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是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当中的一个,在彝族火把节是所有人所期待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等地。火把节是彝族比较重视的一个节日,也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的具有民族特征的节日。那么,彝族的火把节都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彝族的火把节的习俗都有那些?
彝族火把节的习俗:
节前:每家每户都准备食品。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山岭田埂间,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最后青年男女会聚广场,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火焰熊熊,人们围成一圈,唱歌跳舞,一片欢腾,彻夜不息。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在夜晚,人们或点燃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烧起篝火,兴行盛大的歌舞娱乐活动。节日期间,还有赛马、斗牛、射箭、摔跤、拔河、荡秋千等娱乐活动,并开设贸易集市。
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打牛宰羊杀猪,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妇女还要赶制荞馍、糌粑面,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一起围着火塘喝自酿的酒,吃坨坨肉,共同分享欢乐和幸福。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由毕摩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由家庭老人从火塘里接点用蒿杆扎成的火把,让儿孙们从老人手里接过火把,先照遍屋里的每个角落,再田边地角、漫山遍野地走过来,用火光来驱除病魔灾难。最后集聚在山坡上,游玩火把,唱歌跳舞,做各种游戏。
火把节第二天为“都格”,意为颂火、赞火,是火把节的高潮。天刚亮,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带上煮熟的坨坨肉、荞馍,聚集在祭台圣火下,参加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组织赛马、摔跤、唱歌、选美、爬杆、射击、斗牛、斗羊、斗鸡等活动。姑娘们身着美丽的衣裳,跳起“朵洛荷”。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黑体拉巴勤劳勇敢、英俊潇洒的形象选出美男子。选出像妮璋阿芝那样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美女。当傍晚来临的时候,上千上万的火把,形成一条条的火龙,从四面八方涌向同一的地方,最后形成无数的篝火,烧红天空。人们围着篝火尽情地跳啊唱啊,一直闹到深夜,场面盛大,喜气浓烈,因此享有"东方狂欢节"的美誉。当篝火要熄灭的时候,一对对有情男女青年悄然走进山坡,走进树丛,在**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彝族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的第三天,彝语叫“朵哈”或“都沙”,意思是送火。这是整个彝族火把节的尾声。这天夜幕降临时,祭过火神吃毕晚饭,各家各户陆续点燃火把,手持火把,走到约定的地方,聚在一起,搭设祭火台,举行送火仪式,念经祈祷火神,祈求祖先和菩萨,赐给子孙安康和幸福,赐给人间丰收和欢乐。人们舞着火把念唱祝词,"烧死瘟疫,烧死饥饿,烧死病魔,烧出安乐丰收年"以祈求家宅平安、六畜兴旺。这时还要带着第一天宰杀的鸡翅鸡羽等一起焚烧,象征邪恶的精灵和病魔瘟神也随之焚毁了。然后找一块较大的石头,把点燃的火把、鸡毛等一起压在石头下面,喻示压住魔鬼,保全家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牛羊肥壮。最后,山上山下各村各寨游龙似的火把聚在一起,燃成一堆大篝火,以示众人团结一心,共同防御自然灾害。
