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你想象地更自由》一文中描述了兰德笔下的Howard,他是一个“完美的人”,其完美之处就在于在每一次的他必须在自己的原则和他人的意见之间做出选择时,他都选择了自己的原则。在他的观念里,成功和功成名就没什么关系,成功就是一个人捍卫自己的完整性。
Howard具有完全并绝对的业务能力,致使他能具备这样的魄力去坚守自己的原则。但是试想,在座的芸芸众生并不都具备他这样完美绝对的才能,因而这种自我的原则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弱化”提供了可能呢?这种绝对的行为,在具有社会性质的人身上能够发生的概率是多少呢?或者说作者兰德想传达的意图是什么呢?
我想作者的意图大概是要传达一种情感倾向,对自由、对自然和纯粹的敬畏。
《Intimacy》一文中描述了群体的两面性:它既可以给每一位群内成员提供温暖,就像作者描述地幸福生活“三五知己,谈笑风生”;但是它也可能会成为追求自由的限制,成为容纳蛙群的枯井。正如引用的阿希从众实验来看,集体性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个体的认知能力那样,在一个群体中的人们往往会迫于群体的压力而难以自由表达个体的观点。
不得不说,群体的存在虽然带给了我温暖,但也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其实,我也和作者一样。好渴望群体得给我相互取暖的认同感,但是我也很害怕会因为群体而失去个人自由。坦白来讲,我更向往自由,因而我会让渡我对群体的期待给我的自由。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摸索、在寻找,和他人、和群体相处的最佳阈值,使我对群体和个体的需求能够恰到好处。
《逃避自由》其实是我乍一看标题都没能理解的概念。什么是逃避自由,为什么要逃避自由,在追求自由的道路难道还有什么难言之隐?
作者用最直截了当的话告诉了我:自由这个东西,总是和竞争联系在一起。喔,我好像明白一些又好像仍旧不明白。但我总是觉得想要逃避自由的前提是得要先获得自由吧,或者是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且这个程度是占大部分才行。但是像我这种“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的小喽喽,怎能体会这种被自由“压迫”的感觉呢!
细细想来,似乎有点道理。如果说自由的存在要和竞争联系在一起的话。那么上了大学之后的我,似乎比初高中时候的我 更加自由了,与此同时,我发现我身边的竞争变得更加多元化。如果从前仅仅是“拼成绩”,那么现在这个自由的大浪之下我仿佛看到了更多“拼性格”、“拼智商”、“拼情商”、“拼才艺”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到这里我才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在非自由的情况下,在这些非主观因素的引导之下,我们会“迫于”接受到操纵者想要我们接受到的信息和资源,从而用单一、局限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此时“追求自由”成为了向往。但是当我们获得更大程度的自由之后,我们会发现我们会被囚禁在更大枷锁之下,更多元化的世界,更多的牛人,山外之山依旧是山,此时我们倒想给自己做“减法”,高呼:让我逃避这个自由啊!
我不认为在现在的身边会出现绝对自由。自由不就是一座围城吗,逃避自由,不也是在追求你想要的自由吗。
这是一句我似曾相识的短语,我记得紧随的是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思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这一篇文章,是我个人认为整本书让我受益最大的一篇,让我有很深很深的共鸣和震撼。本文大致是说作者对待孤独和独处的坦然心态。而我一直,“深受其害”。
我一度很想克服我的“孤独”,我原认为我的“孤独”是我生活中一切不幸和痛苦的根源。我认为“孤独”它是我一手造成的,是我的过失和错误,因此我总是想方设法来驱逐它,克服它,否认它。直到后来,在经历人生的几度波折之后,我意识到我的这份“孤独”是打娘胎里就有的,是我骨子里的东西,也是任谁都无法根除或是改善的。用作者的话就是“它是残疾”。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适应”它。当我去承认我的无能为力的时候,我发现我正视并允许了它的存在。于是,我发现了孤独未尝不是一件乐事。
我太赞同作者说的,“着急”。生活需要有他人的思想来与我们碰撞,没有旁观者之清,当局者更是难以自明。但是我也很讶异于我能够在孤独之中更完美从容地完成我的任务,实现我的人生追求。
