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人活着,一生都在追寻着自由

弗洛姆:人活着,一生都在追寻着自由,第1张

自由,就是挥动着的翅膀,脆弱,有力)

看着外面的天气,禁不住打了几个寒颤。处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让人感到一种飘飘然的、失去自我的感觉,如果不是持续着的呼吸,和嗓子带给你的难以忍受的疼痛,你都不会相信,这里竟然是人间。

周围白茫茫的一片,站在楼上的窗口向外面望去,远处的高楼与公路,全都被拉成了一个又一个模糊的身影,并不断地随着大雾的升腾而扭曲,做着健身运动。

人类的发展,就是不断地去追求着更高层次的需求,而自由,是终极目标。

所有的普通人都在追求着自由,所有的独裁者都在巩固着权利,自由与集权的对立,是少数掌权者与多数普通人的对抗。

而往往,获胜的一方,是少数人。

纵观一下世界文明的发展:

荒蛮时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

《勇敢的心》**中,威廉华莱士带领着苏格兰人民反抗英格兰的殖民,虽死,但心永恒。

最后闸刀落向他的头颅,献血飞溅的时刻,只留下那最后的一句“Freedom”。(每次看到这里,都感觉到沉重的无奈)混合着鲜血的自由,是每一个时期,都有人去追求的。

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无数的群体,原始部落也好,地区划分也好,最后形成的国家也好。

这些大的主体,每一个都是在经历了无数的斗争之后,才拥有了权利之下的自由。

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个体的道德之中,但是真正的自由,往往实现不了。

而如果划分成群体性,或者说按照主体来分类的话,又阐述了:个人的自由,宗教改革的自由,以及最后的自由与民主。

很多时候,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之中,或者说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要去做的,但是又没有办法不去做。这就产生了一种服从性的压迫。

在一个国家的范围之内,自由者只是少数。追求自由的人前赴后继,但是最后全都不了了之。

所有的自由,行使自由的前提,是在法律的允许之下去做事,这就是现在的自由。

会不会出现一种更高级的,不受束缚的自由呢?

当然会。

当人的道德层面,道德观念,能够达到那种高度的时候,所有的自由,就跳出了一些所谓的框架,自由就是自由,每一个行走着的人,行走着的个体,都是一个自由的个体。

但是,这个命题,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人的道德层面,始终不会达到那一种高度。

关于独裁与破坏。

从一个国家来说,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也好,五代十国也好,魏晋南北朝也好。

每一个朝代的更迭交替,都是独裁者对自己欲望的无限放大,当欲望被无限放大之后,行为就受到了驱动,也就产生了战乱,纷争。

这些战乱,纷争,所带来的就是破坏。

所有的独裁与破坏,都是建立在人的控制欲之下。

朝代与国家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有无共同的约束——一纸合约。

所以,这就又回到了“自由”,这个伪命题上。

关于“普通人”的自由。

普通人的自由,无非就是生活自由、爱的自由、不受支配的自由。

但是这些都是理想化的自由,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追求自由的路上。

生活自由:

举个例子。

你想上班吗?不想。

你想要拥有好的生活吗?想。

你想上班吗?想。

你我都是普通人,对于高级的追求,只能却步。普通人,都在为了生活而去追求自由,生活的自由,也就是你所能支配的经济的自由。

经济自由,才是最大的生活自由。这是普通人的追求。

高级的生活自由,是属于经济早已完全自由,掌握着大部分资本的人。这些人,在创造着自由。

爱的自由:爱是一种带有艺术性的自由匹配。

你不爱我,但是,你不能够剥夺我爱你的权利。

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你会爱我,因为你同样需要我。

这是一种中级的爱,至少,双方都参与了彼此爱的过程。

因为我被你爱着,你同样被我爱着,因为我们才需要彼此的爱,所以最终我们会去选择爱。

因为我们彼此相爱,所以我们无比的需要彼此。这是更高级的一种爱。

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才会需要你。

真正的爱,本身就是一种自由。

因为你们彼此相爱,所以你们具备了爱的所有要素:理解、尊重、关注、责任。

有了这些要素,才能够组成完完整整的,自由的爱。

不要用自己的私欲,去强加到对方的身上,你想要对方去做的事情,你以为对方会喜欢,其实这些只不过是你内心的私欲,所产生的自以为是。

不受支配的自由。

这个世上,存在这种自由么?也许存在。

一个大前提是,抛去所有的道德观念不谈,你所做的,必须在法律,条款,合约的条条框框的允许之下,然后你实施的某一部分,才有可能是真正的属于你自己能够支配的部分。

就算你戴着很厚很厚的防霾口罩,无孔不入的雾霾,也终究会穿过你的鼻孔,经过你的呼吸道最后抵达你的肺叶之中,纠缠着你,黏附着你。

很巧的是,自由也是同样。自由会随着欲望的膨胀而不断生长。

我是何所欢。

一个勤恳无为的码字人。

关于恋爱,有人幸运,有人不幸。而不幸的人正在经历恋爱中某种能力的丧失。所以,恋爱的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

