励。独生子女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他们的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发展相一致的。

亲社会行为发展成为独生子女的心理品质的过程,就是儿童道德认识水平提高,道德情感日益丰富,在活动中有效地掌握帮助别人的知识、技能及锻炼意志的过程。这些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生育政策下产生的独生子在社会交往中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这些亲社会行为受生物因素、认知因素、自我概念、性格因素等主题因素及家庭、社会、学校等主体外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学校、家庭等途径对儿童亲社会行为进行培养,具体来讲,可以用角色扮演法、榜样示范法、移情训练、组织游戏等方法进行。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在生命早期即已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然而,随着家庭生活环境的日益优裕,幼儿倍受家人的厚爱与照顾,其亲社会行为却明显减少。因此,从幼儿1~2岁开始,家长就应注意其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这不仅能够加快幼儿的社会化进程,也是幼儿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探讨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影响因素

外部影响因素

1旁观者效应,是指个体在面对紧急事件时,单个人与同他人在一起时的反应不一样,他人在场会抑制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2榜样的示范作用

旁观者在场会使想提供帮助的个体犹豫、彷徨,榜样行为却会引发他人的亲社会行为。

3情景的模糊性

情景的模糊性会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个体在不能确认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否需要自己提供助人行为时,往往会退缩。

内部影响因素

1认知因素的影响

韦纳指出,面对失去能力需要帮助的人,人们往往是通过认知归因做出决定。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不仅涉及知觉、推理、问题解决和行为决策等一系列基本认知过程,而且与个体认知能力尤其是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2个体的情绪状态

人们在积极的心境下,会减少对自己的关注,更多的去了解他人的需要,把亲社会认知转化为亲社会行为。

3个体的人格特征

助人者具有以下特点:①具有强烈的社会动机;②相信事情对自己有影响力;③有适合于情境需要的特殊能力;④同情、理解他人、有责任感。

国内外关于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理论

斯陶布的社会行为理论

任何行为都会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是个体特征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斯陶布(EStaub,1978,1980,1984)曾提出了一个社会行为理论(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来解释社会行为是怎样产生的。该理论把价值取向和其他因素结合起来,试图形成道德行为的综合理论。

社会行为理论认为:人在发展中形成了各种动机,而人的行为多数是以目的性为特征的,所以应侧重于探讨追求期望的目的的动机,它把动机概括化为目的取向(goal)或个人目的(Personal goal)或目的取向(Goalorientations),目的是个人追求的最终状态,是由相互联系的认知网络组成的,其中包括对结果的评价相关的信念、思想和意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激活,环境(包括内在的环境)条件可以同时激活一个、二个或多个目的,且激活程度不同。我们可以把价值取向看作是道德领域中的个人目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则是利他和不伤害别人的个人目的。斯陶布的研究发现,亲社会价值取向越强,人们对激活条件(身体或心理的困扰)做出的帮助行为就越多。换言之,人的亲社会价值取向越强,在特定情境中被激活的可能性就越大。亲社会价值取向体现为两种动机源:一是作为利他的无私行为的动机源,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人,是以他人为中心的。二是以规则为中心的道德取向为特征的动机源,目的在于坚持行为规则或原则。所以,两种道德取向的目的的不同,并且对行为产生不同影响。

小学儿童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

  儿童的社会态度,若从大的方面进行归因的话,可以分为亲社会态度和逆社会态度,相应地也就出现亲社会行为和逆社会行为。

(1) 小学儿童的亲社会态度和行为。

  小学儿童的亲社会态度是指小学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利他的社会态度。由亲社会态度派生出来的亲社会行为,取决于若干条件,例如,成人的榜样作用,对他人设身处地的设想能力,以及掌握利他的知识和技能等。其中,利他行为的核心应是对他人设身处地的设想能力。

(2) 小学儿童的逆社会态度和行为。

  小学儿童的逆社会态度是指小学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态度。由逆社会态度派生出来的逆社会行为,取决于若干条件,例如,模仿的效应,社会生活中不良的诱因,以及无知、误解等。小学儿童逆社会行为的显著表现之一是攻击。

7.情绪的性质和功能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情绪的功能:信号交际功能;动机功能;适应功能;塑造个性功能。

8. 小学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

① 情绪体验社会性的发展;

② 情绪体验深刻性、稳定性的发展;

③ 情绪的表现形式从外露向内隐发展。

9.学习中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学习中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主要表现在:

(1) 儿童的责任感:

  儿童的责任感也称义务感,属于道德感的范畴,是儿童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认识及完成任务情况惰产生的情绪体验。

  在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下,在具体榜样示范的影响下,儿童逐渐认识并理解他们所承担的这种责任和义务,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及可能产生的后果有了一定的预测,逐渐将社会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并能用社会要求衡量自己的行为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这是责任感和义务感。

(2)儿童的理智感

  理智感是与认识需要相联系的人类特有的高级社会性情感,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儿童的理智感主要表现为对学习的兴趣、好奇、强烈的求知欲,并体会到获得知识的乐趣。

希望你可以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470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