我很喜欢“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思招兵买马”这一句话,人生在世,我不想活得太迂腐和肤浅。如果可以,我想拥抱我的团队,如果不可以,我一个人也不成问题。
这本书没什么主题思想,甚至与其说这是一本书,不如说这是刘瑜女士在二零零五年到二零零九年写出的带着个人见解的博客比较合适。
我记得我当时读这本书的时候,是断断续续的看的,并不是不想一口气看完,只是我觉得有点尴尬,作者有些政治见解给我一种在围观自己过去黑历史感觉,因为我从前会突然“愤青”,这里有什么什么问题,某某地方不合理,偏激的指责一起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事物,然后再过一段时间,又提出相反的观点,不经查证,仅凭个人观点夸夸而谈。
但刘瑜女士的观点,面对事情的分析态度都远远超越我,看着这本书就回忆起了凭着浅薄知识和父母大谈政治时,父母看我的眼神。如果我早些看过这本书,我应该也不会再有那些每次回家都会被提到的黑历史了吧。
但说实话,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作者的文字真的很吸引人,感觉看这本书就好像自己想隐藏的一面被直接剖开在大众眼前。我仍旧记得作者说很多很有道理的话,比如:“检验友谊的唯一标准,就是两个人是否能凑在一起说别人坏话。”和“人渴望被承认,也就是别人的目光,但是同时,当别人的目光围拢过来的时候,他又感到窒息,感到不自由。获得承认和追求自由之间,有一个多么辩证的关系。”
除了上学时候要求必须朗读并背诵的文章,很少有书能够让我在读了一遍就记下很多书中句子。也很少有书能让不喜欢动笔的我特意拿一个笔记本摘抄片段。而能让我反复阅读只为了把喜欢的句子连标点符号都记得清清楚楚的书就更少了,刘瑜女士的书恰巧是其中之一。
在刘瑜女士的笔,她生活的小片段变得十分可爱,有趣,其中穿插着的吐槽也总让我恨不得直接背诵。我真的很羡慕这种能将生活中的小事写的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的人。我也希望我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她跟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一样,英文不够好,朋友少,一个人等着天亮,一个人等着天黑。每天学校、家、图书馆、gym,几点一线。
我觉得,快乐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充实是可求而不可遇的。
快乐这件事,有很多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基因、经历、你恰好碰上的人。但是充实,是可以自力更生的。罗素说他生活的三大动力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苦难不可遏制的怜悯。你看,这三项里面,除了第二项,其他两项都是可以强求的,都具有耕耘收获的对称性。
1点,出门,找个coffee shop,从里面随便买点东西当午饭,然后坐那改一篇论文。(期间凝视窗外的纷飞大雪,创作梨花体诗歌一首)。
7点,回家,动手做了点饭吃,看了一个来小时的电视,回email若干。
10点,看了一张dvd,韩国**春夏秋冬春。
12点,读关于冷战的书两章。
2点,跟蚊米通电话,上网溜达,准备睡觉。
这基本是我典型的一天:一个人。书,电脑,dvd。一个人。
一个星期平均会去学校听两次讲座。一周工作日平均跟朋友吃午饭一次,周末吃晚饭一次。
多么稀薄的生活啊,谁跟我接近了都有高原反应。
我这人其实一点也不孤僻。生活中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多么平易近人开朗活泼。有时候,我就是懒,懒得经营一个关系。还有一些时候,就是爱自由,觉得任何一种关系都会束缚自己。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知音难觅。我老觉得自己跟大多数人交往,总是只能拿出自己的一个子集。我很难找到和自己一样一望无际的人。
有时候也着急。不仅仅是因为错过了亲友之间的饭局、谈笑、温情,不仅仅因为一个文学女青年对故事、冲突、枝繁叶茂的生活有天然的向往,也因为一个人思想的先锋性总是通过碰撞来保持的。我担心,我老这样一个人呆着,会不会越来越傻? 好像的确是越来越傻。
但另一些时候,我又惊诧于自己的生命力。在这样缺乏沟通、交流、刺激、辩论、玩笑、聊天、绯闻、传闻、小道消息、八卦、msn的生活里,没有任何圈子,多年来仅仅凭着自己跟自己对话,我竟然保持了创造力和战斗力,竟然写小说政论论文饱博客而且写得如此饱满热情,我刘瑜又是何等顽强的一株向日葵。
年少的时候,我觉得孤单是很酷的一件事。长大以后,我觉得孤单是很凄凉的一件事。现在,我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
有时候,人所需要的是真正的绝望。