我们经常会听到或者看到情侣吵架,多少都是吵着吵着就散了。其实在吵架本身,就是沟通能力的确实,因为不能进行良好沟通了,所以导致了言语过于激动。而这种问题在于双方。还有种极为严重的情况,就是家暴。对此我们深恶痛绝,而这一现象的发生就在于情绪管理能力的丧失。

其实所有的爱情都不是完美的,因为每个人都不是那么十全十美的。而恋爱这种能力,也需要在不断的体验中提升,这么看来或许又有点残忍。那些幸运的人,在与对方初期相处中,不断磨合,相互包容,逐步也提升了自己恋爱的能力,同时也收获了美好的爱情;而不幸的人,在一段又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里,获得失去,失去再复得,最终一无所有,就连仅有的那点点能力,也被带走了,灰飞湮灭,再然后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冷漠无感的人,我们常说好冷。

为什么90后的结婚率低,越来越多人原则一个人,或者明确主张不结婚,哪怕家里七大姑八大姨,父母老人都在催,每年过年过节面临尴尬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因为大部分在快餐爱情的时代,多数人丧失了恋爱的能力。甚至在我看来,有极小一部分未育家庭,甚至很难拿出爱和经历再爱。这和整个 社会 的发展有关系,个人的生活经历也有关系。

恋爱的能力过于残忍,又甚是美好。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少些曲折坎坷,收获恋爱的超能力!

确切的说,弗洛姆应该说的是爱是一种能力,而不是恋爱是一种能力。

弗洛姆提到了成熟的爱和不成熟的爱:不成熟的爱是指,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成熟的爱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

从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不成熟的爱对他人有所欲求,就是说我要从你这里得到些东西才可以;成熟的爱完全接纳的爱,包容的爱。

想要做到可以成熟的爱他人需要有一个接纳接受事物本来的样子的能力,这绝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而至于恋爱,恋爱几乎不需要门槛,恋爱并不意味着亲密关系,恋爱是任何的两个人有基础的好感就可以。

社会 上有很多爱无力的人,他们缺少的就是爱的能力。因为他们从小没有培养出爱自己的能力,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他们是不会去爱别人的,也不知道该怎样爱别人。所以我觉得,爱别人的人,首先得爱自己。你有多么的爱自己,就会去怎样的爱别人。这个可以从认知上,去慢慢的改变自己,改变是一个长期,而并不容易的过程。如果不去改变,你的生活里就会出现种种烦恼,和不如意的事情了。或者给自己的伴侣,孩子,家庭带来不如意。想要生活过的美满快乐,一切都从改变自己开始。

我看到这个题目立马想到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优秀对优秀,自然而然坠入爱河。可是立马又想到另外一个经典的歌词,任贤齐唱的: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所以不管是相互之间的吸引还是后来的相处,能开始并走下去的,都是有能力而爱的!

先要调整心态正确的去爱,在不超越道德底线的基础上(或许每个人的道德底线又不一样,暂且以个人标准定义)不要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喜好、自己的一切看的太重要,要多接纳别人, 不要拿自己的思想绑架别人,一不小心成了绑匪,还口口声声的说我那么关心你!甚至发火责怪对方,也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压根就是自私、无明、愚痴。适合于父母子女,配偶,朋友,同事,等等任何关系。

爱的能力是,一个人活生生的人,对另一个活生生的人,能量的投注:如果我在拖地板的时候灌注的是对这个家的爱,家人会感受到被爱;如果我满腹怨气,家人收到的是伤害。爱与不爱跟你在事情上做了多少没关系,只取决于是否有投注爱的能量。带着控制和怨气削出来的苹果也是毒苹果。婴儿专注看着妈妈脸庞的样子,就是对爱最好的诠释。那种全然的能量灌注,即便婴儿不能在实际层面为妈妈做任何事情,妈妈也会幸福得眩晕。

所有的不爱和伤害都是一种病处,需要对症下药!最浪漫的不是高潮期的完美,那也是一种本性的欲望,当趋于平淡,真正了解对方的缺点和不足,可以互相提醒和鼓励让对方找到最好的自我,是一种爱的能力!