您可能也喜欢: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彝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彝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浅谈藏族的风俗习惯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个赞或者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童年》的一天,“我”大病初愈,看护“我”的父亲却不幸染病身亡。“我”跟随母亲坐船到外祖母的家乡尼日尼去生活。 无忧无虑的日子很快结束了。人与人之间充满欺诈与争斗。外祖父是当地染坊行会的头子。“我”跟随母亲回去的时候,两个舅舅正在闹分家。雅科夫舅舅的孩子萨沙唆使“我”将过节用的白桌布染蓝,致使我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在外祖父家有个心地善良的伙计,外号叫“小茨冈”。他懂行能干,外祖父很器重他。他常常在外祖父打“我”的时候,尽量地用自己的手臂挡着鞭子。一次,两个舅舅和他一起搬运一个十分沉重的橡木大十字架。他绊了一跤,两个舅舅竟只顾自己保命,听任他被砸死了。 “我”惊愕地睁开懵懂的双眼,注视人世间的残酷与黑暗,小小的心灵因受到许多打击而深深震动。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样的人,保护和支持了“我”。 布满阴霾的日子里,只有外祖母是“我”唯一的温暖。她给“我”讲上帝的天堂、鬼娶媳妇的故事,又常常向“我”回忆起当年“我”的父母相恋、共同生活的情景。一次,夜里突然失火,人们都手足无措。外祖母不顾自己的安全,冲进火里,抱出了随时可能会爆炸的硫酸盐罐子。她又指挥闻讯而来的邻居,和家人一起扑灭了大火。她的果敢能干,连外祖父都不能不叹服。她给“我”无限的安慰,将真、善、美的种子悄悄埋在“我”幼小的心灵里。 “我”上了一阵子学,后来母亲去世了。越老越吝啬的外祖父不肯再养“我”,于是“我”就到人间自己“混饭”吃去了。
小说真实地描写了19世纪70—90年代俄国社会的面貌,展示了充满残酷、野蛮、愚昧、污秽的令人窒息的生活。
彝族火把节的历史十分悠久,是彝族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在漫长的岁月中,彝族火把节之所以能够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历经千百年而生生不息地流传到今天,其独特的民俗特质是重要的传承动力。那么就来了解,彝族传统火把节的民俗特质有哪些。
一、敬天祭祖彝族是祖灵崇拜最厚重的民族,彝谚有云:“人作斋则荣,人祭祖则盛”。彝族认为,祭祀祖先神灵,可以得到祖灵神秘力量的庇佑。祭祖是火把节的一个重要民俗特质,而且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火把节的搭棚敬天,是对神秘自然力崇拜的象征。敬天仪式习俗,是为了协调天人之际的关系,是向人自身强调,人要与天地和谐相处,不应过多奢求自然,不应过度索求自然,才达到一种天人合一、融洽和美的关系。
而祭祀祖先,与其说是请祖先回来享祭新收的荞麦、牛羊猪鸡等畜养牺牲,不如说是为了敬请祖先对待收农作物丰收的保佑,以及对后人幸福安康福祉的护佑。彝族认为,一切农作丰收、畜产繁衍肥美的功劳,都是出自于自然神力给予的恩惠和祖灵庇护的福泽。
二、占田祈丰清《弥勒州志》:“六月朔日至六日礼南斗裨年。星回节俗谓之火把会,在六月二十四五两日,斫松为燎,高丈余,入夜争先燃之,村落用以照田祈年,以炬之明暗占岁之丰歉,街市童儿捣松脂末,互相烧洒为戏,比户剁牲饮酒。汉夷同之。”
彝族火把节所要达到的首要目的,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是节日的最终诉求,也是欢度节日的民族心理愿望。所以,火把节的第一文化要义,应是农业祈丰,它是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仪式。
三、烧虫逐疫驱禳逐疫是火把节又一个重要民俗特质,各种记载无一不漏地记述这个内容。元李京《云南志略》:“谓之驱禳。”《云南通志》说:“一曰焚虫,一曰逐疫。”举火把到田间低头,将火把插在田埂上的意象正是清除疫鬼,并连同火把一起“处死”的象征。
烧虫逐疫,是彝族传统火把节火崇拜内涵最突出的民俗特质。要烧虫,必点火;要逐疫,须燃火。如果火把节没有了火,彝民无以烧虫逐疫,也就不能称之为“火”把节了。这一行动体现出的祈求丰收,“照岁祈年”的愿望,成为火把节历久流传的生命力。
四、叫魂赎魂川滇黔桂各地彝族普遍认为,人有三个灵魂,灵魂永不死。人死是三个灵魂离开身体的表现及结果。他们认为身体只不过是灵魂存在的一个载体,没有灵魂的存在,体内的血、气就不会产生,身体因此也就不复存在。