它还不是气馁,不是得过且过,不是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这样的狗屁歌词,它只是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这样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那天偶然想起我过去几年写的这三个小说,《孤独得象一颗星球》《那么,爱呢》《烟花》,吃惊地发现,这里面其实有一个轨迹,从忧伤到怨恨,然后再到绝望。
绝望,就意味着自由。
以前一个朋友写过一首诗,名字叫一个人要象一支队伍。我想象文革中的顾准、狱中的杨小凯、在文学圈之外写作的王小波,就是这样的人。怀才不遇,逆水行舟,一个人就象一支队伍,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现在看来,我也只能面对内心招兵买马
之前知道刘瑜是因为《民主的细节》,结果阴差阳错先读了《观念的水位》。基本的感觉是小篇幅,易入戏。因为都是随笔,更多的是思考的吉光片羽,欲言又止,偶尔作者笔锋一闪,让人寒意阵阵,感觉作者功力深厚。
最主要的是,作者的书在于写“观念”,而观念既可以是整体式颠覆,也可以是渗透在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很明显,刘瑜选择后者,所以整本书难免看起来似珠落玉盘,影评那部分完全不必放在书中,影响这本书的整体“品质水位”。但整体而言,读完《观念的水位》,下一本《民主的细节》应该是必读之物,读或者不读,时间、缘分早晚的问题。
言归正传,总结刘瑜其人或者其书的启示如下:
一、 将“观念”视之为推动改革的基础,并将其落实为生活的常识。
笔者曾在北大听许振洲老师讲课,许因曾留学法国,因此也盛赞法国,对于其制度、文化不但烂熟于心,更是将其视为第二故乡,对其有特殊的情感,所以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分析以及民主的细节,往往拿法国开刀,说将开来。同样,刘瑜曾留学英国剑桥,自然在笔下往往拿英国的例子处处佐证其论点。作为清华政治学的老师,从宏大的政治学体系中,剥离出民主观念的一些细节,而不是流于一般的长篇大论和专业论述,深入浅出,实属不易。
比说就本书“观念”一词,刘瑜在书中说:“观念水位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以前在人们眼中不是问题的问题,开始变成问题了。比如政府部门财政预算公开……比如国企被有待问题……比如民工孩子上学难问题等等。”
而在刘瑜看来,民主观念的基础无非是“问责意识和权利意识”两点,而上面的所提及的观念变化,几乎都指向这两点。因为变化的政治伦理,生长于转变中的生活伦理。因此,刘瑜对于那些改革绝望者回应以乐观的笑容,因为随着观念的水涨船高,制度性的改革在势在必行,只是时间的久暂而已。因为:“政治制度的变革源于公众政治理念的变化,而政治理念的变化又根治于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
因此,刘瑜不惜以文字为道场,开始一次又一次的“观念”布道。这种因为太接近生活而看似琐碎,但因为琐碎,才可以称之为名符其实的“微革命”。
在谈到“素质”问题,刘认为中国人的素质问题并应该归罪与受教育水平、或者规则意识,反倒是制度问题。试举一例,目前我国政府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全能政府”的角色,所以所有事情几乎都是大包大揽,且敏感区域太多。截止到目前,居然也没有一个像样的民间工会或者举足轻重的慈善机构为社会底层奔走呼号,且形成完善的运作系统。原因不过组织合法性上首先就很难通过,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非政府组织的组建手续至少有48道之多,所以中国社会散沙化、冷漠化不是强权的原因,而是强权的结果。
关于“民意的真伪”问题,刘瑜认为:“鉴定民意真伪,标准不在于民众选择的那一刻是不是真诚,而在于他们在形成意见讨论时讨论是否自由、观念是否多元、信息是否充分。”这次鉴定民意真伪的标准,如无此基础,则看似万众一心的支持率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而已。对于我们当下所谓的民意测验可谓洞若观火。
此外,在谈及大众的愤怒时,让我不禁想到尤其是微博、微信这些自媒体平台如日中天的时候,网友表达愤怒其实是最廉价和实惠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在刘瑜眼中看来:“愤怒之所以令人上瘾,大约是因为愤怒是通往正义的捷径。”但正义有捷径可走吗?愤怒的狂奔路上,未必找得到正义的道。
在谈及我们对于公共话题的辩论时,我们“往往流于一种标签式的骂战,以标签来代替说理,或不必要地贴标签来强化说理。所以微博上“毛粉”、“傻逼”、“脑残”这些标签盛行,大多数辩论不是流于标签式的骂战,即演变为个人私生活的攻击。并且以英国电视节目上议员的辩论为例,在如何为辩论展开公共空间提供有效的边界和规则。
二、“政府”、“民主”这两个样东西是个什么东东,你真的想过吗?!
