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

如何鉴别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第1张

两种疾病本来不该、也不会混淆。近年来,由于国外兴起了诊断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热潮,国内有些人也跟着起哄,往往把一些精神分裂症误诊成了双相情感障碍,害苦了病家。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在于误解了‘躁狂’的含义。‘躁狂’是manic的译文;译得不贴切,招来了不少误解。实际上,患者并不大吵大闹。他们的表现是情绪高涨,很愉快,很自得,往往自大,自以为很聪明、很能干。这个‘狂’,是指自大而已,并不是‘狂躁易怒’的‘疯狂’。他们不会无理取闹,不会冲动打人。一般不会殴打亲人,相反地显得可爱。用上海话说,他们很‘识相’,不像精神分裂症那样地不讲道理。 ‘躁狂抑郁症’是原来用的名称,它的特点是,一个时期情绪高涨兴奋,一个时期情绪低落抑郁。‘发脾气’并不是它的表现特点。有些家长或医生一听到患者‘发脾气’,就把诊断往双相情感障碍上靠,乱用‘情感调整剂’。有的医生或家长就以为‘情感调整剂’能够调整情感,动不动就用丙戊酸钠或碳酸锂。其实,这里有这么一个来龙去脉:当初发现碳酸锂能够治疗‘躁狂症’,就定名为‘抗躁狂药’。后来发现一些抗癫痫药(如丙戊酸钠等)也有同样的治疗作用,也把它们列入‘抗躁狂药’。再后来,发现它们不但对躁狂期的情感高涨、有平抑的作用,对抑郁期的情绪低落、也有治疗及预防作用,所以改名为‘情感调整剂’。其实,它们只对‘躁狂抑郁症’患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对其他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的情感没有调整作用。 在药厂大事宣传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能够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时候,有些医生也来凑热闹,把本来应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病例、诊断成了双相情感障碍。给他们应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当然奏效。‘论文’出来了,职称也提了,问题就被搞糊涂了!他们还自圆其说地创造了‘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这种新名词。

双向情感障碍

  另一个名字是狂躁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病的一种,病发时有狂躁和抑郁两种情感轮流替换.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先兆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为情感障碍性精神病。早期先兆为双向性性格变异,多呈循环特点,情感变化经常不明原因地“两极分化”……如发展为进行性的、典型性的情感两极分化,则宣告本病的序幕已经徐徐拉开……

  一、概述

  本病是以躁狂或忧郁的反复发作和交替发作为特征的精神病,主要特征为情感障碍,故又称情感性精神病。发作可呈双向性,亦可呈单向性,躁狂症的特征是兴奋的、激动的、乐观的、情感高张,抑郁型恰恰是另一极端、其特点是忧郁的、悲观的、沉静的、情感低落的。

  因二者可交替发病,故该病又称循环性精神病,全程中,有的以躁狂型为主,有的以忧郁型为著,一个阶段化悲为喜,一个阶段又转喜为忧。本病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为三大特征,并呈躁狂、抑郁交替发病。

  二、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先兆的临床意义

  (一)躁狂型先兆

  病情性格多呈循环特点,即兴奋性病前性格与抑制性病前性格相交替。

  1.早期先兆 本病以失眠、头痛、烦躁、易兴奋激动、话多,以及无原因的、持续性的、高涨的兴奋激动为先兆。

  阻截治则 以平肝解郁、养心涤痰为原则,方宜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龙胆草、山栀、黄芩、柴胡、生地、车前子、木通、泽泻、茯苓、法半夏、枳实、竹茹、胆南星、生姜、菖蒲。

  2.典型征兆 以无原因的、持续的兴奋躁动、活跃乐观为典型征兆。即“情感高张、思维奔逸、意志增强”为三主征,无幻觉、妄想,本能亢进(食欲、性欲)。

  3.处理 以平肝泻心、豁痰开窍为原则,凡邪壅上焦的以瓜蒂散或莱菔子涌吐痰涎。服法:瓜蒂(炒黄)、赤小豆各等分,研细为末和匀,每服0.6~3克,不吐者,以翎毛探喉,但只能用于实证。湖北省沙市精神病院,用莱菔子30~50克,为末温水调服,比瓜蒂散平稳。邪阻下焦皆可酌情选用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控涎丹、龙胆泻心汤、防风通圣散、涤痰汤、温胆汤、礞石滚痰丸、白金丸、朱砂白金丸。发作后、休止期又须以养心阴、益心气、舒肝解郁为辅。

