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自序,没有他序,开篇即目录。
本卷讲述27件国宝,青铜、陶瓷、玉器、家具、竹木牙角器、碑帖、书法、刺绣,此卷没说绘画。马爷说国宝,多是以故事开头,有些国宝被发现确实还挺离奇。
比如武则天的除罪金简是个叫屈西怀的农民在山上无聊捡石头找乐时,在石头缝里发现的;铜坐龙是农民挖自家地窖时一锄头刨出来的;精美的铜鎏金弥勒佛立像是一个老农民犁地时,松土一尺多深时翻出来个金佛爷。
看到这,心里想着自己老家那一亩三分地说不定也有宝贝呐,不知道自己老太爷当年挖的时候注意没注意,说不定那老屋里还真一个不知道的宝贝,哈哈哈哈!
合卷后闭目静享,浮现在记忆中最深刻的:
1清乾隆•瓷母
瓷母非“慈母”,也有母亲之意——瓷器的母亲,因其集16种瓷器品种于一身。这件乾隆鼎盛时期烧制的瓷器,个大壮观富丽堂皇,纹饰多样精美,最难的是瓷器上十几种高低温釉,不同时间不同温度有序精准的烧制,惊叹这一时代工匠的智慧和汗水以及清朝艺术审美之高。
2唐•昭陵六骏
“六骏失群图尚在,追怀名迹感无穷。”昭陵六骏现四骏在西安博物馆,另两骏现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国人之痛,历史之痛。在昭陵待了1300年多年的六骏,见证陪伴李世民征战沙场的六骏化身,谁又曾想过是被中国人打碎装箱卖给美国人。飒露紫、卷毛驹1918年被运往费城,如今百年过去了,六骏未曾聚首,至于何时能聚首,期盼着相信着,终有一日,国家会接两骏回西安,让昭陵六骏名副其实。
3五代•贴金彩绘浮雕武士石刻
在博物馆观赏文物时,像我这样的外行多看外形。
与这武士石刻同室而出的十二生肖浮雕以及《散月图》《奉侍图》还真不错。刻工精湛,线条流畅,色彩亮丽,人物写实,衣着精美,精细逼真。只是武士石刻并非同时挖掘而出,而是先前就被盗走私出境,直到2000年在美国被拍卖。
大快人心的是,因其属于被盗流落国外,根据《巴黎公约》,加入国家有权追讨文物,在长久艰辛的交涉中以及大量证据面前,中国第一次无偿追回古墓被盗文物,真是令人振奋不已,更加令人惊喜的是,好事成双,后有人无偿捐献另一块武士石刻,而这两块命运多舛的雕板最终齐聚,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马爷说过“国宝里有知识,有文化,有情感”。当我们的目光遇见这些国宝,就注定是一场属于穿越时空的相遇,那些超越语言的心动,那些跨越时代的爱意,也许就是我们华夏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的隐脉。
不奇怪人怕出名猪怕壮谁出名就寒碜谁如果马未都默默无闻就不会有人对他说三道四羡慕嫉妒恨借马未都来抬高自己“尽管收藏界的大家对马未都难以认同,但我认为不能全盘否定马先生,他对中国收藏界,尤其是民间收藏界是有贡献的,可惜的是由于媒体的过度追捧,让他浪得虚名啊!他的藏品中,除了家具和铜胎掐丝珐琅瓷器以外,其他确实难值一提,既没有钱币,也没有玉器,瓷器也微不足道,和我熟识的许多大藏家相比,简直是小儿科。在此之前,我认真拜读过他的几部所谓‘专著’,诸如《马说陶瓷》、《马未都说陶瓷》、《马未都说马未都》等,无非是用一种调侃的手法在戏说陶瓷,在鉴定技巧和收藏理念方面,难说老道。” 陈先生刚说到这,我就打断了他的话语,问道:“既然您说马未都先生难说老道,为什么他的书的发行量那么大?既然您说他的博物馆连汝窑的瓷器也没有一件,而且他的专著没有自己独特的思想,那么您敢挑战马未都吗?” 陈先生哈哈大笑:“挑战马未都岂不要让方家取笑于我,我要挑战的是南方北张巴蜀罗,我要挑战的是民国四大公子,马未都何足挂齿?看在维护常识和捍卫真理的份上,我就挑战他一回,权当和马先生PK一下,问题是,马未都先生敢应战吗?” 1“马未都的牛皮吹得太大” 在一本名为《马未都说马未都》的书中,马未都口气之大,令人咋舌,他说:“历史上著名的瓷器收藏家,古代是乾隆爷,近代就是我。在文博界这么多年我没觉得碰到过什么对手。”该书的作者梅辰说,“这自信让人听着都冒汗。”有趣的是,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和天雅古玩城,最流行的就是这句话,我曾亲耳听到一位姓姚的老板说:“我的瓷器收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对手。马未都算什么,他路过我的店门口,都不敢进来。” 陈治木先生点评说:“牛皮吹得太大,这是一种愚昧和浅薄,除了乾隆以外,民国时期从上海迁往香港的古陶器收藏大家还有张宗宪家族,仇炎之家族,此外还有故宫专家孙瀛洲先生,台湾的鸿禧美术馆,香港天民楼葛氏家族等都是一流的古陶瓷收藏家。张宗宪家族的张永珍女士从他哥哥处拍了一件4000多万元的粉彩蝙蝠桃纹橄榄瓶,并捐给了上海博物馆,难说哪位藏家的瓷器可与之比肩。鸿禧美术馆有一件40公分以上的洪武的釉里红大碗价值连城,一般藏家都难望其项背。观复博物馆陈列的几乎都是民窑的瓷器,比如磁州窑、吉州窑、耀州窑、建窑等等,只有一件明洪武的釉里红玉壶春瓶还算勉强可以。如果马未都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本人所藏的同类釉里红玉壶春瓶。另外,马未都在他书中介绍相关的鉴定知识,用的藏品没几件是自己的,大约只有1/10强是观复的,而且1/10的东西中也没有几件是官窑的,而且错误连篇,前后矛盾,许多基本常识都难以经得起推敲。” 