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 晓春三月舞蹈 描述的是什么 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想知道 晓春三月舞蹈 描述的是什么 要表达怎样的情感?,第1张

舞蹈包含有舞蹈表情、舞蹈节奏和舞蹈构图三个基本要素。节奏是舞蹈动作的时间因素,构图是舞蹈表演者的表情和节奏的变化构成的,含有空间因素;造型性舞蹈表情是通过舞蹈家创造的人物形象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所以它不同于一般自然状态下的情绪,亦不只限于面部表情,而主要是通过“力度”、“速度”和“幅度”去体现。这些对比的形式和舞蹈的节奏,结合着表情构成了舞蹈上动的构图。通过动的构图,表达了人物形象特定的思想感情,创造出各种美的舞蹈想象空间。因此,舞蹈这三要素的互相结合,互相作用,形成了舞蹈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舞蹈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但在不同的舞蹈形式中却有不同的侧重。一般自娱性舞蹈多侧重于节奏,而舞台表演的舞蹈则是三者结合起来,密切不可分的。

令海内之势 飘拂升天行 ---学习王镇会长《写在第20届开赛前》的体会广西梧州市 陈明林

  王镇会长说:中国国标舞的舞者要想在世界最高组别取得好成绩,就需立即加强对国标舞属性的认识,加强舞蹈本体的表现,把你的国标舞跳成艺术而不是其他。对于会长的号召,中国的国标舞舞者,都有责任去努力奋斗,创造一个力争上游的氛围,共同促成这一目标的早日实现。怎样才能把国标舞跳成艺术?首先要认识,国标舞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多元文化的综合载体,你不可能跳几个基本步、几个组合套路就称之为跳好国标舞,把国标舞“搞定”了,会跳不等于跳好。当然,强调跳好第一阶段是很重要的,它是向第二阶段进入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但,不等于第一阶段跳好就会自然而然进入第二阶段,没有一定的综合素质是难以进入第二阶段的,这些素质应该包括: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美学、美术等,甚至人体结构也要多少懂一点,这样你才具备由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的阶梯,你才做到有质的转变,我觉得,跳好国标舞(主要是指华尔兹)应该懂得以下关系:(从上而下)

    站姿握持与舞蹈的关系    音乐节奏与舞蹈的关系    头形与人体躯干的关系    划圆与倾斜的关系    倾斜与升降的关系    升降与反身动作的关系    反身动作与进退的关系    进退与滚动的关系    滚动与重心转移的关系    重心转移与肋的关系    胯与肋逆向扭动的关系    胯与肋扭动与肩转动的关系    肩引导与上身前进后退的关系    上身移动与足腿移动的关系    胯肋扭动与引带的关系    引带与舞伴默契配合的关系    舞蹈与音乐变奏的关系    舞蹈与音乐内涵的关系    舞伴双方心灵相通及对音乐感应相融的关系    舞蹈与艺术表现的关系

前三项是对初级选手的要求,这二十项高级选手应该做到,并要经常练习。下面我只重点谈谈音乐、基本动作、中段三个方面的问题。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自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就有音乐与舞蹈。有人说:音乐与舞蹈是情侣关系;有人说:音乐是舞蹈的导师;古代文学有这样的描述“情动之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清楚地说明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因此,一个优秀的舞者应该是在舞蹈中能很好的诠释音乐的内涵,而不是按音乐的拍子走动你的脚步就称之为舞蹈了,这样的舞蹈是苍白的、没生气的,根本没有美之可言,它没有感动自己,更不可能去感动别人,却如啃泥、嚼腊一样令人厌恶!

为此,好的舞者要学习一些音乐知识,你才能在舞蹈中表现音乐。要知道音符下面隐藏着音乐家丰富的感情!我们要理解音乐家的感情,把这情感在舞蹈中表现出来,这样的舞蹈才算艺术、才有美、才有穿透力、才能感动人。如果你不学习、不投入、不积累音乐知识,怎能在舞蹈中将音乐挖掘、释放和再创作呢!