一般具有本科学历的人,都基本受过“马恩”的摧残和“虐待”,这种强权灌输的结果是,学生赢得了学分,却对于真正思考“政府”“民主”是什么从来都是概念模糊,甚至到现在也懒得让其清晰起来。
就如刘瑜所说,以“国情”二字推卸责任,且不加论证的认为自由、民主只适合于西方的看法,说白点就是一种过于懒惰的世界观。最大的诘问其实一直都存在,就如:“你真的相信世上有救世主吗?一个强大到可以给你一切的政府,一定也可以强大到可以拿走你的一切。”
现在,请扪心自问,对于这些事关每个人利益的事情,你真的是懒的去思考,还是没有思考的能力。而所谓观念的改变,一言以敝之,“就是让政治变得家常。”
在刘瑜的举例中,英国剑桥的政府网站完全不是什么领导视察、亿级项目签署之类的跟老百姓不沾边的“官本位”新闻上,而完全是一个便民服务网站,如何找剑桥附近的停车位、如果无家可归、如果想获得住房补助、甚至抱怨邻居房子装修、对于某个公务员不满,皆可在政府的网站上进行相应的咨询、查询和投诉。
政府是什么?民治是什么?这里本该有回归本质的思考。让政府回归到政府的本质,它就是一个便民的工具。让民主回归本质,其实不过是权利的制衡和防止强权政治的一种体制而已。而恰恰相反,威权统治对于“政府”这个词语本身以及其行为的任何“粉饰”,都会将政府与公民的沟壑越来越大,乃至到最后一拍两散,重新洗牌。
三、从“经典”到“经验”,从“意识形态”到“市政论证”。
撇开“观念”不谈,刘描述自己在读书方面的经历了从“经典”到“经验”,从“意识形态”到“市政论证”的过程,这点到时回答了笔者在读书上一些困惑,包括如何处理“经典与经验”的关系。
对于一些佶屈聱牙、乃至不知所云的经典我们该如何处理?为了读书的虚荣,死磕它!但是读完,似乎也无甚了了,一知半解,读了比不读还糊涂。刘瑜和笔者一样,经历无数次在经典的碰壁之后,她对于读经典的认识是这样的:
“一个经典之所以经典,不应该是多少人赞美了它。而是它真的能帮助你认识你所置身的世界和自己。如果它不能做到这一点,要么是你的功力还不够去真正读懂它,要么它真的其实也没有什么。”
这种,即是读书从“经典”到“经验”的一种转变。而这个转变基于两个方面的认识:
“一切经典本质上都是基于那个时代作者对于他所处时代的问题的回答和思考,要读懂它,第一,对他所处的时代及其问题有所了解;第二,你所处的时代和他所处的时代有相似性,而且你也理解其相似性在什么地方,由此批判地理解他的思考对于当下的意义。”
所以,读书的心态应该是一个从问题出发,从经验出发的寻问过程,而并非其它。
总而言之,《观念的水位》倒是让人产生一种去尝试改变的动力,我想也就是刘瑜自己所说观念水涨船高的力量所在吧。
基本释义
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主谓式
出 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悠然自得 兴高采烈
反义词 愁肠百结 心如刀割 愁肠寸断 忧心如焚 闷闷不乐 肝肠寸断 声泪俱下
成语接龙
放泼撒豪 豪门巨室 室如县罄 罄山采木 木头木脑 脑满肠肥 肥马轻裘 裘马轻狂 狂风怒号 号啕大哭 哭哭啼啼 啼笑皆非 非常之谋 谋为不轨 轨物范世 世外桃源 源清流清 清风峻节 节哀顺变 变躬迁席 席丰履厚 厚味腊毒 毒魔狠怪 怪雨盲风 风雨萧条 条分节解 解衣衣人 人言啧啧 啧有烦言 言简意少 少吃俭用 用心用意 意往神驰 驰高鹜远 远谋深算 算尽锱铢 铢施两较 较长絜短 短小精悍 悍然不顾 顾犬补牢 牢甲利兵 兵贵神速 速战速决 决断如流 流血漂卤 卤莽灭裂 裂裳裹膝 膝行匍伏 伏低做小 小肚鸡肠 肠肥脑满 满园春色 色仁行违 违天悖人 人多势众 众难群移 移根换叶 叶公好龙 龙胡之痛 痛定思痛 痛心切骨 骨化风成 成名成家 家贫如洗 洗心涤虑 虑周藻密 密锣紧鼓 鼓乐喧天 天机云锦 锦心绣口 口蜜腹剑 剑胆琴心 心不由主 主文谲谏 谏争如流 流水行云 云期雨信 信而好古
百科释义
《心花路放》是20xx年9月30号上映的一部影片,该片由宁浩执导,由黄渤、徐峥等主演。**《心花路放》讲述了在生活中遭遇了情感危机的耿浩(黄渤饰),陷入难以自拔的痛苦之中,好基友郝义(徐峥饰)为了帮助他摆脱痛苦,带着耿浩开始了一段非常搞笑的疯狂的猎艳之旅。影片上映后,首周票房超6亿,成为最快突破6亿票房的华语**。票房总计1167亿, 登20xx年度国产**榜首,并成为国产**史继《泰囧》和《西游降魔》之后的第三名。
心花怒放的意思和造句心花怒放[xīn huā n fng]
解释: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出自: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近义词:兴高采烈、欣喜若狂
反义词:黯然销魂、五内俱焚
心花怒放造句:
(1)当小华接受了小强的求婚时,小强不由得心花怒放,手舞足蹈!
