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营spa是正规的。技师比较专业,按摩手法不错,上班累了可以去做一下SPA,回家睡觉都睡得熟。spa由专业美疗师、水、光线、芳香精油、音乐等多个元素组合而成的舒缓减压方式,能帮助人达到身、心、灵的健美效果。
《欢乐颂4》结局中戚牧和何悯鸿还在一起,但是已经出现矛盾,蓁蓁和戴维在一起。
在结局中露西失恋,何悯鸿彻底跟自己家人破裂,朱喆被戚牧投诉,四姐妹中结局最好的就是叶蓁蓁了,她的原生家庭非常好,父母很相爱,家庭条件也十分由我。除此之外,她还从事着自己热爱的工作。可以说,她没有什么烦恼、不如意的。如果非要说,让她很烦恼的事情,那就是她男朋友戴维一家的事情。戴维的父母感情一直不好,两人互相算计,互相提防。
戴维的父亲因不满妻子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亲手把妻子给送进大牢去了。这令夹在父母中间的戴维十分为难,一边是自己的母亲,一边是自己的父母,怎么做都是错的。在这一季的大结局中,没有明确说戴维和叶蓁蓁的走向。不过,照这样的趋势下去,两人分手也是在所难免的。而且这还不是最终的结局,还有下一季呢。
蓁蓁和戴维感情经历:
戴维和叶蓁蓁太熟络了,熟络到没有任何的暧昧,也没有一丝爱情征兆,可戴维突然就向叶蓁蓁表白了。并且戴维的爱,蓄谋已久。为了叶蓁蓁,他特地回到国内,出现在她身边,以朋友的身份陪着她,在一次次玩笑般地表白中,他慢慢让叶蓁蓁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如果不是戴维的父母,这一对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可戴维父母感情不和,生意做得不惊天动地,但婚姻不和却沸沸扬扬,这样的家庭让蓁蓁父母感到不安,也连带影响蓁蓁与戴维的感情,在结局中,戴维和叶蓁蓁中间夹杂着父母,感情走线也开始不明朗起来。
(一)态度对行为的预测
1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态度和行为互相支持。
2态度,通常被认为是对一些事物或人的情感,经常不能很好地预测行为。并且,改变人们的态度很显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行为。
3 态度和行为各自受许多因素影响。以下几种情况,我们的态度能够预测我们的行为:如果把其它因素的影响最小化;如果态度与预测的行为(比如投票)紧密相关;如果态度是强有力的(以某一些事提醒我们牢记这点,或通过直接的经验意识到这点)。
(二)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1行为常会影响态度。
2当我们做事时,我们往往会夸大事情的重要性,特别是当我们为该事负责时。
3 角色扮演:当扮演一个角色时,我们会很快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因此一个狱卒通常是残忍的。
4 语言:人们说出违心的话后,自己也会慢慢相信这些歪曲的信息。重复越多会越相信。
5登门槛现象:对一个小行为的承诺可以让人们更愿意做一件更大的事。如果想要被人帮你一个大忙,那么就先让他帮一个小忙。如果邀请人们早上7点过来,那么可能只有一部分人守约;如果先让他们答应参加,再让他们早上7点过来,那么大部分人会守约。
6行为也影响我们的道德态度:我们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正确的。
邪恶的行为和态度:攻击者会贬损受害者,以此为其行为进行正当的辩护。比如奴役别人的人,会说被奴役者天生就该被压迫。
7积极行为:对A的积极行为会增强A对他人的好感。例如一个人对你印象恶劣,那么你先恳求他借给你一本书,之后你极力表示感谢并说对方帮你了一个大忙,那么他对你的看法会大大改观。
8政治行为也可以塑造社会意识
政治和社会运动可能会导致旨在大规模态度改变的立法行为。在美国最高法院1954年废除种族隔离制学校事件中,如果我们将道德行为立法,那么我们就能在目前的情况下间接地影响人们的态度。
“嗨!希特勒”使集会的公众的行为和信念之间产生了深刻的矛盾,矛盾让人深感不适。由于禁止发表自己的言论,所以他们试图有意识地强迫自己相信自己所说的话,以此来平衡心态。
升旗仪式就是用公众的一致来建立个人的爱国信念。
(三)行为影响态度的原因
1自我表露理论:形象管理
人们适当的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使其看起来行为一致,尤其是那些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控制自己的行为的人。
我们可以证实人们确实会因他人的想法而调整自己的态度,但与此同时也发现有时真的会引发真实态度的改变。
2认知失调理论:自我说服
当我们的行为与态度相反或者很难做决定时,我们会感到紧张。为了降低这种情绪的激活,我们会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将自己行为合理化。失调理论进一步认为,我们不当行为的外在理由(外部报酬或强迫性因素)越少,我们越觉得自己对其负有责任,从而会产生越多的失调,态度也改变得越多。
例如强迫某人学习,那么某人可能随时找机会玩,因为受到父母强迫已经是一个充足的理由。如果学生自己去学习,那么就会内化为自己真的喜欢学习。
决策后的不协调:在相似事物间作抉择后,会痛苦地感到不协调,会更多看到放弃的事物好的方面和选择事物坏的方面。此时,我们会夸大评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以减少不协调。例如刚买了某股票的人对该股票的乐观程度要大于打算购买的人。
3自我知觉理论:推断自我
当我们态度不很坚定时,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及其环境来推断我们的态度。 如果你帮助了他人,那么你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热心的人,从而帮助更多的人。
表情和态度:行为能触发情绪。当你强迫地做出一个微笑的表情时,那么你真的会感到快乐。当模仿他人的表情时,也有助于理解他人的感受。 情绪具有传染性,我们会无意识地模仿他人的面孔、姿势和声音。因此呆在快乐的人群中会让你感到快乐。多听声音浑厚的人的声音,会让你的声音浑厚。