生活在人类 社会 中,每一个人都需要爱的滋润。

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懂得爱,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人。可是,纵观古今, 很多夫妻过得并不幸福,吵架、冷战、出轨、离婚;很多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充满了矛盾;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人心冷漠”……

网络信息的发达似乎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却也带来了各种隐患——曾经被很多人视为成熟标志的婚姻,今天却 逐渐 被人们拒之门外。

这个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乳房,我们像嗷嗷待哺的婴儿,永远在期待,却永远是个失意者——逐年高 升 的离婚率,使很多人突然觉得,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所有这些现实问题都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我们或许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样懂得爱。

弗洛姆说,“ 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努力的发展自己的人格,让自身的生命力完全绽放,才能获得高级 情感 ”, 这与多数人眼里的“爱情”截然不同。我们是否真正懂得爱,是否真正有能力爱? 心理咨询师里外雅堂来和你说一说。

在 社会 上,一群单身的人,被人们普遍视为没有对象的人。单身,的确是没有对象,但这个看法却误导了人们错误的认知,将爱情视为对象问题,因而有了“处对象”的说法。 人 们大多不了解“坠入情网”与“持久的爱”两者的根本区别,甚至以为“爱有什么好学的”。

我们以为爱只是一种 情感 ,渴望爱,自己却稀里糊涂,不知道如何去爱。

例如,一个人想要成为医生,首先得学习人体的构造、药物的成分、各种疾病的成因与治疗等理论知识,然后还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即使这样,这个人也未必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因为他还需要积累经验。

例如,一个人想做一道 美食 ,他需要先确定自己需要什么食材,继而挑选食材,然后清洗,然后下厨。过程中还需要有熟练的刀功和 注意 掌握 火候,否则, 美食 就成了焦炭,惨不忍睹。

生活中的技能和专业尚且需要学习,爱,作为治愈人类 心灵 的良药,难道是天生就会的?

爱不止是一种 情感 ,爱也是一种态度,一种能力,一门艺术。 如果你真的爱上一个人,那么你也一定爱所有的人,爱世界,爱生活。

弗洛姆说,人有相属需求。这种需求使个体具有爱人与被爱的需要,希望认识别人,了解、关怀别人,并愿意对别人承担责任。

人们应对孤独感,经常会用接收倾向、剥夺倾向、贮藏倾向、市场倾向和创造倾向这五种心理机制。前四者要么没有生产或提供爱的能力,只能依赖别人;要么从他人那里巧取豪夺,满足自己的私欲;要么把外部世界视为威胁,通过贮存和占有获得安全感;要么将自己当作商品,等价买卖。这些,都 不 是 健康 的、正常的爱。只有当一个人的爱具有创造倾向,才是 健康 的表现。

例如,当两个人彼此相爱的时候,会想着怎么给对方制造浪漫或惊喜。这,就是一种创造倾向。反之,如果是想着对方怎么给自己制造浪漫或惊喜,那,就成了一种索取。

“真爱”的基本要素,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

在情侣与情侣之间,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付出与索取。这些付出和索取,有些隐藏着对父母的渴望,童年未完的心愿。

在父母与子女之间,没有母爱,生活就会变得空虚,因为母爱的本质是一种祝福。父爱则需要我们去努力,因为父爱的本质是顺从和控制。然而,当一个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父亲,又是母亲时,他已经使自己同父亲母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了这两个形象。我们说,他是一个成熟的人,他既是自己的父亲,又是自己的母亲。这样的人,他有爱自己的能力,也有爱人的能力。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多数人的眼里,爱的问题首先是一个对象问题,以及自己能否被人爱。 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一方面又把成就、地位、名利和权力等看得比爱情还重。我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用来实现上述目的,却极少有人用来学会爱 。

我们想象中的爱的实践,应该是共情、理解、倾听等元素。

但,弗洛姆 在《爱的艺术》中 提出,

爱情既是对生命及我们所爱的积极的关心,也是对所爱需求作出反应的责任心,是彼此的了解和互相的尊重——两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去成长、发展,而不是服从对方。你或许听过类似“因为我爱你,所以你必须听我的”这样的表达,但,这种,只是一种控制,一种索取,也往往缺乏耐心。

遵守爱的约定和纪律,专注的倾听对方讲话和体验到他的情绪变化,耐心的了解对方和与之磨合。这样的爱情双方,既能专注自身的生命意义,又愿意走出各自的世界去理解对方的生命意义,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给予他人所不能给的亲密、支持、倾听和理解。

