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情感障碍」是什么病

「双向情感障碍」是什么病,第1张

一、双相情感障碍的概念

一般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西方发达国家9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 向障碍终生患病率为55%-78%,双相障碍是一类临床常见且危害严重的重性精神疾病,多起病于成年早期,该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遗传倾向较精神 分裂症、抑郁症等更为突出,遗传度高达85%,父母若一方患有双相障碍I型,其子女患双相障碍的几率约为25%,若父母双方均患有双向障碍I型,则子女患双向障碍的概率达50%-75%。。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社会心理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临床表现

典型躁狂发作表现:心情愉悦或容易发脾气,言语增多、高谈阔论,自我感觉良好、自信心膨胀,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爱管闲事,计划多但虎头蛇尾,行为挥霍或鲁莽,睡眠需要减少,性欲亢进。

典型抑郁发作表现: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悲观,愉快感缺失即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兴趣减退或缺失,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或既往感兴趣的事也变得索然无味, 自我评价下降,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一无是处,自责甚至自罪,认为自己成了别人的包袱,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感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精力减退总 觉得乏力,自感脑子反应迟钝,自杀观念或行为。

三、临床现状

它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共病率的特 点,该病对患者的婚姻、子女、职业等诸多方面均有严重影响, 15~44岁人群中,在全球范围双相障碍为致残原因的第六位。该病临床上误诊率高、识别率低、自杀风险高,完全治愈率低,很多患者面临着抑郁的慢性迁延、 转相的频繁、转相的突发等。

四、提高识别率,还需要家庭成员的参与

双相障碍从发病到准确诊断的平均延迟时间是 5-10年,超过1/3的患者至少10年或以上才被确诊为双相障碍,其中60%的患者曾被误诊为抑郁症,近几十年来,大量的国内外研究均证明了双相抑郁与 单项抑郁有诸多不同的临床特征,多数研究显示,与单相抑郁相比相比,双相抑郁患者发病年龄偏早(小于25岁),抑郁发作次数多或频繁发作,伴有非典型症状 概率高,比如食欲旺盛、体重增加、睡眠增加,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概率高,共病多见,双相障碍的阳性家族史也是风险因素之一。

造成误诊率高、识别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轻躁狂的难以识别,对于轻躁狂状态常被患者感受到抑郁缓解或作为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持续时间相对短暂和具有自我协调的心境状态,故 轻躁狂患者极少自发报告这种情况,那么这时家庭成员的细致观察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要减少误诊率,提高识别率,除了需要临床大夫需要不断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同时还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参与。那么作为家庭成员对此能做些什么呢?首先:患者有过首发抑郁之后,要多关注患者情绪的波动、行为的变化、语量的多少、 与人的沟通、内心的体验、言语的内容等的变化,尽可能地回忆患者是否有过持续几天的觉得心情愉悦,或发现脾气的变化,或变得勤快了,或一反过去的羞涩而表 现健谈,爱吹牛,感觉不到困倦,工作能力提高,睡眠需求减少,创造性提高,有很多想法等,并向大夫详细表述。另外: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也可以了解一些简单 易操作的测查量表,并借助这些工具来筛查,有助于早期识别及提高警惕性。比如: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

五、症状缓解后是否需要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的时间是多长?

精神疾病的治疗要以患者为中心,既要考虑患者短期的症状控制,还要考虑到患者的终极目的就是回归社会,因此维持期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复发,加强心理、社会及职 业的康复,维持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的频率,延长间歇期,维持治疗时间越长,复发的几率越低,那就究竟维持多长时间?对此目前尚无定论,一般根据患者疾病发作 的频率、治疗的敏感性、病程的长短研究报道,双相障碍首次复发的平均时间为29年,一次躁狂发作后有90%复发,躁狂在第一年中的复发率为51%,2年 后为33%,四年后28%,即使维持治疗,在发病后的一年内仍有37%的双相障碍患者复发,5年复发率达73%。对于抑郁来讲,如果在第一次治疗后即获得 痊愈,一年内复发率为33%,如果经两次治疗获得痊愈,一年内复发率为50%,如果经过三次治疗才获得缓解,高达50%的患者会在半年内复发。选择何时试 停药要根据上述情况并结合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去权衡风险获益比,因此如果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不明显,在保证定期检测各项监测指标如心电图、血常规生化内分泌 各项、血药浓度等基础上,尽可能久地维持服药,国外有文献提倡应尽量无限期地持续维持,那是否能长期维持治疗,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不容忽视。

❤️恩惠心理说❤️早起阅读/写作 76/365

  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精神类疾病,并非是思维障碍,而是心境障碍,患者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双向情感障碍又称狂躁抑郁症,简称躁郁症。病发时,患者的情绪会间歇性的高低起伏,岀现狂躁和抑郁两种情感轮流交替的现象,而在两次发作间期,患者的表现会完全正常。

  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表现为情感旳不稳定,情绪的高涨和低落,也就是情感的双极性是这个症状的最主要的一个特征,不管是情绪的高涨还是低落,病人都无法自我控制。

一、感情敏感

经常由于一些细微或不相干关键的事儿而觉得忧伤或激动兴奋,无法克制。多见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疾病,也由此可见于神经症的神经衰弱等多功能性精神疾病。