马未都曾说过:“我们的史观是有问题的,我们是文献史观,但我不认为文献上的资料有多重要!我讲究的是证据史观,以物证史。文物就是文化的一个物证,我拿东西说话⋯⋯”这话表面听起来振振有词,其实是一种谬论,没有文献资料,你怎知道文物的价值?你不研究,怎知道官窑还是民窑?文献应该和文物互证,况且文化也包涵了三层含义:最低层次的是器物,中间的是建筑,最高层的是思想。一件梅瓶能和故宫比吗?一个故宫能和一部《论语》或《圣经》比吗?真正影响人的还是文献史料和书啊,连你马未都自己也不是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吗”? 2谁说汝窑无大器 曾经有人在评论某位藏家的藏品时说:“收藏而不研究者,只是保管员而已。”这句话很有道理,若将自己的古玩置于他们所产生的那个既定的历史背景里研读,那么,除了能较全面了解所藏古玩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之外,一个善于思考的藏家,往往会产生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新想法、新见解。不幸的是,这些想法和见解将不可避免地和一些“权威”专家的观点发生剧烈碰撞。这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孰是孰非,就看真理离谁最近。 当今的收藏界很流行什么“汝窑无大器”,什么“汝窑瓷器只有馆藏,民间无藏”等等。诚然,下这些结论的人不是专家就是学者,还有那些鹦鹉学舌的拥趸,他们是御林军。现就马先生关于汝窑的一些见解,根据陈先生几十年的理论和经验逐条与之商椎、研讨。 陈先生认为,汝窑有无大器,北宋人清楚,南宋人也明白,只有今人糊涂。有个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有一段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竟尤难得。”现在有人抓住“竟尤难得”这句话大做文章,例如,马未都先生说,一千多年来各个国家倾一国之力才收得67件汝窑瓷器,而民间怎么可能拥有呢?我们从上述汝窑瓷器的统计不难看出,宋汝窑瓷器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点被逐渐发现的,它不可能在发现了第67件之后就戛然而止,但至于以后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发现我们无法预测,但可以肯定新汝窑瓷器的出土是不以一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未都先生在谈论汝窑时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他认为“宝丰(距京师开封)大约有500里地”,因此断定“宝丰的条件不构成皇家专用的窑口”(见《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P38-39),这是错误的。众所周知,江西景德镇龙珠阁是明清两代官窑的窑址,也是皇家专用的窑口,它距北京的距离是多少?2000多公里!8倍于汝窑窑址与京师开封之间的距离,北宋到明清时代的交通工具好像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进步,关于烧造陶瓷的信息传递比宋代会更慢。因距离远近而说汝窑窑址不是皇家专用窑址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3“为什么要宣扬这样一种观念” 在《马未都说马未都》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过去在乡下看好一件东西,老头、老太太死活不卖。老人嘛大部分都比较恋旧,他对那东西有几十年的情感在里面了,东西再破再烂他都不舍得扔,更舍不得卖了。那我就给他的邻居留下一个信封,信封里面是没有内容的,没有瓤的,只是一个空皮儿,邮票什么的我都给他贴好了,然后我就跟他说:“老爷子眼看着不行了,等他过世了,你就把这信封扔到信筒里就行了。” 有人问马未都:“人家就帮您扔?” 马未都说:“我给钱啊。我把信封搁他那儿的时候我就先给他一百块钱,你得先取信于他是不是?我跟他说:‘你把这信封好好留着,等老头一死你就把它扔到信筒里,等我接着信回来的时候我再给你一百块钱。’我估计等我走了以后他就天天在家盼着那老头死,好再挣一百块钱,等老头真死了,他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奔了邮局了。” 接着马未都说:“接到信后我就立马赶过去。这个时间基本上就是一个星期,正赶上办丧事,正需要钱,正赶对了时候嘛。” 对话的作者梅辰有点不好意思了:“您这不是趁火打劫嘛!” 马未都却说: 那我还觉得是雪中送炭呢!人家正需要钱的时候送钱的人就来了!人都死了,那桌、椅、板凳、柜子对他还有啥用啊?况且我还给他们解决了遗产分配的问题呢。本来就那么一张桌子,四个儿子分,怎么分?一人辟一条腿儿?!都红了眼在那儿瞅着呢,正发愁没法劈呢,咱去了不就不用劈了嘛!而且给钱的时候,人家说“除不开”,“得,多少能除开?”咱再给添上点凑个数能整除。比如我给五千块,人家说我们六个孩子您能不能给六千呀?得,那就六千吧。(梅:嘿!最后还落个远近闻名的“及时雨”美名) 陈先生闻言后点评道:“呜呼哀哉!马未都的书中讲了许多故事,要么是诸如此类,要么是如何捡大漏没捡到多后悔,或者亏了多少钱,差点没气死,我不知道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心态。这就是一个大收藏家应有的品格吗?中国的某些媒体为什么要宣扬这样一种观念呢?”