  (二)抑郁型先兆

  1.早期先兆 无重大原因的进行性忧抑、悲伤、孤癖、消极迟顿,为该病早期先兆症状。

  阻截治则 宜舒郁豁痰、化瘀开窍,方予逍遥散: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薄荷、生姜、甘草或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川芎、香附、枳壳、陈皮、甘草,酌加化瘀开窍涤痰之品,如桃仁、丹皮、菖蒲、郁金、竹沥、牙皂(一次量,半克)。女性患者伴有经闭者,可用桃仁承气汤,大黄牡丹皮汤化瘀通经开郁。属阳虚者,可酌用壮阳刺激法,方用起抑饮羊藿、仙茅、仙灵脾、甘草。

  2.典型征兆 从忧郁、悲伤,发展至悲观失望,消极低落,自罪妄想,甚至自杀或木僵,即所谓“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三主症。

  3.处理 以涤痰疏郁、化瘀开窍、壮阳兴奋的原则,方宜涤痰汤加味:茯苓、法半夏、橘红、枳实、竹茹、胆南星、菖蒲、郁金、远志、牙皂、细辛、苏合香丸、三圣散:瓜蒂、防风、藜芦、控涎丹:甘遂、大戟、白芥子。阳气虚的用壮阳刺激法,予起抑饮化裁:附子、干姜、细辛、牙皂、菖蒲、郁金、仙茅、仙灵脾、鹿角霜、壮阳汤:巴戟天、*羊藿、陈皮、黄芪、附子、肉桂、干姜、党参、熟地、仙茅、龟板、砂仁、甘草。有瘀象的酌加活血化瘀之品,如丹参、桃仁、三棱、莪术等。

  第五节 神经官能症先兆

  神经官能症为大脑非器质性疾患,主要病理为兴奋与抑制失调。由于患者的自知力较强,愿意积极就医,因此客观上对本病的早期诊治有利。体质预报,所谓神经质,具有超早期先兆意义,本病主要特点为躯体症状大于精神症状,故先兆信号首先来自躯体方面的不适……

  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大脑功能暂时失调的疾病,虽仍属于精神方面的疾患,但无精神错乱,尤其是对疾病的自知力较强,而不像真正的精神病人否认自己有精神病。该病共分为八型:神经衰弱,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癔病,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恐怖性神经官能症、抑郁性神经官能症、疑病性神经官能症、人格解体性神经官能症,本文仅择其发病率较高的三种类型进行叙述:

  (一)神经衰弱症先兆

  神经衰弱症是一种长期大脑超负荷(包括工作过度紧张和心理矛盾)之后,出现的大脑衰弱。主要为兴奋与抑制的失调,易于兴奋亦易于抑制,并且躯体症状较为明显,如乏力、失眠、头痛、食欲不振等。

  神经衰弱症发病率很高,且精神症状与躯体症状常互为恶性循环,对生产力影响很大,因此早期发现及早期阻截治疗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早期先兆 患神经衰弱症的人常早期即有神经质的素质,弱型、强而不均衡型皆易得此症。易罹素质约为两类,一类为纤弱质倾向,怯弱、敏感、多疑、自卑;一类为不均衡质倾向,即易于激惹,自制力弱,易发脾气,主观,任性,易“冷热病”,一段时间热情,一段时间消极。

  先兆症的类型在上述两种易罹质的基础上表现为兴奋型先兆及衰弱型先兆,前者以焦虑、敏感、易激动为特征,后者则以沮丧、萎靡、暗疑为征兆,二者都有植物神经功能症状。如出汗,食欲不振,睡眠不好,性功能减弱以及头部的神经衰弱三主症:头昏、头重、头痛。发病前早期信号集中表现在睡眠障碍方面,以失眠,尤其入睡困难为特征(包括早醒、醒后不能入睡),其次为不易抑制,情绪不稳定,焦虑急躁为信号。

