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要乱丢垃圾,不要表现得对别人很嫌弃,这样可以把礼貌传递给孩子,把修养传递给他。其次可以提前给孩子有约定,我们到了公共场合,好多孩子会有买东西的想法,会想要大声地吵闹,所以家长们可以提前给孩子约定,做到之后给予积极的鼓励,如果孩子没有做到能够善意的提醒一下。作为孩子来说,他的心理预期是:我已经跟爸爸妈妈有约定了,他也更容易遵守礼貌。
1、提高自身的修养 注重生活中施教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做到以身作则,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家长不是在“作秀”,更不是在“演戏”,而是发自内心的“自我修炼”。是提高自身修养,增强家长素质的时代要求。所以,这种“做”是实做,不是虚做;是真做,不是假作;是彻头彻尾的做,不是前后不一的做。说也奇怪,你如果刻意地表现出来要孩子跟你学,其效果并不好,但你无意中表现出的不良言行,孩子却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做在手上。因为只有你无意间的表露,才是你真实的情感。
2、教学相长双成材 填平代沟靠家长教学相长,本来是孔子在《礼记·学记》中提出的一个教学原则。其本意是在教的过过程中学,教与学互相促进。现在,我们再提这个教育原则往往用其转义:教师与学生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在家庭教育中,运用这一原则,是指家长和孩子互相学习,共同成材。我们所说的家庭教育包括广义与狭义两个概念。狭义地说,家庭教育是长辈对晚辈儿童进行的教育,广义地讲,还包括家庭成员之间,以及晚辈对长辈的教育。
我们要用修养,时时走进孩子的心扉,彼此感受最炙热的浓浓爱意
1个人风格鲜明
有的女生为了让自己喜欢的男人获得关注,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获取关注,吸引男人的注意力,甚至会为了获取关注会迎合,改变自己的兴趣爱好,成为他心中的最喜欢的人。到头来还不是人财两空,还失去了最真实的自己。
女生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都不要去迎合,改变自己。失去本身就有的闪光点,保持个人的特点。这样能够让自己与众不同,还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更容易引起好奇心。
适当而止,不随波逐流,做真实的自己。
2永远保持神秘感
永远不要让对方摸清自己的底线,一旦摸清你的底线后,就像把你关进牢房,拿捏住,控制你,做你不想做的事情。
像那些清纯可爱漂亮的女孩,单纯天真的总让男生一见钟情(部分的),只看颜值而产生的感情常常不稳定,随时都会爆发矛盾,然后不了了之。
容貌总会随着时间流逝,不断地变化,每一个人都会老去,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去尝试改变,心态很重要。
在感情上,太容易得到的往往越不会不珍惜。
高情商的女生都会在感情上懂得“欲拒还迎”,就像放风筝一样,不要抓的太紧,也不要抓的太松,适可而止就好。也不要总是答应他的请求,要让他知道你是有原则底线的人。
所谓“真挚”,是指感情上的真诚恳切;“深厚”是指浓厚的感情。“爱”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每个人既想得到别人的爱,又想爱别人。人的生活充满着爱的关系。对于下一代特别需要爱的教育,一个孩子从母体脱胎降生到人世,首先得到父母的真挚和深厚的爱,这是他身心发展的必要环境因素。这个人生第一环境,是孩子 健康 成长的关键所在,当孩子进入学校后,就常常把父母的爱和教师的爱融汇为一种学习的动力。正如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教育之母,是催人向上的动力。孩子的成长和心理 健康 的发展需要父母的爱,犹如禾苗生长不可缺少阳光、空气和水份一样。得不到父母爱的孩子,不仅成长、发育会受到影响,还会造成过份自卫与攻击性行为,形成不完整的孤僻、粗野的性格,以致产生畸形的个性。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正是小时候由于他的三个母亲对他给予了真挚和浓厚的爱,不仅使他自幼增加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还形成了优良的性格和品质,以及很强的待人处事能力,造成了一代伟人的优秀品质,并对他的未来和一生都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他的生母万氏心地善良、聪慧精明、见多识广、开朗直爽、精明果敢的待人处事能力,对少年恩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嗣母陈氏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善书画、好诗文、温文尔雅、性格恬静,小恩来三、四岁时她就教他读书写字,五岁左右教习唐诗宋词,还经常讲述许多迷人的 历史 故事以及优美的民间传说。什么岳飞精忠报国,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壮烈殉国,洪秀全金田起义等等,使恩来百听不厌。乳母蒋江氏是位贫苦的劳动妇女,她勤劳俭朴、心地善良、爱憎分明、富有正义感,这些都对周恩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怎样做到对孩子真挚而浓厚的爱呢