[百家讲坛]光彩夺目说五彩(20080710)
[百家讲坛]颜色釉传奇(下)(20080709)
[百家讲坛]颜色釉传奇(上)(20080708)
[百家讲坛]瓷中珍品釉里红(20080707)
[百家讲坛]秦始皇之生父之谜(20080706)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异人奇缘(20080705)
[百家讲坛]抗日名将杨靖宇(五)英雄之死(20080704)
[百家讲坛]抗日名将杨靖宇(四)风云突变(20080703)
[百家讲坛]抗日名将杨靖宇(三)决胜千里(20080702)
[百家讲坛]抗日名将杨靖宇(二)联合抗日(20080701)
[百家讲坛]抗日名将杨靖宇(一)百炼成钢(20080630)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合纵连横(20080628)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昭王争霸(20080629)
[百家讲坛]新解三十六计之李代桃僵(20080627)
[百家讲坛]新解三十六计之调虎离山(20080626)
[百家讲坛]康熙陵寝劫难之谜(20080625)
[百家讲坛]康熙陵寝陪葬之谜(20080624)
[百家讲坛]康熙陵寝建造之谜(20080623)
[百家讲坛]秦始皇—商鞅变法(20080622)
[百家讲坛]秦始皇—穆公东扩(20080621)
[百家讲坛]白蛇传奇(五)白蛇永镇雷峰塔(20080620)
[百家讲坛]白蛇传奇(四)水漫金山(20080619)
[百家讲坛]白蛇传奇(三)端午惊魂(20080618)
[百家讲坛]白蛇传奇(二)赠银成亲(20080617)
[百家讲坛]白蛇传奇(一)西湖寻夫(20080616)
[百家讲坛]诗歌唐朝(十)爱情诗语(20080613)
[百家讲坛]诗歌唐朝(九)山水有情(20080612)
[百家讲坛]诗歌唐朝(八)送别之情(20080611)
[百家讲坛]诗歌唐朝(七)天伦之情(20080610)
[百家讲坛]诗歌唐朝(六)忧国情怀(20080609)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一)荆轲刺秦王(20080608)
[百家讲坛]《红楼梦》中的端午节(20080607)
[百家讲坛]解读中医(五)中西互补(20080606)
[百家讲坛]解读中医(三)中医之功(20080604)
[百家讲坛]解读中医(二)中医之难(20080603)
[百家讲坛]解读中医(一):中医之源(20080602)
[百家讲坛]青梅煮酒说康熙(20080601)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二十三)盛世宝鉴(20080530)
[百家讲坛]千古中医故事之孙思邈(三):药王著书之谜(20080530)
[百家讲坛]千古中医故事之孙思邈(二):药王成名之谜(20080529)
[百家讲坛]千古中医故事之张仲景(四)阴阳本源(20080527)
[百家讲坛]千古中医故事之张仲景(三)天人相应(20080526)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二十二)五大缺憾(20080525)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二十一)盛世景象(20080524)
[百家讲坛]张仲景之流芳百世(二)(20080523)
[百家讲坛]张仲景之天人相应(一)(20080522)
[百家讲坛]焦裕禄(三)改天换地(20080520)
[百家讲坛]焦裕禄(二)执政为民(20080520)
[百家讲坛]焦裕禄(一)临危授命(20080520)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二十)立废太子 (20080518)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十九)后宫生活 (20080517)
[百家讲坛]:千古中医故事(九)《孙思邈》之药王崛起之谜(2008516)
[百家讲坛]千古名医故事(八)李时珍圣名传千古(2008515)
[百家讲坛]千古名医故事(七)李时珍本草耀神州(20080514)
[百家讲坛]千古中医故事(六)《李时珍》之毕生一部书(20080513)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十八)养生之道(下)(20080511)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十七)养生之道(上)(20080510)