爱情不是一种只需投入身心的 情感 ,而是需要努力发展自己,以此完善,否则,一切爱的尝试都是会失败的。

然而,人们普遍性的认为,爱别人是理所当然的,是一种美德,爱自己却是一种罪恶,是自私的表现。但事实上,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幸福,我们的成长……都是以爱自己的能力为基础的,若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那他就是没有能力爱。一个一心只为别人付出的人,却不考虑自己的人,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讨好式的软控制,和这样的人相处,会有一种道德束缚感,令人窒息,想逃离。而如果彼此付出,我们反而觉得轻松许多。

爱别人与爱自己并不是两者择一、不可兼得。恰恰相反,在一切有能力爱别人的人身上,我们皆能发现自爱的态度和能力。

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探讨。

恋爱既是能力,也是一种体验。主要对 情感 的体验会非常深刻。体验的东西有:懵懂、心动、心跳、脸红、期盼、担忧、相思、失眠、拥抱、亲吻、婚礼、誓言、蜜月、快乐、幸福、争吵、赌气、打架、和解、分床、离家、升华、买菜、做饭、洗衣服、怀孕、焦虑、怀疑、亲子、补课、辅导、叛逆、冷漠、折磨、离婚、百年好合、再婚、单身、自由、理解、接纳、放下、感恩………

总之,婚恋是一场惊心动魄的体验,更像是一出戏,可以充分体验人生的悲欢离合,没好没坏,坦然接受,因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婚恋中一般的性格组合是:

1成就你的

2折磨你的

这两种组合都是为了你成长,没好没坏!所以好好体验,用感恩、理解、接受的心态面对婚姻关系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就能最快完成任务。

世人都觉得赚钱是一种能力,成功是一种能力,那么恋爱结婚更是一种能力。

为什么呢?

不管哪个时代,钱是能解决一大部分感情危机的。

没钱拿什么去爱,亲情都要拿钱去维护,更别提恋人。

有人会说,那很多没钱的人也在一起很开心的;这我不否认,那他们一定都是超凡脱俗的一对人,金钱在他们眼里没什么用。

他们追求的只是精神需求。

可自古以来俗人还是比较多哈!

如果说恋爱的首要条件没有,那么好,总要有处理矛盾的能力吧。

比如说:双方吵架,是逃避,是冷战一走了之,找异性倾诉卖惨还是客观看待问题,而不针对人。

这个说的很容易做到的很少的,一吵架就拿最能击倒对方的语言,恨不得一刀毙命的那种,本来相爱的一对,却活成了双方的差评师。

精神需求这个是大部分人一生的追求吧,想找个灵魂伴侣,可这个世间没有灵魂伴侣。

可能在一起的时候始于颜值,决定继续在一起的一定是觉得“你懂我”你就是我要找的那个人,跟你在一起很轻松。没有压力,三观一致。

跟一个三观不同的人在一起你试试

总结:明明相爱的两个人为什么最后要分手?

不就是没有恋爱的能力吗?

没有能力的爱显得苍白无力,多么痛的领悟!

弗洛姆,平生致力于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马洛斯的人本主义学说进行完美的结合。 并于1956年出版《爱的艺术》一书。弗洛姆认为,亚当夏娃忍不住吃啦禁果,就看到啦彼此赤身裸体而感到羞愧,从而知道人需要爱更需要理性,即了理尊重责任和关怀。而不是相见欢好,相约一夜倾情。因为只有欢愉的感情,若缺乏爱的技巧和能力,就无法使这份爱情得以持久还能开花结果。

所以,我赞同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的恋爱是一种能力。有啦这种能力,才能爱到天荒地老。

弗洛姆之所以说恋爱是一种能力,因为他发现,只有心理 健康 的人才会恋爱。弗洛姆在这里所说的恋爱,是要区别开单纯的生理欲望和占有欲。

在欧洲文化背景下,爱是奉献,是给予,是欣赏,是崇拜。无论是从《圣经》传统看,还是从骑士精神看,都是如此。爱的含义中,精神性高于,甚至排斥肉体――物质性。中国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接受了西方这个观念,才有了明确的人的平等和“自由恋爱”的思想。

至于生理需要,是恋爱的一个自然基础(上帝规定),但是把恋爱确认为一种“心理能力”(现在人们更喜欢说是情商)来讨论,是很有意义的。弗洛姆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具备“恋爱能力”是人的骄傲,是婚姻甜美的保证。

我赞同恋爱是一种能力!

恋爱涉及到很复杂人际交往能力,只有有能力的人,处理好和各方的关系,才能在恋爱中收获幸福和甜蜜。

1恋爱是两个人的关系,知冷暖,谈情不讲理,既要包容,取悦,又不能丧失自我,讨好。要求很严格的人际交往。

2恋爱是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所思所想都是我们自己控制自己,内在的恐惧、担忧、不自信……等负面情绪,都有可能毁了一段美好的恋爱。而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往往是一生都在进步的事!