(2)他梦寐以求的女孩终于同意与他交往,他不禁心花怒放。
(3)小明考试终于考了100分,他心花怒放地跑回了家。
(4)他听了这个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高兴得心花怒放。
(5)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我顿时心花怒放
(6)他听了这个消息,高兴得心花怒放。
心花怒放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中文:心花怒放
读音:xīn huā n fng
正音:怒;不能读成nǔ。
辨形:怒;不能写成努。
心花怒放的意思: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像花朵盛开。形容喜悦兴奋之极。
出处:《圆觉经》:成就正觉,心华发明。
近义词:欣喜若狂、欢欣鼓舞、兴高采烈
反义词:五内俱焚、痛哭流涕、痛不欲生、心如刀割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心花怒放造句
1、见过婴儿心花怒放之笑,只觉成长格外悲凉。李碧华《只是蝴蝶不愿意》
2、妈妈说,当我们爱上一个人,就像有一百只蝴蝶在肚中翩翩起舞,然后就会飞着飞着,飞到了心里,就像心花怒放的感觉。《想爱就爱》
3、心花怒放到心如止水,中间是一次泪的旅行。
4、在成长的过程中,谁都会遇到这么一个人,让你心花怒放,到最后黯然神伤。
5、有没有一个人的一句晚安就能让你瞬间心花怒放
6、快乐时,心花怒放;失落时,心灰意冷;激动时,心惊肉跳;默契时,心有灵犀。
7、我遇到一个人,让我心花怒放,让我黯然神伤。
8、长脸是一件心花怒放的事情,特别是自己给自己的。
9、我上辈子可能是碳酸饮料,以至于现在见到你就心花怒放。
10、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心花怒放,故事的结尾总是这样百孔千疮。
11、昨日心花怒放,今日寒风冷雨;昨日美景一瞬,今日现实冷漠!
12、我喜欢那些好养活的花花草草,只要给点阳光和水,就会花香满园。我也一样,给点温暖,我就心花怒放。
13、牵手那刻,内心是阳光普照的春天;心花怒放。分手那时,内心是冰天雪地的冬天;万念俱灭。
14、繁华盛开却已凋零,城市喧嚣却已处于安静,我心花怒放却已遍体鳞伤。
15、我看着你的到来让我心花怒放,又看着你的离开让我痛不欲生,但又能怎样,我只能看着。
16、善于编故事的人,能把受害者哄得心花怒放,受害者要是能幸福死掉,倒也是个不错的结局。
17、以前跟朋友聊天,她告诉我,当她早上起不来的时候,一想到起来之后可以吃什么什么,就心花怒放地蹦了起来。刘瑜《送你一颗子弹》
哄女孩子心花怒放的经典语录1、我愿意用一千万年等待你初春暖阳般的绽颜一笑。
2、地球仍然转着,世间依旧善变,而我永远爱你
3、我想在五十年之後我一定还是像现在一样爱你
4、我希望睡前最後看到的是你…
5、和你在一起只是我不想给任何人机会!!
6、曾经迷惘的心中,是你牵引我走出寂寞
7、对你,不管阴晴圆缺,也不变
8、想想和我一同看日升日落的喜悦吧
9、我的世界只有你懂
10、就把你深深藏在我心中
11、我知道爱要自由才能快乐,我却宁愿留在你身边,陪你,陪你走过
12、不知什麽时後开始,我已学会依赖
13、只有你知我的情绪,也只有你能带给我情绪
14、如果这一生我们爱不够,来世必能长久…
15、因为知道不能没有你,所以我会更珍惜…
16、在每一个有你相伴的夜,不再过於寂寥冷清
17、我只是须要一个可以让我休息的港湾
18、每天…很想你…
19、人总是会老的,希望到时,你仍在我身边
20、不论天涯海角,只要你需要我的时候,我就会"飞"回你的身边
21、我不要短暂的温存,只要你一世的陪伴
22、只因你太美好令我无法坦白说出我爱你
23、我的猫很皮,可不可以帮我管它…
24、请你当我手心里的宝
25、不知道爱你算不算是一个贴心的理由?