[百家讲坛]千古中医故事之扁鹊(二)扁鹊之谜(20080509)
[百家讲坛]千古中医故事之扁鹊(一)诊病圣手(20080508)
[百家讲坛]千古中医故事(二)《华佗》之华佗之死(20080507)
[百家讲坛]千古中医故事(一)《华佗》之神医传奇(20080506)
[百家讲坛]梅兰芳5——爱的情怀(20080505)
[百家讲坛]梅兰芳4--美的化身(20080504)
[百家讲坛]梅兰芳3--德艺双馨(20080503)
[百家讲坛]梅兰芳2--一举成名(20080502)
[百家讲坛]梅兰芳1--发愤苦学(20080501)
[百家讲坛]新解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20080430)
[百家讲坛]新解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20080429)
[百家讲坛]新解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20080428)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十六)读书之道(20080427)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十五)皇家匠师(20080426)
[百家讲坛]新解三十六计之擒贼擒王(20080425)
[百家讲坛]唐高宗真相之托孤之谜(20080424)
[百家讲坛]唐高宗真相之权臣命运(20080423)
[百家讲坛]唐高宗真相之君臣对决(20080422)
[百家讲坛]唐高宗真相之舅甥争锋(20080421)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十四)爱好西学(20080420)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十三)康熙字典(20080419)
[百家讲坛]唐高宗真相之废后之谜(20080418)
[百家讲坛]唐高宗真相之永徽疑案(20080417)
[百家讲坛]唐高宗真相之舅舅当家(20080416)
[百家讲坛]唐高宗真相之仁孝之谜(20080415)
[百家讲坛]唐高宗真相之早年真相(20080414)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十二)御史弹相(20080413)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11——六下江南(20080412)
[百家讲坛]周岭解密曹雪芹(十)狱神庙之谜(20080411)
[百家讲坛]周岭解密曹雪芹(九)杂学之谜(20080410)
[百家讲坛]周岭解密曹雪芹(八)诗才之谜 (20080409)
[百家讲坛]周岭解密曹雪芹(七)曹雪芹其人(20080408)
[百家讲坛]周岭解密曹雪芹(六)文化传承之谜(20080407)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十)治理黄河(20080406)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九)以农为本(20080405)
[百家讲坛]周岭解密曹雪芹(五) 曹家败落之谜 (20080404)
[百家讲坛]周岭解密曹雪芹(四)曹家发迹之谜(20080403)
[百家讲坛]周岭解密曹雪芹(三)著书之谜(20080402)
[百家讲坛]周岭解密曹雪芹(二)脂砚斋之谜(20080401)
[百家讲坛]周岭解密曹雪芹(一) 书稿丢失之谜(20080331)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八)保卫北疆(20080330)
[百家讲坛]马未都说陶瓷收藏(十四)晚清青花(20080329)
[百家讲坛]马未都说陶瓷收藏(十三) 雍乾青花(20080328)
[百家讲坛]马未都说陶瓷收藏(十二)明亡清兴话青花(20080327)
[百家讲坛]马未都说陶瓷收藏(十一)嘉万青花(20080326)
[百家讲坛]马未都说陶瓷收藏(十)成弘青花(20080325)
[百家讲坛]马未都说陶瓷收藏(九)永宣青花(20080324)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七)收揽士心(20080323)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六)削平三藩(20080322)
[百家讲坛]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五)红楼梦中情(20080321)
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四)《西游记》的真诚*(20080320)
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三)从“三国”到“水浒” (20080319)
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二)《水浒传》的艺术成就(20080318)