所以,彝族是一个特别强调灵魂观念的民族,为了不使灵魂离开自己的身体,彝族便产生和传承了各种各样的叫魂习俗。火把节的另一个重要民俗特质,即各种叫魂、赎魂仪式,这是彝族天地人际关系沟通协调的重要仪式,火把节如不为家人叫魂赎魂,笃信灵魂不灭的彝人将全年都惴惴不安。
此外永仁彝族在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期间,还有为即将收割的荞麦叫魂的习俗,为即将收成的荞麦叫魂归家,本身也是祈丰的另一个手段,目的指向依然是农业的丰产丰收。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火把节之歌》这篇课文的教学要使同学们了解到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以下是我整理的王充闾《火把节之歌》原文+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火把节之歌
王充闾
这是一个火的民族,它的历史就是一条火的长河。
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实际上是彝家古老的祭火节。
在凉山彝族群众心目中,火是圣物,它能够净化一切。年节祭品要一一在火上转三圈,或将一块石头烧过,经淬水冒出蒸汽,再将祭品在上面绕三圈以除掉一切污浊。他们视火为神物,视锅庄、火塘为神之所在,严禁人畜践踏与跨越。猎人、牧人常用的引火绳,在家要挂在屋壁上方,用后只能用手压灭而不许用唾沫淹灭。火是中心,哪里有了火,哪里便会围上一圈人,火成了凝聚人们的轴心。
人类最初一代的文明,是被火焰照亮的。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关于火的崇拜、火的禁忌的习俗。然而,像我国彝族那样,把火的崇拜神圣化,并以节日形式固定下来,同预祝丰收相结合,却是不多见的。
关于火把节,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天,旱情十分严重,庄稼长得瘦弱不堪。可是,天神仍然派出差役,下界催租逼债。人们苦苦求饶,还是颗粒不留,统统被收走。这激怒了英雄惹地豪星,决心把这个恶差除掉。结果在六月二十四这天,在比赛摔跤时,把他摔死了。正当人们欢庆胜利的时候,天神放出天虫,遮天蔽日的天虫转眼之间便把一片片庄稼吞噬净尽。豪星看了心痛如焚,情急生智,动员男女老幼采来蒿杆扎成火把,漫山遍野燃烧起来,经过九天九夜的激战,终于消灭了天虫,保住了即将收获的庄稼。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也为了祈祷丰收,年年都点燃火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火把节。
我们来到凉山时,恰好赶上了农历六月二十四的彝族火把节。吃过早饭,大家就乘车来到普格县五道箐乡拖木沟的一处非常开阔的草坪,四周天然隆起,形似看台,上上下下已经坐满了人,据说达三万多。彝家有一句谚语:过年是嘴巴的节日,火把节是眼睛的节日。意思是,过年讲究吃好喝好,而火把节讲究的是穿戴打扮,好玩耐看。放眼望去,尽是姑娘们的七彩裙、花头帕、绣花坎肩和小伙子们的白披毡、蓝披毡、花腰带,好像一个硕大无朋的五彩花环罩在青苍的碧野上。
最先出场表演的是彝家女儿,她们打着黄油伞,相互牵着三角彩巾,围成一个又一个圆圈,唱起了优美动人的“朵乐荷”。歌声美,舞步轻,织成了一条情韵绵绵的女儿河,又好似一朵朵太阳花在蓝天下缓缓滚动。最能充分展示这种美的姿彩的,是已有千年历史的选美活动。选美,既看姑娘们的身材容貌、穿着打扮,又要看她们的仪态丰采,还要看平时的道德品行,包括对待父母长辈的表现。评委们都是山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他们一整天在过节人群中寻觅、拣选,反复比较、协商,评判意见颇具权威性,没有人会怀疑、指责。每次火把节每个场地只选三名,一旦评出,便成为姑娘们心仪的目标,小伙子心中的偶像。哪家出了美女,哪家的瓦板房四周,晚间便口弦声不断,清晨背水路上的脚印最多。
过去我总以为,处于比较封闭状态下的民族,未必会追求强度的刺激、激烈的变换和一定程度的紧张。可是,来到凉山之后,却发现这里的精神生活,更适应那种紧张、热烈的现代生活方式。这从场上观众对于摔跤、赛马、斗牛、斗羊是那样的投入,那样的兴致勃勃、全神贯注,便可以看得出来。它说明广大彝族地区较之追求宁静、安适,以农业文明为主的汉族地区,更具活力,更为开放,“生命之光”发射得更充分。这也许由于彝族地区长久以来,生产、生活的流动性大,获取生活资料艰难,自然条件恶劣等情况,促成了其生命力旺盛,神经系统一直保持较高的激活与兴奋水平。
天色暗了下来,人们在街前广场上,点燃起干蒿扎成的火把,排成长长的队伍,高声唱着火把节祝歌,走向田野,走向山岗。于是,漫山遍野都响起了:“朵乐荷,朵乐荷,烧死猪羊牛马瘟,烧死吃庄稼的害虫,烧那穿不暖的鬼,烧那吃不饱的魔。朵乐荷,朵乐荷!”