  2.神经衰弱与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先兆鉴别 由于精神病也有类神经衰弱症,因此二者必须进行鉴别,神经衰弱多有心理矛盾史,情绪焦虑,忧心忡忡,但生活兴趣浓厚,对疾病有自知力,积极治病。精神分裂症则精神创伤不明显,情感冷漠,对生活无兴趣,不承认自己有病。此外,某些患有慢性躯体疾患的人也可能出现症候性神经衰弱,其他,脑力劳动过度同样也可出现一时性神经衰弱

基因解码专家提示:当出现不明原因的抑郁、自闭、社交障碍、焦虑等异常情况应及早进行精准全面的致病基因鉴定。一是明确诊断,避免误诊,从而有针对性的对疾病进行控制与治疗;二是了解家族遗传风险,避免致病基因在家族中的传递。

双向情感障碍是一个常见的临床问题,其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在于心理伤害。双向情感障碍很容易发生在所有年龄段的病人身上。青少年也可能有双向情感障碍,这些疾病的引起原因是复杂的。注意!青少年更容易患双向情感障碍

青少年双向情感障碍症状:

1、容易招惹。病人很容易因为小事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例如,生气、激动、愤怒甚至怒不可遏,持续时间通常很短。常见于脑器质性病变,如脑动脉硬化。它也可以在功能性神经疾病如躁狂症中看到。

2被迫哭着笑着。在没有任何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患者突然出现无法控制的面部表情,没有任何感染力的表情。病人既没有任何内心体验,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哭和笑。这是在脑器质性时,一种常见的精神症状。

3情感脆弱。病人经常因为一些小的或不重要的事情而感到悲伤或兴奋,并且无法控制自己。常见于脑动脉硬化,还具有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等功能。

4病态的激情。它指的是一种突然的、非常强烈但短暂的情感障碍。它与情绪爆发的区别在于,它的特点是冲动、伤害和破坏性行为,而且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事后会忘记。更常见于癫痫、颅脑外伤、中毒和。

5其他症状。主要包括运动迟滞、激动不安、疑病或被害妄想、厌食、失眠等。 

以下是治疗方法,个体化治疗原则:要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要症状、身体状况、是否合并用药、初始或复发、既往治疗史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从较低剂量开始,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滴定。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治疗反应、不良反应和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及时调整,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双相情感障碍的两种表现

一、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期的表现。

1、睡眠减少但感到精力旺盛。

2、自夸自大、感到无所不能。

3、思维跳跃、思维涌动。

4、感到比平时健谈、滔滔不绝。

5、注意力难以集中。

6、易怒烦躁、神情恍惚。

7、行事冲动,例如砸东西、打人。

二、双相情感障碍抑郁期的表现。

1、情绪低落、放声大哭。

2、对任何活动和事情失去兴趣。

3、失眠或者嗜睡。

4、明显的食欲增加或减少。

5、行动迟缓或焦躁。

6、过度自责、内疚、无意义感。

7、感到没有精力、疲惫。

8、无法集中注意力、思考迟缓。

三、结语。

双相情感障碍也被称为躁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诊断,特征为情绪异常高涨、思维奔逸、睡眠需要减少以及行事冲动等症状。其特征为情绪高涨(躁狂或轻躁狂)和低落交替出现。如果有以上这些情况,建议即使寻找专业人士就医。

怎么检测双向情感障碍

检测双相情感障碍要注意,双相障碍通常有四种发作类型,即躁狂、轻躁狂、抑郁和具有混合特征的发作。检测双相情感障碍要注意,每个发作类型都有一系列独特的症状,这些类型相互组合、相互转化,加之发作频率不一,间歇期长短不一,形成了形形色色的表现形式。抑郁发作是双相障碍的一种发作形式,一旦以往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出现了躁狂或轻躁狂表现,就应该及时就诊,更改诊断为双相障碍,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检测双相情感障碍要注意,双相情感障碍,也有称作躁郁症,表现即有抑郁的症状,同时也会存在躁狂的症状。跟所有的精神科的疾病相同,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仍然是以精神检查为主。检测双相情感障碍要注意,不同的临床表现,有不同的测评量表。躁狂发作的时候有躁狂量表,抑郁发作的时候有抑郁测评量表。但是这些量表,都有自评和他评的区别。量表也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检测双相情感障碍要注意,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是通过病史提供与临床表现、通过精神科医生的精神检查诊断出来的,其治疗相对比较复杂,治疗方法目前来说最主要还是需要药物治疗,以心境稳定剂治疗为主,在系统的药物治疗的同时与可辅以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工娱治疗、物理治疗。检测双相情感障碍要注意,如果系统治疗是会有一定的临床治愈率的,一般来说如果系统治疗的话12周之左右会有效果。