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一)《三国演义》的内涵(20080317)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五)御门听政(20080316)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四)智擒鳌拜(20080315)
[百家讲坛]张越鉴宝马未都(20080314)
[百家讲坛]马未都说家具收藏(九)大器晚成(20080313)
[百家讲坛]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八)去伪存真(20080312)
[百家讲坛]马未都说家具收藏(七)软硬兼用(20080311)
[百家讲坛]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六)箱柜传奇(20080310)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三)少年天子(20070309)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二)生于忧患(20070308)
[百家讲坛]马未都说家具收藏(五)拍案惊奇(20080307)
[百家讲坛]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四)正襟危坐(20080306)
[百家讲坛]马未都说家具收藏(三)一塌清风(20080305)
[百家讲坛]马未都说家具收藏(二)床前明月(20080304)
[百家讲坛]马未都说家具收藏(一)盛世收藏(20080303)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一) 伟大的时代(20080302)
时值盛夏,大自然一派繁华,与骄阳一起灿烂得让你无法呼吸。这是不惧风雨雷电的旺盛,是难以抑制的喷薄欲出,人生若能如夏花样灿烂一回,那便是生之幸福。
我正在炎炎夏日午后的书房里“愁永昼”,快递小哥送来了马先生的新书《背影》。
急忙打开,一幅青花瓷感的封面夺目而入,顿觉六根清爽,轻轻抚摸封面,有青花瓷瓷粒温润的触感。书一在手,我就知道要用虔敬之心去品味它清凉之下曾经历炼过的炙热。
封面上部一棵大树枝叶葱茏遒劲,虚实结合,如梦如幻,恰似一株背影;树的下面有落叶片片,时隐时现,这幅动态的飘然,也正是一个生命归去的宁静之美。
一、知生,知死
从目录中可以看出,先生在书中记述了25位亲朋好友;是一本悼文合集。于是,心中顿生一股沉重感。
然而,先生说: “人生唯有一死真真切切……生与死是人生的大课,个人无从决定选择,它与人的意志无关。” ,这是直面生命殒没的理性思考。
那些先我们而去的亲朋,我们 “后辈既无法挽留,也无法补偿,只能拊膺长叹,体会生死离别之痛。” ,这是人之常情,痛定之后对逝者的追思又何尝不是一场欣慰和感动呢?
很喜欢先生的两句话: “与人交往乃人生第一快事,可以知人事,懂人情,晓人性,窥人生。我们在与人的交往中,学习成长相知相融;而每个人不论活得好坏,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生。”
读完这本书才知道,书中的每一位人物的一生都是灿烂如夏花,逝去又如落叶般静美。
父亲是作者最亲的人,把对父亲的悼文放在本书的第一篇,是对父亲最好的追思。父亲行伍出身,不算什么大人物,但有粗线条的爱;经历过枪林弹雨的历练,与日本鬼子拼过刺刀,半生戎马,活出了他灿烂的一生。
面对死亡,父亲很豁达,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说, “人总要走完一生……再治疗下去,我也不会好起来,还会连累所有人……拔掉所有的管子吧,这是我的决定。”
一个脑袋清醒的人面对死亡,如果能这样坦然、安详,则是对生命的彻悟,真正做到了 “知生、知死” 。
所谓,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觉得,只要父母活着尽孝了,也就没必要太多的后悔。父母还健在的时候,要多多到父母跟前望望,不图你给他们买什么山珍海味,只要听听你的声音,老人们就很满足。
亲人去,心后悔,才是最假的哀痛!
二、接你世间来
我们常说的一个词语叫“始终”,这个词语给人一种绝望的感觉,其实我们念反了。古人是很智慧的,他们不说“始终”,而是说“终始”,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又何尝不是一个“终”的开始?
先生的父亲在那个枪林弹雨的年代里,曾有一发哑弹落在他眼前的一位战友身上,战友牺牲了,他万幸活着,如果死了就不会有他了。所以,先生说, 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是极偶然的事。
然而,这个偶然就是我们的幸运,是生命的强者,为什么不去感谢呢?
一个生命的终了,另一个生命即将开始。
马先生很好奇是谁为自己接生的,多方打听才知道,是个叫叶惠方的医生。得知叶医生还健在,他很感动,便亲自前去拜访,感恩这个托举自己生命的恩人。
与叶惠方医生会面之后才知道,她已是百岁老人;更让人惊讶的是,叶大夫曾是北京协和医院的妇产科主任,还是林巧稚医生的高徒!