世界知名的华人音乐家谭盾说:美妙的音乐是走心的。因此,我们舞者就要用心、用感情去跳舞。如果你了解了《蓝色多瑙河》的创作情境和意境,你跳这首乐曲时,一定会有愉悦、欢快、陶醉之感,否则,你只会一二三、四五六,刻板地去跳。我和舞伴跳伦巴时,很喜欢《永恒的爱》这首乐曲,她真令人有缠绵、温情、梦幻般的感觉。必须强调的是,舞蹈表现音乐的内涵是要有基础技术保证的,否则就成了空中楼阁。舞者起码要懂音乐的节奏、拍子、旋律、强弱、调式、乐句、和声、和弦、前奏、高潮、速度、升降调、结束句等一些基本乐理知识。

由于一些舞者不懂这些基本乐理知识,在跳伦巴和恰恰恰舞时,总是在音乐第一拍时出第一步的错误,虽是一拍之错却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姿势、没实际”!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提高一些舞者(有些不是会员)的音乐水平,我复印翟廷雅老师的《拉丁舞的音乐学习》文章给他们,并给他们作讲解,情况有所改善。对于高级舞者就不能这么低要求了,你要将你的舞蹈与音乐合上拍、吃节奏、不能跑舞外,还要表现音乐的内涵,做到与音乐严丝合缝,还得要懂变节奏,才能跳出美感来。

如,华尔兹第一拍要跳节奏稍快些,第二拍要变奏、要跳出附点音符、即要跳成一拍半的时值:ONE、TWO THREE(节奏模式:X XX),把第三拍的前半拍融进第二拍中,这样跳华尔兹才飘、才美;同样,维也纳华尔兹的第一拍也要变奏、要跳附点、要跳一拍半,这样会使舞蹈又自如、又舒展、又美;伦巴舞要把音乐的第四拍弱拍,变成舞蹈的重拍来跳,这样节奏就变成轻、轻、重,柔、柔、刚,这样就不呆板、有层次、有对比了。恰恰恰舞中的三个恰,它的强弱、轻重也是有变化、有对比,不是单调呆板的,这些恐怕都是耳熟能详、众所周知的,问题是舞起来时会顾此失彼,只要变奏一乱,美感即失,因此,舞者要经常去练习,使其熟能生巧、施展自如,这就是习舞人士常说“舞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舞者将一生在炼岳中熬煎”的自白吧。

用肢体去点燃激情。既然舞蹈是人肢体表现性艺术,我们运用肢体动作为手段来实现舞蹈的艺术化,目的就是一个“美”字。那么怎样在技术上具体去实现美呢?

(1)基本功天天练。不管您是哪一级舞者,都是取胜之道、致胜法宝。八年前我跟一位向华明老师学习过拉丁舞的老师学习拉丁时,他说,华明老师提出学拉丁舞以“三动”为引导的教学法,我们就遵此方法来习舞,现在已得到舞界普遍的认可,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实,律动、转动、移动是大多数拉丁舞基本动作都包含在里面,我还觉得摩登舞也是可借鉴的,习舞者要予以重视;摩登舞华尔兹的第一步是关系到跳好华尔兹的全局性、奠基性的重要舞步,它总是重重复复、循环出现在您的每一小节的第一步中,不管您意识或没意识到,它正如胡明扬老师所讲的那样是起舞第一步,这一步牵涉到能否做好每小节的倾斜、升降、开胯、反身动作、摇动、重心转换、滚动、身体带脚走、产生惯性流量等的重要舞步,不但不能等闲视之,而要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反复练习,胡明扬老师已有专述,习舞者认真去做必有回报;

(2)非职业国标舞者也要学点芭蕾。一位非职业舞者,谈到要把芭蕾练习作为跳好国标舞的基础练习时,表情有点为难。我告诉他,像起楼房一样,不同的楼房要求的地基不同而已,但地基总是要的。需要明确的是,以芭蕾为基础不是要您像芭蕾那样用足尖跳国标舞,您看芭蕾舞者的走、转、跳,身体是那么直、那么轻、那么飘、它的平衡是那么好,我们就要学这些。至少您要懂以下这些:A、身体要直,您就要做到“三直”,膝盖、脊骨、颈要与地面垂直,同时提臀、收腹、肋向上拉。B、要学芭蕾的五个脚位,因为拉丁的脚位很多是要用到芭蕾的脚位的,芭蕾脚踝的绷、柔软都是值得学习的。C、芭蕾的七个手式也要学习,因为它和拉丁的手式是相近的。D、五线平衡,做到了五线平行,跳起舞来您的身形会很漂亮的。学芭蕾简单的说,要求做到:开、直、软、绷。进行上述这些练习,您跳起国标舞来一举手、一投足就会有“舞味”了。