检测双相情感障碍要注意,双向情感障碍性躁狂是一种情感性精神病,由躁狂和抑郁依次替代。它的特点是兴奋、兴奋、乐观和情绪高涨。抑郁型以忧郁、悲观、平静、抑郁为特征。检测双相情感障碍要注意,有些是狂躁的,有些是忧郁的,一个阶段把悲伤变成快乐,一个阶段把快乐变成忧虑。该病以抑郁、智力迟钝和运动抑郁为特征,并与躁狂和抑郁交替发生。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

  特点是病人出现两次或多次的情感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其中至少有1次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另1次表现为情感低落、精力减低和活动减少。见:抑郁症;轻躁狂;躁狂。

  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近年在国外改称心境(mood)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躁狂)或低落(抑郁),或两者交替出现。情感障碍严重者称为情感性精神病。

  诊断要点

  一、情绪高涨、易激惹或情绪低落,或呈双相性。

  二、情绪低落者,从轻度悲观到强烈自罪感。

  三、思考困难,缺少决断,缺乏兴趣。

  四、头痛,睡眠障碍,精力不足。

  五、焦虑,病情严重者可有运动迟滞、激动不安、疑病或被害妄想、厌食、失眠。

  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1984年10月修订)

  一、躁狂发作

  (一)症状学标准

  1.症状以情绪高涨和/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且相对持久。

  2.首次发作者情绪障碍至少已持续2周(如症状严重到需住院或过去有肯定符合标准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者不受此限),且至少有下列症状中四项(若情绪仅为易激惹;则需具有五项):

  ①言语比平时增多,或滔滔不绝。

  ⑨意念飘忽,思维奔逸。

  ②注意力不集中,随境转移。

  ④自负,自我评价过高。

  ⑤自我感觉良好:感到头脑灵活、身体特别强壮或精力充沛。

  ⑥对睡眠的需要减少。

  ⑦活动增多(包括工作、日常活动、社交及性行为方面)。

  ⑧轻率任性,不顾后果。

  (二)严重程度标准 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

  1.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2.社会能力(指工作、学习、社交或家务能力)明显受损。

  3.需立即治疗或住院。

  4.具有精神病性症状。

  (三)排除标准

  1.当情绪症状消退后,下列症状继续存在:

  ①与心境不协调的妄想和幻觉。

  ②怪异行为。

  ②“一级症状”。

  ④紧张症状群。

  2情绪症状系附加于精神分裂等其他疾病者。

  3情绪症状系药物、中毒或其他器质性原因所引起。

  二、抑郁发作

  (一)症状学标准

  1.症状以心境抑郁为主要特征;且相对持久,但在一日内可有晨重晚轻的节律变化。

  2.首次发作者,情绪障碍至少已持续2周(如症状严重需立即治疗或住院者,或过去有肯定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者不受此限),且至少具有下列症状的四项:

  ①对曰常活动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性欲减退。

  ②精力明显减弱,无原因的疲倦,软弱无力。

  ③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企图或行为。

  ④自责或内疚感。

  ⑤思考能力或注意力减退。

  ⑧精神运动迟钝或激越。

  ⑦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⑧食欲减退,体重明显减轻。

  (二)严重程度标准 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

  1.社会能力明显受损。

  2.需立即治疗或住院。

  3.具有精神病性症状。

  (三)排除标准 同躁狂发作标准中的第(三)项。

  三、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两项中的一项:①过去有躁狂发作,本次表现为抑郁发作者;②过去有抑郁发作,本次表现为躁狂发作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285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