叶惠方的家学渊源深厚,父亲叶培初当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就是现在的东京大学。叶惠方一九三四年考入燕京大学,后又考入热门的、竞争激烈的医学预备系。
难怪先生说,那天与叶惠方大夫的相见如梦如幻,自己觉得特别神奇, “全中国最权威的妇产科专家叶惠方大夫竟然是第一位看见我来到这个世界的人!” ,骄傲和自豪之感溢于言表,这是一种缘分,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
之所以把叶惠方医生这一篇提出来给予品评,是因为叶医生又是一位直面死亡而豁达的人。叶医生临终前立下遗嘱,病重也不治疗,不抢救,不占用宝贵的医疗资源,死后将遗体捐献,她婉拒医院来家里为她输液,夜深人静时安详地回归了道山。
寿过百年,德高望重,又能善终时凸显人格魅力,将百年人生化为一瞬,这一瞬又让更多的人理解生命的意义,盛放出人性的光芒。我们后辈大悲至大喜应该有所顿悟,对生死更多理解。
所以,我的感悟是 ,珍惜生命的偶然,珍惜这世间的烟花灿烂。
三、相逢流星,瞬间永恒
岁月如奔,总是在你还来不及看清风景的时候,它已倏忽而逝。
生命对一个人是一条线,有它精彩的长度;对时空它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甚至连折射光的运气都没有。
《背影》这本书,先生谈的是生死,我更倾向于是对相逢的追忆。
生死都是美丽的。古人说不以死惧,那惧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生。
生,是造化给你的命题,看你如何去解答这个命题;或者是解答这个命题的过程。它很难,但很美。
这里,不得不提一个英雄式的人物黄慕兰女士。她是马未都先生朋友的亲奶奶,因此马先生也亲切地叫她奶奶。
得知黄慕兰是一位传奇女性,是先生的朋友拿给他的一本《黄慕兰自传》。我以前在某个传奇杂志上也看到过这个名字,十分敬佩她是一位女中豪杰。
黄慕兰活到111岁,作者认识她的时候她已一百多岁了,人活百岁便是祥瑞。先生说,能认识百岁老人都十分幸运,读者又何尝不是幸运!
黄慕兰一九二六年入党,在她老人家活着的日子里,曾长久地荣膺最老的***员之称,入党九十一年,寿命一百一十一岁!
她出身名门望族,早年参加***,与董必武、邓颖超、宋庆龄、何香凝、郭沫若、潘汉年、沈雁冰、毛泽东、李立三、周恩来、张国焘、瞿秋白等先烈都有过不同程度的交集,任过中央机要秘书,可谓是党的“活化石”!
她一生经历两次丧夫之痛,一次永远的夫妻别离,累积坐牢二十余年,其人生的灿烂真不是夏花可比拟!
老人家之所以长寿,同样来自她的豁达, 在感情上不斤斤计较,为人处世宽宏大量,处逆境坚持乐观, 情感 波折压不垮,这是她的 健康 长寿的唯一保健妙诀。
黄慕兰女士的第一任丈夫牺牲时年仅二十六岁,当时她分娩才三天,孩子连自己的亲生父亲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无论对于孩子还是黄慕兰,相逢真的如流星,瞬间就是永恒。
想起当下流行的话, 你只不过是我人生路上的一名过客,暂时借你歇歇脚, 这是对因缘际会的亵渎,是极其势力的价值观,这种人不值得深交,最好绝交。
在这个来之不易的美好时代里,我们应该感谢每一个与我们相遇的人,他们都是愉悦我们心灵的美好风景,不懂相遇的美好的人注定内心是灰暗的。
四、因缘际会,相逢何必曾相识
马未都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收藏大家、文化学者、编辑,在俗人眼里,他收藏的是无数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而实际上他收藏的是中国文化可以触摸的符号,它的价值在于见证。
《背影》是先生的另一份收藏,这份收藏不以金钱衡量,比所谓的奇珍异宝更价值连城,那就是 友谊 !
在这本书的封腰上有一句宣传语:“ 这本书,马未都不说收藏说‘人缘’ ”。我总觉得用“人缘”二字世俗气特别浓,比如人脉,总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不如说缘分让人更加惊喜、亲切;或者友谊二字更喜庆、融洽。
收藏古董很容易,只要有钱,有钱也不难,动动脑筋即可;然而要珍藏一份友谊却不是那么容易,它需要一份因缘。
书中让我感动的还有一位人物——安思远,他是先生的国际友人,富翁,大收藏家。他出身于英格兰望族,一生未娶,也未有后,终身以文物为伴,——有点像中国宋代的林逋“梅妻鹤子”。
安思远在美国、西方乃至中国文物圈内一言九鼎,地位崇高,具有中国文物教父之称。
马未都与安思远的相遇,是安思远先生到他仓库参观,三伏天穿着西装革履,系着鲜红领带,这便是安思远给马未都先生的深刻印象。
安思远专业、精明,言谈举止有一股贵族气。他喜欢古董,却不把它看作可以让自己富甲一方的财宝,他是对一种文化的虔诚。收集古董,目的是为了防止古董的流失而损毁。他把一生的收藏都捐献给了国家博物馆。
比如,他曾购买了一套不被人看好的碑帖,当听说这是中国人临帖的“圣经”时,他果断收买。没想到他买到了一套法帖之祖——北宋拓本《淳化阁帖》真本,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他功不可没。
还有一次,他在香港古董店购买了一件五代武士俑浮雕,后来发现是河北省王处直墓被盗之物,马上主动无偿捐献给中国政府,现珍藏在国家博物馆。
安思远接触了中国文化多年,对中国文化有了感情,对安徽古民居的修复多次捐献。
安思远很好地解答了他的人生命题,聚财聚宝,富甲一方,却从没有用堆积财宝让自己闪光,真正让自己闪光的是他对文物价值的奉献。
像安思远这样的朋友,马未都先生还有很多,书中都有记述。
马未都先生自述,他与安思远先生接触并不多,感触也不深,我觉得有一份因缘足够,未必非促膝。
我非常珍惜相遇相逢的每一个人,有的擦肩而过留下一抹微笑,但记忆犹新;有的是挚交忘年,至今还每日问好,隔时相聚。虽还没有“修得千年共枕眠”,我坚信曾有过“百年同船渡”的某一时刻,要不然,怎么会时时牵挂?朝朝思念呢?