1、 多给孩子温暖的爱心。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父母爱孩子是人的天性,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时刻不能离开父母的爱心,父母爱孩子既是孩子 健康 成长的重要条件和心理需要,也是孩子长大成人,懂得人生的重要前提。孩子需要吃穿生存,需要接受教育,需要人的爱心和真实 情感 ,这一切都需要父母多付给孩子一片片爱心。千万不要因是“女孩”,是“丑小鸭”、“笨头笨脑”而厌恶,应从生理学上去认识,孩子从在母体中形成,一直到上学读书这期间的各方面因素,都是由亲生父母造成的,由此,父母应用真情实感教育、感化、感染孩子,悦纳孩子的一切美好的和不美好的长相,或智力,使孩子对父母产生血缘深情和立人生之志。
2、 坚持爱而不娇的原则。 爱而不娇的原则是要求父母,把爱心贯穿、渗透到科学地养育孩子的全部过程。以理性的态度处理好孩子发展的整体方向和每一个细小的问题。
一要让孩子在受到父母及周围人对他关怀爱护的同时,教育孩子懂得尊老爱幼的做人品德,自幼尊 重长辈,关心幼儿,纠正“一切服从我的意愿”的错误心理。
二要培养 孩子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教育孩子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哪些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依据年龄大小不断地对孩子讲述做人的基本要求。
三要训练孩子的智慧、勇气和意志力,有意培养孩子不怕苦 不怕难、自立、自信、自强、自制的精神。
3、 掌握严爱适度的方法。 父母对孩子的严要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理,严而有情,严而有方,严而有恒;对孩子的爱要爱得恰当,爱得 得法,爱得有分寸,爱得有原则。父母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 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没有严格要求,就无所谓关心爱护;没有关心爱护,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严格要求。
为此,我们首先要掌握分寸,严而有格。家长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不能随心所欲,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心理、认识能力、个性特征。要求过高、过严,会使孩子产生畏惧情绪,丧失信心;要求过低、过松,对孩子的成长缺乏激励力,压抑了他们的潜力,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其次,要做到宽严结合。对孩子的缺点错误既不能姑息、放任、护短,也不能皮鞭、棍棒、捆绑吊打。在一定条件下,父母应具体分析,区别情况,只要不是有意造成,不属于品德问题,孩子若对过失有认识,感到内疚痛苦、害怕、悔恨、自责时,家长应采取宽容、谅解的态度,这样会使孩子受到激励,增强自尊心,自觉改正错误。
其三,对孩子要爱得有分寸,有尺度,有标准。对孩子的人格要尊重,生活要照顾,教育要抓紧只有爱而没有教,那是父母的罪过,俗话说:“养不教,父母过。”宋代的司马光说:“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人于刑辟,归于乱之。”(只知爱不知道教育,会使孩子沦落到不肖、大恶、刑罚、作乱逃亡的境地。)如果只是教,不懂得爱,教育的目的也难以达到。
4、 用明智的爱纠正孩子依赖心。 在强调独立精神的现代 社会 ,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日趋严重,有些父母为博得孩子的欢心,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久而久之,孩子不仅是吃喝玩乐要依赖父母,读书、考试要依赖父母,上学走路、放学回家要依赖父母接送,甚至连教室里打扫卫生要父母代做,长大了,升学就业要依赖父母,成家 育儿 依赖父母,有的甚至追求高标准生活,购房买车,添置高档家具、电器还要父母靠父母。如果父母无法满足子女的要求,子女们对父母就进行无理责怪,大吵大闹恨之入骨,有的还大学毕业后乐当啃老族。这都是父母对孩子没有付出明智的爱的结局。奉劝天下父母们一定要讲究自己“爱”的原则和爱的方式方法,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当一个可爱的小生命降临到人世间,他第一个看见的人是自己的父母亲,第一个说话的人也是自己的父母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由此,家长与孩子的正确沟通至关重要!现在的家长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与孩子的沟通甚少,也不知如何与其沟通。下面就自己如何与爱子沟通谈几点体会!