(3)说说探戈的甩头。探戈的甩头,是十个国标舞中独树一帜的动作,为探戈增加不少美感。但要甩好头,首先要了解探戈的头形是“与众不同”的,所谓“与众不同”,是因为探戈舞是带有警惕性的舞蹈,人在警惕的状况下,其头(脸)型不是在12点、11点钟的位置,而是在十点过一点的地方,男舞者在甩头时须注意以下五点。a、甩头要快速、敏捷完成;b、遵循欲左先右的规律;c、多数是在闭式位转为PP位时甩头的;d、在音乐第二个快的拍子上甩头的;e、男士要用身体动作预示女伴,即男士头在欲左先右时,同时将胯向右转动,提示女伴要做向右甩的准备,在男士的胯迅速向左转时,男女伴的头敏捷向左(女右)甩头;

(4)高级舞者必须用好中段——用肢体去点燃激情。我通过十年多的国标舞实践体会,在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前提下,衡量一个好的国标舞舞者标准为三加一:一是您足踝关节的柔软灵活的程度,是您“舞功”深浅的体现,二是您在舞蹈中身体的垂直度及头型的展示,是您舞蹈美不美的写照;三是您舞蹈时中段运用水平高低,是您的舞蹈水平高低的标尺;外加一句话,前进、身体是由上到下而动的,后退、身体则是由下(脚)到上而动的。现重点谈谈第三点:中段问题。众所周知,拉丁舞需要有中段,同样,摩登舞也需要有中段,而且摩登舞男士的中段还多了一个重要功能——指令中心。一是向自己发指令,二是向女伴发指令,怎样向自己发指令?如,我们在跳华尔兹时,总是不停地滚动、升降前进或后退的,肩就总是不停地转动的,肩是怎样转动的呢?靠肋与胸肌和胯的逆向扭动,使得肩和上臂随之转动,这就是男士向自己发指令。约二千年前古人在《汉书 贾谊传》中有这样的描述:“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多么精辟的论述!二千年前古人就知道是身体令臂转动的,这对我们国标舞者是很大的启发,告诉我们舞蹈中是怎样产生肢体语言的。因此,我们的高级舞者一定要做到“腰率全身”,记住!要解放您的中段,绝不能让您的中段僵硬,相反,从音乐一开始,您就要扭动中段,让其全程贯满音乐,男伴就这样将信息指令从自身传给女伴身躯,共同完成舞蹈各种动作,这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很多舞者问及:在跳华尔兹的转锁步时,男士后退怎样引带女伴?您若懂得用肋和胸肌与胯的逆向扭动,带动肩和上臂的转动,您就会指挥自如,莫不制从,女伴就会接受指令信息,轻松的与您共舞,加上您的身体垂直度好、重心转移得当,您的移动、转动、线条美、轻、飘、高,也就是说您的舞蹈做到用肢体去点燃激情,就不会有“太多的斯文”,你们的舞蹈就优美高雅、浑然天成,做到古人所说“令海内之势”,“飘拂升天行”的意境了!

  我期望中国舞者早日在世界最高组别大赛上,实现王镇会长的号召“脱颖而出”,让欢呼声和掌声响起来。

舞蹈基本功训练要求形成的专业素质包括:

力量——舞蹈者所需要的力量就是肌肉的“速度力量”、控制力和弹跳力等。它们是在肌肉收缩或张力增加时所产生的一种能力。

柔韧性——就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而言。柔韧性好的人身段不僵不板,优雅美观。

控制力与稳定性——控制力是指舞蹈中肌肉拉紧保持平衡的控制力和保证舞姿形成的固定的力;稳定性是指在表演中调整、控制、恢复人体平衡和稳定的能力。

协调性与灵活性——协调性指全身各肌肉群都能相互协调配合;灵活性是指能够迅速改变身体或肢体某些环节的位置和方向的能力。

舞蹈基本功训练内容一般分为把上和把下两部分。把上动作可分:擦地、蹲、划圈、小踢腿、跨掖蹲(单腿蹲)、腰、控制、压腿(朝天蹬)、下叉、大踢腿等;把下动作可分为:大踢腿、擦地、蹲或控制、转、腰或翻身、跳(小、中、大)、手位或身段、步或圆场步等。