26、我想要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27、好笑吗?身边没你,好怪,陪我一生一世好吗?
28、我想未来我一定会天天陪你上市场
29、自从你出现後,我才知道原来有人爱是那麽的美好
30、我爱你的心是直到世界末日也不变
当我读完第一篇章的时候,我就已经完全被吸引了,恨不得放下一切,把它一口气看完,甚至有点自责,为何半年前买的书,直到现在才刚开始看。
最初看到这本书的推荐是在《南方周末》,《民主的细节》被《南方周末》评为2009年度致敬图书(非虚构类),同时,民主的粉丝们热烈抢购的情景也可谓火爆,非一般售书能与之相比。2009年6月出版,半年加印8次,我手上的这本是今年1月再版,已是第11次印刷。
站在读者的角度,我明白了那些粉丝的热烈,我理解了他们的心情,我懂得了他们的渴望。作者刘瑜是剑桥大学讲师,哈佛大学博士后,是一个可以用专业术语展现高深的人,却立足于一个普通民众的角度,用7年在美国所观察,体会,理解的一个又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现象,然后有条不紊地,平铺直叙地娓娓道来,她将虚无缥缈的民主拉进现实场景,告诉大家,民主与民生息息相关,是每个人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中个人与政府的关系。
《民主的细节》不仅关注了美国,也比较了中国,这是该书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几乎每个故事,都是因为有对中国热点事件的关注在先,才会去到美国的类似情形中求索;或是看到美国的热点,会联想起中国的类似事件,一般有着什么样的过程和结局,它激起了人们好奇心,急于想知道同样的困境和难题,是否还有其它的智慧解法?
比如,公款吃喝、公款旅游是国内近几年舆论谴责焦点,眼看着养政府的费用越来越高,其中很大一块花销,竟然都公开地用于这些与公务无干的事情,民众的愤怒也自然水涨船高。难道这个问题就治不住么?刘瑜在书里说,美国几乎不存在这个问题。为什么?难道美国人都那么道德高尚么?刘瑜解释——当然不是。这是因为钱不归美国的政府管,政府想花每一笔钱,都要向议会提申请,议会认为它这笔费用值得花,才会批给它钱;前面有议会盯着钱包,后面有媒体与法院盯着去向,一旦你申请到的钱没有按照原本说好的方式去用,无数的麻烦就会找上门来。前狼后虎看守着,哪个官员也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冒险。
再比如,2007年4月,河南平顶山发生矿难,33人死亡。而这一事件还没来得及在各大媒体露上一脸,就很快淹没在“辽宁铁岭钢厂钢水包脱落32人死亡”、“河北邯郸煤矿爆炸死亡11人”这样层出不穷的新闻里。那么难道我们就不悼念死者了,就当33个工人仅仅是一个数字,任其淹没在其他数据里了?美国曾经也是一个矿难频繁的国家,但是每次大的矿难,都转化为相关制度改进的机会。1951年,伊利诺伊州矿难直接导致“联邦煤矿安全法案”的出台。1968年的西弗吉尼亚矿难又导致了1969年的一个重大立法:“联邦煤矿健康和安全法案”的出台。2006年1约的沙沟矿难,促使美国当年就通过了“2006矿工法”,更新1977年的“安全法”。这种制度的纠错能力,加上权利部门间互相监督的制衡机制,致使美国矿难发生的频率不断下降。现在,美国的煤矿开采行业已经成为“本质安全行业”,劳动安全性甚至好于农业、建筑业和零售业。百万吨死亡率之有中国的百分之一。刘瑜认为,对平顶山工人的真正悼念,是用制度改进来悼念他们,而且很可能,这也是最让他们死而瞑目的一种纪念。
还有,美国传媒领域也不乏自由化的恶果。一些电视节目以耸人听闻、哗众取宠、刺激观众神经为手段,追求高收视率,可谓是“欲最差而不得”。这种“感官刺激主义”的确是文化市场化内在逻辑的必然结果——竞争的逻辑导致文化产品制造者要不断突破底线,无论从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刘瑜为我们介绍了美国FCC(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如何与言论彻底自由派持续的作战。1978年,最高法院裁决FCC有权对早6点到晚十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设限,以保护未成年儿童,守住底线;而同时,在审查程序和立法层面,又迫使FCC的“下流与否标准”遵循最小化原则,给文化的自由和多样性留出充足的生长空间,使美国成为当今公认的媒介环境最好的国度。美国的文化土壤养育出杰瑞斯布林格秀这样的变态秀,也养育出欧普拉这样倡导人文精神的谈话秀,还有一大批像《探索》这样的优秀科普节目和一批批被称为“耙粪者”(muckrakers)的调查类记者。变态秀发展到一定程度,伎俩用尽,只是让观众麻木、看穿、唾弃、远离。之后,人们还是想回归细腻、美感和智慧。最近《福布斯》发表了2010年全球名人榜,脱口秀女王欧普拉重登最有影响力名人第一宝座,她已是第四次登上最有影响力名人排行榜冠军。2009年,她的媒介帝国估计赚进三亿一千五百万美元,可谓是名利双收。她的成功也从一个侧面印衬出,多数美国观众的审美品味是有智慧的。