由于火把节适值盛夏,田里秧苗正处于旺盛的生长期,也正是各种危害庄稼的昆虫繁殖的高峰期。当火把在四野燃起,那些害虫便迅速攒聚趋光,一齐葬身火海。所以火把确有除害保苗的实效。时间已到深夜,登高四望,但见漫山遍野,到处都有金龙飞舞,起伏游动,浩荡奔腾,人们仿佛置身于火的世界。城市里也同时施放礼花,把光明送到天上,让暗淡的长天也大放异彩。古人有诗云:“云披红日恰含山,列炬参差竞往还。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间。”可说是真实而确切的写照。
山在燃烧,水在燃烧,天空在燃烧。与此相应合,人们的情绪也在燃烧,激扬、纵放,沉浸在极度的兴奋之中。面对着星河火海,我也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高声朗诵起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中的诗句:“我们生动,我们自由,我们雄浑,我们悠久。一切的一,悠久。一的一切,悠久……火便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火便是火。翱翔!翱翔!欢唱!欢唱!”
火把节自始至终体现了一种狂欢精神,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现代人的一种精神需求。从更广泛的集体心理来说,人们都愿意借助这个节日,营造一种规模盛大的、自己也参与其中的欢乐氛围,使身心放松、亢奋,一反平日那种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生活秩序,而同时又不被他人认为是出格离谱、荡检逾闲。
《火把节之歌》赏析
《火把节之歌》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王充闾所写的一篇反应彝族节日——火把节的散文,被选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作品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彝族重大节日——火把节的盛况,给我们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的艺术特色鲜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描画火把节的盛况,来展现民俗风情,作者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激发读者兴趣。第二,寓情于景,通过对火把节适值盛夏,农田里秧苗正处于旺盛的生长期,这时,点燃火把的景象,异常恢弘,“到处都有金龙飞舞,起伏游动,浩荡奔腾,人们仿佛置身于火的世界。城市里也同时施放礼花,把光明送到天上,让暗淡的长天也大放异彩”。这样的写法,极尽铺张扬厉之能事,读来如身临其境。第三,感悟深切。文章的结尾写道:“火把节自始至终体现了一种狂欢精神,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现代人的精神需求。从更为广泛的集体心理来说,人们都愿意借助这个节日,一反平日那种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生活秩序,营造一种规模盛大的自己也参与其中的欢乐氛围,使身心放松、亢奋,达到精神上的升华。”含义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那么,如何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作品中所表现的生活情趣、民俗风情和语言美感,让他们获得艺术的感染和熏陶呢我确定了《火把节之歌》的教学理念:以散文来教学,以诗歌来诵读,以画作来品味,让学生读之于文字,感之于形象。具体来说,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品读、感悟:
一、借助媒体,引人入“画”。
我抓住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生动形象的画面,特有的音质,动态的视觉效果,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彝族古老的火把节的狂欢之美。让学生看到了火把节上彝族青年男女衣着之美;看到火把节上整个选美的过程,看到最美的彝族姑娘,看到火把节上的盛况……从而激发他们对民族风情的向往。
二、巧用人称,展开叙述。
作者以第一人称“我”来叙事,即在文中作者叙述的是亲眼看到、亲身经历过的事实,也就是“我”的所见、所闻、所作、所感。这种叙事角度的选择,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和感同身受的感觉,给读者以真实感和亲切感。在作品中,作者描述彝族的火把节时,始终以“我”或“我们”的角度在看、在听、在想,这样就让读者产生一种作者在跟自己在一起的实在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三、尽显“人在画中”,力求“景情交融”。
茅盾说:“人是最伟大的风景。”在文章中,紧紧扣住彝族人民在火把节之中的活动,更能帮助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1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彝族火把节,人们的穿着打扮有什么特色
2彝族女儿的“朵乐荷”的演出,给你留下怎样深刻的印象
3彝族的选美活动是如何展开,又有怎样的条件呢
4作为火把节上的重点节目:摔跤、赛马、斗牛、斗羊,呈现出了彝族人民的怎样的精神风貌
这一系列的提问,从平面的、立体的、彩色的、动态的画面,到“意境——触发——联想——感悟”,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火把节风情图。通过反复的阅读让学生领会。