过度合理化效应和内在动机:给人们报酬会让人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为报酬,从而削弱自我知觉,不认为自己是因为兴趣而作。 因此将兴趣变为工作,则会失去这份兴趣。注意报酬如果是为了赞赏,那么会增加个人内部动机,如果是为了控制,则会降低内在动机。
后记:通过行为改变我们自己
行为与态度:如果想在某个方面做出一定的改变或者成就,那么不应该只是冥思苦想、等待灵感或者顿悟,而是去行动(知行合一)。 因此只有自己把题做一遍,才会真正掌握;主动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时会记得更牢。
直到我试着讲出自己的见解,我才真正理解它们。
《欢乐颂4》是一部由演员吴亦凡、李沁等人主演的电视剧。以下是我对该电视剧的一些精彩看点的分析:
1 角色发展:该剧讲述了安迪(李沁饰演)、关关(吴亦凡饰演)和曲妖精(姚晨饰演)等人从大学时代到工作后的奋斗历程。观众可以看到三个角色之间的复杂关系。其中,安迪的人物发展是最为突出的,她在公司遭遇了困难,不仅遭到了同事的排挤,还面临着家庭的压力。同时,她与关关和曲妖精之间的情感纠葛也日渐升温。
2 剧情设置:该剧的剧情设置和故事背景非常引人入胜。从大学时代开始,安迪和关关等人各自经历了一段不同的人生,曲妖精则在职场上遇到了各种挑战。这些不同的经历形成了丰富的背景和故事情节,同时也为人物性格的养成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3 演员表现:该剧的演员表现也是其精彩看点之一。李沁在安迪一角中表现出色,她的演技不仅展现了安迪的强大内心,也展现了她在社会中的各种不同的一面。吴亦凡在曲妖精一角中展现了他精湛的演技,而在角色的塑造上,他也表现出了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姚晨则塑造了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关关形象,她的演技也令人十分钦佩。
4 音乐元素:该剧的音乐元素也是一大亮点。剧中采用了多种不同的音乐,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摇滚音乐等,不同的音乐背景也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和生活方式,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欢乐颂4》是一部非常成功地电视剧,不仅展现了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也呈现了故事背景和情节设置《欢乐颂4》是一部由演员吴亦凡、李沁等人主演的电视剧。以下是我对该电视剧的一些精彩看点的分析:
1 角色发展:该剧讲述了安迪(李沁饰演)、关关(吴亦凡饰演)和曲妖精(姚晨饰演)等人从大学时代到工作后的奋斗历程。观众可以看到三个角色之间的复杂关系。其中,安迪的人物发展是最为突出的,她在公司遭遇了困难,不仅遭到了同事的排挤,还面临着家庭的压力。同时,她与关关和曲妖精之间的情感纠葛也日渐升温。
2 剧情设置:该剧的剧情设置和故事背景非常引人入胜。从大学时代开始,安迪和关关等人各自经历了一段不同的人生,曲妖精则在职场上遇到了各种挑战。这些不同的经历形成了丰富的背景和故事情节,同时也为人物性格的养成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3 演员表现:该剧的演员表现也是其精彩看点之一。李沁在安迪一角中表现出色,她的演技不仅展现了安迪的强大内心,也展现了她在社会中的各种不同的一面。吴亦凡在曲妖精一角中展现了他精湛的演技,而在角色的塑造上,他也表现出了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姚晨则塑造了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关关形象,她的演技也令人十分钦佩。
4 音乐元素:该剧的音乐元素也是一大亮点。剧中采用了多种不同的音乐,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摇滚音乐等,不同的音乐背景也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和生活方式,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欢乐颂4》是一部非常成功地电视剧,不仅展现了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也呈现了故事背景和情节设置,,演员的表现也非常精彩,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解读
《社会心理学》被美国700多所大学/学院心理系所采用,是这一领域的主导教材,已经成为评价其他教材的标准。本书将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富有逻 辑性的组织结构引领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思索、影响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是人们了解自身、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佳的指导性书籍。下面是我整理的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解读。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解读 篇1自从获得爱荷华大学的博士学位之后,戴维`迈尔斯就在密歇根的霍普学院工作,成为那里的John Dirk Werkman心理学教授,并且开设了多门社会心理学的课程。霍普学院的学生邀请他在毕业典礼上发言并评选他为“最杰出的教授”。
迈尔斯曾在30多种科学书籍和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包括 《科学》、《美国科学家》、《心理科学》和《美国心理学家》等。除了学术著作和教科书,同时他还致力于把心理科学介绍给广大民众。他在许多杂志上发表过科普类文章,如《今日教育》和《科学美国人》。