一、 肯花时间、亲密接触
任何父母感觉与孩子相处愉快和谐是因为他们肯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玩、做游戏 、画画、运动、听音乐、家务劳动、制做手工、旅游、聊天、探讨问题等等。通过与孩子的亲密接触,方可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需求。
二、全身心投入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的成长,有的父母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以忙为理由,忙家务、忙事业、忙看电视、忙打麻将、忙自己快乐享受等等,忙得忘记了孩子是父母为社会贡献的最重要的产品。机器出了废品可以报废,可孩子如果是废品将遗憾终身。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才能产生同频共振的良好交流。
三、百分之百的接受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家庭是教会孩子做人、生活、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于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孩子不会照父母说的去做,但他们一定会照着父母做的去做。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要首先做到,否则就别挑孩子的毛病。没有问题的孩子,只有问题的父母。无论孩子怎样,都是父母培养的杰作。欣赏优点,包容缺憾,允许孩子的缺点和不完美。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家长、老师、伟人都有缺点,何况我们的孩子。父母百分之百的接受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四、多赞美、少批评
赞美是全世界最具震撼力的营养品。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最大的需要就是被了解与欣赏。”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同时也教会孩子了解、欣赏、赞美、鼓励父母、亲人和他人的方法。父母与孩子不断运用此法,沟通进入良性循环且非常愉快。当一个孩子的优势因不断的被肯定而发挥到最佳状态时,孩子的劣势会自然减弱。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五、 倾听孩子的心声
从小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回家后讲一讲幼儿园、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父母蹲下来,以全神关爱的眼光看着孩子,分享学习的过程、小朋友或同学的故事、老师的故事。这样长期倾听的好处:
(1)孩子在慢慢提升叙事、讲故事的能力。
(2)复习了当天所学的内容。
(3)为长大后的沟通奠定了良好基础。
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他们已习惯与父母聊天,他们很自然的敢把心中的疑惑拿出来问、聊,这样父母才能在轻松愉快的闲聊中听到孩子的心声,听到孩子生理、心理的需求、渴望、好奇。从而轻松愉快地解决好关键的问题。切记:倾听高于教导。
六、拜孩子为师
进入知识信息时代,孩子的信息量比父母大出很多倍。孩子比父母学得快、记得快、阅读速度快。孩子们的英语、电脑、美术、音乐、体育都比大多数父母强,此时的父母要明智地拜孩子为师。孩子可以教父母学英语、学电脑、学音乐、学美术、学体育。孩子是我们最好的教练,当父母虚心向孩子学习时,孩子会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教你、引导你、爱护你。此时,父母是最幸福的,孩子是最自豪的。父母与孩子就象多年深交的老朋友,无话不讲。更可喜的是当孩子是你的老师时,他的自我控制能力会增强,同时还可为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给他们吃饱穿暖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足够的教育,让他们成为一个品格优秀的人。
提起教养,大家脑海中第一出现的就是那种温和有礼,识大体的人,但只有身为父母才会理解,将孩子的本性收敛,让他们遵守约定俗成的规则就已经很难了。
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孩子负责到底,做个有心的父母,要像侦探一样,通过各种体验和活动,去激发孩子的特点,发挥他们的优势。
教育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在很多看似微小的细节中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每年各种身边的优秀例子,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在不断增长,但其实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让孩子能够学会主宰自己的人生,针对自己的优势发货所长,成就属于自己的理想。