四、品析本文语言的朴实雅润。
作品中散发出一种古香古色的味道,作者常常把古典诗词中的字句,用现代语言的语法规则表达出来,使他们融入行文里,不露痕迹的化入他的散文整体话语之中,化为自己表情达意的语言因素,却丝毫不显孤兀。例如文章中“我也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就化用了《诗大序》:“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的语言,借以表达自己的难以言说的欢乐之情。另外,中外诗文片段直接引文也是作品语言的特点。作家常常在散文创作中,随手拈来一句或一段中外诗文片段,融入行文里,然而却丝毫不显孤兀,因为它不露痕迹的化入他的散文整体话语之中,化为自己表情达意的语言因素。比如,作品中运用了古人的诗句:“云披红日恰含山,列炬参差竞往还。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落人间。”再比如,作者借用了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中的诗句:“我们生动,我们自由,我们雄浑,我们悠久。一切的一,悠久。一的一切,悠久……火便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火便是火。翱翔!翱翔!欢唱!欢唱!”这使得火把节所体现的狂欢精神达到了高潮。
当然,本文介绍火把节时不仅介绍了火在彝族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火在彝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介绍火把节的盛况,而且在第五自然段中还巧妙的插入了有关火把节的传说,既解释了火为什么在彝族人民心目有如此重要作用,又能有力的突出文章的主题,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这很是符合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作者简介
王充闾,笔名: 汪聪, 男 ,1935年2月5日出生于辽宁盘锦。中国作协第五、六届主席团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省作协主席、名誉主席,南开大学、辽宁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当过中学教师、新闻记者,以后在省、市领导机关工作。长期坚持业余创作,曾以汪匆、林牧、柳荫、任之初等笔名,在文学期刊和报纸副刊上发表过大量各种类型的散文和一些旧体诗词,1983年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共营口市委副书记,营口市文联主席、辽宁省委宣传部长、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
意义是:火熏田除祟,逐疫去灾,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的民俗功能,其间的民俗心理和信仰观念就是趋吉避凶。
凉山彝族的火把节传说即反映了这种把火作为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的原始崇拜,仍凝聚着火把节习俗及传说的原生态的民俗基因,属于早期形态的火把节节俗,其文化内核是火崇拜,与氐羌系统的彝语支民族崇火尚日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
火把节传说有很多异文,虽来源各有不同,但都大同小异,其文本结构都按人与神的斗争→人战胜神→神进行报复→人再次战胜神→庆贺胜利和夺得丰收的叙述程式来结构故事。
这些不同的文本都具有强烈的人本精神,都是以宣告人的胜利、神的失败而告终的,这与神话中以神为主导的叙事方式是不同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人类生存的核心问题的转移(从自然转向社会)及阶级社会的矛盾冲突的加剧,火把节的传说与各民族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紧密交织为一体,进而成为表现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一种口头叙事途径。这类传说是次生性的火把节习俗传说,主题是歌颂祖先和英雄。
后来传统道德观念对火把节习俗传说的渗透,反映为女性人物传说与火把节传说的相互交叉。不论是早期的喜鹊姑娘,还是后来的阿南、慈善夫人,大都有一种共同的"投火自焚"的命运结局,这类传说一方面反映了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黑暗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阴谋,另一方面更是"一女不更二夫"的刚烈女性的传说,意在表节烈之德。
从喜鹊姑娘、阿南到慈善夫人,一个个殉情、殉夫、殉国的忠贞形象,人们将这些善良勇敢的女性人物的命运与火把节传说紧紧联系在一起,表达了特定历史时期人们"进贤烈而诋*恶"的感情和愿望。这类传说应属后起。
总之,从火把节传说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到不同层级的历史累层,与这个节日在西南各民族民间长期发展是相同步的,火把节的传说在其久远的流传中不断衍变,甚至影响到了某些地区的节俗,使原生态的、"祭祀性的"火把节也附着上了"纪念性节日"的衍生涵义。
如鹤庆的传说把六月十九妇女用凤仙花染红指甲也归到慈善夫人身上,说是对慈善刨夫尸把指甲都刨出血了或烫红了的一种纪念。
纳西族
