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牡丹》的赏析

罗隐《牡丹》的赏析,第1张

牡丹花---罗隐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待,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读此诗的时候让我想到了<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有那么一段话:

宝钗便笑道:”我先抓,不知道抓出个什么来.”说着,将筒摇了一摇,伸手拿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楔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任是无情也动人,向上追溯,在宋词人秦观的词中,有”尽道肯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句子.但这还不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的最初源头,或要再向上追溯,在唐代诗人罗隐的<牡丹花>中,我终于找到了这句话.

为什么着迷这句话,可能与喜欢宝钗的冷美人气质有关,尽管我并不是很喜欢宝钗其人.只是当初有些惊讶,为什么好好一个雍容华贵,艳冠群芳的牡丹,却是无情

罗隐的诗常常带有没落的冷冷讽刺意味,讽刺着世间的不公.他把关注的目光更多放在了审视考场与人际之上,对许多凭借谄媚,奉承而飞黄腾达的人,罗隐常会投去凌厉的目光,即使在赏着牡丹的时候,也不忘讽刺一下那些趋炎附势之人.

牡丹随着东风一起开谢,当是别有原因吧,是不是因为它能赢得东君眷顾?就好比昔日杨贵妃的玄宗的一枝解语花......是啊,牡丹也是一样,只要有着倾国之美,即使无情,不也一样动人么?美艳的芍药也只是牡丹你的近待罢了,芙蓉也为了避开你的芳尘而挤入了池中去,可怜啊,没有想到,如此美艳的牡丹,也有被韩弘这种人砍掉的时候,当韩令做成了事之后,牡丹的秾华也便被辜负了.

诗无达诂,何况罗隐此诗喻意极深,这首<牡丹花>竟无法全然明了,只知道,罗隐是在抒发着自己的感慨了.

严格来说,罗隐这首从反面称赞牡丹的诗,几乎没有怎么写牡丹,不写花之美,花之开,花之谢,而是以花喻人,这样的诗歌往往无法站在同煤在诗歌的前列中.但罗隐的<牡丹>花例外,正是他独特的光芒,使之格外引人注目.

”任是无情亦动人”,自己也曾羡煞这种冷艳,奈何”无情”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何况,无情即使动人,又怎如有情来得更回可爱,可亲呢

《牡丹·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王叡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垂阴。

牡丹超逸万卉,芳姿艳质,总是被人们歌颂,而这首诗的题目虽为“牡丹”。却几乎通篇都是对牡丹的指责。“牡丹妖艳乱人心”这一句陡起陡落,不同寻常。“妖艳”似对牡丹的赞美,但“乱人心”就把前面的赞美一下子否定了,先扬后抑,为全诗确定了基调。“一国如狂不惜金”将“乱人心”三字具体化。“一国如狂”高度概括了当时争购牡丹的狂热场面。“不惜金”则揭露了富贵间人们为买花而挥金如土的情形。这两句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露。唐朝,京城盛玩牡丹,据《唐国史补》记载,每到暮春时节,长安城里的达官显贵为买牡丹车马若狂,不惜重金。白居易《买花》诗中写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可见,争购牡丹花已成为当时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作者正是指斥了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既然艳丽的牡丹花扰乱了人心,给社会造成了灾难,诗人自然不愿去赞美它。在他看来牡丹花还不如桃李,桃李虽没有牡丹那般富贵那样妖艳,但它的花可供观赏,结了果可供人们食用,而且在果实长成以后,默默地垂遮着树阴供人们乘凉。第三四句,诗人将桃李与牡丹相对比,盛赞桃李的可贵精神,进一步贬斥了牡丹花。“曷若”二字表达了诗人喜爱桃李,厌恶牡丹的感情。

这首诗托物寄意,表达了作者鲜明的政治倾向,虽没有揭露出社会矛盾的本质,没有白居易《买花》诗那样深刻的主题,但能借对牡丹花的指责,曲折含蓄地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统治阶级的憎恶,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

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千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 荷花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

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荷花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拟人:"妖无格"与"净少情"

比喻:"真国色"

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同时,运用了以下艺术手法:

(1)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处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2)比喻、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能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牡丹美得秀丽多姿,美得雍容华丽,美得绚丽娇绝,美得惊世骇俗。

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 

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干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 荷花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 

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荷花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拟人 "妖无格"与"净少情" 比喻 "真国色" 

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这首诗运用了以下艺术手法 

(1)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处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2)比喻,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能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838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