站在媒体人的角度看,该书和作者刘瑜有着全新的尝试和突破,令梁文道、柴静、闾丘露薇等业内高手也不禁向这位“业余写手”投去赞许的眼光。
我非常赞同刘瑜的写作主导思想——不去做缺乏精确性的概念判断。多年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判断“西方制度”的好坏,以至于我们没时间去了解它到底是什么。比如我们喜欢笼而统之地谈论“美式自由主义”并且以这个概念为分界线来站队,但是这个概念到底是指什么呢?指美国缺乏福利制度?指美国没有劳工保护?如果这个宏大的帽子下面其实空无一人呢?批判一个概念其实很容易,只需要把它定义的邪恶一点就行,但是指出这个概念和现实的具体关系却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它要求深入细节,回到事实本身。
在这一主导思想下,刘瑜的写作方式上刻意追求讲故事,找数据,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这种拆解和描述,需要耐心的观察、理性的思考。
正如梁文道评价的那样:她为那些苍白的名词填回了该有的细节和血肉,有专业的学养的根基,又有平近亲和的故事,她的评论正是这个时代需要的营养剂。
当今传媒领域,越来越多的各业界专家学者,凭借着过人的口才和妙笔,成为媒体的评论员、专栏作家、主持人,比如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广东台开办了《财经郎眼》、研究政治的刘瑜在出书前也为一些平面媒体写评论,还被评为《南方周末》2008年度致敬专栏写手。《民主的细节》就是她评论文章的集结出版。这些有着深厚专业背景、独特洞察力和解析力的“新媒体人”让大众传媒多了一份平民的幽默和学者的尖锐。
刘瑜《送你一颗子弹》经典语录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语录都很熟悉吧,语录一般用于正式文体,是指一个人的说话记录。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语录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刘瑜《送你一颗子弹》经典语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为什么勇气的问题总是被误以为是时间的问题,而那些沉重、抑郁的、不得已的,总是被叫做生活本身。
2、我的整个青春,仿佛麦田一样随他的歌声摇摆起来,金灿灿的。
3、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知音难觅。我老觉得跟大多数人交往,总是只能拿出自己的一个维度,很难找到和自己一样兴趣一望无际的人。
4、不要让某种集体的意志或者情感蒙蔽自我,你比你所想象的更自由。
5、渊博的人是多么神奇啊,他们的大脑像蜘蛛,粘住所有知识的小昆虫。而我的大脑是一块西瓜皮,所有的知识一脚踩上,就滑得无影无踪。
6、青春是梦中的一个抚摸,你醒在它的温暖里,却不知其去向。
7、对有志青年来说,发疯是多么灿烂的事情简直是义不容辞。
8、如果你正视自己拥有多少“不必要”的废物,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政治总是会变得官僚主义。
9、一个人占有得越多,就被占有得越多。
10、人的非理性、顽固、自私之地步,让我觉得匪夷所思。比大海更深不可测的,是天空。比天空更深不可测的,是人的心灵。
11、没有无聊的人生,只有无聊的人生态度。
12、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
13、年少,口号,不知天高地厚,以为大地在你脚上,荷尔蒙武装起来的正义感,这些东西搅和起来,人就操蛋了起来。而这操蛋中最操蛋的一点,就是那貌似反叛精神中隐藏的谄媚情结以及羊群心态。
14、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成了一种现代生活的强迫症了呢,人人都赶着看急诊。我们与社会的关系,多么像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女人和一个魅力四射的丈夫的关系。
15、很多时候冲动是一种快感,而另一些时候,远离则是一种操守。
16、什么都可以从头再来,只是青春不能。那么多事情,跟青春绑在一起就是美好,离开青春,就是傻冒。
17、音乐一响起,我就泪流满面,好像多年没见的亲戚,在生离死别后重逢似的。
18、如果要给美好的人生一个定义,那就是惬意。如果要给惬意一个定义,那就是三五知己,谈笑风生。
19、有些人注定是你生命里的癌症,而有些人只是一个喷嚏而已。这一切,据说都是“因了冥冥中的缘分”。
20、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不可求,真的,也许既不可遇也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