3恋爱是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这里他人是我们的父母、亲人、朋友,领导、同事……因为别人的评价、看法都用可能影响到恋人之间的关系和 情感 。

所以,恋爱是一种能力。

弗洛姆《爱的艺术》简介推荐理由

 《爱的艺术》是200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下文是我整理的弗洛姆《爱的艺术》简介,希望能帮助到你。

 弗洛姆《爱的艺术》推荐理由

 关于爱是什么,为何我们需要爱等问题,在《爱的艺术》这本书中,当代心理分析学家艾·弗洛姆有着不同于一般人对爱的诠释。爱的艺术并非是一本教人学会如何爱的情爱圣典,而是关于指导人生意义的心灵哲学类书籍。 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爱的艺术》是一本以精神分析法研究、阐述爱的艺术的杰出理论专著。心理学大师艾·弗洛姆在真诚地说服每位读者:爱不是一种只需投入身心就可获得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勇敢地、真诚地、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不信,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弗洛姆《爱的艺术》内容简介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 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 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 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

 在这本《爱的艺术》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 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 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 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 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 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 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在这里, 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通过磨练增进技 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 ,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 进。

 弗洛姆《爱的艺术》作者简介

 艾罩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他于1934年赴美,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住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井先后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人学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洛伽诺。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文化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潜意识下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 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作了人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读完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很好的一本薄薄的书。

 人的孤独感是无法回避的事情,克服的办法一是创造,主动去改造自然,实现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联通;另一个就是爱,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实现自我和人群之间的联通。无论是创造还是爱,都是主动性的行为;所以弗洛姆提倡“创造性的人格”。

 通俗地说,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爱确实是内心强大的表现。当然,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说,爱情是弱者的感情,但是,过于脆弱的相互依赖的爱情可能也无法真正健康而长久。我赞成说,一个懂得并且能够享受孤独的人——独处,而不求助于各种他者(包括人和物)的支持——才有着真正的去爱人的力量。真正的爱里,应该能够同时成就自己和他人。无论是一味索取的爱,还是按照自己的臆想一味给予并且认为对方需要的爱,都是不健康的。

 弗洛姆也大量探讨了现代社会是否有利于爱的培养的问题,他认为,西方社会导致了爱的溃散;其主要论据在于,现代社会的组织方式带来了现代人与自身、与其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被异化了。我赞同,在工业大革命之后,“物”在人类生活中享有了从未有过的地位,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崇拜;但是我不敢肯定,在现代社会之前,爱是普遍的,而现代社会的到来,带来了爱的溃散。可能确实现代对于人之间关系的抨击很多,从文学到哲学的各个方面,但是更加可能是由于人的信仰变化——从崇拜爱与美到崇拜物而贬低人——而造成的。我们甚至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之前,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我们对自己的心灵更加敏感或者麻木。所谓协作精神和相互体谅对于相处的作用,我想不只是现代会这么要求——人和人是不同的,相处之间摩擦就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同理心和让步就是必要的润滑剂,而非某个社会形态强加在于人身上的,只不过大众媒体会不会这样坦诚。

 让步假设说,现代社会确实存在爱的溃散,这也不能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美德标准带来了这样的情况来概括。如果爱——博爱、母爱、性爱,可以给人带来愉悦,那么人就不会轻易放手它们,不会因为社会崇尚协作精神,就贸然提议说,我们放弃相互之间的爱,用协作意义上的共生来替代吧。——人面对鱼和熊掌的第一反应,不会是,两者我该放弃哪一个,而首先会是,我能不能同时占用两者。另外,如果我们谈论这个话题的起意在于学会爱,获得幸福感,那么笼统而轻巧地把责任推于社会形态是一种既不负责任又无济于事的行为——我们大可以把时间花在一部**一桶爆米花,而不是严肃的思考上。

 但是,我们确实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组织形式,或者说工业化的进程,确实改变了人的很多习惯、特征;这样特征和习惯的改变可能最终改变了社会里爱的现状。

 确实,现代社会里更多幸福感来源于消费——或者说,人的幸福感向来部分来自于消费,而在工业化之前,消费部分占有份额受到了消费品总量的限制,无法大幅扩张;而工业化带来了这样的可能性,于是人自然地转向这部分更加容易增长的幸福来源,从而形成了大众逐利的场面;而这样的情况有可能造成了大家对于精神层面替代性的忽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也许国际贸易里“福利恶化型”增长的情况会出现。