他撰写的《心理学》(本书由著名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组织翻译并审校,将于2006年出版,敬请期待)是当今最畅销的心理学导论性教材,600多万学生 在用它来学习心理学。同样,这本《社会心理学》在过去的10年中占了将近30%的市场份额(社会心理学类书籍)。正如他在《心理学》第7版前言中所写 的,“我希望以一种充满热情的、富有个性的方式来讲述心理学,而不仅仅用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社会心理学》书评
我从1994年开始相继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和加州大学教授社会心理学,使用的一直就是戴维·迈尔斯的这本教材。在美国,如果一本心理学教科书能够再版3 次以上的话,这本书就堪称经典教材了,而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在过去的20年中连续再版了8次。随着版本的更新,我能不能领略作者修改增订的精妙 所在,并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该书将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完美结合的风格。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已经成为该领域的一个典范,是美国心理学教科书市场上 评价同类教材的一个标尺,因此我很高兴向国内的同行推荐这本书。我相信我们的读者拿到这本书后,也会和我一样捧读再三,不忍释卷。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学科,它的学科生命力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个人所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之中。社会心理学是指社会因素引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通过读这本书可以让我明白社会心理学伴随社会发展,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寓益突破历史上形成的“心理—社会或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学框架,用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去研究社会心理状态、过程和社会对社会行为的内在规定性,将会推动社会心理的进一步发展。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因此,人际关系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中要内容之一。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的实际是人与人的利害关系。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你满足了别人的需求,别人便同样会满足你的需求。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的人,是迷失于方向的人,只会把你原来的想法颠倒过来,只有给予、给予、再给予,那么你就会赢得别人的喜欢。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的维度是:感情上的"亲疏"和地位上的"尊卑"。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经济交易,人们试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从而确保交换结果是一个正的净收益。交换的东西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是"社会"性的,包括信息、地位、情感、服务和物品等。不过当人们建立关系后,分歧就难免,冲突也就可能出现。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的知觉,人们也由此形成社会判断,并进一步对他人作出有根据的归因。它主要包括对他人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对群体的认识,对社会因果关系的认识。自我知觉的内容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与自尊。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象镜子那样是从别人那里发现自己的"。人们对自己首先要有自信,坚强的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其实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能力低下而是信心不足,还没有上场,精神首先败阵。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的自暴自弃。所以我们要有自信。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或看法。对他人的知觉中的社会心理活动规律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而我们也应该在"皮格马利翁效应"中得到启示,对他人要有医生的心肠,但不能有医生的眼光。我们需要被别人信任,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积极的肯定与评价的一种精神需要。有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人由于受到信任和期望的激励而迈上了成功之路,也有许多一时的误入歧途的人因受到信任和期待的激励而重返正道。因此,我们要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从客观上去看待别人。