结语:
不是我剧透太多,实在感动这些人物生之灿烂,陨之静美。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种淡淡的愁绪亲情;马未都先生的背影是追忆似水年华的灿烂因缘。
《背影》中25位人物,或普通,或叱咤风云,有的英年早逝,有的百寿西归,他们生前,先生或多或少都曾与他们相逢,有过交集。有的是半生友谊,有的只有几次谋面,然而作者都很珍视与他们的相逢。他们之间没有物质利益的羁绊,都是纯然的友谊。
如今,人物都已成为 历史 天空中的一颗颗星辰,唯有他们的背影永远让先生仰望,让读者喟叹。
读这些背影,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跃然纸上,仿佛他们仍在眼前,向你娓娓讲述一个个因缘际会的友谊。
飞雪品鉴公众号「链接」
《青花瓷》缘 作者:朱晖
“雨过天晴云破处,那般时候做将来。”可惜的是,后周没有将来,只在历史上停留了短暂一瞬,但“天青色”却千古留名。
马未都和方文山,一个是著名的收藏大家,一个是娱乐天王周杰伦的御用词人,很难想象他们二人会发生什么纠结。但因为一首《青花瓷》,这两条不同道上的跑车却相撞了。
故事得从马未都的一篇博客说起。2008年春晚,周杰伦闪亮登场,演唱了这首由方文山作词的《青花瓷》,流行的曲调融合古典的意蕴,听得观众如痴如醉。
马未都原本对流行歌曲不感兴趣,但此歌的主题却不由得让他屏息聆听。“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美轮美奂的歌词令马未都赞不绝口。要知道,马未都对中国瓷器素有研究,他曾在《百家讲坛》浓墨重彩地讲解过青花瓷,有关青花瓷的歌曲又怎能不触动他的神经呢?但是,听着听着,他渐渐从精美的歌词中品出些许破绽,顿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他随即写了篇博客,对歌中的某些词句提出质疑,并指出谬误最重的一句是“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因为“青花瓷自诞生之时迅速成为中国瓷器的霸主,700年来无人撼动,可瓶底从未书写过汉隶,仅在明崇祯一朝某些青花器身偶写过隶书。”
马未都的话很快传到方文山耳朵里,但他并没有立即做出解释。直到半年后发布新书《中国风》的时候,面对记者的再次追问,才简单地回应:“马先生挑的错属于专业范畴,而流行音乐是通俗文化,通俗文化有时不需要去考据太多东西就可以下笔。”事情似乎就此打住,马未都继续说收藏,方文山继续写歌,彼此再无牵扯。可有意思的是,2009年春节后,两人竟然在同一档电视节目中面对面地相遇了。
马未都见到方文山,呵呵一乐,说:“方文山也在这儿,我正好跟你来探讨这个问题。”当着电视机前的万千观众,马未都又把《青花瓷》中“在瓶底书汉隶”的错误提了出来。很多人都以为,被称作“词坛文豪”的方文山为了保全声誉,必定会据理力争,与马未都展开唇枪舌战。不料,他恭敬地听完马未都的发言后,不急不慌,首先道出了自己的创作初衷:“我一直希望把中国古代有标志性的器皿写进歌词,本来想以青铜器为载体,可是青铜器在春秋战国时期被浇灌成兵器,进行杀伐、砍杀,感觉太沉重。后来才想到跟瓷器相关的,就是青花瓷。”马未都面带微笑地听,方文山又说:“中国文字的发展是篆、隶、楷、行、草。草书比较飘逸,但如果我写‘瓶底书草书’,发音不好听,字面上也不美。最关键的是,它没有办法标出朝代。我是要符合‘仿前朝的飘逸’里的‘前朝’,而汉隶有一个汉朝,这样就比较符合歌词上的逻辑。”这一席话,让马未都对方文山的“谬误”有了一定的释然,而方文山诚恳的态度,则更叫马未都刮目相看。马未都感叹:“一个人功成名就的时候,很难再听进别人的意见,方文山非常谦逊,能够认真听取不同的观点,这点很值得欣赏。”接下来,双方聊到中国的古典文化,气氛霎时融洽起来,可谓相见恨晚,分外投机。方文山说:“我有一次去新加坡,一个当地的青少年跟我说,他为了读懂我写的歌词才去学中文。因为一首歌红了,或者流行音乐的影响力,他们会去加紧自己母语能力的吸收,这是我意想不到的一个收获。”马未都笑言:“我说收藏,其实也是希望借此宣扬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而我在《百家讲坛》讲了十讲青花瓷,也不顶周杰伦唱一首《青花瓷》!”临别前,方文山送给马未都一本自己的新书,希望马先生批评指正。马未都欣然笑纳,表示一定认真拜读学习。