 同时,现代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习性。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里所提到了几种爱的基本要求:“自律”、“专注”、“耐心”、“极大的热情”(discipline, concentration, patience, passion)。但是现代社会的物质消费约束集确实不利于这些美德的培养,这些美德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远不如一两千年前。我们可以说,人性的的进化是缓慢的,远远慢于意识形态的演化,更加慢于生产力的提升——尤其是在生产力经历了指数甚至更快的增长之后。不可能指望植根于人性的意识形态迅速地可以适应生产力的提升,而同时保持了当初的种种坚韧不摧(或者至少在没有外界冲击情况下,表面的坚韧不摧)。因此,爱成为一种需要学习、时时注意的能力——培养这样能力之始,就是从努力靠近弗洛姆所提出的几项要求开始。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最近朋友推荐了一本弗洛姆所著的《爱的艺术》。我不敢以读懂爱的艺术自居,在这里仅是带着一种学习的态度梳理一下爱的艺术。

 一、爱的知识

 在作者弗洛姆的眼中,对爱情的定义是客观而全面的。客观是因为他对于爱的理解是符合人性的,而全面则是他将爱放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考量。在书中无论是对爱的定义,还是对各种不同类型爱的阐释都更侧重于社会这个维度。在他的眼中爱情可以解释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人们对于给与得的认知。我认为基于社会的角度去分析爱情是必要的。因为每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活。爱是维持各种社会关系的纽带。从弗洛姆对个人到族群到国家到社会的进化这一过程的客观描述中,表述了人为什么需要爱。掌握爱的知识,人将更容易摆脱孤独、恐惧和自身的局限,达到完整和统一。

 二、爱的给与得

 弗洛姆说:“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的情绪,一般来说可以用另一个说法表达,即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如果你读过这本书,你会发现给与得充满弗洛姆关于爱的每一个观点。对给与得的关系的阐述,让我们区分天真的爱同成熟的爱的不同原则。正如弗洛姆所说:天真的爱遵循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得先于给)的原则,成熟的爱遵循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给先于得)。天真的爱源于需求,成熟的爱是基于贡献。对于爱的给于对象的不同,弗洛姆带我们领略了不同种类的爱:之于众生的博爱,之于孩子的母爱,之于爱人的性爱,之于自己的自爱,以之于神明的神爱。

 三、爱的实践

 如果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想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是的,不知道什么是爱的人是苍白的,不知道如何去爱的人是盲目的。从社会的维度去解读爱的动力,是人们为了摆分离、脱孤独和恐惧,达到同社会或者说自然的一种统一性。这种动力是我们爱的勇气,但同时也是对自我认知的局限。弗洛姆说,爱是实践就是对客观的认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体验的确认。他来源于你的的情感体验,投射于你的思想,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这个东西变成了我们所认知的爱。体验需要客观的认识,投射需要理智的确认。

 四、以爱之名

 爱是一门艺术。它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撒下种子,爱是人的本能。但让我们感到悲哀的是,这种本能正在随着社会的更迭和时代的变迁渐渐的退化,与我们生命的本质渐行渐远。如果我们对自己及自己所生存的社会进行反思,就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道德和良性的社会关系正在以爱之名渐渐消融。爱变成了一个标签,变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爱是我们生命过程的体现,更是体验生命过程的通途。学习爱的知识,修炼爱的艺术,在爱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摆脱人性和社会的局限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我们爱,不是仅因为我们值得,更是因为以爱之名让一切完整。

 弗洛姆《爱的艺术》经典语录

 1、爱,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轻易享受到的一种生活情趣,也不是与一个人达到的自我成熟度毫不相干的身外之物。

 2、大多数人都把爱的问题看成主要是被爱的问题,而不是看成主动去爱和爱的能力的问题。于是,爱的问题就是如何能被爱,如何变得可爱。

 3、人们常常把“堕入”爱网时的最初体验和“置身”于爱之中的持久状态混淆起来。他们并不懂得,他们所产生的迷恋,那种证明他们相爱之深的彼此“发痴”的状态,实际上可能只是证明了他们先前的孤独程度。

 4、成熟的爱是在保存人的完整性、人的个性条件下的融合。

 5、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被剥夺,而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

 6、给予自己的生命力,给予自己的爱的能力,亦即以自己的生命力去激发对方的生命力,以自己的全身心的爱的能力去引发另一个人的爱的能力。

 7、只有被剥夺了全部最低限度的生存必需品的人才无法享受给予物质帮助的快乐。因此贫穷也是堕落,这并不仅仅因为贫穷所直接导致的苦难,而是因为它剥夺了贫穷者给予的能力和快乐。

 8、给予暗示着使另一个人也成为给予者,这就意味着:爱是一种产生爱的能力。

 9、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对你的爱,如果你作为爱者用自己的生命表现没有使自己成为被爱者,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而这种爱就是不幸。

