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智慧与技巧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请问说

说话的智慧与技巧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请问说,第1张

我这个故事,是小时候听村里的大人们讲的。 从前,有三个穷哥们结伴给地主家锄地,到了中午正吃饭时,从墓堆里突然窜出一只狐狸,把饭罐子撞破了,稀饭倒了一地。老大一急,趴在地上就喝,一不小心,一根柴棍儿卡在喉咙里。老二赶快夹了一筷子浆水菜,往老大嘴里一塞,浆水菜把柴棍儿带进了肚子。过了些年,三人的前程各有千秋:老大当了将军,老二当了唱戏的,老三穷困潦倒讨饭吃。 一天,老三听说老大飞黄腾达了,就前去找老大。老大盛情接待,摆了一桌酒席。吃饭时,老大对厨师发脾气,嫌这个菜太淡,那个菜太咸。老三觉得老大忘了本,为了给老大纠错,竟把当年锄草喝稀饭卡喉咙的事,当着众人的面说了一遍。他满以为这是帮大哥忆苦思甜,不忘老本。谁知老大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摔:“这是哪里来的狂徒,来人呀,给我赶出去!”老三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又气又恼,正巧遇见了老二。问明情况后,老二不慌不忙地说:“这就是三弟你的不对了。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你跟二哥走一回,且看我说的。”老三不服:“你还能把白的说成黑的?” 兄弟二人来到老大那里,老大仍然摆席款待。席间,又继续埋怨饭菜的味道。只见老二把双手一拱:“大哥今天的荣耀真是来之不易,想当年南征北战,历尽艰辛,为弟不说,又有谁能知晓!当年苗蛮造反(草荒了),我弟兄三人奋力征讨(锄草),兵至北邙山(坟墓堆),冲出胡儿大将军(狐狸),破了瓮州(饭罐),逃了汤王(稀饭倒了),柴贼把守葫芦岛,死不让路(柴棍卡住喉咙)。眼看大哥遇到险情,为弟搬来蔡大帅千军万马(夹了一筷子浆水菜)。好大哥,只见你一个回马枪,只一合,即将柴贼赶回杜城(肚子),把敌寇来了个瓮中捉鳖,大获全胜。” 老二一席话,说得满堂喝彩。只见老大仰身大笑:“哈哈哈,不是二弟提醒,大哥差点忘了本。来人!火速传令全军:今后再有浪费粮食者,一律杀头!”

谈话中自然的说出专业术语可引人注目的小小技巧 一. 表现能干的技巧: 1. 说话先说重点,可给人有头脑的印象 2. 将说话内容归纳为几个重点,可使对方感觉你的组织力很强 3. 低沉浑重的声音能提高说服力 4. 约会不要整点,而要几点几分可使对方对你产生能干的印象 5. 与人谈话时常提及家人会给人尚未成熟的感觉 6. 主持会议或发言时,站着讲话可令你的话表现十足魅力 7. 背讲话会产生一种神秘感 8. 与人交谈时适当可表现反应,否则会给人迟钝的印象 9. 对尚未确定的消息,先说一句“虽然我无法确定。。。”反而能使这条消息更新鲜 二. 表现诚实的技巧: 1. 要强调自己的诚实可稍稍表露一下自己的缺点 2. 错在自己时如果道歉超越对方的期盼,即可给对方诚实的感觉 3. “我有话要告诉你”不如“我有话要请你听”来的谦虚 4. 耐心的听情绪低落的对方述说,可倍增本身的信赖感 5. 提出反论时采取请教的方式不会给人傲慢的印象 6. 保持背部挺直的坐姿可造成稳重的形象 7. 打电话时,先问对方是否方便提电话,可刺激对方想听你说的欲望 三. 表现亲切的技巧: 1. 以对方亲近的人作话题会产生亲切感 2. 人际关系从说出对方的姓名开始 3. 把对方当作话题中心,定能招人喜欢 4. 以共同敌人作为话题,可增加与对方之间的亲切感 5. 制造自然接近对方的机会,可缩短对方心理距离 6. 复述一下对方的意见,可令对方感到放心 7. 指出对方在服饰上的小变化,可令对方产生你很关心他的印象 8. 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更能增加与对方之间的亲切感 9. 记住对方的生日或特别的日子,会令对方产生好感 10. 不论什么事,先询问一下对方的意见,可表示你对他的敬重 四. 表现热忱的技巧: 1. 早上比别人早到公司,加强你有干劲的印象 2. 坐在椅子上背挺而专注令人感到积极 3. 说话时把“否定式”改为“肯定式”可表现出你的积极和干劲 4. 动作加语言可显示你的热忱 5. 与人交谈时上半身倾斜,可表现出你对交谈之事的关心 6. 要热心积极做笔记听人讲话,别人就觉得你重视 7. 不论出差或旅游为同事带些土特产,容易给人好印象 8. 与长辈交谈时可谈及他的青年时代,可使谈话融洽 9. 寒喧说话的大声一点,可加强你的开朗性格 10. 尽量露出你的额头,可表现你的开朗 11. 主动向对方打招呼 五.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技巧: 1.“瞬间沉默”是吸引听众的有效手段 2.与会时,选择能显示你作用的最佳席位 3.名字写大些,可加强别人对你的印象 4.走近对方的最近距离要求握手,可令对方感觉到你的气魄 5.只要有一点强,别人看你的眼光就不同了 6.对每次见面的对方都稍加赞赏,是获得对方好感的捷径 7.频繁的接触能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826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