故事的结尾必须要说说马未都的另一篇博客。节目录完后,马未都在博客中坦言,此前对方文山歌词的批评是“率性而为”,并诚挚写道:“与方文山匆匆一晤,聊了聊他的歌词创作,聊得投机,可以看出他是从内心喜爱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应景生往古典文学上靠。方文山的歌写得古风习习,韵味无穷,从未有过这样内容的流行歌曲,将传统文化淋漓尽致地推至前台。我们远离自己的文化过久,感情自然淡了许多,重新唤回民族文化情感,尚有漫长的路要走。从小处做起,方文山走了他坚实的一步。”
诚如马未都所言,一个功成名就的人很难接纳不同意见。然而,这两个功成名就的人,从存在分歧到惺惺相惜,只用了“匆匆一晤”。除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共同热爱外,彼此宽广的胸怀、内在的修养、友善的品格、乐于倾听的态度该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吧。这些或许是我们津津乐道于这段佳话的同时,更应该学习和借鉴之处。
善良是所有优点中最不能说出口和最没有竞争力的优点。
凡事都把善良的感情放在第一位,而将利益放在其次的人,你知道会发生什么后果吗?
90年代的歌厅 生意火爆的一塌糊涂在北京没有一家是不排队的,收藏家马未都 靠倒卖古董 发了横财 ,也开了歌厅 。
结果,熟人唱歌都不给钱,有时候不光不给钱,走的时候还得再搬走两箱饮料,马未都善良好面子,虽然心痛,但还是得陪着笑脸给人送出去。
时间长了,不但没挣到钱,还赔钱了 ,迫不得已,马未都自认倒霉,关了这家歌舞厅。赔了43万。
马未都后来说:“这可是1990年,当时在北京买四合院,一万块钱我买个小院,两万块钱我买一个大院,我那43万块钱要是在北京全买四合院,那我今天就是北京的首富”。
其实,大部分穷人都有致富的可能,只是他们不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而是选择了善良的感情。
穷人把感情看作目的,而富人则把感情作为手段 ,利用感情赚钱 ,穷人为感情花钱去买单,例如,每年的情人节 ,每年的七夕节等等,反正是过年过节都是穷人联络感情花钱的日子,也是富人赚钱的日子。
绝大多数富人都不太重感情,他们知道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明码标价,唯独感情是无价的,也是最贵的,
所以,富人优先考虑的永远是利益,而穷人优先考虑的永远是感情和面子。
我们的教育告诉我们 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多为别人着想”就是有教养。
于是,我们做每一件事,都要小心翼翼,总是为别人着想,生怕伤害到别人。
在学校的宿舍里 ,我下个床,都怕有声音影响别人睡觉,开个小灯,怕晃到别人眼睛,说话也怕动静大了 影响别人 。结果一直活的很累很累,
后来才想明白 ,怕对别人产生影响,难道自己打算做的事情就不做了吗
该做的还是要做,而且你做的事可能对别人根本没影响,自己想的多了,反而导致精神疲惫,后果很严重。
其实生意场上就是战场 ,说你死我活有点严重,但起码得为各自的利益去争取 ,太过善良没底钱的交易,就会被对方认为是傻逼 ,
我做生意时,发现了一个问题 ,就是南方 无论多好的关系 ,做生意先谈利益 后谈感情 ,而在北方 特别是东北 ,先谈感情后谈利益,看看这些年南方富人多,北方富人少的差异 ,你就会明白了 。生意场上是不需要讲什么善良和感情的 。
有位记者采访过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和许多世界500强企业家。
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名人都有一个共通之处。
那就是不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都是坚持做自己,都是那么不尽情理,都是利益优先 。
善良的人,做什么事或者做什么决定,都需要找到一个大众认可的、合情合理的借口。
如果他没有找到公众认可的合理借口,他就 不这样做。他担心这样做之后,别人都会在道德上指责他。
善良的人相信了人人平等的神话故事,他们以为只要自己道德高尚,就会换来别人也对自己好。
这就是为什么善良的人一次次错过好机会,他们被道德绑架了 ,被善良绑架了 ,比自己是一个好人绑架了 ,结果一辈子只能在贫穷的底层挣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