 10、爱还包含着关心、责任、尊重、认识。

 11、爱就是对我们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主动关心。你爱你为之努力的东西,同样你也为你所爱的东西而努力。

 12、责任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为,是我对另一个人的需要的反应。

 13、尊重意味着能按其本来面目看待某人,能够意识到他的独特性。尊重意味着关心另一个人,使之按照其本性成长和发展。

 14、没有认识就不可能有尊重;没有认识的引导,关心和责任将是盲目的;没有关心的推动,认识也是空虚的。

 15、如果我真的爱上一个人,那么我也一定爱所有的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

 16、只有爱那些对实现某种目的帮不上什么忙的人,爱才会开始显示出来。《旧约全书》里,爱的中心对象是穷人、陌生人、寡妇和孤儿,甚至是民族的敌人。

 17、幼儿的爱遵循着这样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爱。”成人的爱则遵循着这个原则:“我被爱因为我爱。”

 18、不成熟的爱说:“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说:“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19、母爱依其真正的本性是无条件的。母亲爱这新生的婴儿只是因为这是她的孩子,而并非因为孩子实现了任何特定的条件,或是达到了任何特定的期望。

 20、母爱是天堂,它无需去获取,也无需被报答,但母爱的消极方面则是不能被获取,被产生,被控制,我们无法创造母爱。

 21、父爱是有条件的爱,其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实现了我的期望,因为你尽你的义务,因为你像我。”

 22、父爱的积极方面则是,由于父爱是有条件的,因此我就能够通过做点什么事情获得它,我可以为得到父爱而努力。

 23、母爱是我们来到人世的源地,她是自然,是土壤,是海洋。父亲则代表思想的世界,人造物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旅行和冒险的世界。

 24、最后,一个成熟的人逐步达到这一点,他是他自己的母亲,也是他自己的父亲。

 25、母亲的良知说:“不端行为,甚至犯罪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失去我对你生活和幸福的希望。”父亲的良知说:“你做错了,免不了要自食其果,最重要的是如果你要我喜欢你的话,你必须改变你的方式。”

 26、他把母亲的良知建立在自己的爱的能力之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立在自己的理性和判断力之上。

 27、母爱不仅要保护孩子的生命和成长,还要给孩子逐渐灌输对生命的热爱:活在这个世界上是美好的,做个小男孩或小女孩是美好的,而不仅仅希望活着就是了。

 28、母爱的真正本质是关心孩子的成长,也就是说,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与自己分离,母亲必须容忍分离,而且必须希望和支持孩子的独立与分离。

 29、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爱着的母亲,检验的标准是看她是否愿意承受分离,并且在分离后继续爱着。

 30、在性爱中,本是分离的两个人成为一体;在母爱中,本是一体的两个人分离为二。

 31、孤独的焦虑,征服或被征服的愿望、虚荣、伤害甚至破坏的愿望都能刺激性欲,就像爱情也能刺激性欲一样。

 32、如果肉体结合的欲望不是由爱情所激起,如果性爱不同时也是种博爱,那么其结果只不过是短暂而放荡的结合而已。这种结合只能使两个陌生人还像以前那般疏远,有时还会使他们彼此感到羞耻,乃至互相仇视,因为当结合的幻想消失后,他们感到比过去更加显著的陌生。

 33、性爱是排他的,但是它在另一个人身上爱着整个人类,爱着有生命的一切。性爱只是在性结合的意义上,在强烈地将自己只和另一个特殊的个人的融合的意义上——而不是在深深的博爱的意义上——才排除对其他人的爱。

 34、爱的存在只有一种证明:这种关系的深度、双方各自的生命和力量,我们藉此才可以辨别出是否爱着。

 35、爱某个人并不只是一种情感,同时它也是一种决定,一种判断,一种承诺。一种情感出现了,但也可以消失。当我的行为并不包含判断和决定时,我怎么能断定这种感情将永远持续下去呢

 36、爱,本质上应是一门意志的艺术,一门决定以我全部的生命去承诺另一个人生命的艺术。

 37、爱和被爱,都需要勇气,需要有勇气去选择那些可以作为最高关注对象的价值,需要有勇气做出决断,把全部赌注押在这些价值上。

 38、人们认为爱情关系一旦出现差错就应分道扬镳、各奔东西的观点,就如同无论如何即使感情完全破裂都不必解除这种关系的观点,都一样是错误的。

 39、对孩子来说,一个不幸家庭的紧张和不愉快的气氛,比公开的决裂更有害,因为后者至少可以教育孩子,人能够靠勇敢的决断结束一种不可容忍的生活状况。

 40《圣经》中“爱你的邻居就像爱你自己一样”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暗含着人对自身完整性和唯一性的尊重、对自己的热爱和理解,与对另一个人的尊重、热爱和理解是不可分割的。

