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木兰诗表达了什么情感,第1张

木兰

一首著名的北朝民歌

(又名《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木兰诗》讲述了

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

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

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诗歌以心理描写丰富人物性格

木兰奔赴前线,“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里前后四句之间,运用了间隔反复修辞方法,表现木兰行军途中的情景,这是环境描写,但也是一幅少女思亲图,细腻真切的内心情怀呼之欲出,诗歌以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之情,描写细针密线,勾勒缜密细实,木兰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内心世界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从而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性格中引起的特殊矛盾

这种矛盾既有她热血沸腾、气概豪迈的一面,渴望奔赴沙场,杀敌卫国,也有她紧张担忧、思亲恋家的一面,她毕竟还是闺中少女,未曾远出家门,更兼这次代父从军是隐匿了女儿身份、有违于“女治乎内”的社会礼法作者细腻地刻划这种特定情境下的微妙、复杂的心理活动,能够真实而立体地再现木兰形象,丰富其英雄性格它展示木兰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她勇敢地替父从军,她为国征战疆场,她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同时她还是父亲的好女儿,还是乡里的好女孩,她本来有自己美好快乐自由的乡间生活,这种儿女情长的交代,非常真实,恰恰映衬了木兰性格的丰富,展现其人格的完美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它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此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木兰诗》是中国诗史上罕有的杰作,诗中首次塑造了一位替父从军的不朽的女英雄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木兰完满具备了英雄品格与女性特点,天性善良勇敢,沉着机智,坚忍不拔,是木兰英雄品格之必要内涵,对父母对祖国之无限爱心和献身精神,则是其英雄品格之最大精神力量源泉。同时,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从“不闻爷娘唤女声”到“木兰不用尚书郎”,从“木兰当户织”到“著我旧时裳”,始终不失其为女性之特点。故木兰形象极为真实感人。

《木兰诗》创具一种中国气派之喜剧精神,其特质,乃是中国人传统道德精神、乐观精神及幽默感之整合。这种中国气派之喜剧精神,实与以讽刺为特征的西方喜剧大不相同。《木兰诗》充分体现出中国民歌之天然特长,铺排、夸张、象声、悬念的突出运用,对于渲染气氛、刻划性格,效果极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250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