21、绝望不是气馁,它只是“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这样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说,它是自由。
22、有时候,人所需要的是真正的绝望。真正的绝望跟痛苦、悲伤没有什么关系。
23、幸福其实往往比我们所想象的要简单很多,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不把所有复杂的不幸都给探索经历一边,不把所有该摔的跤都摔一遍,不把所有的山都给爬一遍,我们就没法相信其实山脚下的那块巴掌大的树荫下就有幸福。
24、女人总是混淆的亲密与精神的亲密。使事情变得更糟的是,女人还总是混淆爱情与占有欲。
25、但现实中更本质的冲突不是来自于勇气和懦弱,而是来自于反抗的勇气和承受的勇气。拒绝乌托邦和追求它一样需要勇气。
26、它让人心平气和,它让你谦卑,它让你只能返回自己的内心。
27、那些与你毫无关系的人,就是毫无关系,就算笑得甜蜜,就算有过无关痛痒的来往,就算你努力经营这段关系。那些与你有关系的,就是与你有关系,就算你们只见过三次,就算你们三年才搭理一侧,就算你想不起他的样子,就算你们隔着十万八千里。有些人注定是你生命里的癌症,而有些人只是一个喷嚏而已。
28、是一个人感受的丰富性、而不是发生在他生活中的事件的密度,决定他生活的质地,是一个人的眼睛、而不是他眼前的景色,决定他生活的色彩。
29、人的心里,有多么长的一个清单,这些清单里写着多少美好的事,可总是被推迟,被搁置,在时间的阁楼上腐烂。
30、越大的自由意味着越大的责任。
31、马克斯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兰德却说,人是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给揉成一团,再扔到垃圾桶里去的骄傲而已。
32、年纪不小了,该干嘛干嘛去,别一头扎进那美丽的忧伤,一边拼命往里钻还一边喊救命
33、在辽阔的世界面前,一个人有多谦卑,他就会有多快乐。
34、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35、在青春的掩护下,颓废是勇气,懒惰是反抗,空虚是性感。
36、15岁的时候再得到那个5岁的时候热爱的洋娃娃,65岁的时候终于有钱买25岁的时候热爱的那条裙子,又有什么意义呢?
37、我越来越接受的看法是,制度固然重要,而文化是降低制度实施成本最有效的因素。
38、全世界都在追逐着梦想,查尔斯却在追逐他的噩运。好吧,这两件事其实没那么不同,被梦想俘虏的人就是在追逐自己的噩运。……15年之内,这个伦敦的股票交易员风驰电掣,越过城市,越过文明,越过中产阶级,越过太平洋,越过人性,终于追上了命运这匹烈马。……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39、怀才不遇,逆水行舟,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40、我其实并不孤僻,简直可以说开朗活泼,但大多时候我很懒,懒得经营一个关系,还有一些时候,就是爱自由,觉得任何一种关系都会束缚自己。
41、人类学……它就是一门从猴子的角度观察人类的学问。
42、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
43、爱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个遭遇。
44、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45、我想象一个真正的诗人,应该能够通过文字的奥妙,与世界达成和解。不一定是那种“被接受”的和解,而是那种“接受不被接受的和解”。
46、功夫常常是会负有心人的;功夫负不负有心人本该没有那么重要的,“有心”的价值是不能用“负不负”来衡量的。
47、我想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恢复人类的天真。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大学要造就的,正是这种追问的精神,也就是那些“成熟的人”不屑一顾的“呆子气”。
48、青春的浓雾散尽以后,裸露出时间的荒原。
49、任何东西走到极端看上去都像是智慧。
50、事实证明:治疗愤世嫉俗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照镜子。
拓展:简介
《送你一颗子弹》是《南方周末》年度专栏作者刘瑜的经典随笔,这本书里记录的是作者2005—2009年左右(尤其是2006—2007年)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在这本书里,被“审视”的东西杂七杂八,有街上的疯老头,有同宿舍的室友,有爱情、**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