 41、自私的人,爱自己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他看起来是太关心自己了,但实际上他不过是枉费心机试图掩盖和补偿真正的自我关心的失败。自私的人没有能力爱其他的人,但是,他们也没有能力爱他们自己。

 42、“无私的”母亲的作用和自私的母亲的作用并没有什么区别,确切地说,前者往往更糟糕,因为母亲的无私使孩子们不愿去批评她。他们觉得不该让她失望;他们所受到的教育是在德行伪装下对生活的厌恶。

 43、对上帝的爱与敬畏,不过是人类需求永恒的爱的心理反应,同时也是人们在现实中无力实现这种爱的一种精神幻影。

 44、上帝成了象征,象征着人类进化的早期阶段就已表达了的并正在为之奋斗的尽善尽美,象征着精神世界——永恒的爱、真理和正义的领域。

 45、在占统治地位的西方宗教体系中,对上帝之爱,实质上与相信上帝及其存在和公正,相信上帝的爱是一回事。对上帝的爱,本质上是一种思想经验。在东方宗教及神秘主义中,对上帝之爱是对同一的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与在生活的每一行为中的这种爱的表现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创作背景

 20世纪以来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直是一个危机不断的地方。弗罗姆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尤其在二次大战时,由于是犹太人而横遭迫害,流亡美国,因此他对于西方社会的现状几乎持一种全盘否定的态度。

 弗洛姆在青年时期就开始了对马克思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并从中汲取了许许多多的精华的东西。在他看来,他所处的时代(亦即资本主义时代)中有太多的不合理的现象值得批判,要批判就得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入手,《爱的艺术》就是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指导下,迎合了西方普遍的社会心理所写。

 作品思想

 《爱的艺术》一书的贡献无疑是纠正了弗洛伊德关于爱情与性有着莫大关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后者决定前者的错误判断,同时提出了一个人积极的、引人向上的爱情观。爱情不再是被巧克力和玫瑰包裹下的生殖冲动,也不再过于褊狭地指向男女之间的性别之爱。

 作者认为爱情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的不二之途,也是人类摆脱人际孤独感的必然之路。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的前提就是拥有爱的能力,这能力是能将爱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的因素,比如奉献、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每一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茫茫人海中寻求另一个独立的个人来实现统一,摆脱孤独,这就是爱情。归根结底,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事,而非欲望的事,也非人类本能的事,这里的人不是被本能与欲望所驱使的野兽,而是能将本能与欲望控制于掌中并以人类高尚的精神性作为应答人类生存问题答案的理性人。

 弗罗姆还谈了许多爱情的错误形式并在书的最后一章详细阐释了爱的实践,纪律、集中、耐心、兴趣和相信他人、克服自恋、积极活动分别是必要条件和特殊条件。其实,这些东西与其说是获取爱情能力的条件,还不如说是一个人理性生活的条件,不论一个人是不是打算去爱别人,只有一个人生活在这世界上并有着拥有美好生活的愿望,作为一个个体,一个人需要去获得这些条件,唯有如此才能在与他人的联系中收获快乐和对生命的感悟,而非如一个庸人匹夫般庸庸碌碌地过一生。

 该书指出“爱”是可以通过耐心学习而得来的一门艺术,类似于对艺术的感受力,爱情、母子之爱、朋友之爱,都是走向完善价格、丰富灵魂的人生实践。从人道主义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场出发,把“爱”看作人类对自我生存的一种思考与回答。爱不是程序,没有使用说明。全书旨在告诉人类要在爱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任何关于爱的企图和想法都会失败。而爱首先是给予,是爱他人,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自己永远不会得到爱的满足。

 作品影响

 《爱的艺术》于1956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即引起轰动,人们争相抢购,第一版在几天之内就销售一空。第二版又由英国乔治·艾伦和昂温公司出了英国版;1962年又出了新版并连续重印十次。随后1975年、1978年、1979年、1980年、1982年分别重版重印。

 截至2015年,《爱的艺术》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

 作者简介

 埃里希·弗罗姆(1900年—1980年),20世纪西方哲学家、心理学家、思想家,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一个犹太人家庭,曾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学习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并获博士学位。二战期间,为逃避纳粹迫害迁居美国,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墨西哥国立大学教授心理学课程和从事精神分析研究。1971年,迁往瑞士,继续从事心理学研究和写作工作直到去世。主要著作包括:《逃避自由》《爱的艺术》《在幻想锁链的彼岸》《占有还是生存》《自为的人》等。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285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