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赏梅陆游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浣花赏梅陆游表达的情感是什么,第1张

前两句写梅花绽放的情景。以白雪堆山喻梅花之盛,语言鲜明,景象开阔。而三、四两句更是出人意表,高迈脱俗: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把痴迷的爱梅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化身千亿”长在梅前,与梅相连,心相印:人梅合一,凸现了作者高标绝俗的人格。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正如他的《梅花绝句》里写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以此写赏梅之痴,抒发情感上的悲喜。

回答于 2019-01-05

《示儿》一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南宋陆游《示儿》,原文为: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此词抒发国仇未报、壮志未酬的深切悲愤。虽然这本是作者在许多优秀诗篇里反复抒写的主题,殆难有所翻新。但由于作者注意运用和发挥词体自身特点,所以在表现上与诗作颇有不同。此词上片基本上是五七言句式,虽然在时空的交错中,腾挪自如地比照了当年的情豪气雄和今日的落魄潦倒,却未能显出诗词之大别。下片则句式尽变,表现了长短句的某些优长。“胡未灭”,说国仇未报;“鬓先秋”,叹此身已老;“泪空流”,诉壮志难伸;三个三字短句“一吟悲一事”,并以对句形式组成一韵,九个字说尽了一生心事。篇末,“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两个四言对句,用八个字浑无著力痕迹地概括了同样的意思,使理想与现实,报国立功的热望和投闲置散的冷遇,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从而揭示了作者悲愤的根由和实质。“心在天山”,又与开头的“当年万里觅封侯”相呼应,表明报国初心始终不渝。“身老沧洲”并非意在叹老,而是愤恨权臣误国,致使自己请缨无路,白首无成,含意都是较深的。象这样的进行今昔对比的词作,在结构上,一般都是上片思昔,下片抚今。此词却打破了这种常用的结构方式,以更有利于情感的跌宕回旋:上片两句思昔,两句抚今;下片句句抚今,而又句句与思昔相关合。这也体现了作者创新的意向。

赏析陆游的楚城的尾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过了一千五百年,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楚宋异代,只有滩声依旧身处秭归江边荒城的陆游,在听到猿鸟的悲号,看到对岸孤寂的屈原祠时,抚今追昔,百感交集的心情他怀念屈原,与屈原惺惺相惜,却以十分经济的笔墨,反语南宋与楚末的形势“绝不相同”,这恰巧是对南宋统治者辛辣的讽刺,深刻表达了他爱国忧民的强烈感慨

从“兴”到“忧”。

1,兴(高兴):诗人结束了四川的外放生活,一路平安归来,乘醉游白鹭洲。

,2,忧(忧虑):诗人登亭遥望,看到一派肃杀凄凉的秋景:观眼前景,想当年事,不禁担忧再陈迁都之策被拒,恢复中原无望。

表达了陆游其实并非真意想过与尘事无干的飘逸生活,而是造物主别有用心的安排,让英雄白白等闲而老去从中可见陆游对朝廷消极抗金的抱怨,和自己收

复中原的理想不得实现的惆怅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07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