在家庭中父母传给孩子最重要的信息往往并非说教,而是行为的影响。孩子的观察力和模仿力是很强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观察的对象,其中会被孩子模仿成为习惯,聚集在一起就会成为品格。
模仿是天性,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可以说在孩子整个成长期,都是通过效仿最亲近的人行为,来建立自己最初的挂念。教养与家境无关,而是与他们父母行为有关。
养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父母可以这样做:
1 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有教养的人总会有很多共通点,最普遍的就是遇事不会乱发脾气,他们都很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想要孩子有绅士风度,家长首先要做一个控制情绪的高手,最起码在孩子面前不能总是气急败坏或者破口大骂。
孩子每时每刻都在观察父母是如何处理情绪的,如果家长能请处理性的表达想法和意见的时候,孩子也能够学会比较平和的做人处事态度。
情绪化的家长很难养出情绪平和的孩子,如果家长总是用谩骂诋毁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孩子就会从小认为这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只有家长恰当的表达情绪,才能够向孩子表达良好的沟通技巧,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很有益处的。
2 身教大于言传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想要孩子表现出有教养的行为,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从而给孩子树立好正确的榜样,如果想要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首先就不能总是在孩子面前刷手机,拿起书来读上一读。
只有父母以身作则,现身说法才能让孩子明白怎么做是正确的,想要什么样的孩子就先做什么样的父母。
3 从小立规矩宽松的成长环境并不意味着不约束孩子的行为,尤其是在他们小时候的成长阶段,孩子是无法清楚一些行为界限的,如果从一开始就做好约定,规矩立好了,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一种习惯。
要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的界限,才能够更好的做自己,建立内在的道德约束。没有人天生就是优秀完美的,后天的行为习惯养成才最重要。
不要因为爱孩子就让世界围着他们转,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就是在父母的无条件宠溺下形成的,走出家庭的小世界,自我为中心的那一套在社会中是无法生存的。
4 懂得忍让现在很多父母都在孩子出门之前嘱咐他们“不要吃亏”仿佛把懂得忍让这种中华民族良好的传统美德抛之脑后,但其实高情商有修养的人,会更懂得忍让。
要让孩子知道,容忍能让自己的路越走越宽,否则在社会上到处树敌就很难获得成功。
孩子的行为是家庭的一面镜子,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孩子的身上藏着父母最真实的品行。
看一个孩子是否有教养,看他们平时做事的细节就能一目了然,父母做得多不如做得对,爱是孩子教养的基础。
家长提升情感智慧,才能培养出高情商有教养的孩子,做情感教导型父母,要懂得帮助孩子疏导情绪,尊重他们的感觉和情绪反应。
教养是一个人身上最重要的品质,教养不仅是文化和品德上的修养,更重要的是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教养不是天生的,如果孩子从出生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浅的。
孩子的教养来自于家庭的耳濡目染和父母的言传身教,见人微笑懂分享,大度分享,信守承诺,不在背后说人坏话,不议论是非,不随便动他人东西,不轻易作负面评价,在发现别人遇到窘迫的时候帮忙化解,他人讲话要认真聆听,有礼貌有教养应该是对所有人。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而尊重孩子则是他们教养最好的示范。
实际上长辈和孩子单独相处的那些时间,就是帮助彼此消除鸿沟、贴近距离的最佳时刻:
孩子可以从爷爷奶奶身上学到睿智和耐心;而爷爷奶奶会从孩子身上找回朝气,以及生命的活力。毛妈团队从国外的网站看到了10个祖孙相处的小方法。
家长们有空可以分享给家中长辈,让祖父母找到和孩子更好地相处方式:
01 和孩子唱歌
适合年龄:0岁以上
相信每个爷爷奶奶们一定都藏有很多属于自己的年代,好听又朗朗上口的歌吧?