通过看这本书,虽然没有完全读懂,但是可以学到和我们的交际心理学一脉相承的知识内容,让我们更好地学习专业的知识,让我获益良多。最后希望学好心理学,我想以后应该很有用的,至少可以提高我们的修养。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解读 篇2婆媳双方常常一方强调真有之情,另一方强调应有之情,结果两方都不满意。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中国人在对各种人际关系分类时,会采用一个双维度的标准。一个维度是关系中两个人身份角色的距离,一个维度是关系中两个人的真情交换和义务履行的均衡。
在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父母儿女以血脉相连,在以父子轴为核心的中国文化里,亲子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而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相形之下其重要程度都会弱一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些关系是与生俱来的,或者是由角色身份固定下来的。因此,我们对这些关系在情感表达上就形成了各自的区别。
此外,抛开身份角色来说,当两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交往,就会形成恩恩怨怨,以及对于一个人的爱憎好恶。比如说,当我们非常崇敬自己的父亲时,除了有一种儿女对父亲的敬重之外,还会因为他的个人品德而佩服他,有一种超越亲缘身份的评价。这就是“真有之情”。一般来说,在家庭生活中,由于家庭成员不仅有很近的血缘关系,而且还耳鬓厮磨,朝夕相处,同时具有最切近的应有之情和最淳厚的真有之情。
当原本没有亲缘关系,“本不是一家人”的男女,由于相爱“走进一家门”的时候,主要是被“真有之情”推动的。婚姻不仅带来了夫妻关系,而且也带来了一大串家庭关系身份,新娘子一下掉进了一张关系网当中,需要四面应付。婆媳关系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关系。而对于媳妇来说,婚前与夫家的人一般交往比较少,所以,对丈夫是真有之情,而对公婆和夫家其他成员就只有应有之情。
应有之情只是一种根据角色规定的情感,例如传统伦理中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这种义务之情由于仅仅是义务,很容易让人言不由衷或敷衍了事。媳妇心里会想,我们之间没有交情,我不是你从小带大的,因为结婚,我就要对你百般照顾,我自己的父母我还没来得及孝敬呢,能做到现在这样我就很不错了。婆婆心里会想,你在我家里出出进进,就是一家人了,你应该像个儿媳妇的样子啊!一方强调真有之情,另一方强调应有之情,两方都不满意。
当婆媳双方混淆了婆媳关系与母女关系,会因为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的预期而渐生不满。
然而,抱怨婆婆的媳妇或抱怨媳妇的'婆婆常常忽视一个现象,那就是无论婆婆还是媳妇,她们的母女关系一定比婆媳关系要好。被儿媳妇看作是“恶婆婆”的人,却对她们自己的女儿疼爱有加,在她们的女儿眼里,“母亲”、“娘家”都是无法替代的情感港湾。反过来,被婆婆认为不懂孝顺的媳妇,却总是对她们自己的母亲时常惦念,关怀备至。
婆婆看到媳妇与自己的儿子结婚,走进自己的家,就会本能地形成一种预期,那就是儿媳妇应该像女儿、儿子那样对待自己。可是往往儿媳妇因为缺乏“真有之情”恰恰无法做到这一点。儿媳婚后改口称婆婆为“妈妈”,也会本能地将婆婆的行为与自己的母亲相比,形成婆婆应该像母亲这种预期。当双方混淆了婆媳关系与母女关系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的预期而渐生不满。
不满的情绪出现后,婆婆和媳妇又都会出现一种归因偏误,那就是认为婆媳关系就是婆媳关系,永远不会变成母女关系。有的婆婆说:“无论你怎么对她好,她也不会变成你的女儿的。”媳妇就更容易说:“哪个儿媳妇是婆婆养大的她怎么会对我像对她女儿那么好呢!”她们都不懂得通过对方的母女关系来看对方的情感和人品,来体会对方的真情。如果用真情来换取真情,婆媳关系就一定会与母女关系一样,成为家庭关系的新的情感支柱。
“分家单过”日渐普遍,社会结构中夫妻轴的地位正在上升,但父子轴依然有重要地位。
在传统社会里,女性嫁到夫家后,对于娘家来说,已经是一盆泼出去的水。姓名被改变,或是只保留娘家的姓氏,变成“王李氏”、“张刘氏”,或是本名前冠以夫姓,成为夫家父子轴上的一个配角。娘家已经不再是自己的家,为父母养老送终的真情表达受到了限制,而夫家也还不是自己的家,要对陌生人生出真有之情并非易事。因此,媳妇处在卑微的地位上,一熬就要几十年,直到成了婆婆,夫家才终于变成了自己家。
现代都市青年婚后一般不与父母同住,农村青年婚后“分家单过”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于是,婚后的媳妇就有了三个意味不同的家——娘家、夫家与自己家。自己家是一种以夫妻为主轴的家庭,维系夫妻感情的主要是真有之情,而不是血亲关系。而夫家是丈夫的娘家,娘家是自己的娘家。一些已婚女性总是把自己家排在第一位,把娘家排在第二位,把夫家排在第三位。一些已婚男性则把自己家排在第一位,把娘家排在第二位,把妻子的娘家排在第三位。这就是一些夫妻冲突的来源。很多夫妻争吵的理由往往是“你妈是妈,我妈就不是妈吗”要求对方把顺序排列与自己相同。这就反映出在社会发生变迁的今天,尽管在家庭中夫妻轴的地位上升了,但是在我们身上,父子轴仍然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地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两种协调婆媳关系的思路。一种是,如果夫妻感情深厚,妻子会把丈夫的娘家也当成自己的娘家,把丈夫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丈夫也是一样,把岳父岳母当成自己的父母,把妻子的娘家当成自己的娘家。另一种是,如果夫妻感情深厚,相互尊重对方对娘家的价值认定,体验对方的父子情深或母子情深,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这两种思路尽管有些不同,却都可以较好地协调因婆媳关系引起的夫妻冲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