二、睡睡不着,醒醒不来

在轻躁狂发作时睡不着,而在抑郁发作时又睡不够。身体总是处于不平衡的过程。要么成仙了什么都不想吃,要么就是饿死鬼转世,怎么都吃不够。身体的疼痛和感觉就像你要从自己的皮肤中解脱出来

三、易激惹

非常容易由于一些小的事儿而造成明显的感情反映。比如发火、兴奋、恼怒、乃至火冒三丈,持续时间一般较为短暂性。多见于脑器质精神疾病,比如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疾病。也由此可见于躁狂情况等多功能性精神类疾病。

四 强制笑哭

在没有一切外部要素的影响下,突然冒出不可以控制的、没有分毫感染力的脸部情绪。病人对于此事既无一切心里感受,也说不出来为何要那样哭和笑。它是在脑器质精神疾病时比较普遍的一种精神病症状。

五静坐不能

想象一下,在某次演讲中,你开始坐立不安,然后开始抖腿。

这很尴尬是不是再想像一下,你在非常焦虑的时候,必须依靠跳跃或摇晃整个身体来缓解这种不适。这不是一个小时就能结束的,而是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在这段时间,感觉自己就像被困在自己的皮囊之下,出路就是撕开或撕掉这个皮囊。

六欣快

是在痴呆基本上的一种“热情高涨"。病人常常面带简单而且呆板的微笑,连自身都说清开心的原因,因而给人一种傻乎乎、愚昧的觉得。由此可见于麻痹性痴呆和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疾病。

七生理性热情

就是指忽然产生的、十分明显但又短暂性的一种情感障碍。它与感情暴发的不同点:其主要表现为欲望、致死、毁物等具备较强的毁灭性的个人行为,大多数有一定水平的意识障碍,过后忘却。常见于癫痫、颅脑外伤、中毒副作用精神疾病及精神分裂症。

我是恩惠,萌姐洛基青创客,金牌萌芽领教,500强企业产品经理,国家心理咨询师《财富高效能》金牌讲师,2020赢效率手册大使8月度又忙又美大赛冠军。单亲家庭长大的我,职场10多年迷茫,19年5月跟萌姐,成功副业变现半年收入50万❤️有任何需要帮助,欢迎私信pengchangen

所谓双向情感障碍,就是兴奋激越,和抑郁抑制交替进行,在一段时间里病人兴奋,甚至于激越,那么在一段时间里面,他又沉积抑郁,表现得没有任何动力,这样的两个方向的,兴奋完全相反的,这样的一个交替进行的症状的临床表现。

关于双向情感障碍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为情感障碍性精神病。早期先兆为双向性性格变异,多呈循环特点,情感变化经常不明原因地“两极分化”。

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率高达2%,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0倍。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比如著名的画家梵高、毕加索,著名的作曲家舒曼、诗人拜伦、丘吉尔等等。

如何调理心情

冷静地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事情,即使做错了事,也不要责备自已,这有利于人的心理平衡,同时也有助于舒缓人的精神压力。还要广交朋友,经常找朋友聊天,推心置腹的交流或倾述不但可增强友谊和信任,更能使你精神舒畅。

音乐会使人快乐,心情不好的时候选取自己喜欢的乐曲,多听几遍,心情会随着音乐的节拍而发生改变,会慢慢的走出阴影的。

心情不好的时候约个好朋友在一起,向他倾诉你的不快,有朋友陪伴又有人倾听,心情会好很多的,倾诉的过程会让人快乐,不能憋在心里。

遇到不开心的事,应当尽快转移掉自己有限的注意力,将不开心跑到九霄云外去。比如踢踢球、跑跑步,打打游戏都足以消耗掉坏心情。一方面缓解了自己紧张的情绪,另一方面调整了自己的心情,还有益于身体健康,何乐不为呢?

 结语

这也是一种情感上的经历,只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就会很容易解决这些事情,按时起床,按时睡觉,对于自身永远充满希望,对于自己的未来来说,要保有着动力,这才是一个正常人才会有的心态,如果你一直都不会对于自身产生希望,那么你的人生永远都是灰蒙蒙的,不会有变化。

双向情感障碍,也被称为双相情感障碍或躁郁病,是一种心理健康疾病,以情感波动的极端变化为特征。它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情感障碍,通常包括两个极端的情绪状态:躁狂(manic)和抑郁(depressive)。

在躁狂期间,人们可能经历情绪高涨、过度活跃、多动、冲动行为、不寻常的乐观情绪、话语过多等症状。他们可能感到精力充沛、需要较少的睡眠,并且在行为和决策上可能会表现出冲动和不负责任的倾向。

而在抑郁期间,人们会感到极度的悲伤、绝望、缺乏动力和兴趣,可能出现睡眠问题、食欲改变、注意力难以集中、自卑和自责等症状。他们可能会失去对平日喜爱的事物的兴趣,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双向情感障碍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生物化学变化和环境因素等可能都对其发展起着作用。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医学专业人员进行诊断和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心理疗法、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等。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怀疑自己可能患有双向情感障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心理健康专家以获取适当的评估和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265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