不如将这些歌曲唱给宝宝听,期间可以转换一些夸张、不同的语调和表情。
观察宝宝的面部表情以及他对不同音调的反应。
这些陌生的歌曲和曲调可以锻炼孩子的听力和语言发展能力。
02 模仿长辈的动作
适合年龄:3个月以上
和孩子玩模仿小游戏可以从宝宝已经在做的事情开始——
例如:张开和合拢手掌;拍手和挥手;拍打桌子等通过变化和增加新的动作来加强游戏难度。
不过长辈们需要多注意宝宝的反应,过于复杂的动作可能会使孩子失去兴趣或感到沮丧。
适当的让孩子模仿动作,不仅能加强互动,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以及模仿能力哦。
03 一起做手印手工
适合年龄:1岁以上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张白纸以及不同颜色的颜料。
然后可以在白纸上印上孩子的手印,再在孩子的手印上盖上爷爷奶奶的手印轮廓。
看上去就像孩子正在被包围和保护着一般。
这样的手印手工可以做成一幅画用相框裱起来,也可以做成桌布或T恤等。
创意十足而且给了孩子自己创作的机会,是一个很有趣的手工过程。
04 讲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
适合年龄:2岁以上
没有什么比把父母看作同龄人更让孩子高兴的了。
长辈们还可以把爸爸妈妈小时候的相册拿出来,告诉儿孙们爸爸妈妈以前做过的趣事,来引发孩子的兴趣与共鸣。
这些分享不仅会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也会使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更加紧密和亲切。
还可以告诉孩子,正是这些经历成就了现在的爸爸妈妈。有时候缅怀一下过去,只会让我们更感恩、更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05 猜猜谁是谁
曾经有一段时间,网上很流行贴出自己祖父母和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很多网友惊讶地发现,除了时代不同以外,祖父母和自己简直长得一模一样。
其实在平日里,长辈们也可以拿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孩子的照片放在一起,和孩子们玩“猜猜谁是谁”的小游戏。
通过比对照片当中的容貌、神情、动作等,找到在命运和血脉的长流中,彼此神奇的共通性。
06 一起来玩“寻宝”游戏
几乎没有孩子不喜欢寻宝游戏。
长辈们可以和孩子将平常的散步时间“改造”成寻宝游戏。
首先,先给孩子列一个清单——
在散步中需要找到一片红叶,一根y形的小树枝,一根羽毛等。如果孩子比较大,还可以给他们一些隐喻的线索。如:
收集羽绒服中需要用到的东西;收集我们每天吃饭用的筷子的原料等。这些线索能够增长孩子的见识,并且让他们感受到如同推理游戏般的乐趣!
07 制作家庭成员树
适合年龄:3岁以上
首先,我们可以准备两张大纸、剪刀、胶水、蜡笔、马克笔。
让孩子在一张大纸上画一棵树,并且给树加上很多树枝。
然后长辈们可以和孩子描述和分享家族成员,让孩子根据每个人在心目中的印象和感觉,用另一张纸剪出相应不同形状的纸片。
将名字和身份一个个写在这些形状并贴在树干上。最终就得到了一个简易版的家族简谱。
这样一棵“家庭树”,会使得孩子对整个家族有更深入地了解和情感。
08 采访爷爷奶奶
孩子对于爷爷奶奶以前的故事一定也感到非常好奇。那么为什么不做一个“小型采访”呢?
首先,我们可以让孩子将心中的问题列出来。例如:
爷爷奶奶是哪一年出生,又是在哪里长大的?他们有多少兄弟姐妹?他们小时候发生过最尴尬的时刻是什么他们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等。相信爷爷奶奶的故事一定像关不上的水龙头一样,趣事讲都讲不完!
在采访结束后,孩子们可以将爷爷奶奶的问答记录下来。用写故事或者新闻报道的形式写出来,当一回家中的“小小记者”。
09 一起去图书馆
找一个空闲的一天,让爷爷奶奶和孩子一起去图书馆吧!
这一天,长辈们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在儿童区挑选书籍。
推荐彼此喜欢的图书,并介绍为什么喜欢这本书的理由。组建一个迷你图书角。
这样的时光不仅可以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还会使得祖孙之间拥有彼此专属的默契,增长孩子的见闻。
10 和孩子一起玩电子游戏
适合年龄:4岁以上
在孩子感兴趣的电子游戏面前,爷爷奶奶不再是经验老到的高手,而是一个崭新的新手小白。
孩子化身为一个无所不晓的“老师”,毫无保留地展示游戏的规则以及操作。
而长辈也无需担忧自己理解不了游戏的玩法。因为这种愿意接近孩子的兴趣,愿意聆听和虚心接受新知识的态度早已极大的改善了祖孙之间的关系。
这种主动靠近会使孩子对长辈的距离有一个跨度的提升,向爷爷奶奶敞开心扉。
写在最后
几个世纪以来,有无数的谚语表达了祖父母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歌颂他们的智慧、经验和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