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派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间,要他把人间烧成一片火海。老天将来到人间,看到一个汉子将年纪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小的孩子反倒牵着走,他感到奇怪,细一问方知背着的孩子是侄子,牵着的孩子是儿子,因哥嫂已死,汉子认为应该好好照料侄子。
老天将为这样的人间美德深受感动,想着人们的心地是如此善良,怎忍加害于他们,便将天神烧毁人间的消息告诉给那汉子,要他告诉人们于六月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门口点燃火把,以此免去灾难。于是千家万户都在这天晚上点起了火把,天神以为人们早已在火海中灭亡,便沉沉地睡去,再也没有醒来。
后来,纳西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拉祜族
山上住着一个善人和一个恶人,恶人专吃人眼。六月二十四这天,善人用蜂蜡裹在山羊角上,点燃蜂蜡后叫山羊去找恶人,恶人看到火花,以为人们拿火枪来打他,便急忙躲进山洞,并用石块堵住洞口,结果被洞里冒出来的水淹死了。
从此人们就不再担心恶人来吃眼睛,可以安安稳稳地搞生产了。因此拉祜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白族
在白族的火把节传说中,还有著名的阿南(即曼阿喃)的传说,故事情节与女性人物传说《曼阿喃》和《火烧松明楼》大体一致,是人物传说与火把节传说交叉衍变的结果。
彝族
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巴,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和阿体拉巴比赛摔跤,可是阿体拉巴有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招待斯惹阿比。
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巴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阿体拉巴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
阿体拉巴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撒梅王与异族抗争,头被砍掉,待到星宿出现又长出一个头来与之奋战厮杀。最后,由于奸细的出卖,砍掉头用尖刀草扫过脖子后,撒梅王的头就再也长不出来了,死不复生。据说尖刀草上的红斑就是撒梅王的血染红的。后来撒梅人在每年的六月二十四、二十五都要打起火把纪念撒梅王,并寻找他的英灵。
撒尼支系的《撒尼人的火把节》:
善神阿番偷开天门,撒下五谷,使人间的幸福生活超过天上。天神见了大怒,派大力士到地上来出气。阿潘恨大力士霸道,与他摔跤,把大力士摔倒在地上,压出一个坑来,后来天雨把那个坑变成湛蓝的长湖(路南淡水湖)。
人们为纪念这位人间英雄,于农历六月二十四进行斗牛、摔跤、宰羊、燃火把等活动,以示悼念之情。
阿细支系的《阿细人的火把节》:
奴隶主那迢迢把很多的穷弟兄关在牢狱中,穷人阿真等在羊角上绑上火把,冲向那迢迢的府第,烧死奴隶主,同时也烧掉了穷人手上的绳索。为纪念这次胜利,人们举火把游行,相沿成俗。[4]
罗婺支系的《喜鹊姑娘》:
罗婺彝家有个漂亮能干的姑娘,与彝家小伙阿龙早就相爱了。但附近十二个部落的男子都纷纷前来提亲,其中有个土官老爷凶狠残暴地说,如果不答应,就要血洗山寨,让全寨遭殃。姑娘无奈,答应在六月二十四相亲。
相亲期到,姑娘穿上雪白的衣服、黑色短褂,胸前系一块花围裙,烧起一大堆火。十二部的头人也赶来了。姑娘深深地看了阿龙一眼后,纵身跳入火堆中。阿龙和几个小伙子想拽住她,可只扯下了她的衣角。四面八方的人们赶来,可她已经以死殉情。
为了纪念她,十二个小伙抬起大牛推向对方,以推倒为胜。之后,杀牛饮酒、唱歌跳舞。后来彝家就把六月二十四定为火把节,被阿龙扯下的衣角,成了彝家妇女的围腰带,那焚烧姑娘的青烟,化为山寨的晨雾。据说清晨喜鹊鸣叫的时分,彝山的远处就隐隐绰绰地显出姑娘的身影,因此人们称她为喜鹊姑娘。
扩展资料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参考资料
火把节的
哈尼族的火把节,又称“百灯”或“百烛节”,是哈尼族传统的重要节日,通常于农历6月24日至26日之间举行。以下是有关哈尼族火把节的一些:1 起源和传统意义:哈尼族火把节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被视为消除疫病、保佑丰收的重要仪式。节日期间,哈尼族人会点燃火把,绕着村庄、田地和山野跳舞,以示消灾祈福。同时,节日也象征着哈尼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传承。2 活动内容:节日通常持续三天,在第一天的黄昏时分,村民把自制的油烛披挂在身上,点燃火把,列队绕着村庄和田地跳舞,并燃放鞭炮、放飞孔明灯等。第二天,村庄长老率先举行祭祀仪式,然后由年轻人分组举行歌舞比赛,最后由村委会负责组织祭祀酬神、祭祀祖先等活动。第三天,则是游行和辞旧迎新的日子。3 重要意义:哈尼族火把节是哈尼族文化传统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仅是一种传统节日,更是哈尼族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文化认同。通过举办火把节活动,可以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业的繁荣。4 应该注意的问题:由于火把节活动中使用的火把和烛光较多,容易发生火灾等事故,因此需要注意安全问题,保护文化资源。同时,也应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和风俗习惯,避免过度商业化和文化拐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