为解决和克服学生的自然形态,就要保证把上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在此基础上,为使学生增加表现力就要多做把下练习和各种组合练习。

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舞蹈基本功训练的目的之一是克服自然形态,掌握舞蹈技巧。中小学舞蹈教学的主要手段是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教师如不能以美的、正确的舞蹈语言和形态技巧为学生做示范,就谈不上舞蹈教学。

但是初学舞蹈的音乐专业学生(包括一切初学舞蹈的人)的身体及生活中的习惯性动作,往往缺乏表演艺术所需要的“力量”、“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表现为松懈、呆板、僵硬、不协调,也就是缺乏一个舞蹈教师应具备的专门素质。因此,就必须通过系统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使他们克服自然形态的各种毛病,掌握正确的形态;训练其肢体的柔韧度,形成其各部肌肉的紧张、松弛的控制能力和各关节的柔韧力量;培养其音乐感和伴随音乐灵活、自如地运用手、眼、身、步各种动作的风格韵律。

训练和不训练大不一样。如腿部肌肉力量差的人,舞姿就不美,感情也不能通过造型自由地表现出来。所以,有人说舞蹈中“抬不起的腿是看不见的腿。”又如:一套刚健有力、节奏明快、豪放开朗、气势轩昂的舞蹈动作,不但需要力量,而且还需要“速度力量”、肌肉耐力、控制力和弹跳力。一个柔韧性差的舞蹈者,动作很难做到文静、柔和;如果腿抬不高,腰下不去,动作一定会显得笨拙僵硬。

舞蹈讲究呼吸。“呼吸是舞蹈艺术中一个重要枢纽,是靠它来支配动作和贯穿到动作中去的。”舞蹈也像音乐一样,讲究呼吸的控制,俗名叫“运气”。不论什么动作,不论动作的大小强弱,莫不受呼吸及其控制程度的影响。有了气的推动才能形成动作和动的抛物线、波浪式、冲击式以及人体的反胴运动。如此重要的呼吸也必须通过舞蹈基本功训练,在练习实践中逐步掌握。

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舞蹈基本功训练的目的之二是开发智力,表现美。学生掌握把上、把下各种舞蹈动作技巧,这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她们掌握的不应是僵死的形体动作,而应该是渗透充满了情感和想象的舞蹈艺术语汇,也就是不能死学,学死。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要发展形象思维,自由地、创造性地组合表演动作,直至能较成功地创编舞蹈、舞蹈律动和游戏作品。这些本领,若脱离开基本功训练这个基础,就等于是无本之木,无米之炊。

作为习舞者的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必须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驾驭舞蹈表现的三大要素——情感(舞情)、节奏(舞律)、构图,运用自己的手、眼、腰、腿的表情和动作,去表现美,享受美,传播美。他们既是美的塑造者,又是美的传播者。

-

在舞蹈艺术中情感好像是从动作、姿态上自然而然地流溢出来的而不是某种感情内容的动作图解。舞蹈反映社会生活,重要的不是再现某一事件,而是表现与这一事件紧密联系着的人物的情感,或者说通过舞蹈对这一事件的表现去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审美情感。舞蹈动作,也有模拟性,如以自然界的动植物为题材的舞蹈《天鹅舞》、《荷花舞》和舞剧《鱼美人》,都有模拟动植物情状的动作、姿态,但它们的一切模仿性、再现性的因素,都是服从表达人们的感情因素性的。那么为什么舞蹈的再现性因素,必须要服从表情因素呢?原因在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而舞蹈没有具体的语言叙述,主要依靠有节奏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行为、思想和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的;舞蹈动作是创造可视形象的手段,人们通过舞蹈动作,是为了表现发自内心的饱满激情。自然,用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比起语言这是舞蹈的一个局限。然而,经过艺术家的努力,局限性还可以转化成独特性,耶就是它更善于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有着更大的潜移默化的感染力。随着舞蹈艺术表现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随着舞蹈手段的不断丰富,人类各种情绪和情感在许多不同的作品中都有生动鲜明的展现。如中国古典舞《春江花月夜》中古代少女的温情,《西班牙舞》吉卜赛姑娘的激情,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抒情手法,但都会使观众沉浸在抒情的美的享受之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04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